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Z城

HD未删减

主演:查理·汉纳姆,罗伯特·帕丁森,西耶娜·米勒,汤姆·赫兰德,爱德华·阿什利,安古斯·麦克菲登,伊恩·麦克迪阿梅德,克莱夫·弗朗西斯,马修·桑德兰,亚历山大·约瓦诺维奇,叶莲娜·索洛维,鲍比·斯莫德里奇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葡萄牙语,图皮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迷失Z城 剧照 NO.1迷失Z城 剧照 NO.2迷失Z城 剧照 NO.3迷失Z城 剧照 NO.4迷失Z城 剧照 NO.5迷失Z城 剧照 NO.6迷失Z城 剧照 NO.13迷失Z城 剧照 NO.14迷失Z城 剧照 NO.15迷失Z城 剧照 NO.16迷失Z城 剧照 NO.17迷失Z城 剧照 NO.18迷失Z城 剧照 NO.19迷失Z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迷失Z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英国探险家珀西·福斯特(查理·汉纳姆 Charlie Hunnam 饰)深入神秘的南美洲亚马逊丛林探险,竟发现未知的文明生活迹象,他回到英国公开这个意义深远的重大发现,却被当成笑话嘲弄,没有人愿意相信他的话。在爱妻尼娜(西耶娜·米勒 Sienna Miller 饰)无怨无悔的支持下,福斯特决心带领儿子杰克(汤姆·霍兰德 Tom Holland 饰)重返亚马逊丛林,寻找古文明存在的证据,一行人却离奇消失,从此再无任何音讯,成为史上最神秘又悬疑的失踪事件。西虹市首富空白2021公众演讲邪恶力量 第九季那些最伟大的比赛黑霹雳 第一季来电狂响生还天山歌声家法迈克·艾普斯:印第安纳的迈克海王2:失落的王国WWW.迷糊餐厅摩斯探长第十二季美国队长2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波西米亚狂想曲预知感能1嫁给不同世界的你家政妇看见了!2015黑色第16号房茜色少女邪恶与疯狂国语版新成长的烦恼 第二季迈克和茉莉第一季布莱恩·班克斯顺风车童话公主的罪与罚星际旅行6:未来之城再见,旧时光迷失海湾第四季女人的阴影情事1998特别行动逗鸟外传:萌宝满天飞恩赐之地 第三季卡尔的约会诡计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西柏林恋曲无限恩典有限公司平地风云第四季

 长篇影评

 1 ) 探险家的危险旅程

探险家Percy Fawcett生于1867年,深入亚马逊河谷5次直至最后一次消失在密林之中。影片改编自他的故事。
        佛斯特的父亲生于印度殖民地,哥哥是登山家与冒险小说家。佛斯特自己一心想从事更加冒险有趣的职业,所以佛斯特几乎不假思索地就接受了去南美画地图这样的使命,也开始了他的冒险人生。
       看到一张冒险家本人1911年的照片,那时候他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几次亚马逊河域的旅程,照片上的他紧蹙眉头,神情严肃,并没有那种轻松喜悦的神色。
       影片中的福斯特梳着一丝不苟的油头,绅士气十足。他在途中读妻子写下的歌颂英雄主义的诗歌。佛斯特第一次探险归来的时候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与怀抱幼子的妻子在人群中拥吻。英格兰歌舞升平,生活惬意,波澜不惊,与密林丛生,四处是未知的野兽以及印第安部落的亚马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佛斯特坚信自己发现了失落的文明,执意要再次踏上旅途。妻子看着佛斯特在高堂上神色坚定地号召人们去寻找Z文明,又骄傲又担心。终于他和妻子爆发了争吵。可是争吵后,他还是和同伴踏上了九死一生的旅途。不过这次他们铩羽而归,并没能到达Z。
     时光到了一战,年近50的佛斯特自愿到前线服役。在战场,一个女巫对佛斯特说,你所发现的,远比你想象的更加伟大,你要再去寻找他们,这就是你的命运。佛斯特与曾经一同探险的伙伴在同一军营服役,在一场战斗中,几乎命丧德军毒气战。在病床上,佛斯特说自己梦到了亚马逊的从林,可是医生说介于身体状况佛斯特不可能再踏上那样的征途了。佛斯特的长子Jake看着在病榻上痛哭流涕的父亲,却默默与这位缺席家庭生活多年的父亲和解了。
     最后,Jake鼓励父亲再次踏上征途,也许是战争与缺乏父爱的童年让Jake对人生的意义充满质疑,Jake坚持要与父亲同去。他们一路上都受到高度关注,在火车站为他们喝彩的人不计其数。可是这次终究是一次致命之旅,父子俩在丛林里走过之前的那些路,发现曾经人烟兴盛的城市已荒废,终将父子俩也成了迷失的一部分,都没能再回来。
     维基百科上提供了福斯特父子结局的很多说法,但没有一个说法能够被证实。有一个说法是佛斯特丧失了记忆,在一个食人部落里生活并成为了首领。又有很多其他的说法表示父子已被杀害。
     影片并没有英雄主义式的煽情。全片色彩古典,更像是流畅的叙事。里面间或的南美片段,也让人想起马尔克斯的小说。
     不管是探险,还是一战,佛斯特度过了那样危险重重的一生。在那些濒死时刻,他想起的都是恍如隔世般的英格兰,可这些却是他放弃的生活。他曾经幸运地找到过Z的一些遗迹,却终其一生再没能踏上Z。
      但是你能说,佛斯特的一生都是无用功吗?用佛斯特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他的命运,他们完成了别人无法想象的旅程。

