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伊丽莎白·莫斯,阿丽克西斯·布莱德尔,伊冯娜·斯特拉霍夫斯基,麦克思·明格拉,安·唐德,玛德琳·布鲁尔,约瑟夫·费因斯,乔丹娜·布莱克,阿曼达·布鲁盖尔,克里·杜瓦尔,O·T·法格本,切莉·琼斯,西德妮·斯威尼,萨米拉·威利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1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2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3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4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5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6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13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14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15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16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17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18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19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果然神剧,比情色片黄暴,比恐怖片惊悚

在去年艾美奖上,横扫五大奖的神剧《使女的故事》终于出第二季了。

能从《大小谎言》、《西部世界》的手里拿下艾美奖的“最佳剧集”,足以可见它的战斗力。

第一季的剧情设定在未来的人类社会,由于环境严重污染,人类生育率大幅降低。

极端宗教组织在发动暴力政变后建立了新的国度,名为基列国(Gilead)。

这个国家奉行基督教的教义“政教合一”,《圣经》被视作最高真理。

在基列国,当权者皆为男性,而女性皆被剥夺工作等各项权利,被划分为三六九等:主教夫人、嬷嬷、使女、马大、经济太太、荡妇

在这个国家,女性的地位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剧中女主角“琼”(June),属于使女阶级。

伊丽莎白·莫斯 饰演

由于生育率剧降,当权者以《创世纪》拉结让使女比拉为雅各生子的故事为范本,将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关到红色感化中心,统一由嬷嬷训练。

她们都会穿上血红色的斗篷,戴上可以遮蔽余光的白帽,被培养成为合格的“使女”

“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去死。雅各对拉结生气,说,叫你不生育的是上帝,我岂能代替他做主呢?拉结说,有吾的使女辟拉在这里,你可以与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靠她也得孩子。”
——《圣经•创世记》第三十章1-3节

使女活着的意义也很简单,就是为主教们(基列国的当权者)生孩子,生一个又一个的孩子。

“行走的子宫”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此外,他们还有一套诡异的“受精仪式”,在使女排卵期时,让使女躺在主教夫人胯里,充当夫人的“阴道和子宫”,配合主教完成受孕动作。

当使女成功受孕后,她就是“天使”

生产过程也很质朴,没有医生和医疗设备,就在卧室里干躺着,一群使女围着要生产的使女,为她鼓励加油。

此时,使女的主教夫人也要在床上,假装生孩子。一旦使女成功生下孩子,就给主教夫人送去。

等孩子戒奶后,使女就要前往下一个主教家,继续完成生育任务。

在整季里,女主“琼”这个名字统共出现不到几次,这是她在文明社会里的名字。

当社会沦陷成“基列国”后,名字都成为她不配拥有的奢侈品。

现在她叫奥夫瑞德(Offred),由英文介词of和姓氏Fred组成,弗莱德(Fred)是她所服务的大主教姓氏,这个名字也直接表明了两个人的从属关系。

琼在成为使女之前,有老公和女儿,她和女儿是在逃亡过程中被抓捕。

为了女儿,琼努力让自己活下去。她周旋于主教Fred和主教夫人之间。

主教Fred是个十足的伪君子,尽管有主教和使女不能私下接触的规定,Fred还是邀请琼深夜去他书房,陪他玩拼字游戏、给琼看被禁的时尚杂志,最后带琼去荡妇俱乐部,滚起激情的床单。

禁忌之恋这件事,Fred是老手了。

而Fred的妻子更狠,明知道Fred可能不育,背着Fred让琼和司机瑞克完成受孕过程,只因为自己想有个孩子。

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会发现她曾经还出版过《女性的地位》,写过“不要把女性的温顺认为是软弱”这样的金句,也曾因为女权的煽动被捕过。

这样的一个人,恰恰也是基列政权最初的缔造人。在琼怀孕后,用琼的女儿威胁琼,让琼安全生下孩子。

在大主教家里,还有司机瑞克的身影。

他的戏份很足,直到第二季的开头,他仍占据非常大的角色比重。瑞克的身份,除了是Fred的司机外,还是“眼目”组织的成员。

基列国遍布明面上的“眼目”,也有便衣“眼目”,来观察人民和主教的动向。

据推测,他还可能是一个双面间谍。看起来是大反派的角色设定,却是暗恋琼的人设,在第二季带琼逃离基列国的控制。

琼还有个小伙伴,艾米莉

在基列国,使女外出时,都需要和人搭伴,两个人才能成行,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监督”。艾米莉就是组织分给琼的搭伴对象。

她也是带领女性反抗的关键人物。因为第一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据说第二季会成为常驻角色。

她是女同性恋,也是大学教授。因为有生育功能,才没有被送到殖民地当苦工。后来,她因为被发现同性行为,被判处割礼。

随后,她奉献了全季最燃点:趁眼目不备,开车狂飙,最后还碾死了眼目。她也因此受到了惩罚:被送往殖民地。

殖民地是什么地方呢?

