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2011

HD

主演:艾德里安·布洛迪,马西娅·盖伊·哈登,詹姆斯·肯恩,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刘玉玲,布莱思·丹纳,蒂姆·布雷克·尼尔森,威廉·彼德森,布莱恩·科兰斯顿,萨米·盖尔,路易斯·佐里奇,小伊塞亚·维特洛克,大卫·豪森,约翰·塞纳迭姆博,西莉亚·奥,罗南·鲁宾斯坦,阿尔·卡尔德隆,布雷南·布朗,里根·利奥纳德,詹姆斯·霍西,乔什·帕斯,瑞内·菲利斯·史密斯,道格·伊·道格,帕特里夏·雷,萨曼萨·罗根,拉尔夫·罗德里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超脱2011 剧照 NO.1超脱2011 剧照 NO.2超脱2011 剧照 NO.3超脱2011 剧照 NO.4超脱2011 剧照 NO.5超脱2011 剧照 NO.6超脱2011 剧照 NO.13超脱2011 剧照 NO.14超脱2011 剧照 NO.15超脱2011 剧照 NO.16超脱2011 剧照 NO.17超脱2011 剧照 NO.18超脱2011 剧照 NO.19超脱2011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这不是一篇影评

我是一所民办大学的老师,水平不高,时间不长,学生不多,学校不好,待遇不高。 这里的学生分划很严重,有钱的上学开着凯迪拉克,没钱的学生直到毕业都交不齐学费。学校里有女生去做**,每个周五的晚上坐着门口的黑车去三里屯的酒店上班。学校里有精神有疾病的少年,每天背着手走在学校的走廊里像个大腹便便的中年领导那样四处巡查。有学生的父母三年才能回国见孩子一次,整个大学期间,这个学生拿着花不完的钱,打着没有数的架,然后去向不知道哪里的明天。前两年有学生在校内和校外意外死亡,我不认识死去的孩子,只看见他们的班主任在教师大会上哭的像个淋湿的木偶。 这些都不是电影中的情节,我想,任何一个老师,都会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接触到这些人和这些事。老师们常打趣说,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师生。 我本身是个不“正经”的老师。 我教的是计算机,可我在课堂上给他们放过摇滚乐,告诉过他们什么是伍德斯托克。一开始,男孩子们说,伍德斯托克上,大家都裸体,好爽。后来我介绍完了以后,那个男孩子问我,哪里可以听到伍德斯托克上面的歌手唱的歌。 前两周的一次课,一个女孩坐在那里抱怨民办学校的文凭不够硬,觉得自己是被家长忽悠了,家长又是被学校忽悠了。我给她说了我的故事,说了我朋友的故事,告诉她重要的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拥有什么。然后我特批她如果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努力、而且比文凭还重要的事情,那她可以以后不来上我的课,或者在不干扰其他同学的条件下,在我的课上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后来上周的课,我看到她一直在下面写东西,小说还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她很开心的样子。 我想说的是什么来着? 哦对了,作为一个所谓的“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厌恶学校的。因为是民办,我看着太多的孩子被送进机器里,然后出来都是一个样子,他们拿着各种证件和证书,奔波在招聘会上。然后在最炎热的夏天,流着满头大汗跟我说,“出去找工作我才发现,我什么玩意儿也不会!”。 我想说的是,如今的教育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已经渐行渐远了,而如今的学校,越来越像是“企业”。在我们这的招生部门,学生在他们口里不叫做学生,而是“客户”。 其实现在的很多老师,应该说大部分,还是非常好的。他们愿意教授知识,他们愿意把他们的人生经验告诉学生们,并让他们自行判断吸收。他们鼓励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言论。只是每个老师采用的方法不同,有人严苛,有人放纵,有人循循善诱,有人喋喋不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骂着老师,却在毕业之后许久想起那些我们骂过的老师,心里还会有所怀念。 说了半天,其实我一点都没说到点子上。因为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很多作为老师的无力感和孤独感,也让我回忆起了很多作为老师的欣慰和快乐。 但我终究还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一个传统的老师,我已经开始厌倦和厌烦很多形式化和填鸭式的工作。所以,我早晚也是要告别这个行业的。 我在课堂上常和学生说的一个观点是:你们在我的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学到了,那也仅仅是一门课而已。你们这一辈子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但你们一定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想做什么,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了解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你们要了解自己,就必须要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其他人和其他事,所有你们现在还未知的,就是你们未来要探索的。悦己而后悦世人,知世人而后知己。 这句话送给你们,也送给我自己。


