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

正片

主演:唐纳德·特朗普,Sam Myerson,Jerry Falwell Jr.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上帝保佑 剧照 NO.1上帝保佑 剧照 NO.2上帝保佑 剧照 NO.3上帝保佑 剧照 NO.4上帝保佑 剧照 NO.5上帝保佑 剧照 NO.6上帝保佑 剧照 NO.13上帝保佑 剧照 NO.14上帝保佑 剧照 NO.15上帝保佑 剧照 NO.16上帝保佑 剧照 NO.17上帝保佑 剧照 NO.18上帝保佑 剧照 NO.19上帝保佑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上帝保佑美国》:让我们娱乐至死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尼尔·波兹曼写就的《娱乐至死》表达的是一种对“文化已死”的忧虑的话,那么《上帝保佑美国》则毫无疑问是在以一种狂欢的方式去接受这种死亡。没错,就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悲伤之后我们面对死亡的那个最终阶段。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人们对这个“人类的希望”抱有着太多的期许和幻想。那么,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美国呢?410天建成的帝国大厦?它代表着美国人民的勤劳团结。硫磺岛上的硝烟?它代表着美国人民的顽强英勇。飞赴月球的阿波罗飞船?它代表着美国人民的探索精神。足以抗击外星入侵的军队?它代表着美国人民的危机意识。恶俗真人秀和狗仔队?它代表着……嗯……代表着什么呢?

      如此,我们便可以大致拼凑出美国的轮廓了。帝国大厦还在,但铸就它的效率和热情已然消逝;硫磺岛还在,但人们只会去那里旅游拍照;阿波罗飞船还在,但几十年过去了也没等到下一班访客;外星人不来入侵,武器弹药还要一个劲造,因为“军工复合体”要承担10%人口的吃饭问题。只有娱乐文化蒸蒸日上,你瞧《绯闻女孩》都拍到多少季了?
    
      比起娱乐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侵蚀,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自觉得去接受娱乐文化的改造,不得不从这些文化垃圾中去寻找一些可悲的营养维持生存,如同明知汉堡薯条无甚益处却还要赖以为生一样。三句话不离琳赛·洛翰,五句话不离安妮斯顿和朱莉的八卦,对国家政策的讨论变成了单纯的怒火宣泄,媒体信奉“拳头加枕头”的报道真理,办公室里的人们过着浮躁肤浅又臭牛逼的日子,每个人都痛恨特权却又痛恨自己没有特权,孩子变得既拜金又傲娇,人们对不同意见表现出匪夷所思的愤怒,最后甩一句“言论自由”完事。

      这就是电影所展现的世界,这就是美国人当下所处的世界,而在全球化汹涌的浪潮下,这其实也是每个人所处的世界。所以当Frank和Roxy用子弹结束一条又一条性命时,我们不会有丝毫的怜悯,因为这些聒噪的躯壳的确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当两位主角迎来了生命的终结时,我们也不会感到丝毫的悲伤,因为我们还有我们的社会都和剧中人一样,走在自我毁灭的路上。

      上帝保佑美国?上帝早他妈死了。

 2 ) 上帝真该保佑保佑中国

“没人再说任何事了,他们只是复述在电视上看到的或者广播里听到的或者网页上看到的一切。你最后一次和别人面对面聊天没有发信息没有盯着屏幕或显示器是什么时候?不是关于名人、八卦、体育、流行、政治的谈话?而是一些中重要的或者私人的谈话。”

“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冷酷而暴力的地方。我们嘉奖那些最肤浅的人,最愚笨的人,最贱的人和嗓门最大的人。我们不再知道何为正派,不知道羞耻,不分对与错。品德最差的一群人既有名望又受敬仰。撒谎和散布恐惧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这样做能够赚钱。我们变成了一个喊着口号,喷吐着怒气的仇恨贩子之国。我们失去了善意,我们失去了灵魂。我们变成了什么?我们在社会中寻找最弱势的人,把他们推上舞台加以嘲弄,把嘲笑他们变成了我们的运动和娱乐。”

”我们既然不以文明为荣,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保留我们的文明?”

片中的经典台词实在太多太多了。光凭这些,就该是五星!