被发派到这里的人不仅要做着苦工,还会因为污染问题最终身体会受感染而死。

能来到这里,就相当于被抛弃,判处死刑了。

琼还有个黑人闺蜜,莫伊拉

同样也被强征成使女,在红色感化中心时,就曾和琼出逃过。辗转下,莫伊拉进了荡妇俱乐部,当妓女。

在上季结尾处,莫伊拉成功逃离基列国,和琼的丈夫成功会面。

第二季的剧情延续了上季的结尾:琼被人带出Fred家,未来是重新开始还是堕入无边地狱。

而新一季一开头给了答案:琼在神秘组织的帮扶下,成功逃出。她脱掉使女服并烧掉,还把自己耳后的耻辱标记用剪刀硬生生剪掉。

另外,艾米莉在成为使女之前的生活,也在第二季得到更多的呈现。

如果说第一季的女权色彩浓厚,那么第二季的野心格局更大。

被迫害的群体延伸范围更广,不局限于女性群体上。而这季的剧本则完全脱胎于原著小说,完全靠编剧来发挥。

当然,第二季的剧情深意是建立在第一季的基础上。上季改编自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1985年发表的同名反乌托邦小说。(反乌托邦意在揭露表面充满和平的社会底下掩藏的弊端和丑恶。)

这类型的代表作品有很多,比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等。

有趣的是,《使女的故事》创作时间是在1984年,所以不少网友称它为女版的《1984》

截至目前,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上,它已经超过了《1984》。在特朗普上任后不久,小说的销量翻了好几倍。

尽管小说和剧集都被定义成“科幻”类型,原著作者阿特伍德则强调:

“切记,在这本书中我所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换句话说,它不是科幻小说。”

的确,那些看似荒谬和吃惊的设定,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有迹可循。如纳粹的生命之泉计划、德国焚书事件等等。

荒唐吗?一点也不。

剧集拍摄期间,川普被爆出污蔑女性的丑闻。

那句“只要你是名人,女人会让你为所欲为”让人愕然。

在上任后,他接连任命反对堕胎和支持削减反家暴项目经费的高官进入内阁。网络上曾流传着一张会议照片,会议内容是美国政府高层讨论是否取消女性生产保险福利,在座的全是男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过去的事情,不代表不再发生。科技时代的进步,也不代表人类社会从此不会倒退。

伊朗女性的现状就是例子。尽管小说写在1984年,放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它像是一根刺,埋在每个观众心底。剧中女主引用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那首著名的短诗——

《我没有说话》
起初他们迫害共产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马克思的信徒;
后来他们迫害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日耳曼人;
再后来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牧师;
最后他们迫害到我头上,我环顾四周,却再也没有人能为我说话。
—— 马丁·尼莫拉

有些改变在悄然间发生,而反抗,也会在一次次妥协中消散。

原著作者阿特伍德在第一季中客串了一个嬷嬷的角色,说了一句台词:“醒醒吧!”

“醒醒吧!不要被恶人打垮。”

文/方咻咻

「巴塞电影」微信公众号(ID:MovieBase)。

 2 ) 关灯拆电影 第二季今天回归,女人给了特朗普一记耳光

一冰

去年三部大女主剧刷爆北美。

一部是美轮美奂的《麦瑟尔夫人》,点我复习

一部是三个女人一台戏的《大小谎言》。

还有一部就是今天要拆的《使女的故事》

前两部的女主们基本上占尽了当代女性崇尚的一切优点——

巧舌如簧,高贵典雅,育儿有方。

方方面面皆玲珑,看得白领女士们高潮迭起,心说:啊,我要成为她!

唯有最后这部《使女的故事》和这些优点全扯不上边,甚至背道而驰。

每日口诵经文,穿着一样的制服,职责是为特权阶级生孩子,甚至连自己专属的名字都没有。

作为人的权益全部丧失,一定没有人憧憬这样的女性角色……

《使女》是三部大女主剧中最黑暗,也是颜值最不在线的一部,却于2017年狂砍5座包括最佳剧集,最佳编剧,最佳女主的艾美奖杯;以及最佳剧集和最佳女主2座金球奖杯。

为什么使女能够战胜其他披着华丽外衣的大女主们,成为最大赢家?

为什么向来崇尚娱乐至死,不爱费脑子看严肃题材的美国人,却对这部网剧情有独钟?

只因它真,实

纽约街头《使女的故事》公共艺术作品

《使女》拍摄期间正值美国大选,川普被爆出污蔑女性丑闻,称自己是名人,可以肆无忌惮对女人上下其手。

剧集播出后不就,川普上任便接连任命反对堕胎和支持削减反家暴项目经费的高官进入内阁。

副总统彭斯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拟取消女性生产保险福利的会议照片,图中完全没有女性参与讨论。

这一幕幕像极了剧中呈现的基列国政治体系。

虽然《使女》原著小说作于上世纪80年代,里面的许多故事放在今天依然很有现实意义。

据原著作者阿特伍德回忆,有一天摄制组看着新闻,忽然意识到自己拍的其实是一部纪录片

也许是国人和政治的关系向来比较暧昧,《使女》在内地市场并没有大火。

今天第二季开播,这一次请你一定不要错过。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文/一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女人们

