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不详

HD中字

主演:杨东根,金永敏,方银振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1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2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3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4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5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6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13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14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15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16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17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18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19收件人不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收件人不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韩战初结束时期,某个美军驻韩基地附近的村镇里,多数居民的生活被战后的虚无、迷茫和绝望笼罩,出路难寻。皮肤黝黑的尚武(杨东根)因是母亲(方银珍)在战争期间与美国黑人士兵所生,自小受尽歧视,养成暴戾的性格,无处发泄时就会对母亲拳打脚踢;其母亲不甘接受命运的摆布,屡屡写信去美国,期望她的黑人丈夫能把她们母子接到美国,但每每只收回“收件人不详”的退信;而他靠画画谋生的好友恩吴(金英民),因体质纤弱,经常被混混欺负,心爱的女孩被人凌辱、委身美国大兵时,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暗自抓狂。战火浮生第二季Y医生:外科医生加地秀树第2季叶问外传:张天志(国语版)1950他们正年轻狼牙魔咒哈啦大发师最后之恋上帝未死粉丝杠杠滴童年的终结真相之极度追击黑死病: 石貂之手第二季涩世纪传说抓住彩虹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粤语营救野猪队寻找智美更登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国语版)编码歧视遗憾的都市勇往直前斗篷与匕首第二季阿尔弗雷多先生的离婚噩梦决杀令消失的校车双重怀孕禹神传之王者少年我是江小白 第一季姐妹无常恶魔讲习班等到烟暖雨收第三季吸血鬼后裔第一季诡宅行者高智能方程式赛车 OVA2 ZERO公主与青蛙(粤语版)战神事件神话任务 第三季戈雅之魂孺子雄心法律与秩序:组织犯罪 第三季欲望72小时风之画员三笑之才子佳人外星人来了

 长篇影评

 1 ) “Address Unknown”

拿战争来说事儿的 没有一个揣着枪械冲突的场面 老金却呈现了比血淋淋的较量更为残忍的现实 钦佩至极。而这片子 亦是韩国迄今为止最真实、客观地反映有关朝鲜半岛战争的影片(我不知道它在韩国有没有被封杀 在中国 《活着》这样的片子都会被禁啊……)

有一个镜头十分醒目 右眼失明的女人与两个右眼都受伤了的男人前后一起走在小路上。这三个主角 很多时候都让人感觉他们是凶残、暴力与乖僻的 然而 他们都是首先被狠狠地伤害了 一些期待与希望在与现实的长久对峙中转化成了可怕的仇恨。我猜想着 这是老金的用意么。战争因仇恨而起 但这种仇恨并不能用“对”或者“错”去简单定义 尽管如此 互相仇恨的结局总是悲剧

我几乎是随着这片子抽着看完的。老金总是那么决绝 惨烈得毫无余地。片中所有角色的选择都让你完全没有回驳的勇气与力量。你可以选择离开或者死亡 可以选择逃避或者隐藏 你惟独无法好好生活下去。这个世界是凹凸不平的 它的缺陷一直都在纵容无能的挑衅者 而软弱的妥协也便只能毁灭自己罢了

 2 ) 殇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在金基德的镜头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这样一群人,他们冷漠、叛逆、悲哀、孤独,这些疏离的字眼让我们体会到金基德对于一个边缘社会的关注。冷漠的背后是肆无忌惮的暴力,叛逆的背后是让人发指的伤害,悲哀的背后是唏嘘不已的残酷,孤独的背后是潸然泪下的悲悯。在《收件人不明》中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情感和精神阻隔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用暴力和性来取代,人性的阴暗在镜头中毫无隐藏的表露出来。单身母亲与混血儿子,残疾的父亲和内向的儿子,眼睛有缺陷的女孩儿和美国大兵,狗肉贩子和单身母亲,这些怪诞的元素组成了《收件人不明》的世界。整部电影充满了绝望的气息,战后的社会被阴霾笼罩,单身母亲等待着丈夫的回信,在这遥遥无期的等待中她面对的是儿子的暴力,狗肉贩子的情欲,残疾的父亲渴望荣誉的降临,内向的儿子渴望爱情的到来,眼睛有缺陷的女孩因为自卑而不愿面对唾手可得的爱情,而是选择了美国大兵。这一切只是因为美国大兵对她的承诺,让她两只眼睛都能看见这个世界。然而这份交换带来的是伤害,最终,她还是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狗肉贩子死于单身母亲儿子的手上,单身母亲最后的希望随着儿子的死亡也渐渐破灭,在她的生命已经结束的时候,她的期待也随之降临了,而这一切和她只是擦肩而过。

