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战斗民族的事,我今知之矣。
《维京:王者之战》上映时,普京放下身段,亲自为其站台,击节赞赏,电影拍的好,老夫要二刷!与其说普京为这部电影站台,毋宁说他是在为电影中的主角弗拉基米尔打Call。
在俄罗斯历史长河中,不乏一手遮天的狠人,伊凡雷帝,罗曼诺夫,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斯大林……这些狠人得以施展手段、叱咤一时,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脚下这个优质平台——俄罗斯帝国,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平台,是由弗拉基米尔大公一手锻造的。
吃水不忘打井人,弗拉基米尔这个名字在俄罗斯家喻户晓,一代又一代俄罗斯枭雄,更是以他的事迹激励自己。列宁的原名,叫作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普京的全名,叫作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枭雄不匮,良有以也。
可惜,描写战斗民族始祖的这部电影,却在电影的口碑大战中一败涂地。豆瓣5.9分的战绩,已是强弩之末,看完全片后,忍不住叹息,导演这个三流厨子,浪费了顶级食材。
不过,拍这类民族英雄的主旋律电影,历来吃力不讨好。该片差强人意,除了导演力有不逮,是否有政治上的压力,还真不好说。
毕竟,电影主角弗拉基米尔大公和普京同名,而“普京大帝”,那可是得过黑带九段的生猛行货。
贰
“战斗民族”的诞生,其实是个大乌龙。
俄罗斯境内,斯拉夫人占多数,所谓战斗民族,即是指斯拉夫人,说得确切一点,是东斯拉夫人。
在漫长的历史中,东斯拉夫人一直作为蛮族而存在,说好听点是一盘散沙,说的不好听,那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电影《维京:王者之战》片头,有一句毛泽东名言: 历史是症状,人是疾病。中国这边厢,经过秦皇汉武,都进入隋唐了,东斯拉夫人还在乐此不疲地玩原始公社那套,为抢夺土地和财物,各部落联盟之间混战不息,打得头破血流。
看来,作为历史的后进生,东斯拉夫人确实病得不轻。给他们治病的大夫,是北欧海盗——维京人,治疗方式是“打救”。
早在挪威海盗袭击林迪斯法恩之前,瑞典的维京人,就开始染指俄罗斯西部水域,干着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勾当。这些生猛的北欧海盗,被称为罗斯人,意为北方人或诺曼人。
或许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作祟,被蹂躏的东斯拉夫人,对这群北欧海盗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感情。据俄罗斯最古老的编年史《往年纪事》记载,公元862年,东斯拉夫各部落达成一致,找一个天纵英才的罗斯人,来当他们的王,结束无休止的混战。
这个人就是罗斯人首领留里克。
留里克欣然接受邀请,携同自己的两个兄弟伙,以及一众亲兵,来到东斯拉夫人的地盘,沐猴而冠,建立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死后,因其子伊戈尔年幼,叔父奥列格行周公事体,独掌大权。882年,奥列格南下攻占基辅,颁布《罗斯法令》,由此,形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的两任“老大哥”,留里克和奥列格,都是维京海盗的后裔,而基辅罗斯的大多数居民,则是东斯拉夫人。也就是说,基辅罗斯其实是东斯拉夫人的国家,事实上,它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以及白俄罗斯人共同的第一个国家。
当北极熊注入维京海盗之血,战斗民族诞生。
叁
昔日的海盗王,成了基辅大公,不变的是血液里的躁狂。
每到秋季,基辅大公就拖家带口、率领大批亲兵威风凛凛地跑到农村去“打秋风”,逐村逐户地向村民敛取财物。这种明抢暗夺的强盗行径,乃是维京海盗的旧习俗,明明是狗改不了吃屎,皇室却美其名曰“索供巡行”。
此时的东斯拉夫民众,也感染了几分北欧海盗的癫狂气质,早已不是当初的软柿子,吃点喝点没啥,别太过分——如果你要作暴君,那我们就是暴民。
公元945年,基辅罗斯大公伊戈尔前往德列夫利安,向当地村民索要了大批贡物。返回途中,伊戈尔觉得还未尽兴,决定来个梅开二度,再回去搜刮一番。于是,他让大部队驮着财物先走,自己带了少数亲兵,又折返而来。
村民闻讯,得知胡汉三又回来了,怒不可竭,他们开了个紧急会议,得出结论:一只狼来到羊群里,如果不杀死它,它就会把羊都吃光!在村民的围攻下,伊戈尔和他的鬼子进村小分队束手就擒,最后被村民捆绑在树上,裂尸而亡。
