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

HD

主演:马恩然,王馥荔,孔祥玉,张绍刚,张炜迅,刘琳,叮当,程前,娜仁花,杨立新,孙志航,王伯昭,大力,李庆祥,孙继峰,李晔,闫佩雯,茅菁,张友宪,赵迎利,张歌,刘自强,贾凤柱,黄卫,李芳淙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启功 剧照 NO.1启功 剧照 NO.2启功 剧照 NO.3启功 剧照 NO.4启功 剧照 NO.5启功 剧照 NO.6启功 剧照 NO.13启功 剧照 NO.14启功 剧照 NO.15启功 剧照 NO.16启功 剧照 NO.17启功 剧照 NO.18启功 剧照 NO.19启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启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老北京一条胡同里,住着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代书画名家启功老人(马恩然 饰),他和老伴儿(王馥荔 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过着平凡安宁的生活。只是在怒涛涌动的时代,小人物无法在暴风雨中独善其身。启功拥有旗人血统,在文革浪潮汹涌澎湃的年代给他带来不少的麻烦。红卫兵们可以长驱直入他的家中搜查封资修的物品,所幸总有倾心传统文化的人暗中相助。运动之中,启功时常回忆起自己初学绘画的情景,与师友坐而论道的往事,和老伴儿相濡以沫的过往,这些都令他感慨唏嘘。暴力街区13:终极最佳损友纸飞机2014领袖水准(粤语版)狩猎季深夜食堂2019特工卡特 第二季世界奇妙物语2019秋之特别篇深林诡事爱情公寓番外篇:辣味英雄传 第二季嚎叫2012妒屋苏珊娜1951下层人精灵怪物:疯狂之旅 (国语版)超能追缉红色呼叫铃喋血边境英宫恨雾之旗1965地狱犬2022鬼哭神嚎2005女鬼桥致命密室都是天使惹的祸危险境地豹纹幽灵毒枭佛罗伦萨的秘密征服天穹江山如此多娇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六季雪耻杀桃乐丝·罗奇的恐惧绝配酥心唐评价女王犯罪心理:超越边界第一季新世界2020猎妖记

 长篇影评

 1 ) 大师 老爷爷 先生 老人 或者是曾经的热血青年

特别喜欢启功master的字 我这是真想不出来是叫爷爷还是先生 临当然也临不出韵味 很久都没明白 为什么字的轻重总是像是有极端一样 为什么字有时就像活了一样 而今 更懂 为什么一定一定要先懂这个人 才能懂他的字画

看到第二分钟他开始写字的时候就duang就哭了 想起来看过的启功先生的书法视频 那种笔的运用 那种活灵活现的字的感觉 不知道到底是多少苦难多少付出换来的 尤其是书画这种 日久见功力的东西

粗略了解他的平生 觉得经历过很多才会有他笔下这样有韵味的字 有阅历 有心境 有勤学 有苦练 有执着 有深爱 有太多的内容在里面 可能当事人并没有太多感觉 在旁人看来 这字是短暂人生的浓缩 五味陈杂 看了真心想哭

总体来说 他也是很幸运的 有好师傅有学习环境 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 我等凡夫俗子只能是YY一下 只是不幸的是…好在 嗯 享年90 挺好的

电影拍摄比黄金时代好很多 读多很多萧红的有关萧红的书 没想过一部电影能被拍成那样 很怪

这部没有太多的技巧 讲启功大师的生活 我觉得 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们看了太多他的字 他的画 知道了太多他的头衔 却对他的人生遭遇知之甚少 说人老了老了 对人生对有更多的感悟 电影中的细节 很多都有体现
讲他的老师和他的感情 拍摄的也很好 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师生情也有如父子情了 说实话 觉得他很幸福 他有一个懂他教他的老师 当然也是因为他真的有天赋 我不太懂这种感觉 可能是班级人太多更可能是伦家没天赋…
他的妻子 亦母亦姐 虽然 没法深交 在那个年代 也是他的幸运 只是不知道 这个年代 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情了

