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

HD中字

主演:芋生悠,栗林蓝希,平井亜門,日高七海,夏目志乃,白戸達也,石川瑠华,大原海輝,武内おと,森タクト,安倍乙 Oto Abe,田辺歩,武田一馬,田中爽一郎,本田拓海,高橋あゆみ,日向夏,加藤才紀子,近藤笑菜,塩田倭聖,タカハシシンノスケ,こだまたいち,籾木芳仁,小沢まゆ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如是 剧照 NO.1如是 剧照 NO.2如是 剧照 NO.3如是 剧照 NO.4

 长篇影评

 1 ) 沈小姐你不懂朴树

对沈小姐的记忆全无,而朴树在记忆里存在了二十年!无论你在江湖或是在自己的角落里拧巴!

特别喜欢你用的那些特坦率的词,这些词从你成都演唱会后看你的微博看你家小敏的微博看你经纪人小健的微博及各种采访里而来!你说自己黑着一张逼脸,还有哪些他妈的等等!嗯这就他妈的特真实!

沈小姐,朴树在认真回答你七零八凑的问题或者话题时,你的眼神飘忽,表情真他妈不自然!你在使劲想着如何做节目如何把节目效果做好吧!你可知道某些特傻逼的话题出来,小扑给你救场的特精彩,什么故乡,什么想住哪里,这些所谓媒体采访的所谓某些名家常用的俗套的话题真操蛋!

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类人触角敏感 不断无意识的捕捉和接收各种讯息 不断否定自我 无论在别人眼里多牛逼 自己都经常觉得自己真他妈差劲 永远觉得自己差一截 各种毛病 于是努力 努力再努力 思考再思考

特能理解朴树说的外人看来封闭的不下楼不和人接触的时候,内心是打开的 这个世界上太多无用的社交 操蛋的交流 朴树的音乐是他和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讨厌歌词是因为歌词有些时候没办法明确表达他音乐里所表达的情绪感怀或种种 文字貌似定论的 定义的东西!上帝不断给你讯息 或者赐予你在世界上存在或者存活的价值 当然你觉得观音菩萨赐予你的都可以 浅显的说就是我们他妈在世界上活着 总有活着的价值

在小朴的世界里 他觉得老子喜欢音乐 喜欢唱歌 这他妈挺平常的 这就是我自己的生活 自由表达自己多好 还要迎合市场 去运作 去当成赚钱的工具 这侮辱了我自己的音乐 哪怕我对面是一头牛 只要我自己喜欢 也愿意对着他唱

小朴人说四十不惑 但千万别真的不惑 这个世界真因为有不惑 有太多想不明白的世界 我们才去追寻 去探索 去拧巴 活得坦然了 就没劲了

看完短片 看到你手足无措 看到你有些结巴 就觉得你特真实 特自然 看到你手上的护腕 是这么说吗 有白色的 也有彩色的 我无端猜测了下 你小子是为了遮挡什么吗 小朴做你喜欢的自己 做我们这些跟随了二十几年的铁粉们一直喜欢的你!

 2 ) 他说

🌻★朴树说—— 1. 我想要的那种满足,很难,我知道我注定无法轻松地去生活,但我坦然接受。

2. 大家习惯于自己所处的那个舒适状态,习惯于太单调的表达。我不是少年,只是大家提前老去了。

3. 即使这个年代再糟糕,特垃圾,它也有最闪光的一面,无论哪个年代都有很多条路能到那一点去。 第一次看有关朴树的访谈,觉得这真是无比丰富的人啊!

🌻★姚谦说——

1.难得的孩子气,每个人的生命气质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2.要让自己的作品、生活保留一丝空白,才会余味无穷。譬如,歌词深处隐藏的忧伤,不是直接赤裸裸地表达出来,而是给你回味的空间,让你觉得有一丝想抓住却总从手中跑掉的情绪。

3.培养自己捕捉灵感的能力,每个人都能看到一些“灵感”冒出来,关键是谁能把它表达出来,呈现在大家面前。而只有不断的阅读积累,才能保持那份敏锐力,才能形成捕捉灵感的能力。

4.【更新学】一切都在变化,你生活的世界,你身边的朋友,包括你自己,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就下了结论,有些事情你当下这么看,到了下个阶段你可能就会有新的不一样的观点。我们通过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对照,然后选择一个让自己当下更从容的状态和方法去看待这个世界。

5.姚谦反复提及一个人要不断阅读,大量阅读,交叉阅读。每个时代都有优秀的人存在。让自己保持一个open的状态,而不是固守于过去的成就,你尝试去了解一个群体,一个价值观,你就会始终和这个时代并列前行。

