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生活,你突然感慨,就是三环路,你说,其实就是三环路。双前手画出一个圈。
谭谈交通晓得嘛,三环路逮人的,天天逮,十多年了,就是在三环。你继续说。主要是关心闯红灯现象,也要研究电瓶车面包车超载的问题,可以称为交通警察执法普法实录。我个人认为它算是这类节目中的重要角色了,你补充说,至少是厅级。
好,我说,晓得了,但是这跟生活有什么关系,你展开说说。
好,你说,我展开说说,你想想,十多年,就在三环路,天天逮人,逮了十多年,这是不是生活?
我说,我晓得这个节目,看过,知道它天天在三环路抓人,谭警官嘛,但是为啥子这个是生活,你展开说说。
好,你说,我再展开说说,你想想,十多年前你坐到餐桌上吃饭看到他在三环路上逮人,十多年后你又坐到餐桌上,你看到他还是在三环路上抓人,这是不是生活?
安?我说。然后沉默。
唉。你说,就是,你想,十多年,啥子车没抓过?啥子人没逮过?十多年,这个就是生活。二仙桥晓得嘛,火了!网上可以说是火了,走成华大道,去二仙桥,一个大爷在谭谈交通里头,笑死个仙人。还有啥子倍思特橱具,巨搞笑,哎哟你想嘛……
嗷,我嗷的一下想起来,是,我想起我坐在马家花园的木头小板凳上,比面前的茶几没有高出多少,前面是灰色的那个小电视;我想起红照壁的那个透明茶几,对着电视放着一碗棒子骨汤;我想起外双楠那个可以移动的电视柜,吃饭的时候就把电视转到餐桌这边,桌子这边是加豆腐干和二荆条炒的回锅肉,还有一盘蒸的茄子,旁边的沾水无敌诱人。为啥全是下饭菜,我想。突然,红绿灯,新闻全接触,李伯清,陈岳叔叔还有中分的王宝器一下全部站到外双楠的餐桌前,可以说是图谋不轨。我脑袋一转对他们说,都是下饭菜,你们吃嘛。我嗷的一下想起来了。
啊,我叫一声。你停下。我说,我懂你意思,生活就是三环路,对不对?
你愣住。
我继续说,还有哦,去二仙桥我们不用走成华大道,一号线转七号线,方便。
谭sir上热搜了,又勾起了对谭谈交通的回忆,这个节目在成都应该是无人不晓吧。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魔力,这不过是成都电视台,红绿灯节目里面的一个小章节。没有广告,没有宣传,每天几分钟,却把大家都迷住了。成都人不会刻意蹲守播放时间,只是到了晚饭时间,就觉得少了一道下饭菜,立马跳台到谭谈交通。我也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它,从来没人安利,只不过是调台刚好看到,就开始喜欢上了。谭sir退出节目时,心里还很惋惜,这么多年的忠实观众,在成都街道上都希望能遇到他,哪怕被罚款。戴上警帽的谭sir,佝偻着背,说着不普通的普通话,这么多年,在我心中永远那么风趣幽默,高大伟岸。他的同理心让节目真实动容,打动着无数观众。谭sir加油,如果当年你能让我出镜,此刻也能助你一臂之力,告上一状。谢谢你带给我们的正能量,也谢谢那么多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主角们。希望我们都能面对逆境时,迎着阳光,笑着面对。
最近,一档停播三年的节目突然在网上火了。
凭一段几分钟的片段,被疯狂转发,引发全网爆笑。
围观群众纷纷表示“笑得满地打滚”、“春晚没它不看”、“比追剧还上头”。
这一切,究竟是观众的过度夸张,还是节目的过于离谱?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这是成都本土的一档交通警示类节目,在四川卫视地方电视台播出。
从2005年播到2018年,它在当地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近两年来,由于片段在网上传播,这档地方节目也成功出圈。
B站上,一则视频的播放量轻松破百万,相关的鬼畜剪辑也应运而生。
豆瓣上,被评出9.5的高分,超过八成的观众打出五星。
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叫谭乔,是成都交通管理局宣传处民警。
节目的形式也很简单:在每期节目中,谭乔和摄影师走在成都的街头,寻找违规行驶的人,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虽然看起来很粗糙,但却十分贴近大众、诙谐幽默,并且绝对真实。
最重要的是,每期节目都呈现出了十足的笑点,堪称集相声、小品、二人转、杂技为一体。
废话不多说,这就来给大家仔细品一下最经典的几期名场面。
名场面一:到二仙桥走成华大道
这天,谭警官看见一位大爷骑着电瓶车,违规行驶在快车道上。
它的车后面还拖着长达数米的货物,一看就十分危险。
谭sir立马把他叫停,没想到大爷刚下车就敬了个礼,字正腔圆地说了声“警官好”。
问好的同时还疯狂眨眼,似乎想通过卖萌来蒙混过关(误
谭sir不为所动,立即开展了诱导式教育,想让对方意识到走快车道是错误的。
他问道:“你骑着这车该走哪啊?”