在本片中我们经常看见的就是网和简陋的房子,这些网网住了人心,网住了精神,网住了这个社会。那些简陋的房子向我们展示着战争之后韩国百姓的生活,或许他们仅仅代表一类人,但是这类人却是社会之殇的构成者。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见的人都带着宣泄不完的欲望、愤怒、仇恨,每个人都极尽癫狂,癫狂带来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解脱而是绝望,人类内心的隐疾——困守与绝望在这部电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金基德的镜头中,生命是脆弱不堪的,而死亡和暴力,血腥和冷漠却被无限的放大。社会底层的人用自己的行为来和这个世界抗争,然而他们采取的方式却是暴力,极端变态的行为带来的必然是视觉上和心灵上的震撼。

这部电影中的爱情是最让人难过的元素,相爱的两个人总是在绝望中交汇,微乎其微的爱情给我们带来的只是遗憾的感触,所以情和欲在本片中处于完全对立的角度,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欲,但是和爱情无关,一旦情欲得不到满足,邪恶的本性就会暴露,在这种的极端情绪中,人们就会失去自我,从而上演残忍的桥段。美丽即虚伪丑陋即真实,这句话不假,在本片中我们看见的是真实的丑陋,那种丑陋来源于人性的彰显。离群索居的人们承受巨大的压力,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是他们变态行为的根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社会,也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这个社会,所有的隐忍都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被遗忘的边缘人,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本质体现,人性的丑恶的一面往往会被我们的伪善面具掩盖、软弱、欲望、恐惧等等,这些问题在边缘人的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我们通过镜头看见的所有不合理其实都是合理的存在,被社会遗忘的人们寻找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活着也意味着死去。

《收件人不明》中的阴郁一方面对于被遮蔽的人性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又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探索,两种复杂的思想贯穿了电影的始末。冷峻的影像风格,凝练的人物对话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让电影中的人性和欲望在荧幕前无限的放大。

 3 ) 坚持等待

在我写这些时候,天寒地冻。
前几日我们还在赞美这个温暖的冬天,
可现在寒风瑟瑟。

在如此萧瑟的天气,
我选择这部我一直想看,
却不敢轻易看的电影。

金基德,似乎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一开始,影片里的人似乎都是暴戾的。
你可能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渐入佳境之后,你便会清楚每份情绪的背后,
都有一个深刻的故事。

可能在这个过程中,
我看到了一些决绝的处事方法,
可越是与恶相伴,
越是觉得苦尽甘来。

独眼女还是放弃了美丽,拿回自己的爱情和自由。
苦等美国大兵的女人和杂种儿子,
他们回归大地。
最后的那封信,本来可以给他们一个看似美满的结局。
可是却因为杂种儿子的提前死亡终结了。

有时候我们总是被一些我们得不到的东西蒙蔽了双眼。
我们睁大双眼竭尽所能想占为己有,
却毫不在乎我们原本就可以把握住,并为之努力的事物。

或者,善恶到头终有报。
一起坚持。
好也罢。坏也罢。
坚持。
毁灭。
只要我们愿意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并且,真心不后悔。

(金基德真的很爱用弓!)