      看完电影出来,里昂正是暮色降至的时刻,看着平静美好的街道与河流,想想有人能够放弃这样的生活,坚持去完成那件十分危险的使命,又觉得其实世界是属于有勇气的人的,我们今天对世界的很多认知,都是由这些勇敢的古典旅行者缔造出来的。

 2 ) 真英雄不該有真票房

个人评分: 4.5分

個人很喜歡

通常“英雄”是一個電影類型,但認真甩出一個真實存在的英雄來,愛好者們往往都很失望。因為他們需要的是視覺、聽覺裡的“英雄”的陪伴,遠非實打實引發代入和想像的活人。

觀眾的“奶頭”是青樓、毒品、遊戲,以及電影。川端康成、海子、海明威的自殺並不會且永遠也不可能會阻擋、阻礙乃至略微抵消下大眾對奶頭的依賴。所以不太符合“奶頭”的作品通常票房、銷量不佳。

傳記電影、音樂電影、體育電影、特殊身份電影。從社會學、人文主義、電影史學講都是值得、需要,乃至必須去拍的類型。但在此之前有個更大的前提:市場規律。電影只是市場的一隻前帆,類型片不過帆上風一股。當電影之船才啟航遠未進入深水區時,最需要的水面、指南針、不出問題的船體和船員。只有當船足夠大、行駛足夠遠、經歷足夠多以後,才有能力、眼力、體力捕捉到每一縷新風。

那時,真實的英雄就不再使你畏懼,讓你抽離,害你莫名其妙。

那時,你所在的城市的票房構成也會與現在大不相同。

 3 ) 迷失雨林

“隐藏之物,去找寻吧。去那山峦之后吧。

山峦之后有失落之处;失落却等你而来。前去吧!”——吉卜林《探险者》

"Something hidden. Go and find it. Go and look behind the Ranges -- "Something lost behind the Ranges. Lost and wating for you. Go!"

《迷失Z城》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英国探险家佛西特坚持寻找传说中的Z城的故事。早在2009年,皮特的Plan B 就买下了该纪实著作的版权,主演人选也从皮特到BC(因妻子怀孕取消)到查理·汉纳姆,电影也在2017年才与观众见面(之前在电影节露面)。再考虑到剧组要去雨林中取景,电影的制作过程就如探险经历般艰难啊。

上映前,每次电影节放映都会引发影评人和观众的热烈讨论,从亚马逊投放的预告片来看,他们很有信心。我想看这部电影,大概是对探险题材感兴趣吧。也随着电影认识一位作品不多,但是很用心的导演:詹姆斯·格雷。结合他在《电影评论》还有其他杂志上的采访,他还是挺狂的个性导演,批评戛纳老套的审美、为奥逊·威尔斯鸣不平。