大爷答道:“到二仙桥”。
谭sir懵了,他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有歧义,又换了个问法:
“我是说你该走哪条道!”
大爷又乖巧答道:“走成华大道。”
好家伙,对答如流,且挑不出任何毛病。
谭sir急了,直接指着车上的违规运载货物问道:“你这车子能拉吗?”
大爷认真地回答道:“只能拉一点点。”
谭sir急得跳脚:“我是问能不能拉???”
大爷沉着冷静:“能,只能拉一点点,不能拉多了。”
堪称大学本科答辩现场,可谓宇宙级别的跨服聊天,谁看了都得说一个服字!
名场面二:贝特司橱柜是真的好
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谭警官在街上看到了离谱的一幕。
一辆运行的电动车上同时坐着两个年轻人。后者拥挤地靠在座椅上,看起来摇摇欲坠。
前者更加夸张,整个身体趴在方向盘上,双手抱着车上的物品,从远处看就像用嘴在开车。
谭sir立即将两人拦下,但坐在前面的年轻人却迟迟不肯下车。
询问下才知道,他怀中抱的是电瓶,双手捏的是电瓶上的线,一旦撒手车就不能运转了。
一时之间,让人不知道该感慨这车坏得有多离谱,还是该感慨这位大兄弟的开车方式有多离谱。
谭sir转了个身,让坐在后面的人下车,但没想到他也不愿下车。
“我不能下来,我一下来板凳就会掉。”
谭sir:???
这伊拉克战损限量版电动车,这真·人车合一的高超技艺,让谭sir直接傻眼。
把两人强行叫下车,谭sir才了解到这个荒诞事件的幕后故事。
原来,这两个年轻人从事装修行业,电动车是单位配的,但是开久了就坏了,并且越坏越离谱。
他俩也没有办法换车,只能凑活着开这辆车外出工作。
对两人进行批评教育后,谭sir猝不及防的来了一句
“韩国车就是不经摔啊!”
两个年轻人懵了:“啥子韩国的哦?”
谭sir:“车上不写着思密达吗?”
年轻人:“这是民思达。”
我当场发出一个爆笑!
没曾想,这一番鸡同鸭讲的对话,却突然激起了两个年轻人的爱国情怀。
“我们从来不用韩货和日货,我们支持国产。”
堪称慷慨激昂的宣誓,就连谭sir听了就不得不叫好,对两个爱国青年竖起了大拇指。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谭sir始料未及。
年轻人突然转向镜头,大声说道:“要用就用国产贝斯特,我们是贝斯特橱柜的!”
好家伙,这传播意识可以说是十分到位了,竟然当场打起了广告。
光说还不够,年轻人指了指电动车上的一块板子。
“电瓶车的钢筋摔断了,我们就用厂里的板子代替,随随便便承重250斤不是问题!”