 4 ) 韩国之痛 历史之殇

灰蒙蒙的天。黄澄澄的原野。常年氤氲的雾气。受伤的女孩。残缺的瞳仁。男孩晶莹剔透的肌肤。混血儿歇斯底里的哀嚎。
历史之殇,民众之殇。战争加诸给人民的究竟是什么。
精神上的压力。肉体上的摧残。
任何政治都是家庭的缩影。家庭是人性的传承。当家不得安稳,政治和局势就岌岌可危。
一个痛骂妹妹崇洋媚外却理所当然收取费用的哥哥。
一个因痛恨母亲虚荣下贱而殴打母亲的儿子。
一个因远离故土生活枯燥而临近疯狂的美国驻兵。
一个尊严得不到保障失去所爱女人竭斯底里的少年。
两个自相残杀像狗咬狗的汉奸少年。
这片土地,仿佛让人看不到希望。
当然,导演有用力过猛的嫌疑。但是如果不是这么一剂猛药,又怎能唤醒做着美国梦的韩国人呢。
面对国家的分裂。附属国的身世。国家的尊严不能保证。谈什么民众尊严呢。
我们没有生在那个时代,不能切身体会那种深入骨髓的哀伤。我们没有生在那个时代,不知那一批混血儿怎样扛着撕裂的情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只能同情。只能祭奠。无关痛痒地打几个字,故作深沉地剖析一番。
然而痛的人,依旧在痛着。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当历史。生态。信仰。思想统统依赖他国。一切都将崩溃。何以为人?何以为国?
一声叹息。历史无法改变。历史只会向前,任何时代都有阵痛。就像郁达夫去日本留学的那个年代。日本人的一句话就可以刺痛他的心。
自卑,敏感。懦弱。不要责怪他们。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和他国子民相比,只能够作为二等公民乃至一条狗时,不论有着多么高尚的情操,都难以避免自卑自责痛苦的心情。
记得电影《美丽心灵》中向我们灌输了一种美好的生活理念。哪怕身为犹太人,置身于德国集中营时,也应保持乐观的心情,给儿子以美好的体验。
也许连导演都自信这部电影无法在真实性上取信,所以拍得非常不合逻辑。我想任何一个人看到与自己同种肌肤同种语言的人被外敌抽筋扒皮都不会有什么美丽心情。
更勿提什么不记恨,不自卑。中国经历了多久的阵痛才从胡虏蛮夷践踏了大好河山的悲哀中解脱出来呢。其实也不是解脱,根本就是习惯。
不错。习惯是多可怕的事。奴性惯了,就不觉得痛。就像电影中一次又一次给美国寄信的女人。在别人眼里她是疯子。守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梦。
然而在她自己看来,这又是多么顺其自然。她将要到美国享受荣华富贵。抱着这美好的幻想,她生活了很多年。当有人把她从幻梦中唤醒时,她就要死了。
其他人会觉得痛,是因为还未习惯。习惯了,就成了自然。习惯了,就逐渐融合、
可惜,美国人不是满洲人。韩国也不是中华,文化不能沟通,性格不能融合。地位不能平等。韩国的命运,也就看他们自己。是选择奴性到底,还是割去那血淋淋的肉,是选择沉浸在梦中,还是清醒过来看看世界?
联想到中国的命运,突然觉得电影上表现得没那么可悲。想当年。中国的阵痛比他们痛千万倍。只是中国人痛习惯了,就像处在粪坑里的蟑螂闻不见粪坑的臭,反而怜惜蝴蝶被秋风摧残,还是先看看自己吧。
从满洲入关到甲午战争到近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国是全世界最大最奴性的国家。奴性到看不到自己的奴性。还觉得自己有悲天悯人的权利。罢了,就此搁笔吧。

