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正片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希斯·莱杰,艾伦·艾克哈特,迈克尔·凯恩,玛吉·吉伦哈尔,加里·奥德曼,摩根·弗里曼,莫尼克·加布里埃拉·库尔内,罗恩·迪恩,基里安·墨菲,黄经汉,内斯特·卡博内尔,埃里克·罗伯茨,里特奇·科斯特,安东尼·迈克尔·豪尔,基斯·斯扎拉巴基克,柯林·麦克法兰,约书亚·哈尔托,美琳达·麦格劳,内森·甘宝,迈克尔·维约,迈克尔·斯托扬诺夫,威廉·斯米利,丹尼·高德林,迈克尔·加·怀特,马修·奥尼尔,威廉·菲克纳,欧鲁米基·欧拉乌米,格雷格·比姆,爱利克·赫尔曼,毕崔斯·罗森,文森佐·尼克力,陈冠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 / 英国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2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3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4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5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6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3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4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5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6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7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8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19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12年前,这部“禁片”改变了整个电影圈

电影院7.20复工,上海国际电影节也第一时间公布了7.25的开幕时间,这些都算得上是整个电影行业近半年来最大的喜讯

想起上影节往年的重映片单,有一件事你可能会想不到。一部人气与口碑双高的电影,它既没有被国内引进公映,也未曾在上影节展映过。

而它的前作和续集都不止一次被写进上影节的展映片单,这三部曲就唯独缺少这最重要的一环。

此时,资深影迷可能已经猜到我说的是哪部电影。对,就是“禁片”《黑暗骑士》

为什么今天要聊《黑暗骑士》,因为它在12年前的今天上映了。2008年7月18日,《黑暗骑士》的上映改变了整个电影圈

论口碑,它在IMDb榜常年排在第四名,仅次于《肖申克的救赎》《教父1》《教父2》

豆瓣分数9.2分,近75万人评价,好于99%的科幻片和99%的犯罪片

论人气。

影片在北美上映仅6天,其票房就超过前作《侠影之谜》的北美总票房。

《蝙蝠侠:侠影之谜》

《黑暗骑士》是2008年全年北美票房的冠军,也是第一部全球票房破10亿美元大关的漫改电影,这还是在缺少国内观众的前提下创造的数据。

对于我们,《黑暗骑士》像禁片一样存在。连上影节这样包容性极强的国际性电影节,也没能给这位黑暗骑士开启绿灯。在2018年,《黑暗骑士》上映10周年之际,北影节接纳了它。

至于影片被禁的原因,维基上说是因为剧情牵扯到华人犯罪集团,导演拒绝删减而中国大陆禁止上映。 但是民间还分析出很多其他可能性也很高的“被禁”理由。

比如,在里面马赛克一般存在的冠希哥哥,说他影响不好,毕竟那时候还是2008年。

香港的段落中打酱油的陈冠希

还有人说,是因为里面有黑中国的台词。比如,双面人哈维·丹特说,中国人不会引渡自己的公民。

还有人说,是因为剧情牵扯到小丑,里面又是无政府主义,又是煽动性犯罪,它对社会影响不好。从《小丑》打娘胎起就注定被国内禁映的事去看,这个说法似乎也有道理。

总之,《黑暗骑士》是一部禁片,但也证明了“好片子总是被禁”的道理。

为什么《黑暗骑士》会得到绝大数观众的认可?

2008年,那时候还没有漫改电影一说,而《黑暗骑士》通常会被界定为现实主义犯罪片,而不是超现实的漫改电影。

同年和《黑暗骑士》一起上映的还有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漫改作品——《钢铁侠》

同年上映的《钢铁侠》成为漫威宇宙开篇之作

一个蝙蝠侠,一个钢铁侠,两个漫画厂牌一哥的对决。

《钢铁侠》为漫改电影新开出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子,而《黑暗骑士》则把漫改电影拍成难以逾越的巅峰

《黑暗骑士》的“同款电影”《小丑》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而《黑暗骑士》并没有这么好命。

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入围名单只有5个名额,第二年奥斯卡改革,把数量扩增到10部。

有人说,是因为前一年《黑暗骑士》《机器人瓦力》落选入围而引发提名改革。

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5部提名影片

《黑暗骑士》当年一共入围了八项奥斯卡提名,最后拿了两个奖,其中一个是众所周知的的最佳男配角奖,演员希斯·莱杰却没拿到奖杯就因为意外服药过量而亡。

希斯·莱杰当年在颁奖季拿到了32个最佳男配奖,包括最重要的奥斯卡、金球奖、“英国奥斯卡”和演员工会奖。

当年和他竞争最佳男配角奖的,有4年后拿了影帝的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虐童疑云》),有后来去了漫威影业的灭霸乔什·布洛林(《米尔克》)和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热带惊雷》),还有前几年曝光率不算低的迈克尔·珊农(《革命之路》)。

给死人颁奖肯定有人说是为了zz正确,但现在你回过头去看,希斯·莱杰确实是碾压级的表演,这个奖是他该拿的。

为了进入小丑这个角色,希斯·莱杰把自己关在酒店6个星期。期间,他不断地去研究小丑的动作和发声,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摇滚歌手Sid Vicious《发橙条》的表演方式。

但也因为他入戏太深,而引发后面的意外死亡。有传言说,因为这个角色希斯·莱杰患上了抑郁症,但他的家人很快出来澄清事实并非如此,说他扮演这个角色乐在其中。

希斯·莱杰一直有患有失眠症,他经常把安眠药和处方药混在一起吃。他死前的当晚,他姐姐甚至还提醒过他不要这么做,但他仍因为错误的用药而提前离开了我们。

希斯·莱杰的表演对《黑暗骑士》来说是锦上添花,但《黑暗骑士》真正受人欢迎的原因是它充满反转、解密和意外死亡的剧情,真正符合蝙蝠侠侦探的定位(漫画中蝙蝠侠的设定是侦探)。

创作《黑暗骑士》剧本的是诺兰的弟弟乔纳森·诺兰,就是后来写出了《西部世界》的那位。

诺兰兄弟二人

《黑暗骑士》的剧情经常存在多重反转,你永远不知道这一局谁是赢家,也不知道下一个死的人是谁,甚至连叛徒这么重要的角色都设计为一个不常露脸的四线角色,观众猜都没法猜,算你狠乔纳森·诺兰

影片对人性的剖析也是观众最愿意讨论的一方面。

炸医院的那段,病人家属为了自己家人愿意去杀一个小丑指定的高管。

小丑没有什么超能力,但他能看到人性的恶,以及人性脆弱的一面。他只需利用人性的弱点,给一个动力,就有人愿意为他屠杀卖命。

看剧中人有时候也是在看自己,他们的人性弱,也许我们也有。

炸游轮的那一段,普通百姓的那艘游轮用最公平最文明最民主的方式投票决定炸掉对方的船。

民主与文明是不是就能代表正义与正确?

影片打破了非黑即白的世界观设定,重刑犯也可以有人性,文明人也可以惨无人道(虽然还有反转)。这就直接和影片的主题挂钩了。

结尾,蝙蝠侠成了背锅侠,而双面人成了被人缅怀的英雄。

原本应该接受所有荣誉的蝙蝠侠成了黑暗骑士,而原本世界上最好的执法官最后也变成了堕落之徒。

没有非黑即白的世界,只有黑白颠倒的乱世。

《黑暗骑士》没有深度的,大概是没有看懂吧。

 2 ) 美国人民的蝙蝠侠和中国淫民的冠希哥

  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之后,谁是美国主流商业电影的接棒人呢?毫无疑问,christopher nolan正以势如破竹之势日夜兼程的霸占美国市场,现在看来,结果不错,数以千万的美国观众纷纷掏出腰包进入影院观看这部《the dark knight》。我们从来不用质疑大多数美国影迷们的浅薄口味,永远的快节奏,好人横好坏人横坏的简陋二元论,到处的爆破和追车,没完没了的枪战以及无比白痴的对白,这也成就了美国电影人对于类型片的基本套路。当然,我不是说美国没有文艺片,美国也有很多很牛逼的很人性的编剧,只不过在这条电影产业链中,处于食物链最弱一环的那一小撮人基本是小打小闹,掀不起血雨腥风。
  搞风搞雨的人是风头正劲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他的《the dark knight》。我们先看看这部片子的硕果累累吧。美国国内上映18天,连续三周居北美票房榜榜首,票房累计突破四亿,比<shrek2>保持的43天收4亿的纪律瘦身了一半,业内人氏分析,突破五亿只是个时间问题,俨然美国电影史第二大卖座,1977年《星球大战》的4.71亿早晚是过眼云烟。当问及是否会超过美国第一卖座《泰坦尼克破船》的6亿大关时,业内人士骤然低调起来,消沉的说:“这个,基本上,很难。毕竟,我们没法在回到1997年,要知道,那一年,不仅美国观众为这个破船推波助澜,更有许多海外人士,诸如中国人民,为这条破船票房的乘风破浪保驾护航。奶奶个腚,自从有了那个倒霉催的迅雷电驴,妈的,中国观众都不去电影院了,奇迹何在?”
  
  明眼人知道后面那段是我杜撰的,实话实话,也是现实一种,尽管好莱坞从不顾忌中国人民的感情和票房潜力,经常性的在情节中侮辱我们的感受,根据牛顿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他们也没什么好果子。反观最近,《功夫熊猫》这部主动向中国人民示好的电影在国内是沸反盈天,大致到了言必称wugui master 的地步了。中国人民是重感情的,你真心实意对我好,我就爽爽快快掏钱包。
  暴风骤雨的票房带来了无数口碑,网络上也是一样。Imdb出现了一个让人惊出冷汗的变动,,《the dark knight》活生生挤掉《教父》排名imdb第一名,而科波拉的教父则一泻千里的屈居《肖申克的救赎》排名第三。对此,我要开炮了。首先,美国群众们的热情我是理解的,但热情无非是激素旺盛分泌带来的行为失控和头脑发热,究其源头是非理智。《教父》作为世界影坛的一颗瑰宝是经过历史淘洗的,人民选择的,在几十年电影浪潮中屹立不倒且更加散现实的味道,这是一部蝙蝠侠系列无法比拟的。Web2.0的到来使网民们第一次成了讯息和意见的创造者和控制者,但当这些控制已然超出了网民们的自我控制, “充当意见领袖的欲望”和“历史搅局者”的念头传肠而过时,难免会留下抹不去的症疾,于是“思想暴徒”的普遍降临也种下了web2.0急速扩张带来的隐患。注意的是,“当人与人的认知和合作遭到了破坏,对于某个观点的过分关注和争相效仿必然会使得人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才是web2.0的最大悲剧!

