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工1947

HD

主演:玛丽·瓦索娃,Ladislav Bohác,Oleg Reif,Nadezda Gajerová,Pavla Sucha,约瑟夫·贝克,贝德里奇·卡兰,Bohumil Machník,Lída Matousková,Anna Houdková,Jaroslav Zrotal,薇拉·卡兰多娃,Josef Dekoj,Milos Nedbal,Josef Benátský,Stanislav Neumann,雅罗斯拉夫·马雷什,Ruzena Gottliebová,Jan Kapr,Felix Le Breu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4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罢工1947 剧照 NO.1罢工1947 剧照 NO.2罢工1947 剧照 NO.3罢工1947 剧照 NO.4罢工1947 剧照 NO.5罢工1947 剧照 NO.6罢工1947 剧照 NO.13罢工1947 剧照 NO.14罢工1947 剧照 NO.15罢工1947 剧照 NO.16罢工1947 剧照 NO.17罢工1947 剧照 NO.18罢工1947 剧照 NO.19罢工194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罢工194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获得了1947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是第一部获此荣誉的捷克斯洛伐克影片。《罢工》改编自捷克斯洛伐克女作家玛丽-玛耶洛娃的同名小说。1889年,在距离布拉格不远的小城克拉德诺的一座冶金工厂,一群被残酷剥削的工人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举行了一次罢工,本片正是取材去这一真实事件,讲述的是一群矿工通过举行罢工争取自己权益的故事。故事围绕着一个生活在底层薪金微薄的矿工家庭展开,展现了辛苦劳作却苦苦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矿工及其家人同压榨劳动工人阶级的冷酷矿工主以及占领军之间的冲突矛盾。作为一部黑白电影故事片,《罢工》一片的摄影手法以及入画构图显得极为生动,栩如生展现了矿工危险而艰苦的工作环境。尽管人物刻画和表演显得粗糙,《罢工》一片仍被看做是共产主义政治宣传影片的奠基石,而在电影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倒忌时酒之国斗罗大陆外传唐门英雄传 动态漫画凯文·詹姆斯:管他三七二十一黑客反击计划汽车旅馆疯劫案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破镜谋杀案:女演员杀人事件锦绣佳人烈日灼人1994要活着去天堂红十字方队男孩们和吉约姆正义者斑马人2:斑马城的反攻圣爱之旅湄公河女子监狱第五季死灵的陷阱2特朗勃遇龙人生路不熟失形2021童颜美女欢乐农家夜族公子小仙妻阿亚潘和柯西 Ayyappanum Koshiyum美女与猎犬窈窕淑女第一季魔画情巴伐利亚梦之旅洪金铜钱浸没2017僵尸先生圣何塞谋杀案 聖荷西謀殺案(普通话)007:大破天幕杀机国语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伊甸2006太空一号绝地逃亡紫禁秘录铁拳雄心

 长篇影评

 1 ) 人民团结力量大

这就是现在人们想要的电影,仅用丰富且惟妙惟肖的动作和表情就把剧情串联了起来。工人们的点滴福利是用鲜血和斗争换来的。但首要的目的是达成共同的愿景,有一个所有工人们拥护的组织团结起可以团结的力量,并坚定站在工人的立场,表达工人们的诉求,并且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取属于工人们应得的利益。

当今,同样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压榨劳工现象,前辈们用血肉与热血换来的福利正在逐渐消失,做五休二成为了日渐远去的幸福。五天八小时上班制度变成了稀少的工作条件,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加班不给加班费的工作,资本家们又重新成为了不受约束的那群人,时代不会改变人心,只会使人心改变。当下我国正在整顿的就是一些野蛮扩张、不遵守劳动法的企业及个人,互联网飞速扩张的同时资本大赚特赚的日子也要成为过去式了,存量化竞争的当下,产品逐渐趋同,守住原有的用户不流失都绝非易事,前浪就是网游公司,他们拍在了沙滩之上,没有掀起任何浪花,成为了时代的记忆。

当下的互联网企业不加快转型,下一个拍在沙滩上的或许就是他们。互联网已经成了新的基建,它太过重要,不能被几家私人公司掌握大量个人敏感信息,发展如果不受到国家监管,那么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互联网金融被叫停并重拳出击,撬动杠杆搞美国的那套垃圾债打包销售套利的手段,不打他们打谁?在国家打出共同富裕,财富再分配的当口下,还想着乘机打捞一笔,需要纠正这种不法之风。

如同影片中一样,当下的劳动力与劳动市场也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亟待修正,什么996是福报这样的言论都出来了,是资本家们看到路灯缺挂件蠢蠢欲动嘛?还是忘了身处在一个什么国家之中?

