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10日开始,上海还没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梅雨季节就下起了淅沥小雨,今年举办时间是6月17日-6月26日,去年是6月11日-6月19日,前年是6月13日-6月21日,今年的电影节从时间安排上比起前两年延后了近一周,这样安排神奇的避开了开始就连续下雨的尴尬,我在去年电影节后就发给《新民晚报》建议更改日期避开黄梅雨季的稿子,我估计提如此意见的人多了就得到了重视!6月17傍晚我是迎着金灿灿的夕阳余光,怀着愉快的心情去看电影节的第一场电影。那一刻我真心满足啊!没有雨水、没有闷热、没有湿湿的裤管!
19日正式入梅,本届电影节前三天都是好天气很开心,之后就是阴雨相间的天气,雨不大没问题,直到我要看的最后那天,傍晚倾盆大雨如同考验般的袭来,打在窗户上啪啪作响,天色阴森森的很容易让人放弃,此时我不屑地换好衣服,整理着包心里念叨:就是下铁也要去!就这样时间到了必须要出门的时候了,雨突然停了!我笑了!我今年在电影节期间观看电影影评及评分排名如下:
1.《一袋弹子》法国1975:二战期间兄弟俩是住在法国的犹太人,德国纳粹见孩子就抓,在父亲的严格教化下他们一路逃亡:在火车上遇到机智的神父、被抓后弟弟英勇打德国军官救哥哥、法国沦陷后他们辛苦打工7个月等待时机,最后除了父亲被抓去集中营没有回来,四个儿子和母亲终于团圆!真人真事,感人肺腑!10
2.《我是布莱克》英国2016年:“希望我在被饿死前能实现就业经贴补助申请”这是患有严重心脏病男主死前的呐喊!因为申请手续的复杂、苛刻才激怒了男主,他是善良正义的人,从他帮助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就很无私!强忍泪水但还是哭了两次!10
3.《残菊物语》日本1939年:菊之助是东京有名望戏剧家族第五代传人,可他偏偏看中了一位贫穷、真诚、有见识的女佣,家人极力反对后他来到大阪独立发展,女佣德找到他后陪伴四年照顾他不幸染上疾病,为了让男主出人头地,德愿意为他做一切!真正的爱就是无需回报!黑白影像、略有雪花、声音偏轻,开场曲《樱花》很好听,看到女主默默离开不禁黯然泪下!9
4.《残影余像》波兰2016年:男主是一位波兰著名艺术画家,在一战时期他失去了左臂和右腿,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美术的热爱,他在大学的演讲、指导受到学生们的爱戴,认真、执着、较真的性格使他容易得罪人,在刁难、谩骂、迫害下他没有低头没有妥协!真人真事,值得一看!影片结束后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鼓掌!9
5.《危机72小时》俄罗斯2017年:二战期间男主是中央派来的化学家前来调查病菌研究所爆炸案,女主是资深的医生,因为她的正义和善良使他们误会,在一起调查后发现了可怕的德国投放的鼠疫食品,必须在开春前72小时内控制,更令人可怕的是调查局长官根据女主家世、母亲是德国人就断定她是间谍的谬论,在男主的判断下他深信女主是清白,如同深爱她那般确定!战争中的爱情是最美的!色调唯美,配乐大气!9
6.《大开眼界》法国2016年:法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派兵7万人,女主是失业教师在伊拉克的7个月里她无奈、迷茫,她的闺蜜更是郁闷、自责!在度假岛的三天里很多男士兵恐惧、内疚、眼神呆滞!最终女主选择离开!9
7.《还我河山》斯里兰卡2016年:国王在几位密谋造反的逼迫下流亡,在佛教大师的支持和保护下,历经12年乱杀无辜,肆意妄为,百姓生不如死,在国王的策划下一场为了正义的鏖战激烈上演!影片中除了有好几首动听的歌曲外,还穿插了很多佛道,让人受益匪浅!9