11年后的后记

2012年写下上面这篇「不是影评」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这篇影评会这么火,也没想到这部电影会冲到豆瓣这么一个「苛刻」的平台的 TOP 250(写字的时候是 No.90)。我现在看到的数据,这篇文章在11年的时光里,被 48w 人看过,15000多个「有用」,260个「没用」,被收藏了4000多次,转发了近千次。

11年很长,11年也很短。

写完这篇影评后不到两个月,我就离开了学校和原来的工作,以一个低到即使在三、四线城市都很难接受的薪资加入了一个刚成立的音乐互联网公司。我在北京呆到了2021年,期间一直在音乐行业工作,经历过公司解散、自己创业、做演出厂牌、创业失败、继续打工,可能读过这篇文章的你,也在不知不觉的时候,用过我做的产品、看过我办的演出。也是在这期间,认识了我现在的妻子,并且结婚,决定丁克至今。2021年,因为对生活未来的规划有了新的念头,我带着妻子和两只猫,搬到了深圳开始新的「打工」生活。没错,还是在音乐行业。就像刚毕业的时候我选择北漂的初心一样,我喜欢的音乐在哪里,我就去哪里。

评论里很多朋友陆陆续续问过我从学校辞职后做了什么,上面算是对大家认真的回答了。

11年也能对一个人产生很多的改变,外露的,内敛的。

如今回看自己当年写的文字,就像一封当年「写给未来的自己的信」。当年描述的一些学校里的情况,我想至今应该也还多少存在于中国的各个院校当中。未来没有脱胎换骨,「未来」只是「当下」在客观现实下、时间维度上的延伸。

但「未来」也有很多令「过去」的我意想不到的发展。比如2012年的时候,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竟然至今都没有看到《超脱》导演 Tony Kaye 的下一部电影;我也想不到当年大杀四方的 iPhone 4s,现在已经出到了14;想不到电动汽车竟然成为了主流,想不到北京的进京证居然1年只能办12次。当然,我那时候也完全不会想到,我会和作为这篇文章读者的你一起,共同经历一个长达3年的yq时期。

11年里,我也没有再重看过这部电影,任何一次。

我总是觉得,人在某一个年龄节点(或是某一个心理节点)的时候,会有一个改变:在这个节点之前,喜欢畅想未来;在这个节点之后,偏爱追忆过去。对我自己来说,我好像卡在了这个节点上,过去和未来同时在发生,回忆和畅想经常在打架。

那就试着和大家做一个约定吧,10年之后,再补一篇「后记的后记」。

如果豆瓣还在。

PS:直到今天,我还不能「知人」,但基本能做到「悦己」了。所以,「知己悦人」可能是我对下个十年的自己的祝愿吧。

再 PS:写完提交的时候,发现豆瓣的自动审核提示我有违规内容,于是我不得不修改了一下原文中一些表达有点露骨的措辞。这个情况在11年前我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存在。

2023年3月15日 在深圳

 2 ) reading brings detachment

以前别人遇到烦心事,或者想不明白人生意义的时候,我都会推荐他去看书。虽然我不是出版行业的人,但却逢人必推书,好似阅读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可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勉强,不看书也可以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而看书的人则很有可能与社会脱节,迂腐可笑。

读书这件事,不是人人适合,而且也不只有默读这一种形式。古希腊的罗马人,他们只会读而不会看。从公元前五世纪到中世纪,古代的文人都不会默读,只会念念有词或大声朗诵,以至于圣•奥古斯坦在米兰发现昂布鲁瓦兹主教嘴唇不动、不出声地“用眼睛”读经文时,竟惊为天才,就像我们发现了一位两耳失聪、只用眼睛便能辨认乐谱的贝多芬一样。当然,这样大声朗读也是有原因的,一来古书没有标点符号,只有念念有词地读出来才能断句;二来,读书这种书是贵族才特有的享受,他们一般都会请奴隶或者作者代为读书,自己只要听,看他们表演。这种朗读式的阅读带来的好处是——不管是古中文还是拉丁文,都很有韵律感。

当默读一统天下之后,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中,热尔曼从小因为无法阅读而被人讥笑嘲讽为弱智,可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他邂逅了一位年近百岁而知识渊博的老人,她每次出现都带着一本书,她给他阅读,他则认真倾听。就在一个个工作歇息的短暂午后,他们读完了加缪的《局外人》、《鼠疫》……每次就读一小段,而热尔曼总是能够记住他听到的句子,玛格丽特夸赞他有异于常人的听觉记忆。就这样,因阅读结缘,也因阅读每个人都获得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发现了身边的爱,而更爱阅读。

