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2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3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4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5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6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3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4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5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6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7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8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9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85分钟流逝的过程】

真相是一种美丽又可怕的东西,需要格外谨慎地对待。——J.K. Rowling

1、一个经历过绝望的人会不会害怕死亡?这里所有的回答都应该加上一个“也许”。Simon的答案是No,他很成功,有事业,至爱的家人和真挚的朋友,在某种无可逆转、只能越来越糟的疾病面前,他选择预约死亡。这同样是尊重生命与个人意志,就像一些人为了自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结果都是为了这句:我不后悔。

2、死亡是横亘在出发和回来之间的一道天堑,没有回头路。任你折腾半生,天花乱坠,顷刻间化为乌有。疾病一点点剥离你的健康和生而为人的尊严,你不知道明天还会失去什么,什么时候一无所有,这时候你还能相信什么?

3、活着,就是要遭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不管你是否接受。有人选择勇敢面对,有人习惯于仓惶逃避,但死亡却是一个盲区,在它面前基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只要还记得生命中无与伦比的那些欢乐,也就足够了。

4、面对身体各项下滑的机能,你不知道今天病痛会拿走什么,你会丢掉什么。从惶惶不可终日到坦然接受,是一段漫长的过程。甚至谈不上艰难的选择,你能选择的何其有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命运引领自己坠到深不见底的深渊,你仍然不知道明天将失去什么。

5、然而,时不我待。纪录片中的Simon 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了么?聚会,温暖,情谊,绝望,厌倦,还有不如离去的决心?他显然不是生无可恋,而是在无可选择的时候,他只剩下唯一的,可以主动抓住的机会。连死亡都能当成机会的人阿,无语,灰心~

6、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生命的最后一段路尤其难走,当当每时每刻都成为最后,很难说当你面临如此绝境,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结尾处,Simon用手机播放他提早录制的给妻子的留言,一边下意识地去抓妻子的手,轻轻握着。然后镇定地,甚至有些急切地打开了输液器的螺旋,奔赴死亡的怀抱。

7、在绝境面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是否比我更勇敢?当然我们并非站在截然的对立面。在这部纪录片《如何死亡:Simon的抉择》面前,没有所谓的观众,诸如“我觉得”也基本没有立足之地。静静地看完了,85分钟流逝的过程,就算是对另一个人的陪伴,也算是对自己的关怀。

 2 ) 关于死亡

电影里的摘抄:

无论你曾经多么坚强,当你的身体生了病,你就会变得脆弱。

瑞士的宗旨是:必须身患疾病,必须意志坚定,必须经过长时间考虑,我必须要听你说,而且确认你并不是过早地抛弃自己所被赋予的最珍贵的生命。

不得不放手的人相对于逝去的人更痛苦。

选择安乐死比接受安乐死更为简单,因为你死了以后你就不在了,但你的妻子仍然要活下去。

死亡不一定就是很糟糕的事情,死亡可以是像个仪式一样的事情。

我想如果你爱某人,最终你还是应该尊重他的意愿。

而身体慢慢衰竭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花整整10个月的时间来慢慢聊,比遇到车祸而丧生强多了,我们已经把能说的话都跟对方说了。

为了让他的生命值得延续,我是否做得足够多了,这是我一直在纠结的。

整个纪录片记录了西蒙实施安乐死的全部过程,一开始西蒙决定安乐死,家人们非常强烈的反对,到后来西蒙也动摇了,再到后来西蒙病情突然恶化,西蒙自杀未遂,家人们理解了西蒙的想法,最后西蒙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实施安乐死。纪录片但是也很像电影,会有特别真实的感觉。

西蒙是个有好胜心、特别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幽默风趣的人,他掌管公司、在朋友同学中也是主心骨,他还有幸福的家庭,我觉得这是普通人奋斗一生想要的童话故事般的结局了吧?但是他在实施安乐死的2年前,女儿因骨癌去世,现在自己又患上了绝症,很难想象他自己是怎么面对这一切的,他会不会不甘心?会不会埋怨命运给他开的玩笑?让一个人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然后再一次又一次地给他打击,目睹自己的生命走下坡路,被疼痛折磨,他幸福美满的人生就这样被病魔按下了暂停键。

生命是灿烂且残酷的,绝症病人的每天只能等待命运的宣判,虽然安乐死一直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但是通过这个影片能理解到一些人想要安乐死的想法。他们并非不热爱珍贵的生命,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其实对于自己来说,这一辈子已经很满足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和事,他们活在亲人朋友的“爱”里,疾病的折磨让他们失去尊严,如果早晚有一天我们都要告别,那不如找一个美好的日子我们好好“告别”。面对死亡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对身边的人永远保持着“爱”吧。