《迷》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印第安纳琼斯》(佛西特也是琼斯博士的人物原型),还有像《所罗门王的宝藏》、《失落的世界》等维多利亚-爱德华时代流行的冒险故事。不过并非如此。记者表示,“他不是去探索这个充满了美好的世界,他仅仅是出于个人兴趣,最终也是探险改变了他。”格雷则评价道:“佛西特不是一个英雄,他并不是去拯救任何人的。”佛西特曾受邀为巴西和玻利维亚划定分界线,偶然发现一些陶器碎片,根据印第安向导的话,得知一个可能存在的古代文明;妻子查证相关资料、发现一些线索后,他决定带队去寻找这个文明,用实际行动反击地理学会的老顽固。这个文明不是传说中的黄金城,而是Z城。他以追逐白鲸一般的执念冒险。无论在舒适的乡下小宅中,还是在索姆河的枪炮和毒气中,还是在“文明人”的“学术殿堂”中,魂牵梦萦的还是神秘的Z城。就连被毒气击倒,暂时失明,梦中浮现的还是雨林。不禁想到一句话,“昨夜,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了亚马逊雨林。”就如同战场上的神婆所言,“这是你的使命。”在镜头下,仿佛能感受到亚马逊的潮湿的绿色,如徐徐展开的自然画卷,探险家是脆弱渺小的闯入者,在绿色的荒漠中寻找文明的踪迹,在大自然和古代文明前只能保持沉默。沉默的土著不再是臣服于白人闯入者前的蒙昧的人群,不再奉他们为神灵,而是视他们为过客;白人面对敌意的目光和弓箭,不再选择贸然回击,而是示意和平,对他们表现敬畏。就像之前的印第安向导所说,你们白人将会困在雨林中,而他是自由的。格雷评价到:“展现土著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不需要一个白人男性的帮助,他们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他们真的需要帮助,便是我们可以帮他们一下。”另一形象是佛西特夫人。她是位坚强的女性,她的丈夫总是在海外冒险,几乎不照料她和孩子,只是在回程充当一下英雄;她和孩子们是佛西特执念的受害者,又因为生理的弱势无法同他一同冒险,因此她无法左右着悲剧性的命运。她选择接受这一命运,以至同意长子与丈夫一同实现这一执念,并在两人失踪后仍保有希望。米勒小姐的表演很是出色(相比较而言,更显得汉纳姆拿腔作调)。长子选择与父亲和解,知道不可能劝阻固执的父亲,宁愿伴他同行,陪伴父亲实现他的梦想。副手(帕丁森留起大胡子,真认不出是当年那个清秀少年)曾经和他并肩作战,一同在雨林中、在战场上冒险;但岁月和生活磨平了他骨子中的冒险精神,他宁愿陪伴家人,佛西特也表示理解,并愿友谊长存,因为有的人属于冒险的荒野、丛林,有的人流浪许久之后,只希望有家庭的慰藉。格雷认为,这个故事“最关键的是他内心的斗争,驱使他去寻找‘人’的定义,去确定文化的等级划分、种族主义或是阶级、性别的粗暴性都不能定义‘人’。”

佛西特尽管发现所谓“吉光片羽”般的碎片,但终究未能找到迷失的Z城。父子二人其实在雨林中失踪了,没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格雷想象了一个优美的结尾:父子二人在恍惚中仿佛看到了某种文明的存在,他们回归了自然和古代文明。与儿子同行的佛西特不再狂热、偏执,而是趋向平和;也许他和儿子找到了探险的真正原因。“最重要的便是探索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带你找到你在灵魂深处萌生的问题的答案。”对虚构的电影,格雷真正享受的是创作和拍摄本身,大概是一个道理吧。另一方面,佛西特夫人仍不放弃希望,仍相信一些传言,如丈夫和儿子在巴西融入了印第安人的生活;走进学会的植物园时,仿佛也走进雨林,走进光明。尽管考古界一度认为佛西特是疯子,但近年的考古发现发现了Z城的可能遗迹。也许他不曾错过,也许他真的在此生活过。

这么一个传统的冒险故事,以传统的35mm拍摄,讲述了一个优美的“古典主义”电影,带领观众重回神秘的雨林,见证一个人偏执到平和的冒险,和他一起以敬畏之心,在自然中寻找文明和人的定义,甚是美好。

“啊,人总要追求力所不及之物——不然天堂为何存在?”罗伯特-勃朗宁,《 安德烈·德尔·萨托 》

"Ah, but a man's reach should exceed his grasp -- or what's a heaven for?"

2017.6.3 补充

大陆没想到公映了,可惜是个大幅的删减版,竟生生砍去近40分钟(虽然《云图》更惨)。怎么说,看还是能看的,但是对崇尚古典主义、独立电影人格雷来说很不公平(记得昆丁因为被砍几分钟就大发雷霆)。剧情就像剧情梗概(虽然很多剧情也不记得了,何况北美院线不加字幕),原先舒缓的节奏被加快了很多,虽然对大体剧情没影响,但是细节不能忽略不计啊! (我记得亚马逊影业也投资了,结果片头根本没他们事)不过还是能感受到如诗如画的摄影以及优美的配乐。

