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的一生不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写照吗?现在觉得有理想就要去追,做什么都不会后悔,但如果人到中年,再过半百,昔日的理想已不再,往日的激情付出到今日却换不来仅要求温饱的生活,孩子似乎在照着自己规划的成功之路前行,但最后却并不如愿,在反观自己的朋友,看孩子儿时的伙伴,觉得他们为什么都比自己好呢?到底做错了什么?追求美好的生活、鞭策孩子们做到最好、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不断奋斗,哪一步错了?使得我现在的生活这么不如意?快退休了,挣的钱却越来越少,甚至不能维持家用;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对家人,对挚爱的妻子,对这个唯一理解我为何精神崩溃的女人大吼大叫;孩子们对我的没有爱,只有怨恨,甚至感觉不到我对他们的深爱,还有内疚;我觉得这个人生是失败的,孩子的前途也是因为我的过失我的一厢情愿而走入黑暗…… 要命的是,我并不想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我仍然对未来抱有虚幻的希望,当这种希望在自己的身上一次次破灭时,我便希望甚至强迫他人给我希望,我不要坏消息,我不要听到任何暗示,我不要人提醒我回到现实正视自己,我希望你们告诉我:明天是个充满期待充满希望的日子!可是没有人这样告诉我,我奋力的挣扎要活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但是旁人要么是可怜我,给我施舍;要么是告诉我我想要的都不可能,甚至温柔但犀利的提醒我,就算死后也不会有人记得我,他们只会怨恨我只会讨厌我…… 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年轻时规划的第一步到老都没有完成,不仅毁了自己,还误导了孩子。。。
英文课上跟着老师看了《Death of a salesman》。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个遥远的时代,却让我觉得莫名的熟悉。毫无疑问,威利是个悲剧人物,为了两万美元的保险金,最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他想赚钱、住大房子、开新车,并为此不懈地努力着,这并不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毕竟经济基础是幸福家庭的基础之一。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成功、讨人喜欢,这更是普天下父母的一致愿望,无可厚非。他有外遇,他为此感到得意、但也感到guity,他并不是个坏到无可救药的男人。这样一个坚强而又软弱的小人物,似乎就住在下一条街的拐角,每天乘坐同一趟地铁上下班,中午在快餐店买一份便宜便当。他是我们的同事、邻居、是我们自己,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有无数的威利,提着打折时候买的二流名牌提包行色匆匆地奔波在谋生的路上。
威利渴望成功的念头或许只是比别人多了一点点,正是这一点点致使他无法面对失败,沉重的精神压力令他失去工作能力,也无法与身边的人进行良好沟通。幻境中的Ben是这种渴望的代表,“只要走出去,我就能发财”。他抱着这种渴望,并将其全盘传给了他的孩子们,也延续了下一代的悲哀。
于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小人物,因为一点点个人弱点和一点点生不逢时,铸就了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剧。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命运。谁没有一点点虚荣、一点点不甘失败呢?纵使附庸风雅地在客厅里挂幅“难得糊涂”的条幅,有谁能真正放下自己聪明的心?无数评论文章分析着威利的前世今生,社会背景与文学价值,然而面对这种看得到却躲不开的命运,或许只有默默摇一摇头了。这或许就是这部剧作最为令人动容之处了。
1. 前1/3云里雾里,中1/3渐入佳境,后1/3火力全开。
2. 形式上很像戏剧,门是在不同世界跳转的关键。
3. 情节层层推进,疑团逐步解开,人物形象不断丰满。
4. 人物设定真实复杂,似同情,似鄙夷,难爱又难恨,值得揣摩。
5. 达斯汀霍夫曼神演技,马尔科维奇真年轻,精彩对白无数。
6. 世态炎凉,值得反思。推销员之死,何尝不是你我他之死?
