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一夜2014

HD

主演:玛丽昂·歌迪亚,法布里齐奥·隆吉奥内,奥利维埃·古尔梅,卡特琳·萨雷,巴蒂斯特·索尔尼恩,皮利·格劳恩,西蒙·科德里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意大利,法国语言:法语,阿拉伯语,英语年份:201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1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2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3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4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5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6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13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14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15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16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17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18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19两天一夜2014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尊严的碎片和自我的重生

    作为达内兄弟的新作品,这部《两天一夜》在质量上是不用担心的,当然,在风格上也基本是可以想见的。他们仍然用最朴素的叙述手法白描了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工作权利进行游说的过程。和他们之前的作品一样,这部电影也有着平淡中见力道的功力。达内兄弟把之前拍摄纪录片的手法和思路毫无痕迹地搬运到故事片当中,全片手持摄影,跟踪视角,完全无配乐,就如同把观众真的扔到了那个生活现场。
    某种程度上说,这部影片有关游说、权利、民主和投票,但它无关政治,只演绎了一个女人为了自己不被解雇而拼命游说同事的故事,但这又绝不是全部,它还超越了民主和投票的形式,抵达了对人的尊严与道德的拷问。这种拷问不是鞭挞式的,而是轻轻掠过,却同样留下瘢痕,甚至,反而这种感受比鞭挞要来得更强烈得多,因为这种境况更切近实际。
    故事很简单,桑德拉刚走出抑郁症的阴影,准备回到工厂工作,却得知因为经济不景气,老板让其他16位员工投票,或者选桑德拉留下,或者选解雇她用省下的钱给每人发放一千欧元的奖金。桑德拉有两个孩子,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开始一个个游说同事,让他们放弃奖金,选择让自己有一份工作。但是同事们也各有各的难处,有的需要为孩子付学费,有的急需这笔钱维修自己的房屋。他们在奖金和桑德拉的恳求之下开始了一场自我拷问和挣扎。
桑达拉一个个进行游说是一个拉票的过程,某种程度上说,她在为自己的工作权而战,却也在做道德绑架。她必须贩卖苦难,利用他人的同情心以换取收获。她用面对面的方式逼人表态,这个设定很有意味,它杜绝了一切回避和躲闪的可能。在她进行游说的两天一夜里,那些同事扮演了上帝,他们在决定着一个女人的命运。从这个角度上看,《两天一夜》是“生活流”版本的《十二怒汉》。面对这个女人,除了个别硬心肠的年轻人,其他大多数同事都在犹豫。在切实的利益和人道主义之间,人们很难在面对面的时刻做出判断。有意思的是,这些底层工人都很诚实,所有人都表达了自己的为难,诉说了自己对于奖金的需要,却没有一个人用暂时的谎言去打发和敷衍这个女人。他们哪怕要面对窘迫,也不愿意选择说谎。他们仍然相信投票的公平。这个游说的过程,是一个尊严逐步破碎的过程,同时却也是一个人认清自己,重拾信心的过程。
《两天一夜》的女主角是出演过《漂亮东西》《两小无猜》以及《锈与骨》的玛丽昂•歌迪亚。这一次她用黑眼圈和永远不替换的衣服演绎了一个为生活挣扎的真实的女性角色。对于这种角色的关注是达内兄弟长久以来的兴趣。1999年,他们就曾凭借关注底层女性的《罗塞塔》让女主角艾米莉•德奎恩夺得戛纳影后,又让那部片子问鼎金棕榈。达内兄弟不以叙述苦难和底层为乐趣,没有故意旁观的冷傲也没有故意批判的介入性,“零度”就是他们的态度。对于这一群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导演只负责呈现。但像大多数这一类优秀影片一样,在很多细节上也都饱含悲悯。游说过程中,伴随着失去尊严的痛苦,桑德拉和丈夫偶尔吃个冰激凌,偶尔在车上随着音乐哼唱,那些微笑的点滴也都有温暖的色调。
在经历着一次次退缩,一次次重整旗鼓,以及自杀未遂之后,桑德拉度过了灰色的两天一夜。最终,选择奖金和选择留下她的同事各占一半。老板为了不让员工产生负面情绪,选择让她留下,也发放奖金,但是过一段要解雇一名员工。这是个有力的反转,伤害被转移了,此时的桑德拉成为了上帝。她决定着另一个人的命运。但这一次,她选择了离开,去寻找新的工作。这种逼到死角之后的重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光明的结尾。