 4 ) 一个隐喻和一个祝福

还挺意外的,原来不按教科书叙事理论拍的片子是这样的。
躲开了英雄的塑料味儿,结识了一个人,管窥了一战前英国的一段社会阶层关系。

个人觉得最关键的梗,在他妻子最后对他念的一封小信,关于什么是活着。
值得背下来。

z城不是一个城。片中也从来没对这座城有过多的渲染,不过是一些小碎片拿出来作为电影不可不用之物摆摆样子。
z城隐喻的是深藏在每个人心里的那个梦想。
对z城的追寻和殉葬,这其间所损失的寻常人生,付出了爱人、朋友、社会地位、儿子的生命、自己的生命——一切人生必要且珍贵之物的代价,而那个梦想是否真的实现了呢?也始终未知。

那又如何呢?
那又如何?
去背片尾他妻子的那封小信。

祝福,是由俄罗斯女巫送上的。
她说‘这是你的使命’。

能清楚的找到自己的使命,清晰的明白它高于一切人生需求,在每一个需要做选择的关头,毫不犹豫的选择它。
这是莫大的幸福。

所有的战斗,都没用轰轰烈烈的处理。战场就在平淡之中,就在寻常生活里,就在每一个细小的选择之间。
愿我们都能发现自己的z城。
迷失其中,也是一种完美的结局。

 5 ) 一部对理想主义者的解读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迷失Z城》。在我的理解当中,它探讨的是一个有关理想主义的主题。我很喜欢。

故事发生在一战前后的英国,主角Percy是个英国少校,因为接受了去南美测绘地图的任务而走上探险家之旅。他在亚马逊流域的丛林里发现了人类文明的遗迹,因而坚信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遗失的文明。为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发现,他再三重返亚马逊。最终,在与长子共同前往的第三次探寻中,他们丧生于一个原始部落。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所给的结局,这也是它对于理想主义者的命运所给出的一种理解。在影片最后,主角Percy和他的儿子被原始部落的印第安人围困,死亡已是注定。在观看的那个时刻,其实我很紧张,因为我不知道编剧会给出他们怎样的一个结局。内心深处我其实很害怕这时出现一路天降的奇兵,把父子解救,最终寻梦者荣归故土,出现一派大团圆的喜乐景象。因为这样的结局,不是超级英雄,就是童话。但我也同样害怕看到理想主义的灵魂就这样赴死,让影片在墓碑、眼泪与阴霾中收场。那样未免太过悲伤,对理想主义这个信条本身而言,也太过残忍。

而这部影片在结局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既承认了现实,也展现了美——影片既没拍Percy和儿子遇害的不幸画面,也没给出家人悼念的哀痛场景。它是这样展现的,Percy和他的儿子安详地接受了印第安人在将他们献祭前所做的一系列宗教仪式,随后他们二人被众人抬起前往火堆。在广袤苍穹下高举火把的微光里,在举目旷野中林间吹过的清风里,在地球远端亚马逊部落的神秘文明里。这一刻,我的解读是,这才是理想主义者可以接受的结局。理想主义者一生都走在朝圣的路上,连死亡也最终成为了他们朝圣的一部分。在非理想主义者看来,这死亡的结局或许是不幸的,但对于理想的圣徒而言,路途本身即目的,这样的人生已经无憾了,不是吗?

这部电影当中,除了大主题的诠释非常精彩之外,由充满理想主义的主人公与周围环境所牵发的冲突中展现出的诸多子题也同样精彩。

第一个是家庭。一个受到远方强烈召唤的人要怎么和家庭妥协,这是每一个与理想主义有关的故事都逃不过的话题。在影片的中后部分,不仅仅是男主人公Percy本人要再次前往荒原,连他的儿子也提出要一同前往。这对一个妻子和母亲来说,不太残忍了吗?但他的妻子却同意了,点头时她说了一句话,至少这句话让我明白了这对矛盾要怎么化解。她的这句话是—— “难道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没错,她其实是没有选择的。这是她的聪慧,因为她知道,当自己拥有的是一个被上帝选中与被梦想击中的丈夫时,她哪里有选择。远方是他的destiny,这就好像是基因里写定的密码子,无法变更。所以我觉得,这对矛盾的真正解决,不应该再是哪一方所谓的牺牲,而应该是彼此对事实的承认。

