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

HD

主演:吉姆·布劳德本特,莱丝利·曼维尔,鲁斯·西恩,奥利弗·莫尔特曼,彼得·怀特,大卫·布拉德利,马丁·萨维奇,卡瑞娜·费尔南德斯,米歇尔·奥斯丁,菲尔·戴维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又一年 剧照 NO.1又一年 剧照 NO.2又一年 剧照 NO.3又一年 剧照 NO.4又一年 剧照 NO.5又一年 剧照 NO.6又一年 剧照 NO.13又一年 剧照 NO.14又一年 剧照 NO.15又一年 剧照 NO.16又一年 剧照 NO.17又一年 剧照 NO.18又一年 剧照 NO.19又一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又一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工程师Tom(吉姆·布劳德本特 Jim Broadbent 饰)和心理咨询师Gerri(鲁斯·西恩 Ruth Sheen 饰)是一对生活在伦敦的中年夫妻。单身女性Mary(莱丝利·曼维尔 Lesley Manville饰)是Gerri的同事。  春天,Gerri邀请Mary来到家中吃饭,Mary告诉他们,她正存钱买一辆汽车,当晚Mary喝醉了,在Gerri家过了一夜,早晨遇见了Tom和Gerri的儿子Joe(奥利弗·莫尔特曼 Oliver Maltman 饰)。  夏天,Mary终于买下了一辆二手汽车,她来到Gerri家参加一次朋友聚会,又遇到了Tom的老朋友Ken(彼得·怀特 Peter Wight 饰),然而同样孤独的Mary对Ken的求爱只感到了恐慌。  秋天,Joe把他的女朋友Katie(卡瑞娜•费尔南德斯 Karina Fernandez 饰)带回了家,碰巧Mary也来了,她看见Joe和他的女朋友,心里很不是滋味。  冬天,Tom的哥哥Ronnie(大卫·布拉德利 David Bradley 饰)的妻子去世了,参加完葬礼的Tom邀请他来伦敦住几天。心情糟糕的Mary想找Gerri,碰上了独自看家的Ronnie。两人言不由衷地聊了一会,后来Tom和Gerri回来了,在餐桌上,大家又开始聊天,Mary却感到了寂寞......开涮吧听风捉影4EVER甜心派特别篇特殊交易四骑士宽恕(2017)阴魂小丑谜砂哈利法克斯最后的探戈 第一季早餐俱乐部普罗米亚神龙策激情2012基和皮尔 第一季天津闲人迷情杀机:卷土重来马路与天使酸辣姻缘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终极任务撞车完全和平手冊武士2001希望的另一面英雄凌凌GO好友互整大电影如果你是我自首的爱橄榄树之恋可疑的岳母御龙修仙传3上古战场侠探非凡之深宫魅影神秘博士第十一季起起落落背叛牛玉儒我和“叛徒”老爸女神来了异物志高校舰队OVA前篇重返1993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拙译】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专访《又一年》导演迈克·李(出自FILM COMMENT)

迈克•李(Mike Leigh)的《又一年》(Another Year)是一部不多见的电影,因为这部影片将焦点放在一对接近退休年纪的幸福夫妻身上。Tom(吉姆•布劳德本特Jim Broadbent饰)是名地质学家,Gerri(鲁斯•西恩Ruth Sheen饰)是名心理医生,他们自打大学时代就在一起了。两人住在郊区一栋可爱的房子里,并且很乐于料理菜园。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故事更波澜不惊,更鼓舞人心呢?或许因为Tom和Gerri所共有的那份泰然,使得他们如同磁石一般,吸引了一些不快乐的人在周围,这其中就有老朋友Ken(彼得•怀特Peter Wight饰)和Mary(莱丝利•曼维尔Lesley Manville饰),Mary是Gerri所在医疗集团的办公室助理。Mary孤独又害怕失去青春,她对Tom和Gerri友谊的依赖已经到了夫妇俩不能承受的地步。如果说Tom和Gerri是影片的中心,那么Mary则是影片的能量所在——基本上是负能量。李终于给了莱丝利•曼维尔一个对表演跨度有很高要求的角色,而她也漂亮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与迈克•李的这次访谈发生于刚刚过去的11月。李的电影创作和他与演员工作的方式是即兴的,这一点尽人皆知,因此访谈几乎没有涉及这方面的问题。