不远的未来,人类因为受到辐射生育率直线下降,走在灭绝的边缘。

基列国将国家内尚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们圈养起来,成为使女。

使女是一种身份,成为使女你将失去原有的一切,包括姓名。

女主角因为被分配到了Fred大主教家当使女,因此获得了Offred的称号。

Offred就是Of-Fred,Fred的从属

换言之,如果她被派到别人家,或者有新的使女来到Fred家,这个名字都会被取代。

在各种文化中,名字都一定程度代表了一个人的独立和灵性。

如《千与千寻》里千寻被汤婆婆夺走名字,《西游记》里叫你一声敢不敢应……

没有名字的使女当然也没有独立人格,只是主教们的附属品。

使女不必承担家务,使命只有传宗接代一个。

每个月排卵的几天Offred会和大主教在家里进行“仪式”,在妻子的见证下完成男女之事。

如上图所示,除了特定部位外没有任何肢体接触。

Offred将头枕在主教妻子的腹部,下身与主教连接,仿佛一条通道般勾连夫妻二人的肉体。

镜头用上帝视角来呈现这个仪式,更突显宗教的意味。

仪式完成后连接被切断

每次仪式之前,主教和妻子都要进行一次诵经来肯定仪式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他们吟诵的是《圣经》中雅各和拉结的一段,拉结因无法生育而要求使女辟拉为自己诞下子嗣,并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去死”。

“仪式”中包含了许多为女权主义极力反对的元素,

譬如物化女性——使女俨然就是长着腿的子宫,生育机器。

改变自己,以取悦男性——每次仪式之前使女必须沐浴更衣。

丧失性主导权——传教士体位,女士处于被动状态,承受男性的冲击。

性别失衡已经成为创造使女制度的基列国的常态,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this is a man's world.

忍受不了无趣性爱的主教Fred私下里和Offred玩些小暧昧当前戏。

这里用了仰拍镜头,展现的是Fred心理那种自以为是的阶级优越感

但也不是所有男性都在基列国里拥有如此权势,一些甚至会遭到处决。

受处决的要么是帮人堕胎的医生,要么是同性恋者,尸首会被悬挂于高墙之上示众。

这堵高墙在小说里曾是哈佛大学的围墙,作为美国最高学府之一,哈佛在建立之初曾是清教徒的神学院,也是宗教的象征。

代表民主科学的学校回归宗教的支配,意味着历史的回溯、倒退

许多人把《使女》看作是反乌托邦文学,而阿特伍德却定义为“悬测小说”,意思是未来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并且它们曾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

基列国的概念同样来自于17世纪第一批从英国逃亡美洲大陆的清教徒,当时他们试图建立一个摒除宗教异端的神权政体,在其他一些影视作品中也有呈现。

《越狱三王》剧照

阿特伍德将这个神权政体和中东某些地区对女性极端保守态度杂糅在一起,创造出这个使女的世界。

正因如此,看《使女》时既觉得这些情节荒诞,又隐隐感到熟悉,是它最恐怖的地方。

剧中男女性爱的体位是相当重要的一种表现意识形态的手段。

回忆中,Offred和曾经的男友采取女上男下意味着她过去有着激进的女权思想;

男友表示自己一般都在上面,但是这次愿意试试躺着不动,象征着当时社会一种男强女弱的基本状况;

进入仪式后被迫采用传教士体位,说明Offred处于被支配状态,是完全的被统治阶级;

而和主教家司机偷欢的时候Offred尝试回归女上位,意味着她体内的反抗精神再次觉醒,也代表着她做好了抗争的准备;

司机Nick默许Offred女上更是暗示他对基列国定下的男女关系另有看法。

剧中已知的Nick,既是Fred家的司机,也是政府眼目的一员,类似于特务一样的存在。

而书中对Nick的解释则是隐藏在Fred家的反叛组织五月天的成员。

第一季最后政府眼目将怀上Nick孩子的Offred从Fred家中接走,Nick告诉Offred“听他们的话,跟他们走”,预示Nick五月天的真实身份将在第二季中揭示。

至此小说的内容已经在第一季中基本交代完毕,第二季的故事线将是全新的创作。

从已经发出的预告片来看,应该是Offred回归June(她的本名)的身份后开展营救其他使女,保护未出世的孩子的故事。

预告片里出现了榔头的符号,以及Offred点火的画面,预示着革命即将到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女主角本名June也有讲头,是中文六月的意思。

前面讲到反叛组织名为五月天,这里的五月天既不是乐队,也不是某种网站(你懂的),而是法语“救救我”的意思,在英文里写作Mayday。

六月之于五月代表着未来,代表希望。

对比小说,电视剧中女主的形象更为激进,这和两部作品创作的时间脱不了关系。

80年代阿特伍德在创作小说时正经历第二次女权浪潮,也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极端严峻的时刻,她对政权一夜瓦解,女性权益受压迫深有感触。

书中Offred的母亲一角被设定为一位激进的女权领袖,而作为下一代的Offred则认为母亲过于激进了,没有继承前辈的反抗精神,甚至在和Nick擦出火花后愿意依附Nick,全无改变现状的斗志。

母亲的角色在电视剧中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Offred被赋予了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这和当下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女性浪潮是分不开的。

川普上台第二天,白宫门口被参加粉色抗议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这场史无前例的女权游行吸引了全球680个地区的声援,其中一些标语招牌在第二季预告中也能找到一模一样的翻版。

但是阿特伍德作为电视剧的创作顾问,也提醒观众警惕同胞,内部的敌人最可怕。

在第一季的闪回中,导演告诉观众原来基列国以生育作为资源的国策是由Fred的妻子第一次提出的。

为解决生育率直线下降的矛盾,原本作为女性研究者的主教妻子提出了这个假设。

曾经她在自己的著作中还说出过:“不要把女性的温顺认为是软弱”这样的金句,而一转眼为了人类延续的“福祉”她成为了压迫女性的始作俑者。

借着这样的逻辑,大主教对Offred解释道:“我们所做的只是想让世界变得更好,但是肯定无法让所有人过得更好,总有些人过得会更糟。”

