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至下

HD中字

主演:哈罗德·劳埃德,米尔德丽德·戴维斯,比尔·斯特罗瑟,诺厄·扬,韦斯科特·克拉克,Roy Brooks,Mickey Daniels,Richard Daniels,Ray Erlenborn,William Gillespie,Helen Gilmore,Wallace Howe,杰姆斯-凯利,Gus Leonard,Sam Lufkin,玛丽·莫斯奎尼,弗雷德·C·纽迈尔,查尔斯·史蒂文森,Anna Townsend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其它年份:192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安全至下 剧照 NO.1安全至下 剧照 NO.2安全至下 剧照 NO.3安全至下 剧照 NO.4安全至下 剧照 NO.5安全至下 剧照 NO.6安全至下 剧照 NO.13安全至下 剧照 NO.14安全至下 剧照 NO.15安全至下 剧照 NO.16安全至下 剧照 NO.17安全至下 剧照 NO.18安全至下 剧照 NO.19安全至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最后安全》:哈罗德·劳埃德的最佳?

希区柯克曾经说过,默片的问题在于画面中演员张开嘴说话却没有声音发出。言下之意,除了这一点技术缺失外,他看不出有声时代能给电影带来多少本质性的突破。我们姑且将其中的历史局限性放在一边不谈,如果返回头仔细重温默片时代喜剧经典,确实会发觉大师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声音的确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后辈电影从业者在创作上想象空间。前段时间疯看基顿有这种感受,最近再看此片依然如此。

《最后安全》一开场便是本人最爱的那种“利用镜头的特定位置用创造相似性”喜剧手法。初始画面上是隔着铁窗的伤感作别的青年男女,远景中是一个绳套。这些东西与一个疑似神父的人物组合在一起,使你不马上想到“执行死刑”都很困难。可出人意料的是,镜头一转来到了铁窗另外一侧,原来是众人在火车站送站。那绳套不过是站务人员和火车司机间传递信号用的工具。这一完美段落的唯一瑕疵可能是,当时的火车站真有那么像绞刑绳套的工具吗?哈哈,无论如何,如此单纯通过镜头位置构建的奇思妙想,在话唠式的现代喜剧电影里几乎再也见不到了。

男主角哈罗德·劳埃德坐火车离开是去城里找工作。他打算在事业有成后再接女友进城完婚。但事与愿违,劳埃德混的并不好。受自尊心驱使,他不想让爱人知道自己的窘迫境遇,所以偷偷典当了室友的点唱机买了一条不带链子的首饰给女友给寄去……

接下来影片表现的其实都是在圆这个充满爱意的谎言的过程中,劳埃德是如何依靠自己机智去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首先,他们要对付的就是上面催租的房东太太。这俩人逃避妙计,除了要有不错的体格之外,还要衣帽架的挂钩也足够牢固。

上班迟到要躲避巡视的经理视线,他装衣架子模特,学土行孙,无所不用其极。而首饰送了,没有链子的借口也找了。但是终归还是要补寄去。领了薪水的劳埃德却发现,面临着倾其所有去买那条$10.5的链子,还是着用打半价的$0.5的丰盛午餐去填补辘辘饥肠。最终还是一咬牙,还是为了爱饿一次。这段情节镜头语言处理非常巧妙。劳埃德每犹豫挣扎地递出一枚硬币,他想像中的午餐锯就淡出一样。算不算出现在电影里的最早的心理描写?哈哈。

看过哈罗德·劳埃德的片子很少,很难全面的将其与另外两位同时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基顿作比较。不过仅从这部号称是其最经典的作品来看,劳埃德更像一个普通人,他所塑造的角色在形象上缺少类似于卓别林的小胡子流浪汉和基顿那“永远不变的石头的脸(不是黄色的)”的标志性特征。这也许就是后世较少将其与上面两位并列的原因之一。但本片中与人物相关喜剧情节却似乎更具有戏剧表现力。本人就非常喜欢下面这段情节。

女友受到了他补寄链子的来信,欣喜不已。可老谋深算的母亲在一旁提醒到:这种多金的单身男人在城里是很危险的(当然,她指的危险是女人)。女儿马上会意并决定要进城给他一个惊喜。这时镜头插入字幕,“妈妈的直觉太对了,劳埃德正处在危险之中”。什么危险呢?镜头一转,画面焦头烂额的劳埃德,摄影机后撤画面展开。哇,真是好大一群女人正把他围了个严严实实。但却不是围堵钻石王老五的富家千金,而是争先恐后地抢购布料的大妈大婶……印象中,这种用画外评论式的插入字幕产生喜剧效果的案例还真的很少。

