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漫游指南

完结

主演:刘慈欣,李菂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英国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未来漫游指南 剧照 NO.1未来漫游指南 剧照 NO.2未来漫游指南 剧照 NO.3未来漫游指南 剧照 NO.4未来漫游指南 剧照 NO.5未来漫游指南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未来漫游指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科幻作品的迷人之处,在于借助作者奇幻的想象力,让读者与观众以科学假说为前提,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对现实进行思想实验。而本部系列纪录片则会带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科幻作品中最脑洞大开的情节,也已经悄然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在科幻作品中窥见的,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未来漫游指南》由B站出品,BBC Science Unit承制,3集×50分钟的科幻×天文科普纪录片。由刘慈欣作为线索人物与讲述人,与全球最前沿科研领域代表人物,一同探索刘慈欣科幻作品中提及的情节、科技与假想,是如何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慧眼女特工第二季007之俄罗斯之恋鬼作秀2遗失的小美好之永恒康定情歌2010铁爷茶馆泳队惊魂狂鼠列车大卫的圣诞魔法王牌继承者叮当神探十七岁的单车今世迷情航海王之黄金城纹身大改造第一季最远的你2005夺命狙击八棺索财女仆砂之器1974日语和歌子酒第1季铁证悬案第四季鬼胆神偷最佳利益(英剧)欲望之城毕加索的秘密超能查派赎罪爱开始的地方布鲁克林猪猪侠之五灵英雄传2致命玩笑2001老大丝路传奇大海图我的甜心正太催眠师舵手荒野迷案2023请讲普通话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想象力无止境

看完这部纪录片,其实干货不多,而且很多都是科学家们的“幻想”,已经实现的成果跟宏大的构想比起来,真的是一点都不够看。

与地球的热闹比起来,宇宙真的太冷了。在宇宙的尺度下人类很渺小。我们到底是不是孤独的呢?相信地球是唯一的“宙选之子”实在太难受了,我还是认为在宇宙中我们并不孤单。但是光速和科技把我们困在太阳系,我们还没有向宇宙出发的能力。这不免有些让人沮丧。

但是,这又怎么样呢?人类的想象力,可以说是贪欲,人心不足蛇吞象,连脚下踩的这片土地都没搞明白呢,就已经想着冲出宇宙了。但另一方面,人类的想象力也是探索欲,没有探索的欲望,人类就无法进步。事情的进展总是不会按部就班的,永不停息才能让人类进步。

 2 ) 是时候开始研究引力波了

“人类要么遍布宇宙,要么彻底灭亡” 刘慈欣

自从地球人开始认识宇宙,他们寻找宇宙其他智慧体的步伐就从未停止。

从上世界六十年代美国的奥兹玛计划,到本世纪中国的天眼计划,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了自认为相当高的水平,但没有任何收获。

国外的科学家们老早就怀疑了,电磁波不是解决方案,所以这些射电望远镜矜矜业业观测几十年,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引力波可能才是泛宇宙文明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不是我瞎猜的,这是B站最新的独家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

财大气粗的B站为科幻迷们打造了这档独家纪录片,请了BBC Studio制作,我愿称之为地表最强科幻纪录片。

这部三集纪录片由刘慈欣担任讲述人,每一集都围绕他的作品中关键科学技术领域展开,包括《三体》《流浪地球》《时间移民》等。作者:未来事务管理局 //www.bilibili.com/read/cv19823853 出处:bilibili

刘慈欣不愧是以一己之力将华语科幻小说拉入世界一级水平的男人,我们谈和外星人交流,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三体》。

看《三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剧情都不太记得起来,但我还记得其中一个细节,是讲多维世界的。一个智慧体从另一个智慧体的身体里来了个虎口掏心,但地球人根本看不到一个人的心已经被另一个人拿走了。

