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

HD

主演:于洋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196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暴风骤雨 剧照 NO.1暴风骤雨 剧照 NO.2暴风骤雨 剧照 NO.3暴风骤雨 剧照 NO.4暴风骤雨 剧照 NO.5暴风骤雨 剧照 NO.6暴风骤雨 剧照 NO.13暴风骤雨 剧照 NO.14暴风骤雨 剧照 NO.15暴风骤雨 剧照 NO.16

 长篇影评

 1 ) 记录下几个点,以后补充

1、贫富差距不大,难以发动

2、诉苦-积极分子/二流子

3、群众一旦发动就难以控制

4、村与村之间的攀比,元宝元兴,后来合并,700→73人被枪毙

5、最坏的:淘气,给老师打小报告

6、丁老太太,平庸之恶,“周立波是著名作家,我在他手下做事”。

7、砍挖运动,扫堂子、真正的农村包围城市了,抢东西

8、动员效果:参军踊跃:阶级复仇的话语下,实际上是 保卫个人土地的诉求

1950s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战争的诉求就是要土地,土改不能停

1948《暴风骤雨》小说出版

口述-笑与悲伤,激动,不同情绪的转换

把矛盾并置在一起

和纪念馆的建造穿插叙事,发展红色旅游

 2 ) 又写过短评字数限制了

客观的呈现那一段历史,从单纯的想改变底层人民的生活、团结可团结力量为起,发展成为畸形的社会事件,当群体形成,剩下的只有群体共同的原始欲望了。有趣的是,这竟然大大促进了解放战争的战事。

两个细节点:
1 此时土地改革已经无法停止,农民为了保护自己土地参与战争,而如果停止土地革命就意味着战争也必须停止。
2 现在种地(发展)较好的还是那波当年被清算的人家。有个有趣的故事,“浮财”分配到一匹马又不会骑,只好换了一头牛,又不会用牛耕地,只好用牛换了骡子,可以帮忙磨磨,最后用骡子换了羊,羊直接杀了。如果现实真的大规模产生这样的现象,那只能说土地改革到头来更多的只是暂时平衡阶级发展,主要成为解放战争的工具了


还有一点,给平日完全没有话语权的人做主的机会,死心塌地,但是混乱无比。

 3 ) 《暴风骤雨》:有些人是雨,有些人是泥

这部名为《暴风骤雨》的纪录片,与作家周立波的一部小说同名,描述的是同一段历史——XXXX领导下的首次土地改革运动。这段历史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那时全国范围内还在进行着XXXX对峙的解放战争。 这部关于XX领导下的东北土改第一村的访谈纪实资料,严格来说,史料价值大于艺术观赏性。影片深入元宝村,从不同个体角度,口述还原当时土改运动原貌,整体上细节丰富,颇为翔实动人。纪录片中,部分对比穿插的周立波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暴风骤雨》片段,也更进一步立体、多面、生动地还原了不同话语环境下,对同一段历史的表述差异。 纪录片在史料价值以外,引出的人性思考:1.“将土地均分给农民,消灭贫富阶层差距,用农民取得战争胜利,然后改变立法政策,再将土地收回XX,又出现贫富阶层分化”,谁之过?2.土改运动中,过火甚至无序混乱的血X批斗、暴X行径,谁之过?” 我想,这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或许,说到底,是由来已久的权力、权贵阶层对文化(信息、资讯、资源)的封锁,导致民智未开,民众易被愚弄、易犯骄妄、易趋盲信、易于利用!反观欧洲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尤其是宗教运动在民间的崛起和风行,对文化的普及、民智的开化、人性的自觉,影响可谓深刻、深远,直至今天。 纪录片中出现的受访者,有当时元宝村土改工作队普通队员,也有当时工作队的领X干X,还有其它省区土改运动的领X者、见证者,以及贫下中农阶层的参与者,甚至是自称省吃俭用的地主。印象最深刻的是丁老太。她本人受访时侃侃而谈的自豪与从容,与另一位受访者刘福德提及她时委婉所说之评论,形成引人沉默和深思的印证。 “给我一亩三分地儿,叫我干啥我干啥。”“他是我领导,跟着领导有肉吃,他叫我干啥我干啥。”“不管你是不是,只要上面说是、群众说是,她反正上去就打”。这是我私自加的台词,可能有误解或曲解,也可能跟这部纪录片,没有任何关联,没有任何意义。或许,我们身处的现实中早已不存在这样的人,也或许在我们身边还存在很多这样的人,那又如何? 纪录片尾,一名女教师在“暴风骤雨博物馆”对一帮小学生正以X方口吻在讲解那段土改历史,而刘福德老爷子面对桌上放的可能永远无法发表的“往事抒怀”,欲言又止。这一幕的对比,难免让人感慨万千。 回顾历史,在一场又一场的暴风骤雨中,有些人是雨,有些人是泥。可是,他们忘记了头顶共有的那片天空,脚下共栖的那片土地。 纪录片综评8.5/10. (感谢字母X的无私帮助,使得上述文字能够通过审核、发布出来)