如此搬弄是非的逻辑自然有人买账,譬如Ofglen,在嗅到Offred的反叛意识后直接提出反对。

集中管理使女的嬷嬷也把使女制度看作是女性自然身份的回归,是将女性解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一种方式。

这让我不禁想起国内所谓的女德班,宣传相夫教子是女人最大美德。

看来《使女》的讽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足够适用。

为了“帮助”女人们更快适应使女的身份,嬷嬷会在红色感化院中进行集体培训,项目之一就是让女人们指责自己的同胞

一个叫Janine的女孩被要求不断重复曾经被轮奸的经历,在嬷嬷的指示下其他人必须指责Janine,是她勾引了男性。

女主角迟疑了一下,没有马上表明立场,立刻遭到了嬷嬷的一记耳光

后景虚焦中这个嬷嬷正是由阿特伍德本人客串的,这记响亮的耳光期待打醒的正是荧幕前千千万万的看客——如果你不做什么,这一切将会成为真的

在今天,我们把红色感化中心的残忍一幕称为荡妇羞辱,说女性遭遇电车色狼是因为自身穿着过于暴露就属于其中之一。

在这种SB逻辑下,女性可以为一切罪责背黑锅

嬷嬷的形象在历史上同样有迹可循。

根据阿特伍德叙述,嬷嬷参照的正是殖民时期帝国主义利用当地人来管辖当地民众的历史。

再次回到Fred主教那句,“我们所做的只是想让世界变得更好,但是肯定无法让所有人过得更好,总有些人过得会更糟。”

实际上它针对的不是女人,而是全人类

预告片中有个小提示,第一季坐在窗前背对阳光的原本是Offred,在第二季里变成了主教夫人。

第一季

第二季

人物以剪影的形式出现等同于人物陷入囹圄

实际上主教妻子的境遇相比使女也好不到哪去,她同样没有自己的名字,而是以丈夫的姓氏被人称呼。

这一转变告诉我们,明哲保身约等于引火上身,如果选择做一个看客,那么火苗烧到自己的日子也不远了。

外观上《使女》是一部绝对的女权主义作品,但是阿特伍德明确指出她写作的载体虽然是女人,但归根结底她们都是“人”

用作者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它不是一个预言,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我应该说它是一个‘反预言’——如果这种未来可以被详细描述,也许它就不会发生。

但是我们不能依赖这种侥幸。”关灯拆电影 第二季今天回归,女人给了特朗普一记耳光关灯拆电影 第二季今天回归,女人给了特朗普一记耳光

 3 ) 欢迎来到,未来世界

看完两集后,觉得编剧在整理完人物背景后,给了一季超越的存在。

有人说这是女权作品,有时其实很可笑,当一些群体去争取一些平等的权利,你们却说是越权。

这一季,故事的主线依旧没变,加入了更多人的故事,也加入了一些社会现象的代表。

有两段印象最深,第一段是Emily与上司的那段对话,奋斗了多久,以为已经可以享受胜利的果实,却没想到,有一天终究回到最开始,甚至更差的地方。有时觉得这个世界真是残忍,不去打击那些真正伤害别人的坏人,却揪着这些人类的本能,打着一些自以为是的旗号,去伤害别人,甚至处刑。

第二段,是女主的血祭。相信那曾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最后被所谓的政治动荡,而清洗,而扫荡。被收集一件件的物品,与我们的现在多么相似,而不合时宜的血墙,却是最终的归宿。

这就是使女的故事,用你已经习惯的环境,用一些你能在真实世界里正肉眼看见的变化,告诉你如果再退让,这就是最后的结果导向。

然而,大多数人还是事不关己,自保不赢。如果有一天,当编剧所描述的世界,真正发生,请别瞪着无辜的双眼,看着正在强奸你的人,说:你们怎么能这样?那个时候,世界将不再相信任何的理由,而只是需要顺从的子宫。

未来世界,是怎样?没人能预知。但它绝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是一复一日的累积,一天一天妥协所带来的得寸进尺,一个一个麻木而后的支配。

但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由,而并非带着镣铐的强颜欢笑。

 4 ) 拥有生育功能的女性,身体似乎从来不属于自己

本周的某个深夜,闲聊过程中,泡泡向我推荐了一部美剧《使女的故事》,我清楚得记得泡泡当初的推荐语:

“本剧讲在未来社会,由于环境污染等各种原因生育率急剧下降,为了提高生育率,当权者把能生育的女性集中起来当生育工具,把不能生育的女性赶到有污染的流放地当苦力,反抗就会被挖眼、剁手、缝妹妹。”

挖眼、剁手、缝妹妹,听起来就很刺激。

但是看过之后, 我却感觉脊背发凉,比起女性压迫主题,《使女的故事》更像一个未来社会的残忍预言:拥有生育功能的女性,身体似乎从来不属于自己。

今年4月,美剧《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强势回归。

作为去年第69届艾美奖上最大的一匹黑马,《使女的故事》卷走了几乎所有剧情类的重要奖项,包括剧最佳剧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可谓是当晚最大赢家。