第二个子题是文明。这部影片赤裸裸地将文明的脆弱与人性的不堪展现在了观众眼前。在探险团队第二次进入荒林时,队伍中加入了一个投机主义的英国官员。他本想通过此行扬名立万,但不料途中险象丛生。在其他成员还能坚守文明的底线,绝境中尚能互相帮助时,他却一个人偷光了其他队员所有的储备。本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对垒,在这极限的境遇中却倒退成霍布斯笔下“狼与狼”的厮杀。本该是代表人类最高文明的团队,去寻找更低等的原始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文明人”自身却堕落成了“野蛮人”,莫不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第三个子题是理想主义者的锋芒。对过于耀眼的东西,人们捧不了的时候,便去挖,鲁迅讲的一点也不错。Percy之于前述的英国官员便是这样一个捧不了,就开始挖的对象。这似乎是很难想象的,面对一个在绝境中仍愿对自己出手相救、仁至义尽的对象,人怎能做到抛却良心反咬一口?其实不是人心太坏,是理想主义者的光芒太耀眼。对于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而言,理想主义者无非是他们的一面照妖镜,前者越是鞠躬尽瘁,后者越是被衬托得体无完肤。这或许会是理想主义者在人性发展尚不健全的社会中不得不承受的反扑。

但这部影片,还不是我今天最深切的感悟。因为,如果说黑土代表的是眼前,而麦田代表的是远方的话,《迷失Z城》还只展现了麦田,即理想这一个维度。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上帝的选民;相反,在更多的情况下,黑土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题里给定的题干。

那在必须深耕黑土的人生里,麦田的存在有意义吗?

当然有。

同样是在今天,我还听了黑土麦田的创始人秦玥飞的一场讲座。我知道如今的他很有影响力,从社会认可度这个层面来说,也很成功,但今天这些都不曾令我惊诧。令我惊诧的始于下面这张图片,

秦玥飞在哈佛论坛上的演讲


这时他在去中国农村前,也是他在离开耶鲁前,所拍的最后一张照片。原来他过去是这样一个fancy的留美青年!原来他在耶鲁曾是一支摇滚乐队的drummer,一个典型的美国嬉皮士!我感叹的是,一个人该有多大的弹性,才能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与职业角色中切换自如,并各持本色。

而这样的人,我相信他们的心中一定既有黑土,也有麦田。

我们是处在如此长尾的一个时代,以致很多选择的结果要在多年以后才能初现回报。所以很多人更愿意,甚至说是只关注短期回报,结果我们不停地奔跑,不断地焦虑。如果人生能够多一个维度,坚信一件自己做的事情有价值,我猜想绝不济在时代中这么奔命。

我还是羡慕理想主义者的,因为时间好像在他们的身上走得特别稳定,也特别缓慢。

 6 ) 勇者最先了解世界

电影《迷失Z城》改编自美国作家大卫·格恩的同名小说,展现英国军人珀西·福斯特对亚马逊平原未知地区的三次探索,以及他坚持不懈寻找人类文明失落之城的故事。

影片以极具英伦风格的草原猎鹿游戏开始,色调暗黄的画面如陈旧书卷般徐徐展开,叙事脉络十分古典。珀西·福斯特成功在游戏中拔得头筹,却在献礼宴会上受到冷漠接待而不禁失意重重。原来,父辈遗留的坏名声让珀西长期陷入身世的牵绊,难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争取军事上的荣誉。于是,促使珀西第一次走上探险之路的,便是一份被承诺或许能够重振家族声望的派遣工作——到玻利维亚的未知地带测绘地图。然而正值壮年的珀西渴望建功立业,想要身体力行地参与军事活动,对于这份看似枯燥乏味的徒步工作根本没有多大兴趣。可以说珀西最早来到亚马逊平原,纯粹只是为了能够在探险中取得成果,求得荣誉和出头的机会。

珀西·福斯特与副官亨利·克斯汀一行人踏上环境恶劣、疾病四溢的玻利维亚东部,准备着威尔第河的标识测绘工作,也开始了持续几年的野外生存。在这个过程中,珀西作为“陌生之地的陌生人”见识了热带雨林的凶残生物,参加了原始森林里的独家音乐会,在到达雅各比亚时,还分别接到政府的禁行警告及当地权势的人力资助。他们不断前行,在被沿途野人和食人鱼攻击、食物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坚持到达最终的测量点,顺利完成任务。而对珀西来说,相比任务的完成,在威尔第河上游发现的几个古代陶制碎片,更令他兴奋。

因为带路的土著向导曾经对他,一个原始森林的探路者表达过怜悯和不屑。似乎在土著向导看来,像珀西这样的白种人只能一次次地试图探索亚马逊一带,却不能成为真正的征服者。因为这里并不是像白种人们印象中的野蛮之地,这里有更高、更久远的人类居住历史和文明。

找到古董,这可以说是一个节点。在此之前,珀西认为土著向导“疯了”;而在此之后,珀西开始相信这个文明的存在,并且对他口中的“黄金之城”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土著向导对于“黄金之城”的信仰和迷恋,逐渐转移到了珀西身上。

