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

HD中字

主演:Ananth Narayan Mahadevan,莫娜·安伯加卡尔,Devansh Doshi,Arpit Chaudhary,Disha Thakur,Abhay Kulkarni,Veena Nair,Yamini Singh,Kala Ramanathan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其它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夜幕低垂 剧照 NO.1夜幕低垂 剧照 NO.2夜幕低垂 剧照 NO.3夜幕低垂 剧照 NO.4夜幕低垂 剧照 NO.5夜幕低垂 剧照 NO.6夜幕低垂 剧照 NO.13夜幕低垂 剧照 NO.14夜幕低垂 剧照 NO.15夜幕低垂 剧照 NO.16夜幕低垂 剧照 NO.17夜幕低垂 剧照 NO.18夜幕低垂 剧照 NO.19夜幕低垂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论电影《夜幕低垂》的宗教元素

在这部讲述同性之爱的电影里,宗教元素与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紧紧交织。女主角卡密尔在基督教学院当老师,故事发生的时候,她和男友马汀即将升任牧师。电影开头,马汀在给学生讲着“尽管现代人不愿意承认,尽管他们奚落基督教,但现代文明却是建立在它的道德准则之上,而我们对这准则的确定性,对精神寄托,以及对永恒不变真理的追求,即是它存在的明证。尤其是今天,在经历了数十年相对性情境伦理后,我们的社会已对频繁的变化感到疲惫。”

在相邻的另外一间教室,女主角卡密尔也在给学生讲课:“变化是神话的本原。从人变为动物,从动物变成人,从神变为凡人,从凡人变成神,风化成血肉,血肉变成水,丑变为美……人类对改变、运动、进步的需求,都反映在以不同形式代代相传的故事中。”

然后派翠亚出现了,她的身份是马戏团的演员。当卡密尔去见她,她的房车用了大量“异教徒”的月亮太阳图案作为装饰。包括她的服装,她的表演,她说话的方式,都不同于卡密尔所处的那个循规蹈矩的世界。

三个人物,是对宗教的三种态度。马汀全然服从,即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相信;派翠亚蔑视和反叛宗教,坚持做自己;卡密尔怀有真诚的信仰,但内心有疑问,并且渴望变化,向往自由。卡密尔在男友和派翠亚之间的做了选择,随派翠亚离去,是从安全而貌似平和的宗教传统之中,逃往一个未知却向往已久的新世界,听从了内心。电影70分钟,卡密尔从派翠亚所在的马戏团开车回家,路上喃喃地说:“她回答了我心中,一个无言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由派翠亚引起的,但她的出现让卡密尔认识到这个问题,她的勇敢感染了卡密尔,随着与她的关系变得更深刻,卡密尔也借此看到了自己内心。

卡密尔房间的外墙上,挂着一枚十字架。电影的镜头多次在这里停留。在被面试官问到关于同性恋的问题时,她说:“其实我认为上帝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上帝不会如此残酷地规定,那样的人永远不被接受。人们的喜好,不是完全由自己选择的。”后来她去向神父忏悔,说“我无法控制,这像是一种比我更强大的力量,”她拒绝祈祷,神父说“你仍然相信上帝对吗?”卡密尔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但是电影的片尾曲,是《哈利路亚》,赞美上帝的歌曲,我不觉得这是讽刺,它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卡密尔内心”无言的问题“,不全是同性之爱的问题,也是要不要面对自我的问题。当选择了冲破偏见和阻拦,去追随真爱、寻找自我时,感恩与赞美,才是更加发自内心的。