小说里把这个称之为四维空间,生活在三维空间的地球人永远看不到第四维度的行为,就像生活在纸片上的二维人看不到三维空间的我们是怎么在纸上随便乱画的。

引力波以前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这种无法感知的概念,直到2016年。

爱因斯坦在百来年前提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就预言过引力波的存在,而在2016年2月8日,在美国华盛顿州东南部沙漠里的Hanford观测台人类终于第一次真正观测到了引力波。

//www.geekwire.com/2017/no-surprise-nobel-ligo-physicists-win-prize-gravitational-wave-discoveries/

不意外它最终为这个观测团队赢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奖。引力波被正式观测到的意义不亚于我们第一次发现电磁波。

引力波观测的原理很简单,看一下这张图,这是LIGO装置模型图:

一束激光在经过一个半透镜后朝向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前进(联想一下LIGO两个垂直的长臂),前进方向上在完全相同的距离处各设置有一面反射镜,两束激光被反射回来重新汇聚,正常情况下重新汇聚后的激光由于干涉而相互抵消。而一旦引力波扫过,时空弯曲而发生畸变,激光走过的距离就不完全相同了,干涉现象也会发生改变,从而观测到引力波。//www.x-mol.com/news/9244

从上面的图和解释可以看出来,引力波确实可以改变时空。

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从不同的LIGO观测站我们观测到了多次引力波,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看不出来它到底要怎么起作用,但有理由相信,它对人类的未来影响巨大。

想想100年前吧,你能想象到地球的信息革命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么?

通过电磁波,我们发展出了目前的一切现代通讯系统,实现了古人无法想象通信跨越,处于天南地北的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这一切,麦克斯韦和赫兹在19世纪末预测并观测到电磁波存在的时候应该没有人能预见到。

同样,我们也无法预测100年之后,引力波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毋庸置疑的是,如果100年后人类还没有灭绝,那基于引力波的星际通信肯定不再是幻想。

也许实现时空旅行也不是梦,或者,真的找到了外星人。

“不要回答” or “Hello”

《未来漫游指南》也许能给出一个答案。

 3 ) 好喜欢节目下B站观众的这段评论

“外星人真正的有与无对我来说不重要,但是你们的怀疑与想象对我很重要。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科幻影视作品对人的视觉与思维的震撼是一种享受。在生活之中一直以来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来做人行事,日复一日。也不能说是麻木,只是大家都是这样,单纯的思想的旱季。然而在看科幻作品的时候,这种局限的视角就被打开了,就像是搭上了科幻作者的思维列车,能想他所想,看他所看,无不惊奇,无不感叹。打开了宇宙的窗,又拉下了人性的帘。 ”—— クララち

 4 ) B站x刘慈欣xBBC:一部科学纪录片抵达的极致浪漫

上周三,由哔哩哔哩出品、BBC Studios制作的科学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上线B站了,目前已有510万播放量。

这部三集纪录片由刘慈欣担任讲述人,未来局作为科幻顾问,也深度参与了节目策划。

片头和片尾未来局logo醒目!

我们的播客【铥铥科幻电波】的最新节目,三位主播将聊聊我们与B站、BBC、大刘合作的独家幕后。

这部纪录片,如何邀请了无数传奇科学泰斗出镜,沿着阿瑟·克拉克等科幻大师的思想结晶,共同探讨《三体》里的科幻构想?

01.

燃烧的极致浪漫

与阿瑟·克拉克隔空“相会”

《人生一串》《但是还有书籍》……擅长“小而美”人文纪录片的B站这次跟BBC Studios合拍了一部科学纪录片。

这不是一部关于刘慈欣生平的纪录片,而是一部探究影响了刘慈欣《三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幻设想的纪录片:

怎么搜寻地外文明?

我们可以星际航行吗?

物理学、生物学的边界在哪里?

科幻小说是怎么写的?科学进展又走到哪一步?

本片总监制史蒂夫·克拉布特里是BBC老牌科学纪录片《地平线》系列的监制。

无数人的科学启蒙,哪个80、90后小时候没看过?

