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为了音乐而生的干净纯粹的一个人,纯净的如同孩童,他的一生都在这艘船上,都在这架钢琴上,他离不开。他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
“Forgive me, my friend, but I’m not getting off. 朋友,原谅我,我不下船了。”
我看见,他第一次遇见钢琴的时候。他穿过禁止通行往高级区的门,随心而动拨弄着钢琴发出优美的旋律,然后帅气地抛出一句“fuck the regulation ”后来,他就和那架钢琴融为一体了。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1900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的小世界,他的一生就像音乐一样,有始有终。1900最终随着船的炸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没下船。可能放在我们身上,有些人会认为自己被囚禁了大半生的孤独日子终将逝去,有些人会认为到陆上我会过得更好,有些人会认为我要去找那个女孩。可能这就是我们和他之间的区别,一个是纯粹的钢琴天才,我们是碌碌生活的平凡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坚守,在面对外面风华无限的花花世界,他坚守住自己最为看重的东西,执着着做着一个本真的自己。
1900 一个生而不平凡的人,他注定也会拥有与我们平凡人相违的结束。
到现在才写这部电影,其实十年前早已看过了。那时我只是二十出头,除了朦朦胧胧的诗意以外,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没记住。那之后的十年,我如同船上的那些旅客,去了一些国家,换了许多城市,住了许多屋子,遇到许多人,与他们交谈,合作,相处又道别,就像登上一艘又一艘航船,不停的迁徙,这漫长的十年之后,再看1900,忽然发现除了诗意之外,这部电影还有很多我未曾理解的东西。
我其实并不理解,1900为什么不肯下船,就像他也不理解我们这些land people一样:“你们这些陆地上的人,冬天来了,你们渴望夏天,夏天到了,你们又害怕冬天再来,所以你们永远不厌倦旅行,总是追寻遥远的地方,追寻那永远是夏天的地方,我觉得这不适合我。”我问我自己,我是这种人吗?我大概是吧,那么我要追寻夏天的到底找到了没有?我也不知道。
我从小就是个基督徒,但很长时间我大概都不算是真正的基督徒,因为从来没有好好理解过圣经的价值观。小的时候,我坐在教堂里,听传道人给我们读圣经,说教会是一艘末日的方舟,我就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坐在教堂里,而是坐在一艘摇摇晃晃的大船上,它在黑暗的海洋里飘啊飘,也不知最终会把我带到哪里去。是的,圣经一直在告诉我们,我们只是住在船上的人,而我们并不相信。
住在船上,和住在陆地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当然也带来完全不同的对世界的理解。住在船上的人,会知道生活只是暂时的,真正的生活并不在这里,他们不会期待拥有太多,他们不会太贪心,只需要简单的东西就可以活着,几件衣服,一个床铺,知道晚饭在哪里,就可以开心的弹琴,跳舞,船是一个微缩的世界,但那里比真实的世界轻盈很多,天真很多。
而住在陆地上,就是另一回事了。正如小号手所说,你得给自己搞一个房子,找一个妻子,生一些孩子,要去在这个世界上争取你的地位,争取名声,争取财富,争取那些能够长久拥有的东西。陆地上有无限可能,所以你如何能够满足于只做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呢?你进入一座宝山,怎么可以只是什么都不拿,只是坐在里面弹琴呢?你有责任必须做点什么,拥有点什么,成为个什么。不然,你就是个loser,这是陆地的哲学。
1900对此心知肚明,虽然他从来没有下过船,但整个世界,以及从陆地上来的人们一次又一次经过他的身边,他很清楚这些人都在追求什么,想要什么,于是他也知道那只是一种幻觉。无限是一种幻觉,是我们以为我们真的可以拥有,却从来未曾得到过的东西,因为生命本来就是有限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1900的意思,和庄子要说的差不多。
年纪渐长,我越来越愿意承认,人其实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物质,这也许和很多中年人不一样,好像到了这个年纪之后,人们似乎都是物欲渐炽,越来越深的沉迷在这些游戏之中,有些主动,有些被动。中国人心目中的五子登科,房子车子妻子孩子银子,最后这些到底是被你的拥有,还是成为你的负担?