刚才还义正辞严的谭警官,此刻竟乖乖地坐在一边,津津有味地听起了贝斯特橱柜的介绍。
反向推销,最为致命。
这样的广告鬼才,贝斯特橱柜的老板看了估计想立马升为销售总监!
名场面三:你是看上了我,还是看上了我的床?
这是个注定不平凡的一天,谭sir在街上看到了一个能力超群的奇人。
一名大姐骑着一辆自行车,车的一侧还架着一张巨大的床。
大姐维持着其妙的平衡,开着这辆真·房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
谭sir见状立马把大姐拦下,展开了问话。
谭sir:“你这是在干嘛?”
大姐:“我在拉床啊。”
谭sir:“我认识它,我的意思是你驮着它什么意思?这个车能驮床吗?”
大姐:“哎呀,我们农村人是这样的,出来捡到一张床,回家将就睡一下。我们这些人捡到就将就睡一下,你们(城里人)肯定睡不了。”
谭sir听这话急了:“我怎么就不能睡呢?”
大姐听完,把话锋一转:“那这样,警官我把这个床给你吧。”
谭sir以为对方听懂了劝导,一口就答应了,并打算把床从车上拆下来处理掉。
没想到的是,大姐又顺势说道:“那你就给我五十块钱吧。”
谭sir当场表演了一个目瞪口呆:“什么?这个还要给钱?”
大姐一脸严肃严肃地答道:“是要给钱的噻,你不给钱,谁会给你东西。”
谭sir:“你怕不是卖二手家具的吧?”
大姐:“我是想要我的床,但你把我拦下来,不就是看上了我的床?”
谭sir反驳道:“我什么时候看上你的床了?”
大姐也发起了奇袭:“我在车上坐得好好的,你把我喊下来。不是要我的床,难道是要我?”
谭sir立马解释:“我不找你!”
大姐:“你不找我那我就走了哦。”
说完,大姐马上推起了自行车,打算骑车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谭sir和观众的一脸懵圈。
这鬼才版的严密逻辑,转守为攻的语言体系,强烈建议报送《奇葩说》第八季。
除了上述这三期节目之外,《谭谈交通》中还有诸多令人爆笑的奇人异事。
比如声称自己“腰马合一”的三轮车大哥,违规行驶被抓到后,当场就要表演一个侧翻,结果把自己摔得扎扎实实。
开车不穿衣服的货车司机,违规行驶被抓到后衣不蔽体,最后从车里扯出一块红布给自己裹成了抹胸。
还有把“蛇形”说成“色情”,把“投单车”说成“偷单车”,把“劝导警察”说成“川岛警察”的谐音梗大神们。
这些没有剧本,没有表演痕迹的真人真事,越是一本正经的被呈现出来,就越有一种滑稽逗趣的魔力。
当然,除了搞笑之外,这档节目也让人看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和不易。
在节目中,违规驾驶的人,大多是一些迫于生计、不得不超载运输的普通群众。
你可能无法想象,那些出现在段子里的装载神人,也会真实地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街头。
在他们破旧的交通工具上,承载着超出运输能力的物品。
他们的肩上,更担负着难以想象的责任与重担。
一位骑着单车卖氢气球的大叔,因为违规驾驶被谭警官抓住训导。
对话中得知,他从前是一名商人,因为生意失败老婆跑了。
后来他陆续做过很多工作,都不甚成功。
后来年纪也越来越大了,才决定到街上叫卖气球,勉强能够养活自己。
在接受采访时,他对自己的现状没有丝毫的抱怨,始终保持着开朗的心态和乐观的笑容。
另一位驾驶三轮车驼货的大爷,因为违规运载货物被节目组叫停并训导。
你可能无法想象,在这辆又破又小的车上,装载了多达几百斤的木材,木材上还坐了另一个人和一只狗。
通过采访才知道,大爷顶着风险运输这些木材,只为到家具厂换点谋生的钱。
大爷已经69岁了,他的父母在十多年前相继离世。
妻子和尚未出生的孩子,也因为难产事故在十一年前双双离世。
车上的另一个人是他的弟弟,遗憾的是,弟弟早年因生病误用药物,落下了痴呆的毛病。
现在照顾全家的重任都落在了他的肩上,两人一狗,在这世间相依为命。
当谭sir采访他的感受,他只说了三个字:“往前看。”
铿锵有力的三个字,胜过无数精心炮制的鸡汤,有着让人动容力量。
十三年来,《谭谈交通》的播出影响了无数观众。
从训导违规行驶人员的初衷,到意外成为逗趣搞笑的娱乐节目,再到真实呈现底层人间况味的真人秀。
