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组第五季

已完结

主演:玛丽·麦克唐纳,安东尼·约翰·邓尼森,G.W.拜利,迈克尔·保罗·陈,雷蒙德·克鲁斯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剧照

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2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3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4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5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6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3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4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5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6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7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8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9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提议乔

Proposition Joe 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把我和 Avon 都逗乐了:

篮球场上的 Joe

一场东西对决的篮球赛上,Joe 在30度的气温下还穿着长袖外套、打着领带,Avon 笑他自以为是篮球教练;Joe 认为做什么事就该有什么样("Look the part, be the part")。至于我,我不仅不会因为一个人根据场合着装而笑话他,反而还会赞赏这种态度(虽说 Joe 的那身衣服不太合身);除此之外,Joe 还是让我眼前一亮:首先他这个绰号很长,作为名字也很奇怪——"提议乔";接着是他不紧不慢的低沉语气;当然最后还是因为他的水桶身材。——这个人真有趣。


回溯到 Joe 的青少年时期,我们就知道他为什么叫这名字了: 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在操场卖考试答案,多选题10美元,如果算上其他部分就是15美元;当被问到答案的可信度时,他说出了自己的职业守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这个买家并不打算公平交易,他一把抓住卖家的衣领并威胁道:"那我为啥不抢走答案再打你一顿呢?" 那孩子不紧不慢地指出买家的短视:"下周就是暑期班,一来就有数学考试。" 买家无奈地放开了他可还是故意少给了钱。这孩子自然有对策:下课后他找到老师,向她提议:"您愿意出多少钱交换考试作弊的学生?" 后来这孩子成了巴尔的摩东区最大的毒枭,对年轻的 Joe 有了以上了解的话,这一过程应该不难想象——他会尽量选择合作共赢而非暴力冲突;与希腊黑帮的长久高效又低调的合作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 Joe 能在 Barksdale 帮遭受重创之后用"优质商品"渗透竞争对手的地盘(当然也要感谢 Stringer 的经营理念)。说到 Stringer,尽管组建了"合作会"的是他,但是能把这一体系维持了下来的却是 Joe。

Joe 和希腊人的副手 Spiros


可是,真实的故事不会允许其中的角色一帆风顺;我不知道 Joe 在 The Wire 之前面临哪些重大选择,但是在剧中,他只能独自承受自己选择的后果: 一开始,和 Avon 有仇的 Omar 用从前者手下抢来的一批赃物和 Joe 交换了 Avon 的情报;很有可能这时 Joe 已经考虑过借 Omar 之手除去 Avon;当然不是因为后者嘲笑过他(这一点 Joe 已经通过那场篮球赛的赌金赢了回来),而是因为后者是个顽固的竞争对手。 然而 Omar 的刺杀行动失败了;不久后 Joe 又促成了 Stringer 和 Omar 的和谈。


在 Avon 被捕后,Joe 主动向一筹莫展的 Stringer 提出了合作,以商品换取地盘;这是他的一贯作风,而态度强硬也是 Avon 的一贯作风,他不允许 Stringer 做出看似引狼入室的决定;Stringer 只好背着 Avon 这样做了。不知情的 Avon 以为 Joe 入侵了地盘,便从纽约找来专业的杀手摆平此事;这使 Stringer 陷入了骑虎难下的情形,而 Joe 凭着生意人的敏锐想到,可以利用 Omar 摆脱这个麻烦,又让自己和 Stringer 不弄脏手。

Joe 和 Stringer

于是 Joe 再次以中间人的身份安排冤家 Omar 和 Stringer 见面,后者向前者谎称,纽约来的杀手正是他的仇人。再一次,Omar 辜负了 Joe 的期望,发现纽约人并不是自己要找的人。自此,Omar 和 Joe 便结下了"牛肉"。

Joe 和 Omar

另一方面,因 Avon 入狱造成的混乱催生了一派新生势力——不遵守游戏规则并占了西区的Marlo。因此,Stringer 和出狱后的 Avon 又有了新的敌人,双方冲突不断。不言而喻,流血冲突是不利于生意的;Joe 向合作会主席 Stringer 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后者不能平息纷争,全体成员将罢免他的职位。(造化弄人,无论 Stringer 是否能做到这一点,他都再也没有机会和大家合作了……)