AT: 我认为《又一年》是你的电影里最契诃夫式的。电影的结构围绕四季展开,还有Tom和Gerri的园子也特别重要。他们不像《樱桃园》和其他剧里的人那样住在乡间宅院里,可他们那么关注园子或者说是社区花园里的蔬菜,就像住在乡间一样。此外,还有很多对话在讨论幸福与不幸。
ML: 我个人十分崇拜契诃夫,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将他看作一个遥远的影响,但直到电影拍完,人们开始表达这样的看法时,我才想到契诃夫。对这种类比我能与之共鸣也深感荣幸。刚刚你没有用“农村”这个词,但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关于城市人的城市电影——当然,是城市郊区——但这部电影是有关城市精神的。片中的园地及它在电影中的重复出现,是养育的象征,自然地,在这个意义上说,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往复。

AT: 这么说,从园地到他们家开车只是很短的一段距离?
ML: 当然。在电影形成的过程中,当我和演员们构思和创造电影中的世界时,的确遇到了一些叙事和戏剧方面的难题。其中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将Tom和Gerri那种绿色的,养育和关心地球的一面戏剧化地呈现出来。我们已经想到让他们有一块园地,但是不知道怎样能让其变得有意思起来。我也试图寻找方法扩展Mary偶尔拜访的情节所带来的叙事潜力,因为在影片结尾,Mary事实上只是Tom和Gerri生活中的边缘人物,但她是那样一类人,只要你不提出异议,他们便会挤进你的生活。由于我的电影中的戏剧时间通常很短——你知道,一周,几天,或许是一个月——因此这就成了问题。

第三件事就是我如以往那样到达了那个点,需要和摄影师Dick Pope及其他设计师坐下来谈谈,和他们分享我脑袋里所想象的电影,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讨论电影的样子了,而Dick也可以拍摄些样片了。拍摄《无忧无虑》(Happy-Go-Lucky 2008)时谈到Poppy的暴躁性格,于是我们一致认为那部电影的色调应当是鲜亮的。拍摄《赤裸裸》(Naked,93)时谈到影片里凄惨的孤独夜行,于是我们拍摄了样片,达成共识采用单调灰暗的色彩组合。对这部电影我还不那么清楚,因为这部片子特别复杂。Dick说,“我抓到了片子的精神,先拍些片断试试。”

他拍了四种不同的视觉选项,四种样式。我看的时候就想到了四季,这样就完全打开了电影,并且兼顾到了我想表达的东西,即对生命的隐喻。如此一来就将园地戏剧化了,使之变得有趣,而且展开了更长的时间跨度,就能细究Mary的多次拜访了。同时也解放了每个季节,每一章节,和电影中的每一幕,使它们能有不同的基调,不同的特色,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进新的人物。这或许也是这部电影给人以契诃夫式联想的又一原因。


AT: 尽管你的一些早期电影或许也是如此,但我发现这部片子中有关酗酒的潜台词尤其强烈。影片伊始第一场,在Gerri所在的诊所,一名极度抑郁的妇女(伊梅尔达•斯汤顿Imelda Staunton饰)对医生说,她不喝酒但她丈夫喝。当然, Mary也酗酒,还有Tom和Gerri的老朋友Ken(彼得•怀特Peter Wight饰)也是。
ML: 我并不认为这是我电影里出现的新主题。你可以回溯到我的第一部电影《暗淡时刻》(又译《荒凉时分》Bleak Moments),我现在意识到那部电影和《又一年》有很多相似之处。酗酒无关酒,却有关痛苦。我们知道人们是迫于痛苦才酗酒的,而我们这里讨论的也正是痛苦。