第二季一回归,豆瓣评分便飙至9.6,这部改编自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幻想小说缘何能创造出这样的神话,大概是因为对于很多女性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是愈来愈逼近的现实。

《使女的故事》第一季讲述了在未来世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口出生率骤降,美国东北部地区在血腥革命后建立了男性极权社会——基列政权。

该政权由异性恋男性领导管理,而女性则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夫人、嬷嬷、使女、玛莎(还有一类不被驯化隐藏于地下供男性消遣玩乐的被称为“妓女”)。

夫人是男性当权者的妻子,负责管理家庭、监视使女以及帮助使女和自己的丈夫完成交配。

嬷嬷是使女的管理者,负责对新进使女统一洗脑,“教育感化”,对不服从教化的使女使用酷刑镇压。

使女是当权者“大主教”的私有财产,唯一存在价值就是生育。她们每月在夫人的参与下接受“受精仪式”(实际上就是被“大主教”强迫发生关系),可随意被买卖转让。

玛莎是无生育能力的年长女性,她们负责家务劳动,照顾夫人和使女的日常起居。

女人们着装统一,以服装颜色区分等级,不再是以人的身份,而更像是一团团没有生命的巨大结合体在地面蠕动生存。

豆瓣网友曾评论:“一个男权的世界从来不只由男性建立,它从来就充满了对女性的招安以及后者的同谋。”

如同所有的宫斗剧里,皇帝从来不会参与后宫之事,他总是让一个居于最上位的女性——皇后去管理其它妃子,再让其它妃子去管教更下位的秀女、宫女。《使女的故事》中“大主教”也并不会直接参与使女的日常,他们让自己的妻子与所谓的嬷嬷管教使女,因为当女人认真对付起女人时,比男人还要可怕百倍。

夫人——渴望站在极权巅峰却被极权踩在脚下的“伪救世主”

剧中女主角奥芙瑞德所侍奉的“大主教”是基列政权的创建者之一,作为开国元勋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而他的妻子沃特福德夫人是全剧最有亮点的角色之一,也是“夫人”这一阶级的代表人物。

在开始的几集里面,沃特福德夫人的戏份并不多,她压迫监管使女,高高在上,却又不得不亲眼目睹自己的丈夫和另一个女人交媾,接受共享的事实。

随着剧集的展开,这一单纯男权社会受害者的形象慢慢发生了变化,原来在基列政权建立之前,沃特福德夫人是一名学者,热衷于女权运动,曾出版多本女性权益著作,在她的书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永远不要错把一个女人的温顺当作是示弱”。

很多人会好奇,这样一个思想独立有魄力的女性为什么会走到了如今的境地?什么样的强权可以让这样的女人示弱?

有意思的是,沃特福德夫人并不是被任何强权打入“基列的地狱”,她是自愿走入的,甚至可以说她才是这场政变的始作俑者,这个“地狱”的创始人。

如果仔细回顾沃特福德夫人的经历你会发现,在她的身上发生这样的变化并不奇怪,她不是从“天使”变成了“魔鬼”,而是从一开始她就是披着“天使”外皮的“魔鬼”。她从事女权活动的重心并不在“女”而在“权”上。

沃特福德夫人聪明果敢、自信热情并极具领导力,她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如果她可以是女性的“救世主”,那么也可以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在沃特福德夫人的心里有一个关于美好世界的蓝图,她是这个蓝图的设计者,她的丈夫所代表的一群男性则是这个美好蓝图的实施者和捍卫者。这个社会如此糟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粮食产量日渐走低,更可怕的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新生儿的降临,这个伟大的国家正在走向灭亡,急需一场革命。

她聪明,知道极权是集中各方力量快速推动新政最有效的方式,于是勾勒出极权新政的蓝图;她果敢,在推翻旧政府的游行中激情演说,煽动民众力量;她残酷,制造爆炸袭击,在使用暴力夺取政权的路上丝毫不手软。

剧中有这么一句话描述沃特福德夫人的野心最好不过:“更好从来不意味着对每个人都更好。对有些人来说,更好总是意味着更糟。”

她坚信自己是上帝选中的“救世主”,坚信自己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好的世界,而为了走向这个她所认为的更好的世界,有些人必定要付出代价。

然而沃特福德夫人犯了所有学者文人共通的一个毛病,就是太过于相信制度的美好,而忘记了制度也是由人来执行的本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一个女性权利被剥夺沦为生育机器的世界,她又怎么会有话语权。

当新政初立召开会议,沃特福德夫人作为政权的设计者、创建者兴冲冲地拿着演讲稿与会却被那个坐满男性的房间拒之门外时,她就该预料到自己不会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而只能和其它女性一样在这个她自己亲手创造的“地狱”里受尽折磨地走完余生。

嬷嬷——企图用思想奴役别人却反被思想奴役的“真理信徒”

《使女的故事》是一部宗教色彩颇浓的艺术作品,基列政权本身也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剧中大量引用《圣经》里的话语,将宗教作为控制大众思想的工具,而负责执行这一任务的便是“嬷嬷”这个等级。

剧中嬷嬷们给人留下的印象颇深,她们总是手持电棍残忍冷酷,鞭笞、火烧、剜眼、剁手、石刑、女性割礼,她们像是行走的刑具,随时准备把任何人送入万劫不复。她们没有丈夫,不生育孩子,也不必参与社会劳动,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训练改造使女,让她们自愿沦为男人的奴隶、生育的工具,莉迪亚嬷嬷便是这之中的代表。

