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世界尽头1991

HD

主演:索尔维格·多马尔坦,奇克·奥尔特加,埃迪·米切尔,威廉·赫特,阿德尔·卢茨,厄尼·丁戈,山姆·尼尔,吕迪格·福格勒,Diogo Dória,Amália Rodrigues,Elena Prudnikova,张进战,竹中直人,神户浩,藤谷美和子,三宅邦子,笠智众,艾伦·加菲尔德,Alec Jason,洛伊丝·奇利斯,大卫·古皮利,阿尔弗雷德·林奇,让娜·莫罗,Justine Saunders,Kylie Belling,马克斯·冯·叙多夫,保罗·利云斯顿,卡门·卓别林,多洛莉丝·卓别林,彼得·普高达,迈克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199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1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2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3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4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5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6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13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14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15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16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17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18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19直到世界尽头199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直到世界尽头199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9年世纪末,一颗印度的核子卫星即将坠地,地球上一片恐慌,视之为世界末日的到临。住在巴黎的女子克蕾儿(Solveig Dommartin饰)在一次离开男友尤金(Sam Neill饰)的浪游中,认识疑为工业间谍的崔佛(William Hurt饰),并且深深为之着迷。一 次车祸意外中,克蕾儿认识二名抢匪,受托运送大批赃款,克蕾儿开始出发去寻找迷一样的人物崔佛。他们的足迹遍布四大洲:从尼斯、巴黎、柏林、里斯本、莫斯科、北京、东京、追逐到旧金山、雪梨,最后到达澳洲中部荒芜的库柏培地原住民生活区。过程中,克蕾儿终于知道崔佛的本名是山姆法柏。他不是工业间谍,而是一位科学家的儿子。许多私家侦探追逐他的原因是老法柏(Max von Sydow饰)制造了一个可以让盲人看见的摄影机。为的是要让山姆目盲的母亲(Jeanne Moreau饰)可以看见她的亲人。就在一群人汇集澳洲峡谷的时候,核子卫星被美国打下,核磁波干扰了所的电器设备,一切都恢复原始的状态。外头的世界不知是生是死?这群人在地下实验室里开始了一连串超越人类科技的实验,数字摄影转换成脑波、再转换成影像的实验成功,终于让山姆的母亲看见家人,不久终因体力不胜负荷而去世。临死前,他母亲说:「看不见反而更好,这世界竟变得如此丑陋。」温德斯的微言大义,在此作了深刻的呈现。之后,包括老法柏、山姆和克蕾儿都陷入对梦境的痴迷中。他们把梦境转成视觉,让人可以读梦(老法柏一直想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山姆和父亲的冲突矛盾、克蕾儿对童年之梦的偏执,像一层层的牢笼,将他们紧紧网住。使每一个人都陷入偏执的迷失当中。只有陈述此事件的尤金是清醒的。他知道世界并没有毁灭(只是时受核磁脉冲影响),只是这群人陷在不可自拔的梦境追寻中。于是一切如尤里西斯的漫游遂都有了反映与解答。心跳戈壁断林镇谜案第七季塑料海洋2016血腥星期五寄居少女怒海潜将出差十五夜第二季月上江南之狄仁杰洗冤录东陵盗宝之徐公馆诡事逃离金边牡丹花下血玲珑不道德的审判猛龙特警之天罗地网(粤语版)美国最牛越狱灵异妙探第三季爱情与战争中途客栈无依之地起跳地心的纳粹1号通缉令完美假期之从雪山到大海承诺舌尖上的新年在办公室干什么Share?纳妾记第一季僵局女婿难当克里琴科吉米·萨维尔:英国恐怖故事穿越白色空间白色巨塔相棒第十六季爱情盲选:巴西篇85 South:街头传奇好男儿之情感护理分久再合第二季19号消防局 第六季深入全球最难熬的监狱第六季星海

