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杀令

HD

主演:姜大卫,宗华,井莉,陈惠敏,韦弘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7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决杀令 剧照 NO.1决杀令 剧照 NO.2决杀令 剧照 NO.3决杀令 剧照 NO.4决杀令 剧照 NO.5决杀令 剧照 NO.6决杀令 剧照 NO.13决杀令 剧照 NO.14决杀令 剧照 NO.15决杀令 剧照 NO.16决杀令 剧照 NO.17决杀令 剧照 NO.18决杀令 剧照 NO.19决杀令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致敬SB老头舒尔茨

刚刚看完《被解放的姜戈》,大呼两个字:过瘾
强烈建议有抑郁症,无聊到不知道干啥同志们狠狠看TM三小时,尽量把音响开大,屋里要黑,两眼紧盯屏幕,两耳嗡嗡的去感受这场火枪爆头、血肉横飞、嗷嗷直叫的热血盛宴。然后内心翻腾,恨不得呱呱狠zhou两瓶冰啤酒~哪怕这是屋内没有暖气的大南方,你也会觉的畅快淋漓。直呼过瘾,回头发现所有的不快都一扫而光,马上给哥们打个电话:走,出去转悠转悠。是的,这电影非常适合既压抑又闷骚、没事不知嘎哈各种冷淡的你。
或许,这不是一部好电影,它没有喋喋不休的大道理,也没有劝人向善的神功,更没有让人看完之后大为思考黑人可怜白人可恨种族主义的范。这里有的是,有仇必报,看你不爽,MD老子就毙了你,直接爆你菊花。很爽,很轻松。其实,看这电影不用去思考,去感受吧,感受自己是个铁血男儿,拿着两杆枪,骑着高头大马,奔到欺负你的混帐王八蛋的家里,一阵“砰砰砰~~~~~~“看着丫们跟孙子似的一点也不屌,给每个人脑瓜上来上一个碗大的洞,满屋子飞的都是血沫子大肉块。你发现,他们死的样子比活着要好看多了?内心一阵奸笑,帅气的点上一根烟,狠狠的撂下一句话:让你们得罪老子,这就是你们的下场。然后手携美女,淡出夕阳,这绝对是一部看着超级解恨的片子。
喜欢上昆丁,那是很多年前,一个无聊到干啥都提不起兴趣的夜晚,闷在漆黑的小屋里,从窗台上拿下搁了快半年的一张碟片,慢悠悠的放进电脑,打算看部电影来缓解一下压抑心情。就那么一看,喜欢上了这个拍杀手能先念上那么一段《圣经》的导演,喜欢上了他电影中血腥暴力。还有那种独具一格的讲述方式,更喜欢上了每部电影中那些鲜活的个性,那些给人感觉都有点神经病的屏幕人物。或许,到现在,我已经算是个不折不扣昆丁脑残粉,谁敢说他拍的电影不好看,说不定真能把他拍成一坨屎,或者被他拍成一坨屎。
整部电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赏金猎人的装B浪漫主义引发的血案,
片子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正儿八经的感叹一下真是“成也医生,败也医生”舒尔茨你怎么就那么dei呢。你TMD去握握手能死,虽然你说那句“对不起,我没忍住”时真的很帅,“砰”的一枪真的很准,小李那么帅,都被你给爆了,但是九泉之下的你会不会后悔“我丫的竟然为了跟这个杂碎争一时之气,而被爆出十米远”,舒尔茨的装b,耍帅造就了这部电影,他鲜明的个性死要面子,让本来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又上演了一场激烈的血战,我相信,当姜戈被黑恶管家吊起来打,差点被干掉小jj时,他肯定深深地骂了一句“舒尔茨你这个臭傻逼”。但当姜戈复仇成功,抱得没人归时,他又会深深地怀念起你这个傻逼朋友”SB,如果不是你,也许我现在还被人吊起来,拿着鞭子死抽呢?谢谢你让我有尊严的活着,我和我的爱人,非常感激你,永远都会去给你上坟,你不要担心在下面没有钱花”而坐在屏幕前的我,现在有多激动你知道吗?我一定会为你写一篇墓志铭,来祭奠你这个热血沸腾,有点脑残的傻逼老头。
谢谢昆丁又让我激动了三个小时,很久不写字的我,还是很激动的写出了上面那一大段废话,
更可很的是,我竟然激动的抽了一根烟。
烟的味道,真香!
小李演反派也是那么有味道!!
致敬舒尔茨~~~~~
致敬《姜戈》~~~~~
致敬所有在片子中血肉横飞的人们~~~~
   
   