AT: 你也给我们带来了Tom和Gerri,他们似乎很快乐……
ML: 就其自身来讲,他们的快乐是真实的。

AT: 但问题是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干预,或者说应该干预不快乐人的生活,这些人指望着从他俩那获得安慰和支持。
ML: 有人说Tom和Gerri高高挂起,不搀和任何事,我觉得这么说是不对的。那不是真的。他们只是偶尔对Mary那样。而Ken则是比Mary近得多的老朋友,他们真的关心和保护Ken,愿意在某些方面对他负责,但他们还是会觉得无助,因为那是个困难而长期的过程。对Mary,他们的道德困境在于在哪划定界限,尤其是当某人越过界限,践踏友谊的时候。而且,从Gerri的角度出发,这是个专业问题。在影片结尾,Gerri对Mary说,“你需要帮助,我会告诉我的同事。”我认为这很重要。或许有人会问,如果Mary需要帮助,Gerri为什么不帮她。但专业的心理师是无法为朋友做咨询的。我还觉得人们误读了影片的结尾。有人说在影片结尾部分Tom和Gerri两个人而不仅仅是Gerri一个人,都对Mary冷酷无情。我认为重要的是要记住,在最后一幕中Tom和Gerri邀请他们刚刚丧偶的哥哥来家里做客,他们需要一个特别的私人家庭聚会,在这个最不恰当的时候,Mary出现了,有人在错误的时间不请自来绝对是特别讨厌的事。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他们没赶Mary走已经是很有同情心的表现了。他们考虑过,但没那么做因为他们不能,Mary就坐在桌边。影片就是这么收尾的,给我们留下了这个复杂的局面。

AT: 我不认为他们没有同情心,我的意思是,我觉得他们相当有耐心。
ML: 比你我都有。

AT: 是的,的确。你上一部电影《无忧无虑》(Happy-Go-Lucky)里的人物那么坚决的追逐快乐。她似乎特别走运,好像拥有快乐的DNA一样。《又一年》里的大多数人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愿望或者基因。影片似乎绑定在衰老的主题上,感觉到人生的某些可能性消失了,即便有伴侣,也总有一个会死在前面。
ML: 是的。这部电影是关于怀抱喜悦还是悔恨回望人生的,是带着热情和乐观向前看还是带着恐惧望向前面的黑洞。这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主题。

AT: 同样是这些演员,回顾他们在你之前的电影中的表演,可以将所有这些电影看作是一部扩展开来的电影。在每一部接下来的影片中,我们都可以代入这些演员在你电影中的历史。
ML: 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话,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在我的电影“流派”里,每一部影片都与众不同,但与此同时毫无疑问的是,他们也的确构成了一部不间断的电影。

AT: 你认为你的“流派”是什么?
ML: 只是我的电影样式,仅此而已。我说的只是现实主义和某种怪癖的结合以及我选择所拍摄的世界,还有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自律和节制的摄影对情景的有机探索以及真实勇敢的表演之间的关系。

AT: 你对音乐的运用也很经典。能否谈谈这方面?
ML: 我的头三部电影《暗淡时刻》(Bleak Moments)《苦力》(Hard Labor)以及《五月的坚果》(Nuts in May)完全没有音乐。后来的两部电影《谁是谁》(Who’s Who)和《长大成人》(Grown-Ups)中也没有音乐。首先,尽管很多有音乐的电影给过我很大的启发,但是我觉得音乐并不是必要的,在某些方面,甚至会干扰到目标的达成。我觉得当我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尝试拍摄自己的电影时,那样的立场很有趣也很重要。当然也是很核心的。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我合作过的五位作曲家——主要是Andrew Dickson,近来是Gary Yershon,还有Rachel Portman, Carl Davis以及《职业女郎》(又译《红粉贵族》Career Girls)时的Marianne Jean-Baptiste和Tony Remy,这两位做了我电影中唯一的爵士和电子音乐原声——的工作都始于他们对电影的情绪反应。换句话来说,音乐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临床应用似的音乐。它们来自于对电影基调和情绪的真实反应。除《职业女郎》(Career Girls)之外,我的确更愿意与运用现场古典乐器的作曲家合作。我和他们的合作同我和其他人的合作一样紧密。作曲家的贡献通常对他们来说是个人化的,是具有原创性的,但是我这边的贡献也是非常个人化的,音乐中的情绪和风格很多都有我的味道,真的。在这部电影中,邻近结尾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音乐。我们曾经勾勒过可能的效果,但在最后与安静或没有音乐的部分比较,音乐还是更强势。简单地将音乐填满整部影片只会麻醉整个观影体验。

AT: 在多数影片中,音乐提示观众情绪并掩盖演员的不足——演员表达情感或是维持一种基调的困难。在你的电影中,情感层面的表演非常充分,基调转换也十分明晰。莱丝利•曼维尔同时完成两种情感或欲望的表演,非常出色,令人吃惊。我常常问自己,有了这样的表演,你为什么还需要音乐。
ML: 音乐能带出味道;音乐增加味道;音乐强化味道。我特别认同说阐释性的和补充性的音乐是可怕的。我希望这些电影里的音乐不是这样的。

AT: 不是的。
ML: 我的电影里,你有最喜欢的吗?