 3 ) 为你感到欣慰

看完这部纪录片 为Simon感到欣慰 人这一生 有多少人能在生老病死面前有选择 Simon做到了。 对于一个如此骄傲的人 安乐死是一种解脱 也是一份对自己的负责。其实,非当事人, 都无法真正理解安乐死之于他们的意义。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过早的放弃自己的生命,就算最后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不能思考,你还有呼吸,你还活在这个世界,你还有家人朋友,你为什么不珍惜。。。这些都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Simon的意愿。他觉得是时候了,他这一生有了美好的家庭,事业,朋友,他承担着那些甜蜜的责任和负担,他觉得是时候为自己做一个选择。我欣赏他的勇气,这个世界上,活下去是一种本能,死亡才是你最终的考验。

 4 ) 那就死一死啊

健雄经常嚷嚷,如果哪天瞎了他就自杀。而我呢,要脆弱得多,最近两个月大概平均三天在线上线下同时呼号“活不下去”或是“想自杀”。

这类毛病从何而来不是这里探讨的主题,“怎么去死”(how to die)才是。路口岔开的那条路是这部片讨论的问题。

在这部片里,西蒙的路口是对人生失控。歌唱家哑了,舞蹈家瘫了,风趣爱说笑的西蒙口齿渐渐黏糊,直到用高低错落的音调区分愤怒和舒服。失控感在他清醒的每一秒敲打他的自我意识,要很努力才能不去想,除非睡着,在无梦的深眠里忘记“我”。

我思故我在,人为自我意识而活,在自我意识的管辖下,人们感受和创造,同时也克服和忍耐。现代人往往意识不到自我意识是脆弱的,朋克张有句歌词唱“全世界的雨打倒我”,是的,自我意识的承受能力有限。不同个体的自我意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姑且称之为“崩溃点”。

在自我意识被彻底打败之前,all in. 这就是安乐死,至少我输得开心——经过推心置腹和深思熟虑,通过经验丰富的医师和精密的医疗程序,我最大程度地控制了这件事——在自我意识的管辖下。

痛苦的被留在此岸的人们当然有权说这是自私,哪怕声嘶力竭地控诉,也没问题:但这本来就是一个特别“自我”的选择。

议会上的争论喋喋不休,正反双方的论据都很有力,两边都是最最普世的情感与价值。如是,恰好构成了神父口中的“眼下人类社会最麻烦的问题”。

在我读法学的七年里,安乐死和废除死刑都经常被拿来讨论(并非合并共同讨论)。在生命的问题上,教室里的我们讨论的焦点是,更高存在问题。在信教的老师的课堂上,这种讨论尤其焦灼。

黛比最后接受了西蒙的死亡,陪他赴死,走最后一程。然而,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她接受了西蒙对自己的决定,她完整接受了自在的、自主的西蒙的自我意识。

 5 ) 安乐死

     这是一部纪录片,关于如何死的题材,算是Simon从患绝症到选择安乐死并前往瑞士执行全过程的记录。

     关于安乐死,我是持赞成的态度的,当一个病人面对持续的疼痛、生命不可逆转的衰弱的时候,如果能给予病人对于死亡的自由选择,这不失为对人的尊重。当然,如果现代医学可以治愈的疾病,并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作为一个热爱生命且特别有韧性的我来说,有治愈的可能我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一定会撞破南墙的,这里我所讨论的仅仅是现代医学已经无能为力时的情况。

     不同的个体的内心选择不一样,世人把人生的归宿安排在晚年,竟然把安度晚年看做一种幸福。一本即将焚毁的书,何必去操心它有没有一张光滑的封底呢?我觉得,晚年有尊严地活着才是体面的。当人无法掌控身体,因为身体功能缺失或者疼痛进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这样的日子如何过得有尊严?直面死亡、迎接死亡是一件特别有勇气和正确的选择,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我不敢推己及人,毕竟这种人生选择是特别主观的事情,也受制于许多现实条件。全球许多发达国家也没有适度放开安乐死,英国人Simon在最后花费7000欧元前往瑞士,所以更别提在中国执行。所以在无法安乐死的国家里,病人只能在死亡、疼痛、绝望的各种情绪中艰难地坚持着,被动地坚持着。我想请问,一个历经了绝望的人会不会害怕死亡?我想答案也许是“不会”。有限度地放开安乐死,当病人能计划好自己的死期,在此之前能集中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人生未了的心愿,好好地与亲人告别,与所爱之人珍惜最后的相处时光,虽然看上去悲壮了一点,却传递给人一丝温情。