民国时期的好老师确实挺多的 可能是时代造英雄 现在当然更多 只是 太多的急功近利了

我们老师说 书画的再多技巧 都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学问 像启功那样 我原来觉得老师太商业化 但细想想 他可能是真的爱书法 身边的小事也会让人知道启功先生是真的适合教书 爱做学问 形象真是深入人心啊

嗯 就是演青年时期的演员略丑啊…刚看了上面的影评 我不太同意 这并不是高山仰止 启功先生很平凡 像每个固执的教书老先生一样 真的只是平平淡淡和固执坚持 造就了不平凡

为了终于有人拍这部电影 并且没有太多炫技 满分

希望有一天 可能在我老了的时候 能够运一身功力于每一字 还希望 世界和平

 2 ) 碎碎念

#启功# 刚好看到了文化大革命的镜头,边不自觉的对比起昨天看的《残余影像》,和《残余影像》不同的是,启功先生并没有丝毫的直接反抗斗争,而是采用顺服的方式,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就是错的,反倒是更符合启功先生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启功先生是个乐观的人,不怒不争,好教乐教,终于兴趣,陷于爱好。他也是个长寿的人,享年92岁,我相信这也和他的乐观无法分开。开头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没讲完,中间坎坷不断,结局再讲便讲完了,这也应着启功先生的一生吧,从始至终。

 3 ) 一部弥漫着书香的电影。

好的传记电影我看过数余部,印象深的有《巴顿将军》《美丽心灵》《知无涯者》,如此赋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传记又拍的这么好的我是第一次看到,整部电影都弥漫着书香,电影中把中国元素用得淋漓尽致。 中国式亲情,是爷爷的宠爱,母亲的刀子嘴豆腐心。 中国式爱情,是妻子的支持和关怀,若得此妻,夫复何求。 中国式师生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又表现出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 中国的画,区别于素描,色彩画。“见意境,而轻技巧,薄异能”。 中国的字,“经史为上,诗词在后,最后为画”。 还表现了中国文人的品质,面对小鼻子的威胁,坚持不退。 还有一些轻松的画面: 中国式客气“您坐,您坐,您坐,您坐”。 中国的谦虚,“都比我写得好” 中国的宽容,“都过去了” 看到打招呼那段,买菜回来啦,翻译为“Hi”,就忍不住笑。 让我酸的一个场面是,小同志可以找到启功老师说:您帮我看看字啊。 荆霄鹏老师,您也帮我看看我写的字啊。

最后,在技术层面如果能更细腻点就更好了。

 4 ) 启功的一撇一捺

启功的人生,身不由己。他是旗人的后代,他是,他爱人是,他师傅是,旗人尊贵的过去给了他们无需操心生计玩弄字画艺术的机会,“高皇帝的子孙”尤其钟情于高雅的艺术。启功虽出身平民,但家族也有工于书画的长辈,打小就浸染在艺术氛围里,在那朦胧的白纸一般的童蒙期,在爷爷叔伯的亲切教导里,对字画开了窍门,通了天眼,方寸之间腾挪天地,“就爱画画儿,天天画。”

那艺术,不独是贵族家的嗜好。在那叫叫嚷嚷的红卫兵小鬼群里,当着老头子启功临摹大字报的面,也静了下来,围拢在一起,啧啧称奇,仿佛那一刻革命的时代使命忘记了,鸡血消失了,统统成了好学生。小鬼头子小刘假装批判启功,趁夜里却偷偷撕下一张张大字报体书法,在煤油灯下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剪下,糊在一起,用油纸蒙上,一笔一划地临摹。红卫兵成了醉心书法的文艺青年。在那牛鬼蛇神的年代里,启功竟凭一撇一捺的书法,不费唇舌,无形中熏陶了人心,培养了文艺青年,带来了一方净土,艺术的魅力何其大哉!