 2 ) 姜戈和他老婆真是特别讨厌

姜戈对于作恶多端的白人通缉犯报以同情,只不过是因为那家伙的儿子在旁边。需要舒尔茨做心理建设才能开枪。而到了坎迪庄园之后,对于收到和自己当初一样压迫的黑人兄弟,他却能横眉冷对,甚至过度演出,在舒尔茨对于要被咬死的黑人角斗士出手相救的时候执意阻止,眼睁睁的看着他被咬死。
到此,我已经非常讨厌姜戈了。他之所以阻止舒尔茨救角斗士,不过是因为怕露了馅而救不了他老婆。所以说,在他眼里,只有他老婆的命是命,其他黑人的都随意。
好吧,那么你既然能演的那么好,那就继续好好演呗。为什么在餐桌上演技却那么差,被黑人管家发现他们的真实目的。你既然在你老婆面前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那么我只能说,之前对于其他黑人的不屑和残忍,并不是演技所致,而只是确实不在意而已。
当然了他作死的老婆也确实帮了大忙。我感觉姜戈老婆这个角色,从剧本设定到演员的演出都极其极其失败,一个能出逃那么多次的女人,怎么可能一丁点气场都没有,该镇定的时候一点都不镇定,而且演技超差。说实话这盘棋就是因为她的智商情商双低的表现而搞砸的。
反观舒尔茨医生,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冷静而心狠手辣,但是他能冷静开枪的,都是通缉犯。对于无辜的人,他不会有任何伤害的意思,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比于此,姜戈则彻头彻尾的是个虚伪的圣母。
影片结尾姜戈的老婆面带笑容夸张的捂上耳朵那个动作让我感觉,如果我手里有枪,我可能直接就崩死她了。第一次看到这种英雄救美的片子的女主角是个完全不值得营救的绿茶。
最后加一句,迪卡普里奥演技真心也就那么回事,别说得奖了,我连他为什么经常能拿到提名都弄不明白。

 3 ) 你只能成为自己

听闻Christoph Waltz再次得了奥斯卡,我宽慰不少:医生,你可以瞑目了。 影片里我最喜欢的一幕,是最后莱昂纳多想要再给医生一个下马威,坚持要他过去和自己握手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对峙。 这时的医生被女仆弹的《献给爱丽丝》搅得心烦意乱,黑奴被虐杀的一幕在眼前不断回放,良知告诉他,他本可以不死,只要自己愿意救他,而他当时选择见死不救,正是为了伪装自己的身份。如今身份败露,功败垂成,那么黑奴的牺牲便毫无价值。医生的恼怒,不在于钱,在于一条人命白白牺牲了。 莱昂纳多饰演的角色显然没想到这一层,他是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恻隐之心起到的移情作用在他这里不管用,他只以为医生是输不起。偏偏最后,医生还对他说了些希望永远不见之类的硬气话,于是他的骄傲被触犯,决定痛打落水狗,把对方的这最后一点锐气也挫掉。 他叫住正要离开的医生,说:在我们南方有个习俗,当一桩交易完成之时,双方要握下手,表示诚意。

医生说:我不是南方人。(转头又要走) 莱奥纳多大声说:但你在我的房子里,所以我坚持握手。 医生说:坚持?坚持什么?坚持和我握手吗?那么我恐怕就要坚持不和你握手。 莱昂纳多:你知道在我眼里你是什么吗? 医生继续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是什么?我不知道。 莱昂纳多:我认为你是个输不起的人。 医生回击:我认为你是个胜之不武的人。 莱昂纳多:在奇卡索郡,如果双方不握手,买卖就不算完成,那些签了字的文件就狗屁都不是。如果你不和我握手…… 医生:如果我不和你握手,难道你就不要那一万两千块了?我不信。 莱昂纳多转向他的保镖:布奇先生,如果这个黑奴控德国佬不握我的手,而这个黑奴要离开,你就开枪毙了她。 保镖缓缓举起了枪,对着女黑奴。 医生这时五官都扭曲了,他说:你真的坚持要和我握手吗? 莱昂纳多已经看出了对方的屈服,得意洋洋的伸出一只手:我坚持。 医生无奈地摊开双手,说:如果你坚持的话。 然后他大踏步过去,抬起自己的手,袖口里弹出他的秘密小手枪,碰的一声把莱昂纳多打死了。 我喜欢这一段,和我喜欢《Heat盗火线》的理由是一样的,前者用一个片段、后者用一部电影的长度,都告诉我们:在以自己为尺度的人生里,你其实是没有选择的。 医生明知道,他开枪打死了莱昂纳多,自己势必要在满是对方武装的屋子里凶多吉少,但就如他开完枪后转身说的那句话一样:“对不起,但我就是控制不住。” 可以说这是洁癖,也可以说是底线,又或者是自尊。 每个人的自尊在不一样的地方,医生的自尊并不在“输”这件事上,他的底线在于不得不屈服于自己憎恶的人,这是他的自尊所不能忍受的。一个人的底线决定了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和不会做出什么样的事,通常这两点也就决定了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他不开枪,他就不是他。

