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爸妈说他们那个时代,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种种。那个时候听着他们说什么粮票饭票、工厂大院生活之类的,都觉得很遥远。最近跟爸妈一起在追这部《百炼成钢》,看到华钢厂的这一段,爸妈显得格外有感触。按他们的说法“我们那个时候的工厂生活,就是这样的~”
不看不知道,原来改革初期虽然没有什么外来敌人的直接侵袭,但是我们自己国家的内忧已经足够让人头疼。生产力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在那个年代的中国,生产力的提升也是最难的一步。在钢铁厂的工人们都发不起工资奖金,医药费也成难题的时候,是何济沧临危受命,回到了这个人人都想逃离的华阳钢铁厂。而他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破后立”。
其实看了这个故事的前两集我们也不难看出来,在那个改革开放时期,大家似乎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那个时候很多制度都还有待验证,很多规则还没有完全成熟定型,所以那些第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人,不仅需要莫大的勇气,更需要担着巨大的责任。而正是因为有了何厂长、简凡、简万春这样敢作敢当的工作者,才有了中国高速发展、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那段时期。
而在这部剧里,不仅有恢弘的大时代,还有十分动人的情怀与情感。何济沧何诗卉父女俩之间非常具有“中国式”代表性的父女情,让人很有感触。父女两个一个从华钢厂去北京奔赴前程,一个从北京回到华钢厂,虽然一开始父亲的选择不被女儿理解,但是逐渐的,她也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看清了自己信仰的本质。而何爸爸随录音机一起寄来的一句“在你没结婚之前,爸爸能养你”,真真是戳了我的心。从古至今,果然所有父亲都是一样的深爱无言。
还有简凡和何诗卉之间那纯粹又美好的爱情,也是很让人羡慕。那个时代,社会中没有那么多的诱惑与浮躁,大家更多的是“认准一条路走到黑”,在爱情上亦是如此。简凡自己都发不下工资,卖鸡蛋也要给诗卉买录音机,两个人虽然相隔两地,但是心却一直紧紧系在一起,真心令人动容。
《百炼成钢》的故事看到现在,不知不觉间迸发出了全新的质感。在这个全新的阶段少了一些来自战场上的激战揪心,多了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洗礼,很喜欢。
以前总是不懂,为什么爸妈那一辈的人,总是对上一辈革命先烈们有那么特别的情怀和敬仰,直到认认真真看了这部《百炼成钢》我好像终于明白了一些。
其实一开始会看这部剧纯属缘分,陪老妈看电视的时候不自觉跟着看了入迷。从前的革命主旋律剧集,好像大多数都是非常成熟的特型演员们,演技虽然是好、扮相也是真的像,但是实话实说作为年轻人来看的话,翻来覆去,老面孔的吸引力着实有限。百炼的选角就比较贴合人物的年龄,可能某些地方还担不起形神兼备,但胜在代入感更快、共情力也更强。
用8个小篇章、8首主题曲串联起的百年建党史进程,这样的模式足够新,也挑战着观众们的看剧习惯。刚刚看完了第一个篇章《国际歌》的故事,最大感触就是故事讲得丰盈——每一个与这首歌有关的人物都有认真的去描绘,又巧妙的联系到一起;故事构成丰满——大到故事情节中的各种铺垫串联、台词暗喻,小到服化道和置景灯光的各种考究,细节感都做的很到位;情感表达丰富——既有毛主席、李大钊、陈独秀等等这些历史大人物的情怀表达,也有“秋之白华”般的动人爱情、陈家两兄弟和父亲之间的亲情父子情等等细腻的情感输出......
短短五六集的时长,太多风风雨雨只能压缩成几个镜头,但即使难以悉知全貌,也能在剧中的几个经典名场面中感知到前辈们深深的不易。李大钊先生英勇赴死,即使有“认罪保命”的机会也丝毫不曾退缩,将国际歌的精神贯彻到了生命最后一刻;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在同一个地点英勇献身,只为后人能享受到前人披荆斩棘带来的幸福;贺龙带着无数脖系红飘带的起义军奋勇杀敌,冒着枪林弹雨也从不后退;翟秋白在罗汉岭刑场上迎着清风喋血而亡,直到最后一刻仍心怀信仰......最后时间来到了今天,在艺术化的时空交错里,众人齐唱着那首摄人心魄的《国际歌》。没有当年的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为什么老话常说“五星红旗是被革命先烈们的鲜血染红的”?只有亲眼见到了战争的残酷、领会了先辈的不易,才能明白今天的平安喜乐有多么来之不易。一部值得一看的品质好剧,安利给你们。
“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跟着轻声和”,当时代专属BGM响起,你会想起谁?
