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影视艺术鉴赏课”上面看的这场电影,《割草叔叔》这个名字要不是老师的推荐可能我一辈子也不会去想今天那样痴迷其中。说一点题外话,本人酷爱电影,但是电影看多了也有一个坏处,就是越来越少的电影能够满足到自己了,甚至有些别人嘴中的佳作也会因为自己看得太多审美疲劳而唾之以鼻。但是《割草叔叔》却让我再次点起心中的那团火。
《割草叔叔》首先第一感觉就是一部经典的社会题材类型电影,反应最普遍的富人以及穷人间的矛盾。传递着一种只要一个人努力,就会成功,就会富有的思想。但是当查恩带着蒂温回家看看自己年迈带着病的父亲的时候,我却为查恩的这一生感到悲哀。查恩的父亲也是如此努力,为国家献身,为战友贡献自己的下半辈子,但是家庭条件却没有一点儿改善。因为查恩的家庭条件,注定了查恩的出生就跟富人阶级断绝,或许一辈子无法触及,这就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让人感觉神经兮兮的蒂温。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让蒂温感觉异于常人的自己跟查恩感同身受。甚至是自己开始时候的童话故事,就是在描述自己跟查恩的经历。小女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男孩作为好朋友,但是却因为森林女巫的存在,每天都让小男孩感到威胁,小男孩想要逃离,可是却被困在这个森林里面,后来小女孩给他一个毛巾还有梳子,让他在快被抓住的时候涨大水,冒大树,最后成功逃离。而小女孩,最后爬到树上的最高点,感受那短暂的逃离。
后续虽然悬念很大很大,却给我们一种回味无穷的滋味。这是一部值得一生陪伴的电影。
非常值得一看,女主可爱天真男主个性十足,演技非常好,剧本虽然平淡,但是两人的演技弥补了剧本的不足。这部影片借devon和sam单纯的忘年交情,深度衬映表现了资产阶级富人对穷人无处不在的歧视,对更富有的人卑躬屈膝的虚伪。devon随着见识增长,讲出不断变化的童话,最后与现实融合,sam身后长出参天大树发起滔天洪水的那一镜亦幻亦真,让人看到一丝希望,但又充满了哀伤。开头那段devon去买饼干那段心真是被萌化了……sam跳河那里笑死了,该露的不该露的都看到了。devon在sam屋里摔倒看上去非常色气可爱,sam一脸淡定地关门也表示他是个正直善良的人吧。
有一种影片,看上去轻松、明亮、温馨、快乐,观者完全没有负担。在讲故事过程中,慢慢引入一些东西,但不会硬加给观者什么,只是让人在流水般的讲述中感受和体味。最后来一个出人意料的高潮,戛然而止回味无穷。喜欢这种电影,看着不累,却又有所托。《割草叔叔》无疑是这类电影的典型代表。
整个影片色调温暖明亮,音乐也好听,配合着男女主演肆意的撒欢儿,真叫一个淋漓尽致。看到一大一小两人在车顶上跳舞,观者也是“心情好极了”。
这让你想起自己经历过的某些时光,跟挚友一起发疯,跟恋人心灵相通,跟萍水相逢的人一拍即合……那样单纯的快乐,把其他情绪排挤得干干净净,你甚至忘了前一天,你还在为房租纠结,为坏掉的电器懊恼,甚至为午饭要不要多花十块钱而斤斤计较。同时,这样的快乐太纯粹了,纯粹得在让你感慨上天给你如此大的恩赐之时,让你觉得甚至只能失去点什么才能聊表谢意。
果真,总得失去点什么。旁人看你的眼光,总会折射个好几次,最后变得面目全非。你也无法苛求什么,因为如果换做你在局外人,你在看别人的时候,也免不了用这种眼光去衡量。大家的区别只是在于世俗的程度不同而已。
随着两个人那个肆意的小世界建构得越来越好,观影者的担心也越来越浓。不可能有如此心定神闲的世界,这世界越是美好,被打破的可能性越大,被打破的那个期限也越短。果真,曲解、恶意、欺侮,外来者的暴力越来越甚,最后摧毁了这个小世界。
