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街头日记》:仇视源于生活中的真实
此片的英文名叫“Freedom Writers”,直译过来就是“自由作家”的意思,因为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据说美国还有这么一个 “自由作家”的基金会,以推广影片中所描述的这种教育模式。但笔者更喜欢的却是“街头日记”这个译名,因为在本人看来,这四个字显得更为真实,更为惊心动魄,“自由作家”中那点风花雪月的意味将被“街头日记”撕得彻底粉碎。
美国是一个杂糅的国家,由于民族原因而分类,由于肤色而分类,由于移民而分类,还由于贫富而分类,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的,即便经过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解放运动,但这种观念上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于是,对峙在继续,战争在继续,停滞下来的只有生存的权利。当长滩爆发黑人被四名白人警察毒打的事件之后,一个隐藏在民间的敌意便跃然于媒体报端,所以此片的诞生比起诸如《美国派》等青春校园影片更多的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群生活在社会中的学生们绝不是阳春白雪的。
一名教师引导一群异端学生走向光明之路,这样的影片不乏经典之作,《死亡诗社》以及《微笑的蒙娜丽莎》等等。但相较而言,《死》与《微》两片中的学生所涉及的大多是个人问题,与社会的残酷还是相去甚远的,反倒是《187美国社会档案》一片中的暴力令人感到真正的恐惧。而《街头日记》一片中的学生们也生活在这种暴力的氛围下,他们甚至不知道这暴力的由来,只是一种继承,继承这种现实种族阶层问题所传达出来的暴力。
当希拉里•斯旺克所扮演的艾琳教师询问有哪些孩子曾遭受过枪击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的暴力环境,我们看到了一种绝望的气息。所以,这个教师所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调皮捣蛋,而是整个社会的,尤其是下层社会中的仇视心理。
作为一名新老师,艾琳绝没有想到自己班里的学生彼此间会存在着如此可怕的敌意,当一撮撮学生肆无忌惮地聚在一起,各自为营的时候,这便是社会的一个真实的反映,正如剧中那个爱娃的经历一样,美貌等形容词汇与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为了生存,强悍才是最主要的,这是从小便根深的观念,是一种适者生存保持自我的暴力哲学。
艾琳很敏感的发觉了203教室中这群孩子之间相互的敌意,于是采取了各种办法力求能够让这些孩子彼此了解,能够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团体而消解这份敌意。但她的每一次努力都失败了,作为一个白人,她根本无法得到孩子们的尊重,更主要的是,孩子们认为上学不过是为了混日子,当年满十八岁的时候,战斗将等待着他们,那是有关种族有关社会地位的尊严的战斗,而高高在上的白人显然并不理解这一切。仇视其它种族的想法令艾琳万分苦恼,而孩子们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种族灭绝。
以其它种族其它阶层为假想敌的孩子却不知道种族灭绝的含义,这只能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变得无药可救,并没有完全丧失人性,而这种认识也直接令艾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于是,关于最可怕的种族灭绝的历史列入了艾琳的授课范围之内。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生活深深地触动了这群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那种暴行是可怕的,是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是一种罪恶。但这对于孩子们来说仅仅是一种反思,当他们面对二战中惨死的那些幼小生命的时候,他们只能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羞愧,可他们却还是找不到真正的方向。于是,《安妮日记》成为孩子们的指路灯。
作为一个犹太女孩,安妮在恐怖日子里记下了有关于生命的所有感受,虽然这仅仅是一种希望,虽然她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生命,但这份希望却保留了下来,于是,这也为这群孩子们提供了一种希望,那就是正视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害怕这种艰苦的环境,不要因为生活中的那些敌意而毁灭了自己。从绝望走向希望的过程中,艾琳用残忍的历史为孩子们上了一个值得反省的课程,孩子们也用自己手中的笔不但记录下了过去那种痛苦的灾难,也记录下了自己的改变。