我们:大刘是克拉克铁粉

史蒂夫:懂了👌

史蒂夫真的给大刘弄了一本克拉克亲笔签名的小说(!理财产品),并写了一封真挚的信,大意是:

「英国7、80年代有一部电视节目叫 Arthur C. Clarkes Mysterious World,克拉克在每集做评论,我从小就是这个节目的粉丝。现在,我们这个纪录片也是类似的模式,一连串故事,附带有趣的见解和评论,这里做解说的当然是您,刘先生。」

本节目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相会」。

节目原定名称是《未来奥德赛》,灵感来自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后来改成《未来漫游指南》,英文标题 Rendezvous with the Future 与克拉克名作《与拉玛相会》(Rendezvous with Rama)格式一致。

Rendezvous,来自中古法语,意为“相遇”。

其词义十分奇妙,不是“偶遇”,而是“约定好的相会”,是date的古老用法。

所以,这个节目是一次向克拉克的致意,刘慈欣这名“所有作品都是对克拉克拙劣模仿”的粉丝,跨越时间与偶像的相会。

大刘(迷弟附体):

「《与拉玛相会》中的第一次接触是最恐怖的一种情况」(满眼崇拜地)
「我提一次听到“太空电梯”这个概念,是在克拉克《天堂的喷泉》」(充满喜悦地)

本片的拍摄手法也遵循了“Rendezvous”,穿针引线,不断闪回克拉克和大刘作品名句,让两位科幻作家的思想隔空碰撞。

02.

地表最强科学团队BBC Studios

有梦想,尽管提

BBC Studios 的 Science Unit堪称地表最强科学纪录片团队,办公室有一部直通NASA的电话。

世界最长寿、最高质量的科学纪录片“地平线”系列,就来自他们。

一般科学纪录片,提到某个科学概念,找来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就不错了。

BBC的风格:直接找本尊。

大刘:有一个著名的“德雷克方程”......

BBC科学团队:好的,去找德雷克本人👌

1、弗兰克·D 德雷克博士,射电天文学家,“德雷克方程”的提出者。

德雷克方程,又称萨根公式、格林班克公式、绿岸公式,由德雷克1960年代在绿岸镇提出,用来推算“银河系及可观测宇宙内可能与我们接触的高智文明的数量”。

德雷克方程:

N=R*×Fp×Ne×Fl×Fi×Fc×L

N代表银河系内可能与人类通讯的文明数量

R代表银河内恒星形成的数量

Fp代表恒星有行星的可能性

Ne代表每个行星系中类地行星数目

Fl代表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

Fi代表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概率

Fc代表高智文明能够进行通讯的概率

L代表高智文明的预期寿命

它并没有在解释某种自然法则,而是在历史上首次通过数学的方式约束了银河系内智慧生命的数量。

这个公式让德雷克跟薛定谔、麦克斯韦齐名,不仅影响了科学界,也极大影响了科幻界,《三体》在内的许多科幻故事都以这个方程为基础。

德雷克先生拍摄本片时已有90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

遗憾的是,他已于2个月前去世。老爷子生前最后的珍贵影像资料,也许就在这里。

德雷克与卡尔·萨根是密友,两人一起设计了德雷克方程,还一起设计了著名的旅行者号“金唱片”和“阿雷西博信息”。

提到卡尔·萨根,就不得不提下面这位科学家——

2、吉尔·C·塔特博士,“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协会(SETI)天文学家(荣誉退休)。

卡尔·萨根是地外文明搜寻计划(SETI)的创始人之一,多年投身相关领域,还写了一本科幻小说《接触》。

《接触》后来被《回到未来》《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拍成无数科幻迷心中的高分经典《超时空接触》。

朱迪·福斯特在片中饰演一位在阿雷西博天文台工作的SETI科学家,将毕生献给地外文明搜索,并成功解读了外星文明发给人类的信息。

这位科学家的原型,就是吉尔·塔特。

还有太多来不及展开介绍的科学大佬,比如这位道格·瓦科奇,METI国际主席,弹幕里形容他是“当代叶文洁”。

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

一名叫@叁壹菌 的观众在评论里写道:

「科学,是一盏闪烁在无垠旷野中的孤灯。SETI科学家们的故事不胜枚举,这数十年间的坎坷不胜唏嘘,当我们把所有信息连起来看时,才发现展现于眼前的,其实是一群优秀科学家抱团取暖的苦涩与无奈......十分期待后续的内容,再次对本片制作团队的全体成员表示感谢。」

03.