伴随着发展,同样出现了发展中的问题,教育、产业、医疗、外交,在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并非小国,人口众多,每一个决策背后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每个决策背后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各方利益牵扯,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敢于自我革命,这或许也正是我党可以经久不衰的根本所在。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站在人民一边,为人民发展谋福利,也不至于使群众落入本片中的工人们一样的下场。

资本家伙同执政者欺压百姓,沆瀣一气为非作歹,肆意践踏人民,电影中最后一幕大概是让我最深受触动的,人们被驱赶,面对无法反抗的平民,拳脚交加,开枪杀戮,最应该保卫人民的军队却被驱使来干对抗人民的事,不得人心。

 2 ) 爱森斯坦后期电影理论:乌托邦的观看行为和审美集体性

按:从影像的角度讨论劳动关系与无产阶级的审美意识形态,我们必然无法绕开爱森斯坦这样一个关键的起始点。作为蒙太奇手法的奠基人,爱森斯坦以革命性的艺术语言结合鲜明的政治主张,成为了苏联先锋派的领军者之一。作为今日的观者,我们应该如何拆解影像形式与政治理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作为彼时历史浪潮中的创作者,爱森斯坦实现了哪些突破,又触及了何种问题?为此我们选取了这篇由美国布朗大学从事电影理论与文化史研究方向的荣休教授菲利普·罗森写作的文章,为影片的探讨先行铺垫,以更为开阔的学术视角一探爱森斯坦作品中蒙太奇的绞合生成。

▲谢尔盖·爱森斯坦 (Sergei M. Eisenstein). 图片来源: sensesofcinema.com

爱森斯坦后期电影理论:乌托邦的观看行为和审美集体性

作者|菲利普·罗森 (Philip Rosen)

译者|丁旭 黄筱茜

原文英文题目:Eisenstein’s Later Film Theory:Utopian Spectatorship and Aesthetic Collectivity中文原文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6年第19卷第2期

本篇字数8964 字,阅读需20分钟。

虽然我们将要探讨的是爱森斯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般性审美问题,但是我们必须从更早的时间着手研究。谢尔盖·爱森斯坦于1925年到1929年之间用四部默片亮相并轰动世界影坛。他的作品立刻被很多苏联人和苏联以外的人(包括他自己)称作是一场美学和政治学的革命。也是在这几年间,他开启了一股创作理论文章和论文的潮流,在政治化的苏联先锋派中宣传了他关于电影的方法和独特主张,而电影在那时候仍然是一种新媒介。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几部作品现在被看作是电影理论史的里程碑,而且被看作是电影、大众艺术和现代性这几个马克思主义概念在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文本。

众所周知,30年代和20年代相比会有所不同。随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被苏联官方认可,大多数先锋派艺术受到了压制。爱森斯坦因名声显赫也成为批判的对象,他的几个电影项目也没有得到拍摄许可。有一段时间他还身处危险之中,但是从1938年发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开始,他开始断断续续地受到政府支持。他在那几年始终坚持撰写理论,这对当时来说是最重要的。直到1948年逝世为止,爱森斯坦除了20年代完成的经典论文之外,又创作了几千页纸的理论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没有公开发表。这些后期的理论作品中包括了至少两本重要书籍——现在已经出版的《并非冷漠的大自然》和《蒙太奇论》——的完整的手稿,关于第三本著作《方法》的内容,以及很多论文和笔记。1942年,关于蒙太奇的书中的几个章节被整合成了一本书,并用英语发表,书名为《电影感》(The Film Sense)。1949年,《并非冷漠的大自然》一书中的几个重要章节被收录到英文版的《电影形式》(Film Form)一书中,这本书按时间顺序来编录,追踪了他25年的电影理论的轨迹。

在本文中,我将参考英文版的爱森斯坦的理论作品。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爱森斯坦的三卷作品集(S.M. Eisenstein: Selected Works),由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编辑,并由英国电影学会和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BFI an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出版——第一卷:Writings 19221924, trans. by Richard Taylor, 1988;第二卷:Towards a Theory of Montage, trans. by Michael Glenny, co ed. by Michael Glenny, 1991;第三卷:Writings 19341947, trans. by William Powell, 1996。但是,更多的理论来源于他未发表的论文,如Non Indifferent Nature, trans. by Herbert Marshall,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很多读者把可获得的零散的爱森斯坦的后期作品看作是对他著名的前期理论作品的一种否定,而且将这种否定看作是一种策略手段而不是一种真正的理论发展——就像有人在1942年所说的那样,他认为爱森斯坦的后期理论是“采用官方的斯大林主义文化作为保护伞”的一种尝试。从那以后,学术界就围绕着下面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是否真的有两个爱森斯坦,他在早期和后期是否真的不一样?如果不一样,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考虑到斯大林主义的压力,爱森斯坦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作品中(尤其是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是怎样来展开叙述的?

▲谢尔盖·爱森斯坦作品《罢工》 (Strike, 1925) 影片海报. 图片来源: imdb.com

今天,我们可以接触到他的许多后期的作品。有一些同样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但是他后期作品中的严肃性和复杂性,它们在哲学层面和历史层面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它们所展现的长期的文化投入都是毋庸置疑的。鉴于现在可以利用的大量爱森斯坦之前没有发表的文献,诸如雅克·奥蒙和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等当代电影理论家称之为“20世纪伟大的艺术哲学家之一”,甚至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家”等。由此,借由在他所关注的问题中解读出一种乌托邦元素的方式,我想探讨的问题是:爱森斯坦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成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聚焦于爱森斯坦作品中的几个案例,这些案例贯穿于他早期和后期的作品,并且突出了他最关注的问题。在爱森斯坦的一生中,他最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就是电影和审美形式,而这又经常涉及观众(audience)、读者(reader),或者电影理论中的旁观者(spectator)。探讨形式和旁观者,就是要理解怎样“向观众清楚地说明一部电影或一件艺术品”。

