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国语版)

正片

主演:维果·莫腾森,马赫沙拉·阿里,琳达·卡德里尼,塞巴斯蒂安·马尼斯科,迪米特·D·马里诺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美国 / 中国大陆年份:2018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1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2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3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4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5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6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13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14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15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16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17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18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19绿皮书(国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绿皮书(国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托尼(维果·莫腾森 Viggo Mortensen 饰)是一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混混,在一家夜总会做侍者。这间夜总会因故要停业几个月,可托尼所要支付的房租和生活费不会因此取消,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去寻找另一份工作来填补这几个月的空缺。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名叫唐雪莉(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 饰)的黑人钢琴家提出雇佣托尼。罗莎妈妈危险证据闹鬼的婚礼远山恋人想做熊的孩子我是证据千丝万缕的爱花与罪200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妖怪手表♪2021田间的少年第二季画江湖之不良人6活佛济公2青春鼓王一起一起这里那里光之美少女 Splash Star女孩2021再造战士2007好想做一次第二季贴身女保镖2019爱神一号危情共舞青春俄勒冈好莱坞圣诞新绿野仙踪二次人生2020灵魂错位紧急盯梢令1994踏遍天涯路苗翠花我是麻雀干杯!恋上日本酒的女子阁楼房客是总裁厄舍府的崩塌第一季夜叉新娘炽爱2022食罪者三人行第一季多彩人生深宅雪必杀第四号极度恐慌1995

 长篇影评

 1 ) 《绿皮书》拿了奥斯卡奖,但美国黑人并不喜欢?

《绿皮书》是好莱坞今年最好的黑人电影,不服憋着!

说的就是你——斯派克·李!

让我们先了解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91届奥斯卡的获奖名单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其中《绿皮书》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个大奖,成为颁奖礼上最耀眼的一部影片。

借着奥斯卡的东风,该片也引进内地院线,成为3月份最值得期待的影片之一。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部影片满意,美国部分黑人观众以及《黑色党徒》的导演斯派克·李就公然对《绿皮书》获奖表示不满。

尤其是斯派克·李,当颁奖礼现场公布最佳影片是《绿皮书》,这位黑人导演愤怒的起身就走,被拦下后又回到了座位上,背对舞台听完了《绿皮书》主创的获奖感言。

在随后的后台采访中,他直言这个结果“就像裁判作出错误的判罚”,随后不停的喝着手中的香槟,说:“这是我的第六杯了,你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美国黑人观众不喜欢《绿皮书》?

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故事原型的家属称影片与真实情况不符,他们声称现实中的黑人钢琴家并没有和白人司机做朋友;

其次有部分黑人观众认为影片白人男主托尼(维果·莫腾森 饰)的戏份太多,让黑人角色唐(马赫沙拉·阿里 饰)沦为了配角;

最后是黑人群体普遍认为影片只描绘了黑人的刻板形象,如“神奇黑鬼”,并且弱化了种族歧视的情节,是在为白人种族歧视者洗白。

神奇黑鬼(Magical Negro):“神奇黑鬼”是斯派克·李在2001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那一类黑人角色,他们在关键时刻出手,利用自己神奇的力量,帮助了片中的白人主人公,但永远只能做陪衬。

当然,最让斯派克·李感到不爽的,可能就是自己执导的《黑色党徒》居然输给了一部由白人导演、编剧、制片的“刻板化”黑人电影。

难道白人比黑人更懂黑人吗?(其中一位编剧尼克·瓦莱隆加是白人司机原型的儿子)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黑色党徒》讲了什么,《绿皮书》又讲了什么。