 5 ) 悲观的金基德

进入21世纪的金导仿佛忽然开窍,人物塑造丶戏剧冲突丶叙事节奏丶视听语言等各方面的处理都全方位的进步。剧作和导演的功力与日俱增,视觉语言上最明显的进步之一是对于远景的运用(用远景表现场景中负面价值的顶点)。 此片结构选择了反讽结局的多情节叙事:四条情节线的主人公最后都是得到的同时失去了什么,且失去的负面价值远大于得到的正面价值。尚武摆脱了继父的专制获得了自由,并跟母亲和解,但他失去了生命;尚武母亲终于等到了丈夫的来信,但她失去了生命;恩吴用弓箭一雪前耻,但他失去了自由;女孩重获美貌和光明后却看见了更多的黑暗,最后跟恩吴相隔铁栏丶孤鸾照镜丶华不再扬。 这样的叙事方式想做到流畅自然是很需要功力的,因为多情节没有一个从结构上统一讲述过程的主情节脊椎,相反,“一系列情节线要么相互交错,要么通过一个中心事物来连接。”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节奏散乱,但此片对于节奏的把控做到了不疾不徐丶恰到好处,并完美发挥出多情节叙事的两个最大优势:勾画出某一特定社会的形象框架,将每个故事紧密的编织在一个思想周围,所以人物群像充满了生命力;捕捉文化和社群的精华,并提供足以抓住观众兴趣的叙事动力。 “期望和结果之间裂开的鸿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看待世界的方式”,金基德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

 6 ) 言有尽而意无穷

金基德真的很强,对白少,但人物眼神、表情、动作就是最好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

很多镜头无声而有表现力,比如昌华家门口挖出的骨骸,随身携带的家人照片,被泥土掩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再比如三个年轻人都右眼有伤,错落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隐喻和细节很多,多到几乎是明示的地步。开篇恩洛哥哥自制的枪上的U.S.字样,印在迷彩上的片名,飞扬的美国国旗,无数次飞过的美军飞机,昌华家门上挂着的“家和万事兴”,昌古家房车上的US AIRFORCE,恩洛一只坏了的眼睛,杂志上的Barbed Wire。

借昌古之口说出“只知道舔美国佬的屁股”,韩国阉割的民族性,反战、反美驻军、反后殖民。直白而锋利,不愧是金基德。

昌古打他妈,屠夫打昌古,他妈又打屠夫。屠夫杀狗屠狗,都是对美国的恨意。最震撼的一幕是昌古割他妈妈乳房上的刺青U.S. ARMY,又爱又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昌古最后还是选择了像杀狗一样杀死屠夫,然后逃离,死在田里。

昌华想保护恩洛,想给她治眼睛,但能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她离开。恩洛以自己屈从美国大兵为代价,治好了眼睛,本会走上昌古妈的老路,但最后她选择了反抗,宁可自毁眼睛,也要脱开辖制。

昌华一路都在旁观,却有深深的无力感和软弱感如影随形,压抑到极致就是爆发,昌华最终的选择惨烈而决绝。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在警察局,昌华给父亲重新戴上了徽章。

无数次的收件人不详,最后信终于来了,但已经没有意义了。

PS:影片开头特地写了No animal was harmed in any way during the making of this film. 片中通过水塘的光影、演员的表情、棍棒的动态、染血的利刃,来间接表达杀狗,确实没有动物被伤害,不错~

 短评

朝鲜半岛战争结束后的荒芜期,人人自保、迷惑、无所依靠。沉默失语的年代无需任何回信,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明天。电影整体把握上还不够成熟,主角较多不分轻重,悲剧分散而显得杂乱。但已集合所有的金基德元素:含蓄的情色、歇斯底里的暴力、突破常理的畸恋、粘滞的悲情以及由始至终的道德控诉等等。

3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收件人不明,自我身份不明。8.2

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远去的年代,偏远的乡村,宁静中孕育着不安,压抑里燃烧着仇恨。残酷,凶狠。你看到了发生的一切,却很难追究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那是莫名其妙的仇恨,和那个民族隐秘不宣的伤痕有关。

12分钟前
  • 狄飞惊
  • 还行

金基德算是一个优秀的二流导演,模仿能力很强,原创能力偏弱。他最好的作品都有出处,《春夏秋冬又一春》模仿裴镛均的《达摩为何东渡》;《收件人不详》模仿今村昌平的《猪与军舰》;《空房间》模仿若松孝二的《无水之池》。

