女狙击手2015

HD

主演:尤利娅·别列希尔德,叶甫盖尼·齐加诺夫,Joan Blackham,阿纳托利·科特,奥列格·瓦西里科夫,尼基塔·塔拉索夫,Stanislav Boklan,Natella Abeleva-Taganova,Sergey Anashkin,Vilen Babichev,Nikolay Boklan,Sergey Bondarenko,Zaza Chanturiya,Gennadiy Chentsov,Aleksandr Denisenko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乌克兰语言:俄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1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2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3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4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5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6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13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14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15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16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17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18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19女狙击手2015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战争的四个阶段

这部片子从政治角度可以谈,从爱情角度也能谈,方方面面的,涵盖的还挺多。我觉着还是从战争的角度交单谈谈,简单说四个阶段,同时也对应着爱着她的四个男人。
第一阶段,战争被看成获得荣誉,获得成就感的一种游戏,对应的男人就是那个飞行员。从沙滩上望远镜李出现的那个人,其实女主是被吸引的。那种散发着英雄主义气息的味道,是与苏联那种伟大共产主义的理想相吻合的。其实她没有义务去战场,但是时代在激荡着她。我想这也是一个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对于战争的最初幻想。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女主从来没有爱上过飞行员,我总能在其中感觉到每种政治讽刺。
第二阶段,战争成为复仇,对应的就是第一个上尉。伴随着上尉的死,可以看到女主态度彻底改变了,她不再追求一弹三杀,不在绕道敌后玩什么英雄主义,而是追求最大程度杀伤敌人。这种仇恨是进入到战争相持阶段后最易爆发的情感,对于生存在战场上的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结果也不重要,只是因为仇恨,所以杀戮。这是战争中最残酷的一面,人性全无。
第三阶段,战争是为了守护自己所重视的东西,对应的就是第二个上尉了。随着射杀那个布线兵,上尉看出了她内心所含的仇恨,“战争不单单包含死亡,它还包括活下去。如果你不弄清它是什么,它会杀了你。”生活在战争中的人,很少活到这个阶段,因为很多人没弄清战争到底是什么,就被战争杀死了。也可以看到,整部电影,唯一能看到女主开心笑的样子就是在这部分,最欢快的节奏。同时在那场婚礼上,男主并没有和女主在一起幸福的生活。这里就有一个女人的感性和男人的理性的碰撞,在战争中承诺是最让人痛苦的。
第四阶段,战争走向虚无,对应的就是那个医生。其实从医生出现的一开始,他就已经讲述了这个道理。医生并不是懦夫,也不缺少勇气,更不是逃避战争。作为一个纯粹知识分子,他知道战争意味这什么,需要经历什么,最终的走向是哪里。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战争是虚无的,是没有意义的。他只想作为一个医生,治病救人。而女主看到那张船票的时候,才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美国不断地被那个政委的绑架下,我们看到了女主最为无力地反抗。

战争可以带来荣誉与英雄,可是只有一个追求知识的社会才会让这个国家有未来。我有时候感觉现在身边好多不怕事大的人,基本到第二个阶段就挂了。我就把这个看成一部反战影片吧。

 2 ) 女狙击手:不要用好莱坞的手法包装红军传奇

俄国女性入伍报效国家,早在一战时就有了。

卫国战争期间,共有80万苏联女性参战,大部分从事后勤支援工作,但战斗第一线的女性不在少数。著名的「夜袭魔女」——苏联空军第588夜航轰炸机联队,便是绝佳的例子,全团由女兵组成,直至战争结束。「夜袭魔女」的绰号是德国人送的,因为她们飞抵目的地时经常关闭引擎,悄悄地进村,让德军闻风丧胆。因战功卓著——共执行近24000次飞行任务,该联队后来被加授「近卫军」的光荣称号。

柳德米拉只是几十万保家卫国的女兵之一,她最大的价值,在于枪法。在前线作战不到两年,她击毙了309名德国和罗马尼亚士兵,其中包括30多名对方的狙击手。这是有史以来,任何战争中女性杀敌的纪录。

苏联红军吸取苏芬战争的教训——芬兰狙击手昔摩海赫以步枪和冲锋枪击毙超过500名苏军士兵,被誉为「白雪死神」,在每个连配备至少两名狙击手。柳德米拉便和莱昂尼德中尉成为连里的狙击小组。她在大学时接受射击训练时,获颁「伏罗希洛夫神射手」奖章和证书,辅以狙击手必备的冷静和耐心,成为战区最可怕的神枪手。

