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第5期

主演:克里斯·帕卡姆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剧照

地球 剧照 NO.1地球 剧照 NO.2地球 剧照 NO.3地球 剧照 NO.4地球 剧照 NO.5地球 剧照 NO.6地球 剧照 NO.13地球 剧照 NO.14地球 剧照 NO.15地球 剧照 NO.16地球 剧照 NO.17地球 剧照 NO.18地球 剧照 NO.19地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卡夫卡的预言

       当那颗星球在浩瀚宇宙中露出冰山一角,只是小半个水蓝的弧形身影,便惊艳了无数。它在宇宙亘古的黑暗与寂静中独自旋转,你几乎难以想象这样一颗安静的、微不足道的星球竟然孕育出了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恢弘与壮阔,养育了众多强大而坚韧的生命,缔造了叹为观止的文明和奇迹。
    当镜头穿透白色雾霭、俯仰崇山峻岭、飞跃壮阔峡谷、盘桓广袤平原、贴近激越河川,地球就像是一个蚕茧,被从外围开始一层层剥开,终于现出一片繁茂富裕的生机。
    其实很多年前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中看到过角马迁徙的记录片,时隔许久之后,又一次在课堂上看到,仍是忍不住地惊叹。带给我同样震撼的还有穿越非洲大陆的雪雁、逆流而上回归谷地的鳜鱼。我想,自然之力甚是雄伟,它竟为地球创造了如此坚韧顽强的物种。这些以本体生命为代价的旷日持久的迁徙,却也同样是为了一群新生命的诞生与存活。甚至丛林中的纤细而聒噪的蝉,十七年如尸体一般的埋葬,换回的只是经年之后仅有的三天狂欢。但是,在那片堆积成山的蝉尸里,正有数以千万计的卵,依靠着父辈遗体腐烂散发的些微热量,艰难地存活着生长着,而等待它们的,是另一个十七年后夏日的来临。
    这是生命的赞歌,每一个牺牲都是为着更多生命的存活和延续,因而这牺牲便也有了无以复加无法衡量的悲壮色彩。是的,悲壮,悲伤而又壮大。我想,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中从未发生过的事吧。
    除了这种集体的庞大规模带来的不可比拟的悲壮,纪录片中还展示了这样一群生命:它们生活在各种匪夷所思的角落,甚至在影片播出之后,你都无法相信在那样荒凉、偏远、严峻的野外,从终年积雪的高山上到湍急冰冷的河川中,再到经年累月冰封的湖面下,竟然还会有如此的生命,在那里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扩展壮大,千万年的岁月就在它们沉默神秘的存在中渐次流过。
    它们带给我的冲击已经无法用“敬畏”二字可以概括。
    自从文艺复兴中莎翁借助哈姆雷特之口,高傲地喊出那句“人类,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类便理直气壮地给自己贴上了同样的标签。如果说文艺复兴前的中古时代乃至更久以前,人类心中尚怀着对自然的畏惧,那么在此之后的漫长年岁里,人类的自信心已在工农业进步的浪潮里前所未有地膨胀发酵。
    我时常想象蒙昧时期的先民,日月星辰、山河湖海、风雨雷电在他们的眼中都具有自然的灵性,是创世之神或大地之母盖亚的恩赐,被他们怀着最大的虔诚崇拜着。他们向圣湖中投放写满祝福的风马旗,每天清晨经幡与桑烟一起飘动。或许愚昧,却是真切的融合。
    后来,人类在机器的动力下试图征服自然。米兰昆德拉的一句“上帝和马克思都死去了,还有他们将世界变得超越世界本身的愿望”并没有成为当头棒喝。我们对人力持有极大的信心,挥舞着手臂呐喊想让世界按你我的意愿变得超越世界本身。我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看到过一张雪山照片,那是格萨尔王的守护神剑、真正的不朽,是俯视人间亿万世轮回的南迦巴瓦。我始终不能理解人类为什么再三试图攀登南迦巴瓦,是厌恶被俯视,还是幻想征服?人往往如此,征服,一种终身都有可能继续的征服,不过是一种承认历史并为历史所囚禁的方式,其赋予的,是如希腊神话中被推到山顶又不断滚下的山石的重复。只要看看尼雅、米兰、热瓦克、丹丹乌里克,这一座座已成为废墟的古城,你就会明白,所有伟大的存在都终会被风沙掩埋,所有的记忆都会脱水而失去分量,所有的所有都会褪色而陷于遗忘。譬如藏地的南迦巴瓦雪山,一切的绚丽或残酷都敌不过它七亿年无声的矗立,譬如戈壁乌尔干呼啸的凛风,一切永生的喧嚣都在它面前失去声响。所有的征服,包括对生命的征服,都变得很轻很轻,向上漂浮。自然才是永恒。
    当工业时代的到来给世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巨变,人类与自然曾经的融合关系几乎破裂殆尽,以至于现今的每一次环保活动都会被看作一回重要的环境意识宣讲。我们始终无法忘怀康科德附近那片灵性的山野,梭罗在《瓦尔登湖》里以最美的笔触构造了工业时代里人类所能享受到的自然的生活。只有当所拥有的生态系统遭受毁灭之后,人们才又开始徒劳地在钢筋水泥中寻求所谓的“诗意的栖息”。不断扩张的城市没有给自然一个应有的位置。我甚至已经完全不知道家乡原本所属的生态系统。
    这种失去后才知寻求、毁灭后方醒悟的反复,正应验了卡夫卡的洞穴之喻:在洞穴中不断挖掘一个又一个坟墓,却永无出头之日。

