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HD中字

主演:大卫·伯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1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2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3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4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5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6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13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14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15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剧照 NO.16

 长篇影评

 1 ) 现实比较纷乱,美国需要乌托邦

9个月下来,疫情有助于省钱的玩笑已经变不出花样。百老汇剧场里的摇滚音乐会可能花好几百美元还不一定能买到票,但放进电视以后其实绝不只是给我这样特别在乎钱的观众省钱。也许失去了与众人一起欢呼雀跃的普天同庆感,但多机位、多角度的视听冲击其实别具魅力。摇滚歌手大卫·伯恩的百老汇音乐剧《美国乌托邦》(David Byrne's American Utopia, 2020)因疫情停演,但著名黑人电影导演Spike Lee带着大剧组用十多台机器拍摄、剪辑而成的HBO版本在新冠笼罩、顺利运转200多年的美国大选突然遭遇短暂梗阻的阴郁中能够带来今后的生活仍将出现阳光的希望。

68岁的大卫·伯恩多才多艺,表达极具个性,不论音乐、独白还是对话。即使不熟悉他领衔的摇滚乐队Talking Heads也没关系,让耳畔回响起电影《末代皇帝》的音乐好了,那是他和坂本龙一及华裔作曲家苏聪的联手创作。其实苏聪只写了一首曲子,数量远不及他的两位合作者,而电影主题曲正出自大卫·伯恩。

《美国乌托邦》包括大约20首歌,跨越大卫·伯恩40多年的创作生涯。他带着十几个人演唱,在极简的舞台上,穿着裁剪得体、风格完全一致的套装,但大家光脚上场,省掉了鞋。每一首歌之间伯恩都会聊几句,从选举、移民政策、多元文化共存、黑人的命也是命,直到充满乐观精神的情绪表达。此时的美国需要他努力传递的那种寻求愈合、一起往前看的慰藉。如果现实显得比较纷乱,大卫·伯恩显然制造出了一个可供大家暂时逃避的音乐乌托邦。

 2 ) 乌托邦里的美国和大卫伯恩

舞台版的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于2019年登陆百老汇,电影版由斯派克李在该剧演出期间拍摄和制作。该剧独特地将演唱,乐器演奏,舞蹈,行为艺术,戏剧以及舞台设计等结合起来,构造了一个介于音乐会与音乐剧之间的艺术形式。大卫伯恩以这一艺术形式作为媒介,展现了他对于美国社会的观察。

电影从一个人脑的模型展开,人在婴儿时期脑中的很多连接在成年后逐渐消失,直到人的成长进入稳态。当人进入稳态后,所有被保留的连接塑造了人与世界和他人相处的方式。连接的消失即是不连接,以此来暗喻美国社会的分裂,引出当下美国社会的种种形态,例如反移民,民众对于投票的低参与率,气候,种族不平等,枪支暴力等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一方面这些是现实社会存在的事情,它们都是美国当下社会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从对美好世界期待去评估,这些都是美国社会存在的极其严重的问题,它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些都亟需解决。

舞台下的世界是现实生活,舞台上号召大家正视与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是理想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召唤。大卫伯恩多次提到演出最开始的连接这个概念,说我们应该去修复那些已经失去的连接。修复连接的过程就是去处理这些社会问题的过程,当连接被修复,美国社会上的这些问题被解决之后,美国社会才会进入理想的状态。这通过表演最后的”Road to Nowhere”来预示。乌托邦一词有两重含义,即好的地方,也表示没有的地方,所以Road to Nowhere即是Road to Utopia,也是通往理想之路。最后演员从舞台上走到观众群中让大家参与其中即是来消弭台上与台下,理想与现实之间明显的分隔。