 长篇影评

 1 ) 似真似幻的旅途,归于平淡的感情

核卫星爆炸给全世界带来极度恐慌,只有女主角和身边的几个人不在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女主角追寻心上人,她的心上人忙着在全世界给失明的妈妈采集各类视频,然后借助父亲发明的机器给妈妈在大脑里播放出来。她丈夫一直不死心,跟着她,保护她,更希望能破镜重圆。私人侦探既追踪她,也追踪她的心上人。黑人密探也在追踪他们。她帮劫匪运送赃款的,劫匪成了她的朋友,需要钱的时候,一个电话,劫匪就来了,然后跟着她和她的心上人一起回澳洲内陆的家里。这些人都对危险的核辐射不屑一顾,只有澳洲内陆的土著人们才对核辐射忧心忡忡,急急忙忙地把知识和艺术传授给下一代。最终卫星在太空爆炸,没有核辐射,但女主角的心上人的母亲去世,然后她和心上人父子都被那个提取梦的机器搞得神魂颠倒。老头被美国特工抓走,连机器也抢走。女主角和心上人也都清醒过来,心上人也去了美国,发现父亲不知什么原因死掉了。女主角在太空站里找到工作,30岁的生日在太空度过。这一切都被女主角的作家丈夫写成小说。

这部片子以女主角的丈夫的讲述作为旁白,那些离奇的情节似真似幻,而影片的一个重点又是那部吸梦机器,更增加了梦幻色彩。虽然三个人被机器搞得神魂颠倒,然后又都醒过来,但女主角醒后找了个宇航员的工作,似乎还是在幻境里,只是醒了个梦中梦而已。

女主角开始是为了追寻心上人,最后本来可以在一起幸福生活,没想到被一台机器给破坏了,从幻境中清醒后,似乎是看破红尘了,到了远离尘世的太空,但是工作内容还是没离开红尘。只是丈夫和情人对他来说都不再重要了,都成了好朋友而已。一段奇妙的旅途和感情,以这种方式结束,大家都没想到。女主角身边多了一群好朋友,也算是聊以慰籍了吧,当然,女主角应该也不在乎是否有所慰籍了。

片中女主角和情人父子三人被机器搞成疯癫状态,这个转折似乎有点突然,不是那么自然圆润,还不如脱离疯癫状态交代得合理。不过总体上还是一部很好的电影,虽然片中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现实中,女主角和心上人还被一个混混抢劫,但整体上还是给人似真似幻的感觉,我非常喜欢这种感觉。女主角到北京的那段内容最简略,就是学了几句中国话,或许是那时候中国还不繁荣发达,导演觉得没什么可展示的吧。

 2 ) 故事讲述——连结过去与未来

文德斯曾在《柏林苍穹下》借一位作家之口说道: “如果我放弃了,人类便失去了讲述他们故事的人。一旦失去了他们的故事,他们也失去了自己的童年。”

Claire沉溺迷失在这个设备(仪器)中,其实是沉溺迷失在自己的过去,自身的梦魇里。而Eugene写的关于未来的小说,将Claire解救了出来。

故事讲述(storytelling)保存过去,记录历史,它必然伤痕累累;故事讲述却也想象未来,暗藏启示,孕育着希望。Claire对于过去的沉沦,象征着我们(人类)历史的破败,剥蚀的回忆,让人痛苦疲惫。Sam对于未来的书写,将Claire(人类)从过去的消沉中解救出来,为她带来希望与力量,让处于过去与未来间的此时变得具有反思性,也更加鲜活有力。两者是不可或缺的的,是Claire为Sam的书写提供灵感,是过去为未来提供素材,是过去让未来具有反思性,是过去孕育了未来,而故事讲述,便是当下。

文德斯先前的公路片着重呈现个体在旅途间的追寻与自我认知,而《直到世界尽头》提出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命题:艺术(故事讲述)与个体,与整个人类之间的关系。

 3 ) FIFF11丨DAY2《直到世界尽头》:在无尽的世界里奔跑

第1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直到世界尽头》,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孤独人类们广阔辽远的评价了!
注:本电影字幕由法罗岛字幕组独家翻译

不是兔槽:

科幻片是最容易过时的,很不幸文德斯把浪迹天涯拍得如此像廉价水果拼盘……

格系艺人:

各种类型各种文化通过镜头充分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前半段的寻找爱人甚是有趣,后半段的议论部分更是导演的自我表达。1991年导演写下了一首献给电影献给人类的散文诗。

果树:

感恩法罗岛的特供字幕,让我有机会观赏这部四个半小时巨制,闪光点自然很多,许多桥段都很优秀。然而无法忽视主线单薄无法支撑起走遍世界的野心这个大问题,这是公路电影的高级形态吗?我不觉得。

Pincent:

那强烈的、漂泼的孤独感,我们都是沉溺过去的、想看梦的人。仿佛模拟人类历史进程,最终我们将回归原始。在这个过程中爱情显得飘渺不定,只有在那段显然是致敬小津的日本深山段落才显得真实确凿。

Sparrow:

长达5小时的影像,具有预言性质的末日景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穿越世界的寻求布满了迷离忧伤的情调,梦境的追索反思人类文明的幻境,Wenders所构的世界宏大而渺小,复杂而神秘,平凡而特别,是没有终点的尽头。

蹦擦擦:

更喜欢上半段,漫无目的的追随,无处不在的音乐,诡异复古的城市化装潢。下半段开始变得深刻,在世界的终点终于找寻到自己的意义,既不是追随也不是某个目的,而是无意间传播音乐,传播文字,传播文明和智慧。好喜欢粗粝的马赛克式DV镜头,回想自己的梦境也是如此模糊,真实又梦幻。同样喜欢的是片子里的各种配乐,尤其是最后的大合唱,黑人在这方面真的有种族天赋,我爱了。结尾蛮有意思的,我在屏幕上看里面的人看屏幕,景观社会实况播报。btw,在21c20s看这种将近五个小时的电影,还是有点折磨的。

费了木:

近五个小时的体量,是文德斯用摄影机自来水笔完成的长篇写作。以作家的视角展开叙事,是很古典的叙事方式。开篇埋下了核爆的线索。Teil1观众跟着主角环游世界,铺陈了一条没有目的地的旅途。Teil2前半部分,电磁风暴停摆电子产品,营造了一个只有原始文明的孤岛。如果世界终将走向末日,音乐、文学和爱将是永恒——给这次旅途赋予了意义,昭示了人生旅途的意义在于Reality。最后男女主角陷入梦境和影像营造的自恋深渊不可自拔,是对景观社会一个绝妙的寓言。尾声,作者让男女主回归现实,或许是作者对人类善良的祝愿吧。

Bob_Chow:

唐诺说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看一遍就足够的小说,因为它不过是写尽了一切小说的可能性。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说普鲁斯特不是将生活写进小说,而是把生活成为小说。所以在我看来,长达五个小时的本片也是如此,文德斯对于创作和书写做了一份史诗级答卷。世纪末的末世不过是幌子,世界尽头处在灵魂中央。对于影像和“看”的畏惧,对于书写的崇拜。克莱尔用特殊的相机看着的亲戚,身穿黄衣头戴蓝丝带,正如几百年前维米尔通过暗箱看着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走出东京的小巷是否致敬小津?飞机和荒漠,是辉煌的西部好莱坞。最后纷争的影像何尝不是太空漫游2001。绘画,数字成像,从实体视觉到梦境视觉,这是对未来视觉艺术和艺术史的指南和赞歌,这是一切影像和一切表达的调和,是艺术家最自觉的梦。不是科幻,而是博尔赫斯般的作者论。

子夜无人:

“你有一双悲伤的眼睛。”—“但我却不是一个悲伤的人。”

“所有的伟人都会受到迫害,然后100年过去他们会被印在邮票上。”

“如果他不能通过讲述这个故事,来让故事一直焕发生机,这个故事就会消亡,而他也会死。”

“我继续写着我的小说,宛若一个疯子般。我写下我们的恐惧,也写下我们的希望。我写下当地的土著人,当然也写下我自己。我笔耕不辍写下一切东西,为了让我们所遭遇的一切事情都不会被遗忘。”

将近5个小时里,所有的国度、所有的人群、所有世界的城市、荒原和角落,以为它们值得被看见,看见的人却失望地闭上眼。你一路踏破足迹、走到天涯海角,从一开始只有起点是迷失的,到后来过程都陆续迷失掉,直到最后连你一直以为是终极执念的目标也已不再重要。如果所要找到的人已经无法拥抱,那就让我抱着自己虚无的梦想守到天荒地老。

#FIFF11#DAY2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世界尽头 梦幻泡影

三张碟,每碟1小时半,牙膏般断断续续地看完了。

天气一日一日地热了,电影里claire追着sam天涯海角,水里来火里去,直到世界尽头,我隔着导演的镜头,远远观望。这个女子,追逐什么呢?

