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旅行记

HD中字

主演:弗朗索瓦·拉勒芒,朱勒-尤金·乐可利,维克多·安德烈,布鲁耶特·贝尔农,布鲁奈特,珍妮·D·阿希,亨利·德兰诺伊,德皮埃尔,法扎特,克尔姆,乔治·梅里爱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其它年份:190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2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3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4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5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6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3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4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5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6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7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8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9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月球旅行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天文学院院长(乔治·梅里爱 Georges Méliès 饰)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天马行空的月球旅行计划。他和另五名大胆的天文学家监制出了炮弹舱和大炮,并在军队的帮助下乘坐炮弹舱顺利登月。兴奋过后六名天文学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浑然不知许多星星悄然观察着他们熟睡的样貌。最后一场寒冷的降雪唤醒了他们。众人躲藏到地洞中却不慎用雨伞惊扰了月球人,于是一场慌乱的冒险开始了……善良的男人海王:亚特兰蒂斯之王交响情人梦OAD女金刚斗狂龙女如果爱可以重来上海王骇故事之凶宅街头男战士我的英雄学院第七季机动战士高达 闪光的哈萨维我是证据菲德拉自卫的艺术劫后余生阳台上侦探小队KZ事件簿大爱无敌一路有你2010绑定走上不归路暗黑之地2015超变战陀3双甲战陀鬼吹灯之云南虫谷天才:规则破坏者我在人艺学表演魔鬼徘徊之所新少林寺国语大马戏团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鬼马家族2010没女神探萨塔里亚神:加托尼卡恋如雨止电影版小子爱找茶周六夜现场中国版守护者:世纪战元(原声版)电玩先锋第一季燕赤霞生肖神将馄饨面战火熔炉

 长篇影评

 1 ) 从现实到科幻的瞬间恍惚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5418797.html

在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之后的第三年,1898年,巴黎的一家叫做“义卖市场”的上层娱乐场所发生了火灾,某个蹩脚的放映员不慎打翻了放映机用的酒精灯,致使200多位上流人士丧生火海。因为这个,电影一时间被视为“危险的娱乐”,遭遇重创;也因为这个,30多岁的乔治·梅里爱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他以前是个魔术师,现在改行做拍电影的。

这个满脑子奇思妙想的家伙,刚刚在不久前学会了用摄影机变戏法,发明了“停机再拍”的技术,这是电影史上首次使用特技,他后来还发明了“多次曝光”、“合成相片”等技术,也同时占据了很多个首次,比如第一个使用了摄影棚,再比如,成为科幻电影的鼻祖,在1902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开山之作——《月球之旅》。

全片只有14分钟,拍得很简陋、很粗糙,现在看起来,从形式到内容都老掉牙了。但这部片子当年达到了爆棚的效果,其所带来的视觉震撼远远超过现在的《加勒比海盗》之类的大片。我一直在想,那是个怎样惊心动魄的瞬间啊!所有的人都被这魔术般的电影艺术所打动了,全场惊呼起来!那枚射入月球之眼的炮弹,也同时射入了观众的眼睛,射入了他们关于未来的幻想的维度。在散场之后,他们奔走相告:太不可思议了!于是,这个瞬间也间接地拯救了刚刚诞生的电影艺术,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是想象力和科幻电影拯救了第七艺术。

我不知道那时候的人们会不会产生些许的恍惚感,发出“明天会不会就是这样”的慨叹,进而陷入迷思,但在10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宁愿相信那就是个这样的瞬间。梅里爱比同时代的其他电影人更伟大之处在于,他所关注的不再是对过去的胶片式的记录与在此之上的回忆与感伤,他所迷恋的是创造一个或许可能的明天,哪怕这种暂时仅仅存在于大幕落下又重新拉起之前的那一点点可以流连和怅惋的时光,那个光辉的瞬间。

以上我之所以絮絮叨叨地陈述这些过于久远的历史,是在感叹那个瞬间的科幻魔力,是在使自己陷入一种深刻而又恍惚的情绪,因为我所关注的科幻电影也是同样类似的东西,它的场景或许并不眩目,特技也并不好看,但它能给你在现实之外带来一些沉醉的幻觉,那个瞬间你被震懵了,产生了类似庄生梦蝶的迷思,尽管在三分钟之后,你很可能会立即缓过神儿来,但那个瞬间,足以让你对现实有一些从未察觉过的意识,对未来有一点兴冲冲的顾念。

