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HD中字
导演:Binka Zhelyazkova
主演:Georgi Kaloyanchev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67
简介: 2005年索菲亚国际电影节回顾单元评选的“保加利亚影史十部最伟大影片”之一。 A large balloon suddenly appears above villages and fields and grabs the attention of the peasants. They start liki..详细 >
脑洞清奇的保加利亚电影!这里面的小飞艇算是一个具象化的神明(其实很萌),静静地看着地上的人类犯二。片中唯一正面的人类形象是一个始终在奔跑的女孩,她追逐着飞艇,又被狂吠着的狗群和人群追逐,最后被杀死,而飞艇也随之被一队愤怒的士兵戳破并解剖…摄影非常厉害,视角在天空和地面之间转换,飞艇操作也算是很技术流了。最精彩/深刻的当然是对村民们的刻画与讥讽:两村村民的喊话和群殴、狂吠的狗群和人群的交替、无法适应欧洲时间的驴子…),这些场景里透出的那种露骨的对人性的黑色态度和嘲讽的强烈程度(不时插入的不切题引用)让人看着很爽:怎么可以有这么傻X的一群人,真的很好笑很绝望…这里面有保加利亚二战历史的背景,但我也并不了解。能直接感到的是那里的地理:无际的、贫瘠的、满是裸露石块的荒原与山丘,一种西欧见不到的地形。
DCP 2020 version
三星半
满是政治象征的寓言。气球是什么?为什么要追逐气球?神秘女子是谁,为何举枪射击她?她的死亡代表什么?官员所代表的国际机器轻易摧毁了气球,摧毁了自由和欢乐。一切都被监控和审问,自由没有了。
东欧魔幻现实主义。几乎每个线索都不完整(也可能保加利亚人自己觉得它们不言自明),所以感觉逻辑古怪跳跃,难以捕捉或有或无的寓意。小矛盾均匀分布在村民与气球、骑警、外来女子、驴之间,终于还是出了人命。几种动物各自有自己的戏份
那气球真是小强....
被视为“间谍”的庞大气球隐喻保加利亚底层民众追求的所谓自由、民主、美好的理想,但飘飞悬浮,可望不可及,他们仰视着这样诱人的概念(每人都可分得利益),但囿于自身环境和条件,却难以真正实现。在追求ZZ理想的实践中,不同组织团体中的成员愚蠢执拗,也暴露出弱点:谩骂争斗、虚张声势、互贬互殴、出卖嫁祸。。。GJ机器出动,绞杀气球(理想),他们又秒变骑墙派,乱中自保,只得拿弱势群体开刀(猎女)。狂犬、废猫、憨驴等动物各有群体隐喻,而每个小段落中的名言警句,点明剧情含义,是恰到好处的讽刺。
3.5;富含黑色幽默、东欧式魔幻元素和各种跳跃的隐喻——人群与狗群的并置模拟,上下视角的对看互问,追逐与被追逐,顶着向日葵推卸责任;头顶悬浮的巨物见证人性的弱点与缺陷,动物无法适应欧洲时间,外来逃亡者成为悲剧的最后一响,无论怎样村民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一通隐喻,女人是城市来的,气球也是外来的。在乡村普遍的对隔墙有耳的恐惧导致了对外的完全不信任。最终村民杀死了女人,然而却发现气球跟他们是一伙的,帮助他们对抗官方。隔墙有耳我相信不是村民自己本来的想法,是官方给出的警戒,以防国外势力,然而最后隔墙的耳反倒是本国的PO。
6。气球再强也不怕,终有众人扛回家
#保加利亚新电影# 张贴在保加利亚村庄中的战时海报构成了一个充斥着利比多的政治强度空间,在东欧严密的政治局势下,这一空间作为某种对东欧社会的提喻自然难以令观者忽略,就如“阿基米德定理”般坚不可摧。在德勒兹的论述中,“定理”与“建构”二者不尽相同,定理在其证实过程中逐渐脱离建构的范畴,与之区分开来,嵌入字卡、直视镜头发言、停格等手法正是证实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而通过摄影机的横摇,气球与村民被并置在同一时空,甚或有时同一景框内,摇摄出东欧绵延不绝的大平原真实环境,在被禁用的蒙太奇之外,任何特效都是被允许的。但宾卡并不刻意追求展现电影本体论的长镜头,就像间或使用的平行蒙太奇,摇向太空的转场也是宾卡常用的剪接方法,最后军警介入了这场平民的狂欢,不可一世的“定理”遭到挫败。2022.1.4
流动的测量者
我要把这部电影放到班上的投影仪上看。
微博资源
终于找到了这部传说中的电影!在网上一保加利亚电影论坛里偶然发现的。:D