  回到电影。总体来说,一部类型片,一部漫画改编的电影,能有如此效果足够影迷们对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导演功力感恩戴德。无论是剧本,摄影,特技,剪辑,还是调度和演员表演都是上乘之作。耗费了1.5亿刀币的电影终于让我们看到了钱是怎么花的,不像国内的很多貌似大片,上来就是几千万做特技,效果出来特技还不如招妓呢!大规模的枪战,飙车,爆破非常的好莱坞,最了不起的是在这个本来没什么深度的漫画里,编剧(也就是诺兰的哥哥)融入了对人性,对社会制度的探讨,猛然使这部简单的类型片一下子拔高了很多,看不到底了。
  对于人性嬗变过程的关注使这部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变的更加侧重于对反面人物的刻画,很有新意。从joker到harvey(日后的双面怪),导演的笔墨都给了他们,从joker两次对于脸上刀疤的解释,尽管有所出入,一次是酒后父亲残忍划伤,一次是为了让毁容的女友好受划伤自己,不同版本里隐藏其中的都是对人性的失望以及之后带来的对人类的痛恨。检察官harvey从一个白色骑士,城市英雄蜕变为被心魔束缚的恶棍,原因则是harvey女友的死去,当然,这个女人同样也是batman的女人,相同的痛苦带来不同的结局,隐喻了英雄的伟大。普通人永远把痛苦当作自己沦丧的借口,而英雄却可以转化为除暴安良的生产力。
  Health ledger版的小丑我非常喜欢,甚至超过了jack nicholson版。沙哑诡异的声线,癫狂的举止,毛骨悚然的表情和那句经典的口头禅:why so serious?个人认为电影的美工非常牛逼,他对joker的造型把握恰到好处。缭乱的金发,涂满白色油漆的脸,猩红的嘴,和倒胃口的腐烂刀疤给出了一个疯狂的joker所具有的外表,而服装上,暗色条文衬衣和黑色西服马甲的冷静装束与人物性格的高反差突出了人物的变态和精神分裂。
  
  影片在中国市场的卖点莫属冠希歌的惊艳出场。我掐表计算,一共两秒,还是往多里数,不知道冠希哥射的是不是这么快,这得问阿娇。一心向往好莱坞发展的冠希歌,这一步走的非常坚实,积少成多吗,虽然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里出现了两秒钟,但至关重要,没有它,情节无法推进啊!我们祝愿离开了香港娱乐圈,离开了香港电影主角的冠希哥能在一个又一个好莱坞大片的2秒钟,3秒钟找到自己的位置,祖国人民祝福你个傻逼!
  最后说一句:妄图在《the dark knight》里找轻松的观众还是悠着点,这是一部商业电影没错,但融入了人性的关注后会感到些许沉重。当然,对于那些看惯了文艺片的artist youth,我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是一部充满人性焦虑的精彩的扣人心弦的美国商业大片。

 3 ) 当阁下望着深渊时,深渊也在望着阁下

图文载自我SPACE
http://evarnold7.spaces.live.com/blog/cns!3C4928A5D97A0C8E!833.entry



老师从小教育我们,要开展批评,先要先开展自我批评。于是在剖析《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之前,我先剖析我为什么看枪版。



——————我是自我剖析线——————

对于很多大陆影迷来说,等待《黑暗骑士》的到来(不论以何种形式)或许是2008年最主要的功课。DVD貌似要等到12月上旬,而院线放映更如浮云,从网民到媒体,几乎都认定引进无望。我至今仍然妄想此片的意识形态问题可以通过不伤筋动骨的方式解决——如果你看过6年前的《天鹰战士》,你就一定知道我们引进方的滔滔胆略和无影剪刀都是世界一流的,没有之一——《黑暗骑士》进不了,那可以翻身变成《黑鹰战士》嘛;今年名额满了进不了,明年还有希望嘛。

然而,“漫长等待”会产生一个比“无法引进”更可怕的问题。爆炸的资讯不断地让剧透侵蚀着我们的眼睛,夸张的好评率更无限堆高了我们的期待。我真的害怕重蹈几个月前的覆辙:经过整整8个月的漫长等待,当我憋到真正的《EVA新剧场版》DVD入手时,却早已知道电影所有细节和惊喜了。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断的小规模的剧透,最终会让人泄气。

于是,我决定不等年底的什么DVD版蓝光版双碟版终极版了,也不等明年如同浮云的《黑鹰战士》了,望穿秋水,就看枪版!!!

很幸运,事实证明,TDK(我坚信这部电影值得用3个字母替代,如同T2)不是一部需要靠蓝光碟或D9来彰显自己价值的电影。



——————我是数据线——————

请先坐好并系好安全带,让我们看看TDK在今年夏天创造了哪些影史纪录:

最高午夜场票房(18.48m);
最高首日票房(67.16m);
最高周日票房(43.59m);
最高首周末票房(158m);
最快破亿(2天);
最快破两亿;
最快破三亿;
最快破四亿;
最高四天票房(182m);
最高IMAX巨幕影院首周末票房;
最大开画放映规模(4366家影院);
最大放映规模(4366家影院);
IMDB一度长时间排名第一(现第三,其实这才是最轰动的纪录);
烂番茄网站好评率95%;
雅虎网站用户评分A
……
……
……

以上是我整理的资料,是不是看得眼花了呢?不要紧,最新的数据是:TDK北美票房以5亿美元收官,这意味着,如果仅以北美票房论英雄的话,有史以来能压住TDK的电影就只有一部了:那就是神话般的《泰坦尼克号》。什么蜘蛛侠、加勒比海盗、史瑞克、星战、指环王,统统由大象成了蚂蚁!而《泰坦尼克号》收6亿神话用了整整10个月,TDK收5亿只用了2个月不到!况且一定要考虑到时代的变化,十年前《泰坦尼克号》一片独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21世纪,电影无论如何坚挺、度过首周就会不举,而TDK又选择暑期档上映,意味着面临的都是航空母舰级别的竞争,在《功夫熊猫》、《WALL-E》、《汉考克》、《钢铁侠》、《通缉令》等暑期超级巨片重重的夹击下仍能如此唯我独尊、强奸群雄,这已经不能用“成功”或者“火爆”这些常见的词汇来形容了,这简直是“逆天”,简直是“瘟疫”!

就连小布什,来参加咱中国奥运会开幕式时,下飞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看了蝙蝠侠了吗”,弄得我方接待官员一时反应不过来(这个细节随后再谈)。

所以,如果身在大陆的你还没看TDK,那么赶紧买张枪版尝个鲜吧,只有一个要求:要买封底有“优秀中文字幕”字样的枪版。等你看好了,咱们再回来聊。



——————我是剧透线——————

本文的题目是尼采说的:“与魔鬼搏斗者要小心自己在搏斗中也变成魔鬼。当阁下往深渊里看时,深渊也在注视着阁下。”这着实是TDK最好的注解。

【动机·代价】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坚定信念是: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动机为甚、代价几何。同样地,纵然电影世界塑造了那么多正义的英雄,但也鲜有电影能好好探讨英雄的立体面。我们大陆电视剧一度是这样理解立体角色的塑造的:好人,那么写一点缺点副线,比如粗心、冲动;坏人,那么写一点优点副线,比如优雅、孝顺……很多电视剧的所谓的立体角色都是这样来塑造的。其实这种破坏故事节奏的做法有些舍本求末,这当然比以往单纯塑造高大全的人物要进步,但也并没有高明多少。真正一流的角色,不害怕被写得高大全,因为编剧不是简单地组织故事写他的优点和缺点,而是把他放在一个同样真正一流的故事里面,让他受制于故事的前因,让他承担起故事的后果。一句话两个词:“动机”和“代价”。

这条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看看漫画英雄电影更是这样。《超人归来》为何屡受诟病,因为超人在故事里没有受制,没有承担,更没有付出代价,他就是去做他该做的事情而已,所以这种老派电影翻拍到现在仍不革新的话,就显得平淡无味。《蜘蛛侠1》被骂很傻,因为小蜘蛛硬是为了体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承担失去叔叔的代价,其实叔叔死亡的情节和故事主线没有关系。《蜘蛛侠2》口碑有所上升,也就是因为在续集里小蜘蛛失去能力后有所担当,并把这个作为了故事的情感主线。《钢铁侠》为大家制造了如此大的惊喜,也是因为编剧让托尼斯塔克这人的性格决定了故事的命运,而不是用多余的故事来展现托尼的性格,而托尼这唧唧歪歪的人为何如此讨人喜欢,就是因为一开始他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复仇的动机驱使着观众恨不得亲自帮托尼一把。

动机,和代价,是电影征服观众的不三法宝。

所以,在讲TDK的代价前,还是有必要把BB(即前一部《蝙蝠侠诞生BATMAN BEGINS》)的动机讲清楚。

BB的突破在于,它不是在讲蝙蝠侠的故事,而是在讲布鲁斯韦恩的故事。所以,BB在新世纪成功了。其实,蝙蝠侠在美国诸多英雄中是最与众不同的——他不像超人那样能打飞机,他不像蜘蛛侠这样能四处乱射,他甚至没有钢铁侠的造人才华……但是,在漫画英雄大乱斗里,蝙蝠侠是最强的,甚至能打败超人,凭什么?

他赢在意志!赢在技巧!赢在黑暗!蜘蛛侠还只是个小屁孩儿,超人也不过是个娇贵的理想主义者,钢铁侠更是喜欢任着性子胡来。唯有蝙蝠侠,用肉身去抵挡子弹,用意志去抵抗伤痛,用大义去对抗邪恶。君不见,蝙蝠侠与对手搏斗的常用技巧之一,是抱着对方一起跳楼啊(他痛恨枪支,自己从不用枪,夺来的枪也迅速拆解,这些细节在TDK里都有充分的展示)!如果说他有什么超能力,那就是忍受疼痛的能力天下第一了。这位天底下最帅、最富、最善的公子,每一天晚上都是赌着自己的命啊!他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往的旧版四部蝙蝠侠电影(两部蒂姆伯顿,两部乔舒马赫),从不在动机上给予答案。这就是为什么诺兰拍的BB让我那么爱不释手的原因:BB成功回答了这个“动机”,因为蝙蝠侠首先不是蝙蝠侠,而是布鲁斯韦恩。身为一个平凡的人,年纪尚小的他目睹双亲被强盗枪杀,当时的他心里只有恐惧和憎恨。他发现,害死自己双亲的不仅仅是那两颗子弹,也不仅仅是那个开枪的凶手,而是逼迫那凶手弃善从恶的黑暗社会。他单刀赴会直面哥谭市黑社会老大,却被侮辱得狗血淋头,于是明白:黑暗势力是他这种从小在温室长大的公子所无法理解的另一个世界。于是,布鲁斯韦恩做了一件我认为非常有种的事情:隐姓埋名,云游四方,融入黑社会,一方面切身体验当一个恶人是什么感觉(这使他看待善恶更透彻),一方面四处学习对外搏击、对内修心的技术(BB中是忍术)。当他学成归来,回到哥谭市,看到百姓仍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深知自己亿万富翁的身份或许可以让穷人有所温饱,却无法给予他们希望。一个凡人,一个肉身,其作为是有限的;哥谭市需要的是一个图腾,一个希望。于是,蝙蝠侠诞生!