顽固的竞争对手 Avon 再次被捕,可以说我们的 Joe 终于能高枕无忧了;除了两个问题——纽约来的竞争对手和有仇必报的 Omar。Joe 曾试图说服 Marlo 加入合作会并换取其帮助扫清纽约来的麻烦,可他对这两件事都没有兴趣;至于后者嘛,Joe 一定要"好好"赔个不是。 Omar 成功向 Stringer 报仇雪恨,当然也不会忘记当时 Joe 扮演的角色。Joe 矢口否认对自己的指控,自己仅仅是个无辜的中间人,对 Stringer 的阴谋毫不知情;而且作为补偿,Joe 向 Omar 透露了一个肥差——抢劫一家地下赌场。只不过未雨绸缪的 Joe 并没有告诉他,Marlo 是那家赌场的常客。 于是 Omar 抢劫了 Marlo,后者很生气,便叫手下设局对付他。同时,警方也开始了对 Marlo 的监视,只是很不巧,当时就暴露了。意识到麻烦的 Marlo 终于同意加入 Joe 的合作会了,因为后者拥有大范围的情报网——Joe 还表示自己早就知道牌局会被抢劫——能起到帮助。

Joe 和 Marlo

Joe 帮助 Marlo 查到了监视他的警察之身份,Marlo 也帮助 Joe 驱逐了纽约来的竞争。 另一边 Omar 福大命大,被栽赃谋杀后因为现场疑点重重又被释放了。这下被 Marlo 命令作伪证的 Andre 慌了,因为自己成了 Marlo 的麻烦;他只好去找 Joe 帮忙,Joe 用低价接管了他的杂货铺并答应把他送走。可 Andre 实在只是个无名小卒,Joe 把他交给了 Marlo,因为这也是合作会所包含的——合作共享。 如上所述,因为找不到 Andre,有仇必报的 Omar 便去了 Marlo 帮的集会地点并在暗中观察——这时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牌局上抢劫的人就是 Marlo。接下来,Omar 跟踪 Marlo,发现后者是合作会的一员,如此他便知道 Marlo 和 Joe 的关系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 Omar 给了 Joe 第三次"失"。为了报复 Marlo,他威胁 Joe 提供交货信息;里应外合,Omar 把货全从当地毒贩手里劫走了。合作会的成员们对此很不满意,要求 Joe 承担全部损失,因为是他的手下负责运输;面对只知道有福同享,却不有难同当的大伙,Joe 很难过,并威胁他们如果这样的话从此他就结束合作关系独占货源。

被 Omar 用枪指着的 Joe

大家收回了先前的决定。会后 Marlo 要求 Joe 交出当时负责的手下,Joe 以他是自己的外甥为由拒绝了,并提出供货方(希腊人)可以出面打消 Marlo 的顾虑;Marlo 同意了。(这里需要我们揣摩的是,Joe 之所以拒绝把外甥交给 Marlo 是因为他是家人呢,还是因为他知道抢劫的内幕) 晚些时候,Joe 的手下提醒他,如果让 Marlo 和希腊人见面,他一定会绕过 Joe 直接和后者交易。但是 Joe 很自信,认为 Marlo 不足为惧。这时 Omar 找上门来,提出以原价20%的价格把抢来的货卖给 Joe;后者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的外甥(负责运输的)对此不满。第二天,希腊人出面以多年的合作经历为 Joe 担保,证明他和大家一样是受害者。一番交谈后,Marlo 选择相信他;会后安排手下跟踪希腊人,摸清他的来路。 最后从 Marlo 和手下的对话中得知,Joe 竟然以30%的价格把 Omar 卖回来的货又卖给了合作会成员;真不愧是 Joe。


