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目前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大体分为三种:极度反感、与我无关与爱好基腐。
第一种就不说了,直接放弃治疗吧。
大部分朋友可能都持第二种态度,觉得与我无关,只要这些人藏起来别让我看见就万事大吉了。
但细细一想,假如有一天你身边的朋友甚至是亲人出柜了,那种“与我无关”的状态被打破了,你还能欣然接受吗?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以女性为主),则非常喜欢基腐,一看到帅气的男同就莫名奇妙的兴奋。
不过前提是,相爱的只能是美少年,换成两个有些发福、长相普通的中年大叔,兴奋可能就变成了恶心。
说起来,这几种态度都有点问题。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个群体呢?
小探想推推最近的这部日剧。
弟之夫
这部剧只有短短三集,是一部有同性但没有基情,有苦痛也有温馨的作品。
该剧改编自田龟源五郎创作的同名漫画。
《弟之夫》是这位以同性、基情、SM题材见长的重口味大叔唯一一部正常、温情的作品。
(别去搜大叔的其他作品啊~)
该剧讲述了带着女儿独自生活的男主弥一,与多年未见、客死他乡的弟弟的外国丈夫相遇相识的故事。
本剧一开始,弥一的梦境回到了十四岁的时候。
那天,他的双胞胎弟弟凉二向哥哥出柜了。
但身为直男的弥一却无法接受,两个人至此有了隔阂。
成年后,弟弟移民加拿大,并在那边找到了伴侣,相伴走完了短暂的一生。
一觉醒来,弥一意识到自己梦见弟弟的原因:他的外国丈夫麦克不请自来,一见面就把弥一当成凉二,扑过去又抱又哭。
弥一对凉二的死正如他对“弟弟是同性恋“的态度一样:不正视、不接受、假装它不存在。
现在可好,屋里总有个庞然大物提醒着自己发生的一切。
弥一对麦克的态度是复杂的……毕竟自己和弟弟长的一模一样。
倒是女儿夏菜很快就接受了麦克。
虽然第一次听说两个男人也可以结婚,她也吃惊的瞪圆了眼。
但麦克身上有种温暖的气质,很快让夏菜对自己的这个外国叔叔好感倍增。
她用天真的问题打破了弥一的禁忌。
对此,麦克认真的解答:两个男人也可以因为相爱而结婚,他们都是“丈夫”。
渐渐地,弥一对麦克的态度也开始变化。
他意识到,麦克是真的很爱、很思念凉二。
他会趴在凉二房间里的榻榻米上,轻轻呼唤爱人的名字。
他特意跑去看凉二年幼时爬过的大树,捉螃蟹的河流、坐过的秋千……
陪同麦克四处逛的弥一关于弟弟的记忆也在慢慢复苏。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忘掉那些快乐的时光了 。
当麦克再次因为想念凉二,喝醉后抱着弥一大哭时,他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把他推开。
看着哭着睡着了的麦克,弥一说出了藏在心里的话。
说完,他扭过身悄悄的哭了。
在这个家里,弥一作为全职爸爸,照顾着夏菜。
他曾经也是工作狂一枚,结果不仅没能事业有成,还因为忽视家庭,导致与妻子感情不和离婚。
他争取到了夏菜的抚养权。
麦克的到来为这个家带来了很多欢笑,寂寞的夏菜终于有了陪伴。
她偷偷告诉麦克自己对妈妈的思念,麦克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至于弥一的前妻,虽然因为爱上了别人而离开,但她回来探望女儿时,两人亲热的形影不离的样子完全让人恨不起来。
而且离婚后,弥一和前妻的关系反而变好了。
虽然曾经的争吵没法再让他们回到过去,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pao)友。
一家三口还带着麦克一起去泡了温泉。
弥一感慨的对前妻说,几天前根本想象不出和麦克一起泡温泉,那时总忍不住提醒自己他是同性恋。
现在才发现,不过是泡温泉而已。
前妻笑嘻嘻的回了一句话。
弥一的“成长”还体现在从接受麦克,到开始捍卫麦克。
他意识到麦克善良、为人敦实、和凉二真心相爱,不应被那些不相干的人指指点点。
他心中与弟弟隔着的那扇门终于打开了。
虽然一瞬间,悔恨、思念和理解、祝福来的同样猛烈。
本剧最后,麦克完成了凉二的梦想:让自己的爱人和亲人能够相互接纳,真正成为一家人。
“只有阴阳相隔之时,我们才能相互理解。”其实是挺悲哀的一件事。
但這部日剧中,导演用淡淡的温情化解了这种悲痛。
小探不由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另一部有相似情节的电影《天佑鲍比》 。
(豆瓣8.8,消除对同性恋偏见的最佳电影。)
同样是亲人离去后才相互理解,在这部片子中,导演试图让我们直面悲痛。
该片讲了生在保守的基督教家庭的男孩鲍比是同性恋。
他因为无法接受自我、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最终选择了自杀。
在鲍比生前,他的母亲玛丽虔诚的信仰着上帝,坚定的认为同性恋会下地狱,必须想办法矫正过来。
在鲍比死后,这位母亲被困在自己的信仰里,不理解为何罪孽深重但心灵纯洁的儿子却得不到救赎。
为了解脱,她开始读儿子的日记,倾听他生前没有说出来的那些话。
并开始接触、了解同性恋人群,与神职人员探讨圣经中的相关解释……
玛丽的彻悟发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小探永远也忘不了她淋着雨跑去找牧师,大哭着说出下面一段话的样子。
“我知道为什么上帝不治愈鲍比了......因为他没有什么不正常。”
这部片子让我哭到不行,同时也奠定了我对“同性群体”的认知 ,就如玛丽说的那句话: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不同。
回到现实,在最近的北京电影节上,《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惨遭下架。
“同性人群”再次被隐藏了起来。
有人曾质疑同性题材的影视剧太多了。
但一切的“平权”都是建立在不断发声的基础上。
希望有生之年,我们也有机会拍出这样优秀的影视剧!
