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HD

主演:John Assaraf,Skye Byrne,Mike Dooley,Bob Doyle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1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2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3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4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5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6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13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14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15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16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17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18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自然法则:吸引定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所谓吸引定律,又称吸引法则,是指世间万物皆由能量或者振动频率组成,相同的振动频率相互吸引,并引起共鸣。人类的意识也是能量的一种,正面的思想会促成积极的结果,反之负面的能量则会吸引不好的结果。在很久以前,大多数的人类并不知晓这个定律,它作为一个秘密被历史上的伟人、名人以及出色的民族所持有。为何1%的巴比伦人掌握了世界96%的财富?为何比尔?盖茨会成为当今的首富?吸引定律的研究人员认为,一切皆因这个定律而起。财富、健康、家庭、事业、爱情,那些求之不得的东西,尝试转变一下思维,或者便有不错的结果。   一切的一切,信不信由你。反击 第二季桂宝之爆笑闯宇宙天坑鹰猎辣手学子某大叔的VRMMO活动记鸿孕当头我们是夜晚灼热的马鞍嫌疑人之不可撤销战火遗孤二十岁之恋1962小虎墩大英雄黄石 第一季铁血战士:猎物中间人先生第三季未来中国第二季西行客栈环海战记惊唇劫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土星王国-卡西尼号航天器壮烈探索之旅王牌保镖(国语版)天涯追凶国语版邪恶力量 第五季一线声机胜算随性第一季你陷入的世界有点心机又如何返乡的旅程Goodbye 以谎言开端的人生喜剧继母与女儿的蓝调 SP一不小心捡到爱悲恋三人行闪耀的SOLO内马尔:不完美的完美球星守护者第一季群山2018火狐一号出击2018玛丽和马克思河中巨怪第八季血汗拳击28岁未成年

 长篇影评

 1 ) 对不起,我习惯了刨根问底

这部片子只花了2分钟就让我坚定了唯物主义的信念,所以都懒得抛出十万个为什么,就无情地把它归入了传教片的行列。

只能说,这样的纪录片,实在不适合我的口味。甚至都不觉得它能被贴上documentary的标签,不然就太对不起那些我所崇拜的documentary们了。空洞洞的说辞背后,是对观众反复的催眠,“你行的!只要你想着那些好,好就会来!之所以那么多恶围绕你,是因为你的想法出了问题,只要整日整夜想着好,好就会来了!”这是什么逻辑?

原谅我,做了学生很多年,没做出什么学问,倒是学会了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抱歉的是,片中的各色人等都告诉我:因为你是一个小宇宙。具体原因说了你也不懂,大部分人都不懂的。不过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这个秘密管用,尽管用吧!祝您愉快!

事实是,我只看到1/2,就结束了这次失败的催眠。所以评价起来,多少有失全面。不过光看这1/2,实在不觉得后1/2中除了不断地加强催眠,用自述者的亲身实例告诉你这个秘密的巨大力量,还会有如何的理性分析了。

联想到了电视直销。也是这样的色调活泼,背景绚丽,近景接近景,特写叠特写,消费者分享体验,专家给出推荐,主持人极力呐喊:瞧一瞧看一看,史上惊天秘密大曝光了,免费分享!不学白不学!

末了,屏幕左下角浮出依稀可见一行小字:实践后如有不适,本片概不负责。

 2 ) 极密:意淫的法则

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贝多芬,林肯,艾默生,爱迪生,爱因斯坦...
在石碑下腐烂到差不多的牛人巨人伟人们一个个在棺木中大口大口地吐血
因为他们共有的那种便利到见不得人的成功秘诀都给你们晓得了:

这个牛逼的奥义就叫做 Law of attraction(意淫的法则)
意淫的法则告诉我们:

万物由心生,意淫者无敌

比方你特想要一辆自行车,于是你想啊想啊,天天盯着自行车杂志上的一图片看
这样的情景你爷爷自然看在眼里,于是有一天早晨爷爷买了杂志上的那辆自信车送给你
啊,你的梦想成真了,不过得到自行车完全是你执着意淫的结果,至于你爷爷,well, 去你爷爷的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意淫

比方说你骑自行车的时候被集装箱卡车撞飞,脊椎骨全断了,完全瘫痪了,医生都认为你要成为植物人一辈子了
你当然不需要这些装模作样的庸医和他们那些一无是处的医疗器械
你只要这样意淫着给自己定下阶段性的复健目标:
两天后不依赖呼吸器,四天后不需要人扶起
一周后勉强恢复性交,两周后可以一晚七次
然后,一眨眼的功夫,你就会发现你又可以骑着你的破自行车秒数5英里了