也许大家听过老虎拜猫为师的故事:猫把全部本领都教给了老虎——除了爬树,因此在老虎自以为全都学会了并背叛自己的时候得以爬上树保住性命。 Joe 也把全部本领教给了 Marlo;从信息收集——他曾经告诉 Marlo,各种资料都能在市政部门查到,于是后者通过希腊人的手下成功获得了和希腊帮直接交易的渠道;到洗钱——通过加勒比群岛的教会,并手把手给 Marlo 开了一个银行账户;还给他找了律师。 Marlo 向希腊人提出合作的意愿;后者一开始以脏款为由拒绝 Marlo。在毫不过问的情况下,Joe 给 Marlo 换了一堆崭新的钞票。即使如此,第二次见面时,希腊人还是拒绝了 Marlo 的提议,因为他不是 Joe;这就使 Joe 成了 Marlo 的障碍。 另一方面,Marlo 高额悬赏 Omar,这一回 Joe 终于没有淌混水。可私下里,Joe 的外甥却因为个人恩怨出卖了 Omar;后来 Joe 猜到了外甥的不轨,但没有对此做出更果断的选择。很快,合作会上,Marlo 观察到 Joe 的外甥与另一成员发生冲突,并利用此机会收买了前者。然而一向精明的 Joe 却没有看出端倪,还在一门心思教导 Marlo。 外甥出卖了 Joe,告诉了 Marlo 自己的舅舅参与的一切事情。那天晚上,Marlo 出现在 Joe 的家中,后者意识到前者的目的时已经太晚了;Joe 提出了一生中最后的提议以换取自己的性命,可 Marlo 拒绝了。 Joe 死后,Marlo 顺利取代了他成为希腊人的联系人,并自信地告诉后者自己学会了 Joe 所有的本事。可笑的是,转眼之间 Marlo 就把自己的新手机号告诉给了律师(律师的雇员曾是调查 Marlo 的警察)。随后,Marlo 同样成为了合作会的负责人,把 Joe 的死归咎于 Omar,并抬高了进货价格,最后解散了合作会。众人唏嘘。 Marlo 被捕后,合作会成员再一次聚首;有人怀念 Joe 在的时候,生意比当前好多了。Joe 的外甥十分嚣张,拿出枪威胁其他人,今后是他做主;话音未落,Joe 的前副手便处决了他。大家各自离开…… 也许他们能延续 Joe 的方式,Marlo 无论如何学不会的方式。


角色 "Proposition Joe" 的饰演者为已故演员 Robert F. Chew;除了身为演员之外,他还从事表演指导的工作,第四季中几个孩子的年轻演员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他本人于2013年1月17日因心脏病死于巴尔的摩家中。

 2 ) 没人有能力拯救世界,当然你有这个自由去尝试

这么说吧,《the wire》在美剧中的地位就好像《红楼梦》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地位。一台超广角的摄录机,捕捉不同群体的生命轨迹。并且即使是相互对立的个体,都被致以深切的关怀,被致以深刻的尊敬。
因此他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非凡的感动,在这部美剧之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伟大。

第五季中一段经典的引用台词是:“没人有能力拯救世界,当然你有这个自由去尝试”。我想,这五季美剧中,这段话是最好的大义要领。我们看到每一个群体站在自己的阵营中所作的努力(改变现状或仅仅是为了苟活),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差一点点就可以上岸,结果却向不可收拾的境地沉沦,这大概就是现实,尝试的过程中,他不会承诺实现你想象中的结局,对环境、对体制以及对自身的战斗总是输输赢赢循环,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个尝试的过程。

一如前几季,那些你喜欢的角色总在你意向不到的时候被暴头,奥巴马最喜欢的omar也没有逃掉这个命运,只是这种死法实在始料不及,当马隆一伙隐匿起来胆怯地躲避断腿的他时,却居然。。。当然这就是这部剧集的伟大之处。

第五季最后一集中,出现此前不多见的长镜头,让画面更美更凝重,每个看到此时此刻的观者心中大概都难掩一丝激动,一点悲怆,因为这不仅仅是巴尔的摩,不单单是美国,在那之间,一定一定,每个观者都找到类与自己运命类似的无奈与感伤。

 3 ) McNulty的慰籍(没有善恶,只有家人)

我试图不要让那句“应该得诺贝尔奖”的评论来误导我,于是我想尽量客观的回忆我的观看经历。也有人评论说,这是美剧中的红楼梦,而它的精彩,让我这个被美帝文化无限浸淫的人想要去翻红楼梦来看。说他好的人太多了,于是我只想就最后一季中大家的质疑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对于第五季的编剧有很大的吐槽。开始我也觉得,这部剧似乎也不可避免的变的瞎扯蛋了,它的冷静呢,客观呢,真实呢?但是仔细一想,这是冷静客观真实的,只是太过真实到我们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比起毒贩的警匪故事,新闻离我们更近,一旦接受了这件事情,我们的下一个疑问就变成了,所以什么是可以相信的?但整部剧的艺术性反而因为第五季的编写而超越了纪实风格,真正迈向了一个好故事。所有人都依旧在自己的生命之河中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干着符合自己性格的事情。整部剧也依旧严丝合密一针一线的把所有人编制在生活的画面中。