主角是名离异的美国退伍军人,处在一个另他崩溃的社会和时代。制造噪音并且永远不把车停好邻居、一言不合就对父母大声辱骂的真人明星、为吸引收视煽动仇恨和矛盾的节目主持、用有血的卫生棉丢向别人的真人秀明星、哗众取宠推崇脑残的选秀节目、电影院大声喧哗的人、一个人停两车位的人……

太多太多看不惯,但他们该被审判吗?不,真正该推上绞刑台的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

当他失业,回到家打开电视看到一名女高中生白富美仅仅是因为父母给她买的生日礼物不是凯迪拉克旗下的豪华SUV而是一辆雷克塞斯时愤怒咆哮,正好接到前妻电话,听到自己女儿因为妈妈给她买了黑莓,而不是一台iphone而无敌咆哮。
终于决定去“干”掉那些2B,“干”掉这个狗血的社会。

当然不只是生于50 60‘s的人受不了这个社会,标准的90后也有她们愤怒的理由。“暮光”迷,喜欢谈论朋克摇滚的家伙,摩门和其他禁止同性结婚的宗教教徒,装嫩卖萌管自己的乳头叫“妹妹”的女孩,赛车脑残粉,乡村乐脑残粉,任何支持无政府的人,给自己小孩穿乐队纪念衫的家伙.......

他们甚至辱骂了伍迪艾伦的恋童癖和迪亚波罗·科蒂编导的奥斯卡提名电影《朱诺》。

最后当当他拿着AK47跑到选秀节目现场,对着摄像机说他无法接受一群人取笑一个弱势的人并使他自杀,我想他是有维护公正的想法的。但当死胖子戳穿真相之后,他扣动扳机之前,他绝望了。对这个社会,对自由,对美国,发自内心的深深绝望。

片子的结尾处我想起了《处刑人》,最后那段在法庭上的畅汗淋漓地言论:

    我们不需要你们一贫如洗或是饥寒交迫
    我们不需要你们筋疲力尽或是百病缠身
    我们声讨的是你们的腐化堕落
    你们身体里的邪恶将被我们寻出
    我们将用尽每一口气,把他们消灭殆尽
    每天我们都会斩杀邪恶之徒直到他们的鲜血从天而降
    我们都会斩杀他们直到天空下的雨澄清
    不要杀戮!不要强奸!不要偷盗!
    这是每个人类 每个信仰都要遵守的法则
    这些不是礼貌建议!这些是行为的准则
    而那些将其视而不见的人将为此付出最昂贵的代价
    世上存在着各种罪恶
    我们只是要规劝你们 不要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别越过界限
    成为十恶不赦之徒 而进入我们所管范围
    一旦你这么做 终有一天
    你将会在回头时 看见我们三人在你身后
    到了那一天 你将罪有应得
    而我们将把你送到任何一个 你希望的神灵面前

这些都是经典。可惜又能引起多少人的反思和深醒呢!
对啊,如果电影能改变社会,那就不叫电影了。抱歉,我们活在一个糟糕的社会。

我们知道,不能老是带着充满怨念的心态生活,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它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原谅可以接受,但是不可以视而不见不可以无动于衷。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是满分的那个,当知己家长伴侣告诉你,哪儿哪儿有问题,哪儿哪儿需要改进一下,你不能像头倔驴一样,歪着头说“怎么了!我就是这样了!不爽你可以滚啊!”

当我一次次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还是欧洲各国拍出一些反映自己国家社会弊端的片子,并且开始对社会进行反省与审判时,总是感叹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胸怀,去面对属于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逃避,一味的封锁,一味的无底线。

我们都知道,属于我们的问题一天两天都会说不完。但是我们仅仅只是“说”,而我们最最需要的是“做”。





 3 ) God Bless America 一部想用重口味来表达纯真的电影

  每一个想要主张权利的人不能以践踏他人的利益来保障自己的权力,这种人虽然呼喊着自由民主,却往往利字当头,这也恰好反映出了大多数美国人的心态,又映衬了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主义思维,所以本片以自嘲的方式点题――“上帝保佑美国”,潜台词就是如果再这样下去,美国命运真的是阿弥陀佛了。这仅仅表题,实际上影片则是想借“怪叔叔”对当前时代美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美国人的许多病态思想行为进行全面否定,用最后的两败俱伤来告诉大家,我们到底怎么了?

