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HD
导演:埃吉尔·哈斯罗德·拉森/Egil Håskjold Larsen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7
简介: 影片描述一个3岁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从希腊难民中心到乌普萨拉的漫长旅程。在一群穿越海岸线的难民中,一个穿着蓬松外套,背着背包的的女孩即将开始她的旅程。她是影片的主角,她和家人的目的地是她的祖父在瑞典的家。通过与小女孩一起生活、跋涉,我们能明白到叙利亚难民在寻求美好的生活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多么巨大的勇气。影片描写了..详细 >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Film Festival 2017, Vienna
相當克制但亦頗為鬆散的紀錄片,如同Midnight Traveler一樣,紀錄了難民逃離家園尋找另一個家的故事,這片由導演跟拍,沒太多交待而且大部份也不太干預片中主角一家的流徙,以小女童的視覺及感受話語而帶著故事走,童真下流徙的笑面,感覺上是相當的正面及樂觀,雖然大人世界還有很多不確定和擔憂,但在兒童視覺下只有未知的前路,但沒有受太多死亡和疲累的影響,前路還是遠大光明的
♥︎♥︎♥︎
北京纪实影像周8月5日展映影片。完成度非常低,基本上就是跟腚拍,全程流水账,一家人走啊走。靠着一些煽情性的音乐和小女孩特写镜头制造情绪,但太过刻意,气氛根本没起来。摄像非常业余,用低机位去拍,但高度又一直在变。总之,难民问题会吸引人来看,但导演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驾驭这部片子。
叙述的好克制,镜头好久了才追到女孩这里,中间等待上火车的好一段黑夜,虽然知道直拍,还是中途想逃跑,立意很勉强,没太多感情波澜。
不断的行走 停息,像没有终点一般,摄影机的视角一直都是孩子。对于孩子而言,这场迁移对于孩子来说是什么?我想是开头美丽的海滩以及海滩上夺目的生活,救生垃圾。作为纪录片,缺少些叙事的成分,就连除小孩之外的人物对话都很少,作为外来的难民可能本身就是失去话语权的。画面语言虽然少,但还挺喜欢的,没有直接的去戳中大问题与矛盾,以小孩的意识展开,挺巧妙的。或许小孩对待事物的态度才是面对灾难的正确态度,一丝光芒。
画幅错。全程平淡,第7分钟或第17分钟或第57分钟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跟着父母走过半个欧洲,那段日子不算难熬,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画幅放错了很难受
符合紀錄片定義的紀錄片。
片头和片尾都很棒,整体视角单一,有局限,但对准儿童,的确会让人有更多的悲悯之情。既然用长镜头拍摄了,配乐显得多余。
难民的确不易,无意指责,但这弄得像春运回家团聚一样是不是不合时宜
想给两分,冷静下来看了看CPHDOX的获奖词:在寻常的生活中,以小女孩的角度呈现希腊难民的被动以及乐观勇气(意译)。拍摄难民迁徙的过程,用阳光的角度拍摄没问题。但整体像个家庭旅行,只有音乐和对话稍微紧迫。反思自己是否没有深陷黑暗所以不知阳光之美,但起码氛围的烘托的确做不到这点。
视角平和的记录了一个叙利亚家庭长途跋涉的过程,内容并不强调吸引眼球但选择的东西颇有意义。最后的家庭团聚还是很有感染力的,没有大喜大悲,都是娓娓道来。
开场长镜头不错,其余乏味
感官不好,没有叙述,很平淡
这个小女孩大概是属天使的吧。喜欢这种克制叙事,这本身就是一个纪录片,指望能有什么大起大落呢。我觉得还行。
配乐太多 气氛不够
哪里看出是难民,就像一家人搬家探亲去旅行,太浅显,全是车站中转的无聊画面。
音乐太多…不好看 摄像简直差
我想纪录者是在以摄影机之眼模仿儿童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一切。所以作为观众而言,会感到画面漂亮得突兀,但当我把视角想象成小孩子的时候,一切又是如此的理所应当。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Film Festival 2017, Vienna
相當克制但亦頗為鬆散的紀錄片,如同Midnight Traveler一樣,紀錄了難民逃離家園尋找另一個家的故事,這片由導演跟拍,沒太多交待而且大部份也不太干預片中主角一家的流徙,以小女童的視覺及感受話語而帶著故事走,童真下流徙的笑面,感覺上是相當的正面及樂觀,雖然大人世界還有很多不確定和擔憂,但在兒童視覺下只有未知的前路,但沒有受太多死亡和疲累的影響,前路還是遠大光明的
♥︎♥︎♥︎
北京纪实影像周8月5日展映影片。完成度非常低,基本上就是跟腚拍,全程流水账,一家人走啊走。靠着一些煽情性的音乐和小女孩特写镜头制造情绪,但太过刻意,气氛根本没起来。摄像非常业余,用低机位去拍,但高度又一直在变。总之,难民问题会吸引人来看,但导演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驾驭这部片子。
叙述的好克制,镜头好久了才追到女孩这里,中间等待上火车的好一段黑夜,虽然知道直拍,还是中途想逃跑,立意很勉强,没太多感情波澜。
不断的行走 停息,像没有终点一般,摄影机的视角一直都是孩子。对于孩子而言,这场迁移对于孩子来说是什么?我想是开头美丽的海滩以及海滩上夺目的生活,救生垃圾。作为纪录片,缺少些叙事的成分,就连除小孩之外的人物对话都很少,作为外来的难民可能本身就是失去话语权的。画面语言虽然少,但还挺喜欢的,没有直接的去戳中大问题与矛盾,以小孩的意识展开,挺巧妙的。或许小孩对待事物的态度才是面对灾难的正确态度,一丝光芒。
画幅错。全程平淡,第7分钟或第17分钟或第57分钟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跟着父母走过半个欧洲,那段日子不算难熬,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画幅放错了很难受
符合紀錄片定義的紀錄片。
片头和片尾都很棒,整体视角单一,有局限,但对准儿童,的确会让人有更多的悲悯之情。既然用长镜头拍摄了,配乐显得多余。
难民的确不易,无意指责,但这弄得像春运回家团聚一样是不是不合时宜
想给两分,冷静下来看了看CPHDOX的获奖词:在寻常的生活中,以小女孩的角度呈现希腊难民的被动以及乐观勇气(意译)。拍摄难民迁徙的过程,用阳光的角度拍摄没问题。但整体像个家庭旅行,只有音乐和对话稍微紧迫。反思自己是否没有深陷黑暗所以不知阳光之美,但起码氛围的烘托的确做不到这点。
视角平和的记录了一个叙利亚家庭长途跋涉的过程,内容并不强调吸引眼球但选择的东西颇有意义。最后的家庭团聚还是很有感染力的,没有大喜大悲,都是娓娓道来。
开场长镜头不错,其余乏味
感官不好,没有叙述,很平淡
这个小女孩大概是属天使的吧。喜欢这种克制叙事,这本身就是一个纪录片,指望能有什么大起大落呢。我觉得还行。
配乐太多 气氛不够
哪里看出是难民,就像一家人搬家探亲去旅行,太浅显,全是车站中转的无聊画面。
音乐太多…不好看 摄像简直差
我想纪录者是在以摄影机之眼模仿儿童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一切。所以作为观众而言,会感到画面漂亮得突兀,但当我把视角想象成小孩子的时候,一切又是如此的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