柳德米拉作为女神枪手,是宣传卫国战争伟大成就和巨大牺牲的绝佳人选。上级领导特批用潜艇将她接出战区,派往美国、加拿大巡回演讲,争取美加对苏联的支援。他以言简意赅的发言赢得媒体的尊重,以及北美民众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先生们,本人25岁,已经击毙了309名法西斯侵略者,各位不觉得你们【美国人】躲在我背后太久了?」这句话传诵至今,极有感染力。

此后,柳德米拉离开前线,专职担任射击教官,直到战争结束。也因为这个缘故,她在陆军的最高军阶是中尉。后来调到海军担任研究员,柳德米拉被擢升至海军少校。

柳德米拉的传奇经历,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剧本。拍成故事并不困难,但要拍好,就很不容易。但影片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给人一种「战争片背景下,布尔乔亚爱得死去活来」的感觉,让人误以为她是因为爱人牺牲才奋勇杀敌的感觉,而不是怀着对法西斯侵略者的仇恨,具备朴素的阶级感情和爱国情操。

影片中有不少片段描写内务部军官阻挠群众撤离的镜头,这个和《兵临城下》的调子一样,都是突出苏军对自己人的「残忍」,意在揭露当时的政权如何不得人心。难道残忍的不是侵略者?赴北美访问的代表团领导,面目可憎,是我们熟悉的脸谱式人物,这是对苏联各级党政干部的恶意诽谤。

最近几年,俄罗斯的电影【主要是战争题材】走进中国市场不少,但主旋律和苏联时代差距很大。以西方视角,解读卫国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的苏联军民,暗示苏联军民英勇奋战,是出于对体制压迫和恐吓的畏惧,纯属本末倒置。你看了,会觉得残忍的倒不是法西斯,而是内务部。这些导演将军民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从剧情中剥离,宣扬反战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仿佛他们是牺牲品和玩偶。剧中那个小女孩歇斯底里地高喊口号,让人想起了环保女生格雷塔通贝利。

罗斯福夫人和柳德米拉独处的一段戏,是另一个用西方价值观来剖析苏联军人和女性的例子。罗斯福夫人试图用装束来唤醒柳德米拉身上的「女人味」,和之前部队领导将女兵们的高跟鞋和睡衣等私人物品烧毁的一幕相呼应,经典的好莱坞手法。这无非暗示:女兵们上战场是被迫的;是对人性的扭曲。一口铁锅摔在地上,竟让久经战阵的柳德米拉花容失色,躲在案板下拿着一把厨刀瑟瑟发抖,这不是黑,就没有什么是黑的了。

柳德米拉的原型是个开朗活泼的女生,但片中变成了冷艳和残酷的杀手,这又是对苏联军人脸谱化,外加好莱坞所谓「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调味品,既不准确,也不公正。她和德军同行对决的那一幕,看着令人发笑:狙击手最忌讳的是暴露自己的位置,更别说整个人跳出隐藏的地点,将上半身展现给对方,以此诱使对方现身。你怀疑,这个桥段是不是抄袭了《兵临城下》,指导员牺牲自己诱使德国狙击手开枪暴露位置。在这部片子里,竟然不需要诱饵了。

柳德米拉是红军传奇,该片用三个男人追求她的手法,来体现她的「女人味」,非常恶俗。看真人,柳德米拉和演员有巨大的差别,性格更谈不上高冷。前文已经说过,柳德米拉在16岁就结婚生过孩子,之后在部队里也和一位战友发生感情。绝不是好莱坞式的多角恋。这个玩法抄袭《日瓦戈医生》,女主先是和一位革命党人谈恋爱,又被一位富商诱惑,男主一见也不能自拔。只要和女主有感情和肉体关系的必然倒霉。豆瓣这么多拳师,竟然没有看清《女狙击手》这株毒草!