布鲁斯韦恩有他的理想和抱负。他的初级目标,是为了避免他父母的悲剧在百姓身上重演;而他的终极目标,就是为哥谭市带来长久的和平,不再需要蝙蝠侠行侠仗义。BB的故事,基本就讲了初级目标的达成:警匪不再狼狈为奸,人们生活有了希望。看到这里,BB为新的蝙蝠侠电影系列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松了口气,觉得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恐怕让续集没有什么新意可供探讨了。我当然错了:与旧版的四部浪漫主义蝙蝠侠比较来说,BB的确已经相当现实主义了,但是对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来说,BB离他心目中的那个蝙蝠侠还是很远。或许他认为现实中真的有蝙蝠侠这样的存在。这一点稍后再表。

往细里想,BB只把把蝙蝠侠的问题探讨了一半。它只说明了动机,却未说明代价——当然,如果你硬要说先前的修行和双重生活就是代价的话,那还是去看蜘蛛侠之流的儿童片。蝙蝠侠的光明属性在于动机,而黑暗属性在于代价,所以诺兰把探讨代价的重任移交到了TDK的手上。“黑暗骑士”的题中应有之意,便是“黑暗代价”。

很显然,蝙蝠侠的故事如果放在现实社会,那就远远没有BB那么简单。《十万个为什么》说,蝙蝠一旦被打在地上,就没有办法再飞起来。诺兰就很乐意把做这个实验。为了达到强烈的现实感,诺兰将TDK里哥谭市的取景都在放现实都市中拍摄,甚至指名道姓地把一条支线放在了香港。哥谭市褪尽哥特的光芒,哪怕是BB中的轻轨线都了无踪迹。在这个完全写实的城市环境里,用完全现实的眼光去考察的话,蝙蝠侠这一存在就显得尤其荒唐可笑——我们不就整天笑话他把内裤套在头上么——所以,让他付出代价就更顺理成章。在这部伪现实主义电影里,市民们不再是简单的群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圈子和立场。有人认同蝙蝠侠,有人COSPLAY蝙蝠侠,有人诅咒蝙蝠侠是藐视法律的私刑者,就剩人肉搜索蝙蝠侠了。当小丑声称蝙蝠侠不自首的话,每天都会杀一个无辜的市民时,每一个市民都抓狂了,不去诅咒小丑,而将矛头指向蝙蝠侠。当无能的个体遇到无奈的命运时,往往就会将愤怒转嫁到无辜的第三方。小丑实在是社会心理学的大家!

是的,蝙蝠侠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是被狗咬,是被忠臣质疑(福克斯),是被战友追杀(高登),是被爱情伤害(瑞秋),是被正直背叛(哈维邓特),是被邪恶玩弄(小丑)!天啊,要我是他,早绝望死了!到了影片的最后,布鲁斯韦恩对高登说:“你来追捕我,你来诅咒我,你来放狗咬我,这些都是必须的。因为有时候真相是丑陋的,人们喜欢童话,所以必须要隐瞒。这样才不至于让人们失去信心。”说完这句话后,他将被万夫所指,他将一无所有。

若评选2008年最悲情角色,非蝙蝠侠莫属。别以为超级英雄这么好当,这就是代价,这就是牺牲。在西方,“牺牲”一词具有极强烈的宗教意味。一人牺牲,必得众人救赎。不必谈基督受难,哪怕是中世纪普通的骑士,都要遵守严格的戒律,才能有资格拯救世人,绝非游戏里骑马泡妞杀人那么简单。这就是“黑暗骑士”的真正含义:黑暗的代价,黑暗的救赎。

【阵营·世界】

这个世界是由不同观点、立场组成的混沌体。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牵扯、生灭。看罢TDK,第一时间想起的竟然是吴淼绘著单色漫画《塔希里亚故事集》(强烈推荐,D&D或魔幻爱好者恐怕无人不知吧)中《世界》那一章的故事,大意为:

“在某一片虚无的空白中,有三个意识同时想到了世界:一号意识信奉自由,二号意识信奉平衡,三号意识信奉秩序……一号认为世界必须由自己完成,另两个意识是敌人,必须消灭;二号认为其它两个意识都能配合他撞击出世界,必须选择;三号认为其它两个都是他用来创造世界的工具,必须利用……一号因为无奈而学会愤怒,二号因为彷徨而学会痛苦,三号则学会了欺骗……最后,二号自我牺牲而爆炸,形成了第一世界;一号与三号在决斗中撞击,形成了第二世界,紧紧围绕着第一世界……后世的人们将这三个意识的残骸分别称为:天堂、人间、地狱。”

三个意识就能编织出这样有活力的故事!而在TDK这个故事中,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数一数,竟有五个阵营之多:蝙蝠侠,哈维邓特,小丑,黑帮,市民。

蝙蝠侠的阵营还包括管家阿尔福、董事长福克斯、重案组组长高登。他们相信平衡,相信黑暗的公正,相信在特殊的时期,必须要用特殊的方法,不能教条,不能理想主义。我坚信阿尔福在当韦恩家族大管家前并非是等闲之辈,至少是私家侦探或者雇佣兵。他对世间冷暖的判断远远比布鲁斯更一针见血,而对韦恩家族的忠诚度又证明了他热血的内心。这是一个进退自如的性格,完美地担当了蝙蝠侠的后盾。而董事长福克斯有着精明的头脑和极为深厚的工程技术功底,没有他的支持,蝙蝠侠不出一晚就会残废。然而,福克斯虽然也对韦恩家族忠贞不渝,但并非是像阿尔福那样因感恩而死忠。他对布鲁斯少爷的支持,是基于对韦恩家族道德的信念。所以当看到布鲁斯为了抓小丑而研制了可以监控整个哥谭市的监视装置时,他毫不犹豫地提出了辞呈,因为这超越了他所认为的正义。但他是极端理性的智者,在混乱当前还是站在了蝙蝠侠的身后,并最终认可了蝙蝠侠的道德底线。当他最后输入了自己的名字,启动了监控装置的自爆程序时,我想他以后对韦恩的信任将更加坚定。而高登虽然是此阵营中唯一不知道蝙蝠侠真实身份的人,但我却以为是离蝙蝠侠最近的一个人,也是我最欣赏的一个配角。这个警察是个凡人,有家庭烦恼,有性格弱点,特别是有懦弱和妥协的一面,但正因为如此,他懂得以柔克刚的中庸道理,所以才能够在以前警匪一家的邪恶环境中明哲保身却不灭心中正义之火,所以才能够在手中有了些许权利后更加懂得正义的代价和友情的珍贵。自从蝙蝠侠出现之后,他以“硕果仅存的好警察”的身份得到了蝙蝠侠的信任,他与蝙蝠侠的关系是相互认同、欣赏、扶持的战友。然而他所在的警察局却仍然危机重重,先前的恶警察无非是有所顾忌而收敛恶行,并不能让高登的队伍更好带。在这样极端残酷的与恶势力作斗争的背景中,他与蝙蝠侠的这种英雄相惜的战友情才尤其温暖和可贵。特别是最后,由高登遵守约定,不得不牺牲蝙蝠侠时,才把后者的悲情推到极致。

哈维邓特正营有两个人:哈维邓特和瑞秋。两人都是正义凌然的检察官,相信秩序,相信法律的公正,相信有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型存在。在哥谭市的众多社会利益阶层中,他们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不仅是哥谭市民的希望,更是蝙蝠侠的希望,是蝙蝠侠的后继者。他们与蝙蝠侠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蝙蝠侠,就没有哈维邓特这样热血好青年的生存环境;而没有哈维邓特的后继支持,蝙蝠侠永无退休之日,不可能通过体制内的渠道去维系住人们的希望,更不可能在一日之间借助法律程序扫荡一半黑帮分子——这就是光明体制的力量!体制外的蝙蝠侠永远做不到。然而,无论是瑞秋还是哈维邓特,他们的缺点也是致命的:所谓光越强,影越深。他们对邪恶的仇恨,并非是像布鲁斯韦恩这样亲身的体验,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结果——按小丑的思路,所谓的文明人,若不威胁到自身的利益,谁不想正义凌然!这就是这对情侣的致命弱点:他们不了解黑暗,因为他们从未深入过黑暗。瑞秋作为布鲁斯韦恩的红颜知己和身份知情人,却不可避免地与行走黑暗的他渐行渐远;而邓特更是防线脆弱,他相信正义是因为他相信正义的公平,而一旦这个信仰随着瑞秋的死亡而崩离解析时,他的崩溃和堕落竟然比谁都快,改去相信量子力学了!虽然“光明骑士”堕落成“双面人”看似不合常理,但是却符合邓特的终极思想:公平。一贯信奉理想主义的他只是稍稍修正了自己追逐公平的道路:之前是通过法律,现在是通过硬币。硬币正反面决定个人命运看似很荒谬,但是在现实中何不是俯拾皆是!我家小时候某一初中是当地最NB的名牌民办初中,毕业生升市重点率极高,引得无数孩子报考,无奈名额有限,一度决定随机抽号入取——这个和哈维邓特的双面人有何区别?但是众家长无不认为此举公平。双面人的诞生,并非是小丑一手造成的,而是邓特本人的“Dark side”由隐转显、集中爆发。由此不得不佩服小丑看人之敏感、论事之深刻,投出的匕首,刀刀致命啊!