 2 ) 恰到好处的达内兄弟

牛逼的电影的感染力在于它的恰到好处,你不会觉得被教育了,也不会过目即忘。《两天一夜》就是这样的片子,很生活化很温暖,不煽情不表态。清清淡淡之间有着揪心的紧张感,观众最后跟着女主角Sandra迎风走、有阳光,随之释怀。

故事简单到剧透了也不影响观影。一个因抑郁症要被解雇的女人,需要在一个周末劝说同事投票放弃奖金、选择她留下。达内兄弟过人之处就是白描了Sandra这个角色,敏感、寡淡、脆弱得极度真实。在劝说同事的过程中,Sandra面对一直支持她的丈夫说了句“你不爱我了,我们都4个月没有做爱了”。你本带着好莱坞的定式期待着歌迪亚一场“奥斯卡时刻”的发飙戏,可她只是和丈夫相望了一下,两人继而无言。这一刻两个人为了讨生活的辛酸以及对彼此拥有的理智的爱无需再表。我体会到了那种绝望感,不需要让全世界像看真人秀那样窥探着你活得有多苦,没有力气再叫嚷着伤人,这种无力感是说出话后不知道怎么继续。

同样精到的细节还存在于一场又一场Sandra劝说同事的戏。有人批评这些劝说戏的拍摄没有变化,但没有变化在我看来就是最好的呈现方式。有人瞒着妻子在杂货店搬货物,他能体会Sandra即将失去工作的痛苦,但他无能为力;有踢足球的硬汉上来就飙泪,只因他内心的不安和淳朴的歉疚;戏份较多的被家暴女人,她情绪与决定的转变成为一条暗线,使Sandra劝说别人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女性,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比起之前我很喜欢的《他人之子》,达内兄弟似乎越来越阳光了。但在我看来,他们的段位又一次提升了。已经无需用电影来表达自己的ego和风格,他们创造出自己的语境,用镜头捕捉他们关注的人、故事和情绪。简单至极,内功深厚。

片子的production design特别突出,歌迪亚家里面的色彩搭配特别漂亮,蓝绿(谁知道这叫什么绿?)色的洗手间墙壁、白花天蓝色的卧室壁纸,连摄影师最讨厌的白色都拍出了干净的french chic,pd方面绝对行云流水又有风情。歌迪亚那几身中产蓝领标配的衣服本身都谈不上好看,但在符合她人物特征的同时把她的脆弱美进一步放大了。歌迪亚各种panic的时刻没有像好莱坞那样简单粗暴地sweat the character(参见《蓝茉莉》里凯特布兰切特每每情绪波动总要在化妆上让她汗水连连),反而不多不少就让人物去感染观众,而不是用技术来“强化”人物。

之前很期待玛丽昂歌迪亚的演出,结果更加惊喜赞叹。她的明星特质全部消失在人物中,她就是Sandra,又脆弱又坚强,不贩卖自己的伤悲却又时刻激起别人的保护欲。

我昨晚看完这部片子,今天起床后到现在还念念不忘。恰到好处是极难的大师笔法。没有造作的人性探讨也不堆砌容易被过度解读的隐喻符号。只讲了人们在抵抗生活,一如既往。

 3 ) 仿佛一本儿童读物

电影院里看了Dardenne兄弟新片《Two Days, One Night》。边缘人物间的纠葛、高度戏剧性与极简形式间的张力、结尾前三分钟的峰回路转,一切貌似都没有变,但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很糟。我边看边生闷气,觉得每个演员都很差劲。我不能干脆利落地说它不好,反而得花很长时间考虑为什么我会感觉很糟。这证明了它的观看价值。最令我耿耿于怀的,是故事的结尾。一个底层人物捍卫自己的经济权利,在对资本链有所撼动之时,最终还是凭借老生常谈的“良心”来行事。这造成一种失落。并非我期待的来自左派的声音。它落入了道德说教的窠臼,设置问题的同时也在简化问题,就像一本儿童读物所做的那样。