我有时听朋友说,他发现了什么好东西,买了什么昂贵的东西,心里再不像年轻时觉得那么羡慕,那么想要了,第一反应常常是这真的需要吗,就算没有又如何?
1900就什么都没有,他真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不占有什么,也不被什么占有。他就像不存在一样,除了他那转瞬即逝的美好音乐之外,除了他那纵情弹奏的一生,他什么也没有带来,什么也没有留下,他不需要存在,他不需要被记住,他也不觉得遗憾,他并不努力在这大地上留下什么痕迹,他所有的意义都在那个过程中。
女孩的父亲曾说,他听见了大海的呼喊,那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告诉你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得到你想要的一切,那个声音,大概所有人都听过,我们叫它“梦想”。当1900看到那个女孩的时候,他也听到了这样的呼喊,而那声音来自陆地,来自城市,来自女孩临别时的邀请。就像听到了美人鱼的歌声,他想离开自己的船,去获得那些可能和那些无限,想获得一些长久而坚固的东西。然而,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它,那不是真正的长久。
人们总觉得,只有陆地才是家,才是稳固之处,但陆地真的稳固吗?双脚或许可以踏在坚实的地面上,但命运依旧如海浪翻腾,谁敢说自己稳固如同磐石呢?谁敢说自己就一定看得到明天的太阳呢?1900虽然生活在大海上,他的命运却单纯如坚固的陆地,他不觉得焦虑,也不打算攫取更多。海洋让他安稳,而陆地才让他眩晕,陆地无穷无尽,看似自由,看似坚固,其实那里才是刺激着人们攀比和贪欲的黑暗之海。
短暂而浮荡的一生,有什么是真正稳固的呢?事实如此,但能够看清这个本质,并愿意以这样的态度过一生的人并不多,愿意不去获取,孑然一身,只是在海上给人们最美的音乐就感到满足,这样的人并不多。许多人也在中年之后才有了这样的觉悟,或许是直到窒息才终于浮出水面的挣扎,如同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画家,他最终从陆地逃向了大海。
1900也让我想到使徒保罗,保罗就是一个决定从陆地走到船上的人,他从前在陆地上有稳固的一切,他是罗马公民,拜在名师门下,有大好的获得名声财富的前途,他却像疯了一样扔掉这一切,跑去坐船了。
他的后半生什么也没有,房子车子妻子孩子银子,他一样都没有了。他就那样上船了,从凯撒利亚的港口出发,从此就一直在坐船,漂流过无数的地方,再也没有过稳固的生活,如今我们提起保罗,总是会自然想到那几张航海图,他的足迹最终成为他留给我们的遗产,就如同1900留下的音乐。
1900是从何时开始决定这样过一生的呢?也许是小时候,当他透过舷窗注视着深夜里的大海,一趟又一趟的往返在两岸之间,就明白了生如逆旅,也许是长大以后,他穿行在华丽的舞会之中,见过了太多的衣香鬓影,也见过了太多的曲终人散……从此,别人都害怕看到尽头,他再也不害怕尽头。
他愿意活在有限之中,他明白了正是因为有尽头,才有价值,正是因为有限制,才有自由,正是因为有别离和死亡,才会有珍惜和不舍,他欣然接受生命是有尽头的,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也有尽头,他从来不试图否认和欺骗自己这一点,但这是我们每天都在欺骗自己的事。也正是因为他清晰的看到这种有限性,他才知道很多看似有价值的东西,其实也没那么有价值。没有什么是不能放手的或不能消失的,就像《一代宗师》里宫二说的:“亡了就亡了吧。那么多好东西都亡了,凭什么我就不能亡呢?”就算你觉得不能亡,也还是会亡的。
秦始皇曾试过寻找永生,他沉浸在幻觉中不肯醒来,他不肯亡。但即使如他那样权倾天下,最后也一样要面对死亡,魔鬼欺骗了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拥有无限,到最后,原来还是租借,一切都要归还,连本带利。
沉迷在九重繁华世界中的我们,从来不比1900更自由,我们想要拥有无限,却反而画地为牢,这样的故事我们听的太多了。是选择在无限中做一个有限的齿轮,还是在有限中做一个无限的演奏者?无限所承诺给我们的无限,是真正的无限,还是诱骗让你把一生珍贵的几十年投入其中燃烧的幻觉呢?你确定你没有成为这无限的幻觉的奴隶吗?