 4 ) 是暴风骤雨,不是小风小雨

太病态了、太残酷了,尤其是对从没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毙人、打死人只是一个数字,是村与村、县与县之间衡量“工作”的攀比物。一个村枪毙200多人,打死(含打后死)200多人,自杀60余人。是否有罪、是否该杀都由乌合之众拍脑袋决定。再一次感到没有思辨力的“老实人”一旦心中的恶被点燃会造成多么恐怖的土匪场面。借用前阵子读的《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里的一些话:

他们狂热的相信自己的信仰、主义绝对正确,而其他人的信仰、主义则绝对错误。……他们不会因危险而却步、不会因为障碍重重而气馁,不会因为有反面证据而困惑,因为根本否定有危险、障碍和反面证据的存在。
一个兴起中的群众运动会传扬短程的希望,其目的是诱发追随者行动的激情。而最能煽动人们行动激情的,就是宣传一个近在咫尺的希望。然后,当一个运动已经得势,它就会转而强调一些远程的希望——一些梦想与愿景。
狂热者对自由的恐惧尤甚于迫害。一个群众运动兴起时,其追随者尽管活在一种得严格遵守信条和命令的紧迫气氛中,仍然会有一种强烈的自由感。这种自由感来自他们逃离了他们厌憎、害怕的那个“自我”。这种逃离让他们感觉的到了释放与救赎。另外,造就一场惊天动地的变迁也带给他们自由之感,尽管这变迁是他们在严格纪律下执行的。
对平等的激情是一种对匿名的激情:想要成为构成一件外衣的众多丝线之一,一根无别于其他丝线的丝线。这样,就没有人把他指出来,与别人比较,让其低劣无所遁形。
(在群众运动后)他们感到孤单,在“人人皆自由”的平民生活中茫然若失。独立自主生活所包含的责任感和不确定性压得他们透不过气。他们渴望确定性,渴望同志情谊,渴望可以不用负个人责任。总之,他们憧憬的是迥异于竞争性自由社会的东西——而兴起中的群众运动,正好可以提供他们向往的弟兄之爱和再生气氛。
若是作为仪式、典礼、戏剧表演或游戏的一部分,捐躯或杀人都显得不难。所以,为了让人面对死亡而不皱眉头,就有必要加入一些戏剧元素。……
一个有能力根据自己经验和观察做判断的人,通常不会有殉道的念头。因为自我牺牲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他不可能是经过探索和深思的结果。所以,所有群众运动莫不竭力在信徒与真实世界之间拉上一道帷幕。
群众运动不需要相信上帝,一样可以兴起与传播,但他却不能不相信有魔鬼。通常,一个群众运动的强度跟这个魔鬼的具体性和鲜明度成正比。希特勒被问到有没有考虑过把犹太人全部消灭时,他回答说:“没有……那样我们势必得另外创造一个犹太人。要紧的是有一个具体的敌人,而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敌人。……那些精明地知道该怎样发动或推进一个群众运动的人,除了知道该提出何种主义纲领以外,还懂得怎样挑选一个敌人。”
这一类不可理喻的仇恨是从何而来,他们又为什么发挥凝聚的作用?她们是我们拼命要掩盖自己的贫乏,无价值、罪恶感和其他缺点的一种表现。自卑就此转化为对外人的仇恨。而为了掩饰这种转化,我们会做出最坚决和最持久的努力。……真正需要的是那种不可理喻的恨。