其实将二者对比,会发现两部影片的套路非常相似,都是一个黑人与半个黑人(受其他白人歧视的犹太人/意大利人),共同与种族歧视作斗争,最终实现自我认同的故事。

不过《黑色党徒》作为一部剧情片,存在严重的剧情割裂问题。例如影片开头讲黑人警探受命卧底黑豹党,后面却莫名其妙的无视这个任务,成为了3K党的卧底。

而且影片对黑豹党的描绘非常温和,事实上,真实的黑豹党是非常激进的暴力团体,名声不佳。漫威旗下的英雄黑豹甚至一度改名,就是为了避免读者与其扯上关系。

至于《绿皮书》,虽然也是四平八稳的好莱坞故事,并且属于较为商业化的公路喜剧,但是马赫沙拉·阿里的表演让影片增色不少。

有些人会觉得马赫沙拉·阿里的戏份太少,其实编剧们对这个角色的塑造要比维果·莫腾森饰演的白人司机更加复杂。

他是一名黑人,却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出入于白人上流社会,却因肤色受到歧视。无论是底层黑人社区,还是白人上流社会,他都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因此他总喜欢一个人喝酒发呆。

更不用说他的性取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这可能会轻易毁掉他的事业。

这样一个角色,完全不需要过多的出场、煽情的台词、夸张的动作,用收敛的表演反而更能体现角色的拧巴、阴郁、挣扎。

和同类影片相比,《绿皮书》还胜在了不矫情、不圣母。

影片有两个段落让我印象深刻,一段是唐与托尼在黑人酒吧里尽兴而归,唐第一次感受到黑人社区的温暖,圣母心泛滥的表示要“每个月都来免费表演一次”,结果就发现两名黑人混混正在偷他们的汽车。

另一段是唐与托尼在雪夜中被警车拦下,他们本以为又遇上了种族歧视的白人警察,却发现对方好心提醒他们的汽车轮胎漏气了。

政治正确的那一套说完了,本片还要告诉你黑人酒吧也有小混混,白人警察也有热心肠。总结起来就是:拒绝歧视与偏见,但不要矫枉过正。

这让我想到一个著名的问题:“女生晚上不要穿的太暴露在黑人区走路”,这句话究竟是善意的提醒,还是兼具性别与种族歧视?

我觉得人们在倡导包容与博爱的同时,也不该培养一种鸵鸟心态,对阴暗面视而不见。

对比豆瓣、IMDb的评分,会发现无论中外观众,大家明显更喜欢《绿皮书》,而不是《黑色党徒》。

人们反感奥斯卡的“政治正确”,甚至反感将《黑豹》这样的商业片列入提名,其实就是在反感某些社会议题的矫枉过正。

斯派克·李的左翼思想,某种意义上属于屁股决定脑袋,让他的作品政治性大于艺术性,反派永远邪恶、愚蠢,正派永远伟光正,角色脸谱化,宛若黑人样板戏。

这种剧作套路,对于看够了抗日神剧的中国观众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

其实奥斯卡已经够“政治正确”了,拜托这些社会活动家就不要再来捣乱了。

 2 ) 你不知道的“绿皮书”背后的故事

1956年,爵士音乐人纳金高尔(Nat King Cole)受邀在美国南部的伯明翰地区为观众作表演。

下的观众都是全白人,而纳金高尔是第一个受邀在白人机构演出的黑人,结果,他刚开始演出,就被3K党的人推下了舞台、遭到了暴烈殴打。

[绿皮书]里,当白人司机好奇唐谢利(Don Shirley)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去南方表演时,另一个乐手讲了这个故事。

在[绿皮书]里,已经是此事的6年后了,但当唐谢利和他的三重奏团队在南方演出时,同样遭遇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阻力和歧视。

©[绿皮书]里,唐谢利的三重奏团队在南方演出

黑人音乐家唐谢利,就像电影里展现的那样,少年成名,住在“金碧辉煌”宫殿一般的音乐厅楼上,用他乐手伙伴的话来说:

在北方他本可以过着万人拥戴的生活,但他偏要来南方遭这个罪。

或许,的确正如所说“成为一个天才还不够,要改变人们的观念是需要勇气的”。

©历史上和电影[绿皮书]里的唐谢利

60年代,正是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尤其是在南方,此前蒙哥马利公共汽车抵制事件、小石城事件、自由乘客运动等等黑人争取种族平等的事件接连上演,南方3K党活跃、白人群体仇视黑人也愈演愈烈。

整个南方空气都弥漫着焦灼的火药味。

1962年,正是平权运动高潮的前夕,黑人音乐家唐谢利南下巡演,[绿皮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趟旅途中。

©[绿皮书]剧照

片名中的“绿皮书”,本来就是这段历史的一个直接见证。

绿皮书全称是“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意为给黑人旅客的安全出行指南,它的标语是“现在我们可以没有尴尬地旅行”。

1936年,纽约哈莱姆黑人社区的邮局职工维克多·雨果·格林和他的妻子出版了第一本《绿皮书》。

©绿皮书1940版和1956版

他们在书中汇编了当时愿意接待黑人旅客的餐馆、酒店、旅馆和度假目的地,36年的第一版后,这本并不厚的绿皮小册子很快销量飙升。

这本书一直出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平权运动的进展,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的人几乎很少听说过“绿皮书”的存在了,但在当时几十年的时间里,这本绿皮书算得上是每个黑人旅行者的圣经。

没有它,出行可能就意味着羞辱和危险,尤其是在美国南方。

绿皮书的便利背后,其实指向的是南方当时“隔离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的种族隔离政策。

19世纪的南北战争过后,虽然南方的奴隶制被废除了,但并没有改变人们“白人高贵、黑人劣等”的普遍观念。

©南北战争版图

随着北方经济不景气等新的危机出现,人们很快对南方黑人的悲惨处境失了兴趣,南方的种族歧视也很快卷土重来。

宪法已经废除了奴隶制,赋予了黑人平等权,白人们只能从别的方向出发去限制黑人和他们接触。

于是,有了冠冕堂皇的“隔离但平等”政策。

从最初田纳西州的铁路交通上开始,他们为白人和有色人种提供平行的、隔离的车厢,不同人种间座位分立,又或者是提供挡板,将区域分开。

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州的交通工具、学校、酒吧等公共场合纷纷效仿,以“非裔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之名,黑人和白人从空间上就被分割开了。

©1956年,一名警官在车站放置隔离标志,牌子上写着“白人专用候车室”

©黑人、白人专用的洗手池

而这些规定种族隔离政策的法律也有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吉姆·克劳法》(Jim Crow era)。

几年后,一个名叫荷马·普莱西的混血儿奋起挑战这一法案,他在乘车时故意坐到了白人车厢,因而被捕。

这之后,他将州政府告上了法庭,结果,1896年普莱西案的判决结果是最高法院以7:1的多数裁决判定普莱西败诉。

©荷马·普莱西案

由此,“隔离但平等”正式取得了合法地位,它也几乎无孔不入地遍布到了南方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在实际上,“隔离”是真实存在的,所谓的“平等”却从来没有过。

比如,白人孩子们的学校设施应有尽有,而黑人孩子们却常常得去教堂、棚屋、寄宿处读书,没有厕所、没有黑板等设施也成了常态。

在佛罗里达州30年代的公共教育报告里,非裔学校的投入仅是白人学校的6%,佛罗里达67个县中只有28个县有非裔高中学校。

而在[绿皮书]里,唐谢利可以在酒店为白人宾客表演,却不能使用白人专用的餐厅,不能使用化妆间,甚至是卫生间。

©[绿皮书]里,唐谢利被白人餐厅拒绝

给他用的化妆间实际是小的离谱的杂货间,他去厕所只能去野外,吃饭只能去对面街区,住宿只能住黑人旅馆。

“隔离但平等”在法律上通过1954年的“布朗案”被取消,但这些隔离场景即使到了电影里的1962年,都仍然真实存在着。

1940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乱世佳人]剧组中的黑人女演员海蒂·麦克丹尼尔斯凭借着奶妈一角获得最佳女配,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奥斯卡的非裔演员。