于是就谈小丑了——这个TDK的第三主角,或者说是TDK的唯一主角。小丑的阵营只有小丑一人。是啊,怎么可能还会有第二个呢?希斯莱杰演技出色绝对毋庸置疑,更不可否认的是小丑的这个角色设定基础打得太好!这个存在,只相信混乱,相信混乱的公正,相信混乱的活力。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个人?他之所以可以料事如神占尽先机,之所以能够处处四两拨千斤,就是因为他是TDK里唯一看透“皇帝的新装”的智者,唯一参透这无穷宇宙得以运行的至高原则——“熵”,推导到政治社会学,那就是“无政府主义”。是啊,一切都将归于混沌和虚无,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笑话!!!而在这笑话中求知求欢求生求死的芸芸众生,莫不是万亿亿个小丑,穿着皇帝的新装,跳着滑稽的死亡之舞?“Why so serious?”这句必将成为影史经典的台词,难道是从一个疯子、一个怪物口中吐出来的吗?不!这是只有从一个绝顶智慧的哲学家脑中才能蹦出的想法,小丑大彻大悟,所以游戏人间!遵循熵的理论,世间一切运行都是向死寂、黑暗、混沌的方向发展,“如同地心引力”,“我所需要做的就是轻轻一推”!能在如此透彻的高度思考问题,蝙蝠侠、邓特和高登怎么可能是小丑的对手?纵观整个故事,小丑如同催化剂,自身不参加化学反应,但是加速了整个病态的社会结构崩溃的速度,这个将“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趋势,是无论谁都难以逆转的,历史书上就说这是“历史的洪流”。TDK之所以让人感到透凉地绝望,是因为小丑如同物理教师演示引力实验一般,将社会崩溃的方程式写在了黑板上。最后两搜货轮的人成功互救自保,以及蝙蝠侠与高登演的双簧苦肉计,也无非是落入无底深渊前最后一丝光明。小丑的无政府主义论调虽然不新鲜,但是表演与剧情结合得完美无缺,使其感染力大大超越了杰克尼克尔森的旧版小丑。如果纯粹从电影现象来总结年份的话,我想2008年应该称为小丑年。膜拜诺兰兄弟,他们奉献了影史最经典的反派之一;也悼念希斯莱杰,他果真奉献出了经典的绝唱。

黑帮阵营就比较简单。他们相信利益,不相信公正,亲混乱,厌秩序。所以,一开始他们与小丑有共同利益点。但是,黑帮与小丑的本质不同,已经在电影开篇的银行家口中吐出了:黑帮有规矩,有原则,有信仰,有敬畏,而小丑什么都无视。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帮是罪孽更深重的团体,他们是制度的永恒挑战者,而且今后仍然是蝙蝠侠、高登等人斗争的主体。但是在TDK正邪纠结、利益交织的环境中,黑帮也成为了受害者,不是因为他们善良,而是因为他们正常。

市民,一切阵营的根基,是以往漫画英雄电影里最容易被忽视、却在TDK里得到最大重视的阵营。若把他们比喻成冬天的大海,那么“终极正义”是浮在表面的孱弱薄冰,“终极混沌”才是薄冰下的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他们首先是暴力承受者,但同时也往往在暴力循环中成为新一轮的施暴者——而一旦暴力循环形成,那么市民的破坏性比黑帮更强,颠覆性比小丑更大。因为他们才是其他所有阵营的根基:蝙蝠侠等情之所系,黑帮等利之所依。一旦社会选择自我崩溃,那蝙蝠侠等一众所坚持的行为逻辑一同崩溃,而黑帮与社会长期博弈形成的权力界限也瞬间消失。所谓的“人民的汪洋大海”,如果没有正确引导,那将是吞没一切的毁灭性力量!按小丑逻辑,如果最终小丑完胜,那不是小丑做的,而是整个社会的帮助小丑完成的。所以,TDK的真正高潮,不是小丑的被俘,也不是双面人的自我毁灭,更不是蝙蝠侠的自我牺牲,而是那两艘货轮上“囚徒困境”中百姓与囚犯的博弈胜利。那是无尽黑暗中的最后一丝亮光!也是蝙蝠侠最后不致绝望并自我牺牲的唯一动力!高登曾在小丑第一次被捕后中对儿子说:“这回是我救了蝙蝠侠”。而在结局中,我们应该说,这回是市民仅存的良知拯救了蝙蝠侠。这最后一丝微弱的光明,将蝙蝠侠从与深渊无止尽的对视中拯救。

平衡、秩序、混乱、利益、根基——冲来撞去,形成世界。

这五大阵营混战纠葛使得TDK超越了漫画英雄电影所能探讨的极限,从而更像是一部政论电影。我们也很快就明白了TDK为何在美国如此火爆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成功的营销策划,不仅仅是因为希斯莱杰的逝去,更是因为TDK完美迎合了美国市民的政治心态——哪怕是一厢情愿的政治心态。老戏骨迈克尔凯恩(管家阿尔福)这样评价TDK:“蜘蛛侠是美国人眼中的自己,蝙蝠侠是世界人民眼中的美国。”一针见血!小布什如此推崇TDK,也恰恰是TDK低调地、微妙地、巧妙地、恰如其分地对美国的政治生态进行影射(当然,那个全民监视系统显得比较露骨),讲出了美国各支政治力量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也道出了美国民众在民主大选、反恐战争、个人隐私、公共利益等诸多政治议题的深刻反思。

【叙事·美剧】

近几年进影院看国产电影贡献了那么多银子后,我以为我总结出了一条黄金定律:烂片一定是从故事开始烂的。

如何把故事讲得让人欲罢不能,是电影最迷人的部分。

看TDK最强烈的感觉是:不像是在看一部电影,而像是在看《24》精华版。各影评都乐于把“高潮迭起”、“悬念不断”、“如同过山车一样从头爽到尾”这样的褒奖之词送给TDK。若更深入地剖析的话,会发现TDK摈弃了好莱坞几十年来屡试不爽的传统类型片叙事模式,进而大胆借鉴美剧的叙事节奏。

传统的叙事应该是啥样的呢?

想当初我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好莱坞悬念设置的,在此正好借来一用。一个叫悉德菲尔德的学者曾在多部著作中(其中大部分成为电影编剧专业必读教材)总结了一个好莱坞体制下成熟的商业剧本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结构:第一幕建置、第二幕对抗、第三幕结局;在建置一幕即将结束的部分,有情节点I;在对抗一幕即将结束的部分,有情节点II。情节点I和情节点II,分别是剧本在叙事进程中最关键的两个情节点(如下图一),它们的任务是将情节转向下一幕,表现形式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外一个方向”。

看到这里,你会想,扯蛋,装B。OK,我是在装B,但我绝不是在扯蛋,况且装B也毫不妨碍我坚持将我最推崇的商业片剧本模式推销给大家——这的的确确是我见过的最简单有效的模式。好莱坞本质就是生产线,一个成功的模式是要经过无数的成功或失败的市场案例才总结出来的,而一旦有效,好莱坞向来不忌讳重复重复再重复地使用它。我不敢说所有好莱坞剧本都是按照悉德菲尔德的教材来写的,但是极大部分商业和艺术佳作身上都可以看到这个模式发挥的巨大作用,而身为影迷的我们,也一直在免费享用着这个模式带来的快感。

我们可以把这个叙事模式先套在今夏同样获得普遍赞誉的《钢铁侠IRON MAN》上看看:第一幕是建置,就是展现托尼斯塔克的天才事业与奢华人生;情节点I是托尼斯塔克被恐怖分子抓住;第二幕是对抗,他借助铁人一号装备成功逃脱,回到美国后痛改前非,顶住压力关闭军工厂,潜心研究、测试、升级铁人二号和三号;情节点II是发现长期合作伙伴竟然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被挖心;第三幕是结局,托尼战胜了邪恶的铁怪,也战胜了自我。你看,《钢铁侠》故事之所以那么引人入胜,就是因为完全按照这样一个模式来安排的。我们发现悉德菲尔德反复强调其重要性的情节点I、II,在《钢铁侠》中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情节点I让托尼重新做人,而情节点II为整个故事贡献了一个大BOSS,它们都出色地完成了逆转故事方向的作用。通篇只安排了3场动作戏,中间穿插文戏若干,讲圆故事逻辑,厘清人物关系,不用再设置什么大悬念,省时省力。

我把悉德菲尔德模式捧得这么高,目的当然是借梯登高:这就是所谓优秀作品和绝世经典的区别。《钢铁侠》是好莱坞这个生产线上造出的特优产品,而TDK是克里斯多夫诺兰这个文艺闷骚积蓄已久的商业天才大爆发,两者属性不同。诺兰基本无视了一般模式的考量,而是从线索出发组织矛盾冲突,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感觉像是在看《24》的原因:美剧的编剧满脑子想的是冲突制造和解决的密度,他们不太考虑通剧节奏收放的问题;诺兰和他的编剧兄弟也一样,从影片的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就是不断地制造冲突、解决冲突、制造更大的冲突、解决更大的冲突……直到最后产生蝴蝶效应,演变为一场波及整个城市的战争和社会风暴。

如果在事先没有被剧透的情况下,一个影迷先看了TDK开始的6分钟(这个恐怕很多人都下载过官方HD版了)——小丑的银行劫案——再直接跳到结尾看双面人、蝙蝠侠和高登的三方对决,恐怕一是没想到最终BOSS会换了个人,二是以为这期间的情节逆转最多3、4次,矛盾冲突也顶多8、9个——正如《钢铁侠》一样。他可能万万想不到,TDK大大小小共编织冲突场景32个!是的,我自己一个个数的。反正我已经决定把文章写得又长又臭了,干脆把这32个冲突场景和涉及到的冲突阵营、博弈双方全部写尽吧!不感兴趣的可以跳过这一段。

01.银行劫案——小丑、黑帮、高登
02.抓捕稻草人——黑帮、蝙蝠侠、市民
03.哈维邓特法庭辩论——邓特、瑞秋、黑帮
04.高登找邓特签搜查令——邓特、高登、警局内奸
05.老刘与韦恩董事会会议——老刘、蝙蝠侠、福克斯、里斯
06.餐厅偶遇拼桌——蝙蝠侠、邓特、瑞秋、市民
07.黑帮代表大会——黑帮、老刘、小丑、高登
08.小丑木马计——小丑、黑帮
09.香港之行抓捕老刘——蝙蝠侠、福克斯、老刘
10.审问老刘——邓特、高登、老刘、黑帮
11.抓捕黑帮大审判——邓特、高登、黑帮、小丑
12.小丑放录像威胁——小丑、蝙蝠侠、市民
13.为邓特举办募款晚宴——蝙蝠侠、邓特、瑞秋、小丑
14.警局局长和法官遭杀——小丑、黑帮、邓特
15.无辜市民被杀——小丑、蝙蝠侠、市民、警局内奸
16.里斯勒索——福克斯、里斯、蝙蝠侠
17.行刺市长——邓特、小丑、高登、黑帮
18.蝙蝠侠拷问黑帮老大——蝙蝠侠、黑帮、小丑、市民
19.邓特拷问小丑手下——小丑、邓特、蝙蝠侠
20.蝙蝠侠自首——蝙蝠侠、瑞秋、邓特、市民
21.小丑追杀邓特被捕——邓特、小丑、蝙蝠侠、高登
22.审问小丑——蝙蝠侠、高登、小丑、邓特、瑞秋
23.瑞秋被杀、邓特被烧、小丑逃脱——蝙蝠侠、邓特、瑞秋、小丑、老刘、黑帮
24.高登看望邓特,黑老大出卖小丑——邓特、高登、警局内奸、黑帮
25.小丑烧钱黑吃黑——小丑、黑帮
26.里斯公开勒索,反被小丑通缉——里斯、市民、蝙蝠侠、小丑
27.小丑诱导邓特堕落为双面人、炸医院——邓特、小丑
28.邓特复仇——邓特、黑帮、警局内奸
29.全市监视装置——福克斯、蝙蝠侠、市民、小丑
30.两船博弈——市民、小丑
31.二捕小丑——警察、蝙蝠侠、小丑、市民
32.双面人之死,大结局——邓特、高登、蝙蝠侠、小丑、市民

看看这么多、这么密集的矛盾冲突,竟然只压缩在两个半小时中,平均5分钟要制造一个冲突和解决一个矛盾,分别又要有起承转合和小高潮,可见节奏有多快!而这32个矛盾有六大特点:

一,每个冲突牵扯到的人几乎都是不一样的;

二,每个冲突都缺一不可,都为下面的一个或若干个冲突埋下伏笔;

三,没有一个冲突能够涉及到所有的人;

四,没有一个人能够涉及到所有冲突;

五,没有一个冲突统领全片;

六,没有一个人统领全片。

这些人,这些事,都被一张巨大的网罩在其中。每件事都得到了解决,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结局,整个过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看过那么多电影,哪怕是《T2》、《教父》、《盗火线》这样的殿堂级电影,都无法在那么短时间内组织那么庞杂的网。像《指环王》、《黑客帝国》、《星战》这样的系列又都只能求助于三部曲的强大包容性(《指环王》完整版一集将近220分钟啊)。而《24》、《迷失》这样的美剧,或许能够组织如此密集而庞杂的矛盾网络——但是美剧一季24集共960分钟还往往不能把所有矛盾都解决掉,而TDK只有150分钟……而且,在那么密集的动作冲突中,我们竟然还被屈指可数的几场感情戏小小感动一把,更为最后的悲情结局所震撼,我想TDK剧本的NB配合整体效果的完美,恐怕都不需要小金人来作证明了,以后所有的商业片导演和编剧,都会为如何超越这个神话般的巅峰而苦恼异常。

【高光·短板】

TDK还有一些小亮点尤其值得说一下。

一,评级为PG-13。你能相信么?你能相信么???感觉这么R级的电影!!!不过仔细看,的确全片没有赤裸裸表现爆头、刀刺、粗口的镜头,说明诺兰有着超强超强的控制电影的能力和超强超强超强的玩弄审查制度的自信。要知道这个PG-13的评级是创造一切票房神话的前提。不过,双面人这个极端恐怖的造型让13岁的孩子看道德吗?

二,狗。狗在片中不经意地多次出现,扮演了一个很微妙的角色。一方面是表现了恶势力的邪恶(包括黑吃黑)。另一方面,蝙蝠侠最后对高登说:“你来放狗咬我”。狗瞬间变成了国家机器和正义暴力的象征,变成审时度势摇摆不定的市民的象征,变成蝙蝠侠自我牺牲受难逃亡的悲情象征。妙。

三,猫。猫当然没有出现过。但是当蝙蝠侠找福克斯改良蝙蝠衣时问:“能防狗咬吗?”福克斯说:“你指吉娃娃?至少能防猫。”妙啊,看来下一集猫女会出场了。

四,音乐。汉斯季莫和詹姆斯纽顿霍华德的组合好梦幻,我在BB时就对其中的音乐百听不厌了。缓慢的鼓点仿佛是蝙蝠的翅膀扇到我脑袋上。小丑的theme就像神经病竭斯底里地锯木头。

五,结局。和BATMAN BEGINS一样,TDK的片名也是全片结束后才出现。在这个强有力的结尾,诺兰终于又拿出了他打破时空按照逻辑剪辑的看家本领,“声画对位”效果极好,然后再配合高登对儿子的对话:“老爸,蝙蝠侠怎么跑了?”“因为我们准备要抓他。”“但他没做错事呀。”“因为他不是哥谭市理想中的那种英雄,但哥谭市真的需要他。所以我们要追捕他。因为他承受得了。因为他不是英雄。他是一个沉默的保护者。一个大家的守望者。一个黑暗骑士。”最后,配合那么激越的鼓点,配合那么卒章显志的片名THE DARK KNIGHT亮出,我,我,我不激动不行啊。

六,律师里斯。就是那个发现了布鲁斯韦恩的秘密后就自作聪明地跑到福克斯那边勒索巨额封口费的势利小人。绝的是福克斯处变不惊的回答:“让我重复一下你的意思。你以为你的客户——这世上最有钱有势的人之一——暗地里却是个滥用私刑的家伙,每天晚上赤手空拳地跑出去打击罪犯,然后你的打算是去勒索这样一个人?呵呵,祝你好运。”更绝的是里斯的表情,从一开始略带激动又故作镇定到听完福克斯一席话后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看着证据说“KEEP THAT(就放你这儿吧)”,把我乐坏了!

当然,TDK有一个短板,虽不至于致命,但多少影响了整体的效果:瑞秋的扮演者。演技当然很好,但是比起原来的那个小美女(汤姆克鲁斯老婆)来,真的显得老而丑,这个外观直接影响了瑞秋牺牲给观众造成的心理震动,也直接削弱了哈维邓特的堕落动机——这么难看的女人,值得这样的白马王子痴情成这样吗?当初汤夫人貌似是因为婚后身价大涨(或因怀孕)而拒绝了继续扮演瑞秋这个角色,如今TDK反而身价狂涨,是不是悔得肠子都青了呢?哈哈哈哈


——————我是最后总结的废话线——————

TDK的王者之势已经形成,在IMDB榜上停至第三名,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了。

当然,目前有可能超越诺兰的TDK的商业片巨人,进入我眼帘的也无非就这么三个人:詹姆斯卡麦伦、彼得杰克逊、沃卓斯基兄弟。他们都自己写剧本,都对电影的其它方方面面有着绝对强势的掌控力,而且有都自己的风格、主见、方法。詹姆斯卡麦伦其实还未被诺兰打败,论商业成就《泰坦尼克号》横亘在TDK之前,论艺术和技术成就《T2》也略高于TDK,但我对他前景不甚乐观,一是因为他不在商业片领域混有很多年了,明年的《天神下凡》如果失败将宣判这位天才永远出局,二是因为他对预算的控制力不像诺兰那么讨制片厂欢心,三是因为他的剧本虽然很扎实很扎实,但传统的叙事方式恐怕很难迎合现在以80后、90后为票房中流砥柱的观众群。彼得杰克逊是很懂剧本和技术相结合的鬼才,他还有一个更懂剧本的编剧老婆弗兰克做后盾,但是这胖子对影片的节奏控制能力并不成熟,还需要更多推出更多作品来历练。沃卓斯基兄弟现在是完完全全地处于低潮期,虽然他们有能力掀起革命,但他们现在似乎更以让粉丝失望为乐。

另外的一线二线人物,我觉得更无望了:斯皮尔伯格和科波拉都老了,老人家权势当然很大,但是现在处于创作的半退休状态,造轰动很难了。卢卡斯?别开玩笑了。大卫芬奇至今没有一部电影能够用艺术商业双丰收来证明自己。莱德利斯科特的确佳作不断,但他身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不可一世的王者风范。布莱恩辛格和萨姆雷米在创造力上还称不上大师。沃夫刚彼得森和罗兰艾默里奇现在以贡献烂片为乐。简德拉邦特和马丁坎贝尔还是整天混在二线。布莱恩德帕尔玛处于强弩之末。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是他的回光返照。M沙马兰同学今年的《灭顶之灾》让他遭遇了灭顶之灾。道格李曼的《越空行者》证明他不再值得期待。对了,约翰迈克蒂尔南是不是退出影坛了?

手指扳来扳去,难道诺兰上位成现在好莱坞的最值得期待的商业片导演,说明好莱坞不再值得期待了吗?

 4 ) 伟大真理的反面同样是伟大的真理

思想一根筋,凡事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好就是坏的观众朋友,大概会觉得这部片子一塌糊涂吧:没有传统意义的英雄,英雄要么被耍猴要么弃明投暗,小蝙蝠的结局还居然是逃亡而不是凯旋,声名狼藉,伤痕累累;也没有传统意义的坏蛋,坏蛋太聪明太强大了,没有被一击KO更没有被轰成马蜂窝,小丑甚至从开始一直笑到最后。

我要说:这部片子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英雄片,它述说的是一塌糊涂的真实世界。这叫魔幻现实主义。虚幻的背景是为了达至更纯粹真实的描述——一个制度健全、标榜伦理、有法律斗士、乃至有超级英雄(并且由炫目的高科技武装)的社会,终究也是一个被人性主宰的社会。邪人落网又如何?斗士崩溃,英雄名裂,正义惨胜,只能消极地维持着社会平衡。似乎寻不着真理、看不到出路的结局,是人本主义与虚无主义的推论,表现的是社会制度与伦理的无力感。这是关于正义和平衡的议题。都说人应该追求正义、摒弃邪恶,现实情况呢?绝大部分人只是善与恶的结合体,大而化之,整个社会也便是这样了。

片中人都既有说谎、也有坦诚的时候,至善和至恶就这样被否定。所有个人和组织都有着其社会象征意义:

1、蝙蝠侠是一个追求绝对正义、追求人性向善的完美主义者,可是夸父终不能追日;
2、哈维是正义的希望,是有信仰、有追求的个人主义者,可是当信仰的和追求的都荒诞地破灭后,他便也堕落为荒诞,他曾是最相信正义、为自己创造命运的人,到最后似乎却成为最“无所谓”的人。与其说他是被小丑“策反”、背叛正义,不如说是被小丑揭露出的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真相所刺激。与其说他是“小丑的底牌”,不如说他是人性的底牌。枪杀警察内奸、绑架戈登一家这连串歇斯底里的表现,如果我们愿意从中立的角度去理解,那么他的目的也是惩罚犯了过错的人(虽然动了私刑,可是蝙蝠侠也是动的私刑),也是在寻问正义与公平何在(只是从采取“正义”的手段走向了采取“非正义”的手段);
3、戈登似乎是一个正牌人,可是正如小丑所言,谁都有自己的谋划,戈登“纠结蝙蝠侠和哈维,策划了一个欺骗家人、欺骗同事、欺骗领导、欺骗公众的大骗局,试图诱捕小丑,最终计划被识穿,酿成灾难,害死许多无辜的人”,评判事件的正当性,究竟是单凭出发点呢,还是要考虑到过程、手段、结果?评判哈维和戈登,陷入的是同样的困难:好人可以做坏事,坏人可以做善事;
4、罪恶团伙似乎是无可争议的邪恶,可是他们同样蒙受巨大的损失,在被小丑玩弄于鼓掌的事情上,他们犯的错和民众是类似的,小丑在他们眼中的地位以及蝙蝠侠在民众眼中的地位同样是类似的,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一点都不绝对,有时还很讽刺,就跟小丑对蝙蝠侠的“暧昧”一般;
5、小丑聪明、狡诈、强悍,他犯罪不择手段,却没有采取过任何手段掩饰自己的邪恶,从这个角度讲他又是坦荡的;
6、要求蝙蝠侠自首、以及匪徒和人质互换着装,暗示的是人类如此容易被危机吓倒、被利益引诱、被表象瞒骗、被环境影响,正义与真实的分量是如此之轻;
7、警察的内奸,都不是大奸大恶之徒,观众站在审判的角度会觉得他们罪恶、无耻,可他们运用的只是最普遍、最“合理”的逻辑,为了自己更关心的人、为了自己能看得见的利益,而欺骗、出卖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远离“不现实”的所谓正义与良知;
8、船上的人最终都没有选择引爆。我曾假设过一种结果,市民一方选择引爆,结果爆炸的却是自己的船:显然导演不愿意正义完败,起码,要留下希望。哈维和警察内奸都堕落了,可是在面临最后的、最严峻的道德拷问时,在作为群体的一份子时,社会的良知还是赢了一把。于是我又猜想,如果并非是两艘船、两个群体,而是两个个体的话,情况会不会不一样?我的答案是会不一样。小丑对人性作为个体的弱点琢磨得很透的同时(他成功破解了哈维、戈登设下的局,又动摇了哈维的思想),却忽略了人的社会性(真正击败小丑的是群众的良知)——这是导演留下的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片子是一部英雄片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一般英雄片的超越乃至对“英雄”的否定。“不能更好,也不会更坏,因为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我们都在生存,并将继续生存下去。”