暴君伊戈尔死后,他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即位。
这个斯维亚托斯拉夫,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弗拉基米尔的父亲。据拜占庭史学家描述,斯维亚托斯拉夫中等身材,膀阔腰圆,浓眉大眼,头顶半秃,十分大胆。
公元965年,斯维亚托斯拉夫率军东征,击败伏尔加河畔的保加尔人,又转向南,占领哈扎尔汗国首都,经海路辗转达盖斯坦,征服雅西人,一直挺进到亚述海岸。三年后,他又夺取了保加利亚大片土地,占领多瑙河沿岸八十座城池,大大拓展了基辅罗斯的疆域,风头一时无两。
与他老爹伊戈尔不同,斯维亚托斯拉夫不屑于从“穷鬼”身上搞钱,他直接派手下去拜占庭帝国索贡,要站着把钱挣了。
拜占庭皇帝眼高于顶,无视斯维亚托斯拉夫的敲诈行为,只是装聋作哑,哼哼哈哈地打官腔。斯维亚托斯拉夫大怒,率军队直指君士坦丁堡。
当时,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军队有一万人,而拜占庭投入抵抗的有生力量,则有十万之众。以一敌十,斯维亚托斯拉夫毫不胆怯,在战前动员时,他这样说道,我们已无处藏身,无论愿不愿意,都得彻底拼杀一场,为了不玷污基辅罗斯的威名,我将和你们一同作战,绝不临阵脱逃,哪怕脑袋掉在地上。听了统帅这番话,将士们齐声高呼,你的脑袋落在哪儿,我们的脑袋就落在哪儿!
这场硬仗,直杀得日月无光,尸横遍野,所谓哀兵必胜,罗斯军队以少胜多,以极大的代价取得了胜利。
世间之事,勇猛往往输给权诈,权诈则常常败于命数。
斯维亚托斯拉夫虽勇冠三军,所向无敌,最终还是死于拜占庭皇帝的诡计。眼见罗斯军队勇不可挡,拜占庭皇帝提出议和,以堆积如山的珠宝,换取了一纸合约。
在返回途中,斯维亚托斯拉夫遭遇埋伏。原来,这是拜占庭皇帝的借刀杀人之计,他一面达成合议,一面暗中通知佩切涅格人的首领,于险要之地设下埋伏。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幸存的罗斯士兵,经过连日血战,已无法抵挡这次奇袭,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斯维亚托斯拉夫死得最惨,首级被割下,头盖骨被制成杯子,镶以黄金,作为酒器。
斯维亚托斯拉夫死后,三个儿子为争王位,手足相残。长子雅罗波尔克杀死二弟奥利格,幼子弗拉基米尔又干掉了哥哥雅罗波尔克,成为最后赢家。
兄弟翻脸,刀剑无眼,此乃历史宫廷权斗之套路。
肆
电影《维京:王者之战》中,透露了弗拉基米尔的私生子身份,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大有用意。
弗拉基米尔作为一代伟人(奸雄),在俄罗斯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么一个香饽饽,搁在哪个国家,都是件长脸的事儿。
作一个猜想。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弗拉基米尔虽然极大地影响了本国文明进程,但他毕竟是北欧海盗的后代,身上流的是维京人的血液,未免有点美中不足。如果弗拉基米尔有东斯拉夫人的血统,岂不妙哉?于是,就编排出弗拉基米尔是私生子,母亲是东斯拉夫人,是正统的俄罗斯民族血液。
私生子这些事儿,本不值得炫耀。俄罗斯的史书和电影,却对这件裤裆里的细节津津乐道,不胜其详,大抵就是出自这种心理。
不管真相如何,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荣光,让弗拉基米尔同志勉为其难,当一回私生子,是件划算的买卖。
弗拉基米尔当政35年,他是基辅大公中最有作为的一位。当时流传民间的口头文学《壮士歌》,称颂弗拉基米尔为“红太阳”。
弗拉基米尔先是平息部族叛乱,再对外用兵,占领今波兰、立陶宛、匈牙利的大片领土,一针一线,一兵一卒,绣出基辅罗斯的辽阔版图。
然而,弗拉基米尔最大的贡献还不在于此,而是让东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
这个重头戏,在电影中有充分表达。
988年,拜占庭皇帝瓦西里二世遭遇叛乱,向基辅罗斯求救。弗拉基米尔开出一个条件:娶皇帝瓦西里的妹妹安娜公主为妻。
电影中,跟弗拉基米尔有关系的女人不多,满打满算,也就是蛮人公主罗格涅达、嫂子伊莉娜、拜占庭公主这三位。但据史料记载,弗拉基米尔同志妻妾成群,嫔妃如云,具体数字不详,但可以肯定,人数在八百以上,此外,他还经常跟自己臣僚的老婆通奸。
瓦西里二世听了这个条件,暗自叫苦,这不是把自己妹子往火坑里推嘛。但国难当头,也只好忍痛割爱。在答应之前,瓦西里同志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弗拉基米尔必须接受基督教,信仰上帝。
这正中弗拉基米尔的下怀!
