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

HD

主演:Holly Austin,Lee Beckhurst,Nicholas Colla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重启 剧照 NO.1重启 剧照 NO.2重启 剧照 NO.3重启 剧照 NO.4重启 剧照 NO.5重启 剧照 NO.6重启 剧照 NO.13重启 剧照 NO.14重启 剧照 NO.15重启 剧照 NO.16重启 剧照 NO.17重启 剧照 NO.18重启 剧照 NO.19重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不要再披着东亚套路熬鸡汤,说一说对这部片失望的两个地方

很难在豆瓣看见一部基本都是好评的剧,哪怕是公认的经典下面也会有不少挑刺的。各花入各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在这种好评底下,太平粉饰着危机,这部剧里也潜藏着不少规训和刻板印象。

写在最前:看完这部剧之后的感想,试图提供除好评外的不同角度。

一、为什么要重生?/亲手为自己带上的枷锁

理由很直白:因为不想投胎成为食蚁兽。

女主对于投胎为人的执念其实隐隐契合了“人是一种高等动物”的刻板观念。虽然剧中也有解释说“人会选择为人,乌鸦也更可能重新选择投胎回乌鸦。”,试图以“惯性”去解释。甚至在一些人心目中,在经历人世那么多磨难后,可以不用转世为人,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嘉奖。但无疑在女主心中,她不认为这会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毅然选择重生。

但说实话,重生不就是再活一辈子吗?既然这辈子已经结束,获得重新投胎的机会,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再次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中呢?若是如此,为何不好好重新过好这一辈子,而是重复上一世的经历?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她觉得她这辈子过得还不错,所以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的必要

女主一直都处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如果以占据某种资源者作比喻,她之所以选择重生,一方面是尽可能延长她获益的时间(延长寿命),另一方面是为下辈子积攒阴德,以顺利转世为人。

这可能是刻在东亚人基因里积谷防饥、未雨绸缪的起跑线思维吧,明明还在这辈子,已经在思考下辈子的事情了;明明还在上小学,已经在思考上什么大学了;以下辈子为筹码,约束你这辈子的活动,这东亚套路熟悉吗?

二、什么是做好事的标准?主客体之间的矛盾

重生任务--如果想下辈子转生为人的话,要积攒阴德。

“民女有一事想问,请问做什么可以积攒阴德呢?”不知为何总会想起这样一个场景。

我们明明都不知道答案,也无法获得答案,于是只能自我规训,不敢行差踏错,严于律己,在猜忌中约束自己,熟悉的东亚套路II。

波伏娃也曾提到,对女性的最大压制,正是来源于她们将自我视为“他者”而非主体的习得倾向,她试图从有主导地位的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把自己看成是客体。“一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逐渐成长为女人。”,“她们学会了犹豫,学会了避免让纤弱的自己受伤。”

所以,女主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自我规训中做了以下努力:不吃作为公共财产的花的花蜜;随手捡垃圾。主线渲染的重要任务则有:避免同学爸爸的外遇事件;拯救自己的外公;不让同学遇到渣男;解救自己讨厌的老师。可以看出她对周围人的热心——她重生之后几乎没有为自己打算,都是为了改变他人的命运,也许在女主眼中,为别人规避风险带来利益也是做好事的标准,无论是多小的事,能让对方获利就是好事。

但是,矛盾的点就在于,她并非出自内心地做这些善事,实际上在前三轮的人生中,女主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很冷漠的人。在下辈子的强驱使下,她可以对拯救周围的人充满热情,但若没有这层驱使,她则会不小心露出她真实的想法,经常使用“我知道我不应该这样说,但我可以说吗?”来为自己辩护。日本社会的畸形就在于,大家都被严丝合缝地卡进社会的框架里,哪怕是要吐槽都要为自己叠盾,但叠盾这个做法不正正说明你即将要说的话或多或少是在伤害或者攻击她人?女主多次让姐妹团尴尬,比如第一集生日送蛋糕的场景,私认为作为朋友,如果无法觉察对方的心思也没有关系,但如果觉察到朋友的心思就应该用更照顾朋友的心情的方式去解决,而非直接说出来让对方尴尬。也如第二集她想劝阻朋友不要去坚持歌手梦想的说辞中,更是大量充斥着“我以为”的自我为是,如果只是鼓励一个人去做梦也要做好对方梦想失败后对它负责的觉悟,那当面碾压一个人的梦想是不是也要做好对方可能一蹶不振人生尽毁后对它负责人的觉悟?当然,更典的是,最终让女主停止这套说辞的理由不是因为朋友情,而是因为她觉得会影响未来孩子的出生。又一次,她再替别人的人生做选择和判断。

这种表里不一在第三回人生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这是心里旁白

感觉知道了为什么这辈子之后投胎会变成海胆

在很忙的时候推掉别人的荐人,而且明明知道和演员无关也要说“绝对”不会邀他来演;同时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守株待兔,就是为了避免朋友遇到婚后出轨渣男。真的很双标啊,对于这些数不清的演员,且不论真正去推荐给别人好处了,不给别人设人为的槛也已经是善事一桩了,但为何这都做不到?