但在奥斯卡的礼台下,她却不能和费雯·丽、克拉克·盖博等明星们坐在一起——

因为隔离政策,她只能独自一人坐在一个小角落里。

而在电影的首映礼上,她甚至都不能出现在舞台上。

©[乱世佳人]里的海蒂·麦克丹尼尔斯和费雯·丽

所以,从50年代后期的平权运动开始,非裔斗争者们从一开始就对准了隔离政策。

55年,蒙哥马利的一位黑人妇女拒绝为白人让座而被捕,引发了黑人群体同仇敌忾的公共汽车抵制运动;

60年,四名黑人学生在市中心的白人便利店就餐时遭到拒绝,于是他们决定在座位上静坐抗议直到餐厅关门。

后来,类似的静坐抗议席卷全国,大规模的黑人在公立图书馆、剧院、餐厅等场所都发动起了占座行动。

©当时的占座行动(sit-in movement)

61年,在“种族平等大会”的支持下,黑人和部分白人学生们又发起了“自由乘客运动”,他们肤色混搭着乘坐客车经过最保守的深南地区。

途中他们经历了3K党的猛烈围攻、暴力和威胁,但“自由乘客运动”还是在学生们的接力中完成了。

©“自由乘客运动”途中遭到3K党攻击

当然,还有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石城事件。

1957年,当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54年最高法院“布朗案”的判决宣布,该市中心的中学打算接纳9名黑人入学时,遭到了种族主义者们的顽强抵制。

该州州长为了拉选票纵容暴徒们聚集在小石城校门外,阻止黑人学生入学。

一个13岁的白人女孩对着镜头前的记者说道:“如果上帝想让黑人和白人一起上学,就不会创造出白人和黑人了”。

但最终,是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下令调遣部队,伞兵们端着带刺刀的步枪终于才将黑人学生护送进了学校。

©小石城事件中黑人学生被护送进校园

不过,在[绿皮书]里唐谢利南下巡演的故事仅一年后,马丁·路德·金便在南部伯明翰组织了一场异常轰动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宏大的民权运动由此进入高潮。

“绿皮书”终于在1966年完成使命,在发表了最后一期后退出了历史舞台,种族隔离政策也随着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逐渐走到了终点。

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甚至是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完整斗争,南部的黑人们终于重新争取到了他们早早就被承诺的诸多权利。

-

作者/卷卷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3 ) 你看起来像是个爱吃炸鸡的人

电影名《绿皮书》是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在1962年,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了这么一本小册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小册子的名字“Green Book”中的Green即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采用了绿色象征通畅的含义。电影的两位男主角拿着这本绿皮书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一位男主是著名的黑人音乐家唐,一位是混迹夜总会的白人老炮儿托尼,被召来当唐的司机。 肤色和文化修养上的反差,在旅途上自然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 。除此之外,电影还展现了很多层面的纠葛:种族歧视、同族不平等、主仆之间、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等。