 2 ) 地球脉动

转自http://pigu6.yculblog.com/post.1640351.html


    昨天去碟店,看到《地球脉动》(Planet Earth)一套碟,狂喜,急忙拿下。记得此前在网上看到对其的介绍,说是“对地球空前绝后的礼赞”什么的,便非常期待。另一个原因,是缘于我对BBC所拍摄的生态纪录片的追捧,真的如有人所说,每隔几年,我们便会看到他们一套精彩绝伦的片子,令其它节目相形见绌。而这套《地球脉动》,便是《蓝色星球》的原班人马拍摄。
    记得当年怒看《蓝色星球》时,正值《星战前传二:克隆人战争》上映,前者让我对一直崇拜的乔治·卢卡斯大叔心生不满,人类的想像力与自然的造化之功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看星战中着力塑造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动物,这个所谓“很远很远的银河系”,跟《蓝色星球》中任何一片小小的海域搁一块,都显得单调乏味。
    回到家中,本来要先草草浏览一下,然后看别的剧情片,结果却一直看到了天亮。其实看到第二集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但真正想睡的时候又兴奋难耐,便重新爬起来,啃完了四集。每集大约一个小时长,我边看边想,每张碟是三集,共有十五集长,这是多么过瘾的一件事儿。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放入第五张碟,发觉已属于“特别收录”系列,因为这张碟的几集中都出现了人类的面孔和他们的谈话——而前面的两集都没有,于是放入第四张碟,才发觉这套节目只有十一集。这令我稍微有些失望,应该长长宜善啊。
    目瞪口呆、凝神屏息、忍俊不住、血脉贲张、热泪盈眶、顶礼膜拜,这六种情绪始终交替支配着我。真的是“空前绝后”的礼赞,我看过的该类纪录片应该有一定数量了,但这套让我几乎要用“之最”来形容。
    摄制组去了许多首度被拍摄的地点,包括深入贝加尔湖冰层之下;也拍到了许多首度进入摄影机镜头的动物,像他们拍摄喀拉昆仑山的雪豹,用了三年时间。顽强、耐心、坚韧、敬业,这些精神与他们的其他同行相比,是一样的。
    他们拥有的优势是技术的进步。看片后的“拍摄日记”介绍,他们第一次采用了美国军方发明的“阳衡”空中摄影机来拍摄自然生态。这种机器可以在一公里之外拍超稳定、超清晰的特写!于是许多见所未见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至少是超出了我的想像。
    另一点,是节目中洋溢的饱满的激情。那样的画面,那样的音乐……每一集的结尾,都是一个极度煽情的小高潮。在号称“连鸟儿都飞不过去”的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只蓑羽鹤——与装备精良供给充足的人类登山者不同,它们是在缺水少食体能衰弱的情况下被迫迁徙的——一次次被狂流吹回,小鹤被金雕捕猎,但它们终于飞越了世界屋脊。叫你如何不赞它?
    看到困倦不堪,我恨自己为什么要睡觉,然后在梦中,《地球脉动》的音乐与画面老是出现。
    提醒两点:一,我买到的这套碟是五D9包装,也奉劝各位一定要买D9的,更不要看网上下载的压缩版本,这样才能体会到那种纤毫毕现的高清晰画面;二,这套碟有中文配音声轨,如果你的英语听力如我一般糟糕的话,建议直接听中文解说,同时关掉字幕,这样可以让你的眼睛不用分神,全部献给那些画面。