 4 ) 21世纪职场版《十二怒汉》

作者:彼得·布拉德肖 发表日期:2014年8月21日 译者:维吉留斯 评分:★★★★★(五星为满分)

在这部令人心碎的电影中,达内兄弟可能已经超越了自己;它被设定为一部典型的工作生活剧情片,一部典型的职业工会剧情片——尽管在这部剧情片中,工会因其缺席而引人注目。玛丽昂·歌迪亚微妙而出色的表演撑起了一切;她是达内兄弟选择的第一位一线明星,但却从不像一个被贬低到严峻的社会现实主义环境中的外国名人。歌迪亚看起来很真实,听起来也很真实。这位极其聪明的表演者已经找到了与题材的完全真实的关系。这是部激情澎湃、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电影——21世纪职场版《十二怒汉》。

歌迪亚饰演桑德拉,一位有孩子的已婚妇女,在精神崩溃后回到一家太阳能电池板工厂工作,却发现由于官僚的极度懦弱,管理层实际上让她成为了牺牲品。她是提供给其他员工的《苏菲无抉择》(注:原名为《苏菲的抉择》)的主角。

在她离开期间,他们意识到没有她也能完成工作,所以现在他们提议解雇桑德拉,让其他人都更努力工作,每人有一次1000欧元的奖金作为甜头——用工资降低后的储蓄金来支付。绝望的桑德拉迫使奸诈的员工代表让-马克进行投票。他们是想要他们的奖金,还是拯救他们的朋友和同事桑德拉?投票在周一早上进行,所以桑德拉必须在周末四处奔波,挨家挨户地拉票。她必须忍受乞求同事让她回去工作的痛苦折磨,这些人迫切需要这笔“奖金”来维持生计。如果桑德拉能从16票中获得9票,她就能摆脱困境——也就是说,她又回到了最初导致这场噩梦的、引起分歧的、令人疏远的工作岗位。除了绝望,她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给她的朋友和邻居。随着焦虑的增加,她的抑郁症也变得严重:过度换气、喉咙收缩以及令人担忧的阿普唑仑(注:治疗抑郁症的药)上瘾。这比她的工作更危险。

其重要性都在其片名《周末》(注:即《两天一夜》)之中。这是每个人宝贵的休息时间,这是他们花时间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或装修家的时间,或处理必要家务的时间,或指导少年足球队的时间。这就是他们在一周的其他时间里工作的原因;这是他们的生活。而桑德拉正在闯入他们的生活——正如她意识到的那样,这让她的肠道绞痛不已。她拜访的每个家庭都很难过和不安。她请求他们同情她,他们也请求她同情他们,这种阴险的选择导致了分歧和沮丧。一位同事在纯粹的自责中泪流满面,说他没有早点站出来支持她;其他人则不高兴,模棱两可。桑德拉常常会失败,留下争吵或婚姻破裂,或一场互殴。然而,她必须这样做才能够生存:她必须坚持下去,以建立一个共识,推动舆论越过临界点。她必须失去的是尊严和冷静——这正是工作应该保护的东西。

达内兄弟拍了一部精彩的社会现实主义剧情片,具有真实的叙事张力,这在他们的作品中是新颖的。这让人想起肯·洛奇的《面包与玫瑰》,在那部电影中艾德里安·布洛迪饰演一位工会运动者,他四处拜访大楼,劝说惊恐的清洁工加入工会:他(至少一开始)是个令人深感不安的存在。至于这家太阳能电池板公司,它似乎有个工会,因为已经强制进行了投票,所以管理层会遵守,但这是一个管理和规范他们上级的决定的工会,他们当然没有强大或团结到足以断然拒绝阴险的奖金/桑德拉抉择。但团结是电影的主题:事实上是工会。这就是桑德拉在她崩溃的情感状态中,试图通过民主选举中的多数票来实现的目标。