最讽刺的是,在经历了土改拿到土地,人民公社上交土地,农业合作社再拿到土地,村里的产粮大户仍然是当年那些地主的后代,阶级斗争斗来斗去,有钱的还是有钱,当以为把所有人都拽回了一条平等的起跑线后,在长跑中发现某些写在基因里的东西真的没法改变,而妄想平等只是蠢人偷懒的遮羞布而已。

还有一点点小乐趣是看村领导为暴风骤雨纪念馆进行策展工作,布展、设计,找作品(到农户家问有没有老古董),为开幕时间焦虑。

 5 ) 由《暴风骤雨》谈开去

《暴风骤雨》初印象

       绝大多数人知道《暴风骤雨》,知道周立波,都是因为那篇名为《分马》的中学语文课文,里面活灵活现的人物性格描写是文章最夺人眼球的地方。当时的同桌就因为此,废寝忘食一口气看完整部小说,然后得空就给我讲述里面的故事。。。身为中学生的我们所接收到的中心思想就是,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给受压迫受奴役的农民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共产党人心所向,共产主义无限荣光。。

今天的《暴风骤雨》

       依据周立波小说改编的电影《暴风骤雨》我没有看过,却有幸看到了这一部同名纪录片,有很多事是今天才知道,确实引发了我极大的思考。
       对土改目的的认识。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第一目标。而正如片中受访者所言,人民盼的是中央军,对共产党并没有什么了解。确实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东北并没有很深的群众基础。靠什么来吸引群众,唯有”利“字当头。而农民最迫切关心的”利“,就是土地。耕者有其田,是动员群众的诱饵,土地改革,其实仅是为壮大政治军事实力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这一点也无可厚非,政治不就是要尽量”把支持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的人搞得少少的“。这对共产党和广大贫下中农来说是双赢的事情。土改目的达到了。参军的多了。胜利了。。所以1956年,人民公社轰轰烈烈的建起来了,土地又收归了国有。国家集体成了最大的地主,所有人都得为之劳作。。曾经尝到过拥有土地甜头的老百姓们,在经历了种种波折之后又蠢蠢欲动了,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这一次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也算是各退一步的折中做法。而时至今日,土地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啥,农民连土地的使用权都要保不住了,政府、集体卖地,农民们住上了还建的楼房却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还留在土地间劳作的农民群体在急剧萎缩,可粮食需求却在急剧增长。。这种逆差如何解决?土地的问题必须解决。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也必须理顺。。
       由土改过程而对中国农民的认识。土改一个月,收效甚微。这一点是挺出乎我的惯性思维的。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确实不多。原以为东北农民都是翘首以盼求解放、苦大仇深等报仇呢?但其实他们并不是这样。封建传统思维对农民思想的束缚确实是根深蒂固,甚至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那时的他们没有意识到没有土地、为地主干活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反倒觉得是命中注定、理所应该。而且地主也没个地主的样子,竟也不是脑满肠肥、肆意盘剥,反倒是自己也起早贪黑勤劳持家。(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很优秀的电视剧《闯关东》,老朱家放到这时候绝对的大地主啊,可老朱家可一点没有坑蒙拐骗,那都是勤劳智慧得来的啊!)一边没有反骨,一边也没什么罪大恶极,这下土改工作队急了。这里不得不佩服我党工作队的工作能力,硬是通过接近落后分子、开诉苦大会等等一系列的方法搞活了老百姓的思维,动员出了一批斗地主的急先锋。土改就此拉开帷幕。。可事态的发展却有点失去了控制。。斗了地主、分了田的农民们的欲望像开了闸的洪水失去了控制。土改工作组都无法控制局面了。于是土改之后有了砍挖,有了扫堂子。有了斗地主扩大化,草率化。(原来这老百姓间武斗的习惯这里就种下了。)群众意志比天大,群众一个”杀“立马拉出去毙了。人的暴力被无限或者说无奈纵容是很恐怖的事情。而暴力掌握在愚昧的没有规则限制的人手中是更恐怖的事。。所以这个事情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借了农民的势,搞定了大东北,扭转了战场形势,另一方面这人的暴力像被埋藏的油田被开发了出来,喷涌而出,不铺设好输送管道那是要污染环境、坏事的。林林总总这么个过程中,不难发现习惯了被奴役而又没有什么信仰束缚的人,一旦思想解放了,那劲头是任谁也挡不住的。。。所以老子那话怎么说的“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一招现在还用着呢。
      关于人的命运。其间的几个故事也让人不得不唏嘘人生命运这回事。好运的,一位高凤棠老人,土改前家人被土匪抢劫,家里一无所有,从地主一下成了贫农;一位刘德福老人,做过伪满洲的伪职员,很庆幸自己躲过了历次运动。不是运动不残酷,就是没”临着他“,这确实是极大的幸运;郭全海,书中的人物,从光腚成了农会会长。倒霉的,高凤棠老人的姐姐,为了跟农会的人抢几件衣服,喝口凉水就死在了离家二三十米的地方;姓王的某某,被批斗打到假死状态,侥幸被运到外地仍逃不脱被追杀的厄运……最吊诡的是,现如今,这些人的命运似乎又有了流转,被打倒的地主子孙们又承包起了土地干得风生水起,而原来的贫下中农似乎又成为了弱势群体。。这种轮回是命运使然么?还是应该更深刻的探讨一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之类的问题。。