  好吧,我用学校读后感式的影评作为开场,但其实接下来我想要评的不仅仅电影,而是感触。其实本来不想写这么多,源于周末早上的不愉快,遂才想起周末所看的这部片子。

  周六清晨,还在美梦酣睡的我却被小区内一阵阵尖锐而刺耳的汽车喇叭长鸣声吵醒(而且还是改装过的警笛喇叭),摸来闹钟一看时间刚刚6点20,这可离平日起床差了近一个钟头,更何况是休息日。工作已很累,好容易休息却没睡醒就被吵,心情很是不爽。探窗一看是部宝马X6作怪,刚要大声喝斥这种无公德心的人,忽闻楼下已有人开吼,没过多久左邻右舍都开始遥相呼应。心想这种情况下此人应觉得不好意思才对,却未想到此人竟旁若无人的继续狂按喇叭,而且更加变本加厉。后来应是有人跑下楼去理论,吵闹声中,隐约听见有人喉了句:“我等人下楼啊!不下来我当然按喇叭,关你鸟事!”我当时心里就犯嘀咕了,你TM打个电话会死?没电话跑上楼去会死?真巴不得在楼下理论的某位邻居突然变身现实版大叔。

  是不是每个期盼正义和美好的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拿着枪想对不公Say No的大叔!只因未到绝境,不敢爆发而已?

  书评前,大致也读览了下很多朋友的讨论。

  大多数质疑本部电影的评论人,要么说本片太过燥狂夸张,情节狗血不现实;要么就是表面带感,主题却不知所云,基本上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这部电影很傻很天真。

  面对影视作品,除了“爆米花”效果,表达思想同样值得回味。真要以理性科学的方式讨论电影情节,科幻片将是第一个被质疑的,认真你就输了!要学会用娱乐的视点来欣赏电影情节,用批判辩证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主题。其实,我们的某些人和片子中要批判的虚伪一样,极端偏执电影中某些不可思议的情节,而对现实中的冷漠和无情却视而不见,甚至推波助澜。对娱乐刻薄,对现实糊涂不正是当下屌丝的心态之一么?

  我承认,天真是有(否定现在追忆过去,这种想法本来就很天真),但绝对不傻,甚至很聪明的想通过“重口”和笑料调剂你刁钻的口味,用低廉的成本来探讨一堆复杂的话题,从这一点上看无论编剧和导演都不傻。至于“重口”,从开场大叔就把邻居的小Baby 直接轰成雾状血水的场面就可见一斑。虽然是想象的场景,但让观众还是感受到了片子的口味取向,第一口的咀嚼便有了味道。要知道在美国涉及儿童被杀的片子MPAA想都不想就会打上R级,甚至更严。

  之所以一些人会感觉片子很蠢,我也是理解的。这是因为片子虽用了时下流行的娱乐元素,却表现复古而又沉闷的道德及保守主义话题。而且,全片仅有的些许浓重被那些温和幽默而又理论式的对话冲淡,极力主张“盗亦有道”,不想冲破底线。这也导致很多人从预告片就开始遐想和期待的很多东西在正片中却未发生,落差甚大,加之越往后口味越淡,中间的无厘头情节和过于唠叨的对话又进一步使人昏昏欲睡,以至于观众到最后弄不清楚导演要表达什么,杀人也没固定标准,看起来更像是个人抱怨而非寻找公理,遂使得整个片子的水准下降。整部作品就好似大叔本人,即逆来顺受,奉公守法,纯真温情,又确有暴力倾向,好不容易变身了,花样却又不多,过于理智而不BT,最后关联起大叔憨态可掬的形象,很难让人感受到大叔内心的暴走。这可能和导演的功力火候、剧本完善等都有关系,该重不重,结局自然也无法深刻,所以评价中庸实属正常。

  我想,如果大叔能够宇宙爆裂大变身,完全黑化、更加神经质一些,表现手法再夸张一些;如果那些所谓“该死的人”其厌恶特性暴露得全面一些;如果变身前的大叔被欺负更多一些;如果镜头和音乐的配合上再令人血脉喷张一些,我想这部片子一定会更吸引眼球。可惜全片好似耶稣打尼姑,虽看点新鲜,但尺度过窄,即想玩叛逆却又充满着教条主义,正因如此很多人就不买帐了。也许导演本意则想育人,而不是血腥,手法上明显不够暴力,看上去更像为训斥小朋友做错事的恐吓小桥段。回想片中训练女孩开枪杀人,本应是一件严肃而冷酷的事,却拿好多个泰迪熊来当靶,顿时多了几分稚气和烂漫。