毫无疑问,艾琳做得是一件极其高尚的事情,但事实上,凡是高尚的事情都必将引来一些阻力,首先是艾琳的丈夫,艾琳为学生的付出无形中冷落了自己的丈夫,于是丈夫离他而去。艾琳的父亲本来是一个民权运动者,但由于岁数的原因早已失去了当初那份热情,好在血液中流淌的这种民众意识终归让他成为艾琳最有力的支持者。两个男人的戏份并不多,但彼此之间有种转化,而这种转化带有向那些民权战士们致敬的意味,同时也极力地肯定了艾琳的所作所为。
但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于学校,203教室的这群孩子无疑是被教育制度所抛弃的一群孩子,所谓的义务教育只是一个过程一种形式。艾琳所说的好,当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老师并没有尽力的时候,孩子们又怎么可能尽力地去学习呢?学校是优等生的天堂,而对于那些劣迹斑斑的学生而言,学校只是一个系统。但在艾琳的努力下,203教室终于变成了这群学生的天堂,是他们的家,是区别于街头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为自己的希望而活着,可以与其它种族的人交朋友,社会上那根植于内心的仇恨在这里可以被完全消解掉。
影片看下来,笔者不得不被艾琳那种高尚的情操所感动,同样也为这群孩子的苦难而感到可悲,好在影片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笔者却一直抱有一个疑问,在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艾琳真的能够成功吗?仅仅依靠那些已经远离的历史能够让这些孩子真正的改变吗?虽然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但笔者灰暗的心理对艾琳的努力却不抱有任何幻想。难道是影片对真实有了粉饰还是笔者如街头那些少年一样被固有的思维所困挠着呢?
无疑的,此片的重点放在了艾琳这个人物身上,她对改变孩子们心中那份仇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还有巨大的牺牲。但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影片中的孩子们却过于群相了,虽然爱娃的戏份的确突出,但我们很难看到爱娃与艾琳的单独交流。换句话说,我们看不到某一个孩子真正的成长轨迹,或者说是改变轨迹,那些书本,包括记录下来的街头日记以及安妮日记,似乎每一个情节,所有孩子的改变都是同步的,这种同步造成了孩子们的形象的单薄,当然也使得本片变得不太真实可信。
恐怕这是导演最大的问题所在,比起前面所描述的几部影片,此片对艾琳的对立面过于简单的群相描述手法显得十分地形式主义。所以,此片虽然敏感地触及到了孩子们被社会问题所困扰的可悲性,但却极少地将这种可悲性用事例所体显出来,每个孩子所记录的笔记也就显得空泛而做作了,反倒更象编导捉刀代笔的作品。
当然,影片本身的问题绝对不能抹杀艾琳这位老师的人格魅力,同样也无法抹杀这群孩子肯于改变自我的勇气,在这方面,影片传达的信息的确已经足够了。最后引用艾琳老师的话作为结尾,也许不仅仅是对本片的阐释,更是对教育所持的一种理念:“教师这个行业已经成为整个国家最受人尊敬的一份职业,不仅在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有的时候,孩子们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但他们通常碰到的都是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监护人或学校。学校是那种多元化文化融合的地方,应该经得起种族、经济和文化所带来的各种考验,更不应该被暴力所侵蚀。表面上看,威尔逊高中是完美的,因为它接收的学生来自各个阶层,没有贫富之分,没有种族之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内部的毒瘤就不存在。”
也把这句话献给由于分数由于地域差异由于金钱等各种因素不能选择自己学习环境的中国孩子们,当然还有老师!
韩兮
2007-5-31于通州
2 ) 自由作家日记
没有深刻的着重的叙述某件事情,可深处却让人懂得一种理念,存在或不存在,只是本身需要被重视的那种情绪,当某日,有人和你说,你行,在这样觉得没有阳光的日子里,有人对你产生兴趣,对你微笑,你很温暖,你希望能朝他的方向努力,再多的推脱,再多的说辞也无力,我没有想表示什么,只是觉得,人真的需要被重视的感觉,一种可亲近的温暖
3 ) [街头日记]——给予我们冲破黑暗的力量
无意看到【街头日记]的电影推荐,背景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事情,种族歧视,街头火拼......生活混乱,生存艰难。
那是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威尔森高中的故事,背景起源于1992年洛杉矶暴动后,各种族之间暴徒械斗一触即发的时代。
一个满腔热血的菜鸟老师艾琳,接管了各种种族的问题少年,成为了他们的班主任,但一开始的教学生涯并不美好,学生组成自己的小帮派,移动桌椅坐在一起,而且不同种族的帮派之间老是会发生矛盾,上课期间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也会因为校园内的帮派斗争而在上课时间就冲出教室,打架斗殴;甚至还有人携带枪支上学......