AT:很难说,但我还是很喜欢《赤裸裸》(Naked)和《酣歌畅戏》(Topsy-Turvy)。这两部影片很像是那种非常规电影。而且它们——这是我的软肋——与人们期望能在一部电影发现的魔力最为相关。
ML: 是的,这两部影片都以某种方式颠覆了那种魔力。

AT: 我爱《同时》(Meantime)是因为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和蒂姆•罗斯(Tim Roth),他们那时都还是年轻单纯的演员。你最喜欢哪部电影?
ML: 这对我来说更难了。我对《同时》(Meantime)有好感,背后的原因总也弄不清楚。撇开别的不说,我惊讶于我们能用有限的资源成就如今的《酣歌畅戏》(Topsy-Turvy)。

AT: 在我看来,《又一年》一定与2009年西蒙•钱宁-威廉(Simon Channing Williams,与李合作多年的制片人)的去世有关。你把这部影片献给了他。
ML: 是的,完全正确。我个人的以及很多参与本片的人们所经历的失落感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注入到了电影中。但在此之上,在此之外,这是一部有关关系和孤独等的相当个人化的电影。请允许我补充说明,我非常想以此片向西蒙致敬,而这部影片也的确合适……说回来。我抓住你说的这个有趣的点,说莱丝利•曼维尔的表演,说她能同时表现对立的情绪。我们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这点上她完成的很出色:从这个人物的行为,能看出她是个怎样的女人,年轻过并且还在拼命想要维持年轻,同时害怕会变成老女人。在她表演里的不同行为层面上你能看到这些东西。我认为这值得一一确认。

AT: 最后一场中有台词提到她曾在海滩作过酒保,突然之间能看到她那时的影子,那时的她觉得自己有未来,有无限的可能。这真是毁灭性的。我感觉一些人会觉得这个角色接受起来太痛苦了。
ML: 太准确了。我认为正是如此。Mary是很多东西的受害者,最主要的是那些既定的宣传,说女人一定要性感,女人一定要漂亮,这些东西绑定了她的人生。她不自由,她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这既定的,误导性的观念在起作用。有个不知哪来的家伙说这部电影是厌女的。这让我想起《赤裸裸》(Naked)上映后一些所谓的女权人士的反弹,他们把那部电影看成是厌女的。这想法真荒唐,因为这部电影讨论的正是男性行为中这样的消极方面。


AT: 有意思的是,银幕上最快乐的人是Gerri,她可远算不上是标准的美人。她似乎逃脱了那种训导,因为她意识到那不适用于她,所以就无视那种训导。
ML: 是,但事实上她也很幸运。她遇到了一个男人,而且很明显这行得通。我是说,你知道这里面也有运气的成分。

AT: 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很激进, Mary处于Tom和Gerri生活的边缘,表面上看整部影片就是Tom 和Gerri的世界,然而Mary才是这部电影所在。
ML: 我努力要达到的就是如此,而且我认为可以说是成功了。

AT: 大部分活动都发生在Tom和Gerri家以及他们的园子里。看不见Mary的公寓或是Tom和Gerri的儿子Joe(奥利弗•莫尔特曼Oliver Maltman饰)住的地方。
ML: 我觉得不让人看见他们的住所,这点很重要。但是你能得到相关的信息。Mary和Ken,他们谈到自己的公寓和生活时的那种强迫症般的状态是独居的人所特有的。我觉得看见他们出现在自己的家里,这会打破影片的规矩,转移和模糊影片的焦点,即这些人为什么以及如何出现在Tom和Gerri的生活中。

AT: 但在最后一幕里,为了参加Ronnie妻子的葬礼还是去了Ronnie的家。这个家和Tom和Gerri的家是那么不同。
ML: 是的,这很重要。但是这也是Tom过去的一部分,不是吗?而且,没什么比得上一场好葬礼。