 2 ) 《夜幕低垂》——冷水中的暖月

  “月已没,七星已落,
  已是子夜时分,
  时光逝又逝,
  我仍独卧。”——[古希腊]萨福《夜》

     即使是天使,为了爱也会犯下罪孽。在1954年的新西兰,发生了一起惨案。还在上高中的少女宝林娜•伊芳•帕克被指控为弑母罪,她和女友朱丽叶•玛丽安一起被判谋杀罪名成立,押往不同的监狱。由于两人都未成年,均于1959年予以假释,假释的条件是:两人终身不得见面。电影“梦幻天堂”(Heavenly Creatures 1994)就是根据这一凶杀事件拍摄的,导演彼得•杰克逊并未像当时的社会评论一样指责少女们的罪过,而是以宝林娜的日记为情感线索,探寻了两位少女如何从挚交好友到恋人,又如何因为母亲的阻挠、社会的排挤变成了弑母的“罪孽天使”。两位少女的世界,总是回荡着意大利男高音马里奥• 兰扎悠扬的歌声,满眼是令人心神恬然的花草、飞鸟,还有代表纯洁的独角兽。面对平凡世界的不尽如人意,她们沉浸在梦幻的天堂中,牵着彼此的手,不愿离去。影片的结尾,宝林娜的母亲倒在了血泊中,而朱丽叶也登上了幻影中的巨轮,泪如雨下,无助地看着宝林娜。宝林娜满脸血渍,痛苦的嘶喊着,却终究无法让渡轮停止。影片用大量篇幅赞美爱情,也决非否认少女的过错,只是让人感叹那些无法厮守的遗憾。
 
     说到女同性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女诗人萨福。“Lesbian”(女同性恋者)一词就源自于萨福居住的莱斯瓦斯岛(拉丁文: Lésvos),“Sapphic”(女同性恋的)更是来自于萨福的名字(Sapphô)。关于萨福的传说有很多,比如她用美貌逃过了死刑,她是个女同性恋者,她有很多男性情人,她为了爱情跳崖自尽。有人说,她与荷马在希腊文学史中占有相同的地位;拜伦说她是“火焰般炽热的萨福”;柏拉图说她是“第十位女缪斯”。不论哪个传说,哪种赞美,都埋藏着萨福笔下和生活中交织在一起的缠绵爱情,真挚而感伤的诗词咏叹。

  此后的二千多年间,女人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不断出现在文学和电影中,这里包含着欺骗、挣扎和沉迷。唯一不曾改变的,她们的爱情总是带着足以毁灭特洛伊的欢愉和让人痛入深海的折磨。她们纠缠在世俗的偏见和阻隔中,寻找着美丽而忧伤的爱情。

     加拿大女导演的“夜幕低垂”(When Night Is Falling 1995)便是反映女人间同性爱情的佳作。

     大部分人的生活依靠爱来维系平衡,这种爱也许来自爱人、亲人、朋友或者宠物。他们就像空气,支撑起一个港湾,保护着我们不受攻击与伤害,而我们往往对此毫无察觉。直到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它。卡蜜尔•贝克是神学院的一名老师,她比普通人的生活更加简单、保守,从不冒任何风险,连与男友保持的婚前性行为都要被牧师提出质疑。她甚至从未考虑过生活到底应该怎样过,只是自然而然的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致力于研究神学。突然有一天,她的爱犬鲍勃莫名的死去了,卡蜜尔的生活因此失去了平衡,就像一个龟裂的墙壁,一点点把最深处的痛苦剥离出来。她从不知道自己如此爱鲍勃,甚至比爱其他人都深,这个感悟让她坐在洗衣店里泣不成声。

  卡蜜尔的哭泣引来在一旁的派翠亚•佐夫的注意,她忍不住走上去安慰卡蜜尔。每当回想她们的第一次相遇,派翠亚总说,卡蜜尔那天看上去有点憔悴,柔媚的脸庞带着种易碎的美丽,让人神魂颠倒。身为魔术师的派翠亚动了点小手腕就闯入了卡蜜尔的生活,并用她的“魔法”改变了卡蜜尔眼前的世界。

     卡蜜尔偷偷试穿设计大胆的衣服(这显然不太符合神学院老师的标准),跟着派翠亚乘着滑翔翼冒险,被派翠亚热烈、执著的告白撩动得不知所措。她本能的反抗着这些让她心跳加速的事情,抵抗这个女人的温柔与疯狂,甚至用伤害来对抗纯真的爱情。她一次次赶走派翠亚,却又忍不住回到派翠亚那个制造神奇的马戏团。夜晚,坐在派翠亚装饰得如星空一般的房车,体味她从未感受过的生活。她开始“叛逆”,试图通过不同寻常的激情从男友马汀身上得到满足,证明自己只是想要改变,并非是爱上了女人。面对马汀的深情款款和神学院牧师的侧目,卡蜜尔就像陷入了冰冻的河水中,挣扎着却无法浮出水面。被深深的无助与对爱情的渴求勒得无法呼吸。