17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压抑的年代连吼叫都难以出声,在绝望的战争之后,我们只能用最残忍的办法虐待自己和别人

1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金基德早期的最大问题是过分的象征主义。在野心勃勃的[收件人不详]里,他绕进了眼睛、信、狗、枪等一大堆意象,却在剧情线上磕磕绊绊阴晴不定,这些符号于是失去支持成了空中楼阁。他一味做出苦吟姿态,却盖不住英文戏指导的孱弱。这种廉价煽情来自于对内容的不自信,事实上这个现实题材本是很有力的。

20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越想就会觉得越牛逼的一部。无论从人物、种族、男女、性爱、语言、空间等任何一个角度,全片都充满了二元关系。但不是彼此对立,而是相互混杂一起。所以本片也是如何提纯关系=韩国人如何获得自我身份认同的寓意电影。三位中心人物最终都选择了自我毁灭,以达到身份的回归与自我救赎。

23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像极了今村的《猪与军舰》,那里将日本比成猪,这里将韩国比作狗。源自历史,因而电影成了遗留问题的呈现。伤害与欺凌不断发生,希望与前景一片灰暗。多处伤疤都留有美国的印记,治愈后也不得不面对再创的结果。无法报仇便伤害自己。用一群人的挣扎与死亡换一个恶性循环的缺口。

24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像狗一样的活着

2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能有的沉重与荒诞都有了

33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把别的亚洲电影都抛一边吧

35分钟前
  • 枯川满
  • 力荐

韩国这十几年来拍的朝鲜战争片大多具有强烈的反思色彩,不过窃以为,金基德的这些作品反而比那些战争大片更适合作为韩国视角来参考。和诸多韩国导演相较,金基德一直显得很另类,他拍的片子没有韩片常见的浪漫,而是严肃而沉重,带有悲观色彩,其写实仿若杨德昌。本片讲述的是六位主角扭曲的精神状态。

36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看遍金基德几乎可以百毒不侵了就

37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最后,美国大兵在荒野残阳中读出那封信时,头皮一阵阵发麻。金基德,你太狠了!

38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痛苦。我能感受到金基德电影中人物的痛苦,我想在电影拍摄中整个剧组应该都沉浸在一片压抑中。与自我的决裂,与环境的决裂,无处发泄的痛以极端的方式被释放出来。也许,极端的方式,才配得上极端的痛。《红高粱》里的男子,在剥下人皮后失去理智;而金基德的人物却都全然清醒着。这就是中韩电影之别。

42分钟前
  • 米格鲁猎兔泡茶
  • 还行

相当精彩,全是杯具

43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越来越敬佩韩国的电影,特别是金基德的。没有那么精彩,也许更加荒凉,人物木讷,自闭,但刻画的都是真真切切的有温度的感情。和台湾的吴念真有点相似的感觉。。。相比起来近年的大陆港台片差距就形影自浊了·······

48分钟前
  • 南墙先生
  • 力荐

婴儿占有乳房,乳房刻有名字,虐子割掉乳房。

53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这个温带村庄有张压抑的脸孔,薄层土裸露,漫长干燥的冬春伴有沙尘,山地囚羁了男女老少,上帝护佑的美国人也插翅难飞。一柄刀,一张弓箭,一把手枪,都能自戕,一条钢丝、一张渔网、一根狗绳,一截电线,都能做成一个上吊的套索,孩子们纷纷向暴力投诚,谁也不留求生的余地。「地理决定论的悲观视点」

54分钟前
  • 婆罗洲1834
  • 推荐

1.金基德深揭民族历史疮疤之作。2.隐喻符号用得炉火纯青,直指韩美关系,宿命与轮回。3.老金拿手的动物象征:以狗喻人,兀想及[黄海]。4."失去"右眼的三人行场景极具黑色幽默。5.又见忧伤而荒诞的重口味奇观:以狗自慰,被狗吊死的狗贩,割乳,弓箭射裆,吞拉铁丝复仇,V字倒栽葱自尽。(8.5/10)

5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