女友到来后,劳埃德的掩饰身份的困难加大:他必须要装成商店经理才可蒙混过关。期间自然少不了一连串巧合、误会的喜剧手法运用。总体上看,这段情节没有前面段落时出色。

欺骗只能是暂时的,困境总需要破局。方法就是:劳埃德让自己好友爬大楼为商店打广告,然后获得1000美元酬劳并与女友完婚。可好事多磨,朋友被曾经戏弄过警察的盯上。所以哈罗德不得不亲自出马!

到底是不是他亲自出马?对此,艾伯特曾在他的影评中用了相当的篇幅加以讨论。却似乎也没有一个明确结论。从镜头分析上怎么都像是劳埃德的亲力亲为,而从他死后某灵通人士的口中又传出是用了替身。但无论如何,结尾的这场高潮戏对本人的触动不是很大。一来,太多的特写镜头没法让人理解为哈罗德是在作亡命特技表演,另一方面,每层楼出现的各种险象环生的设计也显得多少有些刻意。唯一让人产生共鸣的是他抓住表针的那个镜头。都说成龙是中国的巴斯特·基顿,但最经典的《A计划》中成式特技的灵感,却是来自另一位默片时代的喜剧大师——哈罗德·劳埃德。


http://www.mtime.com/my/hitchitsch/blog/1063456/

 2 ) 爬楼很难,但为了你,我愿意慢慢来。

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部默片,总是没错的:没有演员会站出来说着一些人生大道理,仿佛看透了人生。只有一个喜剧演员竭尽全力让观众发笑、用仅有的配乐和肢体动作感染观众。

希区柯克说有声电影的出现其实并没有让电影做出什么实质性的突破,事实也是如此,无声电影中的演员同样在说话,相反之还有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电影中的劳埃德即是如此,用肢体语言和仅有的台词、满满的都是对底层阶级的同情和对上层阶级冷漠无情的批判。

与为了有钱结婚的劳埃德替特技演员爬上了高楼,特技演员依然在逃离警察的追捕。这种以广告的名义延伸出最后一段剧情显得有些生硬和单薄,但爬楼与追逐交替进行,惊悚和笑料一点不少。在1923年,观众也会一遍替演员担心一遍哈哈大笑吧。

劳埃德的名气比不上查理·卓别林抑或是巴斯特·基顿,但最后一段爬楼足以令两位大师黯然失色。丝毫不觉得没有台词对电影有任何影响,这,即是默片的魅力。

 3 ) 安全至下

第一次看劳埃德的电影,然后在看的时候,看到有人说,他之前因为拍另一部作品,炸伤了右手,但他为了不让观众看出来,所以戴了义肢,但是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都没有发现,突然觉得他们为了电影,为了自己的目标,作出了太大的牺牲。

和女友分开,去努力挣钱,好功成名就。但是事实上却并不像他在给女友的信里写到的那样。给女友送去了宝贵的项链吊坠,没有项链,却在信里写到是因为认为项链搭配的不太好,拿去修了。突然觉得这男的好会忽悠啊。

然后在这边工作,也是状况百出,莫名其妙的被一辆送货车送到了百里之外,等到了又急急忙忙往回赶,怕被辞退。但是回去的路上,火车已经挤满了人,私家车里又被开了罚单,不得已突然看见有辆救护车,假装自己受伤了,于是他们飞快的返回,一路上还到处偷瞄看到了哪里,等到快到的时候让他们停下,莫名的吓了其他人一大跳。

回来了到售货铺,先是为了不让主管发现,偷偷改了大厅里的挂钟的时间,又躲在一个柜子后面想要悄悄的溜走,没想到却刚好碰到了正在巡场的主管。给顾客拿布料,准备裁剪,却又不小心剪到了主管的衣服。后来还碰到一位顾客,几乎看完了店里货架上的所有布料,却回过头来说还是喜欢第一次看的那个布料,并且也只要一点点。看的人真的挺火大的。😂😂

等他出来之后,遇到了他的一个同乡警察,警察在一旁打电话,他却和他朋友吹牛说能够对警察为所欲为却安然无恙的离开,让他使绊子。没想到这个时候他的朋友警察已经离开,换成了别人,而他却毫不知情,导致最后那个警察和他朋友势不两立,还爬上了那个高大的楼上面。