如果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崩溃吧,虽然艾琳也会因为种种困难而伤心难过,但她还是没有放弃,一直在想法设法的教导他们。
事情的转机出现了,一幅关于嘲笑黑人的画,艾琳看到了非常愤怒,她决定为他们的价值观上一课,从黑人的歧视问题衍生出犹太人大屠杀,告诉他们占领几个街头不算什么,告诉他们种族,肤色也不影响别人尊重。但长久的种族问题没有得到根治,各个街头因为肤色,种族,地盘等问题比比皆是,学生觉得她根本不了解他们,不能体会他们生存的挣扎,场面一度非常激烈。
这时,有人问了一句大屠杀是什么,她非常震惊,竟然90%的学生不了解大屠杀。所以她决定做些什么。
她跟学生们玩了一个游戏,从浅入深,探索他们内心的世界,之后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写日记,学生们写完可以采取自愿的方式选择要不要给艾琳看。
而从日记中艾琳了解了他们,有人因为家暴失去母亲;有人因为肤色问题看着自己的好朋友被枪杀,有人因为生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那是一个新世界,肮脏,混乱,生存就要用全部力气,他们生活在地域里。如果没有人拉他们一把,他们即使死去,灵魂也将污染。
艾琳找了《安妮日记》等具有激励意义的书让他们回去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学校不给新书,就自己掏钱,钱不够,就去做兼职,艾琳是一个好老师。
她还带他们去了犹太人大屠杀馆,一开始每个人都会拿到一张孩子的照片,然后参观结束后才能知道这个孩子有没有活下来,那是一场很震撼的参展,我想他们每个人心里对生命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虽然他们也见过不少死亡,但是一定没有哪一场比战争来的更震撼!
除此之外,她还给学生们找了大屠杀的幸存者,庇护过安妮的女士给他们讲述当年的事情。他们慢慢的被改变。主动扔掉的枪械,退出帮派回归家庭......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为学生们几乎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学生们开始喜欢上他,并开始接受知识。但为此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丈夫忍受不了她对家庭的忽视,提出了离婚。
即使如此,她还是依然坚持做一个好老师,做她能付出的一切,竭尽全力。
当学生知道她只能带他们到高二后,非常不舍。虽然她争取了,但在各种规章制度等面前,依然颁败下阵来,她给学生布置了最后一个作业,用他们写的日记编辑成书,并出版,但没想到此举引起了教育局的震惊与重视,可能是惊叹她有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能力,也可能是想让这些不同种族的学生融合的更好吧,同意了她继续带他们到高中毕业的请求。
最后的最后,他们都顺利毕业了,还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学。而艾琳,也把她的教育理念延续了下去,带到了新的工作环境中,并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多么重要,普通人,都可以用小小的力量,在黑暗中燃气微弱的灯光,历经磨难,不向生活低头,我们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
引用其中一篇日记中的话“当我走进教室就觉得...生活的一切问题都不再重要,我回到家了”。
4 ) 2021《街头日记》上映十四年后,愿你和梦想一起闪闪发光
你好哇!很高兴与你相遇
和《街头日记》的相遇纯属偶然,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呼啸的深夜,我打开了这部2007年上映的电影,十四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才和它相遇,好的东西只要能相遇就永远都不晚。
梦想让人闪闪发光
电影源自真实故事改变,女主艾琳是个怀揣着梦想的女教师,小的时候父亲对他讲述过了民权运动,她满怀激情的想去学法律,但是她想到当自己站在法庭里为他们辩护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真正的帮助应该是在学校才对,在一切没发生的时候,把孩子们教育成真正正直善良的人。
所以艾琳来到了203班,当了这群学生的老师。她特地选了这所种族融合的学校,在当时种族歧视的背景下,选择这所学校就相当于选择了麻烦。她所带的班级是所谓的差班生,是那种任其发展可能没有一个人能考上大学的学校,是别人眼中的大麻烦。