     曾有人这样问过:“有时候当我们遇上某人,突然之间,你会感觉好像一见如故。为什么呢?和面相有关?又或是前世有缘?如果遇上那么个人或者就在你附近,只需一瞥,你们就能心意相通。你们相信这种事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笑着摇摇头,认为这是古老童话或者浪漫电影中才有的假设。正如卡蜜尔一样,在她生命的大半时间内,她都和别人一样,接受社会复杂、混乱,甚至有些肮脏的现实,学会保护自己,不再像个小女孩一样喜欢马戏表演,不再追求短暂而不切实际的美景。派翠亚的出现让她的生活从坚持的平地一下子悬到了半空中,就像在表演空中飞人,体验恐惧中的甜蜜,把安全和信条抛诸脑后的自由与释怀。就像卡蜜尔向神父告解的那样,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把她脱离生活的轨道,她见过了天空的辽阔就无法再在陆地上爬行,她忽然发现自己有一双翅膀可以用来飞翔。这力量大得让她无法张开眼睛看到曾经深信不疑的神,因为她心中装满了爱人的样子,到处都是派翠亚的笑容。

  “你迷人的笑声我一听到
  心就在胸中怦怦跳动,
  我只要看你一眼
  就说不出一句话。

  我的舌头像断了,一股热火
  立即在我周身流窜,
  我的眼睛再也看不见,
  我的耳朵也在轰鸣。”——《在我看来那人有如天神》

  当得知实情的马汀疯狂的敲砸派翠亚的房车时,她只能默默忍受,背着这个沉重的壳继续前行。她们并非沉浸在爱情的童话中,她们为未来担忧,承受旁人的指责。考虑是否要放弃,防止更多的人为此受到伤害。她们和任何一对情侣一样,无法预知将来,无法知道是否会和对方白头到老。但爱情让她们愿意冒险,不愿意为了不可知的事情拼命问个究竟。

  不是说马汀无法给卡蜜尔足够的爱和呵护,而是爱情从来都不应该是一方情愿的无私奉献,就像单翼的鸟儿无法飞翔一样。在电影“四角关系” (Imagine Me and You)中,蕾切尔痛苦地向深爱自己的丈夫告白:“我觉得自己疯狂了,我为某人痴狂,但那个人却不是你。”这总是最让人无奈和痛楚的结局。问题不在于她们是否爱上了女人,而在于她们爱上了别人。

  在故事的最后一章,派翠亚即将坐上开往纽约的汽车离开加拿大。卡蜜尔在埋葬爱犬鲍勃的时候醉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她的一生所爱离她而去,她躺在雪地中沉入梦中冰冷的河水。只有派翠亚才是温暖的她的一轮月光,不是普照万物的太阳,而是温柔、低回的月光,如影随形,伴着她到天涯海角。

  鲍勃在影片的最后从雪地里复活,抖抖身上的毛,快乐地跑掉,那神情就像要去追逐幸福一样。这种超现实的手法也暗示了卡蜜尔再一次迎来了生命中的最爱,开始了新生。曾经的死亡变成了她的开始,曾经冰冻的河水被春日的微风轻轻化开。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983589/

 3 ) All good things go eventually

今天傍晚的天很美,我拍了下来,然后下楼就发现,美丽的云和夕阳都消失了,对旁边的LI说,

all good things go eventually

that's what i learned in a movie

"When Night Is Falling"

LI在读哲学,她说,everything goes eventually



电影里诡异的circus music,circus wear,circus games...i love them all...PETRA就是个精灵,其实我倒是有点希望结局告诉我们从那小狗开始都是她的计谋,一切只为遇到CAMILLE。。。

如果可以用有这样的邂逅和爱情,只要体验一下下就够了,我不敢奢望最后可以像她们那样。。。那太幸福了,对于现在的我,真的更想看到一个悲剧的结尾,那样可能我会更好受。。。不是说自己已经don't care了吗。。。怎么还是会复发。。。

i have to say this movie's incredibly beautiful,里面有太多我爱的元素,神秘,诡异,华丽。。。是不是我应该也加入这样一个CIRCUS,不过面试的时候我要表演什么呢,magic tricks of course^^

那高空双人舞好美好美~~~~~

适合夏天看,那里面的雪和冰和寒风都可以感觉到

黑暗中的PETRA有点像ANGELINA

 4 ) 好看!