后来,他终于花了大价钱买下了那条项链,寄回去送给了女友,而此时因为受他人影响,女友决定来看他,等到她到这里的时候又发生了各种荒唐而幽默的事情。

不管是最开始假扮主管又还是后来的经理,总是假扮没有和女友说实话,直到最后囊中羞涩,看到总经理在和他人讨论方案,被他偷听到,为了那1000块钱,决定和他的好朋友开始大计划,在总经理面前许下承诺,要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但是没想到出现了意外,当初他们戏弄的那个警察出现了,一直追着他的好朋友,导致最后爬上那高楼,不得不他自己上。直到最后,不断出现各种惊险的意外和刺激。好在最后,一切都有惊无险。

他的女友是真的爱他呀!

在整个电影里,也确实发现了男主的右手得不上力,有点难受。

 4 ) 简单解答下爬楼那段是如何拍的

首先远景就是Bill Strother(片中躲警察的那个)替身的。


大钟只是个道具,高楼的攀爬完全是靠借位完成的。



另外相信大部分人在看完时都没发现Harold Lloyd的手有问题。在1919年8月为罗奇工作室制作宣传影片时,道具中误用了真的炸弹,导致他失去了右手拇指和食指。所以他在以后的电影演出中,戴了一只特殊的假肢手套来掩饰。

注意点看可以发现他的右手拇指没动过。


本片给成龙的灵感就是《A计划》中真的从钟塔上摔下来3次。
而根据国外网友的说法,最早出现这种爬高楼情节的电影应该是Roscoe Arbuckle 1920年的《The Life of the Party》。

 5 ) 滑稽世界

哈罗德·劳埃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卓别林齐名的喜剧大师。他们几乎有着相同的命运,起于默片的酣畅淋漓,失于有声片的捉襟见肘。其实,乃缘于观众习惯性使然,先入为主的定式,是对他们的软杀伤。其实,从他后来拍摄的有声片来看,他一样的努力一样的搞笑,只是其中的对话削弱了他们的感染力和爆发力。观众觉得他们落伍了。挑剔的人们更乐意看詹姆斯·卡格尼的黑色电影。

常说时光无情,近百年后,反而哈罗德的电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世界上好多电影人专注于对他喜剧生涯的研究,以挖掘这位创意大师的超凡之处。《奶奶的孙子》(1920年)、《因何烦恼》(1923年)和《看在上帝的份上》(1926)等,现在看来都是无法逾越的喜剧片巅峰。他一生参与和演出的电影多达一百五十多部。

凡他主演的片子,皆与冒险有关。他是拿生命作赌注,用自己的奇诡创意与出神入化的表演,以博观众一笑。他饰演的小人物,总是一文不名,却要屡败屡战,愈挫愈勇。这在他主演的《最后安全》(1923年)得到最有爆发力的体现。本来生性怯懦的他,只因攀爬好友比利被警察一层层往上追赶,哈罗德只得硬着头皮循着他一波波向12层高楼冲击,这种提心吊胆的震撼,至今看来都难以置信。

后来他说,尽管是在洛杉矶大街上搭的景,但他从不用替身,总是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哪怕他后来成为好莱坞最有钱的演员之后,他依然钟情于冒险。1970年,当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说“我唯怀不容有失的决心,一直向前。”后来,他的手指在拍摄过程中被炸断,当时人们都认为他不会再冒险了。一年后,他开始了更大的冒险,先后拍出了追逐狂奔的巨制《快速》(1928年)和《真情难诉》(1929)。其中《真情难诉》主人公左右奔突,急切要赶到心爱姑娘举办婚礼的教堂,这种情景,不由让我们想起四十年后的《毕业生》,达斯汀·霍夫曼的一路焦灼,与其如出一辙。

其实,哈罗德从小生长在内布拉斯加州一个优越的商人家庭。他打小就表现得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爱捉弄人,不服输,太多鬼马的点子,总是喜欢新鲜的东西,还有着旺盛的斗志。这倒是一个成功人士从小有的共性特征。有趣的是,1947年在他息影十年后,他应一直仰慕他的著名导演普雷斯顿之邀,出演了最后一部电影。之后,他的兴趣转向微生物的研究和画画。