珀西为了改写家族命运而进行丛林探寻,却在探寻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命运。

探险改变命运。的确,珀西带功而归,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和拥戴,也终于能和家人团圆。作为“英格兰最勇猛的探险家”,珀西顺利进入上流社会圈子,开始将自己在亚马逊的考古发现宣告与众。他的态度很明确:原始部落未必生存着“野蛮人”,亚马逊平原也未必就是“绿色荒漠”。想要证实更古老的文明,就需要有人继续涉猎下去。

皇家地理学会的态度也很明确:我们不愿意承认,但不妨碍你亲自尝试。

珀西将“黄金之城”命名为“Z城”,寓意为人类文明的最后一块拼图。这块让他魂牵梦萦的拼图,驱使珀西和他的伙伴们再次深入雨林。相比第一次的勉强成行和刚刚发现古迹时的兴奋,珀西这次的探险更具使命感。20世纪初,南美洲大量原始部族的土著被枪火和疾病虐杀,存活下来的更多沦为奴隶,没有人权和自由。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那些印第安土著就是没有文明的“野蛮人”。显然,珀西涉足的领域是对原始人具有现代生存能力和历史文明的强烈辩护。正是因为珀西到过亚马逊一带,亲身的体验让他看到的比地理学会在座的更多,所以他才想要打击教会浸透的虚伪宣扬,才想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来打破人们对于原始森林的狭隘认识和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理学会的演讲上,有人对珀西的理论提出质疑,他们声称自己也曾到过南美洲,并坚持那是一片蛮夷之地。珀西指出,你们的“到过”是游览,是休闲。而提到自己的那趟旅程,珀西强调是“Exploration”,是探索而非游玩,是深入和发现未知。如果不能真正深入、再深入,是不会有新发现的,也就不能为隐藏文明找到存在依据。就像有人去测绘才能制出地图,这样一个崭新历史的篇章,是需要有人亲自拨翻的。

珀西接受了这个挑战,成为了第一个向未知迈步的人。

在1912年开始第二次探险里,珀西依旧遭遇原始人的围攻。不同于上次的盲目躲避,珀西开始选择使用策略。他学着与原始人打交道,用奏琴唱歌的方式使他们放松警惕,最终获得原始部族的信任,一行人受到礼遇。关于被原始人的多次被围攻却一枪不发,可以认为是珀西对原始人是抱有很大的善意,也可以认为是他对找到失落Z城的渴望极盛,以至于小心翼翼地不想打断一切可能的线索。沿途的部落发掘,无形中增加着珀西对于Z城的期待值。

由于中途同伴的背离和环境原因,食物匮乏的珀西一行人不得不停滞返程。

在第二次的行程里,珀西没有找到所寻的答案,但是对于探险世界,他有了新的感悟。开始,珀西是带着为原始人辩护的责任而行的,还是站在了一个征服者的角度。而当他与原始部落打过交道后,便为原始人的生活智慧所震惊,开始铲除了内心全部自大、轻蔑的心理,从一个全新的立场反省和重新审视。结论就是:我作为探索者没有给他们(原始人)带来什么。相反的,我的探索为我找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我看到了更多。是他们(原始人)引导了我的探索,带给了我不一样的眼光。

于这种感悟之下,珀西开始对这片绿色平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甚至是敬畏。这个时刻,可以算是珀西·福斯特探险人生中的第二个节点了。

第二次从亚马逊归来已是战争时期,珀西退出地理学会,被征召参战。然而身在黄土漫天、硝烟四起的战场,珀西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个等待他去找回的失落Z城。记得影片开始时,珀西是很在意亚马逊的任务不能发挥自己的军事能力,更不能在战场大展宏图的。是在亚马逊丛林的两进两出改变了他的心性。

正如战时的灵媒所言,珀西心中有不能抹去的记忆和狂热的追求。他所盼望的东西或许比他所幻想的更加伟大,也更加难以放弃,因为这是他的灵魂所向,是他的宿命。

探险,是珀西·福斯特的命运。是探险帮助他抹掉野心与戾气,引导他找到内心真正之所向,也在无形中替他挥去杂念。

这一路找寻,不仅是对于神秘的Z城,也是珀西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珀西在战场上中毒倒地,眼前的天空不再是污浊的炮火烟灰,而是清晨时雨林里的薄暮和光,是来自内心的引导。生来就是属于那里的人,才能做到无时不刻身在其中。