一直想知道,到了世界尽头,事情也能有个了结么?却不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不是信佛的人,却觉得这四句偈子拿来形容这电影给我的感觉,再熨贴不过。

其实是个简单的故事。虚拟中的1999,印度核卫星事故使全世界处于恐慌中,因为没人知道卫星会在哪里爆炸,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于是人人自危,所谓世界末日。

claire前男友出轨,她伤心失望,四处游荡,机缘巧合,结识银行抢匪,帮他们运钱。钱又被sam不告而“借”,claire开始追他,开始追的是钱,怎么后来就爱了,倒贴钱,追他的人,还要保护他不给旁人捉去。前男友幡然悔悟,来追claire,私家侦探受雇帮claire追sam,公家侦探追掌握工业机密的sam,银行抢匪开始追claire后来变成帮她,整个电影就在这么复杂的追与被追,挣扎逃脱,利益相倾之间,呼啦一下子变成了科幻片——

sam的机密,偷钱偷东西,四处跑,都是为了其母,要助其父的伟大科学实验,让盲母再见光明,要让母亲看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亲人朋友音容笑貌。于是法国,葡萄牙,北京,东京,西伯利亚,莫斯科,旧金山,一处处去。

claire爱他,简直是荒唐的。他对她没有一点好,可是那女人如一头牛,偏要爱,偏要穷追不舍,何苦来呢。

追到了世界尽头,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地方,山如迷宫般。还要舍身为实验白老鼠,也是心甘的。那男人一步步露出丑恶一面,也不醒悟。

实验成功,母亲却死去了。核卫星爆炸了,没人知道世界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人活着。

他们的实验开始变成,看人的梦。

土著人不肯参与这种可怕的实验,都离开了。仅有的三人都被自己的梦魇住,不能自拔..

把脑部的视觉信号用仪器捕捉转移成屏幕上的画面,原理就是这么简单而已。可是人的梦如何可以拿出来示人呢?用一个俗滥的比方说,他们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每个人都不关心任何事情,除了他们自己的梦。每天捉牢放梦机,把自己藏在某个狭小黑暗的地方,一直看一直看。然后无比爱自己,无比自怜。这比镜子更鲜活,更真实,他们全都变成了纳西瑟斯,甚至更糟。梦里claire看到自己的童年,于是感慨,自己彼时多么健康快乐。还有一点奇怪,他们总是在梦里反复看到自己,无论惊惧,忧伤,或快乐。可我几乎没有过。也许是我自己不能记起?我无从得知...

他们的精神都近于崩溃,claire的前男友用文字拯救了她,sam的土著人朋友用自己的办法帮助他,sam的爹终于还是被美国人抓去了...

然后每个人都从梦里醒来。

我开始最不喜欢的那个无比狷介十分不讨好的男人最后居然成了claire的救星,这件事情首先让我跌破眼镜,然后想到,电影本来就是以此人的小说为叙述角度,他爱把自己写成多么高大全也都是可以的,拯救个把女人算得什么。就释然。何况他们并未在一起。

这个片子开始时貌似爱情电影,结尾却十足悲观,捉住了才发现,是完全没有价值的东西。可是要告诫女人不要追逐泡影般的爱?claire是否为她的长途旅行后悔?也许并不。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也好,还有沿途风景之美。

北京的部分,宾馆望出去可见巨大毛像,与两侧“自由”两个大字。暗自发笑。文德斯大约不会明白,在中国,写发展可,写腾飞可,写民主可,写少生孩子多养猪亦可,写自由独不可。至少吾未之见。自由化,自由主义,都不是什么好词...中国男子字正腔圆地教她汉语,筷子,餐巾。乡下路上骑车的老汉。这些细节倒都是真实的。片子里突出中国的特点,似乎只有红色、落后,加上人民还算是纯朴。对比日本那一部分,日本老头拿草药给sam治眼睛,日本山林房舍静谧之美,心中不由得生出些许戾气。论文化之博大精深,我们绝对不输日本,中草药也是我们的东西,为什么在外国导演印象里面,却是这个样子。纠缠下去跑题跑得就过于远了,反正大家心里有数。

这个电影像个公路片。人们总是在路上,或者即将上路。

总是会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在某个镜头处,觉得熟悉,极类似文德斯的摄影,我那本一次,看过不止一次的。澳大利亚那一部分,照片上的马路,被货车压扁的袋鼠。