图片来自亚马逊网站

许多反应种族歧视的电影都有一些政治正确的含义在里面,体现在这部电影里,应该是酒吧里音乐家唐喝醉了被一群白人围殴的情节。最后还是托尼(白人司机)以暴制暴,在一堆拳头和一支猎枪枪口下救回了唐。不过,这部电影更伟大之处,是出乎意料地回避了种族之间的直接冲突,转而用一些反转的方式体现了歧视本身。看起来友好的白人,遇到实际问题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例如俩人南下到了一所豪华的庄园。庄园主人很有礼貌地接待了音乐家一行。表演结束后,唐想用洗手间,庄园主人拒绝让他使用给客人用的洗手间,只让他用院子里一个简易棚子搭建的茅坑。因为南方的那个时候,以及农奴解放之前的时代,黑人是不能和白人使用同一间厕所的。即使唐的音乐家身份很高贵,在白宫表演了两次,也不能例外。两人因为托尼打了交警被关监狱的时候,唐打电话给了总统的弟弟,得到上层的“特赦”才出狱。即便是这样的唐,也不能避免受到歧视。另外的一个反差例子来自于两人在伯明翰的一家高档餐厅。餐厅邀请唐去表演,餐厅经理在见到唐的时候,嘴上全是溢美之词,而给唐安排的休息室却是一间狭小的储藏室,也不让唐在餐厅用餐,因为餐厅的规定就是不接待黑人。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有一个更加伟大之处。大胆地猜测一下,这部电影也有点为白人“正身”的意味。在旅途的中间,两人的一段对白升华了电影的主题。托尼说,我生长在一个小社会,周围全是我的亲戚和熟人,我没读过什么书,没见过什么世面,不像你受过这么多教育,所以才觉得我这样。这段话原本是反驳唐认为托尼举止过于粗俗、以貌取人的看法,言外之意,我却看到了些在歧视问题上,对歧视者的同情。

当代美国可以说是把歧视研究到极致了。刚到美国留学时,遇到学校里的亚裔同学,有英文名加上中文姓。我们有时会习惯地问一下,会问问你会说中文吗 (要么咱们说中文好交流)或者你是中国人吗。对方沉默了几秒,说:

“我来自密歇根!”。

然后给个白眼就走了。

有次和同是中国留学生的室友聊天,深感大部分的ABC都很难交流,你上前打个招呼,她随便回应一句转身就走了。室友说,因为他们怕自己被误认为是中国留学生,所以离中国人的圈子都远远的。

室友说网上曾经有一个帖子,说那些冷冷的ABC都是从底层移民家庭出来的,早年时期爸妈打黑工摸滚打爬不容易,好不容易落脚了怕又被人当做是保姆和中餐馆服务员,所以要拼命往主流社会靠。而那些随着高学历的父母来移民的ABC倒无所谓,和留学生接触时都主动报出家门,有些硬撑着讲几句中文赢得大家的好感。

想想周围基本上也是这个规律。以前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也常常有地域歧视、服装歧视、学校歧视。“高攀”大概是每个人或多或少有的心态。城市越小,以貌取人的心态就越严重。他们没有见过太多的世面,按照口音和外貌就给人贴上了标签。

前几日听一个白人同事说,她去参加聚会见到一个黑人。那家的公寓都是地毯,所以大家都脱了鞋。她夸对方的袜子上的花纹很好看。黑人说,谢谢,是篮球袜。然后她顺着问:

“你打篮球?”

“喂,你在歧视我。”黑人很生气地说,

什么?我就随便问问你打不打篮球,就是我歧视你了?是,篮球界的确被黑人主宰了。可是这位哥们是否过于玻璃心了,或者他是否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只要你长得白,就会歧视黑人。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白人肤色的歧视。

还有一次和同事聊到一个可以引发翻船的话题。系里有一个德国人,有点木讷,有点可爱,再加上系里有个美国人和他同名,所以他们常开玩笑,每次提到他的时候把他的名字加上“那个德国人”。有次我们坐在一起,我问那几个常开玩笑的人,你们觉得德国人有什么习惯特征(stereotype)。这个问题在中文里不觉得有多突兀(请自行脑部以下对话“你们湖北人有啥特点”),一放到英文的语境里,突然成了极其尖锐的问题,因为美国人不敢被扣上“随意评论他人”的帽子。

本来一直开玩笑的同事突然很小心翼翼地说,额。。。。。大概是。。。。嗯。。。应该是比较循规蹈矩。。。。。。你们中国人觉得美国人有什么特点?