制作规格高

一拍即合、堪称dreamy的合作过程

我们与BBC团队、B站的合作堪称“dreamy”,许多重大决策都是一拍即合。

我们给BBC Studios准备了许多大刘理念与作品的分析材料,而总监制史蒂夫是恰好是一名铁杆科幻迷+资深胡粉。

B站的2021年第三届APSFcon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线上)有他的采访,可以看到他介绍自己宅人收藏(一屋子桌游、漫画、海报)。

2021APSFcon:7.2w人同时在线,9k条弹幕的科幻迷聚会!

史蒂夫认真研读《三体》,并在片中埋了很多《三体》梗:用“绿岸”呼应“红岸”,蚂蚁贯穿全片呼应《三体》情节等等,更多细节,等你亲自发现。

你还会看到老牌科学纪录片团队电影级别的运镜,画面质感堪称大片,每一帧都是钱的味道。

我们还希望节目中增加中国科研进展与女性科学家的身影,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了。最后惊喜地发现,世界各地的受访科学家,很多人都读过并喜欢《三体》。

有人说这部片子探讨的科学概念十分基础。的确,科学纪录片传递的知识很有限,3集,3个小时,不可能讲透一个学科,但可能会让一个人走上科学的道路。

因此,本纪录片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童年」。

我们准备了许多独家珍贵资料,比如大刘儿时照片,让观众跟随大刘的讲述一起回到他的童年,并听到他写给女儿的信。

「童年」,也是克拉克钟爱的比喻。

在《2001太空漫游》《童年的终结》等作品里,他都将人类文明形容为宇宙里新生的婴孩。

克拉克的墓志铭同样使用了“孩童”的概念:「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

我们希望将这个节目献给下一代,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小时候因为一个节目、一个作家、一本小说而爱上星空。

播下梦想的种子,让兴趣和感动发生,这件事才真正重要。


本期播客,三位主播将聊聊我们与B站、BBC、大刘合作的独家幕后

《未来漫游指南》

每周三晚8点b站播出

全3集 欢迎收看

 5 ) B站,你很短耶

7分。BBC的纪录片,大刘作为旁白嘉宾出演,大刘的解说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科学家们描述得玄乎其玄的实在。最主要就是太短了,才3集不到150分钟,掐头去尾,还有大量重复内容,至少占去了30分钟。画面是挺好的,但就是翻来覆去几句话和几个画面。希望未来做得更好一些。

--------纯自己观影记录---------

第一集:第一次接触

第一章:给外星人发送消息。弹幕都在刷:不要回答! 第二章:搜寻信号,天眼FAST登场。以及聊到几种宇宙尺度的通讯手段,引力波、中微子等。 第三章:器物。讲述奥陌陌造访太阳系的故事。还特地多去了解了一些,确实是比较奇特的事件。 第四章:接触。回收开头,讲述黑暗森林的假设。 一集才40几分钟,重复内容至少占了10分钟,无语。反反复复那几句话,B站会好好制作吗?