8.《夜色人生》美国2016年:男主在一战战场的兄弟都没能回来,他恨战争他不愿守规矩,即使有个警察父亲他还是做起了抢劫,还和黑帮老大的情妇偷情,在一次枪战追车中死了三名警察为此入狱,在之后他的人生虽然是轰轰烈烈,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所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9
9.《周末夜狂热》美国1977:男主才20岁平日里在油漆店工作,周末则在舞厅里飙舞技并获得很多冠军,偶遇女主后追求无果,女主是位漂亮、有见识、有智慧的女人,他们组合舞蹈大赛后发现各自是那么需要彼此!9
10.《亲吻与哭泣》加拿大2017年:女主是加拿大花样滑冰运动员,17岁哮喘时被查出得了35亿分之一的概率才会得的咽喉癌,男友得知后不离不弃温情关怀,在19岁离开人世的二年里她配合治疗,积极乐观的态度让周围亲人朋友赞叹!真人真事,值得一看!8
11.《战争天堂》俄罗斯2016年:二战期间女主是俄国贵妇收养了两名犹太男孩成为阶下囚!她在意大利认识的德国贵族男主升职成为了德军上校,他们再次见面却在战俘集中营里,当逃脱机会来临时天使般的女主选择了挽救无辜的孩子,因为战争里没有天堂只有地狱!黑白影像,回忆叙述。8
12.《将我唤醒》俄罗斯2016年:女主是机场证件督察员,和男友分开一年半载后她经常做梦,并准确预测到了现实,当机场抓获运毒者,警察局前来深入调查后,一系列惊天阴谋被揭开了!8
13.《契克》德国2016年:14岁的男主暑假里妈妈经常喝酒忙着旅行,爸爸则忙着偷情,他和班上新同学契克偷车游玩,在半路上遇见的了奇怪女孩,让他觉得刺激有趣并增长见识,最酷的是他们三人相约50年后再见!台词幽默,欢乐搞笑!8
本届电影节的确与众不同:从红色观影手册上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往年轻薄了近一半,原来的影片介绍是彩色印刷,今年改成了黑白色,原来一部影片的介绍篇幅今年压缩成了两部,增加了英文介绍。由于这几年影迷的观影热情连年高涨,组委会也是动足了脑筋开源节流:今年展映影片明显多于去年所以票价又下降了,今年绝大部分60,时间较长的80,4k修复3小时时长的为100。
据报道称开票后一小时里线上线下共销售了20万张电影票,上海影城更是迎来了提前36小时排队购票的超级影迷:一位30岁左右的眼镜男去年他是排第二的!所以有了惠民的票价、合适的天气、上乘质量的好片,观众们定会积极参与,热情捧场!我要为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点个赞!
这是第一波简短影评,关于我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的观影体会,主要以纪录片为主。
纪录片: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赫尔佐格的电影眼》
《日本国vs 泉南石棉村》
动画长片:《养家之人》
01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2017),美国,导演Frederick Wiseman,时长197分钟
图书馆,不止是储存书的地方,它更是满足人们知识需求的场所。纽约公共图书馆(NYPL)是公私合营制,建馆百余年来,藏书千万册。它在纽约市三区建有88个分馆,4个研究中心,每年线下访问人数达1.7亿。《书缘》以NYPL为观察对象,拍摄的主题内容主要有三大块:图书馆内部事务,文化性活动,和社区服务。
透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NYPL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如何给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都市居民提供知识性服务;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像是一块海绵,在人们畏惧惶恐与无助徘徊时,在采取言语冲突与暴力行动之间提供缓冲带,用书籍,音乐,分享会等方式拆除情绪炸弹,消解偏见,构筑友爱的社会氛围。