 3 ) 地球脉动之流水账笔记

自认是个健忘的人,所以有些美丽与感动还是及时记录来得好。那样就算忘了,以后翻看,也等同于碰上新鲜的风景与情调,另一种获得。

FROM POLE TO POLE:认真说,第一集不是那么的抓人,但随着视野的逐渐铺展,越来越引人入胜。再回头看的时候发现很多是后面的剪辑。这个说明,自己真不喜欢木有重点的描述。
MOUNTAIN:回顾截图,很喜欢从空中俯拍崇山峻岭的镜头,雄浑辽阔。觅食落空的雪豹。有那么一群鸟,注定要历经千难万险飞越喜马拉雅。雪中互助的金丝猴很可爱,抱着小崽的大熊猫更可爱。

FRESH WATER:安赫尔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979.6米,大约是尼亚加拉瀑布高度的18倍。瀑布未到谷底便已化为迷蒙的水雾,蔚为壮观。东非大裂谷里流淌的蜿蜒河流。湖面冒“烟”,却turn out是蚊子,不揭开谜底前,湛蓝的湖面上烟雾缭绕还是分外优美的。位于巴西和阿根廷边境的伊瓜苏瀑布——我扑哧一下想到了伊瓜因——世界上最宽瀑布,恢弘壮丽,甚得我心。看瀑布是怎么也看不够。还有生活在瀑布底下的小动物,因地制宜,长出了钩子钩住地面以免被湍急的水流冲走。还有小螃蟹什么的,因为食物稀少,所以会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CAVES:以前看过讲洞穴探险的书,幽深神秘的地下王国天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珍珠帘一般的美景居然是由蚕的丝组成,近看是粘液什么的,居家捕食必备,还是距离产生美。大片的森林地下是错综复杂范围广大的洞穴,五百年前维系了玛雅文明,潜水的探索者得在身上系一根绳子以防迷路。另一些地下则是瑰丽的王宫,拥有诸如“灯饰大厅”之类的美名,还有含硫酸的水和不靠阳光靠硫化物自产营养的生命——自然的神奇永远超乎人的想象。

DESERTS:用过不知多少沙漠的背景,绚丽广袤。岩石被风沙打磨成蘑菇型。一年到头只下几场雨,巨型的仙人掌贮存大量的水,开出的花朵感觉微妙,营养了迁徙的过客。偶尔的大雨冲刷成了河流,短暂易逝。

ICE WORLDS:海洋中的冰川真真太漂亮了。企鹅先是长途跋涉回到出生地,求偶欢愉,生出小企鹅蛋之后耗费了大量体力的企鹅妈妈就把蛋交给了爸爸,自己成群结队回海边觅食去了,留下企鹅爸爸们挤成一团对抗严冬。而冬天终于过去,企鹅妈妈也终于归来之际,小企鹅宝宝破壳而出,藏在爸爸的脚上和绒绒的羽毛里可爱死。爸爸和妈妈的移交宝宝过程。没有妈妈的小企鹅拼命想往别人的妈妈肚子下面钻,可她已经有自己的宝宝了,另一边孩子夭折的妈妈们疯狂的追逐着企鹅孤儿,为了无处安放的母爱——可能可怜的孤儿要被这群疯妈妈压死。插一句企鹅夫妻恩爱的样子太和谐了!小企鹅迅速的成长,毛茸茸的憨态可掬。这边是南极,而北极则是可怜的北极熊爸爸在海上漂流几天饥饿几月后攻击海象未遂,还被长牙戳伤的杯具。两只小北极熊随着冬眠的妈妈的醒来第一次钻出洞穴看着这白色世界,幸运的都成功长大,而相聚的时光也分外短暂,因其终生习惯了独来独往。看到了小时候十万个为什么里的雷鸟,略显平淡。成群结队的绒鸭追逐不会结冰的水流,极昼极夜北极光,绚烂演不完。