我们知道,爱森斯坦是借助蒙太奇一词来开始真正关注形式的理论的。他在其理论著作中一直使用蒙太奇的概念,并且对其进行了扩展。在他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中,蒙太奇概念很快就超出了电影剪辑的范围而意味着一种整体辩证法(whole dialectics)。它意味着一个作品中所有不同的要素都面临着与其他要素相冲突和矛盾,但是最终都在一个动态的辩证法体系中得以解决。再者,他将这种意义上的蒙太奇看作是一种关于旁观者的以及和旁观者一起的工作。

他在最早期的理论中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提出了这个框架,比他1925年的一篇著名文章早了三年。爱森斯坦那时候刚拍完他的第一部电影《罢工》(这部电影现在非常有名),他在电影中讲述了罢工的高潮。电影用了复杂的蒙太奇手法,将沙俄哥萨克骑兵屠杀罢工者的镜头和现代化的屠宰场里宰杀公牛的纪实性连续镜头相互切换。爱森斯坦将这种蒙太奇定义为形式机制论(formal mechanism),但是他用了巴甫洛夫较新的关于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es)和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es)的术语来描述复杂蒙太奇的重要性。他解释道,电影安排了刺激和冲突,这些刺激和冲突将观看者先前的条件反射整合到可取的意识形态上的新方式中。然而,爱森斯坦也记载了一些失败之处:他断言只有资产阶级观众才会恰如其分地对罢工的高潮感到震惊,而工人和农民则不会。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工人把屠宰公牛与每天的肉食加工劳动联系在一起,而农民则把屠宰公牛和动物的日常农村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他们来说,这种镜头中所包含的感情和情绪是缺席的。

▲谢尔盖·爱森斯坦作品《罢工》 (Strike, 1925) 影片截帧. 图片来源: miro.medium.com

这个例子表明具有革命性的电影制作者们在新时期的苏联遇到了以下困难:电影观众在社会经济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在爱森斯坦看来,这种阶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精神生活和情绪生活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阶级成员来说,相同的知觉刺激会导致不同的关联,以及由此而产生不同的情绪结果。但是在1925年的苏联,电影制作者的社会需求是动员所有的观众共同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一来,电影业和艺术就可以成为传达新认知和宗旨的重要工具,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来说是很必要的。为了克服观众的社会差异,如果美学上产生的情感能够生成一种旁观者在情绪上的共通性以及由此而生的共同的意识形态,那它会不会在意识形态方面是有益的呢?尽管在爱森斯坦的早期作品中,对于蒙太奇的强调全部放在了安排冲突和矛盾上,但是这种强调却导致了观众产生情感一致性的问题。这就是电影《罢工》失败的真正实质。观众如何能够在感情上被统一起来的问题成为了后来爱森斯坦的电影形式理论、电影—观看者关系理论以及他最根本的一般性美学理论的中心。例如,几年之后,直到1929年,爱森斯坦仍然在利用条件反射的话语,他将目标描述为“一种单一的集体热情的舞台”,抽象概念或者观念在其中变成了“一种集体的经验感知”。爱森斯坦在此把一个成功的讲座描述为一种模式,但是他接着又使它成为形式的问题,并且认为电影是当时唯一一种能够消灭逻辑语言和图像语言(obraz)之间的冲突的艺术形式,由此恢复了对观念(意识形态)的热情。

目前为止,我的论述将问题架构在几个关键的对立之上,这些对立即情感上分裂的观众与情感上统一的观众之间的对立,以及有社会差异的观众与集体观众的对立。但是《工人电影的制作方法》一文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可能也会被认可为将这些对立修改成: 受社会阶层分化的观众与无阶级观众之间的对立,或者至少是与不受阶层分化的观众之间的对立。不受阶层分化的观众?或者更好的说法是,观众在影片的开头是受阶层分化的,但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变得没有阶级分化?这回应了苏联官方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的目标。(实际上,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时,斯大林自己公开宣布:因为苏联已经成功消灭了阶级剥削,所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些少数仍存在的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已经被消灭了。在斯大林看来,虽然这不是一个完全无阶级社会,但是这是“低级”共产主义阶段的成果,苏联正在通往完全实现无阶级社会的“高级”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前进。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电影或艺术作品本身不能创造无阶级社会。有一种解读认为,这可能意味着爱森斯坦所想象的社会情绪统一性会是一种乌托邦体验。因为虽然它假设社会正在向无阶级的未来行进,但是无阶级的精神体验是暂时的而且实际上存在于接受层面。历史地看,观看行为是可预期的。且不说苏联的经验现实,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苏联正式拒绝了乌托邦主义,追随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观点,而爱森斯坦显然不信奉明确的乌托邦主义。但是我们可以探索《工人电影的制作方法》中提出来的问题是否暗示着:乌托邦能够帮助界定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引领爱森斯坦进入他后期在美学方面的大量研究和作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它的条件是什么呢?