McNulty之前那些shit事情能够让人接受,因为他挑战的不是我们的规则,是众人在道德上法律上都能轻易判断为错误的腐败和堕落。但是最后那一季,作者通过McNulty的手开始挑战美国第一修正案,通过新闻的真实性与言论自由而挑战了民主与所谓的真相。才让这部剧真的上升到了一个不忍直视的高度。他的性格是会不惜一切不留余地的做出这样的事情的,如果我们认为这夸张了,是因为我们依旧没有准备好接受生活原本的样子。生活原本就是包含了所有,并没有应该的样子或者不应该的样子。也没有人有力量真的改变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做在某一个位置就会坐出这个位置该做的事情。我认为这也是这部剧最核心的内容策略。并不是鼓吹宿命论,而是冷静的告诉我们真实的game是如何的。它看似给了我们很多选择,但是人终究不会去选那些东西,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改写那手发给我们的牌。出生和性格确实替渺小的个体决定了很多事情。

大多数美剧都避免不了高开低走,但是这部剧并没有。故事需要矛盾冲突和张力,有开始终有结束。不能无止境的出新的东西,只为博眼球。但是第五季只是结束在该结束的地方,并给我们对于生活完整而有惊鸿的一瞥。生活之河继续轮回,前一朝人走了,自然会有新的Marlo,新的Omar,新的Rowls,新的Carcetti的出现,这些牛逼大佬们会以新时代该的东西来呈现那个时代的风格。唯一不停的只有生活。The game is the game。于是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能够期待的就是,人群中依旧有McNulty。

这部剧从戏份来说或许看似没有主角,因为编剧对于每一个人物都给出了足够的篇幅,第二季和第四季,McNulty的戏份很少,但是如果要有一个,他依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因为没有他,所有的故事就都没有了。没有他,所有人都终将被game吞噬。
为什么我认为McNulty是主角的另一个原因是,编剧依旧是多给了他一点love的。谋杀案的破案以及Marlo得以金盆洗手,这种程度上的正义伸张能够让他在剧中,最终得以安静地和Beatrice坐在自家门前的楼梯上,听着夏天的蝉叫,而不至于流连于酒吧和铁路旁。我们也得以看到人性中依旧保留的勇敢与执着这些让我们慰籍的闪光点被慰籍。

套用一句Beatrice讲了两遍的话,Family is what matters most, and maybe a friend or two who are like families if lucky. 只有家人最终是重要的,如果幸运的话,还有一个或者两个像家人一样的朋友。这不仅符合美国生活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一条放置四海皆准的道理。或许这也是编剧想要告诉我们的。
Business is business,就像the game is the game, system is system。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规则,赢家永远是那些制定规则有能力篡改规则的人,而不是按部就班玩游戏的人。生活就是生活,它也有自己的规则,它并不是被人制定的,也没有人可以修改它,于是某种意义上,生活是公平的,只有理解它的规则,才能过好人生。而家人以及朋友或许这理解规则的路上得以让我们喘息依靠的唯一的慰籍。

最后说点题外话:
从04年开始看美剧,几乎那个时候之后出现的经典,没有一部错过的。(有资源的情况,那些国内看不到的也没有看过)。然后前两年,突然不知道是真的全球故事荒,还是审美疲劳,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充斥着看不下去的僵尸超能英雄吸血鬼古装以及和翻拍改变剧外,有亮点的极少。随着breaking bad的落幕以及mad man马上要落幕,唯一值得称道的好像只有前三季的国土安全。然而突然之间,我辗转发现了这部wire。突然之间,就横扫了我的观看历史纪录,是一部爬上了无比崇高位置神作。我希望所有我认识的人都能看看,但是我知道几乎没人会去看。五季,但是每季只有12集所有,一共也就是60个小时的事情,但是我还是觉得,我这个年纪,几乎没有人会去看。
首先它太长,不是一部电影,但是如果不够长就看不到他的美。现在让人重新看一遍教父我都认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三集教父一共要9个小时。
大家都在为生活奔走,匆匆忙忙,汲汲营营。我正好阴差阳错的得以偷来半年闲日子,于是过着自己的风格,看故事。
第二,它的风格并不轻松,他的真实很难让人在已经很闹心的生活之后,依旧有心情想要涉足更难堪的内容。
第三,因为真实,初期观赏并不具备娱乐性。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真实的黑人生活和口语已经让大多数人都晕头转向,外加上所有fuck shit和骂人的段子,估计如果要打星号的话,这剧里面很多对话几乎就一直在哔。再来根据现代审美,它所有的主角都丑。我认为全剧唯一帅气的只有Stringer Bell,而他当然是一个黑的。