别忘记点击右上角“…”将学长设为星标哦
重口味漫画家的唯一温情作品
哥哥弥一和弟弟凉二是一对孪生兄弟。在童年时,凉二就向弥一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哥哥弥一表面认可,其实内心并不接纳同性恋。凉二感受到哥哥无法接纳自己的性取向后,兄弟二人间日渐疏远。
父母去世后,凉二远赴加拿大读书,并与自己的同性伴侣Mike结婚。
由于无法接纳同性恋,哥哥弥一回避出席弟弟的婚礼。
凉二在加拿大因病去世,弥一在日本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夏菜。
某日,Mike为了实现凉二生前的愿望,独自来到日本拜见弥一。
弥一的女儿非常喜欢Mike,并了解到Mike是一名同性恋,而弥一自己,对迈克的性取向仍然有一些抗拒。
Mike追寻凉二曾经学习、成长的地方,在道路间,校园里,小路上,寻找自己爱人过去的时光。
弥一目睹了Mike对自己弟弟的思恋,渐渐被同性感情打动。内心回忆起自己往日对同性恋弟弟的态度,内心十分愧疚······
《弟之夫》根据日本漫画家田龟源五郎的同名漫画作品改编。田龟源五郎自称的【同性恋专业艺术家】,其漫画作品多以重口味的SM主题为主。《弟之夫》是他唯一一部正常、温情的作品。
《弟之夫》的整体基调温馨和睦。剧集里的大篇幅内容,都是“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光。Mike对夏菜的关心、包容,夏菜对麦克的好奇、弥一对麦克的逐渐接受,凡此种种,特别暖心。
老实说,日本已经拍过许多同性恋题材的剧集了,与其他侧重爱情的同性剧集不同,《弟之夫》则强调同性恋家庭和亲伦关系。
《弟之夫》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以家庭为核心,着重展现家庭成员与同性恋个体的彼此接纳过程,并将所有的关系最后都回归家庭。
你可以是同性恋,只要······
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常常分为三类:接纳、排斥,更多的是持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你可以是同性恋,只要我的亲人不是就行;你可以喜欢同性,只要你不喜欢我的家人就行;你可以和同性牵手接吻,只要别在公开场合让我看到就行。
这种“你可以···只要···”的“中立态度”也是一种变相的歧视。
在新的时代,歧视不再指向一整个群体,而是针对这些群体里不服从于主流规范的那一部分人。主流文化不再要求改变取向,不再要求性少数群体协同合作,但却要求同性恋隐藏表达、掩饰自己,特别是在公开场合。
我们常说,成为某种人的权利,从逻辑上和道德上说,一定就有公开表达自己,说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权利,也有将自己的爱宣告于众的权利。
只有当性少数群体不再被要求掩饰和隐藏时,性少数才能从一种状态变成一种生活。只有那样,他们才能真正拥有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政治,他们的爱人。
“他们结婚,是因为他们相爱。”
《弟之夫》中除了主角之外,各种配角人物的塑造也非常成功。包括弥一的前妻、凉二的高中同学、邻家男孩、女儿的同学等。
借着这些人物,剧集非常立体地表达了不同人物对性少数的不同态度。
女儿夏菜在剧里起到贯穿剧情的作用。她几乎成了弥一和Mike之间的沟通桥梁。女儿和Mike的亲近,对同性婚姻的好奇,使得原本回避同性恋的弥一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夏菜的童言,一次次让弥一审视自己的内心。尤其是当女儿将Mike介绍给同学时,更是借小孩之口,道出了同性婚姻的真谛:“他们结婚,是因为他们相爱” ,那一刻,对弥一的触动很大。
中学同学加藤,暗恋凉二多年。他没有凉二的勇气和坚定,加藤选择隐藏自己,不出柜。甚至为了看看凉二的丈夫Mike,加藤也将吃饭的地点约在市外。饭后要求再见面不要打招呼。加藤代表了现实中那群深柜的同志。