也正是在这造化的艺术魅力下,陋室里,执手终老的妻子终其一生为其收藏书法字纸,舍不得扔掉一个纸头。不懂文化的发妻,姐姐,恰恰成了启功的知音和恩人。

 5 ) 以柔克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作为一部电影,《启功》主要就是将先生的一生以电影作为载体浓缩了一下,其中对启功先生将书法、绘画艺术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进行了详细了刻画,实际上在最为坎坷的岁月启功先生则依旧收到其人生追求的影响。

书法、绘画艺术都是要建立在深厚的学养基础上的,正所谓“书法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启功先生并非只是一个画师或一个书匠,他在文学、文字和历史方面也都有较高的造诣,可以说他骨子里是透着一股中国文人的气息的。一部电影不会时时刻刻都打动人心,《启功》也许有很多值得人感动的地方,但是对我来讲有一个情节让我看了又看,甚至感动的要掉下泪来。当文革开始后,很多大学老师特别是著名学者成为了右派的典型代表,启功虽然摘了帽子仍旧处境艰难,没有什么人能瞧得上这样一个糟老头子,但是当无知的红卫兵为无法抄写好《毛主席语录》时烦恼时,启功挥毫泼墨的场景使得那些红卫兵们深深的震撼其中,甚至其中一个人最后竟成了他的门生。
<图片1>

这一个镜头、这一个场景实际上表现出的就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虽然只是一种形式美学,但是它本身也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无论启功先生看起来多么的随和,但是当他进入了书法创作的环境,便立即显现出了一种中国文人的风骨,在对待兰亭序真伪的探讨问题上,启功先生内心中仍存在着中国士大夫传统中的自尊。有人怕谈及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情节诶,但是我却认为这恰恰是中国文人的风骨和气节所在。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环境中的核心,关键不在于这个人是否长得好看,更在于这个人所具有的气质、所带来的气场是怎么样的。那么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塑造一个人的气场就是看这个人被何种文化所熏陶。
<图片2>

老子讲“上善若水”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水虽然柔软至极却能战胜比它坚硬的东西,而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水”,面对来势汹汹的极左思潮却没有能够断绝它的存在和延续。即使受到思想流毒影响至深的红卫兵,面对书法美学的魅力也不由自主的折服。在我看来,受到折服的不仅仅是启功的书法,更是启功带来的气场。儒雅的涵养、深厚的学识会使仁人志士趋之若鹜的。

 6 ) 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摘自初中某次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题)

偶然间发现了这部记录启功老师生平的传记电影,一小时余足以彰显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大师魅力。但翻了翻影评,总觉得味道不够,遂想起曾在初中的某次语文考试中做过一篇关于启功老师的阅读理解,更记得当时读罢全文便被老师的人格征服而将全文记录了下来。由于年代久远,当时又没有记录下作者,因此只得将文章呈上,如有人知晓作者我立即填上。


       有评论说,中国最后一个大师走了,是季羡林。不过季羡林先生留给后世供人们争抢争论争读争看的东西太多,后世不争不抢不读不看的东西也很多,所以走了和没有走差不多。
  对于大师,我不知道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懂十二国语言著作上千万字的大师和只说中文著作不足百万字的大师含金量有多大差别。只要有人封号我就认为是大师了,好像选举,有一群人提名就得了。仔细回味,发现做大师难,难得有人称之为大师,难得成为了大师还要代表一大群人说话。更难的是,被称为大师之后,还当众被发一个大师工作室红匾,接过红匾之后申明不想当大师而继续干着成就大师事业的大师。
  不过我还是认为,大师当中最难的是专家点头百姓鼓掌而且还会搞笑,这种大师非启功先生莫属。
  启功先生扬名不在于他是雍正皇帝八代玄孙,也不在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在于他的书法艺术、古代书画碑帖鉴定和古文学研究。在这几个领域中,除了给人庄重深厚严谨脱俗感觉之外,和搞笑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启功老爷子确实搞笑,太搞笑了。
  