电影名称源自伯格曼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结语:“当夜幕低垂之际,所有恶灵布满四周……”。编剧/导演是一位女性,我猜想她大约一定是一位同性恋。
一部作品,作者是男是女是无法掩盖的事情。涉及到微妙的同性恋作品,其作者是直是弯也一目了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百合向动漫画也有男性向女性向,而《圣母在上》和《blue》是男性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女主角卡蜜儿是一位神学教师,相识三年的男友在同一学院教书。某一天,她钟爱的狗死掉了,她将其尸体放入了冰箱里。在洗衣店里她忍不住哭泣,一位女子派翠亚去安慰了她。这就是两位女主相遇的开始。
故事的设定非常有趣。卡蜜儿的个性温柔、严谨、脆弱,她有着一张善良而脆弱的美丽的脸,身份是神学的教师。讨论道德问题是她的功课。而派翠亚是一位黑人女子,马戏团的演员。黑色的紧身衣紧裹着她柔软匀称的身体,在灯影下表演着诱人的舞蹈,这是卡蜜儿第一次去找派翠亚拿回在洗衣店被拿错了的衣服时的场景。
派翠亚将卡蜜儿邀请到自己住的房车里,金箔和毛皮装饰着她的住所,流浪而艳丽,吉普赛女郎。圆底的奇妙酒杯盛着威士忌,在木桌子上轻轻晃动。派翠亚露骨地,直白地表达了对卡蜜儿的倾慕之情。

“我并非不爱马汀,只是和她在一起更好……”卡蜜儿对自己直言。在此之前,她的人生一成不变,灵魂微妙地束缚在她的躯体、她的日常里面。她有着同在神学院教书的男友,她继承父业献身宗教,她敬业而受到牧师的赏识。然而同样,她私底下喝樱桃酒,在牧师面前随意地(并非有意为之)谈起摇滚乐和性高潮的关系,她有着对于她的日常所并不贴切的部分,虽然被日常压抑,却依然停留在她的灵魂之中。这些东西被马戏团的波西米亚女郎所勾引起。
派翠亚像风一般,直率、热情、她穿缀满花纹和亮片露出整个背部的上衣,没穿内衣。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着装不穿内衣竟然有着如此魅力。这种魅力的名字并不是性感,而是自由。自由而寂寞的吉普赛女郎。
派翠亚爱卡蜜儿的慧黠善良与脆弱,她本能地被她吸引,在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为了再次相见她故意拿了卡蜜儿的衣服,且在自己的衣服袋子里留下来自己的名片。而卡蜜儿无由分辨地被派翠亚吸引,甚至说不出来这种吸引力来自何处,她的爱情是对自己既有生活的背叛,是对自己心灵的肯定,就好像影片开始的一样,女子在水中游着,却遇到了薄薄的一层冰。现在她开始叩击着冰层。先是因为死去的狗,继而是因为死去的狗而结识的女郎。
这女郎带她滑翔。虽然因此她扭伤了腿,却感觉很好。这女郎颠覆了她的观念。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有伤风化,不知羞耻,没有尊严。“尊严?有什么比和我心爱的人跳舞更加有尊严的事?”派翠亚说。卡蜜儿无法否定。她无法否定自己,虽然她是神学的教师,在面试时面对被提出同性恋的看法,即使明知正确答案,她仍然不禁为同性恋辩护。被派翠亚吸引,她微弱地抵抗着,试图从男友那里寻找新的东西。不过新的东西不在既有的生活里,而在派翠亚那里。她一方面被自己既有的想法束缚着,一方面却忍不住跑去找了派翠亚。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感情交锋。
“可是我为你深深着迷。”派翠亚直言相告,在卡蜜儿说,我们可以做普通朋友的时候。卡蜜儿的回答让我笑了,“没关系,我们是人,又不是动物。”
卡蜜儿天真地以为她可以抑制住她的情欲,以此来说服自己可以和派翠亚做朋友。她的话虽然绝妙,指向的论点却错了。