流火七月,主旋律影视作品齐齐献礼,在一众优秀的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尤为亮眼,它就是《百炼成钢》。
伴随着一首首时代歌曲,那些曾经在课本里出现的人物与故事浮现于眼前,是不是挺特别的?
当别的献礼片还在用时间和人物成长作为轴线开始讲故事,不走寻常路的《百炼成钢》首先抛出的是八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实话说,这些脍炙人口又充满年代感的歌人人都会唱,可仔细咂摸,有多少人知道这里面每一首歌都是代表那个时代专属的BGM,这些歌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朗朗上口、意义特别,更有不能割舍的故事。
剧中,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驱们在黑暗中寻求光明,他们都曾经被同一首歌所深深打动。
从一开始只能简单地哼唱,到几经修改终于翻译出中文歌词;在音律之外,这首歌《国际歌》里藏着的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火种,至今都是学生们音乐课上的必学歌曲。
看过不少谍战片的我们对于那段处于黎明前黑暗的历史绝不陌生,当时,曾经创作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曹火星与哥哥立场理念不同,因为这首歌兄弟间产生过不小的分歧。
可这首歌在当时,直至现在都依旧深入人心并非仅仅因为朗朗上口,这首歌里代表的正是广大群众的信任以及共产党人必胜的决心。
新中国诞生之初,在《歌唱祖国》这首无比振奋人心的歌声中,设计出“两弹一星”的元勋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等科学家们选择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要以知识报效祖国。
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条件之下,他们凭借着简陋的设备克服困难不断验算,立志要靠自己的力量让中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实现真正的“繁荣富强”。
70、80后的小伙伴都听过《祝酒歌》,这首歌走俏时,恰是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刻,也是国有企业的改制正在经历阵痛之时。
但和平年代亦是求新、求变、充满希望的年代,《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当年也曾经也红透了半边天,这背后有澎湃汹涌的激荡,也有像简凡、宋勤勤他们这一代人渴望突破的心。
用时代金曲歌单打开百年故事,《百炼成钢》的视角特别就在于,将歌声和历史、音律和影视的跨圈融合。这些音乐的存在不仅仅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它也让这些真实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
有了让故事鲜活的叙事模式,《百炼成钢》八大版块中的海量人物如何在曾经熟悉的故事里“活”起来也经过了一番精心设计。
首先是角色“活”,在故事主线格外精彩的同时,《百炼成钢》里每一个部分中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人物,这些不被大众熟知的角色,让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和事变得更加的立体。
在7月9日晚播出的剧情里,响水村里一生都在想办法为村民改善用水难问题的老支书水根就刻画得十分生动。
从期盼到无奈,再到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找到水源的欣喜,这一路的艰辛与不容易都在找到甜水的这一刻得到了慰藉。水是生活必需品,为了找到水,很多人都是竭尽所能的努力。
负责研发“两弹一星”的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出于工作的特殊性质需要遵守保密条例并常年工作在基地,这其中的克制和隐忍不言而喻。
想给孩子买鞋,却因为常年工作并不能准确知道孩子的尺码,这样生活化的细节里,更能窥见郭永怀因为专注工作对家庭疏于照顾产生的愧疚。
他们的妻子与亲人多年以来给予的支持与理解,彼此之间信任的感情,也构成了这个故事里最动人的部分。
包括在长征路上不惧艰险的朱勇、杜春风、云贵川、马胜,以及牺牲在雪山上的无名女兵,他们的滚烫的青春被永远定格在最美的年华。
其次是演技“活”,《百炼成钢》中有像刘威、郭晓东、李乃文、林永健、王劲松这样的老戏骨,他们的演技自是不在话下。
更有像汪涵、何炅这样的专业主持人跨界出演,有一说一,汪涵扮演的李大钊不但气质形象上都十分接近原型,台词功底不俗,更把革命者独有的风骨和气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年轻角色的刻画上,褪下明星光环的年轻演员们同样完成得相当不错。
二度扮演伟人的王雷这一次对角色的理解更深,心怀天下、家国情怀在他的演绎下既浓郁又克制。
陈晓扮演的瞿秋白气质不凡,还兼顾了革命拓荒者的从容与淡定,在他的眼神里,能够看到对于革命的向往与希冀,也能看到临刑前的坚持与坚毅。
对于大胆启用年轻演员参演正剧,湖南卫视其实也早有先例,早在2007年,《恰同学少年》里年轻演员就已经挑起大梁初绽头角。
而有赵丽颖、张艺兴、吴磊、谭松韵、王一博等多位年轻演员参演的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口碑不俗,他们在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不输老戏骨。
