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个年代好莱坞大片对于国人来讲似乎还是稀有的东西,至少小时候的我这样觉得。其实1997年我并没有去看《泰坦尼克号》。对于它的印象,说来可笑,竟然就是Rose的裸体以及Rose和Jack做爱的部分。10岁的我并不明白,这样的电影一刀未剪地上映具有怎样的意义,但依旧懵懂的感觉到它对于当时社会的冲击,尽管我误以为这种冲击只是视觉上的。正是这样的误解,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泰坦尼克号》是在差不多十年之后。我依然记得看完的那天我对室友说,“我原本以为它只是个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的影响不仅在于那令人咋舌的票房和不计其数的提名。《灿烂千阳》里有关于阿富汗人民如何想尽方法非法观看《泰坦尼克号》的描写。这票房之外的影响更加不可估量。它不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它是每个人的梦想。对爱情,对生命,对于人性的梦想。
对于我,《泰坦尼克号》是关于拯救。Jack拯救了Rose,用她自己的话说,in every way that a person can be saved. 当Rose说"Goodbye, Mother",当她像一个男人一样吐了Hockley一脸口水的时候,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被捆绑到这艘奴隶船上的大家闺秀,不再是那个站在一个挤满了人的房间用力尖叫却甚至没有人看一眼的隐形人。当她松开死去Jack的手,用尽全部的力气一声声吹响哨子的时候,她已经是个无论前途多么黯淡都不会放弃的姑娘。而当镜头扫过老年Rose走到那里都要带着的照片,她骑在马上,one leg on each side,她已经是一个Jack,just head out for the horizon whenever she feels like it.
另一个则是关于人性。《泰坦尼克号》单拿出原声来说也是屈指可数的,但是我最喜欢的音乐确实电影中非原创的一段。当巨轮慢慢下沉,乐队依然在甲板上坚持演奏。他们最后演奏的乐曲名叫《Nearer, My God, to Thee》。音乐声中,镜头跳转,失职的船长,愧疚的设计师在乞求宽恕;一对老夫妇相拥在床上,床下已海水漫漫;年轻的母亲给孩子们讲故事,“他们在长生不老的仙境快乐的生活了三百年”;失措的人们尖叫,祈祷,渴望拯救。大西洋上的那片炼狱,那炼狱中的无助、绝望与恐惧在音乐中成了背景。音乐与画面在情绪上的强烈对比使这部分成了最催泪的桥段。我想这是导演的愿望,希望那些罹难的人们在痛苦之后回归上帝的天堂,享受宁静与安详。
同样的愿望也出现在老年Rose最后的梦里。17岁的Rose穿过新粉刷过的长廊,所有人都在大厅里等待她。她得侍女,Jack的朋友,和Jack跳舞的小姑娘,设计师。还有Jack。他们相拥亲吻,大家鼓掌。那一刻,所有人都很好,没有痛苦,没有恐惧,没有生死离别。
3D版的预告上写着By the visionary director of Avatar。我觉得非常不妥。《泰坦尼克号》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没有人能超越,卡梅隆自己也不行。抛开《阿凡达》革命性的3D摄影技术不提,故事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和《泰坦尼克号》相提并论,而对于灵魂与心灵的冲击则更不值一提。世上再无任何一部电影在14年之后原片重新上映仍能叫人趋之若鹜,无论怀念的是当年年少倜傥的列奥纳多和凯特,还是那段纯真的感情,还是1912年4月15日凌晨消逝的1500多灵魂以及消逝前闪耀的最后光芒。
《泰坦尼克号》是一个传奇,一个梦想。 Never before, and never again.