于是,此剧另一处神奇就这样浮现了,因为这部剧自己也不免陷入生活的规则中。Wire这部剧之于观众就是鲜有人愿意真的去搞明白的平民窟的凶杀案之余普通的Pou-leece。真实是那么沉重,普通人根本无力面对,因沉重而那么容易被忽视。即使对于那些曾经面对它的人,曾经授予过它极高评价的人,它也依旧会随着时间之流,被流行掩盖,被下一个时代的内容代替。于是我也只能期许,我能够一直记得那60个小时曾经想要告诉我的,没有善恶,只有生活原本的样子,家人和那至亲的一两个朋友或许是我们唯一的慰籍。

 4 ) 角色短评。几乎每一个角色我都喜欢,大爱泛滥

      昨天晚上看完了The Wire 第五季, 彻底服气了。 什么叫神作,这就是神作。
   我挺喜欢看电影的,IMDB 250 里的我基本全看过了, 不在IMDB250里的乱七八糟也看了好几百部。我看完没看完的英文连续剧大概有50部上下,算来看过的片子也不少了,至今认真写过两个剧评,一个是 电影 The Cinderella Man, 中文叫铁拳男人, 这片子纯从电影角度看不算顶尖,但是着片子完美诠释了啥叫男人,实在打动我。 还有就是这部 The Wire,比较喜欢另外一个翻译:窃听风云。这部片子在IMDB 排第二,在我个人排名第一。 套用别的剧评里的话,再过10年,就算别的经典作品,比如24小时这类的作品,都被人遗忘的时候,The Wire 仍将熠熠闪光。 The Wire, 可以称得上“伟大”。
   一定有人会有疑问,这么牛逼的作品为什么没拿什么大奖,播放时收视率也不是最高? 因为这部作品不纯粹是以娱乐为目的电视剧。我非常同意当年 Chicago Sun-Times 对这部作品的评价:“这是一部最有野心的电视剧,但是受制于剧情的复杂性和情节的缓慢展开。”这部作品真的够复杂,出场人物众多,片子里满是连英语地区观众都不懂的俚语黑话,主题涉及广泛。单单想看破案剧的观众不能忍,单单想看黑帮片的观众也不能忍,单单想看律师片的观众不能忍,单单想看友情亲情剧的观众也不能忍,单单想看政治阴谋,校园暴力的观众也不能忍。只有一种观众忍了,看完了,高潮了,这种观众就是最有野心的那部分观众:嘿,老子还真不服,我倒想看看你编剧把这么多东西够揉巴在一起能整出个什么幺蛾子?于是, 最有野心的观众被最有野心的电视剧折服了。别人服不服我不管,我彻底服了。
   说说这部片子的题材。这部片子的内容大约可以用以下关键词概括:毒品、黑帮、警匪、政治、阴谋、法律、教育、就业、媒体、工人阶级……靠, 连工人阶级都弄出来了,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啊?你很难想象把这么多内容凑在一起,还要把几十个人物,发生的大小故事全部理清楚,是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但是编剧和制作人,站在一个更高的立足点来讲这个故事:他们想描绘的是城市,Baltimore,当代美国众多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时代杂志评此剧: "no other TV show has ever loved a city so well, damned it so passionately, or sung it so searingly(没有其他任何一部电视剧象本剧一样如此的深爱一个城市,如此激情的批斗一个城市,如此热情的歌唱一个城市)。
   本作的编剧是Baltimore Sun 的前记者,干了12年的市政记者工作,整天就跟这些教育问题、就业问题、政治、凶杀、毒品打交道。人家用了十二年的积累憋出来一个剧本,你可以感受得到里面的含金量。每一句对白都那么精辟,那么真实,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说到这里得说一下国内的电影,国内的电影制作现在不差钱,摄影、特效,演员也不差,但是那个剧本真的让人吐血,把观众都当傻B呢?
       本剧没有主角,对我而言全都是主角儿。任何一个角色,都可以拿出去单独拍一个电影讲它的故事。下面对我喜欢的角色做一个短评。
  
  Omar Little: 够胆,够酷,够狠,有情有义,江湖豪侠, Indeed ! (我买了两件Omar 的T恤,有一件是Omar’ coming, YO. 酷毙了)
  