写这篇影评纯属玩票,以后还会玩。因为写的过程中,遇到一个白痴,打死不承认自己无知,坚持柳德米拉最高军衔是海军少将。让这个白痴拿出证据,他竟找了一张海军将官的礼服放上来,人呢?我找了三张图,都是柳德米拉挂少校军衔的图,他依然强词夺理,不承认那是少校。这里给他上一课:二战结束很久,苏联海军都还没有女性晋升将官。而且,苏联海军一定是现代拳师最痛恨的对象,因为没有女性上舰艇。上舰艇,是挂将官军衔的必要条件。

 3 ) 我们眼中的故事 别人当时每一天的恐惧

   战争片是我最热爱的一个电影genre 从小就是,记得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看兄弟连,太平洋战争。总是被这区区几十年前 硝烟弥漫的世界所震撼。
   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苏联女狙击手的故事,从小就希望得到父亲夸赞的她走向了狙击手之路,很多人一直在说爱国,可是却忘了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让父亲感到骄傲。有着超长狙击天赋的她很快就在军队里名声大噪,在第一次经历的战争的慌乱中找到了沉稳,成功击毁一部坦克,立下大功。
   当然这部电影自然有着爱情桥段,她的三段恋情最终都以爱人的死去而结束。第一位上尉的死去标示着下一个长官的到临,在一次次跑任务打怪的同时,两人之间萌生了爱情的火苗。不得不说那段插曲,俄罗斯孤独的女声,加上寒冬的大雪,完美的展示了俄罗斯。第二任为了救女主又死了。。当大家刚认为女主终于和从一开头就爱慕她的那个军医有个完美大结局的时候,发现军医没上撤离的船。他们走向船的那一路,计划着以后一起的幸福生活,可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战争时期无法实现的梦,上船了,军医把自己的船票给了她。一个人留下和Sevastopol抵抗敌军,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已经输了。
   很难想象战争时期,我们眼中的大荧幕里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士兵在炮轰下血肉模糊,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在战争中熄灭的所有生命。

 4 ) 此片对俄是虚赞实黑的节奏

不知道标注为俄罗斯出品的电影为什么片头出现了21世纪福克斯的LOGO,片子基本属于战争爱情剧,对俄基本是弘扬,但是,女主带伤被强制拍宣传照和特写女主背部伤疤的镜头充分说明了,媒体都是有立场的,西方无非是借这2个镜头黑一下俄国,多么的没有人性啊,让一个带伤的女兵成为party军队的宣传工具,好吧,西方媒体的虚伪狭隘嘴脸还是暴露了出来,只是没有充分暴露罢了

 5 ) 觀後感

从两性关系看这部剧,上战场是男人的事,不是女性的事。而女主却反之,将两性置之于国事外,只作为一个苏联公民为国贡献。女主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父亲一定的影响,在行事方式上比较“军人式”,国事先于私事,在柳徳眼中,只有懦夫和非懦夫,懦夫不配在战场上。受她父亲的影响,她义无反顾地上了战场,尽管在当时受到了部分人地嘲笑,说上战场是男人的事,非女人。

在战场上,她分别爱上了她的两次上司,两个上司都分别死了。其中有一个片段特别感人,女主柳德的好朋友—玛莎,因为太爱她男朋友,有了想给他生一个宝宝的想法。女主由于她好朋友男友的战死,也萌生了给她爱人生宝宝的想法,但是后面她爱人的战死、她在军事上的辉煌成绩—苏联第一女狙击手,让她无法过上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在第二个爱人战死沙场时,她再也没有足够的力气站在战场上了,她选择了不服军役,但上头拒绝了她的请求。从刚开始的自愿为国,到后来不得不为国贡献,我感受到战争带给军人的压迫。军人们都很伟大,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经营儿女私情,国事重于一切儿女情长。如今的和平生活真的很幸福,激励了我要更加努力地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学习。

整部剧,在战时,都贯穿着一个重要信念:“活下去”。女主柳德最后靠着她战前的暗恋对象有登上潜艇逃离塞瓦斯托波尔这座城市的潜艇的机会活下去了,但是她的所有战友都远离她而去了。然后她再也没上战场了。女主在战场上,3个爱她的男人先后死去。那种伤心绝望让人揪心,如此大的精神打击。

这部剧还是挺好看的,除了看到战时精神,突出现在和平的可贵,还看到身为女兵的她一点也不逊色于男兵,甚至更出色。

 6 ) 英雄注定孤独

当柳德米拉毫无表情的说出她击杀过309名法西斯时,整个美国媒体群为之轰动,第一夫人也不例外。为了更多的了解这个传奇英雄,第一夫人邀请她入住白宫,两个女人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

在众人看来,柳德米拉不过是个芳龄25岁的美女,并且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富兰克林夫人却从她坚毅的外表下,了解到她不为人知的伤痛。她曾经三次恋爱,但是无情的战争却连续三次夺走了她的爱人。