“我必须回去。”否则人生便没有希望了。

珀西的丛林探险使得北美大陆掀起一阵探险热潮,为了赶在使用现代破坏性武器的美国人之前找到Z城,珀西的大儿子杰克对父亲发起了回归亚马逊的邀请。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儿子杰克是珀西探寻失落Z城的见证人。在他童年每段需要陪伴的时期,父亲都在野外艰苦地寻求生存。父子同心,热带雨林的虫咬鸟鸣,想必杰克渴望这种感受已有很多时日了吧。

影片对于杰克与珀西的关系上,有不少细致的描写。

在珀西第一次出行之前,年龄尚小的杰克与他很是亲近,猎鹿献礼时第一个冲上来与父亲亲热;珀西从玻利维亚归来已是几年后,杰克长大了一些,对父亲的印象却不深了。他僵硬地抱了抱珀西,问他:“你是我爸爸吗?”而当珀西第二次从亚马逊回来、又马不停蹄地准备替国征战时,杰克最大程度上表现了他的不满。他质控父亲抛弃家庭,误解珀西的探险为争名夺利的做为。为此,珀西打了杰克一耳光,杰克愤然离去;等到珀西带伤从战场归来,杰克表面上冷言冷语,似乎还在为之前的耳光怄气,却在众人离开后心疼得掉下眼泪。可见,父子感情很深,而且情感的搭建和刺激离不开父亲的探险生活。

显然,杰克受父亲的影响也很大。是珀西的勇气和毅力让杰克在很少的父亲陪伴中反而更加爱戴父亲,也使得珀西对于Z城的追求延续成为父子二人共同的旅程。珀西作为父亲,身体力行地教会了杰克如何抗拒恐惧,这种引导是潜移默化的。

这个引导对于家庭的另一成员,珀西的妻子也是一样。丈夫有三次探险,她便有三次不同的态度和表现。从第一次的坚强独立,到第二次的否定崩溃,再到第三次的安然同意,妻子不断地被丈夫甚至儿子的气焰打败。他们天性的力量,强大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妻子和母亲战胜恐惧。

第三次探险,珀西带着儿子不断深入原始人生活,二人放心大胆地接受部族照顾。他们相信“上帝髦下,众生平等”,愿意将生命交给上帝,也尽一切可能接近原始人的文明真相。

不幸的是,父子二人在一次徒步中被不识的部族包围,陷入困境。

杰克绝望地感叹道:“我们今天就要死在这儿了。”语气中不单单是对死亡的恐惧,还有对于没有找到Z城的遗憾和愤恨。

珀西的回答却不置可否:“……但你我这一段冒险旅程是世人想象不到的,它给了我们内心的理解与感知。”

与前一次探险中不寻结果不回头、有着殊死执念的珀西不同,这次的体验给了他更新的感悟,那便是:探险的人生不在于真正到达终点,而在于走过时对世界的感受,在于不断前进之前的最前一步,在于不断前进之后紧接着的那一步步。

能够赶在别人之先体会无人知晓的世界,一定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吧。

这大概是珀西探险人生中的第三个重要节点了。

关于珀西和杰克的结局,影片没有给明确的答案。父子二人被原始人抬上蜿蜒的道路,周边满是星星点点的火光,照得珀西闭上了眼睛。镜头转换间,珀西看到了记忆中妻子的笑脸。她从没真正到过亚马逊平原,但在这一刻幻影里的她,却又好像同自己站在一起,从没离开过这片神秘的土地。

珀西·福斯特的人生被探险丛林所改变了,他的行动也为后世对于亚马逊一带文明的发掘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驱动珀西追逐Z城、探险丛林的那些陶片古董,凝聚了他对于世界神秘地带的最初接触。

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和敬畏,会变成理想,帮助我们坚持走在途中,并找到意外收获。到最后发现,理想并不是走到最终目的地,而是首先迈出的不同步伐,而是迈步之前的决心,追寻的乐趣。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

 短评

6/10,强烈谴责国内引进方为了增加排片赚钱蓄意删减的行为,看的如坐针毡,前面看的非常不适应,因为剧情推动的太快了,快到让我莫名其妙,以至于看完对人物动机和形象都没啥印象,所以如果对故事感兴趣的我还是不建议去看这个删减版,因为看的会很痛苦、很恶心、很想暴打提议删减的那个人。

3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事实被改编成非虚构文字作品,这其中就不勉存在对真实的删改,再到被改编成电影,又是更多的删改,现在又在这样的电影基础上剪掉三十几分钟那又能怎样?如果让大卫·柯南伯格拍多好,拍成像危险方法那样。关于这部电影我比较喜欢的一点是,许多场景非常适合配上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

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拍出了Z城对珀西致命的吸引力,却没拍出Z城对观众致命的吸引力。