GREAT PLAINS:鸟儿度过极地苔原短暂的夏季后就要向南迁徙,在这短暂的美妙时光里北极狐伺机而动贮存鸟蛋和小鸟,辛苦的哺育六七个孩子——大家都不容易。瞪羚在草原肆虐的大火前轻捷的奔逃,老弱病残则被无情火焰吞噬。美好不过看着枯黄的草地上殷殷然生出了绿意,绿意中嫣然探出了小黄花。想起了一句诗,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开满鲜花的草地,又使人想起十面埋伏取景的故事。大自然天成的富丽,如何堪比。青藏高原的仲夏,则要荒凉萧索的多,草儿倒是坚强,冒着雪也茁壮生长。平原上缺水的时候大象是无奈的,明知危险也须和狮子共饮,在晚上因为视力不好亲历落单的同胞被二三十只狮子围攻而成为盛宴。狮子猎取大象,也是非常时期非常之举。而当雨季终于来临时,无疑是无价的幸福时光。各族各类都抓紧这欣然的每一分每一秒,享受上苍的赐予。狒狒趟着水吃花吃蜗牛——弄湿爪子什么的,都值得。

JUNGLES:3%的面积,50%的物种。雨林是一个神奇的存在。2%的阳光到达地面,一旦一颗老树倒下,漏下的阳光光速地哺育着各种植物对光源残酷的竞争,很快,这块地头又被覆盖的只见星光闪烁。大叶子有优势。树冠上的猴子高声放歌,彰显他对这地盘的控制权。唯一一年到头结果子的是无花果树,无花果引来了N种猴子和鸟——蓦然又想起了小时候吃过的一袋诡异的甜甜黏黏的无花果,果然记忆从来不会消失只会隐藏——雨林中部是忙着相亲的树蛙,雌树蛙相中了歌声最嘹亮的雌树蛙却在奔向他的途中被其他雄性打劫,这貌似是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杯具。夜里的大合唱人类听来快要成聋子,小哇们却只听得到同类的叫声,其余的一律屏蔽,好功能。惊异的是雨林的真菌,纷纷发出展开小伞就不提了,寄生在蚂蚁的大脑,开枝散叶还要继续传染蚂蚁种群什么的太威力了,也不怪工蚁发现患者后迅速把它能扔多远扔多远。而且寄生的真菌还不止这一种,一种对应一种生物,看的麻麻的。猪笼草也是个小世界,蜘蛛守株待兔不费吹灰之力什么的,蚊子的幼虫直接在笼底的水里?不怕,蜘蛛能随身携带小气泡潜水下去把你吃掉……刚果那边雨林中的空地是大象的约会场所,顺便寻找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什么的。一期一会。还有光怪陆离求爱的极乐鸟……怪异的美还是欣赏不来啊。

SHALLOW SEAS:这集告诉我们,大堡礁是很了不起,从太空都能看到,不过除了大堡礁还有别的好珊瑚礁——这个纪录片的一大意义在片头说了,带我们看那些木有见过的生物。所以就去了印尼,在印尼是珊瑚礁有和谐合作的鱼和蛇,因为地理偏僻很少被发现。蛇在水里游的样还真是风骚。红珊瑚礁里的豆丁海马太娇艳了,长得跟珊瑚礁一个样,就两厘米长。滑溜溜高智商的海豚为了食物不惜冒搁浅的危险到浅滩上捕鱼。海藻能长到30米高,但敌不过专门吃它粘在石头上的固着器的妖艳紫海胆。向日葵海星喜欢的蛇胆海星躲的倒挺快。鱿鱼的小崽是透明的,还有花斑,据说长大了用这个鉴别身份。海狗也冲浪,遇上大白鲨的血盆大嘴就很悲催了。白鲨高高跃起优美的扭动再优雅的入水可以打10分了,遂又想起来一部高中想看到现在都没看的《大白鲨》,真是拖延症不解释。感动的故事是座头鲸妈妈在至清无鱼的赤道的水中生下小座头鲸后要足足不吃不喝照顾它五个月,然后再一起游到食物丰盛的极地海洋中。到达之日也就是母女分离之时,而不出意外的话,小鲸鱼还有在赤道和北极间游70个来回。所以对于人来说,环游个世界真不能算是梦啊。海狗也能吃企鹅,不过好在有的打,企鹅的喙能啄眼睛呢。胖嘟嘟的在乱石中逃跑才是笨拙的可爱。——纵观全局,企鹅的出镜率真高。