当文字开始无处不在,如洪水冲击包围了我们的世界时,到底阅读又有什么意义?网络上的内容繁杂多样,视频,新闻,广告,小说,博客, 各种文字信息的组合,每天产生的内容都足够一生的阅读,可我们不是越来越智慧,而是越来越呆滞,我们不加选择,被媒体夹裹着滚进这信息的洪流。每天睁眼看见的是广告夹缝中的信息,闭眼梦见的是广告宣传中的美好生活。不是我们没有选择,而是敌人太狡猾。通勤时间地铁站发放免费报纸,广告中夹杂着靓女俊男和耸人听闻夺人眼珠的新闻标题。因为免费,所以人手一册,这也是一种选择。

电影《Detachment》中,Henry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两个字“assimilate(to take something in吸收)”和“ubiquitousness(无处不在)”,他想说的什么呢?
我们的头脑一直被各种观念、信息包围,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该做什么……但是我们自身又很抗拒,这里就产生了double think。媒体告诉我们要长得好看,要瘦,要整容才有真正的人生,可是这些就是关于世界,关于人生的真相吗?我们到底是服从社会的需求呢,还是听从内心的追寻?

选择无处不在,若无法自己选择,就会被选择。而阅读,让我们和这个世界暂时疏远,我们运用想象力进入另一个隐匿的世界。如果你选择放弃这些,放弃关注内心、关注自我,选择不在乎,让世界进步的洪流夹裹着你前进,就像在黄金周旅行时让人群挤着你前进,那么你最终会发现自己迷失的不只是方向,还有自己。选择不在乎很容易,而选择在乎却需要千百倍的勇气和坚持。



 3 ) 记录台词

During the whole of a dull,dark soundless day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瞑寂的某个长日里
  
  In the autumn of that year, when the clouds hung oppressively low in heaven
  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
  
  I had been passing alone on the horse's back
  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
  
  Through the Singularly,dreary tract in the country
  穿过这片阴沉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
  
  and at length found myself, as the shades of the evening drew on
  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
  
  Within the view of melancholy House of Usher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I know not how it was
  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
  
  But with the first glimpse of the building, a sense of insufferable gloom pervaded my spirit
  但仅凭方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I looked upon the scene before me the simple landscape features of the domain
  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
  
  Upon the bleak walls,upon the white trunks of decayed trees
  围墙荒芜,衰败的树遍体透着白色
  
  With the utter depression souls
  我的灵魂失语了
  
  There was an iciness
  我的心在冷却
  
  A sinking.
  下沉
  
  A sickening of the heart
  显出疲软的病态

------------------------------------------------------------------------------
赤子之心可以照亮潜藏于死亡中的黑暗,我将再也无法找到那样脆弱易碎的事物... ...” (The child's intelligent heart can flatten the death of many dark places, I can not find any kind delicated moment at its own attachment )
  
-----------------------------------------------------------------------------------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and never have I felt so deeply at one and the same time so detached from myself and so present in the world。)
   ------------------------------------------------------------------------
《超脱》震撼人心的一段台词
  
  - (writing down “Assimilate”on the blackboard) what’s that meaning?
  
  - (Student A) To take something in.
  
  - Well, excellent, to absorb.
  
  - (Writing down “Ubiquitous” ) Anyone?
  
  - (Student A) Everywhere all the time.
  
  - So what is the meaning “ubiquitous assimilate”?
  
  - (Student B) Always absorbing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the time.
  
  - Well done, George. How were you to imagine anything, if the image is always provided for you?Who here had read “1984” last year? Good.
  
  (writing down “doublethink”) anyone? Meredith.
  
  - (Meredith) Having two opposing belief at once. Believes that both are true.
  
  - Excellent. To deliberately believe in lies while knowing they’re false. An example of this in your everyday life, or I… I need to be pretty, to be happy. I need surgery, to be pretty. I need to be thin, famous, fashinable. Our young men, today — they being told that women are whores, bitches, things to be secluded, beaten, shit on, ashamed. This is a marketing holocaust, 24 hours a day,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The power that be, a harder work, dumbing us to death. So, to defend ourselves, and fighting against the stimulating of this dumbs into our thought processors, we must learn to read, to stimulate our imagination, to cultivate our own consciousness, our own belief systems. We all need these skills to defend, to preserve our minds.
  