难得的是,哈罗德出演的几乎每部默片皆为永恒的经典。为此,他自己在1962年特为自己剪辑了一部纪录片《滑稽世界》。晚年,他远离尘嚣,生活在科罗拉多绿意盎然的庄园里。占据他大量时光的,依然是欣赏音乐、画画、阅读和散步。1971年,他被检查出癌症,当他得知治疗也只是延缓生命而已,为此,他拒绝治疗,二十多天后去世,享年77岁。

当我们行走在人色匆匆的大街,凡有大本钟的大楼,都不由仰头一望,就仿佛不要命的哈罗德还一直惊呼的挂在那,无论是鸽子、老鼠和网绳都无法让他停下脚步,他要向上攀爬,他要给心爱的人一个永远的安稳,这是一诺千金的果敢。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登顶,他与心爱的米尔德丽德紧紧相拥。他那份得意之笑,是七十多年后英国憨豆才有的滑稽逗趣。

2013、8、30

 6 ) 脚跟悬挂于天国之门上

7.7

拉镜头是马上把人物放到特定环境里的方式,挥泪道别的亲人们转眼到了铁窗之后稍微察觉了一点异样,然而最有欺骗性的还是那个假的绞刑架。悬念是让角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观众知道,路线交叉的马车和火车就制造了这种效果,这就是场面调度。喜剧就是重复机制,是敲门和人挂上衣架构成的闭环,滑稽的行为本没有逻辑,把他们置于危机之中就有了促因。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交替,让我们得以与人物共情,许多对于物的凝视被展示出,吊坠、信件、钟表、午餐、秃顶、影子。

消费狂热、婚嫁期待、劳资冲突,公交车上、快餐店前、百货店内,挤压着这些底层人日日夜夜的食宿通勤,关于尊严的谎话薄如蝉翼。他的世界永远濒临垮塌,生活的地方是悬崖峭壁,参与的竞争全是偶然存在,必然的存在是灭霸的中指拇指,随时消失。计划的事情总在变化,从最早到达岗位的人变成迟到的人只需要一个可怜的瞬间,午餐的事,警察的事,结婚的事,杂技的事,无数个瞬间处于混乱和无序波动中。每件事都充满现代性而值得讽刺,然而这些结构问题引出的琐事驱动了传奇的完成,他想要的是一千块钱。十二层楼算什么,他愿为五百块爬上天堂,脚跟悬挂于天国之门。

醉汉拿着报纸直接勾搭警察,而警察又看着一张空白的脸直接忆及比尔,实在是神迹,能爬上如此高楼的还有谁呢,前者甚至只是在笑没有墨水。我向朋友们聊了无数次结构性死亡,自杀或猝死,竟都没有这部影片更能洞悉生活真相,你不得不与他同在。最后二十分钟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也无可匹敌,大俯角、大仰角、大远景,哪怕一张网、一只老鼠、一部挂钟的加入呢,这是生理奇观。老板坐在窗口笑看,住户警告着狗可能会掉下去,每一层都是重复的,哪怕事件不同,加缪式的真实感就出现了,这样的人生中依然要强作从容啊。结尾时机非常了不起,刚好在传奇的完成,而不是传奇的后果——哪怕宣传没有成效,哪怕依然是窘迫的生活,谁会在乎呢。

 短评

默片时代的经典喜剧都这么绝妙,后半部分的爬楼实在太厉害。这片同时还无意中记录下了早已逝去的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街景,成了一份珍贵的时间胶囊。 8.2分★★★★

6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装上司那一段 眼泪都笑出来了😂😂😂

8分钟前
  • Country Mile
  • 力荐

最忠诚的有声主义战士也会在Harold Lloyd的表演前动摇堕落。

12分钟前
  • godannar
  • 力荐

看的是Live Event,劳埃德孙女提供的胶片,因为是默片就请来了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好莱坞黄金年代的配乐,连火车声、警笛甚至塑料袋的爆破都模拟得惟妙惟肖。高潮迭起的为爱爬大楼故事,劳埃德自带满格喜剧效果,完美视听体验,赞!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电影史·默片】上课观看。被爬楼抓绳那一段吓死了...