关于独立纪录片和蒋樾导演

      一直很喜欢纪录片的原因,正如蒋樾导演所说,这种影像的纪录是无法涂改的,更真实可信。虽然记录者的个人意志决定了他拍什么而不拍什么,但至少他拍到的部分是几分就是几分,不会被歪曲或者过度诠释。也正如蒋樾导演所说,他没想跟谁对着干,他只是觉得这一部分不为人知的事也有其被纪录的价值和意义。
       又说到独立纪录片墙内无名墙外香的现状。真的要感谢有像蒋樾导演一样坚持的一批人,也要感谢又文津清影这样的放映场地,这种力量虽然微小却有光亮。。


       乱七八糟说说。还得再读读相关的著作资料,才能多了解那段历史。反思是每个当代人都应该有的意识。

 6 ) 暴风骤雨的一瞬

因为短评写不下,只好写在这里,多少有些不准确,烦请大家勿看。

在豆瓣搜索『暴风骤雨』,会有三个与土改有关的词条出现在眼前,一本小说,一部故事片,一部纪录片,如果想要了解更真实的历史,纪录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为了在接下来与国旻党的斗争中占得先机,公产党决定进行土地改革。

镜头对准的是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这里是周立波工作并创作出小说『暴风骤雨』的地方,也是书中诸多原型生活的地方。幸运的是,当时的部分工作队成员和村民仍然在世,他们的口述历史也成为本片最宝贵的内容。

土地改革最为重要的一步,是要引起不同阶级的对立情绪,工作队将村民分为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及地主五个阶级。从当事人口中可以得知,阶级的划分有明确的百分比标准却并非公开进行,而实际上,当时的村民之间生活质量的差距并非极大,一些富农的地也是辛苦积攒而来,而有的贫农却只因恰好被土匪劫掠。书中著名的反派形象韩老六,虽有其人,却也远不如描述的那样穷凶极恶。

在土地分配完毕,『耕者有其田』之后,翻身做主的贫下中农们又引领起了新一轮的挖浮财、扫堂子运动,将地主、富农乃至中农的生活资料进行搜刮、分配。阶级对立的情绪逐渐失控,打、砸、抢,审判、处决『坏分子』,甚至出现了文哥中常见的比拼杀人的风气。

当时的元宝镇共有人家七百余户,平均每十户就有一人死亡。

土地改革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萌发出保卫家园的念头,继而踊跃参军,成为公产党抗衡乃至反击国旻党不可忽视的力量。

谈及这段历史,镜头前的被采访者们,工作队成员大都神采飞扬,而村民多少有些欲言又止。大家都知晓这场运动是暴风骤雨,并非和风细雨,必然有人被牺牲、被冤杀。或笑谈往事,或暗慰孤魂,可见的是不同的人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建国后,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五十年代后期,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再次失去了对土地的掌控。

 短评

政治一定会革了谁的命,可不代表其中的真相和残酷应该被粉饰。一部很棒的口述历史片,视角全面有研究的感觉。但纪录片的任务更多是去呈现。映后蒋樾很真诚地与现场观众交流了2小时,他讲如何运用史料、如何在丰富的田野调查之后再访谈;更多的是现代社会时隐时现的暴力其实有史可寻。