电影把大量的图像给了人以外的风景。像文德斯在书里面说的那样——

我坚信

那些在风景中

决定故事的力量。

有一些风景,

不管是城市、沙漠,

还是山区、海岸,

都迫切地表达着故事。

它们可以自己创造故事。

风景自己就可以作主角,

出没于其中的人只不过是跑龙套的。

或许真的如此。这解释了大部分事情。

可我仍然,喜欢索尔维格,那个柏林苍穹下被天使爱上的女子,在这里更世俗的像个真人。


白熊 05 05 31

 5 ) 孤独的时候我们看电影——wim wenders《直到世界尽头》

 昨晚我一个人在家。外面一直在下雨。我就找出Wim Wenders的Bis ans Ende der Welt,中译名为《直到世界尽头》。
    无法形容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惊喜。如果说the million dollar hotel让我爱上wenders的话,那么对于这部影片,我只有用欣喜若狂来形容。
    评论上说这部拍摄于1991年的电影体现了wenders对电影的更大的野心。长达280分钟的导演版展现给观众更为辽阔的灵魂描述。那是一部关于寻找、关于孤独、关于真正的自我解读的影片。
    Claire有着独特的发型和装束,有着梦境呓语一般的声音,在那样的声音里,你必须时刻问自己这一切是否发生在梦境中。Claire带你走进一个恍惚而又孤独的旅程。我把第一张碟片放在dvd机中,看了两遍,舍不得去看下一张,每一句对白和每一个镜头都值得珍藏和反复咀嚼。其中Claire在酒店等待她爱的人的一幕非常有表现力,Claire靠在酒店大厅的廊柱上,另一面是一个大提琴手在演奏一只空灵的曲子,整个画面呈淡蓝色,那支乐曲也是蓝色的,这个镜头着重描述的就是,等待。
    音乐又一次在你的感官中留下极深的印象。在the million dollar hotel中,U2的配乐成为影片不可分割的组成,成为那部电影的构成灵魂的部分。在本片中,音乐总是在某些时刻将情绪和表现突然升起,成为一个又一个符号,如同我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用笔划出的令人心醉神迷的段落或者语句。在这部电影中,音乐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色彩,是脱离了色彩原有含义的因素,就像光芒,使得色彩变得更加鲜艳和逼真。中间Claire在酒店的吧台,一个忧伤的男人突然出现,“等到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请记住此刻我的脸”,“我愿意在下一个时刻就爱上你”“世界即将毁灭,但是无知的人们还在这里狂欢痛饮,他们不知道世界就要毁灭了”。在这些对白出现的同时,背景音乐突然变得空灵,但是却一下下震动着你的心,来自天外的女声在唱着什么,我猜想这一定是来自4AD或者projekt旗下的某个乐队的作品,他们在歌唱一种情绪。
    威尼斯、巴黎、柏林、莫斯科、北京、东京……Claire沿着这样的路途追随着那个陌生的男人,并且在这种毫无目的的追随中爱上他,哪怕他欺骗她、偷窃她、掠夺她,她一心只想着爱与跟随,在他需要的时候陪伴他。旅途,更多的时候是属于Claire自己的,哪怕侦探或者是她的前男友在她的左右,她始终是一个人在追随,沿着另一个人的足迹走向下一个未知的地方。

 6 ) 多

1女主挺漂亮 一说话公鸭嗓让人上头 2如果今天就是世界末日,为什么不笑着面对呢? 3舔狗的不懈追求 4科幻or现实? 5旅程的重点是一场父子矛盾? 感觉宏大的叙事瞬间没有了气势 6当妈妈重新看到世界后,又有了一丝悲伤,又见到了世界的丑陋 7人们会在可预见的末世面前做什么呢?无所谓?还是追寻自己想要的? 整个世界太有“秩序了 末世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8重现梦境好像吸毒,人的需求不满是不会停止的,设计很多伦理问题?他人有权知道别人的梦境吗?梦境的呈现反映人的真实想法吗? 人会不会沉浸在梦的世界里,脱离了现实与交际? 科学怪人似的人物真的不可以要 9前后真的蛮割裂的。前面讲爱与自由,后面怎么讨论伦理问题了?想到了,自由最后囿于图像中,自由不自由。最后的终点毫无意义 10舔狗终将胜利! 11“绕着地球跳舞”