在《Heat》里,导演用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大神级演帝展示(是展示,不是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帕西诺饰演的警察和德尼罗饰演的大盗,各有各的问题:帕西诺已经离过一次婚,有个精神极度焦虑的女儿,现任女友总怪他爱工作不爱自己;德尼罗生里来死里去,向往家庭的温馨却始终孤身一人,遇到喜欢的女孩也不能像个普通人那样去爱。在决战的当晚,帕西诺的女儿自杀未遂,女友在医院又惊慌又恐惧的照看,帕西诺也说,我会留下来,哪儿都不去,这时谁都知道,留下来毫无疑问重要于他的警察职责,倘若这时帕西诺选择不去追捕德尼罗,谁都会认为合情合理。但,这个合情合理“合”的并不是人物的内心,而是世俗道理,所以当女友对他说,你去吧,不要紧,这里有我的时候,帕西诺立马一路狂奔出医院——内心的选择,往往超越世俗对错。 而德尼罗,此时已经成功逃脱,载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开在一条畅通无阻的路上,也是在这里,德尼罗再一次展现了他微妙而精深的演技:他的手指反过来挡在唇边,眼神闪烁不定,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焦躁,看向坐在身旁的女伴时,会突然露出不好意思的笑,而郁闷的女伴却完全不知道他此刻的挣扎。只是,明眼的观众们看到德尼罗的表现已经知道:他会回去。他的内心有一种规则,一种自有的正义,驱使他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回去杀了那个出卖兄弟的叛徒,即使这样做会失去唾手可得的幸福和自己的一条命。面对女伴时不好意思的笑,是一种双重的羞愧,不仅是对女友的歉意,更是一种被人看透的恼怒,因为自己的举动正好印证了当初帕西诺坐在桌对面时对自己的预测:“所以如果有一天,如果有那个必要,你会毫不犹豫地抛下你爱的人,就这么融入人群中悄悄走掉吗?” 德尼罗很淡然地回答:“是的,我会。” 导演最犀利的地方,就是在这部片子里抛弃了传统警匪片的核心对立,即身份上的对立、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在公路上,当二人从各自的座驾上走下来,心平气和又饶有兴趣的进入路边的咖啡店一起喝咖啡时,这个对立便不存在了。这时两个人都想知道,能和自己并驾齐驱的对手是怎样一个人。两人像普通人一样坐下来,聊天,然后和平地离去。这个过程中,观众也知道了造成两个人对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偏执,都是一样的偏执。我对犯罪很在行,我做的很好,我就做了,也许经商也可以赚大钱,但我就是不会去做;我是一个好的侦探,我对抓捕罪犯很在行,那么我就做抓捕罪犯的工作,经商可以赚更多的钱,那又如何?我就是不会做。世上所有其他的事,都是这个道理,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做任何职业,但一旦认定了后,就很难改变了,不是没有条件,而是你不会做那样的选择。世上只有一条路,就是你正在走的路。 在最后关头,也是编剧的导演都给了两人选择——而且是更好更合理的选择:留下来陪伴亲人修补关系的裂痕,和带爱人远渡他乡幸福之国——是为了让观众明白,这并不是一个是警一个是匪的问题:单靠责任感并不能使一个警察在女儿自杀未遂还趟在医院的时候就去追捕罪犯,而德尼罗冒着生命危险回去清理门户也无关金钱。两人都没有选择那条更好的路,是因为他们无法忽视内心最强烈的欲望。最终,当德尼罗死在帕西诺枪下时,帕西诺压抑住自己那份难以言喻的心情,惺惺相惜地握住了德尼罗的手,直至他断气,其实是在唏嘘另一个自己的命运。 终于写下这一篇早就想写的评论,也是为了白纸黑字的告诉自己,屈服吧,遵从自己的内心并没有错,无论世俗告诉你什么,你只能成为你自己。

 4 ) 舒尔茨医生的死

观影之后,一定有许多观众十分喜爱舒尔茨医生这个角色,也对他的死十分惋惜。一个如此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竟然以一个看似如此荒谬的结局收场。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舒尔茨医生的死,究竟何去何从。

在影片开始部分,舒尔茨医生和姜戈在酒馆里,谈论赏金猎人的职业,我们可以得知,这个职业是政府出钱悬赏,然后舒尔茨医生来去追杀这些坏人,来获得报酬。在医生的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了他自己内心十分鄙视奴隶制。 在西方,做牙医是一门十分赚钱的行业,而且毫无风险可言。那么舒尔茨医生从牙医转行到赏金猎人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肯定不是Money。舒尔茨医生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赏金猎人这个职业正好为他的正义感提供了一个合法的渠道,既可以猎杀坏人,又不违背法律,对于舒尔茨医生来说,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影片中期,舒尔茨医生和姜戈在讨论如何救出他老婆Hilda的时候,医生用了农场和马的比喻。在姜戈提出要强行救出Hilda的计划时,医生制止了他,理由是:如果强行救出了hilda,那么他们就成了偷马贼,就已经违法了。我们可以看到,医生至今为止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法律的范畴之内的。医生虽然鄙视奴隶制,但由于法律的原因他并不能有很大的作为。所以有很多时候只能袖手旁观。(例如当Calvin放狗咬死那个奴隶的时候,医生就十分纠结,因为在当时的美国宪法里,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奴隶主可以做任何事情,包括了结奴隶的生命,所以医生也只能在马车上亲眼目睹这一切)