突然觉得自己被自己发出的子弹弹回来击中了。自己引发的话题,哭着也要聊下去。我说,大概就是天天party吧,电影上都是这么演得。

这好像也不是多么刻薄的评论,却说得我心惊胆颤。因为在美国的学校里,“以貌取人”和随便评论人是大忌。真拿在中国聊天的习惯在美国和人聊天,很可能就会踩雷区。所以美国人不和同事交朋友,也是有道理的。

一直觉得很多种族歧视是不是被滥用的。常常看到一个单位里亚裔员工比非裔员工刻苦得多,工资和升职的机会却少很多。中国人和少数裔在学术圈竞争同一个岗位,如果中国人的简历不是比对方高出很多,基本上是拿不到的。有次和几个少数裔的朋友一起吃饭,她们自己也说,我们申请学校的时候都会特别强调自己的种族,这样申请就会容易很多,你们中国人走读书这条路真的太难了。

上个月遇见了一个哥大学社会学的中国二代。因为以前遭遇过白眼,所以现在遇见华裔也不问有关家庭和语言的问题了。聊着聊着,她主动跟我说,她爸妈来自中国。我表现出有些惊讶的样子。没想到她居然很兴奋,说, “哇,是不是我看起来不像中国人!”。看来也是一个想摆脱中国人身份的ABC。后来我们聊到升学。我说你们亚裔太不容易了,要比少数裔优秀很多才能进同等档次的学校。她说,你这样讲不对,因为美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人能来美国,本身也不是普通人,比如我爸是大学教授,他能很容易地找到工作,我们家的经济也有保障;但是黑人在历史上原本是受压迫的无产阶级,本来起点就低,必须要给他们一些补偿。

我觉得她的话也挺有道理。我的爸妈曾经也是受压迫的阶级,也多亏了历史的安排,不然大学哪有他们这些穷苦人家孩子读的份。终于从落后的起跑线追平了,长相上也不会吃太多亏。但黑人即使得到机会读了大学,在很多人的心里,却总是摆脱不掉“危险”的外貌标签;如影片里所描绘的南方,黑人“低人一等”就是奴隶主后代心里根深蒂固的想法。现代社会给与黑人一些补偿也情有可原。亚裔不爱反抗,默默忍受了升学被歧视的份。白人更不敢发声,原本就是反种族歧视的重点关注对象。

不久前纽约大学在黑人活动周供应炸鸡和西瓜汁被引发种族歧视的讨论。这个新闻间接模仿了谢耳朵在《生活大爆炸》给黑人系主任送有关农奴的经典电视剧《根》的举动。有点气愤有点好笑,更多的是无奈,媒体在种族歧视的例子下,通常不会给歧视者发声的权利。有关歧视亚裔的新闻也不少见。有时候觉得是否大伙儿真的玻璃心了。模特Gigi Hadid模仿佛像的单眼皮被指责种族歧视,杜嘉班纳的模特故意画了小眼妆也是种族歧视(不过杜嘉班纳的那组广告和推特的留言的确过分了)。说个自己经历的,有天我在我工作的医院买午饭,刷卡时,营业员拿着我的卡问,你要帮你后面那位老太太刷吗?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应该是把我当成后面白人老太的看护了。我看起来的确也和医院里常见的中国人看护差不多,所以也不怪她了。我同事说,这个歧视的程度足够整出一个新闻来。随着种族歧视逐渐细化,人们变得越来越敏感。《绿皮书》里托尼的扮演者原本是金发深眼眸的丹麦人,头发染黑画了眼妆办意大利人,片中还不止一次开了意大利姓氏的玩笑,是否这样的表现手法也会被当作是制作方在歧视意大利人?