连对朋友也是如此:

朋友问如有需要可以联系他

表面上:嗯 有需要会找你的。内心依旧是:绝对不会的。

想象一下你的朋友这样心口不一,内心吐槽你,不给你机会,是多么伤感的一件事情。原本成年人的世界里就很多遗忘,也不会总是帮忙,但真的有必要从内心吐槽吗?也许本剧希望通过这种吐槽达到和观者的共情,但真的有反效果。前三辈子里这样的刻薄言语很多,以上仅举一些例子。比如第一集同学附送的薯条被三人组背地里吐槽不懂得察言观色,又比如对爸爸的吐槽,这种吐槽和那种敏感的吐槽完全不是一种级别的,明知不可说也偏要说,是刻薄。而且很多时候,思维方式都更像是男本位的女性思考逻辑,而非真正的女性可能会有的逻辑。

整体来看,后面四集有试图矫正回正途,也让女主明白这辈子才是最重要的,过好这辈子,不再担心下辈子的事情,不要被未来绑架现在的自己。其实说实话重生难道不就是女主本人的执念吗?(每一次重来的人生相当于一个平行时空,其实早已不是最初那个了。)在一次一次的轮回里,难道还不够好好珍惜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吗?一定得等到拯救之后才会更为美满吗?不如,不如就好好珍惜着过好这辈子,如愿已矣。

 2 ) 友情万岁!永远爱女人间的情感纽带!

我要高呼这四个字,友情万岁!

有剧透↓

看到大结局,她们四个人在四十岁,还是走在一起,像从未变过一样自在地聊着天,分享着生活小事,谈着自己的感受,随意互相调侃……

这就是最美好的结局,这就是最完美的呈现:

她们在一百岁,也是住同一个养老院的关系。在下辈子,也是电线上并排的鸽子。

——容我且偏个题。

说实在话,我真的听厌了人们对男性间深刻关系的赞颂——这本来没有任何问题,男性间可能也会有动人的感情。

但男性间的友情常常被当作了爽朗、大气的代名词。相关赞美语实在太多了,什么为朋友两肋插刀、君子之交淡如水、兄弟如手足(下半句实在不想说),还有什么军队的袍泽之谊,什么肝胆相照、同甘共苦,什么“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等等。

与此同时,人们对女性间的感情可不是这样赞颂的,甚至很多时候贬低姐妹情谊,经常把女性间的友情当作是小气的、嫉妒心强的代名词(从这个词的女字旁也可以窥得一二)。

比如前些年很火的一句流行语,“防火防盗防闺蜜”,暗示女人都乐于雌竞并为此不惜专挑自己的伤害。比如有些一直很火的段子,一个女宿舍n个群,暗示女生都心眼多、很难相处、爱背后搞小动作;女人一起聚会P图只P自己,暗示女人都既爱美又自私。

但明明,女性的情感可以是丰富而真挚,无私而动人的。

我也真的看倦了文艺作品中对男人情谊孜孜不倦的呈现,哪怕不够深刻不够动人,也会大加赞扬。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备受恶评的东八区,里面的四个男人从学生时期就要当彼此的好兄弟,但表达友情的方式是一起去泡妞,然后当彼此的伴郎。

但就算撇开这个极端例子不谈,影视剧对男人的感情刻画也那么多面而复杂,正剧中大片中他们可以舍弃女人、为了家国/拯救天下而一起努力;职业剧/悬疑剧中,他们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利益而一起奋斗;生活剧中,他们也可以把彼此放在第一位,把女人放在第二位。

但另一方面,呈现女性友情的作品少之又少。少数以此为主题的,大概率主角们最终也会恋爱甚至结婚,彷佛女人的终点永远是男人,友情永远只能是点缀一样。彷佛女人间,不具备像男人间一样深刻的纽带,或者它终将因为各种外因内因而断裂。

尽管国内女性题材受到的关注日益增长,但大多并不能满足我的期望。曾有些国产剧以珍贵的女性友情线吸引了我,又以女主角们实在拉跨的爱情线劝退了我。

所以,格外喜欢《重启人生》这部剧。

她们的友情是那么轻,那么美好,那么令人舒适。

她们的相识是非常自然的。仅仅是家住得很近,或一个共同的爱好(电视剧社),或者都学习好,就能走到一起。在第五轮,即使女主麻美为了攒阴德而努力学习,错失跟夏唧美宝成为亲近朋友的机会,但依然一起玩交换贴纸,会记挂着她俩。