▲谢尔盖·爱森斯坦作品《罢工》 (Strike, 1925) 影片海报. 图片来源: moma.com

我在本文中只是试着说明关于爱森斯坦1935年在苏联电影工作者联盟创新会议上的讲话的几个大致方向;这个演讲被收入他后期的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中。爱森斯坦在演讲中公开宣布:他的形式和蒙太奇概念的重要的新进展与观看行为有关。这是爱森斯坦那次演讲的精华版,它应与第一个版本对比阅读,第一版为“Speech to the All Union Creative Conference of Soviet Filmworkers”。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演讲只比斯大林关于苏联的阶级矛盾已经被消除的声明稍早一点点。尤其是在他的后期作品中,他吸纳了包括美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修辞学以及艺术史和电影艺术等领域的知识。他一开始只是口头上同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socialist realist aesthetics)这一新兴术语,继而坚持认为形式是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以及电影社会功能的中心。他相当大胆地保留了“蒙太奇”这个备受质疑的形式主义的词语,但是他将观看行为(spectatorship)这个新概念引入了他的理论来进行反思。下文将指出两个新概念——主要是内部语言(inner speech)以及前逻辑思维(prelogical thought)或感性思维(sensuous thought);然后到观看行为,把观看行为看作是一种情绪统一和无阶级性。

内部语言是那时苏联知识分子中广为传播的一个重要概念。除爱森斯坦之外,内部语言对巴赫金派的语言学和文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并且对引领苏联发展心理学家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利维·维果斯基,他的同事亚历山大·鲁利亚年轻有为,和爱森斯坦关系密切。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聚焦于儿童在语言学习的发展过程中怎样把思想和语言联系起来。他们所作的研究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会经历一个内部语言使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使用语言的意义是针对自己而非他人。这种内部对话(internal dialogues)或者内部语言可能会吸收外部语言的要素。但是幼儿使用语言不同于成人的外部语言,成人的外部语言常常具有社交功能,需要向其他人说清楚并且因此受到某些逻辑限制。原因在于,当内部语言是针对自己而非他人时,语言的运作是不一样的,尤其在句法原则和语义过程的运作方面不一样。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成人的思维活动过程中仍然残留着一些内部语言,它在成人的思维过程中仍然在起作用。维果斯基和他的同伴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来写作,他们由此推断出很多东西,其中包括个人主观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以及思维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对于内部语言的一部分提倡者来说,尤其是对于巴赫金学派的成员来说,内部语言意味着在所有的语言使用中,任何话语都是以内部的对话为前提的,或者是以巴赫金所谓的对话理论为前提的。对巴赫金来说,这些对话的内在生命的想法证明:心态和个体性是社会性的,而且这些大量的内部声音(inner voices)与作为多种社会声音(social voices)的组成部分的文学作品相一致。这并不是在评判这个时期关于内部语言的讨论和影响的是非,那些讨论比我在本文所表明的要更微妙、细微和不同。有一种论述仔细甄别了维果斯基、巴赫金以及巴赫金派里的一些成员之间的细微不同,但是,这本书把巴赫金看作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并不是我在本文想要讨论的。我在其他地方已经说过:维果斯基和他的同伴、巴赫金派以及爱森斯坦都应该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革新者,他们实际上在斯大林主义文化中从事理论讨论,并且试着介入其中。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中期援引内部语言,每个人有不同的结果。

当他在1935年的讲座中谈论电影的“观众”时,他不再谈论刺激与反应这样的概念,然而,若是宣称爱森斯坦后期的著作中不再有关于物理结构或生理结构,或者精神世界里的神经活动与反射的影子,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毕竟这种方法的确自称为一种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其术语也偶尔见于爱森斯坦的晚期著作中。但维果斯基和巴赫金派确实使用了内部语言概念来反驳巴甫洛夫心理学,并且在爱森斯坦的作品中似乎也存在某种重心的转移。值得指出的是,爱森斯坦也了解过某些精神分析理论,然而在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中明确地正面提及精神分析理论于政治角度上是不可能的。而是将内部语言作为其思考观众和形式问题的核心要素。如维果斯基,他对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区分强调句法原则和语义加工过程。从语义学层面来看,他确信内部语言的词语指明物体的特殊性和物体的具体形态,而不是将事物聚合成抽象概念。因此,这些特殊的性质便成为联系思维观念的基础。另外,外部语言的主导趋势是使词语成为聚合事物特性的抽象范畴或抽象概念,而且这些概念具有逻辑一致性。但是,内部语言的句法得以发挥作用,有赖于事物特殊化的具体性质与指明这一性质的符号之间的具有比喻性的联结。爱森斯坦强调隐喻和提喻这两种经典的比喻手法确立了内部语言的句法原则。如果我们把内部语言看作连续的思维活动(flow of thought),而且这一思维活动联结着物体自身性质所指称的那一物体,那么,人们也许会认为它们的联结具有意象性甚至是诗意。这使得爱森斯坦能够将内部语言与蒙太奇以及诗歌相比。

爱森斯坦还认为这些联结是感性的。这一点对于当前的论述十分重要。这使得内部语言成为情感的语言,内部语言的思维活动(the flow of thought)也就成了情感的活动。他常常将内部语言称为情感(emotional)思维以及感性(sensuous)思维。同维果斯基一样,爱森斯坦也坚信外部语言并不会取缔内部语言,而且这两个层次的语言在精神上和平共处、相互依存。对爱森斯坦而言,这意味着情感恒常存在于思维层面,并且处于外部语言的逻辑建构之下。