因为这个,我始终认为科幻电影实际上是个范围极窄的类型,并同时执拗地把某些约定俗成的科幻经典排除在这个领域之外。《金刚》、《异形》之类的惊奇险怪,算不上科幻,因为它们既没有“科”,也没有“幻”;相似的,多少有点幻想成份的,但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想法的,还有《黑衣人》、《独立日》、《第五元素》、《人猿星球》等外星人入侵的主题,甚至包括《12猴子》、《生化危机》等惊悚片,以及类似《终结者》、《X战警》、《蜘蛛侠》等等,变相地弘扬个人英雄主义的动作片;此外,还包括《回到未来》、《侏罗纪公园》这样不乏足够的想象力,但缺乏足够深刻性的娱乐片。

而与之相对的,我甚至更愿意把《罗拉快跑》、《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蝴蝶效应》、《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这样的几乎没有任何科幻形状的片子归类其中,尽管,我也知道它们并不完全是。但至少可以肯定,它们会给你带来了一些恍惚,带来一些时空间交互,多重可能,在梦境与现实间滞留的错觉。

这样之后,给我留下偌多回味的,只剩下足够纯粹和足够伟大的科幻电影,它们在科学层面有着超前的预言性,在幻想层面,有恍惚的寓言意味。它们的魅力在于预先展现了未来或者未知的无限可能性,而这恰恰切合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潜意识里的神秘主义倾向。谁又知道,它们所给你带来的幻觉,会不会是另一种真实;它们所给你带来的片刻遐想,会不会正是与异域空间沟通的一种途径。就像你在看完《银翼杀手》之后会陷入伤感,担心自己是不是一个复制人,情感究竟是模糊的还是建筑在足够经历之上的实体;在看完《黑客帝国》之后,High了半天以后,开始带着些许恐惧陷入疑惑:我会不会只是一个程序?而在另一个莫名的空间,才生存有自己的真身?

在从科幻所带来的震撼中冷静下来之后,发现沉淀下来的真正有分量的科幻片其实很少,只是寥寥的几部,它们包括:弗里茨·兰的《大都会》(1927)、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1968)、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里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1982)、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1977)、《ET外星人》(1982)、《人工智能》(2001)、《少数派报告》(2002)、约瑟夫·鲁斯尼克的《十三阶梯》(1998)、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1999),以及与科幻或者是伟大挨边的《时间机器》、《发条橙子》、《巴西》、《死亡幻觉》。继而你还会发现,决定这些科幻电影的走向和深度的往往是几位伟大的小说家,把21世纪以前的可能说了清楚的是儒勒·凡尔纳,而操持着未来世界话语权的是菲利普·K·迪克。当然,我们已经习惯叫库布里克、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大师了。

PS:再过7天,也就是5月25日,将迎来《星球大战》首映30年庆典,这段时间,希望能找到乔治·卢卡斯早年的那部《五百年后》,估计不会失望。卢卡斯这家伙太早熟了,那么早就能拍出让一票电影人仰慕一万年的巨作,这里面还包括詹姆斯·卡梅隆和彼得·杰克逊,而又始终孩气,30年就始终忘不了星战的排场,彻底从导演走向一个特技狂人;他从来不排斥娱乐性,你会发现他的电影里始终融合着所有的商业片元素,但又不露痕迹;同时又满脑子都是古典主义情结,看看那星战的浩瀚气魄和那镜头用的,还有古希腊式的议会制,以及古典音乐的雄浑有力。这诸多矛盾混合出这么一位电影大师。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5418797.html

 2 ) 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电影

朴实无华是时间的沉淀。 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Ricciotto Canudo在1911年发表的一篇论著名称:

from wiki

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Ricciotto认为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电影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我们在这说的第七艺术也就是综合艺术------电影。电影是一种现代科技文化,电影由Lumiere兄弟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第一部简单电影镜头,后被定为电影诞生日;在1926年同在法国电视诞生了。电影是大众与视觉文化;是现代大众传播的媒介。电影要求要高于电视,在制作拍摄要求非常严格。 在Ricciotto的第七艺术论里,三种时间艺术里有诗,这个诗是指文学与戏剧。中国人没有这个概念,所以第七艺术论流传到中国马上就走了样,文学,戏剧,绘画,音乐,实际上成了诗,绘画,音乐。苏联的“诗学”POETICA的概念是指艺术的创作方法,主要是诗的范畴的创作方法。 电影是三种空间艺术和三种时间艺术的综合,他是动态的造型。 那三种空间艺术是什么呢:建筑,绘画,雕刻 那三种时间艺术是什么呢:诗,音乐, 舞蹈 Ricciotto提出了动态的造型,他没有提构图。 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这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 前六种艺术,可以被第七种艺术描述。 尽管如此,西方的电影理论依然不承认卡努多的第七艺术论是电影理论。因为他没有涉及到电影的实质,库里肖夫效应是第一个涉及到电影实质的电影理论。( 部分摘抄)