《百炼成钢》作为群像剧刻画的人物不少,尤为珍贵的是这里面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与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意,这也是打动观众的终极武器。
大时代背景之下,革命先烈们的亲情、友情、爱情刻画得极致细腻,这里面有陈独秀与儿子们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从不理解到紧紧相连在一起的父子亲情。
瞿秋白夫妇,钱学森夫妇、郭永怀夫妇,这些革命先辈的爱情里不单单只有相互信任与理解,还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理想。
而这一份相互信任和无悔的付出也存在于党与人民之间。
在《为希望祝酒》、《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两部分中,党和人民之间的情感更犹如“鱼水之情”一般,在祖国成长的过程中始终相辅相成。
90年代,华钢改制期间,党和国家给予了极大力度的支持,在提升企业产量到产品销路都一路绿灯。
为缓解国企改制的阵痛,帮助工人再就业,真正做到了从人出发,以人为本。
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之下,企业的员工积极响应“下岗再就业”的号召;但作为华钢人,他们的情怀不变,初心不变,始终保持了深厚的感情和荣誉感。
又比如吃水一直困难的响水村,党和政府派来专门的扶贫干部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解决了困扰了祖祖辈辈几代人的老大难问题之后,还为村里带来了发家致富的方式方法。
打井找水源的过程中突发大雨,看着只能在简易工棚里休息的部队官兵,于心不忍的老百姓将村里的学校教室整理干净,并用自家帘子挡住没有玻璃的窗框,为士兵们遮挡风雨。
国家给农村带来精准扶贫的支持和信心,而村民们也不再迟疑,一马当先积极响应号召入股合作社。
从“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赤溪,到“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从宁夏贺兰山到四川大凉山,经历37载春秋,像雷悯农、李丹、龙湘平一样的青年扶贫干部一代一代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奉献给了这片热土,“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只为能够早日看到全民脱贫的美好盛世。
随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生机勃勃的歌曲响起,整个剧集推向高潮的同时,观众们再一次被这些剧中的故事与人物所感染。
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从这座百年“宝藏”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正是《百炼成钢》所要展现与表达的意义与初衷,历经百年风雨兼程,百炼成钢的不仅是伟大的祖国,还有那些不能被忘记的人民英雄。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隐秘的角落——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美国花了7年零3个月,英国花了4年零7个月,苏联是6年零3个月,法国是8年零6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如那朵响彻世界的蘑菇云一般,早已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邓稼先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这份伟大的工作。
然而,在伟大的背后,更不容忽视的人物是邓稼先夫人——许鹿希,邓稼先的功勋有她的一半。
1950年8月,26岁的邓稼先获得美国普渡大学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美国政府为年纪轻轻就这么优秀的邓稼先开出优异的研究条件、生活条件,希望把他留在美国。
邓稼先的老师、同校好友纷纷出言挽留,但他一一婉言谢绝。
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邓稼先毅然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百废待兴的中国。
电视剧《百炼成钢》里,年轻的作曲家王莘问邓稼先:“这次您回到祖国,带来什么好东西啊?”
邓稼先说:“我除了带了几双中国眼下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给我的父亲,还带了我所学的知识,要献给祖国。”
归国3年之后,邓稼先和青梅竹马的许鹿希结婚,两人度过了5年宁静的幸福生活,之后便是长达28年的两地相思。
1958年秋,剧中的钱三强(王劲松 饰)邀请邓稼参与国家机密项目:“新中国准备放一个大炮仗,想请你来参与这个大炮仗的理论设计。”
对于上级的意见征询,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他在践行曾经说过的话——回国,把所学的知识都献给心中热爱的这一片土地。
但这也就意味着邓稼先要在学术界消失,要在世人眼中消失。
他不能再参加学术会议,不能发表论文,不能与人家有接触,不能与外界联系,甚至连很大概率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都要放弃。
工作成绩再大,功劳再大都无人知晓,从此做隐姓埋名人。
最后,还有一处最不近人情的地方:这是一项高度保密的工作,对自己的妻子、亲人都需要保密,而且是没有期限的保密。
所以,作为妻子的许鹿希能不能接受?