Sam在草坪上打狗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他把别人抛给他、自己又消化不了的负能量全部释放,像炸弹一样,“砰”地化成了一个打狗的暴力行动。那条追逐他的狗,不幸地变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女孩,在目睹了这一切后,仿佛是看到了那个曾经完美的小世界,在瞬间摧毁,于是痛哭着跑回家。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影片结尾处,三个男人殴打Sam的场景,恰如Sam打狗的场景。能怎么样呢?荒谬的人间就是如此,强者打弱者,弱者打更弱者,最弱者呢?只能去打一条狗。而停下来想想,强者、弱者、这些人、那些人,所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跟那条狗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都是被比自己强者欺侮,又去欺侮比自己弱者。
女孩看到这个场景,拿起来手中的枪。她不懂法律,没有顾虑。在她的世界,捍卫那个小世界就是头等大事;救下那个人,就是救下了整个世界。童话的结局,主角顺利逃脱。毛巾漫起的大水,梳子长出的森林,主角回头后一脸惊讶,继而眼含泪水,驾车开往远方。
这样的处理,看似突兀又牵强,但细想,确实没有更好的结局。不然又能怎样?残忍地毁掉一切,让割草叔叔入狱,让女孩成为父母管教下的乖乖女?还是让女孩以自己为人质,跟割草叔叔一起逃走?还是让一群虚伪的中产突然灵魂觉醒,对过去的一切既往不咎?
每个结尾都悲惨。于是只能以一个奇幻的、完美得不像话的结局作为结束。可面对这份完美,分明有画外音在说:不可能,没有好结局,童话结局的出现只是为了彰显现实的无力和残忍。你都能想象到这完美的惊喜背后,掩盖不住的是无尽的荒谬、苍凉与无奈。
首先感谢今晚悠享看片会组织了这次放映(
http://www.douban.com/event/21021635/),选的片子非常精彩,怎么说呢,我下午刚游了三千五,竟然没睡着就是了。
因为提前到场,先在咖啡馆随便看了几页《所罗门王的指环》动物学家在家里散养的灰雁在波斯地毯上拉稀什么的,导致今晚整个人康德拉·洛伦茨附体。最后P橙让我随便说说,我表述混乱,连野鸡的择偶观都抛出来了。现在整理思路重新说一下吧。
看电影这事,见仁见智,尤其是这样一个没有套路的片。有人说这是一个怀旧电影,有人说这是两个经历过濒死状态的人彼此相惜。我觉得都有道理。直到听见有人很大声音地说,这个电影里除了小女孩和少年是怪胎,其他人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我必须反驳。
本片最大的冲突在于自然法则和文明法则。
小女孩和少年是属于自然法则的。
电影最开始,女孩拖着饼干车离开家,走了一段很长的路,路上又脱鞋又脱袜子,最后误入割草叔叔的森林小屋,其实可以看作是寻找文明社会出口的一次探索。
少年把车停在桥头堵塞交通,不知廉耻地把自己“亚当化”后跳入河中,这种文明社会中不道德的放荡做法,也可以看做是他对文明法则的藐视。
其他线索还有很多:森林小屋、女孩半夜学狼叫、在车顶撒尿等。片中少年的割草机对草坪上的杂物,基本是横扫一切:牛仔帽、信件、橡皮鸭子,瞬间灰飞烟灭无所顾惜。但别忘了,这些是死物,都不属于自然。他送给女孩的乌龟,是从割草机下救出来的。
而以女孩儿父亲为首的成人世界,行使的是社会文明法则,强调权势和身份。
OK,有人说,自然法则也好、文明法则也好,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错,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站在自然主义视角,对人类文明中那些错误选择做出毫不留情的讽刺。
在自然法则中,我们应该是本能地,和那些诚实、正直、勇敢、阳光的人做朋友,就像小女孩愿意和割草叔叔做朋友一样,尽管后者被文明社会当做垃圾(割草叔叔是不是垃圾?他老家里陈列的跳水奖项,暗示了如果不是家庭贫困,他可能会成为一个跳水运动员)。所以在这里我不恰当地列举了自然中野鸡择偶的例子:
康拉德•洛伦茨的小册子《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中讲到,动物们错误的择偶观会遭到大自然的矫正。比如雌雉鸡,本应与生殖能力强的雄雉鸡结合,但如果她们爱慕的是那些拖着长长尾巴的绣花枕头们,大自然就会让这些尾巴过长的雄雉鸡,由于行动不便,而轻易地成为捕猎者的晚餐。所以,大自然永远不会因外雌雉鸡是外貌协会的,而进化出杀马特洗剪吹风格的拥有超长尾巴的雄雉鸡。可惜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摆脱了大自然限制,可以任性地进行大规模的内部错误选择。
现代文明的罪孽之一就在于,人类有了充足的物质和安全保障,可以肆意进行违背自然规律的错误选择!(对不起,再次像康德拉附身一样强调)。这些都是文明必然带来的副产品,永远存在,无法矫正,就如本片表现的,文明法则中,人们选择通过估量权势和财富,判断一个人是否正直、是否值得接触和信任。
我无意说教。只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也许需要特别地追根溯源,才会发现,它从根本上是错误的。这种错误,虽然大自然无力干预,但有可能受到人类内部突发的小规模事件进行纠正,如本片中父亲的果报。
我认为本片最关键的一个情节,是女孩第一次告诉父母自己遭遇了性侵犯。这次侵犯远比后面第二次“侵犯”恶劣得多,女孩明确表示了,那个官富二代把手伸进了她的衣服里。但当父亲听说之后,第一反应是相当审慎的这样两句话:
“他可是州长的儿子啊”——俺的前程还要靠他们笼罩呢。
“你以后离他远点”——错在于你先招惹他,并且这件事不要再提、过去了。
显然,对父亲来说,在自己的远大前程面前,女儿的屈辱不值一提。而母亲应该更加清楚官富二代可能侵犯女儿,但追究这件事可能会暴露她的秘密,所以她也选择了沉默。这样的选择也许可以让他们在文明社会屹立不倒,但从自然的角度来说,他们永远丧失了作为父母的资格,变成了来自文明社会的怪物。这种文明法则下的选择,即使有人认为是正确的,我也坚持认为,这种正确令人作呕。片中女孩立刻懂了,息事宁人地说那是开玩笑的。这里有一个镜头,女孩用力将嘴里一大坨牛排吐了出来。
影片最后,女孩用枪对着父亲,父亲泣不成声,他可曾想到这就是他做出的错误选择招致来的结果?
我甚至还有一个异想天开的猜测。也许女孩在第二次描述“侵犯”的时候,不自觉地出于一种实验心态:想看看如果主体是一个底层穷小子,以父亲为首的文明法则会如何运转……
从这个角度,再补充一下对两个小角色的看法。
一、邻家熊孩子,可以看做是文明社会中,失去了自然侵润的一个儿童形象:孤独,暴力,疯狂。
二、富二代乙,即狗主人,割草叔叔的老同学,他本性不坏,曾说过自己的爱好是从桥头跳水,可他在文明法则的裹挟下,渐渐地放弃了自己自然人的认知,和周围人一样,对割草叔叔戴上了有色眼镜,以至于最后施展暴力不问青红皂白。这个人物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可以讲出更多。
(经讨论,看片会大多认为割草叔叔打死狗的目的并非出于报复,而是事故之后,想帮狗尽早摆脱濒死的痛苦早登极乐。并且,我个人认为,打狗的镜头是女孩视角的虚化感受,大大夸张了事实。)
中间看得气死了...他妈的恶心虚伪的中产阶级!Sam乃简直是萌神~~>_< 小姑娘非常彪悍,很童话的结尾,好片,喜欢。
洒脱和率真淋漓尽致。
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影片,很是刻意,豆友影片的解读也不喜欢。
太反美了吧, 这个导演是被美国人坑过吗.
“童话”由一种超文本形态逐渐深入文本肌理,最终在结尾渗透现实。Devon和Trent的公主骑士角色相互转化,而恶龙始终是这个异化的世界,理想家园只存在于彼此眼中。借由色彩的表意性构筑一场虚实难辨的梦幻体验,中产社区的黑白灰与二人世界的粉蓝绿形成一冷一暖的对比。Sam Rockwell是每个人的春梦。
是谁抚平我长及一生的伤疤?