SEASONAL FOREST:第一观后感——我还是偏爱极端气候一点,讲针叶林落叶林的略显平淡。这两种植被覆盖地球的面积可广。某鹿专能吃对其他人来说又难吃又难消化的针叶,那里的冬天对素食者肉食者都够难熬。鸳鸯的英文是Chinese duck,有趣,一只只小鸳鸯在妈妈的注视下依次从树洞窝里跳下来,然后一摇一摆的奔向游泳池。世界上最高的几棵树,镜头的移位就令人目眩,而偏有特立独行的猫头鹰类把巢筑在这上头,新生的小枭用爪子勾住树枝一小段一小段的往下跳,险些失足成倒挂金钩状,好容易来到了地面,观者却被告知这只是个开始——它又要开始上树了——不管托生成什么都不容易啊,大学生啥都不学却埋怨找不到活儿,能怨社会吗?某种蝉经过十七年终于长成成虫,给森林带来了喧嚣和巨大福利,动物们纷纷抓住这难逢的机会狠狠饱餐,不几天蝉的生命结束,而地下的卵又开始了十七年的轮回。十七年后有几样今天饕餮的生命还在?波巴布树,又叫猴面包树,作为地球上最粗的树而声名远播,像个大个胖子,晚上长长的花苞能在几分钟内开出张扬的花,最小的猴子和蝙蝠都为花蜜而来而顺便传粉。

OCEAN DEEP:深海永远的神秘。翻车鱼好巨大,身上寄生的浮游生物交给小鱼们处理,互惠互利。蜘蛛蟹吃着大型动物的残骸,海龟能游个一千里只为在一处的沙滩诞下后代,而当小海龟出壳下海时,又有很多会被海浪淹死,幸存者在成年之后,则又要重复千里的跋涉,为了种族的延续。鹦鹉螺居然是章鱼乌贼的近亲,一个月吃一顿就够。利用气泡控制上浮下沉,用喷水来倒退行走,可惜背后不长眼睛,撞到石头的情况也是有的。最后压轴乃世界最大的动物蓝鲸。没人知道它们在哪里繁殖,而环境的恶化也渐渐影响到它们唯一的食物——浮游生物。海洋广袤而莫测,地球丰盛而富丽。选择在人类手中:珍惜或者摧毁。

还是恩格斯说的在理:“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4 ) Planet Earth·Ice Worlds(6/11)

企鵝。 海燕、南極賊鷗。 南極洲,南極半島最先迎來春天。 座頭鯨,吃磷蝦。 降溫,大部分動物逃離南極洲。帝王企鵝剛到達,唱情歌、求偶儀式、交配,下蛋后雄企鵝孵蛋,雌企鵝離開,雄企鵝抱團取暖,抗拒嚴寒保護蛋,輪流站在中間。 北冰洋,絨鴨,冰間湖。 麝牛,刨冰吃草,雷鳥,雪兔,草食動物;北極狐;北極狼;北極熊,穴居五個月後出來活動,雌北極熊,天氣變暖,冰減少,對北極熊來說是災難。 冰雪消失后,海鳥回來了。 海雀,像企鵝。 沙丘鶴。 食物豐富。 賊鷗,擊退任何動物(極地流氓),鳥追著鹿飛2333 北極熊,雌的陸地看孩子,雄的水下捕海豹,北極熊會游泳…,不能永遠游,找不到陸地會淹死。 海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豹類動物,大牙齒保護自己,很難捕,北極熊被戳傷,沒有食物不能再生存了。小企鵝孵化出來,雄企鵝為它們留下了最後的一餐(存了4个月),雌企鵝們回來了,尋找丈夫。媽媽沒有回來尋找新家,or孩子死了找孩子,母性很強。…小企鵝們出去探索可能會迷路凍死… 北極熊,大半生在冰雪中漂泊度過。

極地是冰雪主宰的瞬息萬變的地方。

 5 ) Planet Earth Season...好喜欢BBC自然类纪录片!