社会主义禁片系列。早于库斯图里卡十几年的巴尔干魔幻现实主义(绝配某种后社会主义),女导演因前作遭当局封杀5年之后的重要作品。改编自真实荒诞故事,剧情、对白皆简却富寓言味(警句刹车剪也是屡插不爽🤔);妙的是一流音效设计和氛围营造,更绝是数种动物隐喻,将民族性展露得活灵活现。那气球像是飘渺而滑头的自由幻影,引领着我们猎巫、互掐、屈服、绞杀,到头来自己也遭受那可耻的愚弄;那气球又像是我们藕断丝连的头脑,空落落地在风中飘荡,哪里有命令哪里就放下糊口的刀,自罚不算还能回家分香。Bravo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脑洞清奇的保加利亚电影!这里面的小飞艇算是一个具象化的神明(其实很萌),静静地看着地上的人类犯二。片中唯一正面的人类形象是一个始终在奔跑的女孩,她追逐着飞艇,又被狂吠着的狗群和人群追逐,最后被杀死,而飞艇也随之被一队愤怒的士兵戳破并解剖…摄影非常厉害,视角在天空和地面之间转换,飞艇操作也算是很技术流了。最精彩/深刻的当然是对村民们的刻画与讥讽:两村村民的喊话和群殴、狂吠的狗群和人群的交替、无法适应欧洲时间的驴子…),这些场景里透出的那种露骨的对人性的黑色态度和嘲讽的强烈程度(不时插入的不切题引用)让人看着很爽:怎么可以有这么傻X的一群人,真的很好笑很绝望…这里面有保加利亚二战历史的背景,但我也并不了解。能直接感到的是那里的地理:无际的、贫瘠的、满是裸露石块的荒原与山丘,一种西欧见不到的地形。
DCP 2020 version
三星半
满是政治象征的寓言。气球是什么?为什么要追逐气球?神秘女子是谁,为何举枪射击她?她的死亡代表什么?官员所代表的国际机器轻易摧毁了气球,摧毁了自由和欢乐。一切都被监控和审问,自由没有了。
东欧魔幻现实主义。几乎每个线索都不完整(也可能保加利亚人自己觉得它们不言自明),所以感觉逻辑古怪跳跃,难以捕捉或有或无的寓意。小矛盾均匀分布在村民与气球、骑警、外来女子、驴之间,终于还是出了人命。几种动物各自有自己的戏份
那气球真是小强....
被视为“间谍”的庞大气球隐喻保加利亚底层民众追求的所谓自由、民主、美好的理想,但飘飞悬浮,可望不可及,他们仰视着这样诱人的概念(每人都可分得利益),但囿于自身环境和条件,却难以真正实现。在追求ZZ理想的实践中,不同组织团体中的成员愚蠢执拗,也暴露出弱点:谩骂争斗、虚张声势、互贬互殴、出卖嫁祸。。。GJ机器出动,绞杀气球(理想),他们又秒变骑墙派,乱中自保,只得拿弱势群体开刀(猎女)。狂犬、废猫、憨驴等动物各有群体隐喻,而每个小段落中的名言警句,点明剧情含义,是恰到好处的讽刺。
3.5;富含黑色幽默、东欧式魔幻元素和各种跳跃的隐喻——人群与狗群的并置模拟,上下视角的对看互问,追逐与被追逐,顶着向日葵推卸责任;头顶悬浮的巨物见证人性的弱点与缺陷,动物无法适应欧洲时间,外来逃亡者成为悲剧的最后一响,无论怎样村民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一通隐喻,女人是城市来的,气球也是外来的。在乡村普遍的对隔墙有耳的恐惧导致了对外的完全不信任。最终村民杀死了女人,然而却发现气球跟他们是一伙的,帮助他们对抗官方。隔墙有耳我相信不是村民自己本来的想法,是官方给出的警戒,以防国外势力,然而最后隔墙的耳反倒是本国的PO。
6。气球再强也不怕,终有众人扛回家
#保加利亚新电影# 张贴在保加利亚村庄中的战时海报构成了一个充斥着利比多的政治强度空间,在东欧严密的政治局势下,这一空间作为某种对东欧社会的提喻自然难以令观者忽略,就如“阿基米德定理”般坚不可摧。在德勒兹的论述中,“定理”与“建构”二者不尽相同,定理在其证实过程中逐渐脱离建构的范畴,与之区分开来,嵌入字卡、直视镜头发言、停格等手法正是证实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而通过摄影机的横摇,气球与村民被并置在同一时空,甚或有时同一景框内,摇摄出东欧绵延不绝的大平原真实环境,在被禁用的蒙太奇之外,任何特效都是被允许的。但宾卡并不刻意追求展现电影本体论的长镜头,就像间或使用的平行蒙太奇,摇向太空的转场也是宾卡常用的剪接方法,最后军警介入了这场平民的狂欢,不可一世的“定理”遭到挫败。2022.1.4
流动的测量者
我要把这部电影放到班上的投影仪上看。
微博资源
终于找到了这部传说中的电影!在网上一保加利亚电影论坛里偶然发现的。:D
社会主义禁片系列。早于库斯图里卡十几年的巴尔干魔幻现实主义(绝配某种后社会主义),女导演因前作遭当局封杀5年之后的重要作品。改编自真实荒诞故事,剧情、对白皆简却富寓言味(警句刹车剪也是屡插不爽🤔);妙的是一流音效设计和氛围营造,更绝是数种动物隐喻,将民族性展露得活灵活现。那气球像是飘渺而滑头的自由幻影,引领着我们猎巫、互掐、屈服、绞杀,到头来自己也遭受那可耻的愚弄;那气球又像是我们藕断丝连的头脑,空落落地在风中飘荡,哪里有命令哪里就放下糊口的刀,自罚不算还能回家分香。Bra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