她们的相处也是随性的、互相尊重彼此的喜好,但又没有过多束缚。夏唧美宝到东京看朋友,三人一起睡地板。每个人过生日,都会得到剩下的人合送的喜欢的礼物。

她们坦坦荡荡,真诚以对。可以谈天说地,毫无芥蒂,可以吐槽调侃彼此的小毛病,但不会改变关系的本质。夏宝不擅长照顾别人的感受,比如不介绍新朋友就走开上厕所,留下两个刚认识的人——像这些,被善意多次指出过,但对她们的感情并没有造成什么妨碍。

再比如,当四个人变成两个二人组,在重聚之后,互相表达了当初羡慕对方、不敢靠近的原因。

她们是那么为别人着想。也不局限在四人组,她们对别的同学好友,也以真心相待。比如真心希望同学小福过得幸福、实现梦想,但即使知道最终会破灭,也选择不去打击他。比如知道女同学被已婚男欺骗,就把真相告诉她,让她自己做决定。比如麻美在每一轮都去帮助并不喜欢的无辜老师脱罪。比如麻美警告想欺骗朋友的药店男同事,虽然有攒阴德的目的,但也是实实在在的义气行为。

她们的友情也可以重,那么深厚,那么令人感动。

她们的关系,不因距离亲疏而消散。历经数次轮回,哪怕对方实际上和自己不再亲近,依然日复一日地学习训练,为了成为飞行员、最终能拯救她们而努力。我相信,在第8集真里出现时,没有人不会为她而感动。尽管她一带而过,略去了中间的种种心酸之处——她可是比女主轮回的次数还要多啊,她一次次经历了朋友们的死亡,而重生的朋友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过去的朋友,在默默的为她们而选择重活一次、又一次。

她们的感情,从小我蔓延至大我。真里和麻美认真学习考飞行员、改变航线的一切努力,是出于舍不得朋友的一己私情,但也含着拯救整架飞机里180个人的使命。最终,她们也确实做到了,不单单救了朋友,也救了上百人的生命。何其伟大,何其壮举。

她们的感情,跨越时间生命连在一起。她们曾在便利店前,笑着约定,变成老太太也要住一起。后来的后来,无数年后,她们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总之,这部剧看完,我心里暖洋洋的。感谢编剧,感谢所有演员,感谢全体主创。

感谢你们呈现这个东亚现代单身女性的人生、职业,更重要是关于友情的故事。感谢你们呈现出她们无憾而有爱的一生——准确来说,是经历数轮人生,拥有如此圆满的结局。

这部剧的各方面都堪称优秀,设定新颖有趣,对话自然而精妙,捕捉到很多有趣的日常生活细节,人物各有特点,情节收束完整——虽然逻辑上可以挑剔,但在情感上已经堪称完美。

就说给女主的职业安排吧。麻美在几轮人生里,分别当过市政局窗口工作人员、药剂师、电视剧制片人、医学实验室研究院、机长。而每一次工作经验,都对后面的工作有所帮助,甚至在结局的好友营救计划中也差点用上医学知识,真是环环相扣,点连成线。

我太爱这部剧了,真想把它推荐给所有人,看看当代女性无拘无束无畏的生活。

最后附上我曾整理过的一些女性情谊的类型,真心希望看到更多这方面的创作和作品,不论是剧、电影、还是小说、漫画等等。

//www.douban.com/people/157637983/status/4093921671/?_i=78729341b51595f

 3 ) 唱唱反调

我向来是不给我不喜欢的剧集写评论的。尽管我的恶趣味之一是看差评,但是我不会主动去写差评,大概是不想细致地回忆起令人不快的剧情来。这次却是个例外,或者说像是个例外。这部被观众和评论一边倒地说好看的剧集,不知道怎么的就是让我觉得有些不快。这种不快又不像我看烂剧那种辣眼睛的感觉,而是很隐蔽和微妙的感觉。所以昨晚我福至心灵认识的了这种不快的来源之后,就下定决心要写点什么记录下我的感受。

让我觉得不快的是台词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小心过头和自以为是。听起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小心过头和自以为是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具体说来,小心过头反映在女主总是认为自己的一些有心无心的小举动会产生对别人人生的蝴蝶效应,从而犯下大错,影响积阴德。这样又何尝不是一种自以为是,作为别人生命中的路人甲,自己的一言一行哪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能让别人人生翻覆?而且擅自判断别人的人生什么样才是值得过的样子,并以此为准则调整自己针对别人的态度和建议,又有一种令人不齿的虚伪。昨晚的剧情中,女主为了确保小福能够结婚生子这个剧情的顺利进行,尽力阻拦老师对小静的肺腑之言的行为,就让我看得很不舒服。在这个场景中,好像真正重要的人不再是小静或者是小福,而是女主尽力要积累到的阴德了。这算不算一种为达到目的把他人都当作手段的行为,应当是道德感很低的一种表现。