Rose姑娘从实质上讲其实是一个“作女”。如果不是生在了那么一个婉约的束身衣时代,我觉得很有可能她会变成一个“龙纹身的女孩”,或者特立独行的独眼战地女记者,即便客死他乡,也要穿梭于炮火。
没错,她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姑娘。十五年后重看泰坦尼克,即便是我这样一个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并且和“淑女”二字三五不搭的人,也觉得抽别人未完成的烟蒂的行为实属太有创造力。
从Rose在大船甲板上和美貌且潦倒的文艺青年Jack毫无芥蒂的同看小黄图(好吧,并没有,其实只是人体艺术)、吐痰、聊如何正确骑马的那一刻起,她离经叛道的内心已是准备好要上路了。
八十多年来,Rose显然一直很满意自己当时的那次逃离,她行走天下的照片始终摆在手边,似乎愿意随时让自己回忆起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的每一寸回忆。当“海洋之心”从她手中滑向蓝色深渊的一刻,透过3D眼镜,我贪心地伸手抓了一下那颗巨大的钻石。
这是这电影唯一让我产生互动欲望的一刻,十五年了,My heart will go on都快变成“最炫民族风”,沉船上的百态在我看来也早已消色,但“海洋之心”依然是件太过奢侈的礼物,Rose留了八十多年,最终还是要送给Jack,我突然觉得那是一份感谢礼,不谢一见钟情,不谢一夜成欢,只谢你给我的生活打通了另一个出口,感谢你让我体会到那样刻骨铭心的生命奔跑,感谢你带我走向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最要感谢的是,因为你的出现,才让我万水千山走遍。
一百年前的女子们大多数该是以“嫁人”为事业的,因此,嫁给一个不靠谱的老公,大约就等同于遇到一个极品的SB老板。Rose的未婚夫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差,并且对她非常在意,头上的帽子都绿光闪闪了,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屡次继续寻觅Rose的一颗赤子之心。
他们只是太不同的人,Carl 并不是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大坏蛋,他顶多不算是个爱情片爱好者们心向往之的浪漫主义者,他希望他的习惯、他的生活和他的女人都尽在掌握。就像有人愿意蜗居,有人想要远行,Carl 如果是朝九晚五的“公务员”,那他就注定不能和整天惦记着要环球自驾的“作女”Rose成为完美的一对儿。Carl的人生规划中没有经济大萧条,也没有贵重物品的丢失,但因为一条船的沉没和一个名叫Jack的人的出现,他的“和媳妇儿一辈子旱涝保收”的合理愿景才不幸被彻底颠覆。
Rose的故事在我看来其实更像是一个“应届毕业生通过‘年隔年之旅’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而爱情只是导演用来煽情的吉光片羽。
说句实话,从十五年前看枪到不能再枪的枪版VCD到现在,泰坦尼克这电影始终都不是我的泪点所在,因为现实生活就是这样,不唯美更不凄美,也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充满了无数偶然和必然的危急时刻。电影三个半小时,坐在我旁边的那位一直攥着我的手,但在片尾风笛吹响的时候,他并没有说出任何有浪漫主义迹象的句子。如果我还替命运多舛的“海洋之心”好歹文艺了那么一下,那他总是要拆掉卡梅隆导演的层层煽情点:“这么折腾项链都没丢,这大衣口袋的设计一定是暗含拉链的”。
呵呵,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么,在舞台灯光亮起的一刻,谁没有任你魔疯在不能吃不能喝的浪漫消费中,大约就是另外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了吧?
Rose生命力顽强,她的一生似乎也真的做到了游走四方,她后来嫁了什么样的人我不得而知,但应该也是柴米油盐的平常人生伴侣。
而Jack则是烟花般的回忆,不顾一切都要绽放,就像她从救生艇向上仰视,当她看到那个身后点缀着绚烂烟火的翩翩美少年,就无法自已地还想和他在一起。我觉得这是17岁少女的荷尔蒙单纯被美学意义俘虏的行为,就如同高中时的女同学看到贝克汉姆的海报要尖叫,而多年过后,最终凝固下来的回忆,实际上却是如同琥珀般美丽的物件,只可供岁月赏玩。
当沉船、钻石、未婚夫都已成云烟,当遭遇变成传奇,生命的光芒也渐渐式微的时候,不知道Rose会不会想说一句:谢谢你,让我万水千山走遍,我生命中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都与你有关。
这才是重要的。
爱情是一张票根,凭它我们乘上时光机器,穿过长长短短的岁月,寻找那么一些些曾经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回忆。爱情也是一张船票,它曾漂荡在大西洋的无垠碧海,沉入海底几万英尺的寂寞深渊。爱情还是一张电影票,它见证了十五年光阴似水,历久弥新,再次击中我们怅然若失的心。有些事,无法启齿,终是冷暖自知,仿佛自己私密于心的那些恋爱琐事,尘封在记忆的底端,却时不时情不自禁,想拿出来回味一番。
1997年的时候,哥哥还没有自杀,王菲还没嫁给李亚鹏,中国人还没听说过苏丹红、毒奶粉和地沟油,我也只是小学三年级,和小伙伴们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打弹珠,跳皮筋,和自以为喜欢的你在学校的梧桐树底下晒“90年代”的老旧阳光。
转瞬到了2012年,传言世界已到末日,金融危机席卷着全球,油价已涨得没了谱,哥哥死了,王菲遁出歌坛了,我也摸爬滚打好些年,被爱情挫败得遍体鳞伤了。只是你呢,我总是和你马上相逢无纸笔,都还没来得及联络感情,便又各自散落在海角天涯,被时间冲散了。
就在这十五年里,《泰坦尼克号》悄悄登陆了影院,不动声色收走了票房18亿,而我也在十五年里看了它七遍,每一遍都心潮澎湃,每一遍都涕泪涟涟,似乎它诉说的不仅仅是那永恒的爱情,也是我十五年的光阴似箭,我自己的爱恨情仇,以及我会偶尔想起、至今不忘的、沉沉不变的你。
到2012年,自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已整整100年。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传说,关于这个爱情故事的真假,早就已经不再重要。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可谓电影史上的奇迹,票房和口碑让人瞠目。当那一曲《我心永恒》唱起,多少人还会记起那个穷小子杰克,在冰凉的海水中紧紧抱着他一生的挚爱,用最后一点温度温暖对方的一幕,湿了眼眶?