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是因为他们会因为灵魂相爱,而别于肉体。

马戏团不能在城市里久待。在卡蜜儿的男友提前回家,在空空的房子里发呆的时候,两个女郎亲密交谈,做爱。在毛皮与金箔装饰的车房里醒来,深红色的丝绒覆盖着她们。派翠亚抚摸着卡蜜儿的脸,倾诉爱意。她爱她的脆弱,爱她的慧黠,爱她眼底偶尔浮现的忧伤。而卡蜜儿甚至说不出来,她被派翠亚哪点吸引,对于她,派翠亚只是个流浪儿,然而她喜欢和她交谈,喜欢和她在一起。卡蜜儿直言相告,“我爱你”。
一成不变的古老城市和流动的马戏团,非常微妙,是传统的卡蜜儿决定一同离开,而不是自由的派翠亚为她留下来。

故事的许多情境饱含着隐喻,然而仅就拉片来说,也是个动人的故事。情节徐缓,故事饱满,音乐贴切,情境美好。尤其是几段床戏美丽得使人窒息。美丽的东西我觉得,在影响力上都接近诗,这个电影里的床戏美丽得像诗一样。
深红丝绒覆盖下的身体,缠绵与一对女郎的空中舞蹈的镜头交替。女性之间的爱与做爱密不可分,因为关乎灵魂。尽管我们有着平静的日常,有着并非不爱的男友,有着构成我们生活全部的自己的节奏与自己的步伐,我们仍然会在某时某刻,被强大的水流卷住带走,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过去。纵使抵抗也毫无意义。纵使你是基督教的教师也毫无意义,纵使你深信上帝,你也不能抗拒那股力量。或许那股力量就是上帝本人带给你的,呢?

世界,女性。在我的逻辑里,它们是一对反义词。灵魂,女性,这是一对近义词。世界,灵魂,很好,又一对反义词。神学与马戏团。男人与女人。牧师与吉卜赛女郎。爱情与生活。冰下畅游在水里的灵魂,尽管是薄冰。电影里的隐喻别去挖掘,诗也不能去挖掘。爱情也是。

两年前我看《蓝色大海》的时候,字幕翻译错了。真相是远桐对雾岛直言,“尽管你这么喜欢我,可是对我而言那个男人却更重要。”哪里也不能去了的她对还没有真切经历痛苦的雾岛说,“去东京吧。”
尽管是百合,这个故事噎住我的更多是关于青春的疼痛。在那个时候我单恋着一个人,对她的青涩的爱情与青春的疼痛糅杂在一起,使我好像被困在青色的麦田里,在没过头顶的高草里不断行走着,无边无际。
看这部电影的现在,我刚刚被埋葬了一段感情。其开始是有如在无边的荒原里行走被闪电击中了一样,命运的强大水流。我因此非常能理解一见钟情和这部电影。其结束呢,大概就像是不知不觉走到了悬崖边,自己还没弄清什么,就坠下去了。
现在我憎恨使我走到了这里的那个人。因为没法憎恨命运的强大水流。

当夜幕低垂之际,所有恶灵布满四周。是继续龟缩在自己的屋子里吗,即使你的生活已经出现了微微的龟裂,还是走出去呢,即使看不到出走之后的方向。鲁迅说,娜拉出走之后怎样?那将是一篇新小说的主题。等我知道了就告诉你们。只是夜幕低垂,而变动已经出现了,命运的水流将你卷住,现在是要出走,必须出走,只能这么做,没有别的选择。

即使坠崖之后,我被留在无边的孤独里。

跟着派翠亚离开之后的卡蜜儿,她的命运会怎样呢?她们能够长久地在一起吗?她们不会分手吗?观念、出身、教育差距如此巨大,只在灵魂的方向被牵系着,真的能抵挡得住日常的磨练吗?这些问题搁置不谈,只说一点。如果她们分开了,卡蜜儿还会回到她一直生活着的那个古老的城镇,去做她的神学教师吗?
——绝对不会。