  最终本片两头不讨好,对保守主义来说,暴力行为解决不了问题。对激进主义来说,暴力又太过软弱,如果能沾上点《死神来了》的气息表达现在的这个主题,无论是娱乐和深度都堪称完美。

  不可否认,以理想主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心态来说,相较于那些个蝙蝠侠、钢铁侠,超人等仅凭个人能力便可力挽狂澜改变世界的超科幻英雄人物,主人公的行为更像是一名肥胖精神病人发病后的最后狂想曲,可能不值得一提,业务无法引领思考,唯一取悦众人的就是只剩那莫名杀人带来的猎奇感和对罗莉元素的吸引。但是,如果结合更多当前的社会现象来品味这部影片,我相信除了那些“噱头”外,你还能发现更多。

  现实中也有很多虚伪的主持人台上爱心满满,台下一毛不拔。就像片子里那个叫fuller的主持人,一面宣扬爱心、同情心,宣称爱国家,爱家人,一面不时用恶毒犀利的语言咒骂他人的父母,吸引眼球还不忘炒作自己的产品;时下为了飙收视率,各电视台创意栏目只怕冷不怕俗,这与片子里2个女人打架,甚至做出恶心的举动赚爆眼球根本如出一辙;选秀丑态尽现被嘲笑还庆幸可以上台表演,这在某名嘴主持的达人秀上也屡见不鲜吧;慰籍同事却被同事误会的尴尬也是一语点破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防范心里;下班回家满世界找停车位却发现有人偏偏不按停车线泊车,一车两位漠视可能给别人带来的不便,影片中干如此勾当还对他人唏嘘不已的S.B不是也把当下人的病态心理剖析的淋漓尽致么?总之仔细回味,你会觉得片子要表现得东西越来越有意思•••

  很多人喜爱用这部电影与《KickAss》进行比较,毕竟人物结构上都是相似的爆裂狂人+罗莉,但对比《KA》那般浓烈的屌丝味、泛幼稚化,本片的选题却更社会化、成人化。说白了,本片的很多细节其实还是使我感受到了某些共鸣,当然事先申明咱并不在美国。

  你可以说主人公很悲催,是一个十足的Loser ,思想保守还又跟不上时代,所以他遭遇到的种种不公及家庭、社会现象都是由他个人因素导致的,到结局你也不认可他所做的,不会施舍怜悯,更谈不上反思。但你要知道不管身份高低、贫贱富贵,大家都是社会中的一个单元,社会可以影响你,反之亦然。某一天,一些不公发生在你的头上呢?我想很多磨砺和成长都是对社会的一种充分吸收和转化,有的人摄取转化的快且深刻,有的则格格不入;有的人把吸收来的圆滑市侩重新排放到社会,一定程度上又再次污染了社会风气;而格格不入者要么转变要么被边缘。

  仔细倾听和观察我们的周围,其实现实中不乏相似的人物典型,而我们看待的眼光大部分都是以“疯子”为定论,却对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及背景漠视蛋定。要+薪的冷酷,马+爵的疯狂;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年轻小伙示爱不成掐死女友,导师帮你导上床;交通规则有章不循以致酿成惨祸,医生救死扶伤但被暴打,医患纠纷比比皆是;对比过去,社会现象愈来愈离奇。

  也许,我们中许多人也已经意识到了很多社会的畸形,想要站出来为其改变、疗伤,于是乎大批所谓“正义”、“先进”之士呼喊着要对各种现象的反思,各种深刻的正副标题发表在微博、报纸、网站,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势。但当大家对邪恶喊打喊杀,并有清晰、普遍一致的价值观时,这些人却鹤立鸡群的表示要反思的是社会,更表示杀人凶手也是受害者;当大家颂扬某些美德光荣时,有些人却叛经离道的表示此乃炒作。大多数情况下,站出来的这部分人还未治疗别人却已被感染,越来越多的冒尖者把与众不同的思维看成是“拉风”或者成名的最好机会,加之互联网发达,炫富耀奇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于是乎我们对信仰,对真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难以界定,普遍统一的价值观正在迷失•••

  讽刺的是,冷漠和麻木其实也就是在这一个个反思和口号中渐渐形成。我不禁联想,要反思的到底是谁呢?社会在发展进步,信息的庞大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聪明地会选择性忘记道德底线、聪明地很会转法律的空子,聪明地让社会的宽容能力愈发下降,却让脾气暴涨。这一切到底是生活的压力?还是一夜暴富后的畸变?亦或者是管理者的无能?这确实令人纠结。