整个表演中,包含乐器在内的所有东西都在一直移动,每个表演者通过移动建立彼此的互动来模拟连接的建立。连接是大卫伯恩常常讨论的一个主题。这是因为大卫伯恩本人患有自闭症,他曾在65岁的时候说过他现在可以在一些社交场合说话了,终于不用每次都躲在角落里。跟人说话即是与人建立连接的一个方式。舞台上的大卫伯恩自信自由,酣畅淋漓。但是当表演结束后,大卫伯恩回到后台,他一下失去了他在舞台上的侃侃而谈,他对于与人相处显得局促不安。对于大卫伯恩本人,同样地,舞台也是他的乌托邦,而台下是现实的生活。电影最后一直响起”Everybody’s Coming to My House”,这既是大卫伯恩对于一个包容有爱的美国社会乌托邦的描述,也是对于他个人乌托邦的期待。

附:全场音乐清单 Here I Know Sometimes a Man Is Wrong Don’t Worry About the Government Lazy This Must Be the Place (Naive Melody) I Zimbra Slippery People I Should Watch TV Everybody’s Coming to My House Once in a Lifetime Glass, Concrete & Stone Toe Jam Born Under Punches (The Heat Goes On) I Dance Like This Bullet Every Day Is a Miracle Blind Burning Down the House Hell You Talmbout One Fine Day Road to Nowhere

 3 ) you’ve got to sing for your supper

David Byrne前Talking Heads乐队核心。Byrne手里拿着一个大脑的模型开唱。

全体演员灰色休闲西装,赤脚,全部乐器都是现场演奏。

整场SHOW演唱了好几首歌,一首歌如同一幕。歌单如下:

Here

I Know Sometimes a Man Is Wrong

Don’t Worry About the Government

Lazy

This Must Be the Place (Naive Melody)

I Zimbra 达达派雨果保尔不知所云的诗nonsense poetry。达达派试图用不知所云的诗句来解读这个荒唐至极的世界。达达派在1930年代经济危机和法西斯猖獗时试图告诉人们这世上还存在一些独立而不同的人,他们超越战争和民族主义局限,为不同的理念而活。

Slippery People

37分时介绍乐队大都是移民。我们离不开移民

I Should Watch TV

Everybody’s Coming to My House

Once in a Lifetime

Glass, Concrete & Stone

鼓励人们投票,总统选举55%,地方选举20%,20%的人替大多数人做了选择

Toe Jam

Born Under Punches (The Heat Goes On)

I Dance Like This

Bullet

Every Day Is a Miracle

Blind (视而不见)

Burning Down the House :全场齐唱

Hell You Talmbout One :抗议歌,唱出了诸多受害者的姓名。AND TOO MANY MORE.

Maybe those millions of connections in our brains that got pruned and elimininated when we were babies somehow get kind of reestablished,only now instead of being in our heads,they're between us and other people who we are is thankfully not just here,but it exstend beyond ourselves through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ll of us.再次点名并强调连接,所有人之间的连接。

Fine Day :Everything can change that one fine day.这首歌全人声伴奏合唱。

Road to Nowhere :结束前,全体演员走下舞台在观众中间巡回演唱。

演出结束后,伯恩为首,演员们骑着自行车离开。

 4 ) 音乐艺术加电影艺术完美结合——《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今天聊聊电影《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片名David Byrne's American Utopia / American Utopia (2020),别名美国乌托邦。

音乐专辑《美国乌托邦》(2018)

大卫·伯恩(David Byrne)是原Talking Heads乐队的主唱,他将自己2018年的同名音乐专辑《美国乌托邦》和部分其他专辑的歌曲,结合自己的巡演改编成了百老汇舞台剧。

百老汇舞台剧《美国乌托邦》从2019年10月开始演出,一直持续到2020年2月,因为新冠疫情中断。

导演斯派克·李(Spike Lee)将这部百老汇舞台剧拍摄改成了电影《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

斯派克·李不用多介绍,曾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大奖、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等荣誉,常年关注美国社会的不公,多部作品都集中在这个主题。

这部舞台剧也同样关注了美国社会的种种怪现状,批判了美国选举制度的不合理,将数十年间在于不公对待的少数裔群体穿插其中。

Talking Heads(传声头像)乐队

大卫·伯恩则属于老一代人士,需要稍微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他1952年5月14日出生于英国,是Talking Heads(传声头像)乐队主唱。传声头像乐队风格是朋克、新浪潮,共发行8张录音室专辑,1991年解散,是美国新浪潮音乐中最有影响力的乐队之一。