第二集:星际航行

第一章:终极计划。人类要么灭亡,要么遍布宇宙。遍布宇宙,才能延续人类文明。 第二章:通向群星的桥梁。建太空电梯。 第三章:第一艘星舰。“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并不能实现设想中的生态循环。 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展示托卡马克装置。 女科学家给弹幕大神讲述核聚变发动机原理,弹幕在飘,这是老航天,工质派。哈哈哈。

第四章:漫长的睡眠。 介绍冬眠技术,如果有生之年能有,我真的希望可以前往未来!但我知道,一旦有了这样的技术,也绝对轮不到我这个普通人。有了冬眠技术,绝对会引发新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第三集:成为超级文明

第一章:蜕变。 介绍AI的发展,举的例子还是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然而如果这片是现在拍的,估计会介绍更加强大牛逼的GPT!AI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有用高效的工具了。但确实,如果AI具有了意识,那人类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也许硅基文明并不需要说自然形成,它本就可以通过碳基文明去制造出硅基文明,再遍布全宇宙。碳基生物实在是太脆弱了。唯一能做的,也仅仅是改造生命体,“血肉苦弱,机械飞升”才是王道。当然,我依然是看不到这样的未来了。

第二章:造星主。 讲三级宇宙文明,讲戴森球。却被大刘DISS得好。说如果回到烧柴火的时代,那时候的科学家会告诉你,只要得到无穷无尽的木柴,就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能源。戴森球也同样,如果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把整个太阳包裹起来了,那还会只是用戴森球这样笨的办法来获取能源吗?太有道理了!

第三章:万物理论。 寻找暗物质,BGM阴间,听得很闹心。 展示大型强子对撞机,探索宇宙最深层次的秘密,寻找万物理论。

第四章:逃离。 开发可以星级航行的发动机。以及虫洞设想。

 6 ) 小破站 x BBC x 大刘的联名款科幻纪录片

浩瀚宇宙,“我们是孤独的吗”?

作者:宵夜
来源:文娱一线(wenyuyixian)
原文链接:小破站 x BBC x 大刘的联名款科幻纪录片


宇宙有多大?未来有多远?人类的去向在何方?

议题设置如此之大,非要过硬的创作阵容,才可不至落入浮于皮毛的可能。11月16日,B站上线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光看阵容就很硬——B站出品,BBC承制,刘慈欣作为线索人物与讲述人,总监制是老牌系列纪录片《地平线》的监制史蒂夫•克拉布特里,未来事务管理局作为顾问。

片中还出现了一连串“大咖”——

提到“德雷克方程”,直接请到“德雷克方程”提出者弗兰克•德雷克博士。德雷克于今年9月逝世,该片似乎也成了他的“谢幕”。 天文学先驱、“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协会天文学家(荣誉退休)吉尔•塔特博士,《超时空接触》中朱迪•福斯特饰演角色的人物原型。

三大科幻小说家“请来其二”——亚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用全息影像呈现了两位已故科幻大师的思考内容。 还有METI国际(地外智慧文明通讯研究所)主席道格•瓦科奇博士、“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博士、研究引力波的拉纳・阿迪卡里博士等等。

李菂博士说在“中国天眼”装满炒饭,可以给全世界的人每人盛两碗~

一众“大咖”济济一堂,于是,开始了一场观点交锋。

首集内容,先从大刘的《三体》开始延伸——大刘现身讲述,书中,“一位天文学家向一个外星文明发送了一条信息,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改变了未来”。

现实中,同样有真实版“叶文洁”的存在,道格•瓦科奇叙述了人类向外太空发送的第一条MIR信息、METI国际在主动向地外文明打招呼的过程中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科学家有科学家的思维,作家——即便是理工男出身的作家,也有作家的思考方式。对于这个观点,大刘就如其书中描述,进行了坚决反对:“这是未来人类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我认为这种做法确实应该谨慎才对”“任何一个孩子都知道,在家里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这是一个常识问题”……

书中在科幻表达外的社会学、心理学概念“黑暗森林法则”,以及书中经典的“不要回答”梗,被轮番拎出来探讨。 对于“黑暗森林法则”,片中有人表示,“人类要么遍布宇宙,要么彻底灭亡,没有中间的选择”;“不要回答”、谁来回答,这些还未摆在眼前的问题,吉尔•塔特透露早在上世纪便已多国探讨过,并签订过一张十分友好的协议。