  一、和自己搞笑
  启功先生2005年去世,在他糟糠之妻子于1975年病逝不久,也就是他六十六岁时,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没有人像启功那样,提前27年用搞笑的打油诗给自己盖棺定论了。
  说到死,就有鬼,鬼文化也是国学中的一大块。长江边上丰都鬼城也越来越火爆,不知先生是否去过丰都鬼城,但是他和鬼也搞笑,有诗曰:“昔有见鬼者,自言不畏葸,向他摆事实,向他讲道理,你是明日我,我是昨日你,鬼心大悦服,彼此皆欢喜”。一个明日我昨日你,把永不同轨的阴阳两界炫耀成一道彩虹。
  身为雍正皇帝八代孙,启功先生拒绝爱新觉罗之姓,说爱新觉罗根本不是姓,是前清满族人部落的称呼,相当于现在住宅小区的称谓,坚持自己:“姓启名功”。凡有不明事理写信“爱新觉罗.启功收”者,一律不开封,并在信封上赫然写着“查无此人,敬请退回”,有好事者究问为什么,答曰:“不信,请人去派出所户籍处查,保证无此人”。
  
  二、和党派搞笑
  大学党组织积极发展党员,某教授申请加入,组织上准备接受他,想通过他来做老师们的思想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有领导走访启功先生征求意见。先生若有所思,没有对某教授给与正面点评,反而娓娓道来:“本来一棵树上好好呆着几只鸟,这时从别地忽的飞来一只鸟,结果树上不见得多了一只鸟,而可能所有鸟都飞走了”,来人遂心领神会去也。
  启功先生从一个职位上退下,竞争上岗人数不少,替补人选一时难以定夺。相关领导问先生意见,先生本不想介入此事则半玩笑回说:“不如抓阄”。一位竞争者听说后颇为不满,连夜造访质问:“如此大事怎能玩笑对待,岂不对我等太不尊重了吗?”,颇有兴师问罪之状。先生立马回答:“怎么能说不尊重?西藏达赖、班禅转世不也要通过金瓶掣签这种抓阄方式来决定吗?”。来者一时语塞只好寒暄而去。
  启功先生和国民党没有什么瓜葛,似乎没有搞笑平台。1982年,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与一位国民党人教授在休息室座谈,说起民国年间国民党元老的掌故。论及汪精卫的书法,某教授答曰未曾见过。启功先生当即说道:“是国民党员都应该知道总理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遗言不就是汪兆铭(汪精卫)的手书吗?”。某教授当时嗫嚅而不知所言。事后启先生谈起此事,颇有几分得意说,这是解放以来他和国民党第一次交手,国民党也有数典忘祖之人。
  
  三、和CCTV搞笑
  央视有专栏节目《东方之子》,专门介绍社会名流,自然想到采访启功。最初,与先生联系时即云:“我们这个栏目档次高,采访的都是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精英,故名《东方之子》”,老先生听罢应声回答:“我不够你们的档次,我最多是个东方之孙”,拒绝了。
  东方之子仍不死心,通过启功众多同事好友游说,1994年底先生终于同意央视东方时空来寓所采访。采访组一上来就列举众多头衔,先生一句话轻轻拨开众多桂冠:“这叫此地无砂,红土为贵”。之前,一个学生在场协助准备资料,以为先生会把学术著作和诗书画集都拿出来以供拍摄。见先生坚持只摆学术著作和论文集,大为不解,启功则说:“我首先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老师,其次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人员,书法绘画作诗填词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是业余爱好,是你作这个工作本应该会的,值得一说吗?”
  先生90岁高龄,央视东方时空又去了启功寓所采访,坐定之后主持人自然以名誉桂冠拉开话题:“大家公认您是一位享誉海内外书法家,可是你在文物鉴定古汉语研究上也取得很高成就”,高帽子一举,先生身体前倾目视主持人说:“我告诉你,不是这样,如果我说我会飞,你信吗?你信吗?”,主持人一时不知如何回话,嗫嚅出几个字:“当然不信”,先生随即说:“所以说,我说的话也是不算数的”。
  