这是歌迪亚的又一次伟大表演。她克制且庄严,她似乎和她饰演伊迪丝·琵雅芙(注:《玫瑰人生》)时一样渺小而脆弱;然而,即使在最绝望的情况下,她也散发出决心和力量。歌迪亚再次展示了她是一个多么出色的技术型演员:她脸上的每个细微差别和细节都清晰可见。她令人信服且感动,这部电影也是如此。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电影的审慎魅力

 5 ) 持续你的脚步

很多时候,外国电影总是营造着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上流生活,不禁令人羡慕外面的月亮大又圆。然而,以达内兄弟为首,包括肯洛奇等导演在内的巨匠,他们乐衷于拍摄工人阶级和底层人民的酸涩生活,打工糊口之余,有些还是坑蒙拐骗偷,同样要为五斗米奔波,大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面的意思。 《两天一夜》也不例外,一名女工因为内部投票被裁员,她打算用一个周末(两天一夜)的时间去扭转败局。这样的故事题材,似乎跟当年中国大批下岗工人有诸多相似。那阵子,跳楼自杀的街头议论,并不少见。轻言放弃当然不可取,有评论也说,电影最后,它就像刘欢唱的那首《从头再来》,“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不过,《两天一夜》虽然有光明,却不曾这么直抒胸臆,大度豪迈。 当年还有另外一首专为下岗工人订制的歌曲,那英唱的《脚步》,“你轻轻地整理了被褥,像往常一样匆匆洗漱,亲吻了熟睡的孩子,刚刚回来的丈夫,然后转身要走,却突然停了脚步”,这歌词,简直就是对玛丽昂·歌迪亚状态的精准描述。不过,达内兄弟的电影可不会出现什么电闪雷鸣,天降彩虹。说实话,那不过是假模假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虚伪浪漫。 《两天一夜》的节奏就像《破碎之花》,影调偏冷。老男人去拜访他的前女友,下岗女工则去找她的同事们,一个又一个。达内兄弟施展他们老练的手持摄影,紧随主人公的脚步,精准地捕捉着不同工友的情绪反映。然而,歌唱的再好,却挡不住孩子的学费,修房子的开销,有些人完全不为所动。《两天一夜》并非要批评某一种人,某一类社会现象,它尝试反映一种存在已久的道德困境。譬如,电影把主人公设定为一个抑郁症患者,这样,仿佛她已经被社会自动淘汰。然后,又以利益和效益至上的企业入手,它发现,少了这么一个人,流水线依然可以运转。那么,电影要讲述的其实是,这样一个人,她到底还适合在社会上生存不。答案当然是,她不仅是一个工人,还是一名妻子和母亲,同时还有朋友。 从一开头,主人公就处在一种焦躁和失落的复杂情绪,她想到的是直接放弃,然而,丈夫不厌其烦的鼓励,好心工友的穿针引线,都让她鼓足勇气,去敲开一扇又一扇的门。《两天一夜》有个悬念,那就是主人公到底留不留得下,但实际上,真正引发观众关注的是她的命运。她一度真的打算放弃,却因为影响了另一个女人的人生决定,令故事产生了意外的走向。所以,主人公甘愿接受了被辞退的事实,并且亲眼见到了其他人的善意,也完全按理解别人的“恶意”。结果,她这番并不成功的努力,反倒是影响和改变了其他人。这就是另一种胜利,也是达内兄弟作品时常流露出的温暖善意。 电影说的是一名失业主妇的甘苦自知,另一边,却展示了工人阶层的生存状态,可怜人何苦为难可怜人。这些看似重复的求人办事,实际上包含了众多的编排差异,比如前面说到,改变了其他工友的人生,同时也有爆发肢体冲突。印象深刻的,有那个瞬间哭鼻子的男子,或许,他代表了人类身上的脆弱情感。那个模糊答案的黑人,电影选择了留白。也有那个出口成脏的小伙,也许他认为,对别人并不需要怜悯。 无论吃的煲鸡汤还是闭门羹,《两天一夜》都是属于渐入佳境的那种电影。应该说,达内兄弟在《两天一夜》里头水准没有失常,然而,由于这十五年,他们已经达到了艺术片导演所无法比拟的巅峰,试图再往上攀越,不免变得困难起来。熟悉他们的影迷,会因为见识过了太多精准的技巧,细腻的表达,转而对相似故事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完全不了解他们的观众,恐怕也不太会对这类题材产生兴趣。某种程度上,这也像极了电影里要说的故事。然而,这对以写实和纪录起家的老兄弟,他们依然在持续他们的脚步,就像电影里的玛丽昂·歌迪亚。她的演技,包括达内兄弟的导演技巧,其实也不太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来专门证明。