🌻★王珮瑜说——

1.有多少人喜欢你,就有多少人讨厌你。

2.(多重身份)这些事会让我烦躁,会应付不过来,但是我喜欢这种感觉。我喜欢这种冲突,喜欢这种撕裂的感觉。

3.我们有自己的包袱,这个包袱很沉重,沉重到你打不破自己的边界。但这个东西又成就了你。因为你有这样的厚重感,你才可以走到哪里,都受到大家的尊重。

题外话:跳着看的视频,这次看的是王珮瑜老师的这一期。坦白讲,这场采访有不少瑕疵,一是主持人感觉不在状态,二是汽车广告的问题。不说主持人和广告有多违和了,因为不时跳出来的嘉宾思想的一句话总结的契合度还算可以,而且这也是不可控制的。只就这一期来说,采访过程中王珮瑜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挺折腾的是吧,想想都是泪”,说完这句话的表情非常耐人寻味。可是,一秒镜头不到(真的是多一秒都不给),直接跳出汽车广告,还是直接跳到嘉宾脸上……是有多想控制片长??

哎,感觉这一秒的处理真的是很不好

 3 ) 碰

朴树

1我是不太信任语言这个事 当你越深入地想去沟通的时候 你就越发现语言是一个就是充满歧义的一个东西

2我抽烟只是稳定心理

3我又是一个特别不自信的人 我永远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我认可我自己的时间非常非常短

4如果我再能笃定一点儿我还能做的更好

5我希望能做我自己

6我经常把好的能量全用在音乐面了

7我发现我现在还挺享受那种生活的寡淡的 冷漠吗不冷漠 无趣(笑)我觉得我是一个趣的人现在

8有人问你的故乡是哪里 你会说南京吗 我觉得我是外星人 我说我是外星人

9你信任这个世界吗 这是世界指的这个物质世界吗 当然是不信任的

10我在选择我最愿意做的事情 而且我知道我能承担它到哪一步

11我就特别容易受人暗示(的影响)我现在特别讨厌那个东西就我一定要学会 对别人竖中指 好多事情你不要去听就你要遵从自己的愿望

12你觉得大家为什么喜欢你?我心里还是想不明白 就觉得这就是命 只是命而已

13归类自己的音乐? 我问过一个英国人 他说 太空民谣摇滚

14我觉得我在这些歌里倾注了特别多的能量 我真希望他们能接收到这个能量

15我很早写歌的时候我就是轻飘飘的 而且我特别善于营造那种轻飘飘的东西 而且我是自恋的 就一切都来自于自我怜悯

16我觉得我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 我觉得我老强调这一点的话 恰恰是说明我其实是自命不凡的

17我摔到地上过 就是我觉得人生是一个抛弃妄想的一个过程

18我真没觉得我跟这个世界是有距离的 蛇在脱皮的时候藏在一个连光线都没有的地方

19我想变成一个放松的人

20为什么不相信语言?语言它是太逻辑了 很多事情不是语言能说通的 歌词是可以骗人的 但是旋律就骗不了人 我宁愿相信唱歌词时候的语气

21不是因为我是少年 而是这个国家的人那么多年轻人就提前都老掉了 我老感觉我自己是那么的封闭 但我真的我到这个岁数 我还想去学习去了解更多的东西

22我能感觉到的是我不可能有太轻易的生活 像我这种人我想有的那种满足感 很难

 4 ) 朴树怎么成这样了

看预告片的时候,朴树瘦骨嶙峋,结结巴巴,两眼发直,笑得时候又那么天真。竟觉得有点搞笑。

“他们都说你挺难采访的。”——不知道怎么长残了的沈星开始套近乎。

“呃……就是,是挺难的,就是,就是,我是老不见人然后就越来越说不……就不会说话了。”他语无伦次地努力回答着。

带着一点想看热闹的心理,接着往下看。

节目里朴树紧张地抠着手,用力地抽了一根烟,才算勉强平静下来。沈星皱着眉头一脸关切地看着他,好像在看一个看守所里的失足少年。

他就像一个动物园里的珍稀动物一样被展示在众人面前,手足无措。竟发觉这个采访很残忍。他很认真很慢地想着,谨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节奏一下子又被沈星给带跑了(当然采访他确实很难,因为采访他的这个行为本身就有待商榷)。她试图找到采访的亮点,可以最后打在节目的尾声里。