谈到医生的死,其实片中有很多细节。我们来详细探讨。其实医生的手枪里是有两颗子弹的,在酒馆的故事中我们已经看到。他在杀死calvin之后完全有时间再去回头杀死拿枪的枪手(那个枪手在看到calvin死了之后已经被吓到,站在原地发呆。按照医生的枪法和手速,杀掉他完全没有问题),但医生只是张开了双手,说我只是忍不住了。其实医生此话不只是说和Calvin的握手,更是说他自己整个人生的轨迹。之前他无时无刻不在遵章守法,做一个在法律范围内执行公平正义的一个人。但在和Calvin博弈中落败之后,他便发现,法律有时是无法让这些坏人得到应有的下场的,反而让好人饱受折磨,坏人作威作福。于是他掏出了袖枪,杀死了Calvin。但医生也知道,在这之后,他也就成为了一个违法的人,一个罪犯,也打破了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常规,所以在枪杀Calvin之后,他也没有抱着继续生活的希望,而是让别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某种程度来说,医生的死是自杀。

医生死后,我们就发现,姜戈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变得更加敏锐,机智,言谈中也流露着舒尔茨医生的气息。但与舒尔茨医生不同的是,姜戈更加的大胆,更加的不羁,他无惧法律的约束,他可以将子弹射向任何他憎恶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舒尔茨医生的死真正的“解放”了姜戈。

舒尔茨医生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领路人,让姜戈从黑暗中走向自由。姜戈也是一个传奇,他受舒尔茨医生恩惠,也超越了舒尔茨医生,成为正义的执行者,同时他也解放了其他人。影片结尾,那三个被姜戈解救的黑奴望着姜戈疾驰而去的背影,眼中写满了钦佩和渴望自由的热情。有朝一日,他们也会像姜戈和舒尔茨医生一样,带领着北方军队,解放更多被枷锁缠绕的自由心灵!

 5 ) 昆汀的死穴

凭良心说《被解放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还是相当好看的,不论剧情还是表演都充满了娱乐性,有一贯的昆汀style标签。但若与昆汀的其他作品比较,这部电影的表现便相当平庸:疯不够疯,血腥限于血腥,不及美学;邪不够邪,从主题到叙事执行到镜头安排都标准正统;范也不够范,既没有科恩兄弟在《大地惊雷》中震撼人心的的侠义道,也没有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黄金三镖客》中的神级配乐。总而言之,看得人差那么一口气。

之所以如此,我想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编剧和画面效果两个方面。

编剧上,一是剧情走势过于中正,从头到尾按部就班,昆汀以往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疯劲”严重不足。那么昆汀一般是怎么个“疯”法呢?昆汀的第一部作品是《落水狗》(Reservoir Dogs),讲八个劫匪抢钻石的故事,但重点不在抢劫本身,而是抢劫之后劫匪之间的彼此猜疑和相互残杀。每个人背后的真正动机目的和在紧急状况前的表现都相当出人意料,画面的血腥度与人物的疯狂度较着劲地不断攀升,作为观众对情节的投入度也随之节节高。《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的疯则是体现在极端风格化的对话与奇妙的环状叙事手法。从杀手朱尔斯对圣经的引用,到文森特和黑帮老大女人的舞蹈比赛,再到黑帮老大和拳手的和解,人物在不同片段中的角色位置飘忽不定,情节的每一个转弯都出人意料,然而同时首尾相接一气呵成。《杀死比尔》(Kill Bill) 的疯劲很接近于《低俗小说》的路数,女杀手单枪匹马寻仇,风格化的拍摄手法搭配动画式的夸张视觉演示。而相对的,在《被解放的姜戈》中,大情节走向基本为时间顺序,除少数细节(比如小镇夜袭)安排巧妙外,全片从头到尾并无意外,谁死谁活谁胜出,政治正确得乏味。