原来,弗拉基米尔早就想给基辅罗斯的子民换一套信仰了。娶安娜公主,还真不是因为好色,而是出于宗教和政治目的。
基辅罗斯原为多神教国家,有善恶之神,太阳神,风神,雨神,农神,水神等,再加上从维京人那里舶来的战神奥丁,雷神托尔,可谓满天神佛。
神灵的超载,使民众难以管理。
弗拉基米尔曾在基辅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神庙,把斯拉夫人的神和维京人的神都装了进去,然后在众神中,竖立起雷神托尔的雕像,目的是让大家有个主心骨。没想到,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引发骚乱,导致数人丧生。
在电影里,野蛮的异教徒们为了求得神灵保护,献祭活人,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因此丧生。
自那时起,弗拉基米尔就一直心心念念地,要找个真正靠谱的神来一统天下,结束多神教的混乱。
和安娜公主结婚后,弗拉基米尔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下令各个省地,将泥胎偶像统统砸碎,并在全国范围内修建教堂。他还强制基辅城所有的人,都到第聂伯河边洗澡,受洗为上帝的子民。
随着信仰的统一,基督教的传入,西里尔字母在罗斯被普及。罗斯人开始大量翻译拜占庭的神学、历史、地理、文学等作品,同时开始创造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
伍
弗拉基米尔引入基督教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统治和管理。
在他看来,拜占庭帝国的专制统治,就是建立在这种一神教的基础之上,基辅罗斯要想复制这种模式,引入基督教是个捷径。
削平信仰,方便统治,这纯属奸雄心事。但引入基督教后,很多史料显示,弗拉基米尔似乎真的发生了变化。
他每天都为贫病之人施舍食物,请那些老弱病残和自己一同用餐,并且安排手下,整车整车地给穷人送去面包、蔬菜、肉类以及蜂蜜酒。他还遣散了后宫妻妾,废除了死刑,在各地兴建学校。
看来,信仰可以驯悍,战斗民族见到上帝,也肝儿颤。
《维京:王者之战》一上映就兴匆匆的跑去看了,朋友们都以为我对「王者~~」一类的电影茗有迷之好感2333
当然不是,主要是因为看到俄罗斯电影,很是好奇
話說前些天看完后本想直接给评,思来想去还是先做了些小功课,了解一下历史背景,虽然不会用在此次影评上,但满足了我考据强迫症的习惯
若要简短给这部电影评价,我认为:本片很吃观众口味,有亮点有硬商,因此无法形成良好口碑非常合理。
以下就是我认为的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叙事:
男主角的情感描述虽然前期已有铺陈但在结尾处的转变过猛稍显尴尬,整体观看下来就是95%战斗+5%的宗教,其中结尾处的宗教意味就包含了4.9%,使得全片叙述破碎甚至突兀。
人物刻划:
同样是尴尬,本片三王子弗拉基米尔可说是男主角/唯一主角,次角则包含了他的家臣、两位女性(他的妻子、大嫂),家臣另提,情感发展上虽不完美但相对完整,但男主角与两位女角在刻划上硬伤无数。
1.男主角:弗拉基米尔出场设置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是一个多数电影会出场的伟光正男主角,他爱面子、脾气冲、滥情、本性不坏。
通篇并未提及这位身世遭人唾弃的三王子何以聚拢人心,毕竟打打打杀杀杀并且还能击退敌人,这就够了,但一对上两位女角就很尬,并且是三位角色一起尬。