但是,这一切对于形式和观看行为(spectatorship)以及与无阶级性相关的统一有何意义呢?或许我们应从爱森斯坦毕生都坚持的一个设想开始:他认为电影和艺术所激发的特殊情感须追溯到它的形式。如果内部语言是情感的活动,那么它肯定有活动的形式;这与具体性质和指称它的特定符号根据诸如暗喻和提喻之类的原则建立起联系的道理是类似的。而这与他所说的主要发现之间的联系是十分明显的。他认为感性思维的活动不仅是电影或艺术作品对观众产生感性吸引力的基础,进一步说,这是因为具有美感的形式发挥作用的方式,实际上和感性的内部语言的句法发挥作用的方式相似:建构内部语言的法则是……艺术作品的构成与形式所依据的全体众多的法则的基础。在电影或任何艺术形态中,所有的规范机制都是模仿内部语言的法则(与外部语言的逻辑性不同的)建构起来的。之前认为电影的思想工作必须从艺术形式的历史和带有早期艺术形式的电影的连续性的角度进行理论性地解读,而爱森斯坦的观点实际上提供了新的解读方式:艺术中存在着一个位于意识顶端的理念逐步上升的趋势,同时,还有一个通过形式的结构渗入到感性思维最深处的趋势。这两个趋势之间的二元对立为辨认真正的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创造了一种神奇的张力。1935年的这个讲座公开地奠定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美学理论的发展基础,爱森斯坦为此奉献了余生。但是这一奠基性观点还相对简单,不过它为爱森斯坦之后对美感形式的关注提供了一个新的正当理由:作品的“内容”是作品所激发的观念。这个观点的生成是社会性和历史性的。这可能会被理解成历史唯物主义里的如“意识形态生产”(ideologically produced)之类的概念,并且它的出现促成了电影实践。但是审美形式赋予这个概念以情感,而这使得观众参与到作品的动态建构之中,并因此使意识形态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其中。形式得以如此,依赖于意象性的具有比喻意义的形式或句法;如此前对内部语言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这些形式或句法形成情感的活动。艺术形式与内部语言的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构成成功的电影或艺术作品具有特殊情感的原因,而且这一对应关系使它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影响力。

可以说,这个新的设想为上文提到的《工人电影的制作方法》一文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虽然每个人的情感各异、想法不同,但是所有的情感却是以相似的句法或形式组建起来的。如果所有人的情感活动(the flow of emotions)是被相同的句法控制,那么这就意味着情感形式是超阶级的;同理,美感形式也是如此效仿情感形式的。如果我们再回到之前关于无阶级性的探索,那个探索恐怕会被无关历史的普遍必然性所消解。1925年,他曾说过电影《罢工》没有把观众统一起来的失败是一次形式上的失败。按1935年讲座的思想架构来看,它仍是一个失败,但是“失败”一词的含义不同了。当观众是因为不同的阶级团体而被感性地划分,这就意味着电影制作人未能在创作中发现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就是运用与人类心理过程的普遍形式相类似的特点,从而使观众脱离其长期以来被设置的阶级定位。

▲谢尔盖·爱森斯坦作品《战舰波将金号》(Battleship Potemkin, 1926) 影片截帧. 图片来源: sensesofcinema.com

但是在此情况下,这一解决方案实际上也是一种带有普遍必然性的形式。而且,对此情况而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似乎就是与历史无关的。因为在此种情况下,形式本身不具备历史性,尽管它在根本上是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为了全面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讨论1935年讲座里的另一个主要观点。这关乎文化和前逻辑性。在极为关键的一步中,爱森斯坦通过类似个体—系统发生论拓展了在他看来属于关于文化整体的情感或感性思考的特殊性质的范围。作为个体,孩子经历他们早期的语言阶段,在该阶段,他们的内在世界被一种感性的、具有比喻意义的想法所主导。这就是所谓的内在语言或感性思维,他也将此称作前逻辑思维。此外,它不会完全消失,它是后期外部语言和逻辑思维的基础。

1935年的讲座中,他紧接着设想在人类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与个体心理阶段平行的阶段,发现同样的结构来巩固超越个人的文化实践。他为此借助人类学以及相关的语言学,尤其是吕西安·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的概念。文化的起源通过同时代的原始文化和语言而得以呈现,这样的观点强烈吸引着爱森斯坦,同样,支配着文化实践与仪式的形式与支配着儿童的自我中心的内部语言的前逻辑思维形式相同,这样的想法也吸引着爱森斯坦。他认为控制内部语言的前逻辑思维的原则同样控制着风俗、仪式以及社会的非现代形式的日常认知结构,我们现代人觉得是奇幻思维的实践实际上忽视了逻辑区分。对于爱森斯坦来说,这些是处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早期”(dawn)和“开始”(threshold)的社会形态,而且它们显示了“前逻辑性的”“思维的早期形态”。它们可能已被现代社会所超越,但是正如个体的内部语言一样,它们从未消失殆尽。这意味着原始文化的思维以不同于当代工业文化的更为具体和感性的方式运作。现在,完全有理由关注具有独创性的原始文化的“原始”思维的概念。这些区分首先由一位殖民主义时期的法国思想家提出,它们被认为与种族主义等同,爱森斯坦本人也这样认为;但是如今人类学并不认可它们。就我们在此所讨论的爱森斯坦观点的发展演变来看,一方面这可被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里的社会形态决定精神状态这一思想的认可。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现代社会的成熟艺术存在于整体与部分、内在与外在、前逻辑与逻辑、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作用中。