二是场景安排撞到了昆汀的短处而非长处。回顾一下昆汀的编剧/导演史,他从《落水狗》到上一部的《无耻混蛋》(Inglorious Basterds)都以群戏见长。所谓群戏,在情节安排上要求多线索与多进程的交织;在拍摄上要求镜头机位角度在全局与聚焦间的取舍与剪辑;在表演上则要求同场景演员之间的配合与碰撞。群戏好看就好看在这些不同视觉力量的对抗,它非常考验导演的运筹能力,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与遗漏都会造成整个片段的失败,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但群戏也意味着导演在人物内心情绪表现上的相对松懈,因为在众多人物出场的片段中,视觉重点集中于人物关系的展开,集中于不同势力、方面的牵制而由牵制表现出的镜头情绪紧张度。群戏中每一个演员每一条线索都很重要,尽管也有主次之分,但并不必须一个灵魂人物领头。即使有灵魂人物的存在,这个人物也是通过与一个个辅助人物一条条辅助线索的交手中逐步脱颖而出的。换句话说,群戏高潮的到来是海浪式的,是随着剧情发展与对手表演的紧密烘托而不可逆转地一波波震荡而来,而非单枪匹马刺穿重围,故而并没有某个人物的内心戏需要担纲。《落水狗》中的八名罪犯各个心怀鬼胎,小算盘拨拉地哗哗响,有凶狠的杀人不眨眼,也有兄弟间的深情厚谊,说不上谁才是绝对主角;《无耻混蛋》中小酒馆接头一场戏各方势力都相当重要,紧张的气氛和着黑色幽默,枪林弹雨和血浆飞溅中的小高潮看得人心跳加快瞠目结舌。而这不过出现在电影的一半处,后面一场接一场的复杂群戏越来越疯,越来越好看。

相对的,我们来看看《被解放的姜戈》是怎么进行剧情安排的。姜戈(Jamie Foxx)是个美国南方种植园上的黑奴,美国内战前两年,姜戈因与妻子从种植园逃跑而被庄园主双双贱卖。机缘巧合,德国裔赏金猎人舒尔茨(Christoph Waltz)救下了他,二人合作靠追杀逃犯获取赏金,直到姜戈决定深入密西西比州的糖果庄园营救被卖去的妻子。影片的前半部分描绘姜戈与舒尔茨的江湖闯荡,重点在于姜戈怎么从一个黑奴成长为一名快枪手的。直到了后半段,二人闯关糖果庄园,行骗沉迷于黑奴角斗取乐的庄园主坎迪(Leonardo DiCaprio),群戏的部分才真正开始,龙虎斗也才终于渐入佳境,变得好看起来。那么前面姜戈与舒尔茨闯江湖为什么不够好看?是节奏太缓慢缺乏打斗戏吗?不是,这一段他们统共杀了9名逃犯,血浆四溅了三场戏。那是因为人少不够热闹吗?显然更不是。类似讲述二人缉凶的《大地惊雷》连闯关杀逃犯的大动作戏都没有,却并不代表这直线顺序安排的小场景二人戏就不好看。

《被解放的姜戈》在进入糖果庄园的群戏前之所以缺乏力度,是这一段缺乏焦点,在情节上没有一个紧绷的弦来制造期待与悬念。而在缺乏戏剧悬念的情况下,姜戈的个人成长就必须成为情节推动的依托。换句话说,前面这一部分走的其实该是内心戏路,观众必须在这长长的铺垫中认识姜戈,理解舒尔茨,才能认同后面糖果庄园里的义无反顾跟舍生取义。而要做到这一点,演员的表演就异常重要。这就不得不提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弱项:演员表演水平分布不均。

Jamie Foxx的姜戈和Christoph Waltz的舒尔茨凑到一起,风头就全归舒尔茨了。Jamie Foxx只有物理性的比划,缺乏人物个性的多方面展示。这个姜戈显得呆头呆脑,除了搭救妻子,行事相当一根筋。本来演员表演的呆板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电影本身的失败,如果姜戈只是群戏中的一分子,那么他的单一层次很可能就是一块大拼图中的合理一片;但实际上姜戈与舒尔茨的互动却是推动第二部分的关键,他除了必须解释自身的演变,从“奴”到“人”的心路历程,还必须与舒尔茨有更进一步的精神交流,这才能造出巨浪,推动后面糖果庄园的大风暴。Jamie Foxx显然没能达成这个目标。

另外电影中糖果庄园的群戏表演也很值得单书一笔。Leonardo DiCaprio的坎迪,Christoph Waltz的舒尔茨和Samuel Jackson的老管家史蒂芬形成了一个相当有风采的三角结构。坎迪傲慢,舒尔茨狡猾,史蒂芬阴险,这三个人彼此牵制,绵里藏针地客套、炫耀、试探就很有意思。Christoph Waltz的表演极为松弛,是这个三角形中能量最大的一角。松弛意味着空间,而空间为情绪层次提供了可能。相对而言,坎迪这个人物形象就比较单一,傲慢且愚蠢。DiCaprio演得虽不过分夸张,但依然紧张有余,松弛不足,人物身上有更多DiCaprio自身的影子,而非人物本身。Samuel Jackson的老管家是最有发挥余地的角色,他演得相当犀利,但表演与他在《1408》中的凌厉劲如出一辙,也是一种单层次的戏剧感。