剧中还有一位少年,认识到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后非常害怕,孤立无援中最后寻找到mike,痛哭流涕、慌乱不安中向Mike倾诉自己的担忧。
多少朋友就像这名少年一样,在成长的路上发现自己的取向不同于别人,然后害怕、自责、担心,如果少时能遇到一个同类人Mike为自己解惑,将会少走许多弯路。
结尾处点赞
最后一定要说《弟之夫》的结局,结尾的设置让我刮目相看。
剧集的最终落脚点不是同性情,而是回归于家庭和亲情。
想念着Mike远去的身影,弥一回忆起与弟弟的昔日情景,他内心彻底地接纳同性恋,接纳弟弟,以对Mike的认可完成自我的内心救赎。
结局处还有彩蛋,一年后Mike带着家人再次来日本看望弥一。弥一与前妻复婚,重新组建了家庭。
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它不止向我们说明同性爱,也在说家庭爱,家人之间的包容、责任与担当。
就如网友言:“但温情的故事展现了儿童、成年人、学校教育者和同性恋者自身及他们的家人对LGBT群体的认知和态度,演技勉强及格但瑕不掩瑜,简直是性少数群体去妖魔化最佳普及剧。”
- END -
作者 / 李澈 排版 / sen
:)猜你还喜欢
点击文字即可查看
⚡ 我和高冷精英男的异地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将最积极的能量,传给最多的性少数
刚刚看了弟弟的丈夫,哭的稀里哗啦的,微信都是家人同学朋友,不敢写,就写这里吧。看了之后真的特别感慨。有时候,真的是童言无忌,最复杂的问题往往就是最简单的。两个男人为什么可能结婚呢?因为他们一定彼此相爱,想在一起一辈子。就是这么简单。可是,能够理解的人真的不多。其中一个人先离开了这个世界,另一个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他会走过他曾经走过的路,徘徊在他曾经玩乐的公园,追寻着他曾经来过的踪迹,和他一点点消逝的味道。他在他小时候住过的房间,闻着地板然后哭着说到,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不是说好。。。。我已经忍不住泪如雨下。我发现这就是我期待的爱情,我会努力去追寻。
是一部相当慢节奏的剧啊,只有短短三集。
出人意料地并没有花大量的篇幅去直面同性问题,反而很多台词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却余波荡漾。
小友的哥哥当着弥一和麦克的面哭泣的画面很让我动容。他为什么会哭?明明知道答案,可是这个答案却又让我难以启齿。哪怕社会还没有对他造造成无可挽回的创伤,可他却已经如此胆战心惊,害怕到哭泣,可见舆论对一个人的影响,以及同性恋歧视问题的根深蒂固。
加藤选择了隐藏自己,不公开出柜,或许不会引来他人鄙夷的眼光,可这样的牺牲是巨大的。即便麦克和凉二最终步入婚姻殿堂,可过程的曲折不想而知。
这部剧绝大多数的镜头,都是“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光,有哭也有笑。麦克对夏菜的关心、包容,夏菜对麦克的好奇、弥一对麦克的逐渐接受,这部剧就是想告诉你,同性恋者也是普通人。
不光是主线,弥一和前妻的这条线也是如此啊。虽然只是曾经夫妻,但却保持着一种默契,为了让夏菜开心,他们花时间待在一起,但也不依赖对方。
弥一摈弃了多年深藏于心的对弟弟的偏见,最终放了下来,在父母碑前潸然泪下。
这是一碗集亲情、友情、爱情于一体的日式鸡汤。放下偏见,生活会更加甘甜。
1
小孩子比大人纯真、有温情。
寿司就该配绿茶。
小女孩竟然喜欢玩小熊叔叔跳动的胸大肌?
照顾孩子也是不错的工作。
——你们两个男人结婚,谁是丈夫?谁是妻子?——没有妻子,都是丈夫啊。
——两个男人为什么要结婚啊?——那是因为他们爱着对方啊,结婚就是两个相爱的人结合。
拥抱,是用来问候的方式。
御用洗碗师。
家庭的组建方式,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
我睡不着,能陪我喝一杯吗?