     当然,对于生死离别,最为痛苦的绝非被执行安乐死的那个人,而是必须接受你的死讯的家人还有朋友,因为他们需要在这个巨大的打击之后继续好好生活下去。所以安乐死对于病人本身并非最难的决定,与绝望的恐惧和无边的黑暗寂寞相比,死亡是脱离痛苦的一条捷径。但对爱自己的人确实是一项特别沉重的缺失,他们会不舍,会孤独,会伤心。因此,安乐死真正是向病人的家属、亲友提出的挑战。作为一个病人家属,我对此的体会是深刻的。我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爱我母亲的人,我也相信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母亲更爱我,更无私地付出对我的爱,没有人比我更依赖她、更需要她,但是看到她被疾病折磨得失去理智、痛苦不堪的状况,我内心极度无奈,帮不上忙、使不上力。母亲曾提到如果持续地疼痛,她希望能轻松一点走,总之人生不过在世间走一遭,生来孤独,死去孤独,都是一个人要完成的事。我何其舍得,但因为我的不舍、因为她的离去我将失去世界最爱自己的人而让她一直遭受痛苦的折磨,这是自私的。所以我深刻地思考过这个话题,当然在我们生存的国家和环境这件事情实行起来是有许多困难的,也只能停留在思考的领域,只能做出种种假设,然后自问自答。假如情况真的有坏到那么一天,假如国家也有限度地放开安乐死的时候,我该如何选择?说服自己放下依恋、选择成全?还是说服母亲坚强与疼痛抗争、选择苟活?没有答案!因为现实是没有如果的。

     思考生死,是探索生命的开始,中国先贤有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但西方哲人却认为“未知死、焉知生”,无论生与死,都是意识成熟的开始,即便沉重了一些,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早一点思考,在心中早做一些准备,当生死来临时不会显得茫然无措、措手不及。

 6 ) 自由和死亡

死亡和自由,两个完全不相关的话题,纠葛于“assisted dying”。

Simon说,总之“not manly”,说“overwhelmed”,说“how to die”。

爱人说“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想死”,医生问“what do you want?”。

妈妈说“我不会再有一个儿子了”,说“很勇敢,坚持活到最后的人也很勇敢。”

社会担心未来放弃对“the vulnerable”的责任,打开肆意扩散、无边界的杀害的闸门。

但是,人拥有right,就像人运用清醒的理智所做出的其他决定一样。我很难想象,如果Simon如果不是幽默的人,不是精通四国语言的人,不是有浓重的北方口音的男人,会不会起意“安乐死”。也不能想象,如果Simon不是要强的、小团体的核心、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会不会在第二次深思熟虑的早晨以自杀的激烈方式表示对死亡的渴望。但是在即使没有痛苦的疾病进行中,Simon选择了死亡。

Simon选择的死亡方式,爱人是生气的。“Why not?”允许God决定,允许Nature决定,但是唯有人自己在死亡上没有资格吗?或者准确地说,社会不允许,更艰难的是亲人在目睹死亡的快速进行,接受随后的世界。这是一场远离与背弃吗?

我想,Simon不害怕死亡。如果按照希腊悲剧的英雄的维度,我是否愿意选择Siomen的人格?现代社会过分地打开了人关于身体、关于死亡的命运。使我们失去了或者说免去了在混沌中走向自己的命运的路途,当然还保留着关于伦理,像我们在面对爱情故事的时候。但是也剥夺了命运的旅途中反抗、获得“男子气概”(Simon,或者说成为伟大的人)的机会,因为这是一场被宣判的抵抗,即使我们可以延长时日,但是终会走向疾病带来的死的命运,病态的过早揭示的命运。

死亡的方式成了我们惟一能决定,而使死亡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方式。

但是,往往我们没有被确诊死亡。

而且,所能做的不包括弥留之际的给别人带来的宽慰吗,像他们的女儿所做的;况且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在被确诊之后就马上死去,而是邮件朋友、完成遗愿清单,或者研究天体物理的理论,如霍金。

这些都给了我们选择时间的难题。谁给我们的睿智,在不是很好的时间选择最好的时刻?