AT: 这或许算不上最恰当的提示,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ML: 嗯,我要做点从没做过的事。先是重排我过去的一出戏《狂喜》(Ecstasy),接下来要在国家剧院创作一部新戏。我们还在尽力筹款拍一部关于画家特纳(J.M.W.Turner)的电影。我想拍这部片子已经有好些年了。与《酣歌畅戏》(Topsy-Turvy)不同,预算紧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掉那部片子里所有的外景,但对一部有关特纳的电影,这么做是行不通的。我从不谈论即将着手的事情,但拍这部电影需要筹钱,所以让大家知道我想做这事也无妨。而且,谁知道呢,我不想让旁人做这件事。


 2 ) 我为傻逼痛哭

幸福的人,是好人。

jerry和tom是好人,但他们无法共情mary和罗尼的痛苦。

jerry善良温柔,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她善于照顾别人的情绪,但止于表面的照顾,开场抑郁失眠的女人走后,她关门一瞬间我看到了无奈,她见过太多这样无力绝望的人,她必须是清醒的,站在她们深陷的泥潭周围,以一个看客的方式,不会体会到一步步陷进深渊的感觉。

对玛丽也如此。她会安慰玛丽,邀请她吃饭,给她煮一杯茶,对她境遇表示同情。她做的无法挑剔,(如果我碰上玛丽,肯定走得远远的)可就是有那么一丝不舒服,她不喜欢玛丽的神经质和敏感,厌恶玛丽对joe的“示爱”,以心理医生的口吻教导玛丽要独立要坚强。谁想活成那般落魄狗屎样?!玛丽是个敏感痛苦的傻逼,没人真的想去认真倾听这个傻逼的生活和心情。

没有批判jerry一家,她们做的很好了,关心身边的朋友,在她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以冷漠对待。

可我无法被她们打动,打动我的只有那个傻逼玛丽。

我嘲笑她,蔑视她,倾听她

为她悲哀,为她流泪

 3 ) A different life?

让人心境瞬间衰老的一部片. 也许自己的生活并不会真的像mary那样茫然与无助, 但心底深处呢, 是否年老之时, 某一天, 突然也觉得自己的一生, nothing changes? winter最尾那里mary跟Ronnie说, its really lovely to have someone to talk to. 突然眼泪就掉了下来, 其实谁都不是绝对孤独的, 只是对人生总是有着自己的选择, Ken喜欢她她却看不上眼, 而她拒绝了Ken之后又被现实拒绝, 错以为自己爱上了年轻的joe, 其实谁知道呢. 也许她爱的只不过是某种她无法拥有的生活罢了. 也许在每个人老去的时候, 都奢望自己能拥有A different life, 但年轻的我们却年复一年生活在现实的琐碎中, 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梦想.

 4 ) 无言的歌

昏昏沉沉坐在机舱里,起飞后不久,我从朦胧的睡意中随着颠簸的气流晃了晃,看到旁边那个美式胖子,戴着耳塞,对着屏幕很投入在笑;飞机下,是苍茫田野,有些隐约可辩的民居,在傍晚清晰的大气层中,偶尔散逸的灯光,证明了那里当下的生活。就这样一小会的出神,我都很感动,尤其坐在高处飞机,或者远去列车里,那种隔着距离,让你温软的迹息,是生活目前吝惜给我的。就这样,睡意顿散,想想近十个小时的飞行,还是不如借电影打发点时间。

屏幕上,两个上年纪的女人,英音话痨。其中之一,着一件与年龄不相仿的服装,画质温暖,于是倒带重放。看那个愁容漫脸,麻木哀叹的Janet,在讨要安眠药。医生说:除了规律的睡眠,还有什么可以使你更快乐。她说:不一样的人生。医生答,改变让人恐惧。这是《又一年》的开始。刚才那个明丽的画面,不是开始,仅仅是某个春天一季里还算得上快乐的日子。

