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先浅谈几句。
剧本仿“三一律”的古典主义,强调戏剧性,故矛盾、冲突甚是集中,每场戏、每个镜头都推动剧情。优点,自是好看,但今的人,易水土不服;缺点,自是太像戏,生活里的矛盾不会如此集中。镜头用得满,造了压迫感,与剧本节奏吻合。然,有几处不明所以,私以为,乃经费所迫。剪辑凌厉,几乎无一处镜头被浪费。人物,傅妻之形象薄弱,符号化,望不见内心。她存在之意义,似只为剧情转折而存在。其余人物,着墨皆有浓淡,整体跃跃如生。
欲是多谈几句傅重。其名字有趣,同“负重”谐音,名如其命,每日累得像老狗一般。用今的人擅长的讲法,他是靠着可乐续命的中年男人。
他软弱,却想强硬,可强硬的模样,到有几分柔弱的可笑样子。
房屋中介是傅重老友,透了消息给他。傅重根本不敢和房东来硬的,翻来覆去地给老友一点好处,求他通融一下。该他强硬的时候,他躲起来了。
保姆阿姨和傅重签了合同,交易前他反悔了。傅重心一横,斗胆把保姆阿姨关在门外。他敢说真相吗?他不敢,他只会拖着。甚至,保姆阿姨抢走他的户口本时,他追着车,都试图保持儒雅,不可失态。他女儿要上好的学校,他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可以歇斯底里,模样显得丢人。
傅重什么时候强硬了?停车,撞到快递员的车,离开时潇洒得很。学生找他改分,他是老师,总算压过对方。他可以强硬,前提是不触及原则。傅重对前妻也是。要她改“口供”,狠得让人不认识他。两人早尽了夫妻缘分,傅重以为无可厚非,本就为了利益不公开离婚的事实,现下要你做甚么,不都理所应当?
大约,他始终是太软了。房产交易中心,影响判决的话语,大都不是他讲的。该他讲的,也让他前妻说尽了。师生恋曝光后,对着和自己同龄的“丈母娘”,大气不敢喘,唯唯诺诺起来,倒有几分他学生求人的味道。
傅重非趋炎附势之人。较之同僚,傅重丝毫不识官场之道。他的同僚,尤擅察言观色,大约混得风生水起,小道之信息,甚是灵通。傅重老老实实讲课,偷偷谈恋爱,也不敢谈得光明正大。明明是自由身,非得扮作“已婚男人”“有妇之夫”。院校里有几句闲言,便吓得不轻,心里一横,怎么也是不敢做坏事了。他不坏,所以不够狠。因为他不坏,所以被压着。也因为他不坏,最后得以自救。
傅重的生活太满了。一手,与前妻假装恩爱;一手,帮着培养女儿。细细数来,练毛笔字、学英文、习乐器、强身体,一个不落。傅重在哪一刻安然入睡了?在跆拳道班级外的休息区,与一众类似的中男人一起。仿佛,他一点特色也没有,遍天下满是他这样的男人,这样疲倦的中国人,身子乏得透顶的中年男人。
傅重是男人,也要爱。有人点评道,师生恋的副线为败笔。我不以为然,窃以为,实是神来之笔。傅重被压了太久,寻不到口子释放。他的学生谈不上绝顶聪明,但也绝不是笨的。除了年龄差,除了师生关系,这段见不得人的恋爱,是傅重鲜有的轻松时候。
他软弱,却想强硬,可强硬的模样,到有几分柔弱的可笑样子。
傅重是千千万万中年男人的缩影。丹纳在《艺术哲学》里讲过,艺术特色的形成,是对模仿对象进行提炼,从而创作出比模仿对象特色更清晰、更完全的艺术品,也是创作者理念的反映。丹纳也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时代精神和民俗趣味有关。透过傅重,我看到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和民俗“趣味”。
这样的好电影,这样的好电影,7分让我觉得很遗憾,我相信如果制片方有钱,会请一些明星,可是这个电影中的演员,都奉献了非常好的表演,即使是一个中介,或者是一个幼儿园老师,我真的不知道导演从哪找到的这些演员。这个电影有着很多长镜头,我们看到的一个镜头,也许会拍几十遍。而这几十遍,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这电影不应该当做院线电影来上,如果按照网络电影来上的话,肯定是a级,这样分账几千万也是有可能的。