这档节目的价值和意义,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更迭。
最难能可贵的是,无论节目的形式和价值如何改变,它都始终保留了一档民生节目最重要的部分:真实。
不浮夸、不炒作、不卖惨。
在冷静客观的镜头下,粗糙朴素的对话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赤裸的人生。
*本文作者:阿怪
周六看了一下午的《谭谈交通》,昨天又从下午5点看到快接近晚上12点,好家伙,自己追剧追番都从来没有这么狂热过,可见这就是的“经典老番”的魅力吧。这档节目不仅在四川人民、成都人民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全国人民甚至“全球华语区人民”即使没来过成都都知道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在这档宣传交通安全普及守法知识的交通栏目里,成都老交警谭sir以他风(sao)趣(hua)幽(lian)默(pian)的主持风格和平易近人的温情执法(对视交通安全为儿戏漠视他人生命安全的人除外)以及点睛之笔的主题升华把节目效果拉得满满,吸粉无数,成为中老年妇女之友,“成都形象大使”,人民心中的偶像!当然,一个受欢迎的节目不仅得有优秀的主持,还要有让人记忆深刻的“嘉宾”。在谭sir的执法镜头下,大多数呈现的是文化教育程度低,交通安全意识低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刚开始看这些视频都是奔这搞笑和沙雕去的,上身裸露嫌安全带“勒得咪咪痛”而不系安全带的司机、“腰马合一”坐在摇摇晃晃啤酒箱子上下车就“打脸”的“练家子”、边骑电瓶车边看书研究“一夜情”的“好奇心大叔”,当然还有“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的二仙桥大爷和他侄子以及来自他“谭警官好变态啊”的梗…这些没有舞台剧本来自普通民众最生活化的写照,诙谐又带点狡黠的让人笑出鹅叫的对话采访难道不比春晚小品好看一百倍?当然,说笑归说笑,这个节目的宗旨和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意义是深入人心得到广大网友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点赞。谭sir对待大多数违反交规情节不算太重的大都温和以劝耐心教育,温柔幽默中散发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人文关怀,理解鼓励而不仅仅只是冷冰冰的斥责罚款,对生活困难的一些人甚至还给予一些物质帮助;而他对于那些开大车抢时间闯红灯、开豪车飙车,不顾他人生命安全,漠视他人生命的那些人毫无情面狠狠地批评严肃地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又让人拍手称快!我真的很喜欢《谭谈交通》这个节目,它记录了很多平凡生活的小人物,一天拉千百来斤货物的搬运工大姐,乐观直爽,觉得自己还年轻,能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价值,养活一家人不给国家添麻烦;各种工都打过,老婆跟别人跑了,依然靠卖气球热爱唱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气球哥;还有父母兄弟妻子孩子都不幸离世还依然和智力残疾的弟弟相依为命对谭警官说“向前看”的“福贵大爷”…他们是中国最普遍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缩影和写照,也有着中国劳动人民最普遍的特质,不屈从命运,自立自强,乐观朴实。引用一路很喜欢的话“也许在面对命运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人类的无力,如果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我们就去改变活着的态度。” 谢谢谭sir,谢谢可爱的叔叔嬢嬢大爷大妈所有为生活努力奋斗的人!我正在努力着!