Mary在春天里出场,俨然与Janet反派,听者相同,都是Gerri, 这次不是诊病,普通生活里普通的朋友聊天。听Mary讲花草要打理,什么时候添置一辆小车,最主要,找一个心意相通的另一方,忙不迭又对旁边帅哥眉目递情,聒噪不止间是对孤单的抗拒。Mary也说独身的好,那当然指的是自由。这种自由的生活,耐不住发馊的寂寞。个体的财力物力时间,统统是打不了折的成本,事倍功半,大概十之八九。那么多的闲置时间,换做Gerri/Tom 夫妇二人便可以魔术般多变,种花种菜,拾辍田园,下厨烹饪,读书交流。可以一起承载回忆的痛和风险,共担未来岁岁年华的喜和悲。

Mary的生活也要多姿,她想当然的认为养一辆小车,或许比养一个宠物更有价值,可以助她只身旅游,省时省力。生之期待,单身,多像春梦序曲,必要迎来热噪的夏。没有兑现过完整生活的Mary,永远在寻找平衡一点。好在她还有姣好容颜,独立工作,短缺和一过式感情,一直是她心里的痛。天平一端的法码,近身旁最好的一位,Gerri的独子Joe, 成熟,懂事,独身。而一厢情愿,变不成疗伤的方剂,恰恰是一把致命的毒药。年龄代沟,可以不计,友情和爱情变成了势不两立的矛和盾, 真真一场闹剧收场。

这或是迈克李的模式,角色无单一渐进,也没有依赖繁琐的故事线导引,以四季命题,好似经络循行,再以人物点穴发力,自然流畅。 所以柔肠寸断不仅止于心碎的Mary,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ken出场,着less thingking, more drink的T恤,体格庞大,不修边幅,常年单身孤苦,让他把最后一点阳刚变成了周身肥硕的泥肉。回忆里的欢愉带不走现实的阴郁,他在Tom面前落泪,是悲凉后的无力挣扎。孤独的Ken,与Mary大胆追求新生的态度不同,他失去了重新飞入生活的翅膀,他们已然无法早一步相遇,晚一步,又这般不堪龌龊,泪湿衣襟,除却同病相怜的心通意会,ken对Mary的大胆追求,注定情长气短。

Gerri/Tom的老年浪漫,是一出喜剧,可惜,好戏总也需要召唤悲情,才有观众的宽容。这是人性的弱点,总需要些不如意,分别心生出,才好自欺欺人,与活在虚空的自我作一次和解,戏如人生。残忍的冬季,Tom的哥哥Ronnie,妻子离世,儿子对白,昏冷斗室,所有昭示,都是生命无常。教堂里颂歌祈祷,借由宗教力量,一切无常的答案皆成一曲慈悲的咏叹。紧接变奏曲,仿佛轻敲侧击,尘归尘,土归土,人生百转千回,百态轮回,是不争之实。Janet和 Ronnie,一头一尾,完整家庭走在濒破的边缘,只剩Tom/Gerri贯彻完美家庭范本。平凡人世,随时上演咏叹变奏,活在人生边上,怎会事事遂人意。

Ronnie来到热闹的Tom家里过冬,Mary只能借酒精烟瘾缓解深冬彻骨的悲凉。毕竟荒唐凡人,只盼回归人籁世界,找寻快乐万灵丹。愁乐交集,悲喜两极。最后的晚餐,一边燕语盈耳,一边患寡患失。恍惚茫昧中,人籁俱寂,空留若无其事的Ronnie和似笑非笑的Mary。观众怅然,屏幕嘎然,好像被喧闹刺伤的灵魂,无声的情愫,它们躲过了连绵无尽的希望,获得了一刹那的解脱。