2.女一:首先是这位正室,这位金发姑娘罗格涅达一出场同样得我好感,她直来直往不掩饰情绪,开始她与弗拉基米尔的对手戏我看的蛮开心的,难得可以看见一位(凭喜好)主导自己婚姻的公主。不过大家都知道不听命主角的大多运势不好,罗格涅达公主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国家、包括父母,她年幼的弟弟形同人质,这意味着公主为着幼弟的安全而屈从于弗拉基米尔之下……上面这样的陈述听起来没啥问题,不过人物性格的转变就显得奇怪,电影给了这位金发妹子意味深长的镜头,包括她对弗拉基米尔的怨恨、深情款款、与大嫂的争宠、听壁角得知丈夫又要娶妻时的惊恐,这些镜头可以当作是为了丰富罗格涅达而设计,但转变毫无来由,且镜头误导了观众去猜测这位女性对于接下来的剧情转折占有重大意义──并没有,就是纯粹的给了这位美人镜头,我们可从其中推测她或许对丈夫又爱又恨,但讯息依然单薄,显得鸡肋可惜。
3.女二:接着是小三……弗拉基米尔的大嫂,史书称「可能叫尤莉雅,一位拜占庭修女」。拿现代人眼光去判定娶自己亡兄妻子是对是错毫无意义,这其中不只情.欲还包含了权力继承、安抚兄长旧部,影视作品用爱情去美化这个过程也并非不可以,但就像前面提到的,尴尬。
这位尤莉雅一出场就跟罗格涅达走完全不同的路线,知性、优雅,同时还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教徒,这个设置为电影的结尾埋伏笔,虽然撑起这个伏笔的理由有点不足。不管如何,最开始她被弗拉基米尔所俘,在与丈夫重逢时两人的互动没有恋爱酸臭味,但也可以看出他们互信互重。或许尤莉雅相信弗拉基米尔不是杀害自己丈夫的凶手,或许她仁慈得出场设置让她决定原谅这位小叔。可随着剧情中段给了她分外多的美丽镜头我就发现不妙了,尤莉雅毫无来由的就跟弗拉基米尔发展出了暧昧,且超乎大嫂小叔的心灵相依情谊。
弗拉基米尔要多找几个女人没问题,历史就是这样写,权力博弈下,贵族多找小王、小三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弗拉基米尔当时对罗马使节霸气一句「我不要黄金,我要安妮」──他要迎娶拜占庭、当时已知世界最高贵的女性,这非常合理,也让这个富有野心的人物更添魅力。而他要搞儿女情长也可以,强娶第一美人、勾搭大嫂,历史也是这样写,电影想要美化、不至于伤风败俗去掉强.奸设定是情有可原,可惜就败在那描写不利的的儿女情长上。
说到这里好像我非常不喜欢这一部电影,正好相反,虽然我是女性,但偏好看战争片,也很喜歡這部片。
《维京:王者之战》险些要跨入R级,镜头并未带观众直面断肢、血肉模糊的场景,不过光靠战斗场面、原始的战前仪式、烧杀掳掠,同样可以让我感受到满屏幕的贺尔蒙味与厮杀的酣畅感,这种几个镜头就营造出的原始、迷信富有力度且深得我心,让我觉得自己正在看伯纳德康威尔《亞瑟王》、《萨克逊编年史》,这是权游、斯巴达克斯都不能给我的享受。
最后,话外提几个槽点,关于男主角的颜:
1.有些角度他好像囧.雪诺……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人脸辨识有问题
2.男主角的鼻梁歪的有点明显啊,不错不错,这样才有时常参与械斗的真实感2333
一个很怂的私生子王子,因为身份,反复经历效忠、背叛、抛弃,从一个暴躁又无能的性欲野兽,变成一个脑残又伪善的虔教徒。这里面体现的不是宗教的力量,而是编剧为了艺术效果,对历史的篡改。除了服装,道具还不错
大型基督教宣传片
一部还算不错的第三罗马性自我催眠 维京人代表的丰饶之力 愚昧但朴素的斯拉夫异教 脸谱化严重的内亚游牧民 以及代表秩序文明的拜占庭 在扭曲历史现实之余 赋予更多史诗色彩。奇怪的片名带来噱头 如果叫《弗拉基米尔》或者《罗斯受洗前传》 都要妥当很多 不过当真那般 可能也就不会引进叻
难怪俄罗斯是个战斗民族,原来维京人就是他们。最后的净化我就不吐槽了,上帝原谅我想吐槽的心。。。是不是我们国家打战比较会动点脑子讲究下战术啥的,而不是像他们依靠蛮力怪力神力啥的,不过也是,我们亚洲人这身板子还不动点脑,分分钟就被这些维京人秒灭了。。
叙事有点老套,算是及格之作。战斗种族就是直爽,丝毫不避讳弗拉基米尔大公做过的杀兄抢妻诸多恶事。古代罗斯的大战简直没法看,粗糙简陋如乡间部族殴斗。普京大帝说得二刷,是对脸盲患者说的吧!人名复杂,人物诸多,脸盲患者能看哭!