  
  
  - [黑板上写下“Assimilate”]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 [学生A]吸收。
  
  - 很好,是吸收的意思。
  
  - [写下“Ubiquitous”]有人知道么?
  
  - 无时无刻,无所不在。
  
  - 那么这两个加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
  
  - [学生B]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理解事物)。
  
  - 说得很好,乔治。如果所有事物的具象都呈现在你眼前,你还如何去想象它们的模样呢?有谁是去年读过《1984》的么?(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不错。
  
  -[写下“Doublethink”]有谁知道这个?麦迪斯?
  
  - [麦迪斯]同时持有两种相矛盾的信念,相信两方都是正确的(即思想矛盾。)
  
  - 很好。刻意去相信谎言,即使你明知道它们是虚假的。从你们日常生活里举一个例子。要么是……我想要变得漂亮,变得快乐;我就需要整形,为了美貌;我需要保持身材,卓尔不群,穿着时尚。你们这一代年轻人,在当下——他们被这样告知,女人都是妓女,婊子,被排挤,殴打,欺辱,蒙羞的对象,这是一场24小时不间断的传销式精神屠戮!使得我们的后半生,都受这种错误观念的控制,它很强烈,蒙蔽我们的双眼,至死方休。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头脑,阻止这种愚蠢的想法渗入进我们的思想进程中,我们要学会阅读,用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耕耘它,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的信仰体系。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技巧,用以抵御,用以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

 4 ) 刘玉玲的话。

-What are your plan for after high school ever since you will not go to college? -I dont know. hanging out with my boyfriend, do some modelling shit, be in my friends' band. -I have your ten of your scores report, do you know what is says? F, F, F, F. -F, F, F, F, yah. -you know what that means? it meas you dont care. -you're briliant........can I go now? -oh god, you are an shallow digusting creature. you want to know the truth? one, you're not gonna be in a band or a model missy, bcuz you have no ambition. with no skills, you will gonna be competed with 80% of the U.S. workforce for minimum wages job which means the way you living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until they're replaced by a computer. -I dont care. -two, the only talant you ever have is getting man to fuck you. your life will basically become an car all loaded of pain, you cant stand it not for one more day, not one more hour! it will get worse, much worse! Every day I came into this office and I listened to you kids to shit all over yourself! it is so easy to be careless. it takes course and courage to take cares. none of you have any of these qualities.

 5 ) 我彻底懵圈了。

我彻底懵圈了。

我已经看了多少遍了?十多遍了,一次只能理解一点点,顺便慢慢享受AB的每个表情。
无非是些平常的表情,在那张长着好像夏令营的小男孩儿用来支帐篷的大鼻子的脸上,显得格外戏剧性。
我不能说,这部电影里的每句台词都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之中有些甚至没什么意义。有些镜头,演员,可以说是浪费,多余,故弄玄虚。而我一遍遍的看,我想,不仅仅是因为AB实在没有几部好电影,显而易见的,从他沉默忧郁的牙缝儿里挤出的每句话,每句废话,甚至每个有意无意的Fuck,似乎都特有道理。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提出质疑了。
当然,这是部好片子,再说什么都显得自作聪明。或者说,这是部好文艺片,实验电影,还是哥特电影都无所谓,但它也在讲故事。想讲清楚故事不难,如此看来,想迷惑观众倒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导演费尽心机,通过明示暗示,粉笔画,回忆,蒙太奇,镜头剪辑,让我看得云里雾里。尤其在看了豆瓣影评之后,我彻底的懵圈了。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导演在故弄玄虚,henry到底是谁生的?henry和grandpa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grandpa到底犯了什么错?哪句是暗示?哪句是梦话?哪句是老年痴呆?我不能判断,我也不能下定论,因为影评人会说,这是个开放性的故事。我恨开放性。我一想到前一阵豆瓣风靡的小电影调音师的"开放式结局",我就抓狂。
说点实际的吧,我很纳闷儿的是,你们为什么说henry是grandpa的孩子?
在一段对话里,henry叫grandpa为papa,有人对此做出了结论,grandpa真的是henry的papa。
我说,这也太残忍了。这应该是在伦理片里出现的桥段才对。
我认为这个证据根本算不上证据的,只是大家没看懂的主观臆断罢了。请注意,当时henry的语气(和眉毛)变了,我觉得他是在模仿他母亲,所以才叫grandpa为papa。当时grandpa神志不清,还总以为他母亲来看望他呢,很容易进入角色。而且他请求原谅,也不一定是因为有乱伦的事。
而其他的暗示,是一样的模棱两可。我只能说,导演装逼装过头了,这故事让我想了好几天,完全没结果。下次我再遇到这导演的作品,我一定批判性的看。
我彻底懵圈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讲明白了,或者我压根就没想明白。对暗示这种东西,我习惯性的选择忽略,阻碍自己理解信息。
因为我不敢相信,这是否太残忍了。