 短评

看得自称三部曲的27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闷死了,想掐死文德斯;也许有故事,也许有意境,但剪短些好

8分钟前
  • boks
  • 很差

文文啊文文,你为何把片子拍的那么长,啊?私以为3小时处可作为一个截点,前半部为文德斯标志性的公路片,由西方至东方由汽车至飞机,时间与空间的倒换,一种错乱感及美到无以自拔的画面构图;后半部涉及主题,未来末日下何去何从,亲情的矛盾,梦境的沉溺,核爆炸下的现代文明是否还存在......清醒者仅作家一人。影片置于科幻背景下,营造的气息却是现代与未来的结合,尤其电子设备有种古旧落后而又迷幻超前的味道。最为喜爱梦境的表现形式,缤纷的马赛克以高饱和的颜色拼凑,模糊而又清晰,一秒一秒的卡屏抖动,再配以吊诡的音乐,一幅幅画面奔涌而来,不禁起鸡皮疙瘩,可是这想象力太绝了!ps:62岁冯叙多与63岁珍摩露,即使老了依旧魅力十足。还有87岁的笠智众,啊!我真的又兴奋又感伤,爷爷当时真的好大年纪了,呜呜。

11分钟前
  • 豆友135537595
  • 推荐

8.81,4.5个钟头,恢宏的叙事,美丽的风景,任性的激情,深奥的哲学,但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不知道是什么,就感觉有些美中不足。2,作为科幻电影放现在看,科幻感较低。按理说,越长的电影越能俘获我的芳心,当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5个钟头的《一九零零》就霸占了我的年度最佳。3,空虚(绝对意义)背后还是空虚(绝对的空虚),人类顽固的去追寻的一些东西,所谓自由浪漫的爱情、一生的愿望或理想、流芳百世的伟大头衔等等,在天地宇宙间都似梦幻泡影,转眼即逝。然而人类不对意义和永恒有所追寻,那又要该去追寻什么?这种存在的荒诞性文德斯经常用二元对立展现出来,比如他在《事物的状态》里用死亡来表达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对立和隔绝。而文德斯认为世上只有一个故事,而其他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重复“二元对立”这个荒诞的故事

16分钟前
  • 花慕狼
  • 推荐

1999年,世纪末,印度核卫星失控,没人知道它会坠落在何处,它在地球的臭氧层上滑翔,地上的人被恐惧笼罩。有人说,这个世界到了尽头。人们开始四散逃离,只有她不在乎,随意行驶,像是在寻找什么。而寻找,则是文德斯电影里的主要命题。随后,某种可触达的科技感开始渗入镜头。偏僻,边缘,撞毁,损坏,废弃,遗失,无法联系...这些关键词屡屡被写下。但是在中段之后,重复性过高的问题开始出现,只是取景地不停改变,人心却没有什么进展,使人无法不问这样的问题:尽头究竟在哪儿?作为观众,我只发现世界之圆是没有边界的。直至电影后段开始,我才明白,原来我的尽头就是这个世界的尽头。我的尽头情结原来是死亡情结。意识到这点之后,我突然松了一口气,原来世界一直在我手中啊。

21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力荐

1.文德斯集大成之作,可与[柏林苍穹下][咫尺天涯][德州巴黎][美国朋友]相提并论。2.长达4.5小时的末世科幻公路片,恍若一场无尽的旅程,从尼斯到柏林,从莫斯科到北京(陈凯歌协助拍摄),从东京到旧金山,及至澳洲空丽荒野中的原始部落(原始vs未来科技),犯罪公路片也成了诡异迷离的梦境启示录。3.色彩运用帧帧迷人,原声配乐曲曲动人。4.摄影、图像与梦境作为母题:可视电话+粗粝失真的DV+迷幻暧昧的梦境图景,对沉沦、迷失于黑夜之梦与图像序列的警世恒言——“太初有道(言),末世唯有图像”。5.以山姆·尼尔旁白贯穿首尾,还有他永远在打字或弹钢琴的身影,以文字/文本与音乐来对抗图片/影像。6.文德斯的电影中,大都市与大自然的二元对立头一回如此昭彰可见,而他最爱的“地平线上的曙光/晚霞”图景亦不断复现。7.“科学里总有明天。”(9.5/10)