魔鬼曾把耶稣带到最高的地方,把世界万国的荣华指给他看,对他说,我把这一切都给你好吗?换一个普通人,大概会欣喜若狂,因为我们始终以为,拥有就是永远拥有,拥有越多,就越有权力也越自由。但耶稣拒绝了,因为他知道那可见的无限只是一条金光闪闪,越来越收紧的绳索。所以他宁愿受限,受限在卑微之中,受限在贫穷之中,受限在会疼痛会哭泣的肉身之中,受限在十字架上,但在这一切的限制中,他发出光来,那光穿透千百年,准确无误的照进我心里,他在有限中抵达了无限,成为了真正的无限。
1900说:“如果键盘是无限的,在那个键盘上,你就无法演奏,因为你坐错琴凳了,这是上帝的钢琴。”正如圣经里所说,原罪只有一个,就是你以为自己可以和上帝一样无限,你看不到自己的有限,以至于你总是想去抢上帝的琴凳,去弹那你没办法弹的钢琴,你总是不愿意承认,你就只是住在一艘船上而已,这趟旅程或许有点长,但它是会到头的,它是有限的。
所以,坐好你的琴凳,弹好你自己的钢琴吧,看得到琴键开始的地方,也看得到它结束的地方,琴是有限的,它只有88个键,而你,都未必能活到88年。
1900一个数字,一个年份,也是一个或许莫须有的人的名字。1900这个人真的存在吗?那个一生都在船上,从来没有触碰到过陆地的天才钢琴师。 我在想,如果我是1900,我会不会下船,会不会去找那个一见钟情的姑娘。说真的,我并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因为这真的是一件难以下决定的事情,如果真的在想了很多很多的未来以后。 如果下了船,未来是否真会像他们描述的那样美好?名扬天下,然后呢?定期的在某些满是观众的剧场表演?每隔一阵子的灌制一张录音盘?然后呢?买一座房子,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然后呢?找到那个自己爱上的姑娘,结婚,生个孩子?然后呢?慢慢的老去吗?如果那样,自己真的会开心吗? 或者,下了船,会是更可怕的事情。名噪一时只是短暂的,音乐只是陆地上的人们生活的很小的一部分,有太多的东西可以供他们去消遣。那么,到了陆地上的我又算是什么?一个钢琴家?谁知道那陆地上有多少个钢琴家,又会有多少个其它这样那样的家。 而船上不一样。我出生在这里,熟悉这船,每个角落,每个起伏和动荡的节奏,都是我所熟悉的。还有那个大厅,那架钢琴,它们是我所能够主宰的,我在那里,我就是它的灵魂。在船上,观众是过客,我是这里的主人,他们一批一批的来了又走,而我总是在这里,而且已经熟悉了这里的一切,所有的习惯都依赖于这船。 下了船,会怎样?一个自己无法掌握的梦,是一个别人吹起却总觉得要破灭的泡沫。而留下来,我知道将会有什么,那些都是我所熟悉的,那个住的小船舱,那个吃饭的餐厅,那个欢乐的大厅,还有那架钢琴,那钢琴上的88个按键,我都无比的熟悉。留下来挺好的,为何要下船呢? 如果那船永远不会沉,我想,如果我是1900,我也是不会选择下船的。至于那个姑娘,为何非得下船才行呢,如果真的属于我,为何不能一起在这船上,如果不属于我,那么,我何不留在这船上等待,属于我的那个她。
男主弹钢琴技术和配乐简直可以称得上完美,对于我这种手控来说,福利啊!原来真的有人会一直坚持自己的意志,佩服,再说一遍,里面的配乐真的太美了
尤记得男主在船舱里弹琴,望着甲板上的姑娘,画面、音乐、意境如梦如幻,还有斗琴那一段。但是明明进一步就可以海阔天空,非要退一步万劫不复,孤独着自闭着,害怕离开旧时的生活,无论如何不支持这样的选择。
对于一个父母不详的孤儿来说,汪洋大海之中只有那艘船是他唯一的依靠,这艘大船已经不仅仅是他能证明自己价值的舞台,更是他的整个世界。离开了大海和大船,他的整个世界便立即崩塌,这便是他完全走不出那艘大船的原因。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艘船 一个近乎偏执的小归宿 只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到实实在在的安全 不致无枝可依。