命运降临在一个人身上,从内心到其生活,其日常,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瞬间发生。命运的这种降临,可以有许多种方式,以许多面貌。
在这些方式中,最为优雅而美丽的,无疑是点燃灵魂的爱情。

不过相对的(这与影片无关了),最为惨烈而流离的,同样是爱情。“因为我曾经爱过,却又失去。”派翠亚这样告诉卡蜜儿,在马戏团明天要离开这里,她们要分手之际。这句简短的台词,也给我了深深的震撼。

 5 ) 很旧 ,但是很美丽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一直有种感觉,很熟悉。虽然从未看过,可是的确熟悉。用宝哥哥的话就是:“虽未见过,然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当时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后来才想起来,《蝴蝶》中的很多片段简直就是从此活生生的照搬下来。
因为看《蝴蝶》在先,所以冲击并不是很大。(也因此对《蝴蝶》极为愤怒。)作为一部前辈的经典作品难免不被后人所模仿,对此,我们也只能无奈。

影片拍得非常大胆。视角也很独特。一个神学院老师,一个马戏团的舞者,身份本身就足够产生故事。
对于Camille来说,她要爱上Patra不仅仅是道德挣扎,还要背叛自己的信仰。一切的道德都可以冲破,甚至连法律也可以无视。但要一个人背叛信仰实在是不可能做到。
Camille的痛苦挣扎就在于她不知道,自己的爱情是不是被允许的。要一个天主教徒承认自己是同性恋无异于让阿拉伯人改信基督。Camille努力地克制,克制,再克制。一再的冷言冷语,或是出言尖刻去伤害Patra,希望把她推开。却又压制不住内心狂热的爱恋,一次次去找她。挣扎在“爱情”与“信仰”之间痛苦不堪。
不同于我对《蝴蝶》中,蝶的指责,我可以理解Camille的痛苦。因为信仰是最高的,不容背叛。许多人可以舍弃生命,却难以背叛信仰。我们对于信仰的态度也应该如此。

两人的ML镜头简直美到爆!从没有看过这样独特的手法。一面是高空飞人的演员在飞翔,翻转,一面是红的刺目的天鹅绒下心意难定的恋人在恩爱缠绵。如同梦想与现实,挣扎与沉沦,渴望与克制,淋漓尽致的体现了Camille复杂,忐忑的内心。爱情可以不顾一切,信仰却更让人无力反抗。对于她们的结局,我从没想过,会是喜剧。

我不知道当我的爱情与信仰发生矛盾,我要怎么办?
还好,没有。
还好,我的爱情,就是我最高的信仰!

 6 ) always follow your heart

看欧美的电影越多,越能强烈的感觉到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
他们够勇敢,我们太懦弱。
但是我想这个勇敢也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吧。
背负的太多,扮演着太多的角色,就是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自己的内心想要的东西。
最近经常有朋友跟我抱怨,我便去对他们说这句“always follow your heart”,他们就会说我是理想主义的人,我不同意。他们只是不勇敢,不敢冒险去跟随他们的心,因为要承担很大很大的风险。
就像卡密儿,如果她没有选择派翠亚,而是结婚,继续做神学老师,但是,我想她应该永远无法忘记派翠亚,心底永远的遗憾着。
她甚至想要放弃生命。她放弃那个男人,放弃工作,放弃一切,追随派翠亚。其实,她,只是追随了她自己的内心。或许最后,她们并没有在一起,但,我相信,她不会后悔吧。

人生只有一次,有时候很长,有时候很短。
跟随你自己的心。





 短评

神學老師跟著馬戲團走了。她說我抽大麻你干什么。她說那我喝櫻桃酒。哈里路亞。

6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6.5】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很牢固的呀,哪有一辈子不变的事情呢?超现实的镜头让我想起了《温蒂妮》,只是《夜幕低垂》稍微克制了点。

11分钟前
  • 豆友83908392
  • 还行

导演痕迹相当重,转场的方式和剪接的内容无时无刻不让观众感觉到导演的在场。然而就是这样,这片子在情感的描绘上仍然真挚而动人。在性及含有性暗示的场面的拍摄上非常唯美。