世上本无事,淫人自扰之

比方说你的破自行车本来好好的,白放在那边都不会有人要
但是你偏要没事瞎操心,老琢磨这它被人偷走,于是你很多事地去买了两把锁去锁住它
结果正由于你想多了,你那破自信车不但真被人偷了,还白送人一把新锁


-= 心想事成:意淫法则的现实应用 =-

成为有钱人的法则
把豪宅香车美女的照片贴在墙上,每天对着照片意淫一千遍
无论去哪里,出门前记得塞一把Monopoly最大的面值的钞票在口袋里
经过珠宝店,不要觉得里边有任何东西是自己买不起的,如果心虚,不妨把Monopoly钞票掏出来数一遍给自己鼓劲
一有空就开天文数字的支票给自己


成为性交狂人的法则
准备好playboy杂志, 如果你中意其中的Miss April, 那就一门心思看着她的照片
凶猛,执着,而无节制地意淫,并且要彻底地相信你的意淫会成为现实
由于资源有限需求无限这一概念的彻底崩溃,
在意淫的时候,大可不必保守
只要你想,大可把从Miss January到Miss December一起意淫到你家
如果你觉得还不够,可以从创刊号开始全部买齐
当然,如果实在超中意Miss April, 大可一口气要12个Miss April


成为健康人的法则
当你生病的时候,你只要想自己完全没病就可以了
当然还有更标本兼治的法则
就是你可以意淫自己压根就对所有百毒不侵,不但是超人,而且对Kryptonite都免疫


意淫法则的伟大在于:它不但能用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还能为问题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
比方说,你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天天被老公打得鼻青眼肿,满地找牙

那么,首先你必须认识到的是,这都是你自找的
要么是你自虐地希望找个喜欢打老婆的男人,于是把你那喜欢打老婆的男人吸引到你身边
要么你老公本来是正常的,只是因为你吃饱饭没事做,瞎操心地琢磨着你那完美的老公会不会有一天下手打你,从而造成他真的看到你就觉得你欠揍

然后,在你明白了你活该以后,我们就要用意淫的法则来自救了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这样想:我老公扁我是不对的,或者想:我不希望我老公抽我
因为越是这样想,你老公只会揍得你越欢
你不应该能想“你不要什么”而是应该想“你要什么”
对于殴打,你坦然地接受,然后心中只想:我有一个温柔帅气有钱而且很疼我的老公我有一个温柔帅气有钱而且很疼我的老公我有一个温柔帅气有钱而且很疼我的老公
然后终有一天,你的老公会变得异常疼爱你,而不是整天爱把你揍得很疼


在应用意淫法则的时候,有一些Pitfall是需要注意的,该片也给出了非常好的范例:
“你越是想还债越是还不清债”因为你的想“债务”想得太多了
如果你以此类推,认为你只要老是想着自己没钱,以为意念都集中在“钱”上了,那你就会有钱了
那你就错了,意淫法则可不是这么玩的
事实是:你老是想着没钱,所以你就真没钱了,因为你想“没钱”想得太多了

 3 ) 很有感触却很混乱的观后感(慎入!)