春晚语言类的作品越来越不搞笑,原因也在于创作者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谭谈交通中都是真实的人和事,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其实一点没错。谭谈交通中采访的大部分都是底层人,没什么知识量,说话逻辑也不严谨。再加上碰上交警,一紧张很容易说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来。 说谭谈交通是一部真人喜剧连续剧,一点也不过分。说真的,可能是我笑点太高,或者学识太浅薄,一直get不到郭德纲相声的笑点。反倒是这个节目让我捧腹不禁。 我觉得搞喜剧艺术的这些人完全可以从这部片子中获得一些灵感,进行二次创作和加工。谭谈交通中没有一点人身攻击,侮辱,歧视,下流,黄色的段子,但是却能让人忍俊不禁。一,来源于生活,真实感,越贴近生活的喜剧越搞笑。二,悲剧内核。有时候自己的喜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这就像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掉进下水道里,因为井盖没了。旁观者可能会发笑,但是当事人估计是笑不出来的。三,谭乔本人有着深厚的语言天赋,而且与时俱进,也比较博学。什么柯南啊,Dota啊,金融啊等等,各个方面的都能跟你聊。所以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他总能跟你聊成一片。有时候还会故意空耳,哈哈哈。
总之,把它当做一部微型喜剧片完全没问题
作者: pASslosS
最近《谭谈交通》的一个选段重现江湖,点击率惊人,一夜爆红。
这早已不是这档节目第一次翻红,从它被上传至各个网站的视频点击量看,再火个十次八次都不成问题。毕竟对于多数网友而言,如果想要快乐,点开大合集敞开捞就是了。
说到《谭谈交通》,这是成都电视台一档于2005年开播的交通普法节目,因为有了些许年头,很多视频的质量都不太好。
这档节目被插在新闻节目中播放,核心目的是为了宣传《道路安全基本法》,规范交通,保障人身安全。所以谭警官每天的工作就是追人追车,以亲切的问候挽救打工人“摇摇欲坠”的生命。
在《谭谈交通》海洋般的视频资料中,是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的潦草侧面,他们有股子憨劲儿,干活不惜力,违反交通规定多是因为不熟知,有时甚至是牺牲了个人安全的莽撞行径。有的司机看见警车吓得弃车逃跑,有的人连车带老婆全抛在路边,一头扎进小树林逃往另一个星球,顺便把谭警官一起拐丢。
但更多的人还是停靠在马路牙子上等待后续,偶尔能碰见这种下不来车的师徒俩,边开车边捏着电线,人车合一,废品变飞机。
在观看很多选段之后,我发现在我的评价体系中,《谭谈交通》已经成了高质量的喜剧片。
原因很简单,很多粗制滥造的喜剧片仍在以空洞的夸张手法挑动观众神经,但《谭谈交通》却很真,它是取自现实生活的、鲜活的喜剧结晶。
无论是天抛的包袱还是硬凹的梗,都能一转正经画风变成爆笑小剧场。
人民群众有一张特立独行的嘴,谭警官有一对天马行空的耳朵,过招几个回合就没有靠拢过的时候。
这其中最耀眼的便是谐音梗,不是王建国那种生拉硬拽的尬梗,而是不同方言碰撞出来的火花。引渡听成印度,防火听成放火,卖膜听成卖萌,蛇形听成色情,投(放)自行车听成偷自行车,碰见一点儿都听不懂的方言,只能让中国人给中国人当翻译……