2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不敢妄言这是公路片的终极形态,但至少可以肯定这是一部集合了所有可能要素的完整公路片。文德斯自始至终都是孤独的,独自越过千山万水只为捕捉瞬时的美丽;而文德斯终归又是浪漫的,所以他才赋予了人物如此强烈的毁灭性倾向,温柔地试探着义无反顾的边界。文德斯正是借助这样具有缺陷的人物的存在本身来表明当代乃至未来人类感情无法持久以及个体终将回归孤独的事实。初生有道,而末世只有影像,在这个意义上整部电影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微观缩影,文字与影像作为贯穿其中的两种信息传播媒介时刻处在相互博弈的状态,而这场承载着时间厚度的战斗注定没有赢家,文德斯能够做到的唯有给予我们一窥时间隧道的幻境,最终又只能狠心将其戳破,因为他深知时间的不可逆性,靠得太近便会深陷记忆的泥沼成为现实中隔绝人世的黑洞,而艺术家的使命必然面向未来。

26分钟前
  • 不朽浩克
  • 力荐

4.5;五小时体量够磅礴,如人类简史缩影——空间维度,历经世界各地,直至升上太空;时间维度,以源自土地的原生文明抵挡工业化/核武器的侵蚀,以牺牲现实存在的鲜活达成科技发展;文化维度,从以语言记录历史到沉溺于记忆/梦境影像化,直至最终仍为文字书写而拯救。探索伦理禁区的危险,创造自毁怪物,核武与脑波影像生成是其内外呈现手段。延续承接一贯主题与表现手法,多种影像介质调和,日本段如《寻找小津》,澳洲段如《德州巴黎》,摄影美得惊心动魄,尤其后半部分的梦境具象生成,迷幻得晕眩,契如遁入自恋虚无的深渊;配乐品味一如既往的好。以世纪末为前提谱写的末日焦虑之歌,以作家旁白为切入视角并贯穿始终,因而拥有“虚构”文本的意味,具有被上帝书写的隐喻。前后略割裂,更偏爱后半迷失在灵魂迷宫段落,甚至隐有赫尔佐格之感。

2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五个小时如体验了整个人类历史一般。文德斯在70年代就有了构思雏形,当时千禧年似乎还很远。等到拍摄完成却已进入90年代,一切都变得太快——所以里面的电脑、网络的设定,看起来才会有点怪。但电影给这五个小时以外的想象太多了,从都市犯罪片,到沙漠人文片,它包罗万象,原创性独一无二

3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28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目前看过的最长的电影。Wenders的终极公路之旅,足迹遍布全世界。虚拟的科幻末世设置下的梦境探索迷幻又忧伤,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渗出灰暗与绝望,但Wenders始终是温暖的,他让飞蛾扑火的热烈成长为勇敢的自爱,也让结局如此迷人。

34分钟前
  • 全声波频道D
  • 推荐

9.4/10 唐诺说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看一遍就足够的小说,因为它不过是写尽了一切小说的可能性。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说普鲁斯特不是将生活写进小说,而是把生活成为小说。所以在我看来,长达五个小时的本片也是如此,文德斯对于创作和书写做了一份史诗级答卷。世纪末的末世不过是幌子,世界尽头处在灵魂中央。对于影像和“看”的畏惧,对于书写的崇拜。克莱尔用特殊的相机看着的亲戚,身穿黄衣头戴蓝丝带,正如几百年前维米尔通过暗箱看着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走出东京的小巷是否致敬小津?飞机和荒漠,是辉煌的西部好莱坞。最后纷争的影像何尝不是太空漫游2001。绘画,数字成像,从实体视觉到梦境视觉,这是对未来视觉艺术和艺术史的指南和赞歌,这是一切影像和一切表达的调和,是艺术家最自觉的梦。不是科幻,而是博尔赫斯般的作者论。

37分钟前
  • 鲍勃粥
  • 力荐

各种类型各种文化通过镜头充分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前半段的寻找爱人甚是有趣,后半段的议论部分更是导演的自我表达。1991年导演写下了一首献给电影献给人类的散文诗

39分钟前
  • 大美毯子
  • 力荐

一部电影,三部普通电影的体量。没有字幕,但不影响观影。这本就是一部不需要太多语言,甚至是跨越语言藩篱的末世预言。一段因缘际会在未知的灾难下横跨经纬,人类文明暂时回归太虚,人类羁绊仍依然牵连。一直喜欢“直到世界尽头”这个title,因为世界是圆圈,但生命有终点。线段,圆圈,妙不可言