2021年1月,大卫·伯恩获得第24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终身成就奖。

大卫·伯恩的这场舞台剧抛弃了以往的布景,舞台可以用极简来形容。舞台上三面墙是从上而下垂下的金属帘子,仅留有一面空挡对着观众。

没有了布景限制,所有人员可以在并不宽阔的舞台上随意活动,不受限制。只要你仔细观察片中演员,你会看到他们西装肩上有一个小球体。这些小球体是红外发射器,能够让灯光自动跟踪演员。

因此观众们可以看到,尽管角色们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动作幅度也不大,但胜在和谐,所有舞蹈动作都会和歌曲相呼应,也契合这个舞台。

我的整个观影过程十分愉悦。

一方面是大卫·伯恩带来的音乐动听美妙,另一方面是舞台效果舒适,带入参与感强。

22首歌一气呵成,大卫·伯恩除了担任全场主唱,还负责主持串场的活儿。你不得不佩服这位年逾古稀白发苍苍的老人,业务精湛、精力旺盛。这部舞台剧再次展示了他的才华。

喜欢此类型影片或者这种音乐形式的观众不要错过本片。

《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中很多歌曲都是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对当年社会现状的思考。即便在21世纪走过五分之一,科技进步发展了许多,现在回过头来再感受当年大卫·伯恩的感悟,依旧能够十分契合。

世界在变化、科技在发展,但人并没有变化。比如,当今世界只是在制造一个又一个方便使用的打工人,一切不能产生附加价值的技能渐渐被阉割,曾经无限可能的孩童们渐渐成为千篇一律的机器。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普通人的获得感满足感却越来越低,美国乌托邦也不过是建立在普通人痛苦上的幻境。

表演过程中,我不仅感到演员们的辛苦,甚至觉得观众们也挺不容易,需要经常站起来鼓掌。

大概有一半时间,台下观众都站着跟随音乐一起摆动,气氛非常棒。

毕竟,要是周围人都站起来鼓掌了,你不站起来就啥都看不到了……

大卫·伯恩在表演中也隐晦地表达了对假唱的不屑。想想也是,有的人唱一首歌都要调音师各种调音剪辑,一首歌要分好几次才能来录完,结果资本包装推送一下,也敢称作歌手,却依旧能够割到大片韭菜。

而大卫·伯恩团队可以不停歇地连续表演近百分钟,所有人员的唱词、配乐、动作、走位都没有出现失误,这绝对是艺术家对艺术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

最后附上《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中的配乐清单: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5 ) 21首歌曲歌词不错

曾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大奖的导演斯派克·李拍摄的电影《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是把大卫·伯恩的同名百老汇舞台剧搬上银幕。大卫·伯恩这部百老汇舞台剧又是根据他自己的音乐专辑《美国乌托邦》和部分其他专辑的歌曲,结合巡演改编而成的。21首歌曲歌词不错,音乐美妙动听,场面动感十足,气氛热烈自然,像直接到百老汇看了一场精彩现场音乐会,观影十分愉悦。年逾古稀白发苍苍的大卫·伯恩精力旺盛,表演极具个性。大卫·伯恩为《末代皇帝》配乐拿下了1987年奥斯卡最佳原声大奖,被推崇为近几十年来最佳的电影配乐之一。《末代皇帝》16项原声曲目中,大卫·伯恩有5首曲目(5、10、11、12、13),其中第10首《Main Title Theme》是最熟悉的主题曲也是序曲,轩尼诗广告和电影满汉全席中都用过这首带有皇宫典雅感的配乐。

——《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21首歌曲曲目

1.Here

2.I Know Sometimes a Man Is Wrong

3.Don’t Worry About the Government

4.Lazy

5.This Must Be the Place (Naive Melody)