  Bubbles: Bub’s depot 那小推车太有型,是反抗毒品、反抗自我沉沦最好的象征。有剧评说Bubbles 自杀了, 我擦,人家明明最后活的好好的。
  
  Snoop: 邪魔小女魔头,杀人不眨眼,说话超级吊。临死之前很镇静的对着汽车后视镜疏了疏自己的小辫,问杀手:姐的发型咋样?那一刻,哥真被你迷住了……
  
  Jimmy McNulty: 私生活混乱的破案专家,我行我素,从来不服上级管教,敢于打破常规达成非凡的目标。他和乔布斯本质上是一种人,推动世界前进的那种。人家Beadie 挺好的,以后就不要乱睡觉了,……估计不太可能。
  
  Bunk: 真正的凶杀组警察,找朋友就得找这样的。那肉肉的黑脸越看越可爱。
  
  Avon Barksdale:他不要当生意人,不想统治整个城市,只想要他的Corner. 江湖大哥。哥混的就是名气,义气 ,当大哥就得是带兄弟,占地盘,谁不服就打他到服。Marlo, F you.
  
  Russell 'Stringer' Bell: 真让这哥们甩着膀子干下去,真有可能一统江湖,只可惜他太超前了,太心急了,心太黑了。
  
  Jay Landsman:这哥们就是极品啊。看见他手里卷着黄色杂志,色迷迷的,圆咕隆冬的滚过来,凶杀组警察们每次都心里暗骂:F, 麻烦又来了。骂归骂,上级喜欢他,下级也爱戴他,就算换十个警察局长,他依旧还是凶杀组的组长。
  
   Frank Sobotka : 不惜以身试法,想以一己之力挽救前途渺茫的港口业,尽力维护照顾每一个生活困难的工友。倾尽全力,努力了,失败了,他永远活在港口人民心中。 骂完编剧接着看下一季。
  
  Marlo: 知道我是谁吗?我是Marlo! My name , My Crown!!,一拳把街角拿枪的小喽啰干倒,满意的笑了。会咬人的狗不叫,Marlo不吭声, 只咬人,嗜血的街头之王。
  
  Cedric Daniels: 知进退,更可贵的是知道坚守底线,做大事的人。有他当警察局长,乃人民之福。可惜君子斗不过小人啊,古今如此,我擦。
  
  Herc:典型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玩弄点小聪明,爱贪点小便宜,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Lester Freamon:神探是怎么炼成的?如果你被冷落了13年零4个月,还一直想着怎么破案,你多半也可以成为神探。
  
  Bodie:模范小弟。找50个Bodie帮你守街角,你就无敌了。
  
  Kima' Greggs: 模范女侦探。找20个Kima 去破案,你就无敌了。
  
  Clay: 完美诠释了啥叫:Shiiiiiiiiiiiiiiiiiii t !
  
  'Bunny' Colvin: 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敢于顶住压力和风险进行改革,独自承担失败责任。哥,让我跟着你干行不?
  
  Carcetti :我相信Carcetti 是真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但是政客嘛,注定要用妥协来换取利益的,有时候只能让自己的良好愿望妥协了。