从视觉效果上看,尽管《被解放的姜戈》也在政治正确的大前提下屏幕上血浆横飞,死尸成堆,但放肆的杀戮并不代表这片子拍出了“疯”劲。《无耻混蛋》除了篡改历史,更重要的是对历史进行了戏虐的视觉表演。电影讲到硝酸胶片易燃,便突如其来插入解说片段,一秒钟变纪录片;在展示电影院里德国高官云集时,竟然画箭头表明谁是谁,还“叮”一声配个箭头音。“疯”是疯在对视觉手法运用的随心所欲上。再看昆汀最为人称道的《低俗小说》,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穿插也转换得随心所欲,比如文森特要给吸毒过量的黑帮老大女人注射肾上腺素一幕,视角从女人失去知觉的脸转到左胸上的红点、针头、文森特的双眼和旁观者的双眼。这种视角的游移与穿越,拉长了动作发生的时间,进一步加剧了本就紧张的气氛,也逼迫观众不由自主地拉高情绪,看得人来劲。《被解放的姜戈》则是标准的线性进程,在缺乏剧情紧张度的情况下,电影中景特写的切换都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只有糖果庄园晚餐女奴与姜戈的关系被老管家察觉一处才有所激动。但即使这一幕,剪辑也很有限,是非常标准的连续蒙太奇,很难激发超一般的情感投入和视兴奋。

其实相对简单场景中拍摄结构和视觉表现力的缺乏,是编剧出身的昆汀的一贯弱项。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科恩兄弟在《大地惊雷》中牙医出场和《被解放的姜戈》中舒尔茨(也作为牙医)出场的力度。《大地惊雷》中是飘雪的小树林,主人公的老警探和小姑娘在陌生的印第安林地里本就紧张,这时两匹马从树林后缓慢踱出,其中一匹上坐了一只巨大的黑熊。镜头在小姑娘和老警探的背后、侧景、表情、视线间来回切换,随着马背上黑熊的逼近,紧张的情绪绷到顶点。这一幕中马背上的黑熊就是一个绝妙的视觉焦点,为本就紧张的画面增加了诡异,是静态的纯视觉冲击,无需任何对话提示,观众的注意力立刻就被调动了起来。《被解放的姜戈》中舒尔茨的出场则相对拖沓,先表现一群黑奴被两名奴隶贩子驱赶夜行,之后奴隶贩子发现对面有动静,紧张地勒令队伍停下。这时舒尔茨的马车从黑暗中现身,插入一个马车前行的主观镜头,再切回奴隶贩子枪上膛,人戒备。随后奴隶贩子喊话,舒尔茨正式进入镜头,边勒马边解释此行目的。这个场景中舒尔茨的马车顶上有一颗硕大的模型牙齿,晃晃悠悠地搞笑。当然舒尔茨出场的安排本就是喜剧性的,先前的紧张铺垫与后面的喜剧色彩形成对比;但仅就烘托出场力度而言,科恩兄弟的简洁画面与刀锋般凌厉的剪辑显然更胜一筹。

综上,尽管《被解放的姜戈》不失为一部好看的娱乐电影,但带了昆汀style的期待则难免不看得缺一味。就连一贯的精彩配乐也因为向莫里康内致敬,大量使用弦乐、鼓与号,反而让人不由自主地与《黄金三镖客》相对比,倒增加了二者差异的明确性。

 6 ) 戳痛太监的生殖器


     谁也没有想到昆汀在中国公映的第一部电影以这样的戏剧性的结尾收场,在中国大陆电影分级审查不透明的情况下,再牛逼的昆汀也无法在奇葩的中国电影市场分得一杯羹,其实由于《被解放的姜戈》在中国大陆放映时间的过度延后和盗版的流出,在《被解放的姜戈》国内首映之前,大部分的观众已经通过网络先睹为快了,而愿意为它再次步入电影院的观众大多是昆汀的铁杆影迷,由于昆汀电影的尺度一直比较大,他之前的作品均没有在中国的电影院线公映过,所以这次《被解放的姜戈》完整版将在国内院线公映的消息传出时,国内的影迷圈子里一片雀跃欢腾,但是到了首映那天,迎来的却是如此尴尬和惨不忍睹的局面,不得不说广电系统临时撤片和潦草解释的行为让广大的影迷群体的失望到了极点,网络电影社区里骂声一片,而随之而来要求建立合理的审片及分级制度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就像之前无数的呼吁和建议一样,广电系统依然对如雷的涛声无动于衷。