我想。也许是他亲自毁了自己的一切,以让自己像西西弗斯一样一遍又一遍推着沉重的石头。现在没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苦的日子。他一直地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东西,但又自恋。他后悔自己否定自己的一切,但是又没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一切。

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也许我和沈星一样就是个来动物园看珍稀动物的路人。他说他以前真牛逼的话,去哪儿都行,“住你们工体也行。”我就哭了。我觉得他心里其实有很多东西在打架。很孤单。当然除此之外我也很吃醋沈星和朴树共进晚餐还走了杯啤酒,而且朴树还对沈星那么真诚的说话,还对她笑来着妈蛋。

可能很多人都看不起他,因为他拒绝了那些物质的东西,到头来也没创作出什么自己认为牛逼的东西,结果只剩下了外界一个“少年”的标签。真希望他能走完自己想走的路。采访的最后看到他其实是对世界有信心的,也看到他的各种笑容,就知道他没事了。

“我就觉得无论哪个年代都有很多条路,能到那个点去。”

其实每个人都没事。

 5 ) 许知远望着沈星望西川

毕业后,我一直在做后台工作,有上班听节目的自由,所以就心不在焉地做了很多笔记,譬如摩天轮、轻阅读、单读,那会儿单读还没收费。我都不知道是怎样边工作,边记录下了些许有趣的瞬间。用西川先生的话说,记录下了诗意。

如今,我还在后台工作,但却没有上班听节目的自由。我现在下了班在家,正听着许知远先生的《单读·第二季》,敲打这篇小文,却发现写出来的文字与我是疏离的。实在无法一心二用了。可能我对写作比之工作要用心很多,虽是没人看的文字,倒也珍重。另外说来,或许也是对单读的珍重。

可不知怎么回事,现在很少能记下诗意了,或是我太忙了,也或是许先生太忙了。不过这次谈西川,他倒是连续花了两集的时间,一集名“朋友”,另一集名“想象北京”;前者讲西川和他的朋友海子、骆一禾,所谓北大三杰,后者则是讲西川三十出头的一篇解构北京、想象北京的散文。

他最近真是对西川着了迷。

对西川着迷的不只是许先生,豆瓣的《如是》最近也制作了一集西川的视频访谈。沈小姐抬着她一贯懵懂的脸,更像一个可爱的听众。我无意苛责她,毕竟想做个很文艺的青年,需要看的书、读的人和投入的时间,未免太多了。我发现豆瓣请的这些嘉宾,真的很有礼貌,也很有表达的欲望,话匣子打开像自来水一样。

许先生相比沈小姐,无疑是要深刻很多,可他的采访有时却未必有他想象的那么深刻。对于嘉宾来讲,沉寂无人时的思考和镜头前的表达,往往是两种语境。同样,许先生作为旁观者时的娓娓道来,似乎比《十三邀》里直面偶像要来的更有层次、更自圆其说,也更贴近嘉宾本身。毕竟嘉宾很多时候,已经忘了自己做过的事情、写过的文字、说过的话。时间是溪流,人生是被打磨的石子儿。时间不息,江河不止。

所以,从《如是》看真实的存在,从《单读》听许先生讲述灵魂,你不知道前者是否真的那么真实,也不知道后者是否真的只是想象。

西川老矣,朗诵诗歌的语调却不老,诗人有颗摇滚的心。但我感觉,他真的与过去告别很久了。

 6 ) 豆瓣做了我想做的内容

第一集 朴树 可能与受访人不善表达有关,感觉这集并没有挖掘到太深的东西。但第一集选择朴树,至少很好的表达了这部作品“向内求”的自省气质。朴树说,不是我少年,是其他人太早就老了。深以为然。世界在崩塌,后浪们越来越浮躁,做到自省已经难能可贵,更不用说保持少年气。少年气是坚持自我,与世界对抗的锐气。很多年前他在《傲慢的上校》里唱“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如今不惑之年的朴树眼神干净,言语温和,祝贺他仍然在坚持,没有向这个糟糕的世界下跪。

第二集 白先勇(上)作为文人的白先勇就很不一样了,20分钟把红楼梦讲个通透,细节文字如数家珍,哲学基础拎得清楚,人生道理解得明白,如同听了一场小讲座。最后还能结合自身经历引起共鸣,活脱脱大演讲家。