 6 ) 《两天一夜》赢回自己


     她因抑郁症在家休养,病好了,准备要去复工时,被告知,通过一种“公平公正”的投票,她被解雇了。有规则有良心是能够守护公正的,但不绝对,要看谁需要这个公正的牌。被“正义”抛弃的她受不了这一击,负面情绪重新捆缚住她的精神,在抗争与崩溃之间彷徨。事实上,任何人遭遇这种事,感觉被伤害的理由应该不是“面临失业”的窘境,是被无视被欺辱被利用最后被抛弃却不能申诉的屈辱与孤独感在啃噬人的神经。没人能接受这个世界粗暴的搜刮,没人能理解无害无恶的生命转瞬间变成烂抹布一条再也洗不出清白。
  
  想不通的还是人心与人心之间的天渊之别。想不通的还是道德底线之上与之下的不同人性。另一个能想通但需要必须拿出勇气付诸行动的是,战胜内心的恐惧,并把它跨越过去。那句被嚼烂的妙语这时候拿出来特别好用,“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你看歌迪亚最后迎风展笑时的样子,那就是重生的“桑德拉”。
  
  对电影的想法很单纯,毫无扩张的意图,简单到只想讲好一个故事,纯然到只对故事倾吐永无穷尽的衷肠,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达内兄弟影像。《一诺千金》《单车少年》我都喜欢,从摩托车换成自行车,到《两天一夜》里脚步丈量,仍不失水准,保持了惯有的风格,准确地说是有所突破的。
  
  他们尝试了一种原始的戏剧表现模式,用台词与人物的内心活动推动剧情,主人公与单个人之间,点与点的连线构成舞台的一面,十几个配角在各自的舞台悉数登场,以主人公为门轴组成多片合页式人物关系。另外,达内兄弟又充分利用了电影的镜头语言。可是辛苦了摄影师大人,各种推、拉、跟、移镜头,各种景别间的切换,电影灵魂之“运动”的概念在动起来的镜头里,成了电影里跳动的脉搏,你是能够看到的,它让《两天一夜》的生命有了马不停蹄的永动力。
  
  从舞台剧穿越进大银幕里,罗曼波兰斯基的《杀戮》得意地告诉观众,会讲故事的电影即便圈在围栏里,它也可以信马由缰逍遥自在。《两天一夜》则提供了可反向实验的素材,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搬到《鸟人》的舞台上,它的生命仍能被激活。或许这就是人物为布匹台词为线纯手工裁剪的高级制衣,是生活的红毯礼服,在他人的眼光里有与其自身相宜合体的价值与魅力。
  
  是可以安心赏玩的魅力,大概没人愿意被他人处于水深火热的灾难所波及。别人的生活,最好像玻璃镜上点落的浮灰,像一颗颗泪痣,仿佛印在了自己的脸庞上,但若轻轻拂去,它便无影无踪,与己毫无关系了。我看到沙发上躺着那样一个女人,心里便不是滋味,生活的面目真真是在细节里。分叉、干枯、发色不均像乱作一团的海藻,留几手幽默调侃的“滚粗”发质,在现实的头顶上,就似普通人风里飘摇的命运,无心睡眠的人生,头发乱了糟了也就是乱了糟了。
  
  我在想《两天一夜》的故事若发生在天朝,这故事是要如何演绎呢?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很难走进那么瑰丽的思想境界。要么默默地另找留爷处,要么找领导多领一份工资再另觅“高枝”,讨要说法的终究会明白蚍蜉撼树的悲凉。这跟就业压力关系不大,是透视整体素质整个环境所见的遗憾。应该承认,好与坏有质的不同,但于好好之念、坏坏之间必然也有量化的区别。
  