刚刚看了曾良的日记更新,想起自己在前几年反复看过的The Secret,于是想想,似乎可以写点什么。
一直标榜自己是唯心主义者,什么小和尚问老和尚,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等类似的禅宗故事在别人看来狗屁不通,我却确信无疑,如果让初中的物理老师知道,肯定要默默流泪了。
记得疯狂地隔三差五就看这部片子的时间是08~09年,转眼3年过去了,每次遇到点沮丧、伤心或生气的事,总是想起那句it's the law of attraction,就有意识地不让自己在负面情绪里面待太久。
我对the secret喜爱到什么程度?因为看的是电影版,一直很想要买一本原文书,可以觉得太贵,因此下载原版的pdf,到打印店打印成书。【你问我是想带着随时翻翻么?我瞥了你一眼,我肿么可能告诉你我原意是想要把这本书背下来,后来因为太懒了,所以计划流产了呢】
因为从来是个敏感孩子,对于心理学啊佛学啊易经啊不成系统地看了一些,加上之后多多少少看了些心理成长的书籍,觉得其实吸引力法则也不是完全不能用科学解释的。
有些人看了“the secret”,很不屑地觉得这根本是逗你玩儿,怎么可能你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呢?那我想要名车豪宅,我想要如花美眷,你让宇宙给我一个试试?
我要翻白眼了~就算是求阿拉丁神灯,好歹你还得拿抹布搓几下灯不是?不带你们这样没有技术含量地瞎嚷嚷啊!要达到所谓心想事成,要什么有什么的境界,看似只要你order,宇宙就会serve你的简单动作,其实真正实施起来难度系数还是很大的。
首先,是你想要,并相信会有。这就很难了吧。还记得我刚才举的那个想要老婆房子热炕头的栗子么?一般人多半是一边想要,一边觉得这根本很扯淡。根本不可能嘛!你要这么想,那基本上想要什么都不会有什么,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了,那宇宙有那么傻么。所以,第一个技术大壁垒就是,你要心悦诚服,真心相信你会一手握着钞票一手搂着美女。
一旦你做到了这点,生活就开始不一样了。看过片子的童鞋记不记得里面那个写心灵鸡汤的作者的自述,当他想要赚到10万美金(还是100万?)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如果他的书能够卖40万本的话,那他就能够赚到10万美金,然后他注意到了超市里摆设的national enquirer书架,叮~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有40万个人知道我的书,他们肯定会喜欢进而购买我的书。当当当~~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几周后有个自由撰稿人采访了他,这个撰稿人正是为national enquirer写稿子,文章登出后,他的书就开始脱销了【我真的很不会讲故事啊~拜托你们自己去看前因后果!】
让我们拿这个当做栗子分析一下吧!当你想要赚10万块钱,是哪种想?是【“啊,我要是有10万块钱多好啊”然后转个身就睡觉的想】还是【眼里热火滚滚“我要赚10万块钱,而且我相信一定能赚10万块钱”的想啊】。这两者差别很大的啊!当你是前者的话,恐怕你自己都是当做一个遥不可及的笑话来白日梦一下,你还指望发生神马?10万块哭着喊着要往你身上砸?!但如果你是后者的话,你脑子里面一定正在连续滚动播出如何赚到10万块的方法。这时候,你的视野会非常的宽阔而且有针对性,每看见一个事物都会顺带着反应:这个能不能帮我赚到10万块?就像写心灵鸡汤的作者,超市里的供人阅读的书刊他见过上百次了,都是当做背景的存在,在他满脑子想着卖书赚钱的时候,看到书刊就变成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契机。而【当你行动起来的时候,上帝都会来帮忙】~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了捏

我讲到哪里了啊,都木有逻辑了啊的分割线---------------------------------

我觉得the secret片子里那种动不动的空气冲击波的视觉效果对我很受用,我很想用磁场或频率来形容它。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屋漏偏逢连夜雨,当你起床的时候很不爽的时候,你一天都觉得诸事不顺,好似什么都给你过不去,然后你就会给自己下标签:今天真是倒霉的一天啊,于是,后面就更倒霉了。片子里给出的解释是:你的负面情绪吸引了负面的事件,而且你还自己要求更多的负面状况发生。看起来很玄有木有?
其实,换一个角度也能解释得通。比如,片子里那个因早上起床时摔到床下而感觉不爽的女人,刷牙时发现【妈的!没牙膏了!】,于是火气更大了;同样这个女人,早上起床觉得神清气爽,刷牙时同样发现牙膏没了【算了,那老娘干刷好了】,心情照样好滴很~看出差别了没有!事情还是那件事情,由于心情不同,做出的反应不同,这一点一滴的事件,不就连成了究竟是【心情好好】的一天还是【倒霉透了】的一天咩?
【关键的是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如何去解读它】。事件本身是很中立的,没有主观的色彩,是人的道德或者情绪或者态度尝试去评论,而产生的所谓好事或坏事。半瓶水就是半瓶水,不同的人看到才会产生究竟是还有半瓶水或是只剩半瓶水的结论了吧。
自从了解了这个问题后,我就尽量避免因为一个单独的事件去做出扩大性的负面评断。当因为某些事件不顺而产生【我就是个loser】或【我就是命不好】或【我就是情路坎坷】之类的想法时,马上停止并转变想法,千万千万不要给自己下负面的结论啊!可以就事论事,但是不要因为个别的事件而给自己贴这样子的标签啊!!!