开学第一天,因为紧张而把粉笔灰擦到裙子上的细节好评。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梦想,面对的却是一群无比混乱的学生,教室里的氛围仿佛是一个随时都会被引爆的定时炸弹,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她是无助的,这和她想象中不一样。
她不知道教室里的有些学生光是活下来,就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悲喜并不相通,命运则更加迥异。你只看到我身着武器,却不知道我曾受过哪些伤害。
但是她没有逃避,反而用了自己全部的心力,去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去倾听他们,去理解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被关爱。在艾琳的努力下,一群看不到未来的青少年,逐渐成长为了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孩子们满是心声的日记成了最后的街头日记,很多人成了家族里第一个上了大学的人。
其实在电影中途看到学生把枪丢了,我是害怕的,如果出现街头暴力他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看到那个女孩子为了法律的公正选择指证自己的同族人时,我是害怕的,我觉得她不可能活得下去。毕竟艾琳只是改变了203班学生的想法,整个大环境还是没有改变,种族歧视依然像一座巨大的山压在他们身上。
可当我看到这个男孩重新回到母亲身边,当我看到同学之间有了和解,当我重新发现他们都是些十四五岁的孩子,都是我控制不住的泪点。
你无法想象,曾经充满暴力气息的203,会变成学生们的家,在这里,黑人与白人可以是朋友,每个人都可以与其它种族的人交朋友,社会上那根植于内心的仇恨在这里可以被消解掉。也许艾琳没有办法改变所有人,但是拼劲全力改变这一个班级的人,已经让人佩服不已了。
她能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而她背后的努力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为了给学生们买书,课外她接了好几份兼职、她花了太多时间在孩子们身上导致丈夫和他离了婚、孩子们想要的她都不会让他们失望,这样一位老师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啊。
她是个有信念有希望的人,她这样的人,任何事情,只要想做就一定会做到;她这样的人,梦想不是梦里想的,而是一步步实现的明天。
对比来看,她的丈夫心中却有太多的不可能,不可能解决的种族平等,不可能被改变的问题少年,不可能成为建筑师的自己……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都和他丈夫一样,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所以早早的选择了放弃,梦想都不愿再提,只敢在梦里想想。
艾琳爸爸对她说:你所做的一切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为你自豪,世界上很少有父亲有我这种体会。父亲的话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为这个世界上曾有过这么高尚的老师而感动,我想说,她是我心中的英雄。
生活让梦想更显真实
在艾琳的生活里,只出现了两个家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老公。当她决定开始这样一份工作时,一开始明显是艾琳的老公支持她,爸爸是不支持的。
到了最后,老公放弃她和她离婚,而父亲在行动上一次次的支持女儿,不是老公不爱他,而是这个世界上能够毫无条件就爱你,支持你的人只有父母。其它的人,有所付出就有所求,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啊!
从最初的甜蜜相爱,到后来的分道扬镳,爱人之间的沟通和三观都非常重要,沟通决定了你们能不能在一起,而三观决定了你们能不能长久的在一起。
只有遇到对的人,才是彼此的成就;其他人都是路过的风景,无论好坏,走过就把他抛到脑后好了。
- END -
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市区的蘑菇
期待和你在那里重逢呢~
5 ) 好老师能激发学生最好的一面