                                         摸不透的脾气

       关于《被解放的姜戈》被临时撤映的原因,官方的申明解释说是“技术问题”,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撤映的真实原因恐怕是因为片中一闪而过的某些大尺度画面,做惯了太监的人大多见不得别人有生殖器,于是即使是在好莱坞叱咤风云的昆汀来到这奇葩的中国电影市场,也免不了被“去势”,即使已经开始放映了,审查机构仍有通天的力量让院线第一时间撤片送反蚕室,而因为这次事件,《被解放的姜戈》也必将被华华丽丽的写入中国电影野史。
其实关于分级的争议和呼声今年年初也出现过一次,年初周星驰的新片《西游降魔》因其画面的血腥和黑色风格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影片中鱼妖鲸吞孩童的画面和猪刚鬣惊悚的“烤炉”画面吓走了不少小观众,这引起了不少电影分级的争议,其实在美国电影界有条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在镜头中尽量不表现儿童被杀害,如果出现,在MPAA评级时,必然会得到比较严的评级,而《西游降魔》在国内公映之时,这些较为Cult的画面并没有被剪掉,也没有明确的分级公示,这又从另外一些方面反应了表面过分严格审批体系下的漏洞,制度的不透明不仅会引发外部的不理解,也会让内部流程出现漏洞。电影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就像文学一样,会有题材不同风格不一的不同作品,这种多样化本应该属于好事,但是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这种多样化,就像前几年宁浩导演的作品《无人区》(未上映),成片送审没有通过,而审查系统给出的答复是因为:影片过于黑暗,角色都是反派人物,没有塑造正面的形象。这种答复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确实是啼笑皆非的,而这种审查也已经和正在扼杀大批优秀的作品。多年之前,《辛德勒名单》本有机会在中国上映,但是导演斯皮尔伯格拒绝了广电系统剪掉电影中表现大屠杀时出现的一些裸体镜头的要求,使这部经典名片与中国观众失之交臂,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也非常让人不解,在艺术上来看,人的身体是美丽的,用艺术的眼光和艺术的角度去展现或者欣赏人体完全和破坏社会风气不沾边,这种无理和愚蠢的要求实在是让人费解。

        去年的《白鹿原》因为删减问题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导演剪辑版和国内公映版一个小时的删减让人浮想联翩,因为电影院呈现的版本并没有达到大多数观众预期的艺术效果,而删减掉的一个小时很难说会不会给电影予大幅度的改观,所以在院线不如意之后,王全安就开始以删减为由大吐苦水并以此为借口为自己脱身,而其影片的真实水平如何却不得而知。《白鹿原》是90年代初的名著,得过矛盾文学奖,而改编成电影之后竟然遇到了那么尴尬的事,在过审的文学作品中允许表现的字眼和情节一旦以电影的语言来讲述,竟然就成为了禁忌的语言,对于文学、对于电影、对于艺术这都是一种极大的蒙羞。而在最近上映的《毒战》之中,广电的审批又体现出了一定的宽容,电影中内地拍摄的警匪大战尺度比较大,结构和剧情设计在国内的警匪片中算比较标新立异,而广电审批系统似乎并没有难为他。所以国内电影审批系统那脾气真的是难以琢磨,如果没有一个透明的制度,以后必将还会出现姜戈类似的尴尬局面。


                                             猜不透的心

       关于《被解放的姜戈》被撤映的原因,除了暴力和尺度画面之外,还有其他更为深入的揣度,那就是电影里面隐含的意味,电影隐喻这种东西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可能是因为观众过度解读,也可能是因为本身电影设置精妙,导演在电影里面夹带私货也是很正常的,这些敏感的隐喻往往也会引发争议和讨论,像前几年的《让子弹飞》就是一个典型的日子,《让子弹飞》本身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姜文也是一个相当具有思想深度的导演,时常在自己的电影里面夹带私货,他的电影在上映之后,观众的解读往往成为了电影之后的第二道大餐,《让子弹飞》在上映之后就引发了很多关于电影隐喻的讨论,姜文的毛情节被有意无意的过渡挖掘,对电影的二次解读又时候算是对电影的一次重塑,而这种挖掘,一般是不会得到创作者的肯定或者否定,这也算是艺术创作者本身的留白,其实这种社会的热议往往也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这近似于一次免费的大规模电影营销。

     《被解放的姜戈》的隐喻在于解放和白人对于黑人启蒙等一些情节上,但是具体上也并无很敏感的东西,更多的是昆汀的个性化暴力美学和戏剧节奏上的独特,昆汀这个导演不怎么走常规路,一路下来各种耍流氓,而这种痞子气却让昆汀的电影更受欢迎,而大胆不羁的昆汀到了中国却折戟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裸露镜头上,相比来说《毒战》的尺度比《被解放的姜戈》要大,但是广电审查系统最后却居然把《被解放的姜戈》给毙了,真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摸不透的脾气合上摸不透的心,让整个中国电影市场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论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水军事件、盗号事件还是莫名其妙的偷票房、伪合拍,中国电影市场就像一片欣欣向荣但是乱糟糟的菜市场,有暴发户,有冻死骨,更有莫名其妙、天雷滚滚和滥竽充数,如今中国的电影市场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前景广阔,香港电影早已开始北伐,而好莱坞也企图以合拍片多分一杯羹,但如果中国的电影审查还是那么不透明,实在是对不起这个逐渐扩大的市场和越来越多的观众,而这中矛盾基本上也可以定性为: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了,改革是必然的,只是或迟或早的问题。