Sam rockwell is so so handsome!!!!
啊哈,终于在杜根的电影里看到一个极富现代性美感的男性(父亲)形象。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位率性而又充满激情,且极容易被「卫道士」贴上「异类」标签的「权力下位者」拍得如此雄健而坦荡。人与人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似乎并没有。因为死神造人时,所选食材都是一样的。幸或不幸的是,那块踩到「狗屎运」并被死神「泼墨画梅」的饼干,也就宿命般地成了《割草叔叔》的「人设」和下场。作者在这部探讨父子(女)关系的作品里安排了许多带有性暗示意味的场景和隐喻,但我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因为,不受内心之法约束的「纵欲」恰恰不是这部黑暗童话宣扬的东西,相反,在被巫师施下诅咒之后,生来带着「缺陷」的人类如何在两种世界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纵身一跃——坠入爱河——克制以己度人的欲望并坚守推己及人(物)的美德才是本片更为深层的主题。
成也结局败也结局,同性小插曲还有山姆的泪眼,小女孩的故事和满树的红丝带,或许会在梦里出现,因为太美好。现实中记忆里爱过的人们,匆匆离去,无法挽留,或许只能编织一个童话和他们重逢。
1、桥下一群鹅,裸男跳落河。落河捉鸡医肚饿,吃完回家砸狗头。2、剧情的发展多少有些诡异,愉快的吃鸡杀狗的暴力,中产阶级杂草丛生的心田要靠底层穷人来修理干净,互相抚摸伤疤的公主与骑士完成了童话的寓意,裸体跳水男女通吃gay里gay气,树上高挂的红丝带映衬着略显邪气的萝莉。
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她和他身上看到凄凉和孤独
反映美国中产生活的英国(?!)电影,儿童视角,意外结局。基情出来的时候我都以为我看错了。那时的Sam Rockwell和Eric Mabius嫩得能掐出水~!
他是一个贫穷的小伙子,帮别人割草存钱准备离开这里;她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早熟,敏感,爱幻想。有一天,他们相遇了,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情。电影就像插曲一样表面舒适,但实际上却狠狠地扇了虚假的温情的中产阶级一耳光。这是一个相互温暖的动人故事。结尾更值得加分。
Sam Rockwell演的好棒。一群男人又被个小女孩裹挟了,Devon也用毁灭拯救了Trent。可为什么所有边缘人都注定要受伤,不合群的Devon、Trent和暗恋Trent的中枪男。
讓我開始瘋狂迷戀Sam Rockwell十年的始作俑者
喜欢她,邪恶的洛丽塔固执自己心中的童话;喜欢他,嘴角一抹邪笑,孤独隐忍中沉默的爆发……片子细节很用心,提供给观众很多思考的角度,结尾把整个故事彻底变成了一个童话,多么可笑又多么美好。(Mischa Barton灵的嘞~
童话中,巫师只会做邪恶的事情,小女孩、小男孩、狗狗都只做善良的事情,正义总是战胜邪恶,而现实是,好人也做让小女孩困惑惧怕的事,正邪难辨。多好的结局,Trent借助魔法手巾和魔法梳子顺利逃脱从此快乐生活,不用考虑现实的法理道德各种禁锢和惩戒。童话,为压抑的现实找到一个理想的出口。
成长的路上需要一个童话抚摸你的伤疤。米莎巴顿小时候竟然这么有灵气,洛克威尔年轻时总感觉有点营养不良的样子...
关注底层生活的电影很多,但Lawn Dogs没有陷入煽情俗套,而是截取日常生活的细节,将友谊和成长的故事娓娓道来。表面平静的社区暗潮汹涌:低学历青年的就业、被政府遗忘的老兵、中产阶级的自私虚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遭受性侵…但最后还是用童话色彩涂画着希望。乡村原声竟让人恍惚忆起《断背山》
大概这两个人是最懂彼此孤独的人,越是共鸣越是怜惜。中产阶级的思想可不如他们的生活风光,看的太透彻的Devon向自己的老爹举了枪。爬到树上把故事讲完,为你涨潮为你长出森林,你问我的家在哪,我的家就是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