由此也引出了另一个在爱森斯坦关于统一观众情绪的探索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退行(regression)。也就是说,退行是艺术作品的特性与益处之一。因为个体的她或他会陷入感性思考或是被电影或艺术作品深深打动,所以存在着精神上的退行,但这个退行不仅是精神上的,它还是历史与文化方面的,与现代人共存并存留于现代。退行的悖论正在于:艺术形式的感染力关乎童年残余和前现代的文化实践;而退行的感染力使得艺术在意识形态上有益于现代化,甚至是有益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在爱森斯坦之后的理论中,退行是在情感上联合观众的条件。因此,正是退行的感染力使得爱森斯坦后期的理论中存在一个观众无社会差异与阶级差异的可能的乌托邦。

在正统马克思主义范围内,你可能会想到恩格斯对于一个近乎史前的原始共产主义的论述。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会重新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里的乌托邦思想,它并不是关于完美社会的有序空间的想象(空想的社会改良方案),而是如恩斯特·布洛赫和詹姆逊某些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那样,它是隐含着的强烈愿望或是希冀。无论怎样,爱森斯坦终其余生都在思考退行观念以及它对于人类的感染力,虽然他一开始还很谨慎,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沉浸其中。他总是将之与趋向于无差别的情感相联系。他着迷于建立退行与无差别性之间的联系,而这使他产生了一个关于“血浆”的概念(a concept of the plasmatic)。这意味着不仅是新形式而且也是新的物体持续不断地得以生成,并以日常逻辑里不具有的事物的原生流动性为前提。有时他将之视作变形虫、子宫、母爱、性别分化、事物基本的延展性之类等价物,因为它的感染力是能回溯到事物的本源,即事物在子宫、母体或自身物理性质时的毫无形式、未经分化的状态。爱森斯坦关于迪斯尼的论文和论述含有对Plasmatic的定义和讨论。爱森斯坦可能参考了恩格斯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事实上他常常这样做,比如《自然辩证法》1925年首次出版并且得到了官方认可。这一点对于爱森斯坦是十分幸运的,因为他能够引用其中的观点来指称他关于生命就是无尽的运动、生成与演变。

那么无阶级性呢?行文至此我们可能不禁会发问,乌托邦思想的内在逻辑是否总是表达只有通过退行才能实现的愿望?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乌托邦并不是作为一个空想的空间结构和完美社会而出现,而是一种希冀和愿望,通常是无意识的,它促成一股社会驱动力,还激发审美和文化实践。布洛赫和詹姆逊实际上就是这一观点的标杆。不过如果有人坚信乌托邦能够实现,那又会怎样呢?早在1936年斯大林就宣称苏联建立了一个接近于乌托邦的社会。参见斯大林的论述。我在本文中努力说明对爱森斯坦关于观看行为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源于渴望无阶级性的乌托邦冲动,这个无阶级性的渴望产生于一个确切的历史时刻,并以非历史的普遍主义作为终结。但是这是否会使这种观众理论成为如西方马克思主义里的乌托邦的希冀、愿景、美梦一样的一种表现?以及它是否可成为一条线索,将爱森斯坦后期的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将之看作对斯大林美学的妥协?如果真是这样,或许爱森斯坦可以引导我们去思考是否这样一个乌托邦愿景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可归因于退行、想象或者其他类似的事物,如精神分析学家解梦时所说的那样。这些问题需要更为广泛的探究,而对于此篇文章,我们必须在此结束。

 3 ) 一点笔记和感想

1、国家资助拍摄的。列宁曾提及电影是能够最好服务于意识形态的一种媒介。《罢工》是作为当时社会主义电影拍摄的“教科书”,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政治宣传,但不可否认,它的确很牛,成为日后无数电影的参考书。

2、每一帧都可作为静止的摄影作品,构图绝妙。

3、电影艺术服务于意识形态。如果按照西方的一些立场,共产/社会主义是邪恶的,那么这部电影是邪恶的,它通过图像通过电影独有的能够“控制”人心智的能力,向无辜地观众无形中灌输某种意识形态,于是《罢工》是独裁者式的。但是,难道不是所有的电影和动态影像都是如此吗?这只不过是一个较极端的例子而已,还有更极端的纳粹当局拍摄的《永恒的犹太人》(旁白介绍着犹太人的迁徙,图像上显示的是鼠群的迁徙,不禁让人想到《罢工》里面最后牛倒下的隐喻)。但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产物,广告,你能说它利用图像灌输意识形态的程度要比《罢工》少吗?