第三集 白先勇(下)上集讲大道,下集讲情爱。白老先生的爱情观可以总结成三句:1.冥冥中自有天意。2.情深不寿。3. 爱情是盲目的。

白先勇是名将白崇禧之子,修读西洋文学,醉心昆曲,物质和精神方面眼界都不凡,所以出世入世,上能讲儒释道,下能解红尘男女之情。活得通透,有得意作品传世,有盛名傍身,算是现代文人的成功典范了。

第四集 冯仑 精明的商人,言语气质跟前面两人完全不同。我一直把“职业塑造人”叫做人类社会里的进化论。前面两位更多是在讲自己,讲自己最熟悉的世界,而他更直接更江湖气,讲的更多是自己看到的他人,商业之外的一切。对人性分析的蛮好,对人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自洽的看法。

看到第四集我终于也忍不了主持人了,功课是不是都做在旁白上了,与受访者互动的环节让人怀疑她没有灵魂。以节目中呈现的采访水准,我觉得我都能比她做的更好。

第五集 姚谦 我一直觉得流行音乐之所以受众最广,歌词功不可没,很多人爱上一首歌,往往是因为某句歌词打动了内心,引起共鸣。“原来我的当时的喜怒哀乐,也曾有人感同身受。”网易云音乐靠评论区出圈,也是精准把握了这个痛点。

姚谦在访谈中表现了优秀创作人的基本功:能把握转瞬间的微妙情绪,用语言精准表述。“别高估爱情。”这是我当天听到最有道理的一句话。他还给出了对创作、对流行趋势、对艺人的一些见解,这跟同样作为音乐人的朴树大不一样---朴树关注自我,他关注音乐圈。又去翻了下14年《超级面对面》的姚谦访谈,后者更有逻辑,因此对观众更友好,但内容也更官方更虚伪,是“适合大平台的内容”;而豆瓣出品的访谈带着书影音平台的小众气质,更关注内心,更意识流更碎碎念,所以也更随性更舒适。

第六-七集 林奕华是为创作而生的那种人。个人观察,的确LGBT群体从事艺术创作更有天分,不知道这两点是否互为因果。他对四大名著的解构呈现了非常锐利的思考角度和先锋意识。但有趣的是,他在访谈中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人们常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他的戏剧并不复刻生活的外貌,而是剥去了血肉的赤裸残忍的内核。”美难免总有些缺憾,如果不甘心去问,问到最后叫内心,也长出裂痕。”

第八集 阮义忠 这一集是看到现在最无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节目里看到的摄影作品并无打动人之处,也缺乏灵气。我认为艺术的力量在于选择和表达,这位人文纪实风格的摄影师选择了故土,但并没有做到像自己说的那样,“用相机让拍摄对象夺目而出”。还有一个观感就是,这位摄影师太被名利所囿,这可能限制了他去做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第九集 杨照是看到现在最有学者风度的一位,气质儒雅,谈吐从容,没有很多历史研究者身上那种急迫的倾诉欲。这一集里最有感触的是他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如果很多人都说只有3条路,你是不是只能从中选择一条?有多少人能拨开环境的压力、自己的迷惘,看到另外的300条路,并从中找到追随自己内心的那一条呢?我自己呢?

另一个观察是,节目里邀请的人文类嘉宾大多来自港台,节目中呈现了他们对人文科学本身、对创作、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立思考。所以是不是在高墙日益筑起,喉舌日益沉寂的今天,在墙内的学者们连独立思考并表达出来的能力和机会都丧失了呢?

第十集 我不读现代诗,但个人觉得西川是所有嘉宾里表达能力最强的一个。诗里充满了意象、隐喻、碎片、跳跃,但他拥有把非常抽象的问题阐述清楚的能力。在今时今日的中国,一直写诗、一直蜕变、一直保持热爱的人是珍稀动物,所以西川拥有与他外表不相称的少年感,并且真诚地认为自己“还没成熟。” 也许对写诗的人来说,一首作品就是表达爱的方式吧。

第十一集 王珮瑜 年少成名,但不甘于困在体制内,想要自己趟一条京剧传播传承的路,带着某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理想。不得不说,她抓住了这个浮躁又肤浅的时代的脉搏,用观众更容易接纳的方式走出了剧场。王珮瑜火了,王珮瑜成了大众手机里的表情包,但京剧火了吗?她苦心孤诣学到的那些老戏火了吗?在剧场外教育观众的可能已经被验证,毕竟这算是艺术放下身段迎合人性,但距离“让观众回归剧场”的初心,恐怕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第十二集 终章 看完之后还是非常喜欢这个访谈栏目,全靠嘉宾选得好,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坚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人。但节目最可贵的一点是刻意避开了“成功”,更多聚焦了“坚持”和“喜欢”。嘉宾在节目中呈现了一种“出世”状态,因为阅历足够,所以在谈论“自由”“选择”“诗意”等等抽象的问题时能平和浅显地表达自己,带着足够自省之后的从容。太多人却做不到这一点,年纪越长,越狭隘顽固。节目最后放了一段文字鼓励观众说:“某一天,你会突然邂逅更高大,更清澈的自己。”