最近在重看所有季,补充几个角色的短评。

      Prop Joe: I got a proposition for you". 讲文明,有大局观的黑帮好主席。越看到后面几季越顺眼。

   Chris : 这哥们真乃煞星是也,看他那一身黑漆漆不合身的长衫,谁晚上见到他都得到废弃屋躺下。
   
   Michael: 少年版Omar。送弟弟分别那段,真让人伤心。泪抹完,枪上膛,Michael 的时代到了。

    Slim : 忠心耿耿,老大咋说咋干,不打折扣的兄弟,靠得住。

    Ervin Burrell: 就一个见风使舵奉上欺下的烂人,无耻无原则。

    Randy: 这小子笑起来太灿烂了,给第四季添彩了。

 5 ) this is Baltimore

1.
cheese说,“你在Baltimore贩毒还赚不够90万,你该为此感到羞耻”
他说得没错。这里有太多的人需要那玩意儿。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平房区、高楼区,每一个能开车经过的街角,你都能看到毒贩的售卖。
2.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任何跟毒品有关的东西都是非法的,不受保障的,要进入这个市场只有靠枪和拿枪的人,打手,他们是这么叫的。扩大市场份额只有一条路:干掉抢生意的黑鬼
所以,这个市场的商战总是伴随腥风血雨。
3.
the world never changes
Barksdale,joe,marlo,一批批玩家进来了,又出去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蓝盖货,黄盖货,就像任何一个千面女郎,她总是以不同的样子出现在人前,但她还是她,来自纽约的小妞,可卡因,才是永远的焦点
4.
为什么毒贩总是不能被消灭殆尽
忘了是carv还是herc说的:如果他们搞砸了,就会挨枪子儿或者进监狱;而警察搞砸了,只会让你领退休金
5.
为什么总是有人买毒品
这是一个好问题,剧集花了整整三季试图来解释原因——
①教育的缺失
ZF只想省钱,学校想更少的成本拿到更多的预算,只能做足表面功夫。花钱请退休的江湖人把孩子揪到学校刷出勤率,让教师给一帮狗屁不懂的孩子上数月的课程再拿已经教过的考据考试,刷平均成绩。家庭教育更是糟得一塌糊涂,dukie没爹没娘,Michel有个吸毒的妈和她爱好小菊花的男朋友,raymond还是dasmond的爹都是蹲监狱的打手,妈也是个江湖人,有个正经人家继母的randy算是好的,但只是订下各种规矩无视孩子心理也不能算教育。
这里,老辣的编剧用了全剧最狠的讽刺:最热心教育的是一个前警察局长,前帮派打手和一个瘾君子流浪者,他们都做出了一些其他人做不出的成绩,但更多的还是失败。
孩子在学校混不下去,就只会走上街头
②缺少工作机会
码头工人,绝对的蓝领,伟大的马克思口中伟大的无产阶级
他们在干什么?整天无所事事。想要有机会干活要排到三个礼拜以后,还要论资排辈,任何一个年轻人都基本没戏。没有工时,就没有钱,交不了房租,只能住在爸妈家的地下室,早餐只是加了生鸡蛋的啤酒。满腔愤懑需要宣泄,浑身精力没处使,却哪也去不了,车没油。
想着第二天醒来还会是这样的生活,估计就会让我做噩梦。现在有个摆脱这种生活的机会,你会怎么选择?
--------------------------------------------------------------------------------------
另外吐个槽,标题the wire并非贯穿全剧的主题,但也算一根主线,只是翻译成窃听线或者其他什么不好,翻成火线让我搜索出来的结果除了火线警探、盗火线就是穿越火线了,实在蛋疼

 6 ) 起于 McNulty,终于McNulty

起于 McNulty,终于McNulty ,一直不舍得今天还是看完了《The Wire》第五季。对这部剧的喜爱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Mad Men》。

在展现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上,我没见过那部剧能够超越MM。但对体制的剖析,体制内各色人等的描写,The Wire无疑是最好的。编剧一开始就没有把视角局限在罪案上,而是集中展现了美国城市底层的现实生活。其真实程度甚至达到了可以当做社会学案例来使用。对体制刻画,可以说是本剧最经典之处。

如果说这剧有个主角,那这个主角就是McNulty,他是个体制内的傻瓜,和体制格格不入。我不知道乔布斯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指的是什么。但我们有时候都应该感谢傻瓜。用McNulty来做开头结尾不是巧合。

不想再评价The Wire 的深刻、纪实风格等等,美国主流媒体已经极尽溢美之词了,也不想细论他“过于真实”,又“比较灰暗”而难被艾美待见。还是品味下全剧开头结尾的两段剧情,纪念这部伟大的剧集吧。

最后,感谢HBO推出这样一部剧,尽管收视率不是很理想,还是坚持到最后。
感谢风软,一直坚持翻译这部既冷门,又很有难度的剧,让国人能看到这样的剧。



开场:
McNulty来处理一个赌博出老千而杀人的案子:
“如果每次鼻涕佬都会把钱卷走,为什么你们还要让他来赌呢?”
“一定要啊,这是美国,哥们”

结尾:
McNulty载着被他藏起来的神经病回到巴尔的摩
“Let’s go home”
画面定格在巴尔的摩街景

 短评

好警察必须是人渣。如果时光停留在503多好,Omar在圣胡安的海边,买菜归来,身边是 Renaldo。我想像那群孩子一样,一边叫着Omar来了Omar来了,一边从他手里讨要糖果

7分钟前
  • The 星星
  • 力荐

‘迈克,我头发看起来怎么样?’