6.I Zimbra

7.Slippery People

8.I Should Watch TV

9.Everybody’s Coming to My House

10.Once in a Lifetime

11.Glass, Concrete & Stone

12.Toe Jam

13.Born Under Punches (The Heat Goes On)

14.I Dance Like This

15.Bullet

16.Every Day Is a Miracle

17.Blind

18.Burning Down the House

19.Hell You Talmbout

20.One Fine Day

21.Road to Nowhere

——《末代皇帝》原声曲目

1. First Coronation

2. Open the Door

3. Where is Armo

4. The Red Guard Accordion Band

5. Picking A Bride

6. The Baby (Was Born Dead)

7. The Last Emperoror (Theme)

8. The Last Emperor (Variation 2)

9. Lunch

10. Main Title Theme

11. Paper Emperor

12. Bed

13. Wind, Rain And Water

14. The Last Emperor (Variation 1)

15. Rain (I Want A Divorce)

16. Picking Up Brides

其中1、2、3、6、7、8、14、15、16是坂本龙一的作品

5、10、11、12、13是大卫伯纳作品

9是苏聪作品

4是红卫兵“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声音

 6 ) 看《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有感

这不是一部故事电影,而是老导演斯派克李拍摄的美国老歌手之百老汇音乐会,简约的舞台形式,生动地纪录片处理,19首歌曲演唱下来,气氛热烈自然,让观者像直接到百老汇看了一场精彩现场音乐会,不错!片子由Netflix网上发行,全球观众都可以自由地看到。这两年在《乐队的夏天》里,我才第一次感受了活跃在酒吧、音乐吧多年的中国各类流行乐乐队,现在看看这位67岁高龄的大卫伯恩,如何一人唱下一个半小时,才真正领略到西方流行音乐的真实面目与悠久传统。

时代、技术变化,时髦了人类几个世纪的舞台演出形式已经式微,从许多人的生活中淡出。但是数字网络却给悠久、丰富的舞台艺术及文化继续传播做了个新的大平台。联想到近期我也一直在追的湖北电视台周日的《戏码头》栏目,感触颇深。无论是它去年的“戏曲最佳搭档”,还是近期的“青年演员擂台赛”都很精彩。可是当我在豆瓣上想给它发条评论时,才发现没它的条目,建目发文半年后,查看也只有我这一条。而其它诸如中国有嘻哈、声入人心等时髦综艺却看者、评者踊跃。其实,中国戏曲宝藏丰富,演员唱念做打功夫了得,比西方美声、音乐剧、芭蕾、现代舞等艺术形式之技艺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这些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流传下去,我们实在应该找到合适的、现代化的网络视听综艺形式,在电视上、网上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代的人领略到它的精彩及丰富。古老的东西,不出新就留不下去。这是我们从事传统舞台艺术及新视听媒体编导面临的重要课题!

纯属个人感受,写下来个做纪念。

 短评

太好看了,当然实打实的好音乐是基础保障,什么叫形式和内容结合,看看这个就是了。

8分钟前
  • tata
  • 力荐

《Stop Making Sense》的延续这种说法其实不太贴切,因为《American Utopia》现在看来也很可能不过是大卫拜恩所追寻音乐的一次半途汇报。从狭义音乐艺术的融合到声音艺术的融合,他的下一步估计只能从搭房子开始了。

13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斯派克-李加一星。

15分钟前
  • 泥巴
  • 推荐

burning down the house, road to nowhere

18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帅哥老了不油腻,还健康清爽,这就是成就。

20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2010世代最佳音乐现场之一,以往david byrne的巡演现场会发行蓝光,这次和HBO合作直接上线流媒体。今年apple贡献了野兽男孩纪录片,HBO贡献了david byrne现场,感恩流媒体!