剧中,许鹿希(丁柳元 饰)下班晚了,匆匆忙忙地赶回家,不料餐桌上摆好了三菜一汤,四副碗筷,丈夫邓稼先在房间里哄两个孩子睡觉。
邓稼先(于洋 饰)异于往常,他殷勤地拉开座椅,请妻子入座,给许鹿希夹菜……
现实中的那天晚上,邓稼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思虑良久,他说:“我要调动工作。”
许鹿希问,调哪儿去?
他说,这不能说。
许鹿希又问,做什么工作?
他说,这也不能说。
最后,许鹿希退而求次地说,你给我一个信箱的号码,我跟你通信。
他说,不能写信,不能通信。
这让许鹿希忍不住哭了出来,她刚30岁,两个孩子尚年幼,丈夫却突然要在生活中消失,却又不告诉她到底要去做什么事,是否会危及生命安全,为什么要下这个决心……
许鹿希到底要适应多久没有丈夫,孩子没有爸爸的日子,她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剧中的邓稼先说:“我把生命献给这份工作了,干好了,干成了这件事,我这一生,都是很有意义的。”
而现实中的许鹿希给了丈夫一个承诺,我支持你。
1959年,苏共拒绝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紧接着又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全部专家,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
还讥讽地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没有大型计算机,没有数学模型,缺少数据资料,时间短,环境恶劣……邓稼先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
唯有的工具是算盘、计算尺和几台手摇计算机,算一遍耗时一个月多,为了拿到准确的原子弹理论数据模型,他们整整花了一年多,来来回回算了九遍,而这才只是开始。
此后的邓稼先,“人间蒸发”。
在邓稼先埋头苦干的时候,剧中的许鹿希下班回家,看到两个孩子坐在台阶上等爸爸等睡着了。
他们稚嫩的小手拿着爸爸最喜欢的“杨家将”海报,用铅笔在上面写着“祝爸爸生日快乐”。
许鹿希知道孩子们想爸爸了,但她也只能是抱着两个孩子,流着泪安慰他们:“爸爸很快就回来了。”
在邓稼先长期离家,不知去处的日子里,免不了邻居的猜忌,以为邓稼先是被抓了,还是抛下妻女另结新欢。
面对不明真相的猜疑,许鹿希可以随便用“出差了”打发。
但是面对孩子们一次次期待地问“爸爸呢”、“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她不忍心让孩子们失望,却又深感无能为力,心理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在邓稼先离家的28年间,夫妻两少有几次的见面都是来去匆匆。
什么时候回来,许鹿希不知道。
什么时候走,一个电话,马上汽车就在楼下等,警卫员一上来就跟着走了,两人来不及说上几句话。
许鹿希一个人默默养育一儿一女,送15岁的女儿参加内蒙古的建设兵团,送走了邓稼先的父亲,送走了自己的母亲。
她还兼顾着自己的事业,作为较早的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四十六个春秋。
1986年6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刊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长篇报道。介绍了他为研制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与爱人许鹿希分别28年,隐姓埋名,为祖国奉献一生的光辉岁月。
但此时的邓稼先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他的生命走向了最后的阶段。
许鹿希坐在病床边守护着,为邓稼先念着歌颂他奋斗岁月的特别报道,念着,念着,她声音哽咽了。
邓稼先深受晚期癌症的疼痛折磨,身为医学教授的她,却束手无策……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
从1953年到1986年,夫妻两相处最长的时间也就是婚后5年,以及邓稼先生病住院这一年,许鹿希不相信,20多年的等候,就是这样吗?
在邓稼先逝世后,许鹿希依旧对他念念不忘,家中的陈设一如既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那套60平的旧房。
她和孩子们一起编纂《邓稼先传》、《邓稼先图片传略》,在整理和修改的日子里纪念爱人。
也许有人会问,苦等28年,值得吗?