结论就是这种设定为王的剧情,根本经不起基于价值观的拷问。虽然大家都说这是有别于重生爽剧的新颖设定,但看它的价值内核根本就还是跟爽剧那种把别的人都当成手段和NPC的一样,只是表现形式略有不同罢了。

 4 ) EP8 一直在一起,原来友情也可以如此轰轰烈烈

上半段真理把故事讲完整了

原来一直都是四人组

哪怕无法和麻美她们同路

真理也从未停止过默默的守护

原先只是感慨于友情渐行渐远的无奈

现在更震撼于真理的付出

100多岁的遗世孤独,经历了多少次失去的痛苦

和真理相比,麻美这几世轮回就像是小打小闹

知道真相后的麻美

从满怀希望期待的大团圆到一瞬间痛失全部

这次由她来体验了那种悲怆

小偷家族的安藤樱又回来了

那么隐忍而强烈

一个人含泪走过隧道

一个人在新人生的门前抬起头

下定决心后退回不舍的泪水

她又回到了下一个起点

友情有时候比爱情更让人感同身受

大概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得到与失去吧

四人的感情如此美好真切

原来友情也可以这样轰轰烈烈的呀

耳边自动回响的是这首很老的歌

《M》Princess Princess

"いつも一緒に居たかった 一直想在一起 

となりで笑ってたかった 想在你的身边笑着

季節はまた変わるのに 季节还会再变换

心だけ立ち止まったまま 只有我的心在这里静止了

......"

 5 ) 看日剧的自卑感

《重启人生》好看是好看的,看完之后却有种淡淡的怅惘,哪怕故事这么温馨,女主一次又一次重启人生,到最后竟然是为了当上飞行员改变航线,拯救儿时发小的性命,第二年就毅然决然地辞职回老家找了个普通工作,在这普通之中蕴含着一种高贵,明镜似的,映照出我的伧俗。

能活这么多回,女主从没想过发财暴富,包养帅哥,或者更高尚一点,勇夺诺贝尔拯救全人类,当浅野忠信在第九集猛地出现,带着他一如既往的浓重故事感和戏剧张力,跟整部剧温和轻松的调子也太不搭,让我以为后面还会有什么大反转,他是掌控生死轮回的阎罗之类的boss级人物。

结果他一上来用毅然的神情自称是“穿越者”,转头就被女主和闺蜜嘲笑了:怎么还有人用“穿越者”这个词啊?我们顶多说自己是第二轮第三轮……

一阵阵轻快的女孩子的笑声瞬间把浅野忠信给解构了,这个49岁从昭和时代走来的成熟男子,他那一张来自宏大叙事的面孔,那一张成长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满布曾经打拼过,热血过的痕迹的沧桑面孔,就这么悄然瓦解于几位女主角的素人式表演中。

这是一种返璞归真吗?当国产剧还在奋斗,还在阶级跨越,韩剧还在浪漫爱,还在狗血复仇,日剧早已开始崇尚平凡。

追逐梦想仿佛是过时了,任何装酷的行为会被一秒拆穿,煽情更是禁区,当女主问闺蜜,看到前世恋人想当音乐人最后却在街头卖唱,有何感想?闺蜜只回了句:好想尿尿啊。

她们居然就这样任性地呆在自己琐碎的日常里,走过千山万水看过星辰大海也只是为了回老家,和闺蜜定时定点聚会聊八卦,唱K。

即使不突破自我,不乘风破浪,不去做一些迈向人生新台阶之类的事,她们也不会被指指点点,没有催婚,原生家庭没有大问题,老人的福利也有,简直是东亚女性中的贵族。

有时我不免会想,在中日韩三国里日本是走在最前面的吗?一百多年前就打开国门,改革图强,历经了惊人的扩张与战争之后也历经了惊人的毁灭和重建,从繁荣到废墟,又从废墟到繁荣,这个国家也轮回好几遍,他们富裕得够久,活得够久,所有风景都看透,又够平均,谁也不会过分羡慕谁,虽还达不到共同富裕,但曾经也号称“一亿中流”,基尼系数如此之低,普通人躺平了也能过着有尊严的生活。