  本片看起来很暴力,其实要讲述的内容却很天真、很烂漫,无非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怀念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善、与友好,怀念社会的温和及慢节奏,怀念旧时代的接触式社交,怀念以往的文明行为,总之我们的胖子主人公早已承受不了空气中散发的尔虞我诈,整日的八卦不休;受不了媒体的虚伪及那些喜欢表达权力却肆意践踏他人的权利的社会共性;受不了现代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及溺爱成性;更受不了已把耍猴逗乐作为文化主流的当代美国;可以这么说,影片的主题很宽泛又很现实,抨击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背负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即要强烈抨击又不能过于乏味正统,仅仅从这点上,我认为片子还是瑕不掩玉的。

  个人很喜欢此类的影片,即发人深思,又不乏轻松搞笑,有一定的娱乐效果。可能是看多了中国特色的硬题材电影,对那种以悲壮式、直灌式正义感主人公电影早已不太感冒,甚至还有一些抗拒,基本上此类片子看了开头就能了解结尾,同时中心思想也是千遍一律,就好像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什么引申义、现实义基本上都已有模式可循,换个次序就又是一个读后感。你可以说我们是麻木,或者是无奈,但我知道,向较某些人,我们还不算麻木,还愿意去思考,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如果非要在本应娱乐和开心的传播方式上承载一些看似悲壮的洗脑式题材,要接受那些本不该输入给我们的凝重,我宁愿这种表达方式是荒诞和无厘头、亦或叛逆一些,这样即不会触动某阶层的大条神经,也不会让人较真,更不会使观众太有负累感,还轻松刺激,猎奇味十足。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让子弹飞》、《KickAss》、《僵尸肖恩》此类看起来表面莫名,情节空洞,幼稚无理的小成本搞怪片口碑狂好,受人推崇的原因吧。你可以感觉到,这些电影在看似“弱智”的90分钟后,仍有很大的回味空间,仍就弥漫着一股浓浓不散的嘲讽味。既然干不了什么,想想总可以吧,天马行空,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我辈江湖磨砺种种,纵横互联网多年,上晓国内国外,下探狐朋八卦。一般来说,情节太故事、太煽情只会让我们感觉很《知音》、很《故事会》。很多人一面接收着影视作品输送的美好和感动,一面却又经历着各种残酷和现实的发生,夹杂两种极端感触必会发生某种化学式链变,也就催生出了对美好的不信任感,以至于别人对你太好了,你甚至都会觉得其充满着强烈的目的性。我们也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但除了草尼马和屌丝文化,更积极的东西似乎越来越不入流,传播那些“看起来很美”的事物愈来愈容易被批判为火星和天真,叛逆和搞怪正受到追捧,这一点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存在的。

  与其包扎着腐烂不如脱光来暴晒,赤条条的揭露伤疤,铁骨铮铮的发泄对某些事物和形态的厌恶,甚至反抗,配上荒诞和略带幽默的暴力,用最廉价的表现形式表达最深刻的主题。这是此类片子的共性,我想也就是所谓的“重口味”吧。喜欢“重口味”并不一定就是叛经离道。相反,往往是一股毫无遮掩的血脉喷张、是自我释放的表现。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光看完预告片以后就已经对此片期待非常了(好吧,我承认很多人是想看大叔和罗莉的发展)。

  但愿,God Bless The World!

 4 ) 对自由的误解

看了几个影评,里面无一不提到电影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我却更愿意认为电影中的一些人误解了自由。

自由,一般的定义是,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非常明显,后半名是前半名的前提,只有能负责才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的行为会对自身和他人赞成影响,这个负责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但有的人只提了前半句“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却故意忽略了“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但那也改变不了事实——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自由来自于责任。理想状态下,
如果人人都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大家都将得到最大的自由而不需要受他人约束。但地球不是天堂,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自由,如果你和我其中任何一人做不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必然造成两个人的自由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答案是——法治!人人生而平等与法治两者结合,可以保证你的自由和我的自由和平共处。多说一句,我想自由要比平等更重要,因为如果平等比自由更重要,为了达到平等可能危及自由,在不自由的人群中是不会拥有平等的,例子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