多数时候人民群众说话不那么严谨,主谓宾经常前后颠倒,以至于谭警官与各种动物之间暧昧不清,比如,猪。 谭警官曾与一位伶牙俐齿的大姐现场battle,堪称乡野版《奇葩说》。那时大姐侧驮了一张巨大的破床在车道上奔驰,用来改善自己的城中生活。
在被谭警官拦下后,敏锐的大姐觉察到了四溢的阴气,根据过往生活经验,大姐先发制人叫价50块,直称“你拦我下来就是看上了我的床”。
谭警官解释车辆左右负重不均衡容易发生危险,大姐对此并不认同,她说自己前后左右都能搭东西,还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赶猪,而且谭警官的站位就是“猪の花道”。
不仅如此,谭警官还能灵活运用各种二次元知识。
他拦下过不止一辆脏到看不清车牌的车,称自己是交警里的柯南,说司机是金田一,他们要互相协助破解一个谜题——为啥他会被拦下。
而在看到另一车窗上的猪形logo后,谭警官把闯红灯的司机比作愤怒的小鸟,把遵纪守法的人比作捣蛋猪,他教育司机,愤怒的小鸟不能被捣蛋猪嘲笑。
《谭谈交通》著名角色气球哥,爱唱歌,曾经做过买卖,干啥都走歪门邪道。先是卖歪烟歪酒搞黄了铺子,然后蹬歪三轮也被罚得不轻,现在卖气球,摸良心说自己卖的是环保材质,这次绝对不歪。
被拦下之后,他拉起谭警官的手就是一段《两只蝴蝶》。
还了解各种歪八卦……
因为上了这档节目,气球哥成了红人,他卖的气球也更多了,从喜羊羊和灰太狼变成了巨型海豚。再次偶遇谭警官时,他唱起了《新白娘子传奇》的主题曲《千年等一回》。谭警官叫他闭嘴,他偏不闭嘴。
要说中华功夫,腰马合一的河南郑师傅首屈一指,他坐在一堆啤酒瓶子上,颇有功夫之王的排面。在谭警官的鼓舞下,郑师傅给自己来了个过肩摔。
混江湖总有失手的时候,但大哥确实会摆几招,再混几年就是范德彪成都分彪。
马路上文化人也不少。
有一位边开车边看书的大哥可谓学界泰斗,被拦下来之后,谭警官发现他看的是涩情论文《诱发一夜情的四大心理根源》,一时间不知道大哥是要亲自试水还是遁入空门。
一位没有穿上衣的害羞男子,全程用粉色小毛巾挡住上半身接受问询,其娇羞行为激起了谭警官的好胜心。
听到对方说“卖萌”,谭警官认为自己才是专业的,不过仔细听完之后才发现男子说的是卖膜。
有时候交通节目也会搞成《相亲进行时》。
谭警官:“徒弟你愿不愿意你师父平平安安?” 徒弟:“我愿意。” 谭警官:“你愿不愿意你徒弟平安安全?” 师傅:“我愿意。” 谭警官:“都愿意是吧,那你可以亲你师傅了。”
随后师徒二人双双娇羞,不仅对着镜头给自家橱柜品牌打广告,还想要片酬。
不过要说名场面,绝对是下面这位二仙桥和成华大道的总舵主。
大爷大喘气堪称一绝。他拖着很长的货物在快车道里奔驰,被拦下后发生了这么一段迷之对话。
“你该走哪儿啊?”(意思是不能走快车道) “到二仙桥。”“到什么二仙桥,我是说你该走哪根道儿?” “走成华大道。” “什么成华大道,你车子能拉吗?”(意思是拉多了) “只能拉一点点。” “我是问能不能拉?” “只能拉一点点,不能拉多了。” “我是问你这个车能不能走?” “能走,到二仙桥。”
除了百看不厌的高能集锦,有时《谭谈交通》也会冷不防让人鼻头一酸。几乎每个被拦下的人都有苦衷,有时他们会选择讲出自己的故事。
一位戴着女士眼镜的拉风大爷,拉着七八百斤的木材,木材上坐着一名男子和一条狗。被拦下之后,大爷说是原来的眼镜被木材压坏了,这才赶紧买了个新的,没看清是不是女款。
谭警官仔细一问才知道,大爷今年69岁了,爸爸死了十一年,妈妈死了二十多年,老婆因为难产也在十一年前和没出生的孩子一起离开了。
谭警官问他还有没有其它亲人,他指了指车上的弟弟和狗。
节目镜头下的这些人都很单纯,没那么多弯弯绕。就拿气球哥来说,他说的这段话略显滑稽,但又有点暖心。