4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表现中国的部分用了强烈的摇晃镜头 痛心

46分钟前
  • 啸如
  • 力荐

每个导演一生都在拍一部电影,文德斯的每部电影都是一段奇妙忧伤,没有终点的旅程

48分钟前
  • 猪老三
  • 推荐

试图捕捉梦境的 不是奇才就是惶惶不可终日者; 3部 前后看了好几年

51分钟前
  • qia|有痣青年
  • 还行

导演剪辑版三部曲,将近五个小时,没有中文字幕,还好对白比较慢比较少,靠着英文字幕啃了下来。故事背景为设想中的千禧年世界末日,第一部非常迷人,一个女人追寻一个男人直到世界尽头;第二部第三部稍显凌乱,主要是科幻上的内容维姆·文德斯把握不好。但整体而言真的野心非常大,摄影、音乐极好。

55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280分钟,Wenders的末日浮世绘。一路从西方到东方,从现代到原始,从城市到荒野,他们于轻歌曼舞中穿越世界,跨越风情万种的影像,伴随着打字声走向完结的小说,还有一首接一首迷幻的音乐,哀伤和激情在迷离的追寻中弥漫。全部感官掠过绝美的世界,直到尽头,只为爱情的幻觉。失明的人可以重见光明,却只是丑陋的影像,失却的梦可以召回,却让人迷失其间。在被梦境捕获之后,Clair和Sam都凝滞在了自我的幻境中。关于自我的幻觉消除了关于爱情的幻觉,而对自我故事的叙说也消除了关于自我的幻觉,于是虚构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迎来截然不同的结局。Present will look after itself, but it's our duty to realize the future without imagination. 历尽千帆,寻回自我。

58分钟前
  • 热带素描
  • 力荐

“世界”这个带着终极色彩的词包含了空间与时间两层意义,而文德斯这部所谓终极的公路片最后却因为体量过大而成了一盘空洞浅薄的大杂烩,最终原因在于他把旅行这个时空性地动作人为地分割为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入手。影片前半段跨越大半个地球的追逐里令人惊讶地缺少了时间影像,女主角的追逐好像移形换影,只能看到一堆瑰丽的山河画面,却没有其中的精神。后半段他走入时间的探讨里,旅行与历史都走到了尽头,于是他继续起克里斯马克的思考来,讨论起记忆和梦的话题。文德斯关于文字与画面的思考再度出现,似乎在说,画面只能反映当下或者记载过去,未来还是要靠文字书写,因此作家的叙事经常先于画面一步。这里是这部冗长的作品里最有趣的地方,只可惜没能展开。

1小时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较之对爱情的执着,克莱尔的旅途反而是漫无目的的追随,也许来自于屈弗斯,也许来自于童年。当梦魇幻化为图像之时,克莱尔仿佛寻到了真我,触及了灵魂,却被末日收了回去,在澳洲沙漠中留下绝望。一望无际的荒野再一次被文德斯用来寄托极端的孤独和绝望。这是世界最后的尽头,人们只能依托脑电波来传送图像,因为互联是唯一可以证明作为人的存在,这一电磁切断无疑是对末世的重彩描摹。世纪末的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即便末日来临,“寻找”是永恒的主题。

1小时前
  • 小宁波
  • 力荐

~In Stock~(环游世界型公路电影,装饰艺术及前卫服装博览,布鲁斯及衍生音乐大赏,导演灯光、配色及取景教学片,绿帽侠必备指导手册.Part1中废土场景-开篇公寓、里昂集市、巴黎站台,现代场景-柏林玻璃房、北京长安街、东京胶囊休息舱;Part2中日式和风配澳大利亚荒漠,西部小镇佐cult实验室的场景真的看湿了,加之导演"动感"不失凝练的技法,"干净"不失丝滑的剪辑,以及里斯本电车错行、手铐国标舞,避难所奇想乐队《Days》的即兴等等,太精彩了.本想着结尾以"rock&roll"拯救世界作结,但没想到竟探讨起科幻片中永恒的"梦"的主题了,那句"In the end, there were only images"让总是辍笔的我顿时恛惶无措,当然,若是实验影像部分再先锋一点就更完美了)

1小时前
  • 塔斯鲁波的痰盂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