然而,日本在高度发展的节点上倏然刹车,一停就停了30年。就算吃喝不愁,这样的停滞也会带来压抑的问题,日本人捆缚在繁复的礼节之中透不过气来。

难道是为了将这样的停滞合理化,才会在日剧里努力营造“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氛围?也不可能,观众没有那么傻,抽象的单纯的平淡也打动不了人,只会变成乏味,就算《重启人生》再素朴,也一定存在着故事的轴,符合人性逻辑的轴,且这个轴一定跟我八字不合,不然无法解释我追完剧的怅惘感,那种精彩是有距离的精彩,我在主角们畅享平凡的优越氛围中抬不起头来,任你腰缠万贯崇高伟大又如何?什么也撼动不了主角们的友情,而我,还活在默认所有人都想要往上爬,想要更有钱更有名的粪坑里,还洗脑自己是在卧薪尝胆,就像那个满头大汗唱《粉雪》的胖子,滑稽却不自知,沉浸在自己的一往情深中,这部剧一下子戳穿了我。

直到二刷再听到“积阴德”这个梗——起初还觉得很搞笑,积阴德难道就是乐于助人?帮同学出头,击退别人家的外遇?给老师洗刷性骚扰的罪名?——我以为后面肯定会再有什么情节来推翻,其实天地不仁,根本不会因为你做多了几件好事就把你投生到更好的地方,投生到更好的地方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人类的傲慢;结果没想到编剧是认真的,认真的让女主在每一轮生命都完完整整地帮助了她身边每个人,底色是一种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对父母要孝顺,家庭要稳定,孩子要平安生出来,成人礼上闹事下辈子会变成微生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满足的是自己对于这套价值体系的推崇,随便看看新闻也知道全世界每天在发生多少灾难,如果她具备真正的慈悲,那她会去反思社会,反思东亚家庭的结构性难题,哪怕她就好好呆在她的生活里,再深挖一点点,她也应该会发现出轨挡不住,性骚扰一直会有,女性的处境需要被改善,繁冗肿大的公务机关不会永远持续;但是《重启人生》不预备讨论那些,即便令和国号发布这样的大事对女主而言只是阻止老同学被有夫之夫勾搭的日子,她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全部想象只是未来和闺蜜同住养老院时有悬空的飞椅可以坐,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从不在她眼里,危地马拉的食蚁兽在她看来更是恶心至极(其实食蚁兽做错了什么?说不定食蚁兽还觉得人类很可怜),她不认为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连相生的,人生唯一关注的只有闺蜜那趟出事的航班。编剧是在全球化的浮躁当代竭力打造出一个小农文明的桃花源,记得从前慢,一辈子陪伴的就那几个人,同样身处汉字文化圈的我们当然熟悉这种世界观,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的初始设置,所以没有多大抗拒地就投入剧中了,要很仔细才能分辨出里面小心翼翼精致包藏着的老旧观念(比如借5岁小女孩之口说出那些劝诫的爹味话语确实让人讨厌不起来),可我也不准备计较这些了,因为一旦发现了编剧的心结,发现了那些貌似琐碎日常的情节里透出的对其他生活方式的微微不屑,我看日剧的自卑感也就没有了,说到底还是个人类嘛,还是需要一套支撑自己活下去的体系,体系与体系间本来就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懂得了所有东西的来处,也就可以原谅所有,食蚁兽长长的舌头也是造化钟神秀。

 6 ) 不想下辈子做食蚁兽,给我多积阴德啊!

最近追看的一部日剧《重启人生》真是要把我笑死。

韩剧的复活搞钱复仇搞事业,国剧的复活宫斗宅斗其乐无穷。

而在《重启人生》里,则是普普通通过日子,做做好事积阴德

但就是一部既没有爽剧套路,也没有俊男美女的日常剧,却让我在爆笑之余,留下不少感动

好久没看日剧,开年第一部就击中我内心!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推荐这部——

《重启人生》

01 啥?下辈子我是食蚁兽?

《重启人生》是23年冬季档新上线的日剧,由安藤樱担纲主演,戏里饰演一个33岁的单身女性,在老家做公务员,过着普通得完全不值一提的生活。

某天她遭遇车祸,醒来发现在一个空白的世界。

一银行职员装扮的男性告诉她:你死了,填完表确认没问题,就去投胎吧。

女主是随遇而安的性格,投胎就投胎吧,但是……

“为什么下辈子会是食蚁兽啊?!”

职员为难地回答:“可能……阴德不够?”

哈?人生难道也要存积分,做够N件好事,才能换来下辈子做人的机会?

女主万般无奈,除了当食蚁兽,就没有别的选择?

“也不是,你可以选择带着现在的记忆,重新开始……”

哈?原来还有这样的操作?那自然还是要再来一遍啊!