其实自追剧之初,莉迪亚嬷嬷就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角色,虽然她不是戏剧冲突的中心,本身戏份也不是很多,但每一个她出现的场景都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极权社会最大的谎言就是上帝,人人假借他的名义行自私荒谬之事,只有莉迪亚嬷嬷,她是那么的虔诚,那么的忠心,即使上帝让她受苦,她也只把这看作是试炼,她要把上帝的福祉传播给每个使女,洗尽她们身上的“罪恶”。

可惜的是,她信仰捍卫的这个上帝并不是真正的上帝,而是男权社会的统治者,她所传播的真理也并非上帝的福祉,而是统治者们的罪恶和野心。

剧中,当使女们“犯错”时莉迪亚嬷嬷会用严厉的酷刑惩罚她们,可是看着在绝望与痛苦中挣扎的使女,她又会眼含泪水;当使女在“大主教”的强奸下怀上孩子时,她会激动地跪下对上帝感恩,当使女被迫与生下的孩子分离痛不欲生时,她也会像个温柔的母亲哽咽着安慰她们要坚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莉迪亚嬷嬷并没有完全丧失人性的一面,彻底沦为男权社会奴役女性的工具,她对使女的痛苦与挣扎都感同身受,对于犯错的男性同样严厉,不会因为性别而区别对待。和沃特福德夫人问鼎权力巅峰的野心不一样,在莉迪亚嬷嬷眼中最重要的是上帝,是她的信仰,是一套牢不可摧的秩序。

她并不想居于任何人之上,她只是要所有的人都守规矩,然而对这规矩究竟是由谁制定的,它是否合理是否正义,是否真的代表了上帝的旨意却不闻不问,正是这一点让她成为了罪恶的帮凶,地狱的刽子手。

在一个文明社会中,为什么我们要捍卫言论自由,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惩治思想犯,为什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却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那是因为思想是我们人类在历史文明的演变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最为宝贵最为神圣的东西,正是由于不同思想的碰撞交织,我们才得以不断进步。

如果人类失去了思考的自由和权利,任由一家之言领导社会,那么无论这种思想最初是多么完美多么优越,在没有约束与抗辩的情况下最终都会演变为洪水猛兽,而曾经企图用思想去改造奴役别人的人最后也会沦为思想的奴隶,无人例外。

《使女的故事》究竟是田园女权的自嗨还是逼近我们的警世寓言?

作为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艺术作品,《使女的故事》在男性中口碑并不高,逻辑欠佳,夸大现实是最受男性诟病的地方。对于横扫艾美奖很多人都认为和《水形物语》一样是迎合了好莱坞近年来关于女性主义、性少数群体、少数族裔等政治正确倾向。

对于部分男权主义者来说,《使女的故事》更像是一场女性主义的自嗨,对现实毫无指导意义可言。中国女性拥有全世界最高劳动参与率,高达70%;中国女性在婚后仍保持自己的姓氏,不必随夫姓;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工作,穿着自己想穿的服装,我们经济独立,思想自由,和许多国家比起来,作为女性我们如同生在天堂。

但是没有谁的权利是天生就拥有的,这是一代代女性为之奋斗牺牲的结果,如同原版小说里女主奥芙瑞德的母亲一样,是一个个在历史的洪流中抗争的小人物创造了今天。

然而这里真的已然是女性的天堂了吗?丁璇女士“三精成一毒”的骇人言论,各地悄然升起的“女德班”,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倡导女性回归家庭,生儿育女已然成为主流。

从2016年初,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终结,同时晚婚晚育假被取消。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建议也多次被提交上“两会”议程,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在“两会”上提交建议,将男性和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都降至18周岁。

有人可能会说,法律只不过是允许你18岁结婚,又没拿枪逼着你18岁结婚。二胎政策放开了,人家想生的多的是,你不愿意生拉倒呗,又没逼你生。

然而没有一种暴力是一蹴而就的,权利也不是在一天两天里失去的,所有变革的开始都是怀柔的亲善的,如同奥芙瑞德在剧里说的:“当他们屠杀国会时,我们没有觉醒。当他们声讨恐怖分子,中止宪法时,我们也没有觉醒。他们说这只是暂时的。但没有什么会一瞬间改变,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基列政权也不是在一天之内就把所有女性集中起来使她们成为生育的机器。

一开始他们也只是宣扬女性应该回归家庭照顾她们的孩子,然后就是对于她们在公共场合出现表示敌意,紧接着把她们从重要的工作岗位换到次要的领域,再然后就是剥夺她们工作的权利,冻结她们的银行帐号,把她们所有的财产转至男性亲属名下,直到最后她们的丈夫、孩子全被夺走,甚至连名字都不能再拥有。

女主奥芙瑞德Offred就是of加上她所侍奉的大主教的名字Fred而来,等到她成为Glen大主教的财产时,她又会有一个新的名字奥芙格蕾Ofglen,而她原本的名字June不会再有人记得。

结婚和生育都是女性的权利,而不是女性的义务。根据国情调整人口政策和法定结婚年龄都是合理的,愿意早婚多育的女性只要是出于自己的个人意愿都应该被允许和尊重。

然而我们需要时刻警醒的是,在大环境宣扬女性回归家庭抚育子女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生活?如果生育的女性会得到社会的尊重,那不生育的女性是否可以同样被社会肯定存在的价值?