(也是写在2020年结里的一些文字,希望借助平台留下我的记号)

当镜头穿透白色雾霭、俯仰崇山峻岭、飞跃壮阔峡谷、盘桓广袤平原、贴近激越河川,地球就像是一个蚕茧,被从外围开始一层层剥开,终于现出一片繁茂富裕的生机。

我记得在《地球简史》课堂上老师讲到过一个概念:“人类中心主义”,指将人类视为世界的中心,人也是价值的中心,世上一切应该为人类服务。2020我看的所有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和我上的每一门自然学科选修课,从方方面面有理论有根据的斥责了这个自私的主义。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在暑来寒往之间,大自然的万物都在演绎生命的奇迹。

自然科学类纪录片比起之前的那些只展现自然华丽和壮美的影像,现在的已经更上一层维度,不仅歌颂着生命的赞歌,展现着生物一代代繁衍生息、扩展壮大的鲜活悲壮生活,还让人们时刻揪着“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心去多多思考。由于地球的不同系统之间具有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特征,一旦在某个方面发生剧烈的改变,将会带来科学家所说的“级联效应”,这种效应带来的影响是一种快速的连锁反应,产生的后果将无法估量、无法预测。

例如,在《地球脉动》里提到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北极地区的冰层逐渐融化,由于气候变化的负反馈效应,北极地区的海冰融化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两倍。北极地区加速的冰融,会进一步放大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环境、生态、社会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也会改变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另外,由于全球洋流的一体性,北极地区的冰融也会进一步加速全球其他地区海水温度的升高,使海平面高度增加,进而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海水虽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过多,就会造成海水的酸化,进而导致海洋生物的大批量死亡。

纪录片想传达的不仅是大自然繁茂富裕的生机,还在警醒人类不要等到生态系统遭受毁灭之后,才徒劳的在钢筋水泥中寻找诗意的栖息地。值得一看。

「天地惊奇,万物博采,自然造化之前,人类只能仰面称叹。永远都要敬畏自然。」

 6 ) 地球脉动

本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动物,植物,时间下的环境,

动物植物为了生存繁衍(吃/喝/繁衍)所做出的改变/迁徙/生存条件好的,将大部分时间用以求偶,以求繁衍(雨林里的鸟类,蛙类),生存条件差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用来迁徙,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大雁,角马)

环境被动的在改变,动物跟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环境对动物的影响,时代要发展,滚滚洪流奔涌向前,可这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其他生物为代价。

总结:除了人类,有生命的都在最求生存和繁衍,这就是终极,人类在生存和繁衍之外还发展出了七情六欲,思考存在的意义。

还可以理解为人类/非人类

 短评

单纯的自然风光纪录片,但为什么有时美到想哭。。。

9分钟前
  • 离香
  • 力荐

看完以后断定:这辈子我不会看到比这个更好的大自然记录片了.