其实,电影和剧场的效果差别还是巨大的。屏幕就像一层透明隔板一样把剧中的情绪阻截下来,无法溢出。这也是为什么前年在人艺看的《萨勒姆的女巫》深深的打动了我,而电影版的《推销员之死》只是浅浅的叮了我一下的缘故。不过,施隆多夫依然结合了阿瑟·米勒的原剧本,利用电影的元素把场景转换运用的游刃有余。虚幻和现实,只需要一个镜头的平摇,而无需剪辑换镜。我记得某人在讲起长镜头转换场景的时候,举出了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沟口健二的《雨月物语》。为什么讲起这个呢?那是因为正在看盐田名彦的《黄泉路》。里面正好也有这样一个镜头。
另外,达斯汀·霍夫曼和约翰·马尔科维奇的演技真是赞。尤其是最后由争吵转为拥抱那段,太自然太无痕了。
还是说正事儿。
说起阿瑟·米勒,我的八卦劲儿就来了(我估计谁的八卦劲儿都得来)。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也许谁都惊动不了。不过,我还是得讲讲,我觉得特有劲。没听过的说不定还觉得新鲜呢。
玛丽莲·梦露与阿瑟·米勒的认识是在1951年的《青春永驻》(As Young as You Feel)的片场。是不是一见钟情不得而知。之后几年,梦露一路飙红,《七年之痒》中的地铁吹风镜头更是被奉为经典。1956年7月13日,身为两个孩子父亲的阿瑟·米勒不顾舆论道德的谴责毅然与第一任妻子离婚,与梦露正式结婚。梦露在结婚照上写下,“希望,希望,希望”。而米勒则让人在结婚戒指上刻上,“此刻就是永恒”。这桩才子配佳人的婚事受到了举世关注。在刚刚和米勒结婚的日子里,梦露容光焕发,经常高兴地谈起自己如何学做米勒的妻子,以及学烤面包、学做面条等经历。可有一次朋友们来到她家,却发现厨房空空,夫妇两人情绪都很差。
再后来,梦露只要和米勒打架就会跑到李·斯特斯伯格家去。她对巴比妥酸盐等镇静剂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梦露服药时总是用香槟。渐渐,药品也失去了镇定她神经的作用,梦露时常情绪不定,她总抱怨米勒把她当孩子看待,总像是自己的随从。而米勒那时也不再写作,开始靠梦露养活。
1960年后,梦露日益消沉。她与别人发生婚外关系,就是想让丈夫嫉妒。可米勒却对她的不忠不以为然,他们共同的好友苏珊在传记中写道,“他竟不责备她,这让她十分烦恼。米勒想让她在自己写的影片中担任主角,这对他来说比任何事都重要。玛丽莲不喜欢那个角色,但最终她同意了,他们婚姻关系也就跟着终结了。”
这是阿瑟·米勒的第二次婚姻,却是玛丽莲·梦露的最后一次婚姻。这个婚姻使阿瑟·米勒不情愿再成为了一个公众人物,在1992年阿瑟·米勒接受法国一家报纸的采访使用“自我毁灭”来形容他和梦露的这次婚姻,“我的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用来帮助她解决她的那些层出不穷的问题,不幸的是,我做的并不很成功。”这段连七年都没痒的婚姻以失败告终,却给阿瑟·米勒提供了两个剧本的素材,一部是1964年的剧本《失足之后》(又译《堕落之后》),还有一部《正在完成的画像》。1961年的电影《不合时宜的人》(The Misfits)则是阿瑟·米勒专门为梦露创作的,也是她最后完成的一部电影。
1962年阿瑟·米勒娶了摄影师英奇·莫拉特。同年,梦露自杀。
可怕的婚姻。
http://dean.blogbus.com/logs/18087723.htmlhe is no great men.
he is a human being.