1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哈罗德·劳埃德代表作,一部伟大的默片喜剧。1.从头笑到尾,笑果横扫基顿,险胜卓别林。2.爬楼戏紧张刺激,悬吊于分针上的眼镜男是默片标志性镜头。3.大量借位镜头,如片头铁窗绳套=火车送别,及登高特技。4.小人物乐观追梦历程,正能量满满。5.光头"镜子"与消失午餐叠印。6.挂衣钩,边沿跳舞。(9.5/10)

2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1.相当了得的广告宣传,如果不违反某某行政法规,很多大型企业和商场或是房地产都可以善加利用,估计如今都会被取缔。2.两条线索,登高与追逐,紧张、惊悚和各种小俏皮,一过程都是惊险十足。3.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爱情的力量真伟大,一切都是为了爱,生命什么的都是浮云...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基顿始终在电影中不畏艰难险阻、义无反顾、信念坚定地追求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劳埃德则更倾向于通过各种鬼机灵、小聪明与小把戏来蒙混过关弄假成真,这就是泡妞儿境界的巨大差距。

29分钟前
  • 喷子
  • 推荐

全盘交响乐的画内音效和剧情配乐十分出色,而片里除了最广为人知的爬楼大戏外,其实还有不少有趣的桥段,例如绞刑误导和经理圆谎……不过,最让我折服的倒是劳埃德的敬业表演——在1920年短片《阴魂不散》的拍摄中,劳埃德的右手被道具炸弹炸断,从此他都得装上义肢才能参与工作,尽管如此,他的演技也还是达到了观众若不仔细辨识便都难以察觉右手义肢的程度,因为他也唯恐观众发觉他卖命表演背后的危险而让观众分出不必要的神。这部1923年的作品,正是他在戴着义肢的情况下拍成的!

30分钟前
  • 子非材
  • 推荐

I'll be right back~~~Soon as I ditch the cop.

33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真是一部早期默片“不够电影化”的大全,与之相比基顿和卓别林显得多么才华横溢又有创造力。

37分钟前
  • 撕撕撕
  • 还行

曾经看过关于一个黑白默片如何拍摄爬高楼“特效”的长动图?然后上个月偶然看到此片的海报,知道刚好是那部电影就纳入观影片单。—— 遥想,在1923年的时期,片中爬楼的段落,想必会让不少观众看得胆战心惊吧?——《安全至下》在故事、情节、表演等方面相当无厘头、荒诞、夸张,如果以我看现代彩色有声电影的眼光去分析的话,那这片子会让我觉得好多细节太假、设计痕迹太重。

4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SIFF#重看,4.5;即使已知最后结局,一层一层不同的惊险仍让人手心出汗,这个最终的冒险举动之前已铺设到位,剧本和人设非常完美;强调夸张肢体语言和细微表情,默片表现喜剧是多么合适啊,本片叙事之丰富、桥段之巧心思,实乃先锋。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是男人就上一百层

4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史上最值得拥有的主角光环。想变成一个活在1923年的人,坐在电影院体验一部这样的电影。

51分钟前
  • Ocap
  • 力荐

看了影评轨(信息量真尼玛不是一般的大),才知道攀爬部分很多都是HL真实去爬的,而且很多楼层都是真的站在那么高的地方拍的,很多高难度动作都是真实在楼边缘做出来的,这真是太让人震惊了!!!太疯狂了!无愧于被称为经典~HL用精益求精向后人证明了,什么是搞笑,而什么才是幽默!

52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力荐

劳埃德跟卓别林、基顿还是有点差距。

57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作为一个喜剧明星,劳埃德生得太帅了,因此要付出比卓别林和基顿更多的努力,尽管如此,影片深度还远不及后者,但是片中的喜剧元素已经很成熟了,有些梗远比现在的喜剧桥段要有趣

58分钟前
  • 罗夏
  • 力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伟大的喜剧。90余年后的今天,电影院的观众依旧被笑料逗得前仰后合,也被爬楼的惊险紧张吓得连连惊呼。哈罗德劳埃德融合了巴斯特基顿矫捷的身手与卓别林对爱情的执着。爬楼的错位拍摄让无数后人模仿致敬,扮老板桥段的巧妙构思让人叫绝,了不起!

6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这大概是最早的“圆谎”类电影了吧,遍布牛叉的创意,后来多少喜剧电影的包袱来源于这里啊。小人物引人发笑又惹人共鸣,制造麻烦,解决麻烦,HaroldLloyd说:喜剧就是征服障碍的过程。哈哈,那段巨牛无比的爬楼不知道是怎么拍的啊,好玩命啊~

1小时前
  • 树木夕凉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