如果把《谭谈交通》当作一系列喜剧短片来看,它其实完美证实了那句老生常谈的“喜剧的背后是悲剧”。毫无疑问,它具备现下许多糟烂喜剧片最缺乏的真诚。
谭警官看似吹毛求疵却不刻薄,他不以伤害和侮辱的方式创造笑点,普及法律当然是落脚点,但教化并不是目的。
而且,这个节目之所以这么好看,不只因为碰见难以沟通的奇人异士让观众猎奇,而是把你按住,用谈话向“无意义”猛踩油门。
《谭谈交通》的每期节目都围绕着“聊”。谭警官本身侃功十级,能把没的聊成有的,所谓的“梗”都是因为交流障碍带来的,但他并不会因为没得聊而放弃沟通。
就像这一段,谭警官问司机为什么闯红灯,司机说:“因为我开车时心里装着事儿。”
这样的谈话在现实生活中太少了,少到甚至会让我们感动。情感丰富的《谭谈交通》总有着最好的喜剧片的样子,因为它真的在尝试着“去懂每个人”。
真想和那个边聊qq边骑车的家乡特产是荣昌猪的想去征服韩国市场的男孩聊qq。
“经历这么多痛苦,是什么让你保持着乐观?”“往前看。”“什么?”“朝前看!”
很多五星片段,但所有精彩的段落都是“嘉宾”贡献的,谭警官太多耍宝就变得没意思啦
在b站看到一个弹幕 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确实
这是中国,这是生活。
喜剧的背后是成都底层人民的生活,笑中带泪
虽然我从来没去过四川成都,但是我知道要腰马合一的骑着民思达电瓶车走成华大道到二仙桥送倍斯特橱柜。
国内最搞笑最好看的综艺节目了
越看越觉得谭警官很帅啊!!
谭sir每次聊天都能跑题到十万八千里,但每次都能精准降落到交警分局接受处理
这该上春晚
虽然没去过成都但我知道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妈呀四川人到底是什么宝藏
小时候经常看,后来去重考科一我被迫在交警大队连看七天。。。
看这个长大的,现在看来又好笑又心酸,很多违法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无意的,这就是人家的生路,跟他们说了下次就不这样拉货载人了吗,不可能的。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就像镜头中采访者身旁飞驰而过的一辆辆载人摩托、超重拉货三轮,他们的人生又是怎样的,那些敢想的、不敢想的,他们之后的人生又是怎样的,看见的、看不见的,都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所以采访基本都在三环路边,城乡结合部不远。多么轻松的节目,我说的好沉重。
伟大的劳动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
好的(纪实/虚构)作品,其中一个共同点是真诚。零几年的时候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流量还不能折现,电视还是有观众,看到的东西都比较让人有共鸣,加上这个节目的老百姓太加分了,那种城乡之间碰撞出来的民间智慧、幽默和朴实,是在短视频盛行时代里很难看到的。现在大部分视频都充斥着做作和拧巴,“我想红”的渴望溢出屏幕,唯独缺少真诚两字。
b站真是地方台奇葩民生节目宝库,底层人民的生活就是土味小品,笑中有泪。
哈哈哈哈竟然有条目,那我就不客气了。最近在B站循环播放这节目生产的段子,我已经记不起我上一次笑到抽搐笑到流泪是什么时候了。川渝好地方啊,果然天府人民欢乐多。
虽然我没有到过成都,但是我知道到二仙桥,走成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