 5 )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丑、蝙蝠侠、丹特

转自广州日报,心理学专栏
武志红
 

  22日,美国第81届奥斯卡奖的提名名单公布,令人们大跌眼镜的是,2008年全球票房冠军、好莱坞历史上第二卖座的《蝙蝠侠·暗夜骑士》只拿到了数项无关痛痒的提名。

  不过,评委们可以轻视这部影片,但却不能轻视影片中的反角小丑,饰演小丑的演员希斯·莱杰众望所归获得了最佳配角提名,而分析者们也普遍认为,这一奖项铁定是希斯·莱杰的,这不是因为曾在《断臂山》等影片中有上佳表现的希斯·莱杰多么有影响力,而仅仅是因为小丑在《蝙蝠侠·暗夜骑士》中的表现是无与伦比的,这注定将是电影史上最有名的反角之一。

  22日也是希斯·莱杰去世一周年的纪念日。2008年的这一天,年仅29岁的他被发现猝死在纽约曼哈顿租住的公寓中。

  在这一特殊的日子,我写下了对《暗夜骑士》这部影片的心理分析,以此来纪念这位演艺界奇才。 (本版文字 武志红)

  在生活中,我听到见到无数这样的故事,两个相爱的人,一个不断去突破另一个人的底线。

  这个人的潜在的逻辑是,你说你爱我,我不信,所谓爱我只是给你的生活添加光彩罢了,如果你真的爱我,你就会不顾一切地爱我,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这也是电影《蝙蝠侠·暗夜骑士》(也即《蝙蝠侠》系列影片之六)中隐藏的核心逻辑。

  这部影片中,在黑帮和毒贩横行的高谭市,蝙蝠侠不断神出鬼没地打击罪犯,而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规则——不杀人。在蝙蝠侠这位“暗夜骑士”的帮助下,高谭市警长戈登将黑社会老大们一网打尽,而高谭市检察长、有“光明骑士”之称的哈维·邓特试图将他们全部送上法庭,证据确凿,看来他们注定要住在监狱了,而高谭市似乎终于可以恢复平静和光明了。

  就在这时,小丑出现了,他阴险狡诈,没有任何底线,头脑中也没有任何教条,他以杀死蝙蝠侠为由而将黑帮团结在自己周围,并带领他们和他招募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们随心所欲地杀人,以此向市民们施加压力,让他们迫使蝙蝠侠脱下面具公布身份。

  这只是影片一条表面的脉络,而影片核心的脉络是,小丑不断刺激哈维·邓特和蝙蝠侠这两个“正义的化身”,甚至希望哈维·邓特将自己击毙,蝙蝠侠将自己杀死。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和他一样了,他们所信奉的正义不过是一个表面上的表演而已,而真正掌握这个世界的,还是小丑的逻辑——“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

  每个人都以为,他的逻辑是正确的,这个世界在按照他相信的那一套逻辑运转,如果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我们就会以为,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真正的深层逻辑一定是自己掌握的那一套逻辑,要证明这一点,只需要将别人“轻轻推一下”,这些人就会陷入自己的逻辑中。

  假若一个美女相信,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男人只是对她的身体感兴趣而根本不会爱她。那么,她会使用她的身体勾引男人,而她会发现,她只需要这样将男人们“轻轻推一下”,这些男人就会变成色鬼。

  假若一个富人相信,每个人都是贪婪的,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么,他会使用他的金钱将无数人“轻轻推一下”,这些人就会陷入他的掌握中。

  小丑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邪恶的,没有信任可以的,他只需要将人们“轻轻推一下”,每个人都会放弃正义,变得很自私和丑恶,于是出卖别人甚至亲自杀死战友。在影片中,小丑“轻轻推一下”的武器是人们心中的恐惧,他认为,每个人爱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只要你去威胁他们的生命,那么每个人都会放弃原有的底线,而变成恶魔。

  小丑的追求:突破所有人底线
影片一开始就展示了小丑的逻辑。他引诱几个戴着小丑面具的匪徒打劫黑帮的银行,并对他们说,杀死你的同伴,这样你分到的钱更多。于是,这些匪徒果真在抢劫过程中相互屠杀,那些稍有犹豫的人,立即会被同伙干掉,而小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最果断的,所以他是唯一生存的。

  对此,这个黑帮银行的头目说:“这座城市的匪徒向来有信念。”他是说,他们是有底线的,这就是“盗亦有道”的意思了,但小丑证明,他只需要“轻轻推一下”,就可以破掉黑帮们的底线。

  在小丑带领下,他的爪牙们打劫了多个黑帮银行,抢劫了6800万美元,但他竟然堂而皇之地闯进了黑帮老大们的聚会所。因为他明白,只要他“轻轻推一下”,这些黑帮老大们就会团结在他周围。

  果不其然,当他说,他可以杀死蝙蝠侠时,大多数黑帮老大都被打动了。这既是诱惑,也是利用了恐惧的力量。这个时候,黑帮老大们被蝙蝠侠、哈维·邓特和戈登等光明力量逼到了绝路上,所以当他抛出这个诱饵后,高谭市黑社会很快整个投靠了他。

  整个影片中,小丑经常利用人性的弱点给出选择题,令我印象深刻的选择题有三个,第一个是他抛给黑社会的。一个黑帮头子讨厌他而发出追杀令,结果被他所杀,而他扔给了活着的两个黑社会爪牙各自一截棍子,说你们只有一个可以活命,你们相互厮杀吧。“盗亦有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道”是不得内讧,但这个底线,小丑轻易就令他们突破了。

  黑社会的“盗亦有道”毕竟是不大可靠的,被突破似乎不算什么。那么,那些最光明的正人君子呢?他们的底线能突破吗?接下来的故事显示,这并不是非常难。

  获得了黑帮的支持后,小丑向哈维·邓特、高谭市警察局长和即将审判黑帮老大们的女法官三人同时发出了死亡威胁,并几乎在同时炸死了女法官和毒死了警察局长。警察局长是在和戈登对话时喝了一杯毒酒被毒死的,当时戈登说,你的周围已有内鬼,你要小心。但此时警察局长毒酒已落肚。

  显然是内鬼给了警察局长毒酒,但内鬼为什么会听从小丑指挥?影片没给出直接回答,但不难推测的是,小丑向这些警察本人及其亲人发出了死亡威胁,这是小丑一直在使用的手段。

  要杀死哈维·邓特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哈维·邓特的未婚妻瑞秋是蝙蝠侠的前女友,蝙蝠侠是哈维·邓特的偶像,而哈维·邓特则是蝙蝠侠心目中的救星。

  女主角的游戏:把心爱英雄变凡人?

  两个男人被一个女人爱上,这通常意味着,这两个男人要么很像,要么截然不同。这两点综合起来还有更复杂的情形,即他们要么看上去很像但其实完全不同,或看上去不像但其实本质一样。

  蝙蝠侠和哈维·邓特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蝙蝠侠的真名叫布卢斯·韦恩,是韦恩企业集团的董事长,全世界最富有的男人。他第一次和哈维·邓特相遇是在他的一个餐厅。高谭市检察官想和自己的同事未婚妻瑞秋约会,托了人才在这个餐厅定了一个位子,而恰好遇见了胳膊上挽着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的布卢斯·韦恩。不知道布卢斯·韦恩就是蝙蝠侠的哈维·邓特谈起了蝙蝠侠,言辞中充满着崇拜,他认为蝙蝠侠是英雄,而这个混乱的城市需要蝙蝠侠的看护,并担心蝙蝠侠的压力太大,“或是作为英雄战死,或是苟活到目睹自己被逼成坏人。”

  哈维·邓特是布卢斯·韦恩的情敌,但韦恩还是被哈维·邓特打动了,他想用他的财富帮助这位“光明骑士”,让高谭市民彻底“相信哈维·邓特(这是哈维·邓特的竞选口号)”,他也渴望哈维·邓特愿望实现,将“看护高谭市”的责任交给他。

  当然,这种无私藏着极大的自私。因为,布卢斯·韦恩仍然爱着瑞秋,而瑞秋不希望嫁给“蝙蝠侠”,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她希望和布卢斯·韦恩过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所以此前对布卢斯·韦恩说过,如果你不再做蝙蝠侠,我就嫁给你。
 所以,“暗夜骑士”是想将看护高谭市的重担交给“光明骑士”,那样他就可以和心爱的人过幸福生活了。

  女人是矛盾的,女人常做这样的事情:爱上一个英雄,但对英雄说,你要变成平凡人我才嫁你。然而,这是真的吗?

  因为有蝙蝠侠保护,哈维·邓特一直是安全的,但别人就没那么幸运了,高谭市市长都险些丧命于小丑的阴谋下,其他血腥的杀戮则不断刺激高谭人脆弱的灵魂。最终,蝙蝠侠决定屈从小丑的要求。小丑说,只要蝙蝠侠自首,他就停止杀戮。这其实是在离间蝙蝠侠和高谭市民的关系。

  大众比较容易被离间,他们纷纷呼吁蝙蝠侠现身。哈维·邓特质问民众:“你们真的要牺牲这位一直保护你们的英雄吗?”他们纷纷回答说,是的。

  这时,哈维·邓特说,他就是蝙蝠侠。

  也就在这一刻,瑞秋第一次真心痛恨起布卢斯·韦恩来,她斥责他让检察长背黑锅,并决定嫁给哈维·邓特。然而,她到底想嫁给谁呢?

  显然,她是决定嫁给那个最英雄的人。

  小丑的拷问:受到威胁时,还有谁正义凛然?

  被捕的哈维·邓特要被送进监狱,小丑则在路上设计杀死他。自然,“暗夜骑士”会来保护“光明骑士”。经过一番激烈的大战后,小丑最后成了孤家寡人,而蝙蝠侠则开着高科技摩托车向他撞去。

  但小丑并不躲闪,而是狞笑着自语:“撞我啊!撞我啊!”