非常佩服导演,编剧也是他。拍出这样的电影,就是我的梦想。
有人说这部片子中师生恋是败笔,是导演野心太大想表达太多而没表达好。
其实我有另外的看法。
师生恋中学生的家庭代表着更高阶级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有学区房能怎么样?上最好的学校就能解决家长望女成凤的诉求了?导演在这里给了一种答案,导演可能是通过这对母女来表达他的质问-学区房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另外,注意这对母女的名字,女儿袁航、母亲袁主席,都姓袁。也许袁航是一个单亲家庭。袁主席很女强人,她想安排好女儿的一切。可是,女儿就是要按自己的路去走,奈何!导演想表达的太多,用心良苦,可是没说清楚。我想,是电影篇幅太短的缘故吧。
为片子中的细节点赞,例如袁主席和傅教授在车里摊牌那段戏。傅教授刚说完自己和袁航是真心相爱,袁主席狠狠一把推到傅教授脑袋上,然后下车,撂了一句话:这次我女儿考试一定要95分以上。这一个动作一句话就把袁主席的彪悍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把傅教授的再难处境交待得清清楚楚。
太可笑了。 前提就是最大的问题:男主人物设计有逻辑问题,如此一个谨慎的一家之主、大学老师居然拖到火烧眉毛的时候才急死勾子来办学区房的事? 正因为学区房本可以也应当早早办理,故整个剧情(72小时内一会卖了一会买了)全都狗屁不通。 若把此片当成是纪实性的节目还是好好去看纪录片吧,别看这个了。 烂片。 骗小白钱的。 此片又是披了社会片外衣的悬念片。 如果真正要看那种有思想价值的片子,这样的片子我们又要淘汰掉一大堆的。 天气越发地闷热起来了,回头一看仅仅是在豆瓣上草草标注的书和影视就已经有超过500部了(当然实际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我都觉得自己俨然已经是一个职业剧评人了。 可惜了了,原先担忧过自己别成了余先生所警告的那种评论家,自己俨然已经是了。 余先生是不是有瞧不起评论家的意思呢?余先生会不会有一层意思是说:“要不你来创作试试?”
看完这个电影去搜了搜上海的学区房价格 突然就明白了这电影有多真实 底层的牛阿姨,为了儿子的婚事,为了儿子的上海户口,六十万就是她的救命稻草。当代的爱情可能不再是门当户对的组合,但也可能是房车的等价交换。牛阿姨的儿子很有意思,出场不多,台词不多,但是懦弱、胆小、畏首畏尾这些缺点甚至可以窥见他的未来,靠上吊来解决问题的人,能适应上海的节奏吗
中层的傅教授,为了女儿能进最好的小学,天价学区房也在所不惜。整个情节线都太荒诞,傅重即负重,一语双关,虽是荒诞,却也真实的可怕
我们关注教育,我们投资教育,可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怎么了,我们买三四十平、五六十平的学区房,花三百多万、四百多万,到底是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还是想挤进一个圈子?我们的孩子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要把时间塞的满满当当,我们的孩子没有周末,我们的孩子没有快乐,我们的孩子变成了父母攀比、盲从的工具,我们的教育从:Look,children,what's this?变成了:Children,let's spell it.