 5 ) 又一年

     在人生这张布满难题的考卷上,“衰老”是压轴难题。年华老去,曾经拥有的东西纷纷离去,环顾四周,留下来的只有病痛、孤独和巨大的虚空感。大概每个人走到人生的末一段,都会有被生活背叛的感觉吧,像影片一开始的那个女人,内心黯淡,灵魂破碎,更糟的是回望来路,发现自己选择了一条完全错误的路。而我们呢?尚且年轻着的我们,时常勾勒自己的未来,却少有人憧憬老年生活,是恐惧吧?那是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灰扑扑的,了无生气,所有的希望都已经被挥霍,那里接近终点,临近死亡,一切都再也不能重新开始。于是我们在潜意识里回避,告诉自己那里遥不可及,最好永远也不会到来。
    迈克—李在这段路上静静地架起了摄影机,以春夏秋冬为章节,探讨关于“衰老”的命题:
    Mary,人过中年,美人迟暮,离异独居,想找个男人重新开始,却不是被别人拒绝,就是拒绝别人。春天,她把新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一辆二手小车上,兴奋地憧憬了很久,好容易买了车,却发现一辆车并不能把她从糟糕的生活中解救出来。夏天,她对Gerry的儿子Joe春心大动,暧昧的调情,企图得到这个年轻人的爱情。可到了秋天,Joe交了年轻美丽的女友,Mary无法掩饰自己的失落,言语刻薄,冒犯了Gerry一家。扮演Mary的女演员演得很好,她慌慌张张的神态,喋喋不休的语速,落寞悲伤的眼神,把这个小人物的焦虑和神经质刻画的非常到位,可叹又可爱。其实Mary并非真的爱上Joy,她只是喜欢他所代表的生活状态,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平淡温馨的生活。她和Gerry夫妇是完全不同的人,聊天总是不太投机,甚至有些格格不入,然而她热衷于去做客,我想是一种心理上的取暖。靠近幸福的人,自己也会分享到一些幸福吧。
    Ken,过了退休的年龄却迟迟不肯退休,他并非热爱工作,而是无法打发退休之后的时间。人生苦短,于有些人而言却也漫长。夏天,Ken到伦敦做客,饭桌上有这样的对话:
    Marry:“what would you do with your time if you retired??”
    Ken:“Pub……I don’t know。”
    然而,即使是Pub,也让他很难再找到快乐,那里属于年轻人,不再是他的天下。他每次出场,总是不停地吃东西,喝啤酒,像是一种孩子气的赌气,谁能怪他呢?他那样孤单、落寞。
还有Ronnie,Tom的弟弟,妻子离世,儿子终年不肯露面,好容易在葬礼上现身,父子俩却恶语相向,无法相容。最后只有到弟弟家去谋求一点家庭的温暖。
     ……
    他们都是不快乐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他们被“衰老”困住,孤独、落寞,却无力摆脱,无法和生活和解。我们总有一天都会变老。当我们老了,要怎样去生活?影片里有答案吗?也许有,Tom和Gerry是一对虽然步入老年,却始终相亲相爱携手前行的爱人,他们的生活或许就是迈克李的答案。Gerry夫妇结识于大学,有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喜欢下厨、园艺,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他们在田地里耕种的场景被作为影片春夏秋冬四个篇章的间隔,画面温柔、舒缓,相比整个片子抑郁的基调,这对夫妇的生活是明快温暖的主线。影片里,他们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目光相遇,相视而笑。那笑,让人温暖。他们性情温和,宽厚有爱,乐于包容,对于进入他们世界里的人没有任何偏见和审判。
   也许,生活就像Tom和Gerry悉心照料地那块田地,要耕耘,要照料,才会开花结果。可是,这就是答案了吗?如果你耕耘,依然一无所获呢?人生,怎么会有答案?

 6 ) 《又一年》小感

“又一年”让我想起前些时候看过的另一部很有滋味的英国电影“塔玛拉.德鲁”;同样依托时间转换 四季变幻,截取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一年光景,寄寓了一些符号式的人生主题,关于家庭与友谊,关于新生与消亡,关于希望与失望,阐释着Mike Leigh自身对生活的明晰态度!

Gerri和Tom这一对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温暖而坚固的家庭与爱,是会让很多观众欣羡与向往的那种平淡的幸福;没有无可救药的浪漫,却是可以清晰记得关于彼此早已远去的日子,恍如就在昨天,时光悄然停驻!

相形之下,Gerri和Tom的好友们Mary与Ken显然有着较为困顿落寞的生活;老友们相处,自然是絮叨抱怨琐碎细微的小事,或慨叹人生的不易,对话却并不无聊乏味,反而随着安静沉郁的原声配乐,毫不自知地陷入他们平凡简单的世界!没有华美隽秀的台词,言语自然亲切,写意动人,可以体味到其中一些深刻的真情,是人们心中的爱与美好!

春天孕育希望,夏日诞下新生,秋天收获爱情,冬日老人逝去;当影片中的老人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五味杂陈的日子,岁月的重量年年沉淀,细腻沉静的画面里不再有飘摇的未来,只有铅华尽洗后静谧的温柔!