2
只是同志而已,却被人看做是性犯罪一样。
——我们离婚了,而他是我弟弟的丈夫,我们几个人之间怎样称呼呢?——叫家人就好了呀。
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拥抱。
3
不想出柜的人活得很小心,只能去隔壁城市的同志酒吧玩。
对不起,我失言了。
猪肉生姜烧。
相爱就是你很喜欢他,非常重视他,他对你也一样。
敢于指出老师不是的家长。
他跟男朋友结婚了。如果这是他所期望的,那就守护。如果他很幸福,那就祝福。
内敛的日本人等亚洲人,还没学会欧美人的见面拥抱。
离婚的夫妇没有勉强再结婚,很自然啊。
离别。再会。
虽然是一部很暖心的日剧,但凉二的死,使得看剧的时候始终笼罩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悲伤。总体的情绪都是惋惜而难受。
虚构的剧情,用到死亡,是更能接触到人性本质的。偏偏陷进去了,难以摆脱,宁愿相信是真实的。里面Mike和凉二的婚礼,两人的笑容,实在感动到不行。
为了摆脱这种状况,特意去看了漫画。原来相似度已经很高了,酌情做了些小改动。
还去看了Mike真人的Twitter。Barudo,把瑠都,198公分,188公斤,与妻子在日本生活,是已退役的相扑选手,相扑界还相当有名,叫把爷。
非专业演员,已经能演到很出色了。与漫画相似度已经够高了,而且在同志熊界族群的眼光里,属于颜值颇高,非常难得。
赞叹日本对这些少数族群的宽容,至少在公众媒体上得到认可。作者田龟源五郎平日的代表作可是难以描述的。
再一次感恩有这样的作品。
三集短短的溫情片。最後老婆說:只有一個小孩要養三個老人,真可怕。我說:妳可以不用這時候提出社會問題。
弟夫的到访让恐同的男主逐渐打开心扉理解同性恋者。100年后的人们看到今天恐同者对同性恋者的排斥和迫害,大概会像今天的人们看中世纪焚烧异教徒一样震惊和不解吧。
相处过的回忆像宝石一般珍贵。不是“さよなら”,而是“see you again”,阴阳两隔也好,世间别离也好,总会在未来时间和空间的某个维度,再次相遇的。
从欲海中把田龟源五郎的深情赤裸裸的打捞起,晾在了阳光下。上了年纪的田老师直白的科普欲啊~
再强烈的自我认同也不能带来别人的认同,从we are family 这样的普世价值出发也许是一个解决办法。演员和漫画差距比较大……Mike除了憨笑就没别的了,看在是相扑选手的份上就原谅他了。所以,如果是是枝裕和拍会怎样?
“为什么两个男人要结婚啊?”“那一定是因为他们爱着对方啊 小友真是小孩子啊”第一集里最感动到的其中一个点之一竟是这种小孩子之间这种装老大故作深沉却连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对话
其实和《换季期》一样讲的是和解,如何去接受自己理解不了的不同。这部剧最棒的一点就是从儿童的视角先天无差别的讲述这个故事,所以两个人为什么要结婚呢?可能是因为相爱吧!
给佐藤隆太自动加分,为人父的表演状态很好。带着对逝者最好的怀念,和对下一代言传身教自省的教育,一份深情一份包容。爱从来是一样的,就在于理解。爱情不占更多篇幅,但两个瞬间,麦克卧在榻榻米上一声声的“凉二”,凉二“一起回家”的那行泪,还是红了眼眶
小女孩的演技秒杀胡须熊。
没想到田龟源五郎还能写这么温馨的作品,滤镜看着也超舒服。演kana的小朋友可以说是天才女优了,୧(๑•̀◡•́๑)૭
超好看的!中村友理太美了~
觉得这部剧讲的还有一个方面,人世间的离别。弘一和凉次父母死去,父母与孩子的离别,凉次死去,兄弟之间的离别,弘一离婚,爱人之间的离别,麦克的离开,对于夏菜和弘一,是亲人和挚友的离别。夏菜也终会长大,离开弘一。我们的人生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离别。如若不能留住,那便趁拥有时好好珍惜。
不掰弯直男。弯直都能互相理解的温情片,真好
简简单单 诚诚恳恳 家人就是我们去理解的人
爸爸跟老师说,我不会为了让夏菜合群而去改变她的时候,真的是感动啊。
熊熊穿着彩虹tee虽然很stereotype (最后一集还有粉三角) 但大人对gay自然而然的害怕不适却因为爱去努力面对 小孩天真自然地接受「丈夫+丈夫」的设定 还有日式细腻柔软的storytelling PD好棒 调色打光太温柔。
非常巧妙的角色安排,展现了NHK对LGBT一贯宽容的视角,当然这也是必须要面对的社会转变。
非常好的lgbt科普片,以及给猜测最后结局是掰弯男主的一点剧透:并没有,就是很日常地讲述理解包容和解的故事。
感谢田龟老师恭喜田龟老师。比预想要出色 故事果然很棒 拍的演的也不错 给佐藤隆太暴风鼓掌。无论怎样家人就是家人。很简单的道理√
日剧真的在多元化方面甩开国内不知几百条街,国内的审查制度做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