  《两天一夜》不仅表现于人性内趁火打劫的不厚道,还表现于尊重个体的民主氛围,即便那是扭捏的但它确实是存在的,没拥有过的只能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了,因此是比什么都不给的还要不厚道的。另外,它不仅遵守自扫门前雪的彼此无关的关系,又会遵循换位思考的同理心的情感法则。我肯定自己的感受,《两天一夜》是2014年我看到的最正能量的电影。
  
  大概很多人都听过“一个鸡蛋的故事”。甲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乙吃。
  刚开始乙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甲将鸡蛋给了丙,乙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甲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这故事与《两天一夜》并没有多大的联系。我拿来借用是想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部电影给我最大感触便是“人的素质”。虚伪也好,坦率也罢,这部剧里的人都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他们都试图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时在问题面前,他们也能从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这就是文明,野蛮人的做派自然是无条件利己,这种反面教材在剧里也有投射,那个出言不逊动手打人的年轻人。桑德拉是一直在换位思考的,即便她用技巧求得施舍的怜悯或自发的觉醒,她一直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投票的人只是媒介,发生这种纷争的是她与工厂。所谓对事不对人。
  
  很容易想明白,被奥斯卡垂青的歌迪亚,她是如何赢得认可与尊重的。有达内兄弟写实的镜头一直牵引歌迪亚的情绪,她精湛的演技是完全消化了那种情绪的,我是希望奥斯卡能至始至终地把聚光灯投向她的。我实在喜欢桑德拉与丈夫在车里听那悲伤音乐的桥段,达内兄弟是“调情”的高手,从不煽情,他们能用他们细腻的情感与观众做交换,换出观者内心已泛滥成灾的感动。
  
  除此,我又感动于桑德拉与他丈夫之间的感情。我是爱情的信徒,看到美好的爱情由衷地想要歌颂。《两天一夜》里所有的情感都能让我感受到人间的气息。友情、爱情、亲情,他们都有一个让人看了舒服又自然的立场,这种正能量不仅正,还很热。
  
  其实,快要接近尾声时,我一直在想,若是我,要如何结束这样一个故事?既发了奖金又雇佣了桑德拉,那前面的“自我对抗”都显得轻飘飘的了,似乎惟有创伤结的疤才是一个像样的封印,印在生活书上,让旁观的人看起来会觉得很美。不需要浪漫化,在写实的镜头里,生活是柴米油盐,还是缘自生存目标的酸甜苦辣。席勒说,“勇敢的人可用生命冒险,但不以良心冒险。”桑德勒的决定是最诗意最浪漫的。

 短评

1.年轻人,请珍惜你现在的工作,要知道有人那么努力的去争取一份工作,要知道有那么多人为了一份奖金放弃了自己的人情味;2.女主表现一般,最后的转变还是给了我一丝的突兀感,严格来说就是剧情稍薄弱,没办法给片中的人物更具立体感;3.“换位思考”就是一个自私、虚伪的坑。

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时间空间台词都简洁到极致。曾患抑郁症的女主痊愈后又面对失去工作的打击,从绝望到重拾信心,期间哆哆嗦嗦跌跌撞撞,Marion Cotillard驼背气紧一字两颤,演绎得非常到位。这不是一曲怨妇的颂歌,而是一个人如何爬出泥潭的过程。极具力量的作品。

11分钟前
  • 龟去来西
  • 力荐

同志们,这才是锥体式漩涡结构啊!离开少年故事,达内兄弟继续朴实无法地展现众生相。看似平面,实则暗涌无数。纵然少了那么点刺辣心动,但这个卷筒冰淇淋做得真好。电影结束,叫人感觉如沐冬日阳光。

12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感觉达内兄弟有望提名奥斯卡了,不仅仅是影后马良的关系,但她的表演确实会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很少会真心佩服什么人的表演。蓝领阶层的生活很容易引发共鸣,虽然是部独立电影,却有着钻石切工版精准的剧本,戏剧张力更多的也是来自演员的表演,达内兄弟这次虽没有惊喜,但足够优秀。★★★★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达内兄弟还俗.....如果不是法国梅婷的表演,这个女主应该会被我嫌弃死....