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年轻老师艾琳来到一所公立学校教书,她发现她的班级里全是被其他老师放弃的问题少年,他们对学习没有丝毫热情。艾琳受到挑战后,决定改变现状,她为每一位学生都买了一本《安妮·弗兰克日记》,希望他们同样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在不断的沟通和分享之后,孩子们的想法和视野渐渐开阔,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未来的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他们完全可以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6 ) 《自由作家》:改变的滋味和力量
(芷宁写于2007年6月6日)
单看2007年美片《自由作家》的海报就明了两届奥斯卡影后希拉里·斯旺克是该片绝对的主演,可是看后没觉得,不可否认,她饰演的女教师艾恩·格鲁维尔一角是全片的核心,只是在综合考量、相形之下,有一点失色罢了。
一直不太喜欢貌似“男人婆”的希拉里·斯旺克,近来,“MAN”够了的她在忙于转型,如在影片《黑色大丽花》里的“荡妇造型”,今年,她以奉献型老师艾恩“春风化雨”般的形象示人,虽然有所突破,但是分寸的拿捏尚欠火候,一些戏份被处理地程式化、单一化、脸谱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再现和层次感,严苛地说(谁要她是影后呢),整体感觉似乎还没有部分配角令人印象深刻。
片中很多学生都由非专业人士出演,较之他们既本色又出彩的演出,斯旺克难免显得缺乏亮点,她似乎只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算是招牌大嘴笑吧)。另外,她也没有曾在《绝望主妇》里演过讨厌鬼哈柏太太的艾美达·斯丹顿(她还在《哈里波特与凤凰令》中饰演黑魔法防御老师)有戏,片中艾美达·斯丹顿出演了艾恩的主任上司,一个有着30年教龄和惯性思维的老派教师代表……或许,这些都是本人对斯旺克的苛求吧,坦白说,有些戏份她还是表现不错的,如让学生们做“线上”游戏时,由她惊讶而哀伤的神情所表现出来的领悟和潜台词、再如和父亲(斯科特·格雷尼饰演)之间心灵兼亲情的沟通等等。
《自由作家》又名《街头作家》,也普遍被认为是《黑板丛林》的21世纪版本,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或许正是因为其真实性,才产生了一种撼动而深刻的力量。当然,该片的部分情节有煽情之嫌,好在不多,何况因诸多因素,中国观众承受煽情的能力已然很强了。
在黑人青年罗德尼·金事件之后,出生于富人阶层、非常理想主义、初来乍到的女教师艾恩到加州长滩威尔士中学一个族裔混杂的班级任教,起初学生们对她或视为无物,或讥笑嘲弄,经过几番探究,艾恩逐渐意识到种族歧视、贫穷无助和被漠视放逐对这些孩子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和影响,通过艰难而花样百出的沟通和教学,孩子们渐渐由一群沮丧的青少年成长为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而女教师艾恩也由一个菜鸟级教师蜕变为一个能治愈心灵的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可以说,《自由作家》相当尖锐地反应了部分美国底层社会现状,详述了被贫困不公、种族暴力、家庭分裂、帮派斗争充溢着生活的底层青少年的教育和生存问题。这次,《廊桥遗梦》的编剧理查德·拉格拉文尼斯不再唯美造梦,而是导出了一部真实而悲痛的人间剧。
在片中,当艾恩终于用特殊方式(让学生们写自己的故事)使学生们述说出自己的成长经历、被忽视的情感和被蔑视的自尊时,影片开始进入到高潮阶段……艾恩截获了一幅于教室内传看的种族讽刺画后,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她问学生们是否知道种族大屠杀,只有一个白人学生(亨特·帕里饰演)举了手,而当她问谁遭遇过枪击事件时,除了那个白人学生,其他非裔亚裔拉丁裔的学生全都举手……片中还有个剧情十分重要,艾恩在教室里拉了一条红线,依次要求有帮派背景的、进过监狱的、有一个或多个朋友被枪杀的学生站到线上,于是观众看到这些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过去,特别是当他们在线上默念着死去朋友的名字时,他们内心的坚冰开始融化了……艾恩也彻底明白了——凶杀暴力、种族歧视乃至仇视是学生们愤怒和叛逆之源。
艾恩买了日记本发给学生,鼓励他们写自己的“安妮日记”,并自筹资金带他们离开长滩旅行,参观了纪念犹太人大屠杀的博物馆,邀请大屠杀幸存者和学生们聊天,自费买有意义的书送给学生……孩子们在日记中逐步披露了看似玩世不恭、满嘴脏话的他们那恐惧孤独和伤痕累累的一面,在用笔倾诉、打开心扉的同时,压在他们心头的阴云开始变轻、退散。