《使女的故事》不是一本技术操作指南,不是说里面描述的未来在某一天一定会发生,也不是要你照搬全套杞人忧天,它更像是一部警世寓言,不只提醒着女性,也提醒着男性。

在一个极权社会里,除了最顶端的一小部分人,没有人是赢家。即使在基列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也只有大主教们才享有一夫多妻的权利,而大多数男性都会失去他们的妻子和孩子,遭到屠杀。要记住,在捍卫女性权利的同时,也是在捍卫男性自己的权利,因为女性主义的本质就是追求作为人的权利。

微信公众号原文

 5 ) Bless be the fruit.

Bless be the fruit. 祈神保佑生养

May the Lord open. 愿主开恩赐予

By his hand. 感谢上帝

Praised be. 宜应称颂

Under his eyes! 愿主明察

Peace be to you. 愿您安康

Blessed are the meek. 上帝保佑温顺者

May God make me truly worthy. 愿主让我活得真正有价值

We've been sent good weather. 主赐予了好天气

Which I receive with joy. 真让人心情舒畅

 6 ) 让底层的《使女的故事》来打脸嫁给王子的人生赢家?

最近,娱乐圈的热点新闻之一是,腐国王子娶了二婚灰姑娘,果不其然,各种巴拉新王妃逆袭王子人生赢家的鸡汤文再次攻陷朋友圈。作为一名坚持男女平权的猛女教人士,我是吃一盒德芙,也无法做到佛性观众的, 必须实实在在怼一下。

我并不想各种巴拉王室新婚的两个人的前任现下,这方面的八卦小道消息相信已经够多了,只拿最近在撸的美剧《使女的故事》来聊聊吧,相信你看过这么一个“社会底层”的小小使女的故事,会更深入了解上流社会的王妃的人生。

首先,一个问题,什么是众人艳羡的成功女性的必备优点?

很多人是说,是聪明,是气质,是真善美的心灵美。对此,我用脚投票给这几年很火的,颜即正义。

不要着急骂我,优秀的姑娘各有各的好,那么只能从反方向来聊聊这些优秀姑娘,都无法回避的短板吧。

先说,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界,屠呦呦大神厉害吧?为何不够火,因为就是正常的女学霸老了以后的一种人生,事业成功,长相普通的老太太。

再说,权力顶端的女人们,竞选美国总统的希拉里跟依靠貌美人设为父亲站队的年轻漂亮版伊万卡,谁的鸡汤文更多?

第三聊聊,大家最爱的领域,钱界大神。我的偶像老干妈陶华碧,格力董小姐,试问,有多少姑娘宁肯活成老男人身边的饮料妹子,也不想做颜值不够金钱来凑的商界女王?

所以,我太爱《使女的故事》了。因为现实世界里,王妃嫁给王子的故事,可能代表着女性可以依靠美貌好身材绝对的性吸引力在男权社会里,所能获得现实好处。但是,使女的姑娘,则展现了这件巧宗的阴暗B面,如果,一个女人的美貌和身材等绝对的性吸引力被抛开爱情的粉饰,婚姻制度的制约以后,所可能遭受的不公和厄运。

你觉得你天使面孔魔鬼身材是吧?如果生活在绝对的男权社会了,女人没有正常的gongmin权利,工作机会,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庸出现。那么不管你是气质高贵的贤惠妻子,还是幻想爱情的纯情使女,跟荡妇俱乐部里赤裸裸出卖肉体的姑娘都是没差的,都无非是满足男人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玩物而已。

为了配合理解,再举个例子。

如果问一个男人和女人,有什么优点可以更好地活下去?

作为姑娘可以非常坦然地说,我长得美啊。潜台词就是我谋生能力再差,也可以通过嫁得好生存下去,甚至秒杀那些纯靠自己双手打拼的“傻叉同类”。姑娘这样的回答不但自己觉得理直气壮,吃瓜群众也大约点头如捣蒜了,所以长得丑就成为所有阶层,所有身份姑娘都没法突破的魔咒。

不管你是有贡献,有权力,有金钱,一句“可惜长得太丑”绝对可以作为人生憾事的重要依据。因为这意味着婚恋市场的不讨巧,而男权世界里,这比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拯救一个guo家,创作一个商业帝国,养活成千上万的家庭重要多了。

而同样的问题,如果是个男人呢?试问,多么厚脸皮的男人会脸不红心不跳讲自己谋生的终极杀器是,器大活好腿长2米八块腹肌貌比白古?