12分钟前
  • Zuschauerin
  • 力荐

最好的一套关于自然与生命的纪录片,震撼人心!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分类叙述方式、华丽精致到让人落泪的摄影、几近完美的剪辑和解说、应景的交响配乐...印象最深的几个:各种季节变化植物生长镜头,极端洞穴,17年蝉,虫草菌,帝企鹅故事,雪豹,群狮猎象,海星噬扁海胆,豚鸟合作捕鱼,大白鲨猎海豹,吸血乌贼等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其实这是一部被我搁置了很久很久的宝藏纪录片,因为今晚看到很喜欢的读书博主分享了,所以决定今晚当作睡前观影 连续看了三个晚上就看完了,梦里都是令人心驰神往的辽阔草原。这部真的太适合投屏观看了!上山下海入丛林 目之所及全是人烟罕至的原始景象,美不胜收!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做壁纸。好似玩了一场超级加长版的迪士尼《飞跃地平线》。南极北极、高山淡水、洞穴沙漠、冰封世界和大草原、丛林浅海、季节森林和深海。全球俯瞰地球的美景,记录各种动植物的精彩瞬间,有些动物和植物 我甚至是第一次见到,像小时候看《动物世界》一样不禁发出一次次的感叹声。辽阔治愈,随手暂停都是一张现成的电脑桌面。17年的蝉破茧只为活一天、比动作大片还精彩的蛇蜥追击、为了找对象全速前进的树懒、会发光的丛林蘑菇,地球上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更精彩。

22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情人节看这个,非常浪漫。绝美的画面,生命的感动,小小的个体在广袤的星球乃至太空面前,除了敬畏,没有心情纠结自己的小悲哀。

27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天地惊奇,万物博采,自然造化前,人类只能仰息称叹

2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一直陷在『天哪这个是怎么拍的!』『天哪!这些摄影师太了不起了!』『天哪这个节目太了不起了!』的惊叹之中无法自拔!

31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我家的第一隻blu-ray!美麗不得了!

35分钟前
  • n
  • 力荐

北极熊在冰上那傻样子,希望一直存在

36分钟前
  • Vince♫
  • 力荐

安赫尔瀑布在落入一千米的恶魔谷途中被吹散成水雾;无畏的探险者在墨西哥400米燕子洞纵身一跃一探地狱究竟;地穴深处野生德州盲螈千万年来丢失了双眼通体素白。你没见过的世界大到无法想象,你没见过的生物完爆你看过的所有科幻怪兽特效片。人类算什么,不过是蚂蚁尘埃罢了。

37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拍摄精致得每一帧都可以做桌面!听说仅雄鸟求偶舞的那一段就拍了6个月,实在不敢想象拍完全部的浩大工程。印象特别深的是蘑菇和蚂蚁的斗争,猿群之间的争斗,和非洲大迁徙。边看边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17年一破茧只为存活一天的蝉活着有什么意义?结合道金斯的书看

40分钟前
  • Miss Coconut
  • 力荐

两极之间、雄伟高山、淡水资源、洞穴迷宫、奇幻沙漠、冰封世界、辽阔平原、季节森林、富饶丛林、多样浅海、无垠深海!“我们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满怀敬畏之心!9.8

4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好大的地球呀。。。

43分钟前
  • nothing
  • 力荐

了解地球就是了解自己。向辛苦拍摄的摄影师们致以最高敬意!

44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想要和很多人类一起看。

47分钟前
  • 力荐

我终于知道,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在暑往寒来,流风回雪之间,大自然的万物演绎着生命的传奇。那象群的迁徙,那太阳鸟的艳丽,我终于知道,保护环境真的并不是一句口号,而知是一种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爱的感召!

51分钟前
  • 小马.王
  • 力荐

没有人类,地球一样很美;没有人类,生物一样活的很好(话说这里可以看到后来很多BBC经典自然纪录片的影子)

56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单纯感受一下自然的魅力当然要看BBC的系列啦,人类星球,蓝色星球等等等。它没什么叙事但就是靠着摄影技术迷死一群观众,亦或者是全人类。我无法想象摄影师们是怎么采集那些镜头然后怎么整理素材,我感觉那些镜头如果没有预知能力根本无法拍摄……一句话,拍纪录片,拍BBC纪录片是最烧钱的事情。

1小时前
  • 🫀Psyche
  • 力荐

地理片拍成了动物世界 神奇动物以及他们吃什么 鬼斧神工的摄像大哥(有时候能在瞳孔里看见) 鹤群飞跃珠峰那段湿了 生命多麽伟大 又多么渺小 孤儿小企鹅大战怪阿姨 在一堆肉山里的北极熊却活活饿死那段特别伤心 看了9集才反应过来原来是个总-分结构

1小时前
  • [已注销]
  • 力荐

太美了,又好可怕,这就是我们生存的世界啊。看的我整个一阵阵发麻。

1小时前
  • 亚比煞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