A. 图书馆内部事务
Ø 工作例会,讨论集资捐款进度&分配使用,譬如:数字化模式阅读和版权沟通,月书籍借阅量&购买需求评估等。
Ø 接待工作,线上来电线下来访。分享其中两例:一位图书管理员正尝试翻译一本中古英语写成的书摘,为来电读者寻找ta需要的信息;一位数字库维护管理人员正在帮助,一位女士寻访她同一家族数百年前从奥地利来到美国的故人。图书馆管理员们不仅是耐心的,而且ta们有着深厚/系统的专业知识背景。
Ø 古籍书信的修复与数字化。工作人员需要仔细辨认发黄纸张上字迹,然后一个个抄录记载在电脑上。或者,用专门的摄影设备,直接将图像数字化保存。小小的格子间暗房,一页页的书籍报刊原貌,随着扫描设备的运转,转化成一张张可流转千百万次的图像。
B. 文化性交流活动
譬如,读书会,学术讨论讲座,音乐会,慈善会等。但主角不一定是专业人士。有个看起来愤怒的年轻人,把他吸毒,交友,烂醉,无家可归的经历写成了一首长诗。他站在舞台中央,大声用力地释放他写在诗歌中的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似乎刻意剪去了“观众回应”部分的镜头,无论是学者对某个观点的精辟解释,演奏人士的表演高潮,诗人的朗诵结束;镜头打向观众席时,永远用的是平静的画面,没有“掌声”的呼应。
C. 社区活动&服务中心
譬如,NYPL提供求职培训,举办招聘活动;提供学习辅导,开办青少年艺术&科技课程;提供公共福利&权益政策解说,为聋哑人士解说电影等等。
有两个事例。“新美国人角”,是NYPL社区分馆为移民群体专门设计的,包括图书专区,推荐移民法务类书籍;课程培训,教授计算机/笔记本使用;移动设备借用,免费使用手机—+话费/流量套餐一年等。
“团体会议”,某社区的黑人群体在讨论“社会歧视”。譬如,历史课本试图美化“黑三角贸易”,用“找工作”等温和性词语中和历史上曾存在的血腥。关于“我的祖母是如何失去她的店铺的”,供货商针对黑人店铺提价,迫使ta们提高物价,以此减少黑人店铺的客流,迫使ta们售卖资产。
图书馆里蕴藏着城市气质。我在观影过程中,脑海中自动过了一遍“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诺维奇图书馆”。把它们拿来比较后,刻画出了图书馆所属城市的性格。譬如,北京-首都图书馆,大气,开放了一栋藏书楼供自习阅览,不设门卡,借书才需办卡;上海图书馆,简约,只有四层共阅览,借书须预约,由图书管理员从书库调书,读者按预约号取书;诺维奇图书馆,舒适,它更像一个文化中心,一半空间存书一半空间休闲娱乐。相似地,和NYPL一样,这些图书馆是城市文化中柔软的一部分。
【图书馆】,这一文化机构,通过延续教育知识服务,创造出精神自由,平等共享的城市空间;让都市居民得以从宏大城市规模的异化疏离中,恢复对该城市地理,社会和文化空间的感知。
02 《赫尔佐格的电影眼》(2017),德国,导演:Heiner Heinke,时长105分钟
中文译名不厚道,把注意力焦点从主角转移到了名导赫尔佐格,而影片实际上的主角是他的摄影师。德文片名用的是摄影师本人的名字,Jörg Schmidt-Reitwein: Sehweisen,意为约尔格·史密斯特··瑞德温(音译):看见的方式。摄影师约尔格在德国电影和广告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中文译名也许是试图借导演赫尔佐格的名声,来提高影片的知名度。
摄影师约尔格生活在慕尼黑的一个乡下,那里有着天然淳朴的自然风光。葡萄架下,约尔格一边照看三只猫咪,一边陪伴他最小的女儿绘画,玩耍,吃饭,听她讲学校里发生的最新事。“我喜欢的一个男孩,今天受伤了”“灯一关,灯罩就砸了下来,刚好扣在他的头上,像帽子一样”“不过,还好,他没有受伤,但我是第一次见他哭得那么伤心”。影院里,我们观众和片子里摄影师父亲一样,不厚道地笑了很久。