所以,如果一个女人不以美貌为荣,不觉得结婚是人生必选项,纯动物本能或者爱情角度去选择一个终身伴侣,那么,王妃并不值得艳羡,勇敢反抗的使女也会更值得不管男人、女人或者第三性的掌声。

在人类文明都开始探讨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方向的现在,我们的女性思潮还停留在嫁给王子、嫁给富豪、或者年轻时候拿身体换金钱年老色衰再去用老色鬼的钱包养小奶狗的阶段,实在是对不起无数为男女平权牺牲安稳人生甚至宝贵生命的无数女权前辈们。

如同现在热播美剧里所演绎的那样,拯救人类文明,带领人类社会走向更美好未来的从来不只有Superman,也会有《权力的游戏》里所谓“预言之子”赢面最大的龙母,也会有《西部世界》里穿着白背心奋起反抗的德妹,也会有《使女的故事》里被QJ被夺走孩子万般摧残之下永不忘初心的June,而我们的影视剧里,所谓的改写命运,不过是从《我的前半生》终于被渣男前夫抛弃之后又遇见更高更帅更有钱的闺蜜男友来接盘后半生的饭票,要么就是东施效颦的《北京女子图鉴》生生忽略掉现代职场女性在男权丛林里苦苦挣扎的迷茫和不甘,拍成了一个北漂女人与11个男人的爱情小电影。

不要怪我刻薄,

因为面对据说女人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爱情和孩子,在经历丈夫胎儿双双横死和再无生育能力的龙母,选择成为众生的母亲,告诉我们一个女人的生活意义,不只有母亲和爱情两件事,我们或许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因为面对男人强于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永不可撼动的唯一主角,活在最黑暗、最残酷《西部世界》里的弱女子德妹,告诉我们,或许英雄的性别从来都是被忽略,甚至是被误解的,或许早就该出现一个词,叫英雌,或者superwoman。

而关于女性=受害者的几千年的思想圈禁,不管是几年之前的《龙纹身的女孩》,还是《使女的故事》里的june,也许生理上,大部分女性无法反抗来自于男人的侵害。但是,如果跳脱了男权社会的贞洁观,强迫性的活塞运动又怎样?它也许是丑陋的,是罪恶的,是残酷的,但是,即使这具肉身被摧残到千疮百孔,你永远无法碾碎我们自由的灵魂。而女性绝地反击的力量和勇气,或许从来不逊于只能依靠贞洁洗脑、爱情圈禁女性的,所谓大男人。

所以,让王妃滚蛋吧,如果二选一的话,我们宁愿做一个永不自废武功的可怜使女,正如june所言,我知道这条路很难,或许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短评

这不只是关于女性的问题,而是关于自由的问题。

7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作者说,她从不写没有发生过的事。

12分钟前
  • 可达鸭
  • 力荐

这并不是什么警示预言,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17分钟前
  • 牛岛隆太
  • 力荐

看完两集。剧情是有些拖,不影响评分,依旧高水准。分不同人物线和时间线,脱掉血红色枷锁拼死反抗。以为尼克会暴走,现在看来是想多了。期待埃米莉和琼强强联手,推翻基列国的统治,建立新的母系社会。

21分钟前
  • 影人疯
  • 推荐

想念Nick小哥哥!

23分钟前
  • 上杉
  • 力荐

他们的电视剧已经开始探讨这种话题了然鹅我们又臭又长的电视剧还忙着婆婆妈妈那点破事以及变着法各种往里加关系户。

25分钟前
  • JazzIsland
  • 力荐

剧是好剧没得说 第一集绞刑台那里的配乐我真的跪 可是我好害怕她会因为女儿的威胁再回来 回忆部分也是一直疯狂暗示 她把脱下的衣服拿起来我差点以为她又要穿上了

28分钟前
  • 有趣的皮囊
  • 力荐

没法讲。结合时事看此剧(毋宁说是Atwood的小说),那种恐怖/ 绝望 只有一星期看一集才能缓过来。

31分钟前
  • ℨℨℨ
  • 推荐

我希望看见巨大荒谬与现实对照后所产生的讽刺感,可是我现在只能看见巨大的荒谬。之所以四星,是因为就算它不够好也是仅有的了。ps可以别给女猪脚面部大特写吗?!?!!!四十分钟有三分之一都是特写我看的很绝望啊!

33分钟前
  • 海山二条
  •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恐怖片 比什么鬼啊怪物恐怖片吓人多了

34分钟前
  • Bernie
  • 力荐

第一集紧张到窒息,一环扣一环,从上一季未说的结局到第二季第一集便重获自由,女主最后把衣服烧掉,头发剪掉,还有用剪刀剪耳朵的那一段看得我热血澎湃,心惊肉跳,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电视剧,我哭了!!!!我要给它100颗星

39分钟前
  • Hrdd的小虎牙
  • 力荐

看第一季时“Nick看起来好像反派哦!我不喜欢” 看第二季“Nick呢!我的Nick这一集怎么还没出来!”

40分钟前
  • 关于小狗
  • 力荐

跑路要趁早这不是治国攻略

45分钟前
  • 已销注
  • 力荐

堪称女性的《肖申克的救赎》。

48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女主炉火纯青的演技是全剧亮点之一啊。

49分钟前
  • 夜江霖
  • 推荐

想办一个加拿大签证备用

53分钟前
  • Guns&Roses
  • 力荐

极其出色的情绪调动力,心像被剧一直揪在手掌中。Moss已然炉火纯青的演技又再加了一把火 赞叹。

57分钟前
  • 糖刺猬
  • 推荐

原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正在一件件成为现实,不寒而栗。

1小时前
  • 我的ABC
  • 力荐

为何nick明明浓浓的印度风相貌却单手脱t恤的样子可以帅至炸裂 @2018-05-27 19:44:34

1小时前
  • Lurgee
  • 还行

第一集第七分钟时哭出来,打破看剧哭瞎最快纪录。p.s Moss这演技有望蝉联视后

1小时前
  • reconsid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