11分钟前
  • K同学
  • 力荐

五十年后, 当人们已经忘记《迷失》和《24》,甚至忘记《黑道家族》时,《线人》仍然会被反复地观赏播放,不只是在电影学院,还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课堂上。

15分钟前
  • 没来晚的卡夫卡
  • 力荐

the wire绝对是完美的剧本典范,一夜过后醍醐灌顶,涵盖整个美国社会的不同层次,任何一个角色都有可能下一刻被爆头,即使最后没有一个人成功,无畏的后继者已经在继续他们的事业,无助却随处可见温暖,这样一个剧集永远都不会终结,因为历史永远没有结局。

20分钟前
  • rivo_boondock
  • 力荐

做你natural想做的,可以做的事情。如果你想获得名利,到头来也只是被名利玩转。别想试图改变系统,象征界的能指链就是死本能,永远致力于重复它自己。任何想要改变系统的人,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系统中的一颗棋子,跟前人一样自动必须按规则行为。快乐最终取决于你的天分的驱使,跟随它

25分钟前
  • Lucie
  • 力荐

我竟然没有标最后一季…这部剧是当初加入风软的理由,所幸被我赶上翻译最后一季,由于有翻译压力,一集要看好多遍导致失去了一气呵成的激情,但看完之后那种欲罢不能的空虚感记忆犹新,当时感觉自己再也看不下去别的剧了缓了好久.那时的HBO还完全不像网飞丝毫不屌观众的观影愉悦感,可惜这样的剧再也不会有

28分钟前
  • 北落師門Hiruma
  • 力荐

神作完结,感谢风软字幕组的贡献

32分钟前
  • lv0401
  • 力荐

简评改了42分钟,最后全删了,我无法在短短140字内称赞完这部杰作,只能说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它(曾经看了六遍第一集都没看下去,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是我所观赏过唯一一部能用伟大来形容的电视剧,如果你这辈子只能看一部电视剧,那请选择HBO的火线

37分钟前
  • Angry River
  • 力荐

代表了当今电视剧最高水平。完美结合红楼梦的情怀和金瓶梅的现实主义;资本论的最佳诠释,秒杀古拉格群岛,直追老人与海,这不是电视剧,这是一个关于毒品、黑帮、警察、政治、阴谋、法律、教育、就业、媒体、种族、工人阶级的社会史诗。

40分钟前
  • 有病要读书
  • 力荐

街角的生意还是会兴旺繁荣,政客们还是会许着空头支票慷慨激昂地演说,警局还是会有人和稀泥混日子有人豁出去前程安危也要查案,还是会有值得更好生活的善良的人深陷毒瘾……没有仙丹良药也没有救世主弥塞亚,只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43分钟前
  • 子酉
  • 力荐

这应该确实是看过最好的美剧了。不整虚的,不追求无谓的观影愉悦。只有对巴尔的摩毒品世界各个细节的刻画。对这个城市的忧虑与责任。他们愤恨又爱着这个城市。桀骜不逊的jimmy,敏锐智慧的lester,叱咤风云的omar,精明却被改变的carcetti。这你妈就是最好的美剧。

46分钟前
  • Noir
  • 力荐

这个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但是理想主义永远不死。

47分钟前
  • 石墙
  • 力荐

看碟中谍什么的就像吃过一顿饭,看the wire 就像爱过一个人!

51分钟前
  • ……
  • 力荐

一周看完五季,我仿佛过完了一生。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现在的心情。任何褒扬对这部剧来说都是不够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56分钟前
  • Rebel Scum
  • 力荐

搞定!Jimmy McNulty用他40岁的双眼和134岁的爱尔兰鸡巴,带我们最后浏览了一次这个五年来被剧组以极大热情描绘的城市,以及城里这些鲜活的人们。再见啦,毒贩、警察、老师、学生、混混、侠盗、律师、法官、码头工、政客、瘾君子、记者、流浪汉们。

58分钟前
  • 回春堂朱二
  • 力荐

"You feel me?"

1小时前
  • SUMMER
  • 力荐

太好看了。一定要到巴尔的摩逛一次。等几年之后英语学好了,有时间再看一遍。

1小时前
  • 我在地铁看漫画
  • 力荐

看完只觉得其他美剧都索然无味

1小时前
  • 走吧走吧
  • 力荐

此剧看了两遍,美剧中的神剧,美剧中的莎士比亚,我这一辈子也不敢奢望、幻想能写出这么深刻这么牛逼这么现实这么神这么精彩绝伦的电视剧。瑕疵:风软翻译的版本是阉割版,许多细节去掉了,最初翻译的第一季被和谐了,虽然完美但已经找不到。

1小时前
  • 闭关修炼中
  • 力荐

看到最後,唏噓的東西太多。有感於Carver和Herc這對從第一季就在一起的難兄難弟,一起說黃色笑話,沒什麼身為警察的使命感,只想升官,誰會想到最後兩人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

1小时前
  • SSSSSSS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