于是女主开开心心地选择重来一次。

重启的第二轮人生,女主并没有因为拥有未来的记忆,就发生多大的改变。

依旧是认识一样的好朋友,过普通的人生。

最大的变化就是换了“药剂师”的职业。

但为了“不想成为食蚁兽”,她努力恪守“积阴德”的准则,在这一轮的人生,她做的好事有:

阻止了幼儿园同学爸爸和老师出轨的不伦事件

帮讨厌的老师解开被当成色狼的误会

给爸爸买生日礼物

让爷爷好好吃药延长了生命

帮女同学认清情人已为人父的渣男面目……

就这么走过第一轮出车祸的时间,貌似往后的人生可以继续下去了……

然而……又发生了车祸意外……

兑换这一轮的阴德积分,是当一条可能上餐桌的鱼……

“那么,这次,人生不能重来了吧?”

“也是可以的哦,不过重来次数不是无限制就是了……”

“那再来一次!”

截止到刚播完的第五集,女主在第三轮的人生里,做一个电视工作人员,除了继续做这辈子的好事,还要把上辈子的好事再做一遍……

下辈子为人,很不容易啊!

02 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其实我也常常有这样的幻想:

如果能重来,我一定像马老师一样很多钱,像乔帮主一般改变世界。

但若真的想深一点,如我这般资质的普通人,能大翻盘的方法,大概就是买彩票了……

就算有了钱,也不一定拥有驾驭巨款的能力

女主也不是没尝试过试图翻转人生的努力,比如她拼命学习,可就算靠着多出来的30多年的智慧,只是比第一轮稍微好一点,也无法赢过学霸同学。

这也许就是在暗示:普通人的宿命,真的有多少斤两,只能做多少事。

但这并不是不好的结论,《重启人生》一反爽剧的传统,给我们另外一种更真实的角度,去审视“这一辈子应该怎么过”的议题。

比如,做做自己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

女主虽然重生了两遍,基本生活没有太大改变,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职业。

每一个职业,都给她带来新的技能,新的人际关系,新的体验。

第一轮人生,庸常的公务员,虽然没什么价值,但也学会如何面对暴躁的客户、古怪的同事和跋扈的上司;

戏里每换一份工作,女主都会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这一份工作的特点

第二轮人生,虽然因怕血不能做梦想中的医生,但当一个药剂师也不错。

这个职业让她学会辨别用药方法,成功延长爷爷的寿命。

也因为第一轮的人生经验,让她能轻松地面对那些等药不耐烦的病人。

第三轮人生,选择从事电视制作行业。

从一个跟班小员工,成长为一个电视制作人。

这一段经历比以往来得辛苦,但因为能认识有意思的明星,参与制作爆款电视剧,还能自己独当一面,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也算有滋有味。

三段职场人生,直白来说,都是所谓的“社畜生涯”。

女主不像爽剧主角,披荆斩棘赢天下。

但剧里女主一直用自己的内心独白,介绍当下遇到这些大大小小人间事,那种乐在其中的感觉特能感染人。

有一种“生而为人,也蛮好玩”的通透。

比起虚无缥缈大红大紫,如何好好过一生,也许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比如,人生的幸福,也不是简单的一锤定音

第一集女主闺蜜三人组去唱K,偶遇高中同学小福。

他年轻时想搞音乐,高中的女朋友一直支持他。

但在经历社会毒打之后,发现不是这块料,没有人气,情人分手,在KTV里当普通的服务员。

很糟糕对不对?

在第二轮人生,女主本来想断掉他的音乐梦,但想到后来他会和KTV认识的女生结婚生子,如果阻止了就等于谋害了“那个未来出生的小孩”,便作罢。

在再次相遇和他浅聊一番后,得知现在的他虽已不再执着音乐梦,但夫妻恩爱,小孩可爱,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这一刻女主由衷地感动和开心,也为自己没有横加阻拦暗暗庆幸。

当下的苦,说不定是未来的甜。过去和未来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决定的。

有时当下的优解,可能会变成未来的难题;

而当下的苦闷,也可能成为以后的糖果。

完满的人生一个都没有,人都是在喜怒哀乐里起起伏伏。

所以,改变不了未来也没什么,好好体验一番再说吧!

03 精妙的人物关系描写

《重启人生》的编剧是笨蛋节奏,是个比较异类的演员和编剧,擅长写女性时代剧,这一部依旧延续他的特点。

编剧在戏里还演了灵界公务员

尤其对普通人的小心思呈现,其细腻精度,让我好几次差点以为在看同样以“细微之中见人性微妙而著称的编剧坂元裕二的作品”

比如第一轮人生,安藤樱和夏帆给闺蜜木南晴夏庆生。

因为木南晴夏不喜欢店员送仙女棒的环节,两个朋友这次没有搞。

但木南晴夏却有点在意,并不是因为她想要仙女棒,而是

“店员会不会觉得,同样的班底,只有我没用仙女棒庆生?”

很细微很鸡毛蒜皮对不对?

但我!非!常!懂!!