 短评

Sanctity of life vs Dignity of human; Compassionate purpose vs Intention to kill; The feasibility question of whether we can protect the vulnerable; The risk of slippery slope... 关于安乐死的争议将永不消弥。看再多材料,都没法跟看一个人死相提并论...

6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力荐

每次想到结尾处Simon用手机播放给妻子的遗言的情景就想哭。

11分钟前
  • 马戏团的STONE
  • 力荐

其实对我来说,比起自己的死亡 ,更可怕的是家人的离去。活着,真好

14分钟前
  • Llewoen
  • 推荐

要想最理想化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体面地走),自身思想成熟、好的经济条件、社会文明开化,三点缺一不可。

16分钟前
  • 浅野忠信
  • 力荐

我倒是脱离故事的在观察BBC的人他们是怎么拍摄这种沉重而又温情主题的片子的,怎么把它拍的隐忍、克制、发人思考、有深度。

17分钟前
  • 我想放羊
  • 推荐

Die in dignity. RIP Simon Binner. QAQ

18分钟前
  • karenlin
  • 力荐

simon自己拨开开关的那瞬间还是很揪心的

22分钟前
  • chaaaaad。
  • 推荐

看的时候一直强烈的以为死亡是个人的事情,不能理解Simon的妻子为什么那么生气,不能尊重Simon的选择。后来发现,爱会让人狭隘,让人不能置身事外。

24分钟前
  • 雨后九点十分
  • 力荐

一个人是有权利选择他该如何活着又该如何死亡,但对于安乐死我还是很矛盾的,片子没有太多的煽情,会引人泪目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老母亲最后说的话很令我感动,她说西蒙很勇敢,但我们要记得也有很多坚持到生命终结的人,他们也很勇敢。留给我最大印象的还是结尾西蒙和爱犬像个孩子一样跳舞的场景

28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推荐

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尊严地活下去还连累其他人那我选择安乐死,这不仅需要自己的勇气也需要家人的勇气。其实片子有很多细节比如首位呼应比如simon的纸条和留言比如最后simon的舞蹈比如母亲和妻子的独白比如安乐死机构叫life circle,我不知道看完哭了三次的我到时候是否还有勇气决定

31分钟前
  • Stanley lamp
  • 力荐

57岁的Simon得了运动神经元病,在病发后决定去端士安乐死,中途因为妻子等亲友的阻止一度中止,结果因为病情恶化最后还是去端士实行了(话说原来一人的费用是7000英磅,真的不是人人都能死得起啊)。中间也有部分关于英国关于安乐死是否通过的提案。虽然爱他,但应该尊重他的决定,这是他的人生。

32分钟前
  • nikki
  • 还行

很高兴你来,遗憾你离开。🌱

34分钟前
  • 树织
  • 力荐

其实五颗星都想给Simon的老婆。女儿,丈夫先后出事,还能那么乐观积极平静,内心之强大难以想象。相比之下Simon走的是另一个方向,人总要找到内心的平静。

37分钟前
  • 荆棘
  • 力荐

感谢在我最疑惑最需要这样一个视角的时候适时出现在首页。如果这就是慎重考虑之后最好的选择,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呢。最终认可他的决定打点好一切还依旧自责的妻子,清楚指出自己没有是否勇敢的选择权、儿子勇敢而那些坚持抗争的人同样也是的妈妈,这一家人明显教育水平都很高很有教养。

40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推荐

天空没有鸟飞过的痕迹,但他确实已经飞过。

41分钟前
  • 东城厨爷
  • 力荐

如何生存是个问题,其实如何死亡更是如此,尤其如何面对家人尚在。安乐死从来不是技术问题。8.6

4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无法用总结的话来形容。生命的话题是无果的

47分钟前
  • 午睡
  • 力荐

几度哽咽。特别难以承受美好的事物逐渐走向衰败那种不可逆的绝望感。也曾无数次幻想同样的场景,我也会选择安乐死,这是最好的解脱。并非不热爱生活,我如此的热爱生活,每天都认真地享受生活尽管有种种的不如意、和理想中相去甚远。但正如西蒙所面对,等到失去对一切的控制,那种绝望变成死亡的渴望。

52分钟前
  • zzfznp
  • 力荐

一个叫西蒙的男人决定去死

55分钟前
  • Chery
  • 力荐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选择的自由,尊重一切由于你个人的局限性所无法体会和尊重的事物…安乐死者对于生死的权衡,自杀者对于哀乐的取舍,冷暖自知,不应强求。

56分钟前
  • 空高垂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