  四、和权贵搞笑
  先生为人随和,对于求字者几乎有求必应。就连来家里维修水管电线的工人,事毕之后也笑吟吟的说,来我给你写一幅字。一次,有个陌生年轻人急匆匆敲开先生家门,说:“他父亲病危,生前最大愿望想得到先生一幅字”,先生旋即写好交与来者并送其出门。转身时只听见楼下两人嘻嘻哈哈说话:“这老头太好骗了,没想到这么一招就弄到手”。即使先生为之生气这也没有改变随和待人的态度。不过先生也有有所不为之时。
  一位空军高级将领派秘书前来求字,兴许秘书开门见山摆明来头说明背景提明要求,大有旋风直升机空降而来之势。启功先生正儿八经问那空军将领秘书:“我要不写,你们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秘书听得眼睛一愣一愣,摸不着头脑,连忙说:“哪里,哪里”,先生接着说::“那好,那就不写了”,一时间拒之于千里。此外,香港著名电影导演连续拍两部清宫故事片,请先生提片头字,末代皇后婉容老家来人请提匾,被先生坚决拒绝。之后多次对好友说起这三件事,还心情不平静:“他们都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想叫我写什么我就得些什么!”。还有人请先生题“长江”二字,先生也拒绝了,回头对好友说:“他们是‘长江赌场’还是‘长江妓院’?,凡是招摇者必然心不诚。”
  一个地产商,准备好笔墨纸砚,非要叫先生为自己的地盘题名。先生脸一沉说:“你准备好笔墨纸砚我就非得要写,你要准备好一副棺材我就得往里跳吗?”
  1994年,韩国总统金泳三来访。外交部礼宾司问先生能不能见,又说金泳三总统这次文化界只想见启功一人,时间半小时,地点钓鱼台国宾馆。先生说:“金泳三总统要接见我,三十分钟我出来他又忙别的,于礼节恐怕不妥当,那倒不如不去,请医生开个假条转过去得了”。第二天国宾馆领导送来金泳三总统花篮,上面有个个条子:祝先生早日康复。国宾馆领导对先生说:“韩国元首在养园斋用餐,那里有先生写的八扇屏风,他独自徘徊看了很久,其心情可想而知”。先生对身边的人严肃的说:“大夫无朝外王之礼,何况我是个小老百姓。他是韩国大总统,但没有召见我的资格,我是中国百姓,也没有朝拜他的理由,所以就不去了”。
  
  五、和学生搞笑
  文革后北师大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几个同学去拜访启功先生。一位四川籍同学说回四川大学谋职,先生自告奋勇说可以写一封推荐信,说着就退到小书桌提笔铺纸写起来。同学们继续聊天,没几句,先生已经写好。展开一读,竟是一片古雅典重语言精美朗朗上口的骈体文,在座同学无不惊呼赞叹。先生徐徐说道:“ 这没什么,是我的强项,其实我最适合做一名专起草文书的僚员”。
  一个博士毕业生回忆:1991年1月17日,美国向伊拉克宣战,是日正是我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席上坐着北大、中国社科院的名流,气氛紧张,手心出汗。启功先生第一个向我提问,但却很突兀:“打起来没有啊?”,我答:“打起来了!”,全场哄堂大笑,气氛活跃,我也为之神旺,对答如流,顺利过关。先生这也许叫玩世,但我理解先生他把这些都视为仪式,在他内心深处有着真正的严肃。
  
  
  六、和病痛搞笑
  先生晚年,多有病痛,颈椎骨质增生导致头晕,开始不大去医院,一旦去了,搞笑打油诗也就来了。沁园春•病
  旧病重来,依样葫芦,地复天翻。怪非观珍宝,眼球震颤;未逢国色,魂魄拘挛。郑重要求,"病魔足下,可否虚衷听一言?亲爱的,你何时与我,永断牵缠?"多蒙友好相怜,劝努力精心治一番。只南行半里,首都医院,纵无特效,姑且周旋。奇事惊人,大夫高叫:"现有磷酸组织胺。别害怕,虽药称剧毒,管保平安。
  后来做了颈椎牵引术,躺在牵引床上,吟:西江月
  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栓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几根活套。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每篇瞧,不见这般上吊。
  后来先生又发心脏病,送入影院抢救,榻上口占长句,时为1998年冬:“填写诊单报病危,小车直向病房推,鼻腔氧气徐徐送,脉管糖浆滴滴垂,心测功能粘小饼,胃增消化灌稀糜,遥闻低语还阳了,游戏人间又一回。
  