在电影中的世界,由于责任的缺失和法制的无力,社会趋向于解体。那些被大叔和罗莉认为罪有应得该死的人很多就是滥用了自由——只有自己的自由,没有别人的自由,只对自己负责,不对别人负责。那些不停制造噪音的、占用两个车位的、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堵着别人车前的、电影院不关手机……都是如此,他们理直气壮地伤害别人,被指责也毫无羞耻,可是这不是羞耻和道德问题,他们这样肆无忌惮是因为他们不用承担这种对别人伤害的后果,或者其后果非常之轻到可以忽略不计,这当然是法制的失败,而大叔和罗莉可以一路杀杀杀最后直接跑到摄影机前,这显然也是法制失败的夸张见证。

电影中电视问题也部分与自由有关,这涉及到敏感的审查与自我审查。非常专制和共产主义吗?看起来是这样,但正如没有没有绝对的自由一样,既然连政府权力都应当被约束,电视为什么可以例外呢?
电视的最大危害在于宣扬暴力和毒害儿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一句话道尽了新闻的特性,比刺激更容易成为新闻的是更刺激,性、暴力、丑闻、悲剧永远是最新消息,而在道德水平较低的国家,愚蠢的丑陋的粗鲁的无耻的角色更容易成为偶像,因为人们不愿意相信会有高尚的人和高尚的行为,当然也不愿意做高尚的行为。刺激性的画面更容易在人大脑中留下强烈的印象,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尤其是孩子们,孩子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为人父母有义务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留给他们,孩子们是文明的希望却又是世界上最后的弱者,人人都有义务保护他们免受伤害。我们却把孩子丢给电视机和游戏机,丢给那些报道血腥暴力性交的疯子们,丢给那些蠢蛋弱智妓女杀人狂?失职!
所以我是赞成媒体审查的,但同时我对由谁来审查有保留意见——由政府进行审查会破坏媒体的另一个舆论监督功能,希望以后会有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电影很棒很酷,人物古怪得很可爱,情节几次Switch使剧情一直保持张力很出乎意料,能让人一口气从头看到尾,吐槽得很精辟里面还有小小的幽默,很久没有看这么Cult的电影了。

 5 ) 奇葩大叔各色萝莉身体力行教育人民

精彩的两段frank的独白:
“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冷酷而暴力的地方。我们嘉奖那些最肤浅的人,最愚笨的人,最贱的人和嗓门最大的人。我们不再知道何为正派,不知道羞耻,不分对与错。品德最差的一群人既有名望又受敬仰。撒谎和散布恐惧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这样做能够赚钱。我们变成了一个喊着口号,喷吐着怒气的仇恨贩子之国。我们失去了善意,我们失去了灵魂。我们变成了什么?我们在社会中寻找最弱势的人,把他们推上舞台加以嘲弄,把嘲笑他们变成了我们的运动和娱乐。”
  
  
  “比起事实,刺激性的评论更被人重视。没有人有羞耻之心,真是值得赞美。我昨天晚上在电视看到有女人扔卫生棉条到另一个女人脸上,那家电视台称自己为‘今日女性频道’。小屁孩互相殴打,并且上传到土豆上。你还记得你看《幸存者》吃老鼠吃蛆吗?现在想想这还真是文雅呢。我们迟早看到拍两女一杯的女生上电视搞真人秀。我们既然不以文明为荣,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保留我们的文明?”

影片运用了Frank这个名字,简单直接Frank坦白。。。

你有多久没有真正的交流,不再谈论那些电视网络。。。而是真实的讲述你自己?老美偶尔还知道自个反省下,哪怕是拍个装B的片子证明自个在反省自醒,我们是不是不用形式了,自己也反省下?!

 6 ) 多重标准的道德洁癖者如何成为一个正义的屠杀犯

两星给小萝莉 我喜欢这种怪异的小妞

又是人到中年,又是家庭不睦
仿佛有种《美国丽人》的气氛
可显然男主人公没有继续妥协 而是揭竿而起了
团结了一个小萝莉展开正义的屠杀

看起来是个大快人心的事情
可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解气之处

由于神经衰弱失眠总受到邻居打扰,于是就偷了他们的车来作为行凶杀人的作案工具
看到不孝拜金女对父母大呼小叫而果断全灭 对自己妻女及连襟却轻描淡写的让他们受苦
电影院惨案后登上电视后得知萝莉并非受妓女母亲男友日夜摧残的苦命少女后断然离弃
满怀正义奔赴秀场意图拯救受人嘲笑的小丑 被当事人驳斥后失望的扫射一切