 短评

朴树的存在第一次让我觉得这种访谈节目有多么做作,还是去欣赏他的音乐吧

9分钟前
  • 逸禾
  • 还行

沈星这种很鲁豫的人,真的不适合豆瓣。

10分钟前
  • 开心鸭
  • 还行

哪里找的主持人,太做作了。

11分钟前
  • 🌈洛夫古德🌈
  • 还行

为了林奕华点开,心想,好吧再忍受一次沈星。看完震怒,她是不是专攻幼儿园风格主持?

15分钟前
  • 竹官碧
  • 还行

这个节目有豆瓣最最本质的气质,才华后面的真诚和天然。主持人选择沈星也是比较合适的,我还想到的另一个人是文坛,后来看到文坛是出品人。第一期节目前半部分很好,完全抛开了访谈类节目的套路,但是后半部分沈星的提问套路化了,而且她不自信,问问题的眼神太飘散了,都不敢直视。期待后面几期。

20分钟前
  • 不码字
  • 力荐

总是打断别人的主持人,是非常不合格的。

21分钟前
  • Reminiscent
  • 推荐

五星给朴树。1、朴树说“我不知道”。每一次表达都可能陷入无意识的欺骗,“我不知道”坦诚而珍贵。2、虽有着“隐居”的状态,朴树说自己一直是打开的状态。生命的大欢喜与大飞扬,并非一定在人世间。3、朴树说沉溺于民谣中,停在那个舒服的状态是干瘪的。游离与独在,获得饱满。

22分钟前
  • 厘子冷酒馆
  • 力荐

百分之多少的真实

26分钟前
  • 水滴
  • 推荐

看了第一集 开头的画外音好矫情啊……主持人能够看出是做了功课且有专业素养的 但是估计是时长剪辑的问题 一直在很赶的单方面的抛问句 当嘉宾给出答复的时候 却没有更深入的挖掘与探讨

31分钟前
  • Weico
  • 还行

太空民谣摇滚少年

35分钟前
  • 奔放的招财猫
  • 推荐

既然是访谈,我想应该更多是心灵的对话。而主持人的言语及表达,却好像是个门外汉,想问,你用心了吗?你了解民谣吗?你懂朴树吗?太过生硬和官方的客套,压根不配一个访谈节目。奔着朴树来,奔着民谣看,却止于沈星。

38分钟前
  • 蓝熙
  • 推荐

抛开其他不评价,为朴树。奄奄一息过,才成为真正的我

40分钟前
  • 恣意
  • 推荐

节目的调性矫情得无以复加,但是五星给朴树都不够,与故人重来,天真作少年

41分钟前
  • 46亿光年🌈
  • 力荐

坦率永远是对抗犬儒主义者的圣器。

44分钟前
  • 家猫
  • 推荐

“沈星比许知远差太远了吧”

45分钟前
  • Isabella
  • 较差

五星全给朴树。讲真,沈星真的没有挖掘太多的信息出来。只是说朴树思考过太多的问题,于是有价值的东西在误打误撞的采访下呈现出了一些。但是,朴树仍然有太多太多的感悟没有表达出来。

4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沈星是我最讨厌的女主持之一,做作死了。朴树还是别上谈话节目了,真心尴尬。

51分钟前
  • 斐波那契的兔子
  • 还行

看了第一集,感觉挺好的。就是节目名字不太好,建议改名为《尬聊》

52分钟前
  • 肚脐风
  • 力荐

听朴树讲话是很舒服的,他好像,是真的看懂了自己。但我好像不是很喜欢这个主持人。

57分钟前
  • hhhh
  • 推荐

纯粹是迎合豆瓣er自嗨的标榜“文青”的访谈类节目,从寻访入手,但通篇几乎都是矫揉造作的矫情自嗨与自我表达,目的是纯粹的,但也几乎表明了这个节目并不似所宣扬的品味那么高雅,朴树挺真诚,几乎已经透着洞穿世俗的“仙儿”的气质,可惜访谈较为寡淡,并未深入,这样的节目居然就20分钟时长?

1小时前
  • 搬砖侠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