  七、和亡妻搞笑
  1989年冬天,启功老妻去世14年,先生也78岁高龄。心脏病一场医院抢救回生。老妻生前有过笑话,说自己走了,先生一定再续一门亲事,生活有人照顾,先生说打赌不会。想起这番情景,写下《赌赢歌》:
  老妻昔日与我戏言身后况,自称她死一定有人为我找对象。我笑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傻且疯?妻言你若不信可以赌下输赢账。我说将来万一你输赌债怎生还?她说自信必赢且不须尝人世金钱尘土样。何期辩论未了她先行,似乎一手压在永难揭开的宝盒上。从兹疏亲近友纷纷来,介绍天仙地鬼齐家治国举世无双女巧匠。何词可答热情洋溢良媒言?但说感情物质金钱生理一无基础只剩须眉男子相。媒疑何能基础半毫无?答以有基无础栋折梁摧楼阁千层夷为平地空而旷。劝言且理庖厨职同佣保相扶相伴又何妨?再答伴字人旁如果成丝只堪绊脚不堪扶头我公是否能保障?更有好事风闻吾家斗室似添人,排闼直冲但见双床已成单榻无帷帐。天长日久热气渐冷声渐稀,十有馀年耳根清静终无恙。昨朝小疾诊疗忽然见问题,血管堵塞行将影响全心脏。立呼担架速交医院抢救细检查,八人共抬前无响尺上无罩片过路穿街晾盘儿杠。诊疗多方臂上悬瓶鼻中塞管胸前牵线日夜监测心电图,其苦不在侧灌流餐而在仰排便溺遗臭虽然不盈万年亦足满一炕。忽然眉开眼笑竟使医护人员尽吃惊,以为鬼门关前阎罗特赦将我放。宋人云“时人不识余心乐”,却非傍柳随花偷学少年情跌宕。床边诸人疑团莫释误谓神经错乱问因由,郑重宣称前赌今赢足使老妻亲笔勾销当年自诩铁固山坚的军令状。
  
  启功先生也被人们称为大师,不知道值几多金银。每当听到有人尊称他大师,便说:“你们少说了一个‘犬犹儿’。我是那个狮”,说完向人做狮吼状。在我看来,他给后世留下了一片无边的心海和众多灿烂的中国文字,而不是许多是是非非!

现附上启功先生的弟子谢不谦教授悼念恩师的文章:《祝福先生》

       昨日凌晨,启功先生溘然长逝,我在人间永远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我的同门师弟、清华大学中文系刘石教授来电告诉我这个消息后,我俩都沉默无语。暴雨如注。我们在心中悼念。
也许媒体报道这一消息,会在先生的姓名前冠以“泰斗”、“大师”之类的字眼,如果是这样,我想先生的在天之灵肯定是会感到不安的。记得十七年前,弟子吹捧老师虽不如现在这么夸张,但也渐成时尚,我未能免俗,初见先生,便说:“启先生,您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能做您老的博士生,小子真是三生有幸!”先生哈哈一笑:“我算哪门子大师?陈校长才是真正的大师!现在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我当即狼狈万状,从此再不敢胡乱吹捧任何人,当然也包括先生本人。
       先生的学问很大,成就很高,我辈不肖子弟可望而不可即。首先是天资不如先生,其次是先生的艺术、学术与人生是打成一片的,以自由的心境遨游于中国文化之中,出神入化,即孔子所谓“游于艺”。我问学三年,随时能从先生身上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智慧,而不仅仅是渊博的书本知识,更不是时下已蔚然成风的以艰深文浅陋的、人格分裂的伪学术。在先生那里,读书作文、写字绘画、吟诗填词,甚至鉴定文物,都洋溢着生命气息,一种诗意的生存方式。而非如我辈为了评职称、评博导,甚至是为完成所谓量化的科研任务,不得已而为之的工作。先生留下的吉光片羽,中华书局汇集为《启功丛稿》三卷,真正属于学术性质的只有一卷,读集中论文,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如睹其人。我对中国文化的一往情深,非读书而来,而是来自先生的人格魅力。先生就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我曾对研究生说,中国文化之魅力,不在书,而在人。先生即其人。
  先生生前曾拥有很多头衔,随便一个小头衔,都可能会令儒林中人飘飘然自命不凡。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后为馆长)、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等,官品皆副部级以上,先生一笑置之:“副部级?等于零!”先生淡泊名利是发自内心,而非故作矫情。先生虽系皇族爱新觉罗氏,但少年丧父,初中肄业,完全靠自学成才,后因先生曾祖父川籍门生傅增湘(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引荐,得遇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陈先生即以“诗书画三绝”许之,聘为辅仁中学教员。后辅仁中学整顿,教员须有大学文凭,将解雇先生,陈垣先生说:“你不能教中学,到大学来教书吧。”即聘为辅仁大学国文教员。辅仁后并入北京师大,风风雨雨,错划右派,至到六十多岁时才“浪得虚名”(先生语),出访香港,一位老前辈说:“小启呀,你要是不把学问看得很狗屁,成就肯定比现在大。”先生一笑:“我要是不把学问看得很狗屁,就活不到现在。”初版《启功丛稿》书前有《沁园春》一首,自题其集:
    