2017年底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群拍的《月球旅行记》的导演Georges Méliès的墓碑

 3 ) 《Le Voyage dans la lune[月球之旅]》从舞台到电影

http://axinlove.com/2009/03/a-trip-to-the-moon/

《Le Voyage dans la lune[月球之旅]》从舞台到电影
by @xinl.ve 090312

1902年,12分钟不到的电影,被称呼为科幻电影的始祖,儒勒·凡尔纳的原著。以现在眼光来看待,一部非常粗糙的电影,黑白的画面,可能会出现像放映机一样的抖动,镜头内的人物没有对白,倚靠后期的旁白解释剧情,人物夸张的动作,看似不值得花一丁点时间。

但若想了解电影如何从舞台表演中走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那便不容错过Georges Méliès[乔治·梅里爱]在本片里的魔术表演,只需要课间休息那么长的时间。

为了表示人物的运动,现在电影的做法是让人物在镜头前真正走动,而源自舞台的做法是让背景移动,因为那个时候的技术还无法做到移动摄影机,或者后期剪辑多台摄影机之间的画面。电影的场景视角,以舞台下的观众位置为准,架设好摄影机后,让人物和背景(构图)进入表演舞台,《A Trip To The Moon[月球之旅]》中的科学大会、筹备登月和月球历险中地球升起的几幕主要场景便是如此。

特技的采用,尤其是人物的消失,借用了舞台手法—-一阵烟雾,这种技法依然保留至今,《歌剧魅影》和日本忍者的遁走还在使用。而一系列的象征性表现,如登月、繁天星辰等,既意义明确又不失乐趣。叠影和淡进淡出等属于划时代的电影技艺,明确本片属于电影而再非舞台。

对《Le Voyage dans la lune》只能拜服。

A.Trip.To.The.Moon.1902.DVDRip.XviD-AEN

 4 ) 电影和音乐的关系

学生时代喜欢的The Smashing Pumpkins乐队,非常有气质。也非常喜欢乐队的《Tonight, Tonight》MV拍摄手法。看见这部老电影才知道此MV属于借鉴模仿。追溯到这部伟大的电影作品。前所未有的想象力。 《Tonight, Tonight》MV地址:

//www.bilibili.com/video/BV1YY4y157dM/?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b1bbb18c26535a4875f329f2213a558c

 5 ) 1902月球漫游

1902年,在历史上是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大日不落列颠帝国刚刚结束旷日持久的布尔战争,殖民南非,又马不停蹄地与日本结盟,瞄准俄国和东亚。

大清帝国刚刚从《辛丑条约》的习惯性阵痛中缓过劲来,开始木然接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活。

新疆地震,东北霍乱,台湾鼠疫。天灾和人祸还在对天朝进行夹击。

这一年,卡里尔发明了空调,百老汇第一个剧场开始营业,刚刚成立的皇马也许已经在十岁的弗朗哥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一年,活在自己梦中尽有不测神威的天朝上国在遍体鳞伤之后终于开始慢慢清醒,与西方世界眉来眼去时也少了些许源于无知的鄙夷。

梁启超第一次把马克思介绍给中国;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汽车,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电影,还与西方合作拍摄了第一部电影《慈禧太后》。 1902年,中国人刚刚开始打量这些新鲜玩意的时候,在电影的发源地法国,魔术师梅里爱已经在尝试用人工布景拍摄电影。他毫不谦虚的自评“这一创造曾给予将要死亡的电影事业以新的生命“。

借助凡尔纳和威尔斯的文字,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使得人类几千年来对月球的想象第一次以如此生动形象具体准确的画面得以呈现,对后世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梅里爱第一个告诉世界:电影不止能拍工厂大门,火车进站,车水马龙,更可以去拍伊甸园,理想国和昨晚让你百感交集的梦。

短短这十二分钟,启发了一个时代,催化了一批灵感。这才有了弗里茨朗,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詹姆斯卡梅隆们的前赴后继。 天马行空的想象,荒诞不经的情节,轻松幽默的桥段,锦上添花的特效,全部集萃于12分钟。

这部110年前的长篇巨制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部出色的短片。2001,人类漫游太空,1902,人类漫游月球。