除了约尔格自己生活趣闻,他还爆料了他合作过的导演趣事。譬如,克劳斯·金斯基在吸血鬼电影《诺斯法拉图》(1979)(如下图)里扮演德拉库拉伯爵,因身高矮于女主演,所以他需要穿厚厚鞋跟的靴子来使自己形象挺拔。他还聊到了他是如何拍摄出令人着迷的影像:倾向让自己跟随镜头游走,捕捉场景中的灵光一闪来创作。
这部影片是由一连串细碎的生活场景+以创作年表为线索的采访完成的。既展现了摄影师对自己独特创作理念的骄傲不羁,又捕捉了他对女儿百依百顺的温和。后者,也是影片留给我的温馨记忆点: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广阔农场上,有一对父女,和ta们的猫生活得悠然自在。
03 《日本国vs 泉南石棉村》(2016),日本,导演:原一男,时长:215分钟
这是一场持续八年的“民告官”诉讼。因经济发展需要,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曾大量开采【低价防火性能高】的石棉,用作工业材料。但石棉对人的肺部具有不可逆转的伤害,潜伏期长达30-40年,发病后呼吸困难,会引发严重的肺部障碍。如今,大部分国家是禁止生产,进口,出口石棉和其相关产品。
本片关注的“泉石南村”位于日本大阪,在石棉全盛时期贡献了七八成的全国石棉产量。但因来此工作的大部分是韩裔日本人,和日本本土农村人,以及工作组织形式是家庭作坊式,患病者也包括雇主本人;受害者很难找到追责/赔偿对象。
自2005年【久保田公司105人因石棉相关病死亡】新闻震惊日本社会后,泉南居民开始走公益诉讼,向国家追责。“即使现任政府已不是那个时代的政府了,但人民的健康安全应当优先经济发展的理念“应当被再次明确,这是帮助泉南村民维权律师团的观点。而导演原一男的镜头下,泉南居民,这些受害者们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愤怒,生气;ta们一团和气,会为家人和自己的苦难而流泪,也会为政府最后终能体谅ta们而感动流泪。
有四个印象深刻的【泉南居民】:
“你认为自己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他有些迟疑回答导演这个问题,或许觉得这是个挑衅,因为他认为自己从未因移民身份受到过困扰。同伴说他体型那么大,没人愿意惹他生气。认真回想后,他回答:“我认为自己是日本人,因为我的父亲已经抛弃了他的民族-韩国,他并不喜欢“孔夫子”儒教那一套。他来到日本,从事了石棉方面的工作,是因为当时只有此类工作招收外地人。”
她是【近邻暴露】受害者,她的丈夫因为石棉引发的肺病去逝。在最终胜诉的最高法院裁判中,她的案例诉求不被承认。她一面流泪伤心多年的追责一无所获,一面和其他两位同因【近邻暴露】不被承认的家属在记者招待会上【假装】为最终胜诉“开心”。她作为受害者原告之一,耗费了近8年时间,其中有两年她丈夫还健在,而她的丈夫反对她参与诉讼。每次公开见面,她的衣着或因配饰,或因颜色都令其别具一致。在最后【厚民省(民政部)】的高官见面会上,她追上已离场的部长企图“再次维权”;但因部长记得她不在赔偿者名单上,宽慰了她并给了名片,喊她日后有困难随时来访,她的委屈暂时被抚平了。
她是一个“乐观者”,尽管她已经需要借助呼吸器帮助,她还是总挂着笑容。她是因为幼时父母在石棉厂工作,带她进场吸入了石棉致病。父亲已因石棉致癌去世,母亲在诉讼期间因病去世。但她的案件诉求,被最高院驳回了。她一开始只是携带父亲的遗像,在诉讼前与其他受害者一起游行,后来又在父亲的相框里加上了母亲的相片。二审判决的驳回诉状上,说“经济发展是当时的需求,石棉生产有危害,人们应该选择不要去从事这类工作”。她苦笑着向还在世的母亲,抱怨大坂高院的荒谬。