BTW,你们说这部片子里有好多什么什么好台词,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一句:
Fucking to your fucking judgement.

 6 ) 《超脱》——为了台词看电影

窝在房间里看《超脱》,这是很适合一个人关灯躺着慢慢看的电影。

 有些引用和台词很不错:

 比如引自阿尔伯.加缪的这句: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和引自爱伦坡在《厄舍府的倒塌》的这段:”

 During the whole of a dull,dark soundless day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瞑寂的某个长日里

In the autumn of that year, when the clouds hung oppressively low in heaven

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

I had been passing alone on the horse's back

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

Through the Singularly,dreary tract in the country

穿过这片阴沉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

and at length found myself, as the shades of the evening drew on

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

Within the view of melancholy House of Usher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I know not how it was

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

But with the first glimpse of the building, a sense of insufferable gloom pervaded my spirit

但仅凭方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I looked upon the scene before me the simple landscape features of the domain

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

Upon the bleak walls,upon the white trunks of decayed trees

围墙荒芜,衰败的树遍体透着白色

With the utter depression souls

我的灵魂失语了

There was an iciness

我的心在冷却

A sinking.

下沉

A sickening of the heart

显出疲软的病态

 

 

  当然还有电影里的这段台词独白:

 ”Our young men

你们这一代年轻人

 

Today

当下

 

They being told that women

他们被这样告知

 

are whores

女人都是妓女

 

Bitches,things to be secluded

婊子,被排挤

 

Beaten

殴打

 

Shit on

欺辱

 

Ashamed

蒙羞的对象

 

This is a marketing holocaust

这是一场24时不间断的

 

24 hours a day

传销式精神屠戮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使我们的后半生

 

The power that be

都受这种错误观念的控制

 

A harder work

它很强烈

 

Dumbing us

蒙蔽我们的双眼

 

To death

至死方休

 

So, to defend ourselves

为了保护我们的头脑

 

And fighting against the stimulating of

this dumbs into our thought processors.

阻止这种愚蠢的想法渗入我们的思想进程中

 

We must learn to read

我们要学会阅读

 

To stimulate our imagination

用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

 

To cultivate

耕耘它

 

Our own consciousness

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

 

Our own belief systems

我们的信仰系统

 

We all need these skills

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技巧

 

To defend

用以抵御

 

To preserve

用以保有

 

Our minds

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

 

 除此之外,电影里独居主角的房子让我之前被琐碎掩盖的想法又得以浮出来。

 最好是一个人,或者和一个安静的朋友租一个房子。不用任何多余的家具,在自己技能和财富的积累不足以自由之前,一天中处理完所有的琐事之后,至少有清静的地方和灵魂短暂的约会。

 繁琐沉重的工作最终会更让人明白梦想的重要,否则给一个人在多的钱和闲暇也只是浪费。

 如果说上帝真是公平的,那么这个也许就是他对于不富有所不补尝的礼物。

 短评

勿被片名误导。此片充满无处不在的郁抑及沉重。所有人对自己都毫无办法。指望他者解救自己的苦难永远只是一时,因他自顾尚且不暇。即使慈悲到收留你,也有天要离开。总之,就像那位代课教师一样,此片只是给了一个若即若离的拥抱,并未试图解决片中人物或观众的任何麻烦,但无助的人,会被无情击中。

9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AB沉默多年,终于重新发威给出有超越《钢琴家》势头的影帝级表演。加上Tony Keye以擅长的纪录片手法给观众挖了一个美国教育灰色地带的大坑,题材不新但叙述角度和震撼力足够击穿经历过类似长短不一的时期的我们的心脏。

1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加缪

15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电影最后只留下冷漠与残酷,你根本无法从这一切中超脱,过去和现在,精神和肉体,理想和现实,教育和未来,与现实对抗相比选择冷漠并无视一切显然更简单。拿自暴自弃当成个性标榜,就像把自己搞得越叛逆越惨烈就比其他人更强大一样。这部电影的杀伤力太大了,没有给你一丝缓和情绪的机会!★★★★★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以为治愈,结果致郁。