也有特别难搞的学生,如爱娃(阿普丽·李·赫南德兹饰演),她也是该片的重要线索,这位混帮派的拉丁裔女孩幼年时目睹了父亲被冤入狱,而她新近又成了一场枪击案的正面目击者,她的同学、一位柬埔寨难民(加林·尼甘饰演)恰巧也在现场。爱娃为了救助她狱里的老爸,必须得作伪证……然而,艾恩的影响令她陷入了两难境地,终于,爱娃经受住了道德和良知的考验,在法庭上说了真话,即使她为此换来了一顿帮派打手的暴揍和老爸的不理睬,但她拥有艾恩的理解和支持,并且获得了柬埔寨同学的尊重和友谊。
艾恩·格鲁维尔于1994年秋接触了这帮迷茫的孩子,在现实中,孩子们于1997年组织了一场名为“灵魂的回声”的筹款音乐会,用筹得款项作为旅费参观了华盛顿,并把自己的日记带给教育部长。后来,他们还曾到纽约、德国、波兰、荷兰以及萨拉热窝旅行,去亲历那些老师送给他们的书上所提到过的生活。2002年,艾恩·格鲁维尔和这些已长大了的“自由作家”们一起建立了“艾恩·格鲁维尔教育项目”(EGEP),专门帮助全美那些与他们有着相似经历的青少年们。
影片中的艾恩总提到“改变”一词,如“改变的滋味”,那些尝试了改变滋味的学生们,由此获得新生的力量,并且从此踏上了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顺便说一句,片中凡是涉及艾恩和她丈夫(帕特里克·迪普赛饰演)的戏都很无聊,那个因累积了太多不满要离开艾恩的男人显得十分别扭,虽然有关他们关系变化的戏份不算少,可依然不够顺畅,缺乏言简意赅的魄力。
(
http://nicolew.blog.hexun.com/9865175_d.html)
很感人,真正的教育是超出种族的
true story..
3.5 和《超脱》完全是两个极端,美式煽情也挺可怕的,影片后半段过于理想化,学生的转变也缺少过度,虽然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导演却在拼命削弱这种真实感
如果记忆没有差池,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人问过我:为什么想当老师?我也多是实话实说:喜欢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倾泄”出来,我喜欢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柯景腾所说:想让这个世界因为我有一点点不同。在考量过自己的能力之后,也只有老师,能让我实现。
#资料馆#真实事件改编的励志故事,在种族敌对气息浓重的后进班里春风化雨,教书育人的意义和价值很感人了;从老师方面讲,把工作视为使命,即使遇挫也依旧保持责任感和激情非常难得;以兼职养主业自掏腰包简直到了圣母的地步,经济学里有“利他互惠”的说法可以解释;被不上进还拉后腿的老公气到不行。
感同身受
有教育才有希望。
“正义并不意味把坏人关进监狱,只是意味着必须有人为犯罪买单。”
以1990年洛杉矶暴乱为背景,黑人学生因贫困而造成越轨,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好题材。
一个好的老师带你走出自己和环境里布下的迷魂阵 让你找到人生的意义 尽管如此你也需要敞开心胸接受别人的引导 从而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这电影深深的激励了我 本以为这是一个杜撰出来的美好的小故事 但没想到竟然是真人真事 世界上要是多一点这样的教育工作者 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好 尤其是中国
過分理想化,因關注學生導致家庭矛盾橋段太老。。但還是不錯的
一个好老师可以拯救灵魂、改变灵魂,但是这个灵魂也是要值得拯救的,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能改变一切,要相信改变的力量!
终于 我们不用重复死亡诗社蒙娜丽莎微笑放牛班的春天的结尾了
没有想象中好,过于理想化了,学生的转变有点突兀。不过当师生互动交流情感的片子还是蛮好的。
太感人了!!
我也是老师,假如我在这所中学,我会坚定的站在 Imelda Staunton扮演的教导主任一边,我会选择对我而言容易的,也是"正确"和"常规"的教学方式.Erin Gruwell没有,因为她有大智大勇.
新任美女教师带领少数族裔不良学生走入正轨走向成功…没什么特牛逼特震撼的桥段,所有的剧情都很俗很中规中矩。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此不能简单抨击它的俗套、大团圆和伟光正。P.S.老师在教室放这部电影时经常有哄堂大笑的场面,但我在电脑上看的时候却感觉分外严肃和沉重。这就是集体观影的不同?
很不错的片子
非常不错的一部电影,拯救迷失孩子的心灵
非常理想化的情节,既然是真實故事,那就是個美好的真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