算了,我还是讲到哪算哪~反正也是我自己看的分割线--------------------

这个片子其实覆盖的范围很广,以我来者不拒,但都浅尝辄止的看书方式来说,我发现,不管是基督教、佛学、玄学、吸引力法则或者是灵学,其实大道理都是相通的嘛。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总是遇到虔诚的基督徒,然后在他们都拼命拉我入会的时候,我还总是和他们谈论佛学,然后居然都聊得很hi~我有一个很好的盆友,是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友,时不时会发个QQ问我:你今天喜乐了没?
有个宗教信仰其实挺重要或者功利点说,挺有用的,很多包袱可以抛给上帝或者佛祖或者阿拉,因为人的能力太有限了。遇上点什么不平的事情,【这是上帝/佛祖/阿拉的安排,这是必要的经验】,然后就心平气和了。

最后,有些人看the secret有很多感触,然后在生活中做出改变,有些人看了之后觉得是无稽之谈,该干嘛还是干嘛。这其实也是一种“想”,你多想要改变现状,想要变得更开朗/乐观/喜悦/宽容。。。。。如果你很想很想,那宇宙就会把这部片子作为一种契机,如果你只是随便想想,那即使你看了,也就是看过就忘的电影。说到底,所谓的救赎和改变都不在于外在,而是你的内心,不是咩~

 4 ) 浅谈《The secret》。

    在F的强烈推荐下,看了《The secret》。这段时间我总是陷入一些焦虑当中,情绪低落、易怒并且暴躁。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心境渐渐趋向平和,从前内心深处一些尚未被自己思考和挖掘出来的东西,正在慢慢地明朗和清晰起来。

    《The secret》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一部纪录片,倒不如说是一个电视节目。节目中主要阐释的是吸引力定律,它被称为一个人生命中最伟大的秘密。吸引力定律的中心论点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我们自己吸引来的,无论它是好是坏。

    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学识太过浅薄,当我最初听到吸引力定律的时候,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竟是sexy,刺激,诱惑,追求以及暧昧。我理解这些甜蜜而纠结的陷阱与自己的吸引有很大关系。但要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坏事,诸如车祸、火灾一类的,难道是我们内心所期望并且主动吸引的吗?我不明白,也不愿承认。但是,当我怀着好奇和疑惑看完《The secret》之后,心里的一些疑团被解开了。我理解了一些很朴素的道理。

    就我理解,片中所说的吸引力定律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就能够拥有什么。把自己放在已经实现梦想的状态下,身心投入地享受它,而不是我希望自己总有一天会拥有。浅层次的理解也许会认为这是空想家的做法,就我看来,最为简单和通俗的说法就是,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并且内心坚定。你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你吃饭洗澡跑步时都会思考,怎样才能距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某天当你睡觉或洗澡的时候,就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总而言之,目标、方向以及我们笃定的决心很重要,也许我们有时会感到盲目,但是终有一天的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好事就是这样被我们的意识吸引来的。

    多关注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而并非是那些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如果自己总在担心某些不良状况的发生,那么这就可能会梦想成真。举个恰当的例子,我是一个偏胖的女娃,我看到身边的女娃都很苗条穿什么都好看,我感觉其实天下无胖然而自己就是异类,我不能穿漂亮衣服我拒绝照镜子我敏感至极,走在人群中若是后面传来嬉笑声就觉得大家都在嘲笑自己粗壮的身体。我沮丧我抱怨我悲观我自卑,我无缘无故地成为一个暴躁鬼,连我自己都厌恶自己。于是下定决心要减肥,拼命节食拼命运动,梦想第二天醒来自己就是个讨喜的苗条女娃,却不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失望过后就是绝望,我自暴自弃了,开始新一轮的暴饮暴食。如此,我便一直只能做个失控的胖子。

    这就是自己吸引来的坏事,虽然不愿发生,却仍旧可能如期而至。如若自己摆正心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希望发生的事情,告诉自己“我要减肥我要变瘦我要变美丽”,为自己定制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减肥计划,不因为客观因素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不受他人影响,那么我终会变身美丽。正如阿拉丁神灯的精灵所说:”Your wish is my mind.”(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命令)。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到自己想要的事情上,扩展那些自己所希望的,那么那些自己不希望的自然会减少消失。
   
    以上是我看过《The secret》之后的一些粗浅想法。不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当我抱怨不满的时候,将会时时刻刻用吸引力定律来提醒和勉励自己。