王国维先生曾以三句诗词囊括人生的三个不同境界:许鹿希的思想之初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她以一句“我支持你”等不知道何时何日归来的邓稼先。
在一年、5年、10年的等待之后,或许许鹿希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她一个人历经世事,看透许多东西。
最后带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舍弃自己,换取一段旷世爱情。
“两弹元勋”邓稼先与他的爱人许鹿希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跨过所有过不去的坎,28年的等候是人间绝美的爱情。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百炼成钢》的故事又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如果没意会错的话这一段要开始讲共产党人的解放之路了。在这部很关注细节感的品质剧里,此时的毛主席脸上也有了些许岁月的痕迹,而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也都接连出镜。虽然时间再变,人也在变,但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插句题外话,操着一口山东话的“雷嫂”李小萌真的有可爱到我,不知怎么的,就感觉她特别适合这个大大咧咧的可爱山东姑娘形象。她也算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篇章里给我的第一个惊喜吧。
在这个篇章里,抗战刚刚胜利,在所有人都走上街头欢庆胜利的时候,共产党的领导人已经把目光放到了为广大农民谋福祉上,尽管,内战的乌云已渐笼罩全国。在此期间,共产党人的精神再度经受住了考验。
突围战场上,王震的部队饿到饥不择食,没忍住挖了老百姓的一些洋芋来给伤员充饥,得知这一情况的王参谋长先是厉声呵斥了自己的手下,然后不惜命人杀了跟随自己许久的战马给兄弟们饱腹......临走之前他给躲进山林里寻不见人的老百姓们写下了“欠条”——“革命胜利之后,加倍偿还”。既能看出他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又将他共产党人的廉洁品质展露无遗,同时也能看出他坚守初心的决心。在他看来,“先有人民后有兵,再苦再难共产党人也要先顶着”!
当哥哥找上门,想让曹火星写一首违背信念却能“保命”的歌曲时,他想也不想的拒绝了,哪怕他知道此时此刻正有一架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也没有丝毫的怯懦和犹豫。这就是那个年代革命人们的精气神儿,哪怕只是一首歌,都不能违背良心,更不能放弃初心!
李公仆、闻一多先生惨遭奸人所害为革命英勇献身,甚至小小年纪的闻立鹤也险些惨死特务枪下。但是那时的他们,似乎早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在危险来临之前的记者会上,闻一多先生面对举着枪的两个特务,甚至拍着胸脯让他们尽管来。对于他们来说,为了革命而牺牲,没什么好怕的,守着初心而亡,也是一种荣耀。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在这个全新的篇章里,剧集的讲述方式似乎又多了些不一样的感觉。相比于战场上动辄鲜血横流的暴力场景,这个时代的思想斗争其实更为严峻激烈,在这部《百炼成钢》里,既有战场上炮火连天、紧张激昂的战斗氛围,也有意义深刻的思想斗争和心理战。革命之路,道阻且长,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初心不变,也正是这份坚守,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今天。
因为看了《光荣与梦想》,两部剧有相同的情节,难免潜意识里就会有比较。万里长征这个主题里,有很多地方我感觉真的逻辑很难自恰。 ①陈树湘师长牺牲的场景,《光荣与梦想》里是这样展现的:陈树湘师长负伤后不幸被国民党逮捕,两个国民党小兵用担架抬着陈师长,边走边说“这是共产党的大官”一定要看好去领赏之类的,随后,陈师长从伤口处忍痛掏出肠子用力扯断,英勇就义。而《百炼成钢》中陈师长牺牲的地方是硝烟过后的战场,他独自一人在大树下扯断了自己的肠子……真的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担心被抓住的话,那也需要再现一下战中的场景吧。。。 ②对于湘江战役、第五次反围剿,先是展现了毛主席对于此次战役的论断(李德等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错误指挥),之后一个十六七岁的共青团员说出了和毛主席一模一样的论断(注意是一模一样),不知道当时是大家都能和毛主席说的话一模一样还是说这个小同志的觉悟就是这么高。 ③在毛振华连长为突破乌江同敌人在奋战的时候,这几个做画报的小同志作为粉丝高!喊“毛连毛连毛连”……你们的偶像在打仗!不是玩! ④还是那几个十六七岁的小同志,中弹负伤牺牲前的几分钟,说话中气十足(果然还是年轻啊)…… ⑤1935年1月1日,在贵州,党中央通过喇叭广播祝全体战士新年快乐…… ⑥朱德朱老总在那么紧张的氛围下还特别开心地在跟遵义小伙子打篮球,说是有很多人还对红军有误会,毛主席让跟他们打篮球拉近距离……可能的确是这样吧,只是我不了解。 ……
虽然是电视剧,但导演的调度意识很强,第一集开场车站送别就是一个长镜头,熙熙攘攘的街头景象很有现场感;停电之夜,黑暗中点燃的那盏灯象征意义很强,年轻人之间的理念之争,也颇有历史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搞革命就像白手起家去创业, 理念、团队、方向、执行都很重要,这群年轻人能走到最后,实现创业成功就是一部当代史。才看了两三集还不错,希望后面越来越多惊喜。
看到在刑场上,李大钊从容赴死这一段,我的眼睛里就像进了沙子似的,眼泪彻底止不住了。汪涵演的可真好啊
陈延年是我最佩服的人,他早期信仰无政府主义,并且通过实际行动去证明,虽然后来失败了。后来他慢慢发现只有彻底推翻腐朽的政权中国才有救,又改读马克思理论,从不盲目跟风,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的人怎能不爱?