  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
  记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
  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
  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
    
  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解超。
  笑左翻右找,东拼西凑,繁繁琐琐,絮絮叨叨。
  这样文章,人人会作,惭愧篇篇稿费高。
  从此后,定收摊歇业,再不胡抄。
    
  这就是先生的自我写照。记得先生曾问我:“如何?不赖吧?”竟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然后乐呵呵地批道:“自己骂自己,真是岂有此理!”此情此境,历历如在目前。
  记得1991年1月17日,美国与向伊拉克宣战,我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席上坐着北大、中国社科院的名流,空气紧张。启先生第一个向我提问:“打起来没有?”我答:“打起来了!”全场哄笑,气氛活跃,我也为之神旺,对答如流,顺利过关。先生这也许叫“玩世”,但我理解先生,他把这些都视如仪式,在他内心深处,有真正的严肃在。母校曾组织先生书画在香港义卖,建立“启功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先生闭门谢客一年,挥毫泼墨,筹得巨资,但要求是以恩师陈垣先生即“陈校长”名义设立“励耘奖学金”,励耘者,陈垣先生之书斋名也。
       先生夫妻相濡以沫,患难情深,而当先生“浪得虚名”之后,师母早已魂归道山。先生无后,孑然一身,晚年所写悼亡诗,堪称绝唱。其中《赌赢歌》一首,考其时间,正是先生病重住进北医附院,我陪侍在旁的时候。我见先生换下袜子,拿去洗,先生从病床上爬起,一把夺过袜子,不让我洗。我说:“启先生,我是您的弟子,就等于是你的孩子。就让尽一份心吧。”先生说:“不,我不能让你洗我的袜子。”我不解:“为什么?”先生执著地说:“不为什么,就是不能让你为我洗袜子。”当时先生已是八十老翁,孤身一人。想到此,我怎能不热泪盈眶,想见先生之为人?
  先生高兴地去了,去追寻曾经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师母,去完成三十年来梦魂牵绕的山盟海誓。这是人生的难解之缘。前年见到先生,问到起居,先生一笑:“浑身的零件,都坏了。”还是那样旷达那样诙谐。先生告别这个世界,我不悲哀,因先生早已将生与死看得很淡。惟有默默祝福先生:到天堂里与朝思暮想的爱妻与恩师相见。

 短评

不能忍的是少年启功是小叮当(是的,就是那个童星)演成弱智,中年启功竟然是张绍刚!是的,就是那个主持人!

6分钟前
  • 白鹿记
  • 还行

在主旋律电影里真算不错的了~

7分钟前
  • 新愚
  • 较差

中规中矩。从片子本身而言一般,启功先生加一颗星。有个细节好,文革后,启功老又在上课,课中,有几个学生吵闹着经过,老先生惊了一下,以为又来运动了。

12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推荐

启功狮子座的 启功很萌的 别的人都没有启功萌

17分钟前
  • renata
  • 力荐

我也知道这电影拍得一般,但还是忍不住看得掉眼泪。我很想念我的师大。

19分钟前
  • 大甜甜~~
  • 力荐

绍刚老师一定是因为坚持胖和戴小黑眼镜得到了这个角色

22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还行

“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还在身平。”坚净一生,高山仰止!