在影片的结尾,也许现实的残酷与颓然,正如湮没Mary的寂静与孤独一样覆水难收,但也让我明白了他人的幸福生活,别人的美丽风景,只能走近却不能走进,自己的破碎与忧伤,只能独自面对~

每一天都是流水,每一天都是旅途,每一天发生的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最终是会成为关于人生的故事,或是改变命运的事故,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

 短评

在你步入年迈的某一时刻回望来时的路,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孤独与落寞,这时你才发现你仍然猜不到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也许只能通过迈克李的镜头去尝试理解和感受个中五味杂陈的心境。

8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剧本的重点过多集中在台词上,但又不显得很有趣,不过好歹能渐入佳境,演员表演都挺自然,三星半

13分钟前
  • 大灰狼
  • 还行

这种剧本真是很难写。很感人。结尾欠那么一点点一点点。

17分钟前
  • 卫西谛
  • 推荐

当最后一刻,所有的声音从mary的世界中遁去,寂静将她隔绝在他人幸福热闹生活的边缘,这片子一霎那有了灵魂。

22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真正的生活本身就不会像童话故事那般,而是平淡琐碎。电影本身并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卖弄技巧,只是简简单单的依靠台词依靠人物的感情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其实这就是真正的生活,这就是真正的艺术。★★★★

26分钟前
  • Q。
  • 推荐

最最平凡的故事才給人最深的感動,“這就是生活”。竟然完整把英音全聽下來了。生活就像園藝,好好播種和經營才會讓它繁花似錦。PS,我愛Lincoln Plaza Cinema!!就是觀眾平均年齡太大了。。。

3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书一样的电影。每个人物都是一本书,一季翻两页,越读越了解,越读也越困惑。生活则是比人更深的无底洞,纷乱的人际交点,错综的命运抛物线。人溶于生活,生活溶入季节,没头没尾没答案,灰底子上闪烁无以伦比的美丽折光。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剧本无可挑剔,那迷失的饥渴怨妇演的也到位、尿性。屁ass:可惜不适合我看——似乎更适合那些感觉自己已经老了的人~~~

39分钟前
  • King Sitcome
  • 还行

物转星移四季交替,人生潮起潮落,命运里自有伤痛无法启口,也有妙处不可言说。

4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写故事容易,写生活难,这剧本太牛,扮演MARY的女演员是我心中最佳女主。正是这样优秀的电影让我保留了一些对奥斯卡的尊重。

47分钟前
  • 水木丁
  • 力荐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春天里。

52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还行

评分这么高,有那么好看嘛,分了三次勉强看完,差点睡着

56分钟前
  • 采蘑菇的小红帽
  • 较差

让人沉寂,让人思考,生活本身可以不带任何感情,也许只是人有感情罢了。电影的配乐让我想到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配乐,无论剧情和角色命运如何都是那样的云淡风轻,这也是【又一年】最动人的特质。这是上帝的视角码?这部电影伟大如【东京物语】!★★★★★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沉闷好听的英国口音

1小时前
  • Spring Xu
  • 推荐

MD全场就我一个五十岁以下,一眼望去都是白头,神马意思!女演员演得真好,赞一个!不是老李最佳作品,但是尚可!

1小时前
  • 闻人林
  • 还行

很喜欢迈克.李的平静的叙事方式,他总是把镜头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安静地试探着他们的悲喜,一点点低调的幽默,还有沉静的悲伤,就在电影中微微漾起来。Tom一家就像海报里的那棵树,亲友们和他们自己的故事就沿着导演的思维脉络开枝散叶。Cinema Tuschinski Amsterdam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麦克.李的“人间四季”,透过悲伤的春天、带刺的夏天、浪漫的秋天及死寂的冬天,我们看到生活中,花园里,外表光鲜但内里开花结果、枯萎落败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主角“猫和老鼠夫妇”更像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注视着身边的亲人与朋友,反省和自我反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年轻时就不要看这种片

1小时前
  • 风向未来吹去
  • 还行

真的很阳痿!!年轻人看后想死,中年人看后想早点死,老年人看后直接死。

1小时前
  • Jo-zz
  • 还行

意见保留。好吧,首先,通篇的对白让人很鼓噪。其次,过于旁观者的姿态,太冷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