——母亲天使般的告白
you have all kinds of greatness
一座奖杯而已。
一位年轻积极的理想主义者,竟因为父亲的一次出轨行为开始深深幻灭,为何我们自身的理想会由于别人的影响投射而倒塌?旁人一定不解。父母的价值观塑造孩子一切的理想根基,其上的生活大厦一定还需要怀疑的力量和给予了解黑暗的另一面的权力。但从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彻底的第一次怀疑来看,biff的崩溃就可以为人理解了。
一气呵成的转场,融合幻觉与怀往,片片揪心又让人欲罢不能,兄弟间的对立是两个人格,真实纠结与谎言温柔。美国梦不是推销员被嫌弃的一生的罪魁祸首,认识程度问题、延伸至生活的推销员属性才是,但也不想解释成"看清现实"这么简单(看清现实太悲观)(这部大概率不是在叫我们“消解美国梦”、“看清现实”,而是学会“认识自己”)(所以影片或许不是现实主义基调的)。所幸(也许是可叹)的是,三个极端人以外,还有母亲这个看清一切又能尽力最好关怀的存在。biff和谁一样不懂事?但这不是他的错。you are definately not "nothing".
推销员属性:你必须首先完全相信你要推销的商品,从不怀疑,不知不觉总能自圆其说,他对工作的态度亦应用到了自身(从某个角度讲,他是最优秀的推销员),他完全相信自己推销给孩子的那套价值观,是始终如一,是表里如一,是注定迎来的死亡结尾,也是wrong dream。(教育不是教授“教条”,而是列出“选择”)
willy其实也是在经历着第一次彻底怀疑,只不过为时已晚,而且由于各种原因怀疑的过程拖到了难以置信的长度,他所信仰的一切已然占据他整个生命,解救他的只有死亡。与此相比,biff就幸运的多,在完美反面教材加持下,在年轻时只花了较少时间就结束了自己第一次彻底怀疑的过程,并完成认知重建与和解,等待他的是触手可及的蜕变。
Wipe all past clean. Isn't that remarkable?
tag 劝退固执
观看阿斯哈·法哈蒂的《推销员》时,里面的男女主角有在表演曾有耳闻的话剧《推销员之死》,后来知道了这部电影的存在,便产生观影想法:即使有达斯汀·霍夫曼,还有头发尚在的约翰·马尔科维奇,甚至还是《铁皮鼓》的福尔克·施隆多夫导演指导,但这部电影还是没能让我有享受到观影的乐趣。可惜了……
This is too damn good!!!他在抱怨人口的时候镜头向上打向上打。我突然明白过来这将只是一场舞台剧。每个loser生存下来的方式都应被尊重。哪怕life is a fake。哪怕u end up with more dead than alive。这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或者说他每时每刻存在于我们身上。我宽恕你们!庸才们!
阿瑟米勒的戏剧剧本改编的,虽然拍成了电影,但依然很像戏剧,单调的场景,大段大段无聊的内心自白或对白,频繁的争吵······暴躁、精神恍惚、沉湎于过去的父亲,溺爱丈夫的母亲,迷茫的成年儿子俩。实在对男一号这个又暴躁、又自以为是、又对自己的出轨满不在乎的老头子喜欢不起来。至于大儿子,他说他的失败是因为父亲曾经过于吹嘘他的成绩而使得他无法听命于任何人而且忍不住偷东西,他高中时因为父亲的出轨而一蹶不振放弃补考而没上成大学,这其实也过于推卸责任了。这部关注小人物的挣扎的电影,却没能引起我这个小人物的共鸣。
每一个角色的台词功力都那么出色。看到年轻时的马尔科维奇,原来也是英俊小生,选他来演一蹶不振,敏感而神经质的大儿子Biff真合适。霍夫曼的形象跟我想象中的推销员爸爸并不相符,可是他一站在镜子前,恍惚、无奈、不自信地说:我矮。我长得一般。他马上就claim了这个角色。
真的没发现什么新意!
不予评价,因为竟然没有耐心看完。那个舞台,那个光线...