陈晓的瞿秋白和原型太贴了,很多人可能对国产献礼剧有些小偏见,其实真的看完会很有感悟,毕竟历史书上不一定会将那一段历史书写的那么详细。很羡慕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志向一致琴瑟和鸣。
陈晓的瞿秋白气质儒雅气场十足,特别是出场从马车下来,站在雪花下希冀的眼神很好,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残酷革命下浪漫的革命爱情故事很戳我,但是剧剪的很零碎,剧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陈晓唱的歌应该是配的,台词是原音进步很大
天天接受革命的洗礼,认识了好多闻所未闻的人。
我暗搓搓地期待钱部长出来参加歌唱祖国大合唱,然而并没有~
看到李大钊同志走上了刑台,心中百感交集,正是通过李大钊同志等一批革命家们的不怕牺牲,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5集,太长了,没耐心,还不如去追《理想照耀中国》
看了两集,挺特别的剧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陈晓的瞿秋白刘烨的杨之华还原度很高,革命中也能有让人为之向往的浪漫爱情。
表白陈晓饰演的瞿秋白先生!!!陈晓的形象和先生儒雅矜贵的气质太贴合啦!在教室里踱步、授课,慷慨激昂却又温文尔雅,从外型到演绎都很让人惊喜啊!
叙事风格还是蛮有新意的,用一首首歌串联起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就连不爱学历史的我在看完一集之后都能毫无困难地记住那些人、那些事了。更难得的是,演员都很在线,尤其是王雷啊,演的是真的很不错,第一眼看到都没认出来是他~
只要冲破黑夜,穿过硝烟,跑过灰暗,就能看见黎明,望见曙光,触碰天亮了。那首歌里唱“要为真理而斗争”,真理啊,真是永远闪闪发光着的。而那些漫长的苦难的锤炼的血泪的淬火的过程,永远是先烈们鲜活存在过的明证。虽是主旋律戏剧,但很新颖地以八首组歌串联,用音乐来诠释咏史,听来也觉心潮澎湃、悠扬、激昂。
李佳航的张伟太过于深入人心了
故事从革命家瞿秋白翻译《国际歌》徐徐展开,一首振奋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展开斗争的歌曲,在他的笔下燃起了燎原之火。整部《百炼成钢》,用令人精神振奋的革命歌曲,串联起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时空回溯的交织体验,令观众仿佛身处于那个热血沸腾的革命时代。《百炼成钢》呈现给我们的,是帮助人民思想冲破牢笼的革命家,和为保卫祖国而一往无前的勇士。从为抗日战争而前仆后继的八路军、新四军,到抗美援朝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解放军;从为新中国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者。八首经典歌曲,汇聚成了一首全新的百年赞歌,是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献礼。
之前看网上说是“以歌咏史”的形式,感觉好奇所以跟着爸妈一起看了一下。可能因为最开始的剧情都是围绕《国际歌》展开的吧,整体结构看起来确实很像散文,和其他的主旋律电视剧不太一样,挺特别的。演员方面,不得不说汪涵太让我惊喜了!最开始还不太能想象他演李大钊会是什么样子,但从他一出场开始,举手投足之间就是李大钊本钊,选角特别合适。
人物选角表演,民国居所服装礼节等细节之处不能见精神,可以更精细些
陈独秀和陈延年吃面这段细节太好哭了,两父子都是针尖对麦芒,然而始终连接他们浓浓的亲情是不变的。刘威老师老戏骨啊,举手投足都是戏!好看!
能让蒋介石担忧重视,叶挺真真是个传奇人物,铁军将领名不虚传!!!另外这部剧扮演周总理的演员很适合,他的眉眼和周总理的从容儒雅的气质真是有那么几分相似;蒋介石的扮演者的选角也很不错,我之前看建国伟业中年蒋介石是张国立扮演的,这部剧的演员简直就是年轻版的蒋介石。主创团有认真选角,很用心,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