我知道店员肯定不会知道这个事,但是,换做是我也会忍不住这么想!

太牛太牛!鼓掌鼓掌!

知道这个频道的朋友,请你们和我握手!

这部戏里,对人交往的细节,简直是用显微镜放大级别来复刻!

看了忍不住会拍大腿:哦哦哦!!对对对!

第二轮人生,和幼儿园同学搞不伦恋的药剂师渣男,是女主的同事。

每天早上上班女主都会第一个到来开门。

但她其实早注意到,那个男人明明比她更早到,却躲在车里不出来。

直到女主开门了,才会跟着进来。

这种行为有一种说不上具体缘由的讨厌,直到后面跟女主幼儿园同学不伦恋告吹,他居然早早到工作单位开门了。

我才恍然大悟:男人搞外遇,都是离家后上班前!

(感谢豆瓣豆友的精辟总结!)

太牛太牛!鼓掌鼓掌!

还有一个点特别印象深刻。

第二轮人生的女主在饭馆吃饭,遇到第一轮跟她经常吃午饭的同事。

有她在的时候大家都在吐槽工作太苦,老板讨厌;这一次没她参与,她们两人居然在交流恋爱的甜蜜!

为什么我在的时候,没聊到这些呢?有点在意啊。

更让人在意的事,第一轮跟自己分手的软饭男友,第二轮没有和她恋爱,然而成了年薪十亿日元的老板!

第三轮两人短暂谈恋爱又分手,他后来成为年薪九亿日元的老板!

就因为和我恋爱,为什么他就不能赚钱了!

又好笑又好气!

太牛太牛!鼓掌鼓掌!

诸如此类的人际描绘还有很多,佩服这部剧的制作人,愿意把大段的时间,交给这些看起来细碎的对话和行为。

但每一个设计都不是废的。比如前面说的生日疑惑,在第二轮女主就贴心的解决;在渣男还没搞上女主同学前,第三轮女主就跑去给他一通教训……

不止前后呼应,也带出了人和人交往的真相,状态和感受,并代入到真实里。

太牛太牛!鼓掌鼓掌!

04 真实可信的细节展现

如果是日本国人,看这部戏一定很感慨,因为随着女主重复人生故事,也一同回顾了30年日本人文化生活的变化

无数情怀细节填充在剧里的每个角落。

比如随着时间变化的数码产品,游戏机就有火爆一时的“数码暴龙”机,“Gameboy”……

通讯工具从BB机,到翻盖手机,到触屏手机;

唱的歌有《一公升的眼泪》主题曲《粉雪》、orange range的《无用的太阳》……

一些当年大火的电视剧也重温了一遍:极道鲜师、mother、卖房子的女人……

就连我这种很久没看日剧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我的青春回忆。

更别说日本国人的代入感,一定更为深刻!

还要夸夸这部戏演员的表现

这部戏里没有颜值爆表的流量明星,但每个角色的演绎真的恰如其分,很生活很真实。

“影后”安藤樱这里的发挥太出彩!

虽然不是大美女,但这部剧那种踏实过日子、好心做好事的普通女性形象太适合她了。

平常碎碎念吐槽的模样,工作起来麻利顺溜的模样,事情完成之后开心的“哟呵”的小表情小动作,都特别像我们会经常遇到的好朋友,仿佛下一秒我们就会见到,一起插科打诨,一起吹牛人生。

搭戏的夏帆、木南晴夏,我都是从她们还是少女时代就看的了,现在演起好姐妹也驾轻就熟,里面大段大段的生活台词,特别考验演技、搭戏的节奏,但三人凑在一起,把那种“为某个八卦大惊小怪”、“只有我们聚会才会聊的闺蜜心事”的女生聊天场景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仅是编剧的功劳,也有她们能力加持。

其他还有染谷将太、黑木华、松坂桃李……这些已成中坚力量的年轻演员相互配合,让这部看起来好似没有大起大落、惊涛骇浪的生活剧,多了生动活泼的色彩。

相比韩剧国际化崛起、国剧高投资制作,作为东亚娱乐鼻祖的日剧,无论从制作投入,还是演员输出,这几年有点固步自封的味道,影响力大不如前。

但并不代表这样的工业体系难出佳作,这几年日剧越来越回归凡人视角,专心创作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重启人生》虽然也套了一个“奇异的”复活设定,但摒弃猎奇,最终还是要讲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回归到如何过好小日子的本心。

搞笑的是,在第五集,已经成为电视制作人的女主,想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制作一部《重启人生》的日剧。被吐槽没有吸引点,要走爽剧路线。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你们也知道自己不走寻常路啊!

我想,无论是喜欢看有趣的剧情,还是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或者是感受治愈的心灵按摩,《重启人生》都是不容错过的好选择。

9.2分,值得拥有!