可是我们又不能说,这不是好的父母。傅教授是好父亲吗,他是一个好父亲,虽然他不是一个好丈夫,甚至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他的婚姻是形同虚无的泡沫,他的爱情是自己学生的一场飞蛾扑火,他的事业是勤恳不敌腹黑…尽管如此,他的车里满是贴画,播放器里满是儿歌,一切为了女儿,一切也为了学区房,于是一切也终结新一轮的买卖
上层的袁书记,管你是学区房还是高档会所,我有钱,只要我想买。可是房子我不白买,你跟我女儿亲热了也罢,成绩你要给我动动手脚,我要送我女儿出国深造。又是一个社会缩影,有真本事很重要,但是社会关系也很重要,没有谁比谁重要,天时地利人和,都很重要
以上,是送审修改一年,呈现出来的电影内容,未修改的电影该有多精彩,不得而知。
只知电影拍的实在不错,最后的长镜头最为惊叹,能抗下这组长镜头,作为演员就已经很出彩了。另外全片铺垫合理,镜子元素的应用实在是巧妙,是现实人,也是镜中人。
是值得反复琢磨的好电影。
一位大学教授为了给女儿买学区房凑钱的故事。凑钱的急迫导致他将可以买到260万的房子低价卖给保姆后。保姆的儿子想娶一个上海女子,女子在地图上画了一个红圈要求他必须在这个圈圈里买到符合标准的房子,而保姆为了儿子一再退让:房子写上儿子女友和女友妈妈的名字,房子没有她的房间。但保姆说:那又怎么样呢,儿子娶到之后就有上海户籍了。尽管签署了合同,但20万元的违约金丝毫没有约束力,教授又遭遇房东涨价60 万,理由是有人300万全额购买,教授想要打官司告房东 但女儿学区房事情紧急。后来为了凑足这60万他与一直对他家尽心尽力的保姆反悔合同,在律师事务所扯谎,向学生借钱,后来被查到面临停职检查...最后买到了学区房,中介又打电话告诉他那个房子明年就要拆迁了,他又白忙活了一趟。 阶级分化,贫富差距,城市与农村。 零零后在忧虑什么?社会越来越不公平了 看完感觉喘不上气
围绕天价学区房展开,以白领阶层对教育的观点作出深刻挖苦,写出教育制度和社会风气的各种乱象,还有买房卖房的猫腻。挺真实的,像近几年印度电影的现实题材。只是剧情太“情节剧”和戏剧化,总觉得故事走向是被副教授的自寻烦恼牵着走的,他最后的觉醒处理也有点太唐突。
镜头逼就出人物焦灼受限的生存空间,几处镜像运用将角色装在一个画面,显功力有张力。“72小时”没能成为全片主线索串起节奏,后来才知道是吴京给改的名字,原来叫《学区房83弄》,意为83场戏曲曲弄弄。小惊喜之作。
超现实主义题材!叠加叙利亚魔幻色彩! 还有千年华夏,门口两棵枣树逻辑!