说到爱情,最美不过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大抵脱不出一个“永恒”。与时间赛跑,我们永远都只会输,不论你爱得有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最终不过是历史车轮碾过的一抔黄土、一缕尘埃。《泰坦尼克号》的动人之处,或许就在于那穿越时光,永远不变的爱情。当老得不能再老的罗丝爬上船头,将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扔向大海,以纪念她的爱情以及她于海底长眠的爱人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不动容呢?
如今《泰坦尼克号》再次登陆影院,这次,它有了3D的外衣,而我却仍只在意它曾经衣衫褴褛的样子,那才是我爱的你,最真实的你。3D眼镜只会让我在大银幕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求而不得,失去曾经那份简单相依的纯粹与快乐,失去那时候模模糊糊说不清楚的幸福感。我更在意的,是重逢,是相见,和未曾和你再续前缘的伤感。
于是傻傻地问自己,如果这辈子只有一部电影,可供自己反复观看,会是什么?答案还是坚定地给了《泰坦尼克号》。不是因为它最商业,最耐看,而是因为它总能击中我心房最脆弱的地方:不论是杰克和罗丝的旷世爱情,还是那帮至死不渝的提琴手,抑或是两两相依于浸水客房小床上的老人。它超然于爱情,止步于永恒,也在我心里大喊出那句一直想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话:
“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刊于《城市快报》
翻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74307/?start=100#comments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74307/?start=200#comments
第一次看到沉船,第一次看到正面全裸,第一次看到伟大的爱情,第一次...
高中时代的大片,最让我动心的是音乐
一部应该被记住的电影.
打动人心灵的情感灾难片。除了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印象深刻的还有在船沉前三等舱躺在床上安详拥抱的两位老人,母亲在海水即将淹没时,拍打两个孩子入眠的场景,船上一直奏响的音乐,灾难来临时,从容赴死的船长和设计师,都让我流泪满面。
我学会了吐口水,我努力的活下来了,我去了好多你说过的地方,我学会了双腿张开骑马,我生了好多孩子,我已经活到一百岁了,我可以见到你了吗?
还用说么?太经典了。
事隔那麼多年依然無法忘記當初的感動。
1998年,哈尔滨火车站地下给初恋女友买的盗版光盘。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当老年的Rose午夜梦回,一个长镜头穿过大堂,摇上楼梯,站在钟表前的Jack转过身来,意气风发,潇洒倜傥,宛如昨日。
学校组织放映的影片,大家好像对rose和jack恋爱过程猎奇,但是让我感动的一幕是轮船将要沉沦,海上乐队的绅士们整理领结,肃穆庄严的弹奏最后一曲,那一瞬间,仿佛听见一首镇魂曲在响彻。
"Every night in my dream, I see you, I feel you."
“我甚至连一张他的画像都没有,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 要敢说,这是我一直深爱的电影。3D效果言过其实;被删裸戏无察觉;IMAX看清冰山全貌;Rose美的神魂颠倒,Jack帅的令人窒息;甲板上Jack对Rose说:I see you. 看过不下10遍,能记住每个情节、台词、人物及配乐,该哭地方还是会哭;3碟正版VCD能记住两次换碟的准确时刻;初二看完后自己经常在水盆里用水瓢演习沉船全过程…
剧本居然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可想而知对我国的巨大影响力。
有些片子,必须得等经历过再去看。没有为爱情放弃过什么的人,不会在露丝从救生船上跳回大船的那一刻落泪。
那对对死无所畏惧的老夫妇,那个不为外界干扰的乐队,那个为生而做一次假父亲的男人,那个为爱人吹响口哨的女人。都是为了一种心灵上的执着。
爱你原本只是一瞬,却不知在时间的洪流中成了永恒。
Rose可以为爱而死,最后在Jack的舍命相救及恳求下,选择了为爱而活,而被留下的那个人是痛苦的。到老奶奶的Rose站在船边上,把海洋之星扔回海中时,我想那是它最好的归宿了。灾难面前,有的人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而有的人花钱占用了别人的机会。
我想失去的才是永恒的。
将永远是我在电影院所看过次数最多、最感动、也是最好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