大家观看《重启人生》后,在现实中,不妨也试着“重启”一下?

 短评

友情万岁!!!看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日复一日的普通生活,隔三差五跟几个老朋友见见,去相同的餐厅吃饭,饭后去同一家ktv,唱重复的歌曲,不也是一直在重启人生么?有意思了。真是温情又可爱的小剧,看完好舒服。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笨蛋节奏怎么这么会写普通女性的可爱小心思和相处氛围,妙!

14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题材其实并不新颖,重生穿越剧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都已经拍烂了。主要是演员纯熟的演技、细节的精彩以及台词的有趣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18分钟前
  • 水蜜桃汽水
  • 推荐

编剧 怎么会觉得当人最好啊!

19分钟前
  • 比诺什么意思
  • 推荐

设定好吸引我!女主第一轮人生的吐槽什么的好真实 小孩阶段配音超级有意思哈哈哈哈

20分钟前
  • 调理一下
  • 推荐

韩国人拍重生剧:复仇!凭借掌握的未来记忆走上人生巅峰!日本人拍重生剧:为了下辈子不成为危地马拉的大食蚁兽,我要从小积阴德,就从破坏同学爸爸的婚外情开始吧,nice~

23分钟前
  • Triste
  • 力荐

第一集前半就觉得日剧我又可以了 黑木华那个角色第三集狂骂渣男太爽了吧!

25分钟前
  • hotaru☔️
  • 力荐

句句不讲女人,但全部都在讲女人的生活,把女人当人看,她们换着不同的职业,聊天里并不总是婚恋,家人从不催婚,想要做科学家于是做了,想做机长于是做了,朋友间的友情细细密密地都是日常,却也都是深情,最后太浪漫了,太感人了。

28分钟前
  • 力荐

好久没看到不苦逼的帆宝了,泪目

33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力荐

大家的演技太自然了,节奏也很舒服。预感这个剧有可能拯救近几年的日剧瓶颈期,而且发现卡司全是实力派,整个期待住了。(00后表示转生后的学生生活好有共鸣,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

34分钟前
  • Akisame
  • 力荐

她们立刻辞掉了飞行员工作吗……所以说女主几个,其实毫无事业心,对恋爱更是丝毫不感兴趣,就是友情脑,真是非常珍贵的设定啊!

36分钟前
  • phoebe
  • 推荐

所以搞科研比较容易转生成人吗,这辈子多了一些安慰呢

38分钟前
  • E
  • 力荐

一开始我以为三个闺蜜是假闺蜜,结果竟然是真的…只能说日本人的日常对话实在太客套了,又琐碎又客套…

43分钟前
  • C_Soong
  • 推荐

怎么会有人不想下辈子当一只危地马拉的大食蚁兽

46分钟前
  • mоmо
  • 力荐

这才是霓虹剧;琐碎的对话和日常流构建起来的是妙趣横生的“太懂”,无处不在的霓虹特有的人情世故和“氛围”自带冷幽默的笑点,再加上卡司演技自然、导演转场丝滑,首集开了个好头,稳住。P.s.同样30+,生日聚会那段是监控了我和姬友们的日常吗。

49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感动温馨 没有男人

51分钟前
  • 亡者
  • 力荐

完结撒花,最完美的结局。//你们最珍贵!//玛里琳的等待只为与你相遇!(´;ω;`)ウゥゥ//辛苦做的电视剧居然第一集都看不到,悔しい//华妹用最短的时间贡献了最大的反差。妙!(后来发现水川姐姐也是这个路数的)//即便重生也不会有太多金手指,但是却可以弥补很多小时候的遗憾;没有阻碍他人人生的正常发展,因为知道即便这样走下去,对方也有美好的收获;跳过明知会BE的恋情,给了友情更多的时间。这些小碎片的合集,才是重生的意义。//开篇以为是30➕女性的碎碎念生活剧,中途才发现居然是重生设定!只是别人转世重生是为了复仇,咱这是为了积德下辈子不做食蚁兽(押韵了)。第一回阻止幼儿园同学的爸爸出轨老师大作战,成功!全员演技自然,剧情清新舒适。前半集伏笔,后半集收线,竟没有一处废笔。非常推荐。

52分钟前
  • 多喜养福
  • 力荐

重来一次,没有金手指,没有逆天改命,只是把简单的生活过好一点,把曾经的遗憾补回来,让自己去享受生活,感受生活,这才是生活的意义啊。

57分钟前
  • 月上无风而殇
  • 力荐

什么都记得的人才最孤单

60分钟前
  • 和鸟
  • 力荐

你们有没有发现第四集女主换成感兴趣的工作后,状态完全不一样了,人都精神很多,可能也是我心理作用,我也想换工作了

1小时前
  • 呱呱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