在残酷的史诗里,那些撑到最后的英雄全都是孑然一身,打倒敌人的代价是亲人友人爱人的牺牲。那些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是只属于和平时代的童话。正因为此,和平时代无法诞生英雄,只能滋生贪欲和腐化堕落。

多少次,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柳德米拉在战场上被抬回时,她都在绝望中呢喃着爱人的名字。而银幕前的我们也在默默的呢喃:不要让上尉死,不要让上尉死,不要让鲍里斯死。可惜,最后孤独活下来的却只有柳德米拉自己。

在战争中,最可怕的不是牺牲,而是活下来。因为生者不仅要担负起重建的重任,还要长久背负战争带来的伤痛和孤独。一如柳德米拉,身心俱是遍体鳞伤的她成了英雄,却也负起了难以承受之重。
英雄注定孤独。或者说,耐住了那份孤独,注定会是英雄。

 短评

309的战绩,先生们你们还要站在我背后多久!女权平权,她们和他们一样,拍得挺文艺,故事中规中矩,爱情有点狗血。将刚受伤刚失去爱人的战士从病床上拉下来作女英雄宣传拍照,单这点本片就完全不主旋律。【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4分钟前
  • 推荐

战场黑寡妇,上一个死一个,连没上的也没逃脱,最后孩子爹是谁?

5分钟前
  • jiade
  • 还行

片名本意是“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以小见大。主人公成为战斗典型后,却因为当局不希望英雄陨落,没有再让她上过战场。罗斯福夫人接见同盟国代表,其中还有中国军人,历史细节做得好。

10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作为战士外交官女人,她赢得了所有她的战争!

15分钟前
  • gwei
  • 推荐

太多感情戏。。。

18分钟前
  • vicou
  • 还行

没看完(网速问题),大家都是讲狙击手,这部起码前面看了的部分更好看。

22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推荐

柳德米拉·帕夫琴科的战绩是克里斯·凯尔的两倍,所以评分也要给两倍。

27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战争从未让女人走开,导演明里暗里黑了一把苏联,黑的很到位

29分钟前
  • 听海
  • 推荐

说狗血的是看韩剧看多了。战争就是这样,今儿见着你,明儿也许你就见不着我,反之。

30分钟前
  • Leann
  • 推荐

新沙俄视角下的卫国战争,为了黑苏联强行改动了多处史实,借美帝第一夫人之口宣扬剥削阶级迂腐陈旧女性观的情节更是蛋疼之极。

34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还行

偶像爱情的部分拍得还不错,战争部分拍得一般,政治角力部分拍得幼稚粗暴。歌蛮中听。

35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39分钟前
  • 冲玄
  • 推荐

20160906.。

44分钟前
  • virgin
  • 推荐

所有的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不是英雄主义而是反战的。

45分钟前
  • Jinni
  • 推荐

“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二战苏军第一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墓志铭

48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制作用心,演员演的出色,有些地方用力过猛

49分钟前
  • 豆友57861874
  • 推荐

不知道制作公司是否都来自俄、乌,技术环节很成熟了,中间海战的一场戏拍的很真实,我挑不出毛病。相对于持续了两百多天的战役,电影只是聚焦在女主的经历跟体验,但多个平行剪辑缺乏心理递进的呈现看上去只是在省制片成本,作用比剧本设置的双线并行小了很多,略有俄式哲思。两首俄语流行歌插曲很好听

51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现在和过去时空的交叉叙事,以一个女狙击手的经历控诉战争的残酷和毫无人道。最感动我的是那个最早认识她,她却最看不上,最终用自己的命换来了她的幸存。第二段战争的煽情剪辑,导演似乎太想煽情而过了头。最难过莫过于爱你的和你爱的人被带走,你却无能为力,因为这是在战争。

52分钟前
  • Tito
  • 还行

看时匪夷所思——战争片居然可以拍的这么唯美?阳光像缎子一样铺洒下来,瞄镜上栖着不识安危的瓢虫……不敢相信是俄国人拍的,因为完全是少年的色调,一点儿历史包袱都没有,生死相许的爱情也透着潇洒,多大的内心才能撑起这样的视角?看完回味下又觉得合理,镜头后面是在风琴口琴伴奏中唱喀秋莎的苏联

56分钟前
  • 雲水
  • 推荐

前男友也有好的。。

60分钟前
  • MarkL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