                                      昆汀,下次再来吧

     《被解放的姜戈》是广电审查的一个牺牲品,但是多亏了盗版的存在,姜戈的莫名其妙撤映倒是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更多的网络下载,昆汀的电影多么的观众欢迎,即使他的电影永远不在中国公映,他的影迷也丝毫不会减少,但是作为一个忠实影迷,还是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坐在电影院里和世界各地的影迷同步看到昆汀没有被阉割的电影,希望这一天早一点到来,昆汀叔,不要气馁,下次再来吧。
  

 短评

本片很好的说明了什么叫做“躺枪”

9分钟前
  • cao
  • 推荐

waltz魅力十足 却死的那么酱油。。。

11分钟前
  • sevenseas
  • 力荐

一部很high的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就是那种影迷们期待的痞子昆电影,竟然片中人人都觉得奴隶制很正常!诡辩的话唠神逻辑,绝不吝啬的番茄汁,类型杂糅的舒心配乐, 克里斯托弗·沃兹和塞缪尔·杰克逊神棍级的表演,最后故事又在失控中走向疯狂了,唯一的小遗憾就是影片剪辑的节奏始终慢半拍。★★★★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舒尔茨大夫不远万里,来到米国。一个德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强哥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基友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好基友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15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握个手就能言欢,不握手只好灭门。

1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热血沸腾!三年的等待值了!那个低俗、性感的无耻混蛋又来了!

24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一开始就把我瓦叔写那么牛逼直到小李非要握手前,我都以为会玩个大圈套HE。结果瓦叔没了后一秒变无脑主旋律,如果注定正义脸机枪扫射,请问前面隐忍装坏是图个啥?瓦叔演笑面虎炉火纯青,小李的癫狂算到位,塞缪尔贱到无法直视,真心觉得不如无耻混蛋,配乐算是昆汀最差一次。但还算是好看,三星半。

29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就看完“我操两个小时四十五分这么快就过去了?”

30分钟前
  • 王坏
  • 力荐

昆丁稍微一用心,就足以窃笑着俯瞰众生。我觉得他最牛逼的一点是可以让所有大牌演员在他的电影里集体迷失自我,并被注入昆式狡黠腔调。当然,这种腔调不仅仅是表现在角色身上,配乐、运镜和台词通通昆丁范儿,乖、贱、粗暴、不可复制。Who's the nigger? D-j-a-n-g-o,D不发音。

3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才疏学浅,没看出大好,又怕别人说我蠢,假惺惺给四星。

38分钟前
  • 肉腾腾
  • 推荐

感觉比《无耻混蛋》都要好看啊!

41分钟前
  • zephyrus
  • 力荐

前抑后扬,情绪逐级酝酿,最后半小时则以很昆汀的方式回馈观众。老式西部片通常都是杀人不见血,一声枪响一股烟,人就躺下了,昆汀这已经不是血浆了,是血雨,爆开的鲜血之雨。而鲜血染白花也成为昆汀拿手的暴力审美。慢镜、暴血加耍帅,味道都很对。姜戈拼自己名字的时候,旁边是老版的姜戈。4星半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或许不是年度最佳电影,但极可能是最令影迷们过瘾的电影。不再在结构上费心编排的昆汀这次采用了更为传统的单线程叙事,他向通心粉西部片、香港武侠片甚至自己的《无耻混蛋》致敬。混搭音乐、暴力、语言(特别是外语)再一次成为手下重要的道具。塞缪尔·L·杰克逊奉献了他《低俗小说》以来的最佳表演

48分钟前
  • tintin76
  • 力荐

这片的牛逼跟导演无关

52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最出彩的是两个人,德裔“牙医”舒尔茨,和庄园里的黑奴管家斯蒂芬,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种族或者说肤色,二者的反差值得玩味。衡量一个人善恶的时候,就看他可以主宰别人命运时的选择吧,别的,都是矫饰。

55分钟前
  • 李小丢
  • 推荐

看到昆丁被炸飞那个镜头,不由地笑了

56分钟前
  • 王敖
  • 推荐

零,有一种类型片,叫昆丁;一,昆丁只拍这种片,但只有昆丁拍这种片;二,此片没那么完美,但已比无耻混蛋用心很多;三,昆丁可能永远再达不到低俗小说的高度,但本作足以革新西部片;四,南方口音蛋疼,有些笑点没听懂,以后我得看中文字幕版;五,原谅我用那么多分号,cuz Ima goddamn programmer.

1小时前
  • 了了
  • 力荐

砰砰搅基砰砰砰搅基搅基砰砰砰砰砰搅基碰到另外一对搅基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轰隆 【咦这是什么功能?

1小时前
  • Kardinal Waltz
  • 还行

故事核心其实老土得很,就是男的历尽千辛万苦去救他心爱的人。但是故事人物设定实在太棒,花165分钟在这部电影上是绝对不会后悔。

1小时前
  • Kreuzberg
  • 力荐

那么简单一故事拍快仨小时。

1小时前
  • 顾得儿白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