人类在此片上映六十余年后真的登上了月球——这个陪伴人类过夜几千年,陪伴我熬夜许多年的伙伴。阿姆斯特朗说:“我向前走了一小步,这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时至今日,男厕所里都还在纪念这件事:“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人们的认识和想象总是如此的冲突。在登月成功后,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月球,了解月球,就越来越少的想象月球,于是便越来越具体的描述月球。爱因斯坦却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即便是《卑鄙的我》里的极具想象力的偷窃月球计划中的那颗月球,都已经是写实的月球了。

现在的人们即使是在想象月球上发生的事,也不愿意再去多想象月球。

相较之下,我更愿意从碎瓜脱胎于此片的MV《Tonight,tonight》中回味一下这些可笑又可贵的想象。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人类在荧幕上的第一次登月,是怎样一头扎进月亮的右眼的。

(微信:cxtrouble)

 6 ) 月球畅想

翻出影史第一部科幻片,乔治·梅里埃奉上了《月球旅行记》,月球那经典的曲奇脸上,一枚炮弹正中右眼,于是海报上出现了月球或惊恐或哀伤或怒目圆睁的表情,这想象一度让影迷欢欣鼓舞,梅里埃也成了造梦大师,当然,登月这个梦他也是从前人那里借来的。

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其中一位的儒勒·凡尔纳,响当当的《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环游地球八十天》都是他智慧的结晶,这想象力还真是上天入地海里游,汪洋恣肆。他在1965年连载过一本《从地球到月球》,想出了发射炮弹去往月球的主意。

后来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炮弹的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想象,在1901年发表了一部《最早登上月球的人》,主人公乘坐炮弹飞行器到了月球,并开始了在月球的冒险,还与月球人发生了争斗。

很显然,梅里埃1902年推出的本片无疑从前面两位幻想家的作品中汲取了灵感。六位探险者有幸坐进炮弹舱,随着点火发射,月球的脸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形象地将月球拟人化。月球表面沟壑丛生,乱石一片,不时冒出一些浓烟、火焰,看来十分危险。

六位探险者旅途劳累,于是席地而睡,就在他们睡觉的时候,天空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先是一颗彗星拖着长尾划过,再是七八颗星星居然从正中打开了一扇窗,七八颗脑袋伸了出来,好奇地观察着睡梦中的探险者,接着有两位女子托着一颗星星,一位女子坐在月钩上,还有一位老人从带有环的星球里面探出头来。可以猜测,他们都是外星生命,从没见过地球人,所以前来看个热闹。热闹还没看够,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围观的人只好作罢,六位探险者也从睡梦中冻醒,继续前行。

到得下一处,遍地是蘑菇,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其中一人(这个人应该是六人中的头儿,因为凡事都是他打头阵)仿佛在说,这蘑菇好大啊,于是撑开自己的伞,发现蘑菇比伞还大,然而奇怪的是,他的伞一下子也变成了一只蘑菇,并且越长越高。正当六人惊叹这变化时,从蘑菇后面钻出一个模样怪异的人,手脚并用,六人都很害怕,头儿试探性拿一伞打去,结果月球人化成了一缕烟,消失了,正当六人惊魂未定之时,又有一个月球人从蘑菇后面出来,头儿照样一伞打去,月球人照样烟遁不见,头儿带领大家想要离开,这时一大群的月球人出现了,于是六人被逮进了月宫。

月球王坐在宝座上,侍女在侧,六人被反手缚住,到了月球王的面前,月球王不知说了什么,恐是要对六人行刑,这时头儿情绪激昂,用力挣脱了束缚,直接将月球王从宝座上举起,扔到了地面,化作了青烟。

杀了月球王的六人向悬崖边的炮弹舱跑去,月球人紧追,头儿断后,又干掉了几缕青烟,当其余五人都进了炮弹舱后,头儿拽着炮弹舱的绳子,将炮弹舱拽离了月球,落入地球的海里面。

整个月球探险宣告结束,确实是纯靠想象,没什么科学依据,但这个梦能够从文字或者脑中的画面转变成亲眼所见的画面,就难能可贵了,简直可以称之为奇迹,梅里埃就让这个奇迹发生了。

然而现实往往会扼杀想象,1969年阿波罗11号真的登月了,于是中国人脑中的嫦娥玉兔吴刚月桂树什么的都成了泡影,梅里埃银幕上的月球人就真的化成了青烟,因为月球表面寸草不生,更别说人了,连鬼都没有。

所以,我认为科学那一套没必要谁都知道,就像人都有秘密一样,保留一些神秘感难道不好吗?就让我对月球多一些瑰丽的想象吧,至于真相是什么,我不屑去知道,我有我的畅想,就够了。