1. 形式上我觉得有些模棱两可,如果单纯是舞台剧可能会好一些。这种形式台词太多了。2. 还不是因为一个男人要负担一个家庭,必须表现出一家之长的雄性气质,其实男权社会,不是所有男人都会舒服的,这种既要有所承担,又在社会中低层的男人日子非常难过的。
观感很复杂,这种话剧式的电影,大体量不间断的对话,太容易让观众产生疲劳与闷感,但是表演又是惊人的,Dustin Hoffman自言自语念念叨叨,把被现实重击、处在精神崩溃又不得不强打精神硬撑自己所剩无几的自尊的男主演绎得活灵活现,那种绝望的气息溢出屏幕……确实,死亡对于他来说才是最大的解脱。
舞台剧。父亲的努力工作未受赏识直至最后出现幻觉精神失常以及儿子的走向一家人的起伏状态都应该比较反应当时社会的现状以及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不知背景是不是经济大萧条时期。达斯汀霍夫曼演技牛了!然后看到JM很年轻有头发的样子,目前是最早的。
电影对米勒戏剧还原很高,对话几乎是戏剧语言。相较《大亨游戏》,此片大量台词穿插格外动人,尤其最后父子的妥协让人动容。威利作为一个推销员,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笑脸迎人,无论是真心的还是虚假的,他在资本的催眠下不能有低谷,必须时时刻刻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努力奋斗,如此才能还房贷、车贷以及供给整个家庭的支出。他压力甚大,如此数十年,当债务要还清时,工作也丢了。资本家如此残酷,他们只顾虑企业的死活,一旦没有利用价值,便立刻抛弃。年轻时的错误,长久在外家庭的缺失,与儿子的疏离,未来没有希望,过去百般缠绕,终于一蹶不振,以死解脱。威利是许许多多销售员的缩影,也是打工者的缩影,资本用保险、贷款、消解精神的娱乐以及种种拜物主义麻痹、压榨这些人,表面一派纸醉金迷,当他们清醒后才感受到遍体鳞伤,死神早在远处冷静观望。
辛苦干活一辈子的老头,一直有出人头地赚大钱的梦想,儿子却因世界观不同,跟父亲经常吵架,母亲试图用亲情跟爱,让父子消除隔阂。人的成长轨迹啊,之前看着顺风顺水,但是有时候突然转了一个弯,儿子本来就不是精英,父亲一直把他看的很高,能力很强,恨他自暴自弃。达斯汀的演技也真是服气,把一个精神紧张致神经兮兮的老头,演绎得活灵活现,自言自语,是不是提高的调门,自己完全没有注意到的无辜样子。不想过多谈美国梦了,越来越感觉是社达的具象化产物。看到老头有幻觉的时候,就觉得好像话剧的感觉,后来查查果然是戏剧。
长片闷片均不作评价
癫狂而又把握的导演功力和演技水准。
一部電影用舞臺劇的感覺拍出來總覺得有點矯情,但不可否認,這部戲也確實適合用這種手法拍攝。是我最愛的戲劇之一。主要是可能我也比較鍾愛這類型有點沉重的題材吧
这不是喜剧。这不是当初我寻找的那一部。这故事很沉重地说,打工的人,你们的社会层级是相当低下的,不要骗自己。有一天,你的儿子会哭着告诉你“我真的啥也不是,真的啊,你放过我吧(不要再抱什么希望了)”啊,那时候你咋办
1,真大师,好作品。2,舞台感真好,有些摄影升空三面舞台的感觉令人激动。3,演员演得真好,生活化,无痕迹。4,不太推荐观看,除非你最近太HIGH了,需要冷静。5,确认施隆多夫不是我的菜。
沒有看過阿瑟·米勒的原著,所以不好評價。達斯汀的表演和意識流的場景調換都很棒。
文学艺术本身不能创造直接的物质能量 但是文学创造者却是洞见虚无的最大群体 “我们看见它 直面它 才能最终抛弃它” 无数关于迷梦的创造都是关于枯萎和消亡的 在生的躁动里似乎很难捕捉意义 唯一的意义在于捕捉本身的描述 为何与死亡相遇是我们这群人的宿命 因它对面是生
剧本真牛逼,感觉这个看书更合适,很复杂,梦想与现实,社会,家庭,两代人的价值观等等,电影台词有删减,关键现在的片源翻译也很捉急,不过即便是这种渣翻译也难以掩盖剧本本身的光彩。
现实主义...表现派?...舞台剧化 拒绝卑微的内心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