4、我并没有站立场的意图,我想说的只不过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意识形态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我们站在我们的意识形态场中对面别的意识形态,是“排他主义”而不是孰是孰非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力。意识到这点,我们能够“原谅”,并开始接受、欣赏很多事,比如电影。

 4 ) 前无古人——"杂耍蒙太奇"

《罢工》共有八部分,讲沙皇统治时期的工人反抗运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极其生动的叙事,目不暇接。

看爱森斯坦的电影,你会发现台词是完全不必要的。人声会影响剪辑,这在他看来是绝对的。爱森斯坦把一切毫无关联的画面,没有感情色彩的特写接在一起,引导观众进入他创造的“故事”中。。。在他的蒙太奇中,似乎可以看到诗歌的影子,正如他在《蒙太奇论》里自己列举的那些例子一样,那些动物和物件的象征意义非常的明显,但每一个场景都是剧情发展的一个启示。关于音乐,我只能说配乐真的很棒,已经跳出了“传统默片”的音乐模式,甚至每一个音符和每一个镜头都完美的契合。这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默片之一,一个精致的艺术品。热爱电影的人都应该去看看这部片,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的~~

 5 ) 德法国先锋派与苏联蒙太奇学派

            在法国先锋派上,更多地注重形式美。
            而在德国先锋派上,却越加走上内容美,更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内容。茂瑙,表现主义的佼佼者,《最卑贱的人》等。但在他的,《吸血鬼》中似乎看到有表现性的蒙太奇出现,大量的老鼠,牲畜的惊慌等单镜头组接。
   
            而爱森斯坦不论在《战舰》,还是《罢工》上,似乎使集大家之所长。
         《罢工》开始,大量的机械,人的流动,不停开门关门,变形的字幕等等。会似乎看到立体主义的《机械舞蹈》,抽象主义的《对角线交响曲》。所以在爱森斯坦的电影中是十分充满诗意的。
 
           另一方面,更多的表现性蒙太奇运用,猫,鸟,不再冒烟的烟囱,对立3方的妇女,警察,工人。这一切的蒙太奇更侧重于控制观众的情感,而结合影片的主题意义。会不自觉地想起德国先锋派。
  
           而作为独创艺术形式就是他的表现性蒙太奇了,當然不能至割裂地看雜耍蒙太奇,這只是他在使用表現性蒙太奇中的其中一點而已。
           如果让我评论爱森斯坦,我会这样说,一个表达现实意义的诗意电影人。

           (只作为个人的浅显评论)

            

 6 ) 罢工是劳动者的权力

这是一部拍摄于1925年的黑白无声苏联电影,电影的主要内容是一群劳动者为了共同的权益提高共同的地位发动的一系列行动。

如同列宁说的那样,一群各怀各心的人即使聚在一起也成不了事,只有一群有了共同理想并组织起来的劳动人民才能实现。

1925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还处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二十八画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而在过去的1922-1925正是一系列大的罢工事件。

这样电影的主要作用是解放思想,如同那个时期的其它苏联电影一样,一、你要认识到自己的权益,这样你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侵害。二、你要懂得如何维护保护自己的权益。三、劳动人民是一个整体、是命运共同体。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给劳动者社会福利保障、双休八(六)小时工作制、带薪假期、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援助……不是因为资本家良心发现,而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共产主义。

 短评

9.爱森斯坦首部长片,关于沙俄统治时期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罢工,摒弃主要人物,以群众作为主人公。首次使用非叙境镜头传达理性蒙太奇观点,即非叙事,而是传达概念。|除了隔壁印象派常用的叠映外,还有不少沿用至今的剪辑手法,人物叠化变老、运动倒退、人脸狗脸叠化交换,虽然含义不同,但技法上被诸如鲍威尔的《巴格达妙贼》(1940)、国产《西游记》等学的如出一辙。700

8分钟前
  • 杨小槑
  • 力荐

杰作!影史最棒处女作之一诞生:处处天才之笔:宠物店——人物登场;墨水瓶倾倒染红地图上的街区:血洗群众等等。牛逼的开片与结尾。那个水中镜像群冠电影史!爱森斯坦构想镜头的能力与剪辑的水准,在整个影史中也就黑泽明可以比了—无可超越的蒙太奇。

9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竟然还有丐帮!这部实在太深奥了,尤其丐帮部分...这么复杂的剧情.动物元素很精彩!有很多蒙太奇没看懂,不过压榨和屠杀的蒙太奇还是很赞!群众演员够多,简单粗暴性、夸张表演喜剧效果确实好,看的版本配乐赞!看默片听配乐真享受 逻辑略错误,没劳动力资本家靠谁活,简单粗暴但点不对

11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力荐

早期作品还没有脱离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但才气已经很大了。记忆最深的镜头反而是工人起吊车那儿,搭配前后的剪辑甚至让人想起多少年后的安公(当然电话那儿也像)。常常在想如果苏联人的运动镜头在爱森斯坦那会儿用得更好,会不会让他搞腾出几部更有现代性质的作品,工业和政治(论第一次解冻后期发展怎么把原来传统全重来的)害人啊。

13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推荐

8.5/10。①沙皇时期的一场失败但悲壮的罢工运动的始末。②不少叠影蒙太奇、快速蒙太奇、脸部特写蒙太奇和杂耍蒙太奇,比如第五章末尾和第六章的两段工人暴乱+被镇压(那个大屠杀工人+杀牛也许启发了《现代启示录》),不过整体蒙太奇运用水准差《波将金》和《十月》不少而且一些杂耍蒙太奇太符号了(比如人脸+狗脸、榨果汁+资本家)。③有些地方的叙事比较不知所云;中段叙事较拖。④一些影像技法更多是炫技(如开头水中的工人镜像镜头),无太多实际作用。

16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力荐

absent of sound, but fraught with artistic potential. fast-paced editing further blurs the line between primitivism and modernity.