  一开始,对这一情节我有不解,但随即明白,他是想用自我牺牲来引诱蝙蝠侠突破自己“不杀人”的底线,以此来证明,他才是唯一正确的。

  “只有我才是正确的”,这种感觉的诱惑力真是强大,为了“捍卫”这种感觉,小丑不惜一死。

  蝙蝠侠也明白了这一点,在千钧一发时刻,他躲闪,并被摔晕,但小丑还是被诈死的戈登逮捕了。

  孰料,被捕也是小丑的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他知道,戈登没死,而且戈登一定会把他送进戈登自己的特别牢房,那里还关着一个掌握着黑帮所有财富的特殊人物。围绕着这一点,他还设计了许多圈套。

  但蝙蝠侠和警方不知道这一圈套,他们以为逮捕小丑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是幻觉,小丑的人抓走了哈维·邓特和瑞秋。而在监狱里,小丑给蝙蝠侠出了影片中的第二道选择题:一个地方关着哈维·邓特,另一个地方关着瑞秋,时间有限,你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蝙蝠侠选择了救瑞秋,这恰恰中了小丑的圈套,小丑故意说错了地点,他说关瑞秋的地点其实关的是哈维·邓特。所以,蝙蝠侠救出的是哈维·邓特,而瑞秋葬身于火海中。

  对此,布卢斯·韦恩反思,他做了一次“不正确的决定”,终于知道了“蝙蝠侠也有力不能及的事”。这一次也仿佛验证了小丑的逻辑“没到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

  这不只是蝙蝠侠“力不能及的事”,也是影片中所有好人变坏的原因。小丑的人没拉一个警察下水,都是通过胁迫警察亲人的生命而实现的。譬如瑞秋之所以被绑架,是因为戈登属下的一个女警察受到了这种威胁,而哈维·邓特被绑架也是如此,小丑能够肆无忌惮地制造炸死女法官、毒死警察局长、枪击市长、炸掉高谭综合医院等一系列事情,也都是因为他利用这一威胁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好人的底线。

  影片的高潮中,小丑将这一招数发挥到极致。他威胁整个城市的人,要么“成为我的人”,要么离开这个城市。最后一批逃离这个城市的人乘坐了两条船,一条船上是好人,一条船上是那些黑社会老大及其属下。

  等这两条船开到河中时,突然停下了,并传来了小丑的威胁:每条船上都装有大量炸药,还有一个起爆器,但起爆器控制的是另一条船,只有一条船上的人可以生还,条件是12点前必须引爆另一条船。

  这是小丑在影片中出的第三道选择题,而且选择范围是民众。民众曾经选择抛弃蝙蝠侠,他们还会选择抛弃别人吗?
 结果,小丑失败了。载有普通人的船,通过投票决定不引爆起爆器,而载有罪犯的船,起爆器被一个黑社会老大扔到了河里。

  贪恋影响力,英雄容易变匪徒

  基督教传说中,魔鬼撒旦赢得世界的方式是捕获人类的灵魂,而小丑使用的是同一逻辑,他对金钱丝毫不感兴趣,他曾将堆积如山的钱付之一炬,说“这个城市配得上一个有品味的罪犯”。他还对蝙蝠侠说:“你应该知道,我对钱没有兴趣,我不是那种人,你不要把我降格成那种人。”

  小丑感兴趣的是,将他的逻辑“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强加给周围的世界。对这一点,布卢斯·韦恩的管家阿尔弗雷德一开始就发现了,他给蝙蝠侠举例说,曾经有匪徒劫走了他们的宝石,但他们却将这些宝石随处丢弃,他们其实对宝石并不感兴趣,他们这么做,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有意思。他们不会被收买,不会被恐吓,不会讲道理,也不会接受谈判,有些人就是想看着这个世界燃烧”。

  在我看来,这也是所有最邪恶罪犯的共同欲望,他们感兴趣的不是钱权名利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他们要的是影响力,他们想将他们的意志强加给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随着他们的欲望而战栗,用普通的逻辑看待他们是行不通的。

  在这一点上,匪徒和英雄也常常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要的其实都是影响力,而不是正义、公平、普世道理或“绝对正确的事”。

  哈维·邓特就是这样的例子。影片的高潮是第三个选择,在这个选择上,小丑输了,但小丑仍哈哈大笑,因为认为他在“高谭灵魂之战”上赢了。

  小丑的意思是,他用他的逻辑击败了哈维·邓特,最终让这位“光明骑士”服膺了他的逻辑。

  这是真的。瑞秋丧生后,哈维·邓特绝望了。尽管蝙蝠侠救了他,但他的左半边脸被汽油烧烂了,皮肤脱落,肌肉和牙齿裸露,无比疼痛,但他拒绝接受任何去痛治疗。这可以理解,因为,比起失去爱人的心痛来,这种肉体的痛更容易承受,而且它可以让自己的注意力从心痛上转到肉体的痛上来。

  双重的痛让哈维·邓特放弃了“对公正的狂热追求”,转而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机会主义者,他追踪并拷问所有牵涉到瑞秋之死的人,并通过抛硬币来决定对方的生死。

  “光明骑士”变成“双面骑士”,这看起来令人心痛,但这并非偶然。影片显示,他很早就有一个绰号“双面人”,而他一直喜欢抛硬币,他表现出的“对公正的狂热追求”不过是一面而已,而他的另一面早就存在,小丑的逻辑“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可以不折不扣地用在他身上。

  可以说,哈维·邓特并不是在追求“光明”,而是他发现,他可以通过追求光明来追求影响力。他通过“对公正的狂热追求”成为高谭市民的偶像,他也通过替蝙蝠侠背黑锅而终于获得了瑞秋的爱。这是极大的好处。然而,瑞秋死了,他的生存逻辑也随之一下子被颠覆了。

  从这一点看来,他与蝙蝠侠只是“形似而神离”,通俗说来,就是他看上去与蝙蝠侠很像,但本质上有根本差异。

  这一差异是,蝙蝠侠对影响力没有兴趣,他追求的是正义。影片最后,他甘愿替哈维·邓特背黑锅,将这位“光明骑士”的杀业承担在自己身上,不惜令人们以为他已破了杀戒。但他愿意承担这一切,而让高谭人去迎接光明,这不是一个表现出来的英雄,而是一个真实的英雄。

  重要的不是形式,重要的是灵魂,这是小丑和蝙蝠侠的共同之处。

 
 

 
 

 6 ) 全面解析 小丑经典台词

转载。

————全力解读小丑台词以及潜台词

       经典角色总是被人们常常提及,这次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我也加进来了,而且是十分认真的,花了不少功夫伤了不少脑筋,不过还是值得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时候总是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我们可以发现在《黑暗骑士》这部满是罪恶的动作片里竟然看不到多少血迹,如果换作其他导演的话肯定早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了。而导演诺兰显然不想与之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因此他的手法更加高明。
片中多处爆炸场面的出现便说明了导演并不一味地追求血浆喷涌给观众视觉上的刺激,他选择了另一个极端,比之以往的动作片视觉上的特效,导演更注重对心灵的震撼,那才是更深层次的影响。不用太多的血浆,也不用堆积成山的死尸就将人性的阴暗丑陋曝之于众。而最重要的任务:饰演经典反派“小丑”,莱杰也顺利完成了,而且是超额完成的。再一次向莱杰向小丑致敬。
    下面我就来试着分析并解读一下这部影史上最恶的反派角色“小丑”(The Joker),你会发现小丑的这些台词比任何一篇课文教给你的都要受用,而且小丑的观点再度发起了对人性善论的挑战。
    我们到底是天生的好人还是天生的坏人?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天天都做好事。
    同样的,做一件坏事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坏事。处在这两个极端的人,都是备受考验的同类人。

1.“I believe… 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simply makes you…stranger.”
     (我相信,那些没杀你的原因会让你变得更加······怪异。)
        这是小丑在本片中的第一句话,也是在场银行劫案戏中唯一的一句。诡异,在我琢磨这句话的含义时插在银行经理嘴中的是烟雾弹而非手雷时我才恍然大悟,此乃“诡异”也,小丑凭借其诡异的计划成功地从黑帮银行抢走了6800万,导演为其设计的出场可谓震撼至极,摘下面具时,小丑的“演出”开始了。
    小丑最相信的便是诡异。

2.Let s not blow this out of proportion。(我们别把会议谈爆了。)
      在小丑的第二场戏“黑帮首领会议”上,小丑再次诡异地出现,并且用了一个非常冷的笑话激怒了黑帮头领gamble,随后亮出了挂满全身的手雷,说了这句台词。在措辞上小丑真的匠心独运,“blow”是“吹”的意思,propotion是“比例、标准”。如果手雷被引爆了当然所有人还有那个计划就会被吹飞了啊。
    一句话小丑便全身而退,诡异而不失幽默。

3.Why so serious!(干嘛这么严肃呢?)
        从小丑的语气和表情中不难推测出,小丑极有可能杀掉了自己的父亲,而这最经典的一句台词,竟然是小丑的父亲最先说出来的。从之前小丑自己叙述伤疤来历的故事中我们得知,小丑并非孤儿,有父有母,一个完整的家庭,却是一个相当不幸的家庭。父亲是个酒鬼加变态,整日酗酒之余便是虐待母亲和他,正是这样一个家庭造就了小丑阴暗丑陋的性格,小丑在极度的恐惧中度过了他的灰色童年,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印记(嘴上的伤疤)。
    一个心理极度扭曲的男孩儿,干嘛这么严肃呢?

4.I’m a man of my word(我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小丑将一盒自己录制的恐怖DV寄到电视台,通过录像带小丑向高潭全市人民发出警告,威胁蝙蝠侠现身并且公开自己的身份,该行为充分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立场和爆棚的自信,性格上小丑绝对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干干脆脆不拖泥带水。
    只是可怜了那个被虐待致死的蝙蝠侠模仿者。

5.Now I see the funny side,now I’m always smiling。(现在我总是看到事物有趣的一面,总是笑口常开。)
      在韦恩大厦小丑挟持了女主角Rachel,说出了第二个伤疤的故事,原来小丑还拥有或者说曾经拥有自己的爱情,一个漂亮的妻子,一个总是要求他微笑的妻子。只可惜生活再次被噩运击碎,妻子因还不上赌债惨遭毁容,在没钱做整容术的困境下他为了给妻子心理平衡,把自己的脸也毁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小丑人格已经扭曲了,只是爱情暂时将其掩藏了一段时间。当他说出那句“she can’t stand the sight of me!”眼神中折射出对妻子对命运的失望。生活的不公和家庭的破碎加深了他对政府对社会的仇恨心理。绝望之后便是新的希望,小丑已经习惯了命运的捉弄,其无政府主义人生观也最终形成。这句“我现在总是笑口常开”只是对不幸过去的一种调侃,他通往正常生活的一切通道都被阻断,丑陋的小丑被这个丑陋的世界丑陋地改变。
    现在的他,只是一个“无欲无求、笑口常开”的犯罪分子罢了。
    造化弄人啊,他**的命运!
    现在他总是看到事物好的有趣的一面,不再患得患失,因为早已失去一切,也不再感到希望和绝望了。