这样一个生活失意固执己见的道德偏执狂 多重原则的矛盾融合体最终找到了正义的铭牌来展开屠杀
就像常常见到的老实人的大爆发一样 没有激烈的争论 对抗 胜负
直接进入最后的报复

动机不纯 原则不明 手段单一而毫无理性的道德偏执狂展开的正义战争既不能对已经异化的人类带来任何触动 也无法找到正确的道路 除了给自己带来了一丝解脱的快慰

 短评

恶搞与政治讽刺间的平衡掌握不是很好,很多段乱过于沉闷,视觉节奏感有待加强。

3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导演满足了我的幻想。

6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影片中的种种社会弊病早已成为整个时代的流毒,绝非老美一家专属。所以恳请上帝还是保佑全人类吧,地球村公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PS:有些人是真他妈该杀!

9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its decent. could be more. and surprise surprise, bryce johnson showed up here, still looking hot!

13分钟前
  • ryan
  • 还行

Goodnight, Juno ... fuck you, Frank.

18分钟前
  • Andybest
  • 力荐

惆怅

22分钟前
  • 草叔叔
  • 还行

充斥着血液飞溅 却是我近期看过最TM干净的电影了!!!

25分钟前
  • 白鹿圆
  • 力荐

小萝莉很灵。《杀手莱昂》版的《克莱德&邦妮》,可惜说教太多。对道德观价值体系的反讽

28分钟前
  • 西老米
  • 推荐

武戏满分,文戏0分。观点极好,拍得不行。

30分钟前
  • 陈永仁
  • 还行

一部从头爽到尾的cult片,充斥着各种黑色幽默和犀利吐槽,满足了愤怒青年们对操蛋世界的一切反抗幻想。吊丝版这个杀手不太冷,老少配版邦妮和克莱德,文艺版天生杀人狂。导演在里面各种想骂的都骂遍了,除了借吊丝叔Frank发泄出对现实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对不平世界的冷眼吐槽。

32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力荐

看了心情很压抑,这世界上值得被突突掉的人太多了,大叔不应该就这么死了,革命事业尚未成功啊

36分钟前
  • Wobbit
  • 推荐

导演将心中各种看不惯借这部电影一股脑都发泄出来了。带些荒诞味道的故事,这样就可以无视片中的各种不合理了。各种说教与泄愤之后,倒也点出了一些症结,快餐文化对人意志的瓦解,人们不再关注真相,只要噱头等。美国超级明星暗指的就是美偶吧,各种想骂的都骂遍了,包括朱诺的编剧甚至伍迪艾伦。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部片里的萝莉比Kick Ass里的萝莉好看多了,然而片子本身也弱了点……

46分钟前
  • StarKnight
  • 还行

无论从黑色幽默、批判、话痨、致敬上都有那么些意思,又都差口气。

48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还行

很讨巧的视角,我相信这片子肯定会勾起一部分人拿起武器来他几发的冲动,暴力萝永远都是宅男影迷的最爱;正点的配乐,全新变种漫画式的暴力美学,各种反讽开涮和恶趣味的小细节等等这些都很好,但这片子在形式感上其实做的还不足还不够过火,否则那些说教和射杀的戏码怎么会显得如此剥离?

5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世界上有一种最大的恐怖主义,它叫做全球化!无聊的快餐文化,过度的消费主义,傻逼们沉浸在虚浮透顶的自我世界中不可自拔!谁他妈的说这片是恶搞?老子拿AK47爆你头!尼玛这分明是励志片,煽情片好不好!

53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有想法,但价值观表达上矛盾重重、模糊不清,是因为缺乏一个世界观立场。没有哲学的支撑,写这种剧本很危险,做不到《搏击俱乐部》这类剧本那样泾渭分明,就不要尝试去讲大道理,会造成逻辑欠缺,难免作秀之嫌。作者想把很多生活中的想法放到故事里,可自己还没弄明白为什么,就急着把材料都用了。

56分钟前
  • 大 象
  • 还行

曾有一个姑娘 我这辈子最爱她 看过这部电影之后 她屈居第二了。

60分钟前
  • 烂狗
  • 力荐

砰砰砰砰!在电影院里轰杀了4个人后男猪脚对幸存的妹子说:“谢谢你在放电影的时候没有喧哗,谢谢你关闭了手机。” 我擦!引起了我的共鸣啊!

1小时前
  • 青貓
  • 推荐

好犀利的问题,Why have civilization if we'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being civilized - -?

1小时前
  • 树上的tang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