他是最愤怒的那个人,他的祖父曾是泉南石棉厂厂长,父亲因石棉致病去世。一开始,他是怀着歉意,加入原南居民诉讼团。他鼓动其他温和的泉南居民,跟他直接去首相府邸抗议,要激烈些,愤怒些,才能拿回自己的权益。他的激进做法受到了律师团的批评和制止。最后,他【近邻暴露】的案例诉求也没有被接纳。同时,他很清楚各方在这场诉讼的位置和这场诉讼会带来的改变。譬如,他知道律师团是会从中赚取利润,最终胜诉的8亿赔偿金中,律师团会拿走40%的服务费。他提到2012年意大利一石棉公司高管之所以会被判刑,是因为借鉴了泉南第一场胜诉的判决。泉南居民的维权行动不仅仅只改变ta们自己的社会,还会影响其它国家。他自己,最后,在2018年被发现感染恶性胸膜间皮瘤,是石棉引发的病症之一。
泉南居民一共发起了两波诉讼,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居民获胜。但政府拒绝承认责任,一再用上诉的方式拖延时间,直到最后的高院判决下达。
在影片结尾,导演用照片定格回顾的方式,对因病去世的【泉南】原告一一做了告别。我注意看了看ta们的年龄,大多在70-80岁。如果是在五十岁发病,ta们是不是已经经历了太多太久的病痛折磨?有一个病人,他说他生病,反而他的妻子更累。当妻子收到医生判定书,说他只有一年可活时,她瞒下了病况;直到他知晓,已是2-3年过去了。在生病的日子里,妻子尽心尽力照顾,他有了更多休闲时间,钓鱼,下棋,唱歌,过的很开心。也许,在【泉南原告团】里,不是每一个人因病而产生的苦痛都能得到化解。但,我想通过那对相互扶持的夫妇例子,说明:当公力救济不及时不到位,家人的支持(私力救济)会很大程度缓解这份眼前的苦痛。 不埋怨,不放弃的家人关爱,会让疼痛的生活不那么苦涩。
泉南石棉村案件的最终结果是:赔偿费总计8亿元,律师团费用占40%,游行费用占5%,剩下的55%中,会给参与诉讼但因【近邻暴露】被国家拒绝赔偿的居民10-20%的赔偿;直接受害者每人将获得大约百万的赔偿款。
04 《养家之人》(2017),爱尔兰,导演:诺拉·托梅,时长94分钟
这部片子,是一个阿富汗“花木兰”的故事。帕瓦娜在家中排行老三,因塔利班政权对女性的禁足令,她必须在父亲被捕后承担起养家责任。因为,母亲和姐姐不能出门,弟弟还太小,唯一的哥哥不知所踪。所以,她伪装成男孩上街,靠给人写字读信赚取生活费。
影片色彩以黄褐,红白为主,双线故事结构。主线是父亲被捕-帕瓦娜养家-找准时机救父亲-家人团聚。复线像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结构,讲述一个青年勇敢进山,向大象王讨要被夺走的“种田用的种子”,途中他需要收集三样宝物来增强战斗实力;以帕瓦娜给弟弟讲睡前故事的形式讲述。
在观影过程中,我时不时能听到周围的抽泣声。导演太懂得故事节奏的把握了,一边是凄惨无助的家庭现实,一边是荒诞搞笑的童话之旅。悲伤与欢乐的情绪,交互递进,在故事主角处于最悲惨境遇的时候,也还有一抹欢乐和希望存在。
让人难受和感到窒息的部分是,片中阿富汗保守宗教对女性身份的蔑视和贬低。这个国家曾经有过男女平等的时候,可当激进党派当政,社会风气一下倒转回了历史原点,仿佛改革和启蒙未曾有过。这又像是另一个版本的《使女的故事》,警示我们文明会倒退,进步可能被抹杀。
下波观影简评,还在路上,稍后奉上~谢谢阅读!
参考资料:
【1】纽约公共图书馆官网介绍
//www.nypl.org/help/about-nypl
【2】日本「久保田震撼」:105人死於石綿相關疾病,集體求償控告國家失職
berger
影帝黄渤…
【C】
从关注到各方面参与再到义务志愿宣传,只想说四个字——“爱我中华”。
黄渤
远不如金马颁奖礼,三个主持人同台主持看的我尴尬症都犯了,可能是考虑时间原因,颁奖时并没有介绍入围影片,这样总觉得少点什么
金爵的颁奖没啥意思,电影好多都没看过,有些还是没上映但是在上影节可以看到的
恭喜我渤哥!又一个影帝
2017年
看中外两国颁奖嘉宾的“逗趣”,真的要犯尴尬癌。明明不同文化,get的点千差万别,假装好笑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