14分钟前
  • mOco
  • 还行

小黑我怎么看到了苏珊赖斯的影子?演LES就如油画。

15分钟前
  • [Deleted]
  • 较差

炽热的爱情遇上冰冷的天气反而有了更美的模样。

19分钟前
  • 秋熙
  • 力荐

两个女人之间爱欲流转,胆大惊动

22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好景总是不长”“因为我爱过,我又失去。”我已经不知道该相信我的直觉还是神奇的命运。我已经不知道要坚持什么了。那些指引,我真的读懂了么。余下我显得万分愚蠢。终于来到了故事外,意料之外的平静。歇斯底里的疯狂念头在三秒内被潜抑,我不知道后果会怎样。完完全全的置身事外感。我要遵循哪个我

23分钟前
  • momo( ´◔ ‸◔')
  • 还行

Pascale Bussières像Wino Ryder吧,越看越像......熨斗舞是迄今我看過最SM的舞蹈!

28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保守却又渴望自由的禁欲系老师,热情奔放撩人的马戏团演员,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人擦出爱情的火花,忘我的沉迷其中,两人的船戏穿插着两位杂技女孩的空中舞蹈的表演,配上优美神秘的bgm,美妙而不失艺术感。结局he,总的来说是一部带有悲情色彩但又十分浪漫美丽的爱情电影。

31分钟前
  • 樱花飞舞时
  • 推荐

三星半。前面不错,两个女人之间互相吸引难以抗拒的感情表现的很到位,初吻那段镜头构图拍的美,还有自我挣扎中到意识觉醒穿插的几段女主幻想和蒙太奇,只可惜后面节奏就乱了,最后收的比较快,还好结尾的超现实处理挺有趣

34分钟前
  • 明天就现充
  • 推荐

拍呢隐晦了 或者是被删的重要镜头啦

38分钟前
  • -M-
  • 较差

喜欢派翠亚的笑容,喜欢她夜幕下神似安吉丽娜朱莉的侧颜,羡慕她们如月光般美好的爱情故事~当卡蜜儿一开始逃避的时候说“我们又不是动物,不能只靠本能吸引”,我想说的是不管爱的是异性还是同性,那都不是本能吸引,而应该是灵魂的共鸣~

43分钟前
  • Mia
  • 力荐

和谐的经典电影。种族,宗教,性别,如果再加上年龄,可以颠覆全部传统爱情观。两个对立的女子和谐到了一起,刺激到了我所有的潜在百合细胞。

45分钟前
  • 两生花
  • 力荐

实在是不好下的片,尤其是字幕,呵呵。不过看完真的挺喜欢的,喜欢那片有雪的场景,在天空上看下面的房屋,马戏房里的手影戏,女人的歌声传来。觉得黑人mm演得更好,身材真是完美啊(片子实在露得有点厉害- -)马戏车队……真的感觉好像自己印象中的吉普赛人,热情、开朗、幽默、活泼有节奏的音乐、灵活扭动的身躯,一切都让人觉得有趣,房车啊……太口水了,里面的装饰也不错。如果哪天可以和你这样一起去天涯海角,无论什么都再不会重要了

49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很不錯,值得一看。韓國的《紅字》有對本片致敬。

52分钟前
  • 安非他明
  • 力荐

男女主角都不堪入目,剧情也不是我钟意的类型。

53分钟前
  • 小L│梵高的向日葵。
  • 还行

camelle太迷人了!我喜欢里面的隐喻..不过略显沉闷..

56分钟前
  • ℨℨℨ
  • 还行

呃~后觉者样子是我喜欢的类型~那鼻子有味道啊……大半夜的看拉拉~蛤蛤~

57分钟前
  • 胡子一大把
  • 推荐

看的是法语版,好像是第一回看魁瓜法语片

60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为什么神学家不喜欢摇滚乐,因为那些节奏和鼓点都和做爱类似。”教义只是让她们爱情矛盾性增加的一个点,卡密尔很漂亮,也很聪明,她心里有一团火,一旦被激发就会出现常人难有的大胆勇敢。反而派翠亚,看似大方冒险,内心则是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生活中也是这样

1小时前
  • dum没头脑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