观感和心理上都很难受啊。冲突堆太多,制作很糙,演员从头到尾急匆匆,看着很烦躁… 里面的演员一个也不喜欢,更不能接受让小孩扮演成这种很听话然后一直企图卖萌的样子。
悟了,《爱情神话》整部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女大梦的符号。再按照之前两部电影联合构成上海中产的表里两面的想法。我发现72小时也是男大梦的表现:与女学生乱搞男女关系,感动自我为家庭所付出的牺牲,感动自我为孩子(学区)教育所经历的磨难折腾,还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懂天懂地不懂爱。只不过还多了更多现实意义。
没想到看了个低配沪语版蒙吉。虽是过度戏剧化的现实主义,但放在国产片语境下其实已经值得鼓励。一场一镜,由空间带及人物关系和倒数时间的设计都很有效,确实营造出足够的紧凑感。师生恋这条线算最大败笔,抓马、说教且模糊焦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间悲喜剧。
看得出来导演在镜头语言方面花了很多小心思,相反故事层面为了要快节奏要反转丢失了不少细节,使得人物稍显单薄,几条线也交待的比较仓促。不过这个话题也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很喜欢结尾,鼓励一颗星
作为处女作值得鼓励,很多细节处可见导演之用心、对现实生活龃龉的深入体察、灵光一现的才气和恰到好处的嘲讽,不过整体来说,依旧存在剧作和表演都过度情节化的问题。时有失真,然而现实不就是失真的吗。
导演很聪明啊,剧本包含元素很多,虽然不太透彻吧,但浅尝辄止也都懂了。狗血是因为戏剧化的需求暂时算能理解,但情感方面可是真不理解这一番折腾。男主人物设置在善与恶的边缘试探。算是比较真实的代表。
7分半吧。东航航班上看的,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导演来讲,完成度算是相当高的~
政府15年通过降息和棚改货币化导致的房价翻倍本质上是一个债务转移行为,太多的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出现“跳价”违约、假离婚等群体旅鼠效应,无论是房子还是教育与医疗,社会的大环境是“制造焦虑”与“受迫性”买入(have to)。德国三十年的房价只上涨4%,并且德国、瑞士三分之二以上的青年人都是高级技工而非大学生,瑞士的手表与机床、德国的隐形冠军,也许天朝的未来在“蓝翔”…
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这次超前看片会。首先是梁静茹给我勇气来看这种买房电影!导演处女作,完成度不算很高,像把春晚小品搬到大荧幕,人物很多,但都立不住(尤其是富家女航航,她到底是傻还是精?都没交代)。片名让我以为会很紧张,但剧情很松散,屏幕上几次出现时间都不是倒计时,而是当日的时间。英语片名If you are happy反而更切题。
三星半,结尾好评,教授费了很大一个功夫,买着了学区房,结果还是败给了新出的政策。师生恋完全是废笔,很没有必要,感觉很恶趣味。保姆与教授家庭的对手戏蛮好看,再出现点保姆亲家的戏份,想必会更好。
为了买个学区房,家庭也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人格也不要了,最后人性都黑化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大学教授,最后变成了禽兽。这样的学区房,买来又有何用呢?这样的父亲,又会教出怎样的女儿呢?教育资源的不均,已经让中国人做不了人了。对于年轻人,剩下的道路只有一条:不要生孩子!不要生孩子!不要生孩子!
现实题材,没孩子的的觉得夸张,不值得,有孩子的表示只是日常。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公平化,亟待改善。
被演技颠覆的傅文佩!男主是“上海堺雅人”吗?快节奏,密槽点,多次反转,全片是剧场版《1818黄金眼》
故事还行的,就是演技太差了
从创投提案阶段就开始关注的电影,到见证它的诞生有些不可思议。无时不刻都在抽空打盹儿的人们,还没入口却被电话、焦虑还有无干人等骚扰的饭,层出不穷的理财电话,还有那随时响动的报警...借由学区房作为时政题材的宝贵入口,它也静静地捕捉着都市人在这里的不安。即使“牛阿姨”的扮演者可能出戏到“傅文佩”,但是她选择以命相逼苦苦求法律作为保护的外衣,还是让人不免湿了眼眶。结尾我相信已经是每一种“暗黑可能”最阳光的处理,以至于跳转到数个采访片段,都让人无法从故事回到现实中。宝贵又值得注意的作品。
非常惊喜。国内院线难得一见的现实题材,完成度也很高。由购买学区房撕开了社会现实的截面,涉及了职场的混乱、中式教育的弊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编织了层层的困境,人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现实问题奔走、碰撞,不得不怀揣着秘密和谎言。更值得肯定的是,导演有很强的调度意识和执行能力。一场一镜,还能保证表意明晰。手持摄影(人物的焦灼感)、空镜头(对人物的拷问)、构图(几处镜像使用尤其好,男主处于“虚假”的镜像里)。男主的教授身份设定也很讽刺,为了女儿的教育,不断失去教育的资格。一出很不错荒诞现实喜剧。@S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