23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推荐

限于无限可能的形式组合而在多数时候无法进行影像蒙太奇的有效搭建,或许是遗憾,难道又或许不能是另一种欣喜?百老汇的主流与支流,美国的同归与殊途,反对连接的决裂,倡导团结的美好乌托邦,为了大家,也为了自己,为了台上,也为了台下。空前难以被控制和驯化的力量在舞台上迸发,摄影机使出浑身解数向当今世界展示这场幽默、愤怒、美好的畅想,然最后本应为镜头牵引的表演反而将分裂于舞台有限空间外的镜头吞并融合。斯派克·李充分信任和托付于大卫·伯恩,旨在辅助,只因共同的理想,尾声呼喊逝者名字的蒙太奇是少有属于李的表达时刻,但在整场录影演出中,影像和剪辑早已成为了《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中新纳入的形式构成部分,剧场的密闭彻底被消解,全世界人类的大脑共同接收、参与、幻想、连接,如同片尾的字幕,“尽情加入我们的创作”。

2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欣赏不来,电视上放着都嫌费电

30分钟前
  • 输入昵称
  • 很差

7/10 去年在宽街错过的剧今年在tiff补上了,看来官摄搬上荧幕已成为这几年的趋势。不能说是传统意义上的Musical,更像是在看演唱会。表演形式非常鼓舞人心,即便不是每一首歌你都喜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整体氛围真的很好。灯光、舞蹈、音乐所带来的美好与欢乐足矣让你从苦难的2020逃离105分钟,而当下没有比这些更令人需要的了。其实最大的观感是:我真想念宽街的舞台和过分热情的观众啊。

35分钟前
  • Rocrw
  • 推荐

看之前:不就是演唱会实况录像么?看之后:香!真香!David Byrne永远不会让人失望。。。没有当前的演唱会标配:时髦前卫的声光电多媒体动画等等。。。回归舞台最原始的方式,一个方盒子和方盒当中的表演者,然后用舞蹈,肢体动作,灯光,音乐,现场的感染力来打动大家。用极简战胜花哨,用人对人本身传递信息。。。说起来这个也不是音乐剧,也不是电影,就是旧作回顾,但却依然有线索有深意。或者说David Byrne/talking heads一生的作品里本来就有一条不变的线索,最后串成这场“汇报演出”。。。让我们2021年再战百老汇,争取届时能去看一场现场。。。

36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力荐

Cool and freedom

39分钟前
  • FerraZun
  • 推荐

#LFF2020# 4.5。Bravo!!! This is about David himself and the history that he's been through; about humanity and the world; about how to treat the world properly and connect to other people today; and most importantly, this is about how to change this fuckup world together and keep faith into the future.

40分钟前
  • 三十
  • 推荐

瞠目结舌,前年赶巧碰上却没舍得买那两千块的黄牛票就真的是once in a life time了...当时提前读了些巡演的评论,看到描述和照片说有着装一致十来个舞者齐上台,心想什么鬼?原来是这么个鬼!!!still stop making sense,那年去鸡飞的朋友真是有福了

41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感觉像闯进Live House看了一场带有脱口秀色彩、带有舞蹈动作和舞台调度的音乐会,人生难得老来依旧骚啊David Byrne可爱的!(虽然HBO这版真的没有看出有斯派克·李什么事

42分钟前
  • 七七|烂柯人bot
  • 推荐

介于音乐剧和演唱会之间的一种形式,既复古又超前的感觉。

46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波普艺术家,赤脚文工团

48分钟前
  • 適時詩士
  • 力荐

不装熟了。听个热闹。

50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CPH:DOX 2021】音乐会电影,又唱又跳2小时,佩服大卫·伯恩的肺活量。

53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美国 音乐

56分钟前
  • 朵云
  • 推荐

五分给到主题,形式,音乐和表演。看那么多乐队的夏天,我们却离这样的舞台:行为艺术+乐队+戏剧演出+歌唱家+观念输出还很遥远。关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意识都需要改变,当下社会才能更好,记住那些暴力和暴力执法下的牺牲者,喊出他们的名字,终于明白这个百老汇歌舞剧为啥可以请动斯派克·李掌镜拍成电影版了。现在全世界人都可以通过Netflix看到这部,非常符合当下语境,创作上又极简,音乐和表演上又极其丰富的歌舞剧了!

59分钟前
  • 小玄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