我就爱他说,fuck the regulations!!
托纳多雷拍了那么多电影归根结底其实只是一部电影: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回忆永存,往昔不再。是一段传奇,但也只是一段从未踏上真正土地的传奇,显得没有根基;镜头运动棒得就像手指抚过琴键流淌出的美妙音乐,不过这片子的成功大半还得记到莫里康尼账上。
给大众看的艺术家电影,很多煽情与细述很不必要,但是很多人喜欢
如果我把吉他练熟了,就可以不用买打火机啦
每天睁眼,去面对这个世界都需要勇气。
某一天我突然明白,他不能离开的不是那艘船,而是那片养育他的精神家园
我想有些东西只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生长。当环境变了,其他的一切都会变。
最喜欢的电影,喜欢,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1998年有两部关于大船的片子,一部以全球票房大热胜出,一部以文艺情怀成为经典,我喜欢后者。
当一个人习惯了孤独,那么让他融入人群等于杀死他
很多年前看的时候怎么都不懂1900为什么不下船,今天下午重新再看了一遍,居然特别感同身受。其实,我也从来没有下过船。
#重看# 4.5;依旧被无敌配乐和质感光晕煽得泪意充盈,tornatore的煽情功力和过于冗余的抒怀一样著名。完全以浪漫写意的方式讲述这块流动空间自20世纪初到二战后的神奇经历,1900是这个“倒霉世纪”的开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一战到二战之间短暂的黄金时间——衣香鬓影的派对狂欢,大爵士乐队呈现的荣光盛世,与Max结尾目睹的昔日锦簇成废墟(“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取回小号消匿在昏黄纽约街道的身影成对比;Max作为见证者和叙述者,旁观角度+多年后闪回的“隔空”转述再添传奇色彩。不愿踏足陆地不仅因为边际无尽,更在于1900正是good old days告罄的标识,锈斑大船和“不存在的人”消失于大海,旧时代结束,第一个喊出“America!”之人的新时代马上来临了。斗琴段落视听精彩,人戏合一。
又是一定该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坚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这样消逝.只留下一点声音的碎片,1900,也许我们都一样害怕脚踏实地的生活,害怕乌烟瘴气的世界.
在船上出生,在船上死亡,他是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人。第一次放弃下船,他放弃了财富和名气。第二次放弃下船,他放弃了生命。人们把音乐当成一种比赛,他不在意虚名和输赢。人们想利用他的才华致富,他不愿意让他的音乐离开他。人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问“为什么”,他想活得简单点。宁愿一生孤独,不愿随波逐流。人可以下船,但是不能离开大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而他的大海是音乐,是钢琴,是那个女孩。
我总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他的懦弱,懦弱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