战斗民族版冰与火之歌,完全浪费了维京海盗这么好的题材,全片透着一股浓浓的山寨感和廉价感,主题一度跑偏。唯一看点在于演员,这种题材战斗民族基本不用费太大劲化妆,拿把剑就能直接上。
本来好奇俄罗斯人怎么拍这个题材,查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有这个牛人的存在:他集合了维京人为自己的俄罗斯服务。如果按照美剧的布景等等来做标准,这个剧好像在布景跟道具上做了很多努力。
杀,杀,杀,有战略眼光
维京人还是请看《维京传奇》。不是说这个不好看,动作画面很有权力的游戏的感觉,还是很血腥很爽的。但是记老毛子的名字太难了,你让我怎么入戏!
基辅罗斯帝国的崛起。
看得我全程脸盲症发作。片子还好,相当直男的片子,战争场面不错,血腥暴力,道具细节也很好。可惜男主设定太怪了,单纯到傻一样,多亏兄弟们厉害。另外,结尾走向非常神奇。
以为是战斗民族建国史,原来只是蛮族基督教化史……想起加缪讲古希腊向基督教文明转变过程最重要一点是涅墨西斯-报应女神和复仇女神的消亡。后者永远在大地上追逐血亲相弑者……颇类中国春秋大复仇观。而基督教只需面对上帝及其代理人忏悔即可免除罪孽,成为“圣徒”。没有因果,取而代之末日审判……
第一次看俄国片,制作非常精良。场面恢宏大气,历史主题明确。极具爱国注意教育的精神,挺棒的!
近年俄罗斯制作的历史片真是越来越大场面了,是哪个寡头买了相关产业咩?弗拉基米尔王子逆袭与带领罗斯人民受东正教洗礼的故事....男人看应该可以打四星
作为个俄五毛,对毛片总是满怀期望,这些年却一次次失望。文艺和商业皆让人伤心。关于基辅罗斯和毛子民族及其信仰的兴起,该片拍的莫名其妙乱七八糟,就像彼得堡冬天雪地里常见那些醉鬼,胡言乱语胡乱挥打。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有了酒狂般的诗兴。
维京人的冷兵器之战,战斗民族的杀与操之歌。终于第一次在电影院看俄罗斯语的俄罗斯片(可惜之前的《他是龙》在大陆上映只有英语配音)。战斗民族的古代战争戏简直和阿三的古代战争戏一样精彩彪悍!!Irina太美了~~!!!感觉比弗拉基美尔的妻子还要美~。
还以为是烂片....没想到能勉强到及格线。拍的有模有样的,尤其造型、场景美术方面,好几场戏的视听也可圈可点。俄罗斯票房年冠,工业程度可一窥。不过无可奈何的乱世枭雄式剧本写的较为笨拙陈旧,人物也都较为脸谱无趣,可以说是很多流水史诗的通病了....
嗑药男强奸嘴贱女后,以正义之名设计鸿门宴杀死哥哥,勾搭嫂子,然后利用嫂子妄图成为罗马大帝的女婿,破城后看见金子发了狂,放下了屠刀,喝了另一盆迷幻剂,幻觉出一大群白衣人在河里洗澡,圣洁的光辉照大地。完。
科普一下,战斗民族不是称赞俄罗斯人骁勇善战,事实上老毛子战绩差到极致,从公国到苏联,只有忽悠炮灰和欺负弱小的本事。不是靠天气和境内远古水平的道路建设,已经被亡无数次了。战斗民族是称赞北极熊人民非常中二,类似咱北方话彪乎乎。说到电影。。。人造脸盲我只服这部电影。还有一部是绝命海拔
人名真的是记不住啊,人脸也没记住几个,一打仗就不知道是哪两边为啥打,不是电影的错,文化差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