 短评

看过air迷幻上色版后重标:两个版本各具特色 自然 无音乐及黑白或许还更好些 否则总好似染上现代平设的条条框框似的 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真人科幻 大场面一点不缺 幽默点也刚刚好 月宫神奇或凶险的描绘同样不坏 最印象深刻的超长炮射向逐渐清晰(并变出脸庞)的月球 收尾的征服雕像不喜欢 倒是那时代风情

7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2000年在云大科学楼看过未修复前的录像带版,当时已经惊为天人,刚接受了一些艺术片教育后,就哀叹100年来,电影丝毫没有进步嘛。2015年初,在Moma百老汇的五周年生日,就着默片现场配乐再看彩色修复版,就只单纯当作影史奇观而不再做过多联想哀叹了。

11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精彩有趣,淡入淡出,史上第一位把特效运用到电影里的人~看过《Hugo》再看《月球旅行记》的彩色修复版,才知道把如此珍贵的影像保留下来是多么不易。MoMA首映了修复的纪录片,赞!和一大堆电影界的学者坐一起看。。。还有钢琴配乐的朗诵版!极赞!

1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伟大的电影魔术师梅里爱!“乐队指挥机位”固定镜头的无穷魅力~

1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Time, time, time...

20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这是部大片

23分钟前
  • 晨光荣耀
  • 推荐

值得敬佩。修复后的彩色版,一帧帧胶片上色,可爱的想象力,同时也或多或少的暗喻了当时的时代变化。科幻片的开山之作,叠影、淡入淡出等手法,加上大量的特效,都为电影手法开创了先河。戛纳修复版的BGM真是魔性。

26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电影让梅里爱破产,电影让卢米埃尔至死都在谴责他的“剽窃”行为,电影让他的晚年只剩下了一个小小的玩具糖果铺,他留给电影的却是一座座宝藏。人们逐渐忘记了乔治·梅里爱,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不顾一切的奔向电影的世界吗?还是那把大火早已燃尽了他对电影的热爱?

29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凡尔纳科幻小说改编。特技大师梅里爱,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导演,发明了慢镜头、快镜头、叠印、二次曝光、场面转换。完全脱离实际的幻想世界,对戏剧式表演的实录,永远中景,摄影机不动于乐队指挥的位置。假定性。表现美学的源头。

32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一百多年前……梅里爱发明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特效……

3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看的是2011戛纳彩色完整修复版。史上第一部科幻片,确立幻想电影与现实主义/纪录片(卢米埃尔兄弟开创)的分野。梅里爱出身魔术师,也是第一个运用特效和尝试将电影彩色化的导演。尽管仍受限于舞台剧式的固定中景段落镜头,但淡入淡出与叠化转场首次引入电影语言。现在看仍然令人拍案叫绝。(9.0/10)

4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1902年,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乔治·梅里爱作品,14分钟,彩色修复版。以现在的眼光看,就像一出小学生幼稚舞台闹剧。但放在110年前,这就是比《泰坦尼克号》还动人,比《黑客帝国》还酷炫,比《阿凡达》还震撼的视觉盛宴啊。网友评论:一百多年前……梅里爱发明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特效……

44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向形式主义电影的源头致以史的敬意。

45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我一直认为想象力是革新进步的原力,而梅里爱之于电影就是最伟大的想象力。

5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梅里爱还是挺有些真趣的,110年前的小短片就能充满奇思妙想,现在看来虽然粗糙,却很带劲,而在当时,就更能让人体会到技术革新的激动与震撼了。一群老男老女群魔乱舞,有趣,有趣啊。

55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登上月球的科学家其实是一群戴尖帽的霍格沃茨魔法师,而月球则跟骷髅岛没什么两样,只是你在上面找不到金刚。Georges Méliès作为电影特技之父和最早的制片厂创建人,同时也应该被尊为cult片领域的开山鼻祖。

58分钟前
  • 畸小山
  • 力荐

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意义极其深远,如此丰富的想象力着实让人惊叹与佩服,短短12分钟,已经阐释出电影的多种可能性。★★★★

59分钟前
  • Q。
  • 推荐

看的是戛纳彩色修复版,很有创意。其实胶片背后的故事可以再拍一部片!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Méliès的这部作品引入了很多电影元素,布景、灯光、服装、演员、剧本……这部片子相当于七十年代的人看大白鲨,八十年代看回到未来,九十年代看侏罗纪公园,二十一世纪看加勒比海盗。

1小时前
  • 宿命论
  • 力荐

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1902年。

1小时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