11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还行

在所有逆流而上的丛林公路电影里,格雷无疑贡献了最古典肌理的版本;但视听乃至于剧作上古典优雅得越不可挑剔,丛林的野性和主人公的痴迷却也就越不可体味。

14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今天觀影非常愉快:片尾亮燈放字幕時,工作人員進來問還有人嗎?我以為又要被提醒沒彩蛋啊什麼的,結果工作人員竟然說,衹是近來確認一下,並沒有不讓看字幕的意思,於是非常安穩地聽完了片尾曲。享受!【日後補五星

19分钟前
  • 介意
  • 还行

141分钟版。人物传记,冒险呢?没有,甚至在这方面的描写都很差,很简单的(仅受到一次攻击和食物危机)就到了没有(白)人发现的地方并发现文明,很简单的从没有人能回来的地方回来。

20分钟前
  • 无姓之人
  • 较差

美轮美奂, 有几场戏好像幻境, 从战场穿越到丛林, 像梦一样开枝散叶, 有点《蛇之拥抱》的错觉。老派的故事和画面真是让沉迷古典的人欲罢不能。有人会说平淡,可要拍成《夺宝奇兵》我就中途退场了。选角棒,帕丁森居然有种迷之帅气(差点认不出),而湖南一定是今年的最劳模最帅男主!

2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不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俯视,而是工业文明对古老文明的反哺。詹姆士·格雷用充满历史厚度的古典拍法讲述南美开荒的鲜花与骸骨。让人魂牵梦萦的Z城啊,你也是我的南美情结所在...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直男和直男去大自然 直男和胖子去大自然 直男去打仗 直男和儿子去大自然 大自然真好啊儿子我们别走啦…… 冗长散漫的直男历险记 orz 我和友邻看的是同部片吗 出色的剪辑在哪里呀?迷失在Z城里厚?

31分钟前
  • 小捌
  • 较差

I had a farm in Afri...对不起,进错片场。在亚马逊带着一箱吃的不敢往前多走一天,贝爷哭了。这是一个重在精神的冒险故事。想看雨林和土著文化的可以退散。其中参杂的男女和种族平等讨论,意愿是好,但手法生硬论点过于超时代,太假。影像古典路数,但是素材取舍不当,不显稳重精巧倒是拖沓了

35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听闻院线删了30分钟吓得没去看,看得蓝光,主题很深刻,理想乌托邦与现实之间的对弈,心怀梦想的人,永远也逃不出文明的桎梏,反而被自然之力反噬,迷失在文明与自然之中。实拍场景和摄影点赞,整体还是有些太长了

36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第一次看James Gray,没想到居然是一部古典韵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史诗,剪辑摄影都太太太优秀,每场戏都看得如醉如痴,最后五分钟更是格外震慑人心,结尾一镜回味无穷

37分钟前
  • Steamed Punk
  • 力荐

电影生动而深情地诠释了什么是“魂牵梦绕”。本来过度浪漫化这种直男历险、白人拓荒的电影不算是好事甚至是雷区,但格雷很完美地闪避了这些,用自己娓娓道来的节奏把一个神秘而传奇的故事完全复原,我身临其境无法自拔。而且本身有些遗憾的收尾,被最后一个镜头全部挽回,看完真是恍如隔世般感动

3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直到片尾看到producer是布拉德皮特之后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电影里的男主角们一个个都长的像布拉德皮特ok

42分钟前
  • 黄柑柑
  • 还行

散轶的探险笔记,扑火的飞蛾;我们对世界,对彼此,对自己的探索,已知与未知的比例,大概永远都是恒定的。

43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推荐

古典沉稳,如幻如雾,他内心拥有河流森林湖泊,愿付诸终生寻觅未知,见他人不曾见过的风景,经历他人不曾拥有的人生,名利如浮云,飞鲲驰万里。影像从来只是冰山一角,世界从来只属于勇敢的人,而我不过坐享其成罢了。

46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不是很能理解帝国时期对外扩张的野心和夙愿。结尾那一刻,被食人族抬走的父子给人一种仪式感的动容,其他部分很无聊。

51分钟前
  • 踢迩达
  • 还行

各方面都很主流,格雷最平庸的一部

53分钟前
  • LOOK
  • 较差

难怪公映版本要删减…

54分钟前
  • 辣辣的皮特
  • 较差

喜欢两个地方。一个是用笔记本挡箭,二是男主带儿子走后镜头从他老婆的卧室里急速后退。总体就是流水账,太长。Sienna Miller的角色和《美国狙击手》里完全一样,是故意的吗?

56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