17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镜头对准蓝领让人难以用对与错去衡量工人的选择,生活并不该世态炎凉,但为了生计却不得不做一些抉择,好在电影还有它暖人暖心的地方,最后玛丽昂·歌迪亚打着电话走出工厂那一幕简直大爱:失去工作,得到希望。我就觉得歌迪亚还是适合演这朴实的角色才能衬托出她的演技和她的美。年度十佳候选。

18分钟前
  • Ron Chan
  • 力荐

导演只是平淡地展示了一个无解的困境,有些地方简直美好得有些诡异。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个故事的天朝版会是什么模样。或许更多申诉、苦情、怨气甚至仇恨;或许有更丰富的嘴脸和人性样本;或许会发展成一场狗血淋淋的悲剧,更或许压根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主人公已顺从认命,觉得任何努力抗争都属徒劳。

20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出乎意料地喜欢,可能跟身边好友@禅婵 还有我自己最近的某些经历非常类似。走出抑郁需要:把自己想对谁说的话给说出来,把自己应该做的决定做出来。

23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推荐

这个蓝领阶层的民主故事,比《12怒汉》更适合搬到中国来改编,奖金1000元人民币就成,肯定是16个人投票,结果1:15,根本弄不清楚哪些人玩了你。

25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比以往的有故事性,马大姐演得真好。

29分钟前
  • É
  • 推荐

达内兄弟不会让你失望,他们总能在最大程度还原生活本身同时提炼出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关键是你需要看得够仔细,每一个细节都不是无用的.

32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摄影机记录下了马良每一个表情细节。达内兄弟又给了一个让女演员发光发热的角色,可惜马良已不需要证明,如果是别的女演员估计又要风光无限了吧。每个人都有生活的困境,不要放弃,去战斗吧。

35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看似小题大做的出发点却不动声色带出社会中各种人生存的酸甜苦辣,剧力表达和主角演技都很惊人,感觉就像2014的《一次别离》。

3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意外的好看!越来越不露痕迹的手持,越来越赏心悦目的光线和构图,越来越得心应手的长镜,对表情的捕捉,对真实细节的着墨,对戏剧性情节的掌控;观之如置身生活流,工友的不同反应体现编剧高超,在貌似重复单调的场景里暗暗推进女主变化,并带至周围,完成叙事的同时达到情感交融。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坚强女性系列。没有哭诉没有乞怜没有悲情,只有一遍遍复述请别开除我的理由,却看得人内心惨然,我们的社会对女性真的很残忍。可惜结尾光明得不象达内兄弟了...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由于见不惯一切怨妇,我实在想把歌迪亚这个法国梅婷,从银幕中拖出来揍。从另一方面却证明着她的表演出色,以及达内兄弟掌控这种题材的高超技巧。但没辙,戛纳期间,以个体第一感官为准。

48分钟前
  • seamouse
  • 较差

达内兄弟,你们太棒了。你们把对人的关系的所有见识和理解不动声色地融入其中,从一开始设定了一个目的,于是让人在失望和欢欣之中一次又一次体会到生存的艰难和意义;但令人震惊的是,它最后竟然超越了自身。罗塞塔还是那个罗塞塔;罗塞塔已不再是那个罗塞塔。

51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达内的故事主人公从社会最底层逐渐变为蓝领中产阶级,于是他们的困境更变得令人感同身受:失业、房贷、家庭,甚至抑郁症。有时候一个人眼前的选择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多,只有挣扎过才会自己看到光——还好,近两部都有很暖心的角色。歌迪亚真是太棒了,她鼓起勇气说出的话,声音都在颤抖

5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讲女工怎样在一次次重复的拒绝里厚脸皮活下去。手法还是剔除一切,不过尾部也加入一些戏剧性。法国梅婷演的不错,总体算正常发挥吧,无惊喜

5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1. 真实、现实、与时代紧密相关——虎头;2. 毫不做作的精彩表演;3. 人物多却不杂乱,立场和个性的涵盖面深度广度兼具;4. 出场顺序和情景的细节安排自然而精心,可反复咀嚼;5. 结尾尽管有所折中,但人物的个性发展反而在折中里脱颖而出——豹尾。

59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