2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这部电影撩死了姐久违的厌世情绪(从值得褒奖的角度说的)。萝莉大叔之间的救赎之爱又很治愈,搞得姐要死不活(仍然是in good way)。个人风格非常强烈,影像形式非常自由,但信息传递得十分清晰。这很难得。姐真心觉得AB很帅的(好吧,我是马脸大叔爱好者),就是这长相注定演不了让人开心的电影

26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长得像圣徒也蛮惨的,所有人都期待能从他那里得到救赎。我也好想被他拯救哦

3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少年时,我们都自私无知,夸张那些伤痛来当作放纵的借口。只知依赖不知自救,只知索取不知珍惜。打架,滥交,还自以为是看透了生命,绝望的很酷,其实肤浅的令人发指。孩子,什么时候你开始沉默的承受加诸你身上的重量,尊重它并与它和平相处,你才真的能称为一个大写的人。

35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托尼·凯耶这么多年了,拍片仍然是一副死不回头的独立范儿,各种伪记实、访谈与剧情相结合以拉近观众的距离。整部影片始终弥散着一股伤感、落魄的情绪。很多男人都想在大街上拯救一个雏妓吧。布罗迪的表演很加分。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将我带进了一种被情绪影响的精神困扰里,却直到影片最后都没有把我释放出来。得不到超脱。

41分钟前
  • A-sun*
  • 推荐

我们活着也许只是相互温暖,想尽一切办法只为逃避孤单。

4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看过后很奔溃。这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可能就是漠不关心地生活。因为一旦当你开始关心起别人,无论是多小的一个举动,都需要勇气。而detachment地生活,其实才不需要什么勇气和决心。我有段时间很自闭,觉得孤独地生活,一定是坚强的人才敢去做的事,而其实呢,这样的人才是最懦弱的吧。

50分钟前
  • Q
  • 力荐

每个人活着都必须面对内心的Chaos,如同透明人的存在,太多力不能及的无奈,不被认同的价值,被遗弃的苦楚,无法得到回应的感情。影片无数次提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问题”。这也是我安慰人时最常说的话。凭靠它,我走过了很多路。可该怎么解决内心的Chaos,我仍然无解。

52分钟前
  • 饭团
  • 力荐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

54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三星半。以悲悯的眼神垂怜着这个社会的悲哀,但布罗迪终究不是耶稣,无法背负这个世界的罪恶,面对崩塌,也只能束手无策。影片曾提到可以帮助人们躲避罪恶侵蚀的书籍,但这种力量被低估了,只是偶尔被提到。它只是一个悲恸的故事,缺乏力量。

5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孤岛,人的心有多深,深到让别人无法试探的地步?教育和生活其实一样,教育者既可以超然物外,也可以放下防备与被教育者心灵交互。讽刺的却是,超脱既可以赢来尊敬,也一样能扼杀心灵。Adrien Brody终于跳出了烂片的泥潭,用忧郁气质和演技,再次将人性的考量重重甩在了观众脸上。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我天天来学校看你们糟蹋自己。。你以为你能进乐队,能当模特?NO,最后你只会被人操完就扔。。。这话从一个老师嘴里说出来真是太刺激了,我当年为什么只把这话埋在心里而不敢直接对学生说出来啊。。说了的话自动卷铺盖走人吧啊。。

1小时前
  • 凉公子
  • 还行

当电影全部播放完时,影院灯光亮起,那一刻我甚至觉得这个坐着千人的场子里的空气是凝结着的,每个人都很小心地呼吸着,被那绝望深深所震撼。

1小时前
  • 李卡
  • 力荐

这是一部不推荐看的好电影。没病的都要看出病的。好的作品分两种,一是发现世界的极美,二是挖掘人间的极苦。这部就是后者。

1小时前
  • linsang
  • 推荐

一次次泪倾,哭到胸口抽痛、难以呼吸。当我们感到需要暖意,首先要学会的,是彼此拥抱。穷尽一生,我们要学会的,不过是彼此拥抱。只因“一个人可以轻易地学会不在乎,但学会在乎,却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勇气”,再不要独自一人穿过灰暗暝寂的暮色,在摇摇欲坠之前,在生命荒芜心脏冷却之前,彼此拥抱。

1小时前
  • 匡轶歌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