 5 ) 鸡蛋搞晕了你,就需要认识老母鸡

这是关于《<秘密>的秘密》一书的书评,但这本书douban上暂时还没有,所以发在这里。
——————————————————


作者:凯伦·凯利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启迪性:4.5分
易读性:4.8分
趣味性:4.5分
推荐度:4.5分

推荐理由:
    在我推荐过的图书中,这本书算不上很优秀的书。
    不过,我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序的主要内容可以在我以前发表在“健康·心理”专栏的文章《心想事成:奥秘还是幻觉》中找到。
    之所以给这本书写序,也之所以郑重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有一种迫切的愿望——希望更多的人知道《秘密(英文名为The Secret)》这部所谓“纪录片”的秘密。
    《秘密》这部电影,以及这部电影所衍生出来的图书,和早在这部电影出来之前就开始流行的一切关于所谓的“吸引力法则”的图书、资料和课程,如若其中任何一个东西影响过你,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以前,我曾说,成功学未必是教你成功的学问,但假若做的好的话,成功学是可以借你而成功的学问。
    这句话令我一度很自得,然而,当第一次遇到阐述“吸引力法则”的图书的时候,我还是怀疑起来——这么神奇的学问,该不算是成功学的范畴了吧?
    所以,在看《秘密》电影之前,先买了一本《吸引力法则》的书,还看了一遍,不过既不赞成也不反感,除了记住了吸引力法则的概念外,没有其他的什么印象了。
    这个概念就是,我们任何“心想”都是一种能量,具有一定的振动频率,而它会引起具有相同频率的能量的互动。所以,如果你有某种想法,你就会吸引具有相同想法和相同振动频率的“宇宙大能”。于是,你有一个积极的想法,积极的能量就会被你吸引,你有消极的想法,消极的能量就会被你吸引,而心想事成就此发生。
    在我看来,这个概念有一定道理,譬如我见到的太多悲剧,其实是当事人自己制造的。不过,这并不是当事人意识层面上的“心想”,而是其潜意识层面上的“心想”。例如,一个看起来极度节俭的人,却找了一个嗜赌如命的老公,她的人生就此陷入了泥潭,而她还怎么都离不开他。这是因为,一切想法都是二元对立的,她看起来极度节俭,而对老公的赌博恨之入骨,其实这不过是她自己内心的心理斗争,她从小学会用节俭讨好父母,这是她赢得父母爱与认可的最有效方式,而这种方式的另一面,是她和普通人一样渴望奢侈,渴望有时大手大脚一下,但她不敢实施这个愿望,因她担心这样就没有人爱她了。结果,她找了一个大手大脚的老公,这个老公帮她实现了她不敢去实现的愿望。
    希拉里和克林顿这对冤家,也可以以此去理解。这个理解,是符合“心想事成”这个道理的,但它并不符合吸引力法则的“同性相吸”的道理。
    基于对这个基本道理的理解,当我看《秘密》这部电影时,就没有被电影中激动人心的一遍遍的精神宣导给弄晕。
    不过,我最近几个月认识的很多朋友,譬如在家庭系统排列、催眠以及其他一些课程上认识的人,其中太多人对《秘密》这部电影以及其倡导的“吸引力法则”推崇备至。
    越多的人推崇《秘密》这部电影,《<秘密>的秘密》这部本不是特别出色的书就越有价值。
    钱钟书说,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为什么非得认识下蛋的老母鸡呢?这句话极有道理,如若你对自己的第一感觉非常尊重,就不必认识那个老母鸡,如若你对这一点不是很确信,认识一下这个下蛋的老母鸡会是很有价值的。单纯的人吃一口鸡蛋就会知道老母鸡的样子,但很多人是看到老母鸡后才能吃出鸡蛋的味道。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秘密》这部电影是怎么制作的,而其导演朗达·拜恩又是怎么和“吸引力法则”课程的集大成者希克斯夫妇一度势如水火的,你还可以知道,也许你以前推崇的很多“成功学大师”们是如何相互交往和过日子的。
    如果你很希望借教授与吸引力法则有关的成功学而成为成功人士的,这本书的价值就更大。
    这部书还对《秘密》这部电影的很多宏大的说法进行了探讨,譬如什么一系列历史上的牛人都信奉吸引力法则。这也是蛮有意思的一部分,但在我看来,这部书的作者在这种探讨中也转晕了。
    一些朋友对我说,不要管这部电影的本来动机,如果这部动机不怎么样的电影让你形成了一些对这个世界更积极的看法,这难道不是很好吗?
    对此,我很喜欢借用王小波的一个说法:一个坏孩子出于恶作剧把一个盲人推下楼梯,这个盲人头被撞得厉害而神奇地恢复了视力,但这个好的结果并不能否定这个坏孩子的行为的恶劣。
    当然,我更主要的看法是,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自以为是的幻觉中,而这部电影以及相关的一系列商业化产品会让我们自恋的幻觉更严重,这很危险。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尚未开悟而自恋的我不喜欢被忽悠。