以文艺作品为基础,有温度地串联下,片中一系列科普元素也显得不会过于枯燥——旅行者金唱片、“中国天眼”的发展、无线电信号的探寻、引力波的监测、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倒塌也在片中先后提及。

从目前释出的第二集预告来看,接下来一集的内容似乎将从《星际穿越》《星际航行》等科幻作品出发,探讨人类在从太阳系文明到星际文明的宇宙探索过程。

除去叙事逻辑这一亮眼特点外,《未来漫游指南》还有几重“巧思”。

一重在于大刘与他称为“所有作品都是对克拉克的拙劣模仿”的偶像的隔空“思维碰撞”。《未来漫游指南》的英文片名译为Rendezvous with the Future,与克拉克作品《与拉玛相会》(Rendezvous with Rama)相似。一方面,片中不断闪回克拉克和大刘作品中的经典段落;

同时,片中大刘也提到了《与拉玛相会》中人类与地外文明第一次接触最恐怖的一种情况——首集主题“第一次接触”没有采用《三体》中的概念,而是用大刘解构这种“第一次接触”中的“最坏打算”——“你还没有到我跟你交流的层次”,如同《三体》书中代表地球人的“虫子”意象。

根据意象融“梗”,便是《未来漫游指南》另一重“巧思”:比如贯穿全篇的“蚂蚁”▽

“绿岸”对应书中“红岸”▽

同时,在运镜、CG动画制作等画面呈现方面,《未来漫游指南》也凸显了老牌纪录片制作团队的硬实力,帧帧截取都充满大片质感。 不过,片子播出后也略有质疑声,有网友表示纪录片成为刘慈欣又一次“不务正业”地“走穴”;首集,似乎在为B站将上的动画版《三体》做预热,因为围绕书中内容多,即便请到了大咖,但讲的东西浅尝辄止,对科幻迷来说并不算深入。

但总体看来,即使说刘慈欣“走穴”,此次“走穴”也是“走”得相当出彩的一次。目前,《未来漫游指南》在豆瓣平台开分8.7,其中也是四星、五星评价居多,大部分观众对于纪录片表示认可。

同时,首集虽是围绕“我们是孤独的吗”展开一系列基础科学概念的讲述,但目前来看“度”把握得尚算精准,如果再深入一分,或许会制造观看门槛而将一部分受众拒之门外。如同片中所说“未来总有一天人类要跟外星人对话,促成这一切的科学家,未尝不能是屏幕前的你我”,播种下探索未来的好奇心种子,也许才是该片更看重的传播逻辑

另有一点不得不提——根据片头片尾的“版权页”,在纪录片届“大拿”BBC承制《未来漫游指南》的过程中,亦有不少国内创作者深度参与并占主控位置,“小破站”这次中外合拍合制并产出精品内容的过程,算是一次有益尝试和突破▽

-END-

主编:依梧

作者:宵夜

编辑:五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521859160。

 短评

干货似乎不算很多,但是启发性很强。

9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科幻粉心满意足,全篇基本以科学家解答问题的形式展开,信号的发送、如何接触、如何相互理解都有了非常细致的解读。

12分钟前
  • 橘子味葡萄
  • 力荐

人类太傲慢了,但也因为这份傲慢维持着一份进化的体面

15分钟前
  • Love✨社恐本孔
  • 推荐

人类还没有准备好给公众科学地讲述宇宙。。

18分钟前
  • 累宝纯享版
  • 还行

科幻小说中那些情节,尽管看起来非常遥远,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将他们变为现实,尽管大刘对此抱有悲观的态度……

23分钟前
  • 枕小路
  • 推荐

被大刘和三体带进了科幻世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了解的越多越感慨人类的渺小,激动人心的未来在等着我们,但我们如何来保障自己的生存呢

24分钟前
  • 宁静致远
  • 力荐

惊!大刘竟是三体人!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暗中观察、默默发展、拓展疆域、地球人遍布宇宙!果然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以及don't reply谢谢