18分钟前
  • V_Lachesis
  • 还行

1903年一场被残酷镇压的罢工。编剧是无产阶级,主演是工人群体,反派是大资本家和镇压武装。近似新闻片的记录质感,从事件爆发到双方拉扯、密谋破坏,直至第六章题为”毁灭“即血腥镇压。工人代表用动物画面指代绰号,资本家的室内会议和工厂里的示威平行剪辑,榨汁机碾碎水果对位骑兵队驱赶群众,大屠杀蒙太奇宰杀生牛。

20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作为爱森斯坦的处女作,在意识形态上顺应了当时的主流,即弘扬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展现资产阶级的剥削,树立敌对意识,揭示掌权者的血腥暴行以及无产阶级工人的顽强意志等等。在故事以及故事内核上,如今看来毫无疑问是极其“红色”的,是极具政治宣传功能的,没有太多的思辨性和深度。即使到了后来伟大的《战舰波将金号》里,故事和内核也依旧延续了这部处女作的元素。对人物的刻画,对人性的揭示,对个体的关注从来不是爱森斯坦的心头所好,在这方面,茂瑙显然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但抛去故事和意识形态,单拿电影形式,剪辑的试验性以及创造性来说,爱森斯坦毫无疑问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25分钟前
  • 7级残废
  • 推荐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在增强戏剧性,对比与突出方面着实可怕,几乎可以视为所有超现实主义的先驱。同时爱森斯坦影片中的演员也是极端,资本家就一定是贪婪丑恶的,而劳动人民一定是受欺压并走上反抗的不归路。因此,此片不免带有强烈主观思想,极适合为洗脑专用。

26分钟前
  • somnambuleNRR6
  • 推荐

以两次电话的转接来体现社会的不同阶层,以动物的形象来类比人物特征,以果汁压榨器来比喻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以屠夫杀猪的场景与沙俄部队对罢工者的屠杀,在这些表现手法中,有些以今日的目光看起来显得生硬,然而正是这些幼稚的手法奠定了电影语言的基础

30分钟前
  • Bigmob
  • 还行

看的是80几分钟的版本,重新排过(英文字幕),配乐很激昂给革命造势,不知道是不是后来配上的。电影还是非常明显的爱森的脸部大特写的插入和(对比、比喻)蒙太奇。

31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这镜头耍的 整部片子流畅而时髦 新的配乐也不错够紧张 众多人物东奔西窜 把小女孩摔死那段够狠的 无产阶级千万不能忘记啊 我觉得是爱森斯坦片子里我最喜欢的一部了 除了技法还有一股子写实的血淋淋

34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那个时候的隐喻蒙太奇现在看来有点雷。直接一个动物的头接到一个人的头,实在是汗啊~~~

37分钟前
  • cream.cx
  • 推荐

i think it takes time before i realize how important this film is..

40分钟前
  • Lukka.E.Reznik
  • 推荐

电灯灭,瓦斯竭,船坞停,铁矿彻,电线斫,铁道掘,军厂焚,报馆歇,匕首现,炸弹裂,君后逃,辇毂塞,警察骚,兵士集,日无光,野盈血,飞电刿目,全球挢舌,于戏,俄罗斯革命!——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

4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本片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作为试验之典范无可非议,然而就其诉求与煽动性的本质来看值得客观看待,毕竟它探讨的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人物脸谱化严重,并且站位片面。以导演的功力去拍一部去意识形态的黑色电影,应该完全没有问题,问题还在于导演讲故事的本领不如蒙太奇的使用,早期的多少都存在

49分钟前
  • 俾路支
  • 推荐

84/100 #第6800# 首先当然是背离传统的,如对故事、人物的“抛弃”,如剪辑有时靠符号、空间构图去连接等等,其生猛经常在一位导演的处女作中才看到,然后电影里展现出对政治和哲学的理解也与其对电影技术的理解一样丰富。

52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这电影是Eisenstein才华的完美体现。各种巧妙的镜头设置,场面调度,和让人眼花缭乱的剪辑,都不是一个导演处女作的特征。他对于多线故事的掌控和其蒙太奇理论的运用,极大的提升了电影的戏剧张力。而群戏之余,独立人物的刻画也很有意思。虽然故事本身受到了阶级意识的驱动,仍不失为伟大的艺术作品。

56分钟前
  • Nakadai
  • 力荐

摘自网络:描写1912年沙皇军队镇压罢工工人的事件。事情由一名工人遭到解雇并自杀引起,工人们跟雇主及警察展开冲突。《罢工》是前苏联著名导演爱森斯坦的第一部长片,被赞誉为“历史上第一部经典无声巨片”。这部影片实践了爱森斯坦关于蒙太奇的电影理论,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从而使他一举成名。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7.3;結尾一章還是最好,複雜空間結構及其造成的鏡頭內蒙太奇,音樂式的單鏡頭長度控制。但這片卻無疑暴露了無產階級的愚昧啊...

1小时前
  • 冰山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