27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力荐

行云流水账。

31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整体而言 本片的完成度是相当高的 保守的叙事方式恰恰保守住了影片的观赏质量 导演有硬实力的功底在那撑着 无论故事编排 节奏控制 镜头运用都非常纯属 老练 一把老铁锤虽然沉闷但非常实用 马恩然在影片中气质无限接近启功 一个谦虚本分的国学大师的神态 影片不刻意煽情 却处处让人动情 着实的令人感动

32分钟前
  • 李小庫
  • 力荐

启功先生的传记电影终于拍出来了,在平淡中叙述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带来了温暖的感动。影片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剧情上基本将先生人生中重要的经历全部呈现了出来,特别表现了与爱人宝琛及老师陈垣之间的深厚情谊,马恩然老师及全部配角都是顶级演员,塑造人物十分深刻,对于文革内容的涉及也算有所突破

37分钟前
  • 润物
  • 推荐

1.丁导拍传记片无论主旋律还是文艺范一向都未失手过。2.短评里头“大师”字眼漫天飞,还有说本片格局小没拍出大师范儿之类的,都是迷信,我想本片好就好在更接近真实地表现了一个以教师为主业的凡人启功。他是个博学的通才,但算不得哪门学术领域的大师。3.中国电影居然出现1930s这种洋字幕,太不上心

41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

4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事实再次证明,90多分钟远远不足以支撑起这样一位大师的平生,更何况最后20多分钟愣是拍成了教师节宣传片。不是说从“师道”的角度来诠释启功不行,只是对于这样一个经历中国几十年跌宕的大师而言,格局实在小了。PS:启功的字真他妈漂亮!

46分钟前
  • 陈赖汉
  • 还行

刚入学,你会看见无处不在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可能会烦,会腻,会嘲笑,会解构它。毕业的时候,你听见“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你会哭,会动容,会惊讶于四年里师大给你打上的烙印。这烙印,是用启体写成的。和它的书写者一样,它温润、平凡,但从来不俗。它会让你短暂的一生始终有所坚守,清醒,笃定。感谢老爷子。

51分钟前
  • Bolin
  • 力荐

真是可惜了如此好的题材,还有我怎么记得她夫人一直在她身边呢?怎么过世那么早吗?这个片子根本没有必要戴上奇功的名号,很多年纪相仿的人的经历大多如此吧。导演、编剧真的一点功夫都不肯用的。

52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电影成片太样板了,流露的是大陆一贯的脸谱化的范式。纯为个人情怀,看到先生文革那段,只有潸然喟叹。启功先生他们应该就是中国最后的一批贵族了,在那个疯狂的时代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哎。如今文化也真成了绝笔,又是历史的断裂,可笑郭沫若干的好事!对比师大,还是喜欢【辅仁】之名:“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正如启功师生谦谦君子,厚德载物。还好,海峡对岸万幸真的保留了下来。陈垣先生千古!

57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吐槽大会老吐槽张绍刚参演的启功上映时票房40万,于是乎我就专门看了一下,挺好的啊!中规中矩的人物传记片,真的看不明白中国电影市场,王宝强那种垃圾拍的不知道是什么的都有人去看还破七个亿,启功这样真的拍的很工整的电影才四十万票房,强行给四星!

58分钟前
  • 庄导儿
  • 推荐

除了文革元素与张绍刚的扮相令人悚然一惊,其余都乏善可陈。看到一半才发现启功的吹替,和《走向共和》里的李鸿章是一个人……

60分钟前
  • 焚琴客
  • 较差

敢拍文革,还是不错的,至少对启功这个鼎鼎大名的名字不再是那么冷冰冰的感觉了。

1小时前
  • 鸟先生
  • 还行

启功先生有一方古砚,上有铭文曰:“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坚净二字即是先生生平写照。电影取文革一段可谓敢为,纪念致敬意味大于艺术本身。

1小时前
  • 回望长安已苍老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