25分钟前
  • 柚桉桤
  • 推荐

宇宙真的太大了,大到让人丧失探索的勇气,但就像三体里叶文洁说的那样,“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有人仰望星空”,瑞思拜一些科学的先驱者们

26分钟前
  • 一一狗
  • 力荐

3.5 大牛很多 信息量很少 科幻氛围观光片 📍ep1

29分钟前
  • 20c Pyrus
  • 还行

1.“而人类文明只是在这一天最后一秒钟的最后十分之一秒出现的”射电望远镜 阿雷西波Arecibo “我们是孤独的吗?” 中国天眼 引力波 黑洞碰撞 2017U1 -奥陌陌“远方的信使” 月球 火星 《关于检测到地外智慧生命之后活动的原则宣言》 “人类要么遍布宇宙 要么彻底灭亡”2.太空电梯 生物圈2号 绿色植被 太阳原子核聚变 H同位素 可控核聚变 “甜甜圈” 氦 土星🪐 “合成蛰伏” 世代飞船 人类文明3.人工智能时代 三等级文明 戴森球 暗物质 大型强子对撞机 普朗克尺度 黑洞 “二锂晶体” 曲率驱动引擎 虫洞发生器 伦理治理 想象力 视角 “我们对宇宙了解的越多 未知就越多”

30分钟前
  • 是茶
  • 推荐

未来已来!

34分钟前
  • 空山趕路人
  • 力荐

最科幻的是,乌克兰向外太空发送的消息在俄语中的意思是 “和平”

36分钟前
  • 🥛
  • 推荐

总体像是大刘的小说介绍。科技感与无力感交织。

38分钟前
  • eugne
  • 推荐

文明等级越高,自我毁灭的概率就越大,超级文明注定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我就是这么悲观

41分钟前
  • 歌德尖塔
  • 力荐

科幻迷狂喜,而且刚好在复习英语二,单词跟大纲重合度巨高~

43分钟前
  • 秋霆小朋友
  • 推荐

旅行者金唱片、第一条MIR信息、无线电信号的探寻、引力波的监测…关于外星文明的探索,人类始终不曾停下过脚步

44分钟前
  • 攻陷你的西
  • 力荐

关于想象未来如何与外星人接触、人类移民计划、太空电梯、太空生态、星际旅行、人工智能与超级能源等。真的跟看科幻片一样,都是关于太空探索的前沿性研究,构思未来——当然只是合理性构想,就是现今人类技术的可能性想象,不一定都对。1引力波和中微子通讯是种更为可能的宇宙通讯方式。2大刘:“一个孩子都知道,在家里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要随便去跟陌生人打招呼。这是一个常识问题”。所言甚是,这就是“黑暗森林”理论的楔子。3太空电梯光想想这画面就很美好。4天王星是未来太空旅行可能的加油站。5可控核聚变技术(新能源)迫在眉睫啊筒志们!6超级文明的可能。人工智能提供强大算力,戴森球提供星际能量(水星:我得罪了谁?)。7暗物质真的是未知区域。8太空粒子对撞机、超光速技术、虫洞的可能。

4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大刘对话科学家为三体预热。地外科学家的浪漫,科幻小说的可行性【早餐纪录片】

51分钟前
  • loveless fancy
  • 推荐

大刘的一些想法总是能给我带来为之一振的启发

55分钟前
  • 坚持奋斗,浮光
  • 力荐

不能理解打一星的人是怎么想的…真就只会看甜宠了么?明显这个片子就是在解释三体里相对应提到的科技在现实中落地成什么样子了,三体里哪些是偏虚构哪些则是很现实的猜测,请来的也都是顶尖专家。 不能因为很多问题现在没有答案就说空洞吧,现在人是真的已经这么不看重思考和求索的过程了吗?除了结果一无是处?在通向最终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就是要经历漫长岁月的,这个纪录片就是记录这漫长岁月啊我看的眼眶湿润,因为感叹我们总有一天会去宇宙的,只是我大概等不到这一天了…

57分钟前
  • Jenni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