7分钟前
  • 森林公民
  • 推荐

跟着瓢虫映像看的。很有意思,多方视角

10分钟前
  • 嘻嘻白白
  • 推荐

瓢虫映像#导演的话很少却很有深度,片子平静却传达出既是历史,也是现代人的焦虑感;所谓的改革和变化,都看出来大多数人的劣根性,而这种埋在人性、社会和文化背后的力量,是非常难以撼动的。不同于同场的徐童导演,更喜欢蒋樾导演这种克制和与采访者亲昵的距离感。ps东方时空当年真是人才济济啊

12分钟前
  • 阿澍
  • 力荐

非常喜欢口述历史的纪录片,以前总是只去阅读文革以了解文革,总是不理解文革,把建国前后的群众运动串起来后就豁然开朗了,没有阶级就创造阶级,发动群众并利用群众,运动失控,人性的恶就被运动放大,几代人活在恐惧之中,这样的人就容易被“神”操控,,至今这些运动得不到官方的反思,这才是我们害怕的

13分钟前
  • 海飞丝用户
  • 力荐

划成分,讲立场,激发仇恨,煽风点火,趁人之危,利用人性之软弱、恐惧和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上承了太平军、义和团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斗争技术,而下启反右、文革。一种凌驾于生命和人道之上的残忍斗争技术和统治权术。

14分钟前
  • 杨殳
  • 力荐

乌合之众等等经典理论最好的阐述,人性之恶比屠杀犹太人更有甚之,毕竟纳粹没有屠杀自己的国民,土改之后,中国彻底的物理上失去了乡绅(士大夫)阶层(地主被杀200万),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论述的社会被消灭,直至以后,国家直接面对个人,社会(民间)彻底失去力量

17分钟前
  • 谢小非日记
  • 力荐

虽然都是我知道的事,但还是说一声,卧槽,折磨牛逼

19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从根本上了解土地革命,了解中共发家史。

24分钟前
  • 荆轲007
  • 力荐

苦大仇深 还是个褒义词的时候

27分钟前
  • 纠结的茶
  • 力荐

《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哨遍·高祖还乡》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穿着些大作怪衣服。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也曾与我切草喂牛,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什么汉高祖!

31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触目惊心

34分钟前
  • 秃了却没变强
  • 力荐

同名电影的另一面。故事片和纪录片,在不同的时代下看其实都是接近真实的,只是角度不同。土改之下还有“砍挖”运动、“扫堂子”运动,那时几乎不存在法制,乱世当中人命总是被轻易践踏,亲历者们几十年再回忆追述时也都看得淡了。历史终究归于历史。片中穿插三部四五十年代纪录片影像片段:《伟大的土地改革》《民主东北》《中国人民的胜利》

36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别看21世纪了,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由土地引起的。进而延伸出税收财政,最终引爆各种问题。其中则自然而然地分化出各种阶级,按马克思那一套,最后就是一波打倒另一波,周而复始。有解吗,有解。

3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导演的倾向性是无疑的,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更多的是用口述历史的方式为后人留下材料。土改中流氓无产者表现出的极左危险在苏区就已经存在,但蒋樾用元宝村的案例做影像呈现也一样价值重大。据说背后还有孙立平百万字的调查材料。脸谱化的地主,脸谱化的无产者,作为政治手段而后变成政治正确的阶级仇恨。

42分钟前
  • Solomon
  • 力荐

腥风血雨

45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几个亲身经历过的老人缓缓道出历史的另一面,与先前官方拍出的几部相关纪录片相对比,试图还原更多的真相。谁都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在我看来,中国的土地革命就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社会达尔文主义运动。先不论功过,发起这种级别大运动的毛绝对是顶级社会学大师。

47分钟前
  • 进击的Chic
  • 力荐

为什么亲历的农民和干部之间的讲述总会有矛盾和出入?我想到了看贾樟柯《二十四城记》时看到过的一段话:“为什么越老的工人越在维护这个体制,绝不是他对这个体制没有反省,没有批判,而是他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

50分钟前
  • 轻狂难御晚秋风
  • 推荐

瞎说什么大实话

51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太好看了,交流也非常有质量。蒋导的人生境界不是一般的高,非常有魅力。另外,好几次去看交流的时候都非常有幸地挨着导演坐,哈。

53分钟前
  • 豆友38137057
  • 力荐

剥落宣传的外衣,还历史一个真相

58分钟前
  • 浒子曰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