 6 ) 缺乏"成功"的过程

昨晚看的,从开始的激动,到后来越看越犯困
确实,万物都在不断变化
但变化的过程得遵循运动法则
  
从小我们就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
  
小孩子想要一辆自行车,他不画出来,让爷爷偶然看见,心疼孙子的爷爷,怎么会下决心去买,给他一个惊喜呢,这源自长辈的关爱,孩子应该感恩于爷爷。要不他把脑瓜想破,谁会无缘无故买辆车给他。
  
男士成功了,买了别墅,他从事的什么职业,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才有发家致富的时刻呢,我想不是从闭眼祷告别墅快来吧到睁开眼的一瞬间,他得先从事小职业,然后开办公司,然后扩大规模,增加销路,创造效益。
  
男士追求中意的女士,没有付出金钱和口舌,展示身份和地位,通过无数次的接触和约会,能赢得女士的芳心么?
  
当我看到一个黑人妇女,自恋的说:我想象自己是万人迷,而不是丑陋的女人时,我是多么自信,袄,baby,我是最美的。我抽搐了下,至少你的YY和祷告,对电脑前的我不起作用,你就是一个又胖有黑的女人,你不会因为你脑子里的幻想而改变你的面容。
  
片中几乎所有讲述人,只讲了愿望和结果,很少提及他们成功的过程。
  
而且,剧中的故事都是由人来再现演绎的,严格来说,这不算一个写实纪录片。
  
所以,我认为,成功=天赋(先天基因遗传)+(后天)努力+机遇+自信(也就是所谓的Secret)

 短评

try it!

4分钟前
  • 小柒゜
  • 推荐

片头的蒙太奇不错,紧凑的节奏加跌宕的音乐,有利地展现了一个悬念。但...后面就真心一般了,不论是拍摄手法还是剪辑技巧...其实本片的主题以及主题的展开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5分钟前
  • 半目
  • 推荐

举个简单的反例:考试作弊被抓的孩子们当时想的大都是抓不到我抓不到我~结果就被逮着了。所以,此片纯属扯淡。

9分钟前
  • Inking
  • 较差

something you believe and which brings you the positive & better life attitude

13分钟前
  • jijis
  • 推荐

feel good ,feel good.我不贪心,只希望自己每天快乐

14分钟前
  • 1237
  • 推荐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21558/

15分钟前
  • .
  • 推荐

bec老师总是喜欢这些心理的东西,似乎看看很有启示。

16分钟前
  • apupupu
  • 推荐

发现这部电影和我的很多想法一致,其实以前也有人说过,总结出来三句话:1,人定胜天,2,事在人为,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20分钟前
  • nagine
  • 力荐

这片子根本不是摆事实讲道理大家讨论一下的纪录片类型,完全就是推出一个理论让你必须相信的神棍片,其实我对这理论并无反感,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又不花钱又不会掉块肉,把凡事儿往好处想想,每天高兴点,有点期待和梦想,并没错,我也是努力这么做的,但真的弄得这么玄乎,这么走进科学,就没劲了

24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很差

扯淡!

29分钟前
  • 大莹
  • 很差

thoughts→become→things

34分钟前
  • 收尸中心阿姨
  • 推荐

入职培训时看的,启发蛮大的

38分钟前
  • 甜滋味
  • 力荐

把所有的能量都聚焦在你想要的东西上!

42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片子有点平,我是否要多看几遍才能坚定地去跟随片中的诉说。

47分钟前
  • Mena
  • 推荐

简直是邪教的科教片。 这帮人真能忽悠。

51分钟前
  • 粉红色大象
  • 较差

用高中政治课哲学科的术语来说就是4个字:唯心主义。

55分钟前
  • 开花的刺
  • 还行

我选择了相信。

56分钟前
  • mOco
  • 推荐

很受启发.

58分钟前
  • Violette
  • 推荐

who knows...

1小时前
  • 荼笑
  • 较差

拍得还可以啊。能看下去

1小时前
  • MichelleLOU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