6.There’s no going-back,you’ve changed things forever已经不可能恢复原样了,你永远的改变了这些事情。)
        在这段巨牛的审讯室对白里,产生了很多富有哲理的的,醍醐灌顶的台词。
在小丑的这些“杰作”面前,蝙蝠侠在小丑招供之前只能忍气吞声,小丑把警察和黑帮玩弄于鼓掌之间。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况且有些事情永远地改变了。
一个多么纯粹的人。

7."To them, you're like a freak like me. They just need you right now. when they don't, they'll cast you out like a leper. Their morals, their code...It's a bad joke. Dropped at the first sign of trouble. They're only as good as the world allows them to be. You'll see. I 'll show you. When the chips are down, there civilized people... they'll eat each other. See, I'm not a monster. I'm just ahead of the curve."
(在他们看来你只是个怪胎,就像我一样。他们现在是需要你,但是等他们不需要了,就会像对付麻风病人一样把你赶出去,他们的道德,准则,就是个冷笑话。一遇到麻烦就全扔到一边了,他们的优点是很有限的,我会让你看到,到了紧急关头,这些所谓的“文明社会的人”,就会互相吞噬。你看,我不是怪物,我只是颇有远见。)
        针对上述观点,小丑试图说服蝙蝠侠的同时还不忘鄙视一下审讯室外监视他的警察们。毫无疑问,仇视社会、仇视政府、无可救药的小丑认为:人最大的能耐就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利,当然,是只为自己,在危急关头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同类也不觉得可惜。
    现代人不正是如此吗,小丑只是说了一个所有人都不敢承认的事实罢了,现代人越来越自私、刻薄、冷酷、残忍。与其这样卑劣地活着,不如通通都去死,死才是救赎,这种疯子理论当然站不住脚,问题是:小丑是疯子,我们就一定正常吗?

8."The only sensible way to live in the world is without rules. tonight,you'ganna break your one rule "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理智的方式就是不要规则,今晚你就要打破你的规则。)
        这是小丑自己表明的行为准则,他不会受到规则的干扰和约束,既然无法遵守,那就全部打破吧。脱离了规则的约束自然就无视政府和法律,小丑干起坏事儿来也是越来越顺利越来越骇人听闻。
    小丑这种只身挑战人类文明的行为勇气可嘉,不可模仿。
    没有规则的世界那又会是一个何其混乱的世界。

9.All you care about is money,this town deserves a better class of criminal。
   (你就只知道关心钱,这个城市配得上一个更有品位的罪犯。)
        小丑烧掉了黑帮的一半、也就是自己的那份钱,接着说了这句令所有犯罪分子都感到汗颜的话。古今罪者皆为财也。把钱烧了那犯罪还有什么目的呢,恐怕只有小丑才知道了。
    一个不折不扣的犯罪行为艺术大师。

10.Do Irelly look like a guy with a plan?(我看上去像是个有计划的人吗?)
     小丑是个有计划的人吗?当然了!不然怎么抢走银行的钱;怎么杀掉黑帮老大、高潭法官、警察局长,又差点成功杀掉市长;怎么逼蝙蝠侠现身······这一个接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不是证明了小丑是个有计划的人么?
    小丑的犯罪智商远远超乎常人,漫无目的却又能做到任何事最后只能和蝙蝠侠周旋从中取乐了,小丑在拟定自己的完美计划的同时又强烈鄙视黑帮和警察他们自己的计划。这一前后矛盾的事实再次说明了小丑的诡异,他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走都还没决定,警察又怎么能猜出来呢?
    Just do it!(只管去做)

11.“Introduce a littleanarchy, upset the established order, and everything becomeschaos, I’m an agent of chaos , and you know the thing about chaos? It’s fair.”
(制造点小小骚动,打乱原有的秩序,然后一切就变得混乱了,而我就是混乱的代表,你知道混乱的好处不?它能带来公平。)
      如果现有规则秩序已经偏向一方而无法做到公平公正,那么规则秩序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毫无意义的事物是不需存在的,打破原有的规则秩序,造成混乱,在混乱中实现真正的公平。
    小丑就是这么一个相信混乱就是公平的人,制造混乱其实就是在追求真正的平等。小丑利用这一诡辩理论成功说服哈维·丹特将仇恨转移,并且释放了内心的邪恶,变成了双面人,踏上了不归路。
    不得不佩服小丑的辩论口才在片中无人能敌。
    作为混乱的代理人,只需花掉一些汽油和子弹就可以把这个城市搅得天翻地覆,何乐而不为呢?

12.It’s a funny world we live in(这世界真是可笑)
      这是小丑的最后一个计划,也是小丑唯一失败的计划,两艘渡轮的人都选择了不引爆对面渡轮的炸弹。
他等着看海上的焰火以此证明人的永不改变的劣根性,自己多么英明多么有远见,然后高高兴兴地挖苦蝙蝠侠的愚昧。
    可是错了,都错了。他原以为只要利用人自私贪婪的本性就可以帮助他完成“宏图伟业”,现在的人又都是怎么了?怎么会有人愿意牺牲自己保全别人,是疯子?是白痴?还是全都不正常了?
    又好气又好笑的小丑决定要惩罚这群亦正亦邪的“文明人”,这个世界真是太滑稽可笑了,他要亲手结束这场闹剧,以便继续他混乱代理人的角色····
    这个世界难道不可笑吗?

13..“Seemadness,as you know,is likegravity…all takes it is a little push.”
     (你瞧,疯狂就像地心引力,所需要的只是轻轻一推)
        小丑这最后一句台词再次表明了他对人性的失望和仇恨之极,在他看来,人性已无药可救,他们只是变得越来越疯狂,而且人数越来越多。他轻轻松松地把人民卫士(哈维·丹特)变成了杀人恶魔(双面人),到不知是为了显示他有多高明,还为了证明人性中阴暗丑陋的一面才是人的行为模式的主导思维,不用洗脑,为了医院里家人的性命安危,警察就可以把枪对准无辜百姓(Coleman Reese),这正是人性自私的力证。
    小丑在全片中都在证明这条所谓的“真理(truth)”,其根深蒂固的无政府主义令人动容。
    疯狂真的就像地心引力,轻轻一推,就永远堕落了。
    小丑之所以犯下滔天罪行,是因为他把人看得太透,没有回旋的余地,以致于自己也陷入绝望的深渊。
    人性的缺陷是永远都存在的而且每人都有的,只可惜小丑是不会知道也不会相信的了。

 短评

本来想给5星,但看的我累死了,4星,三颗都给希斯莱杰,剩下一星给累的半死的诺兰

6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诺兰的叙事能力不但在于结构上。。他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

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小丑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蝙蝠侠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 生命在于抉择 英雄的时代已经逝去了

13分钟前
  • 云倾
  • 力荐

从此无人再敢挑战漫画英雄电影的巅峰,包括诺兰本人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有些人并不喜欢那些常人偏爱的东西,比如金钱,他们不被收买、不会被恐吓、不可理喻、更不接受谈判,有些人就想看人间地狱。” 也只有蝙蝠侠,才能让小丑变得完整。无尽的黑暗。

1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绝对是杰作,大陆上不了院线在广电的耻辱柱上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1分钟前
  • M
  • 力荐

当之无愧最出色的商业电影!

26分钟前
  • illusion不忘记
  • 力荐

大片中很有内涵的一部,不管是人们心中暗自涌动的对小丑疯狂灭世主义的不安的共鸣,还是对蝙蝠侠孤独暗夜行走的英雄惜英雄般同情,其实都是人们对这个世界失望的一种情绪释放。其实小丑说的很对,他和蝙蝠侠很像,都是异类,只不过蝙蝠侠把痛苦留给自己,顽固地去坚守一丝信仰,而小丑把痛苦还给世界。

28分钟前
  • fishlee
  • 力荐

Batman是最不漫画的漫画英雄,也正因为这一点,使之最有可能成为跨越犯罪剧情片和漫画英雄片界限的特例。而这一次,编导精准的抓到了这一点,把这部电影打造得丰富严谨又酷劲十足,无论是满足视听还是人性复杂层面的挖掘上都做到了堪称完美!

3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赞誉众口一致夸上了天,百闻不如一见,这种连环画超级英雄故事居然能扯到第六集真是要把编剧逼跳楼了,最后呈现的暗夜骑士全然超越了原著,悲怆到迷人的境界,着实是个奇迹。剧本确实很卓越,导演确实很出色,还有演技真是不得不叹服一下太tmd震撼

34分钟前
  • 37°2
  • 推荐

一直在搜索“为什么还有人想住在哥谭市”

37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剧情很诱人,总体很赞。不过,坏人的形象太完美而不真实,在智商情商上都是超一流,远胜主角。漏洞太多,哪有那么快就能搞到详尽的内幕信息?哪有说请了一帮小匪徒却跟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人一样恪尽职守按时按点执行计划没有分毫不到位的?要搬运大量的汽油桶这种事怎么能在不引起官方注意的情况下实现?

39分钟前
  • 苏仁
  • 推荐

Christopher Nolan太厉害了,好莱坞漫画类型片居然能拍到这样的高度...

42分钟前
  • 穆玉修
  • 力荐

光明与黑暗是同一个人的两张脸

45分钟前
  • 小M
  • 力荐

对于这么优秀的电影来说,再多的赞美都是多余的。

46分钟前
  • Jin
  • 力荐

没感觉出彩在哪……

49分钟前
  • 飞刀员外
  • 还行

好到一秒钟都不曾浪费

52分钟前
  • evonne||芝士命
  • 力荐

蝙蝠侠、双面人和小丑这三个形象把人在善恶两面的矛盾及选择映射得淋漓尽致,于是成就了史上最佳漫画和英雄电影。时光网:“诺兰让关于艺术片和商业片的讨论变得毫无价值。《黑暗骑士》不但拍出了古典悲剧的感觉,还探讨了恐怖主义、越界权力等美国当代的热点话题。最关键的是,电影好看得无懈可击。”

55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诺兰接手后蝙蝠侠和其它漫画英雄片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了

60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纵然人们污蔑他、陷害他、诋毁他,他也始终坚守内心的信仰。面对无数的指责和误解,他依然坚持做一个好人。人们不理解他为什么凌驾于法律之上,不理解他为什么殴打警察……无论你为他们做了多少,永远有人不识好人心。不能因为有人黑你,你就放弃,或者黑化。骂声再多,困难再大,他永远不忘初心。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背负诋毁和指责前行,换世间美好和安定。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他不在乎人们的看法,永远去做别人不会去做的正确的抉择。即便人们会因此恨他,但这才是蝙蝠侠。从当初卸任、把拯救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到后来身披铠甲、战斗到底,这正是英雄比反派更加伟大的原因。他不仅仅是想当个英雄,他想比英雄做得更多。正如诺兰拍的不仅仅是超英片,更是一部力透纸背的人性史诗。

1小时前
  • 朝暮雪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