这部电影也算是给了白人一个小小的抱怨机会吧。不是每个白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见过世面,也不是每个白人都要活得道貌岸然。我生长在一个小环境里,我没见过很多和我不一样的人,我只见过吃炸鸡的黑人,我觉得你看起来就是一个喜欢吃炸鸡的人才买了炸鸡,你能不能也理解一下我的见识短浅和心直口快。

 4 ) 自《撞车》以来最逊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今天中午,在《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那一刻,推特就炸锅了。一位黑人编剧Ira发推吐槽:“《绿皮书》?我看更像是‘白皮’书。”目前这条推已经获得超过四万个赞。接着他还说了一句:“《撞车》正在目睹《绿皮书》取代它成为最逊的奥斯卡赢家。”

美国主流媒体当然也是一片嘘声,但深度评论大概得等到明天见报了。《纽约时报》只是在推特转发了一篇上个月奥斯卡提名名单出炉时的长评,标题是《为什么奥斯卡持续沉迷于种族和谐的幻想之作?》。倒是《洛杉矶时报》准备充分,率先刊出了一篇事先写好的长评,用的就是本文的标题。它的作者是曾任今年柏林电影节评委的知名影评人Justin Chang。

不过我还是更同意Ira的看法,《绿皮书》不是自《撞车》以来最逊,而是比《撞车》更逊。注意,我们说的不是这两部影片本身质量的好歹,而是它们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名不副实。我自己都毫无保留地承认这两部电影是好看的,但是它们拿到最佳影片是缺乏说服力的。

拿一些数据来说话。第一,《绿皮书》的Metascore分数(代表权威影评人的评价)是自《撞车》以来历年最佳影片里最低的,两片同为69分,其他13部的平均分为90分;第二,《绿皮书》是有史以来(不考虑最早期的两部)第三部连最佳导演提名都没拿到的最佳影片,另外两部分别是1989年的《为黛西小姐开车》(与本片主题相似)和2012年的《逃离德黑兰》(被普遍认为是遗珠);第三,《绿皮书》是有史以来(不考虑最早期的几部)获得提名奖项数量最少的最佳影片,与1977年的《安妮·霍尔》和2006年的《无间行者》一起垫底。

此外,虽然两片同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但《撞车》有包括BAFTA和编剧公会在内的12项大小最佳剧本奖的加持,可谓实至名归;而《绿皮书》只有包括由几十名好莱坞外籍记者评选的金球奖在内的4项最佳剧本奖,跟《宠儿》还有《第一归正会》的战绩比差远了。

我无意搜集更多的数据,光是把上述几项数据合在一起,《绿皮书》作为一部影评人评价相对很差、拿到奥斯卡提名奖项数量很少且没有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而其获得的最佳原创剧本也根本不能打、如果跟那些获奖大片比票房也无法望其项背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我只能说它是最逊的奥斯卡赢家。

退一万步说,其实这些数据都不重要。《绿皮书》的获奖真正让人感到不快的地方,还是在于它的主题本身。《撞车》当年再怎么被吐槽,它探讨道德冲突的主题是无可指摘的,只是跟反映禁忌的牛仔同性之爱的《断背山》比起来,太“安全”了。而《绿皮书》不仅是“安全”的,借《后种族的黑人绿皮书》作者Jan Miles前两天在《华盛顿邮报》上所发表评论的用词——它更是“危险”的。他认为,这种通过一个好心白人的视角来讲述种族主义历史的影片,比伤害造成的危害还大。

即便到了2019年的今天,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在美国也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更何况是半个世纪前美国的保守南部?那时候的氛围比现在要恶劣许多,事实上南部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及做派也远比电影里表现得要残酷和黑暗。但编剧却有意弱化了黑暗面,用喜剧的形式化危险于无形,让整个故事有惊无险,最后来个白黑一家亲的美好结局。说好听点,这是一种艺术创作,说难听点,这就是在粉饰太平。

如果创作者要追求和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大可以全然地虚构一个故事,可偏偏本片最大的宣传点就是——它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对此,Donald Shirley的后人站了出来,说这个故事有太多不真实的地方,现实中的Don压根就没有把Tony当朋友。本片的第一编剧是Tony的儿子,所有的素材都来自他自己的采访,而所有的解释也都只有他的一面之辞,两位当事人都已经去世,谁知道呢?

大概正是因为制片和编导的主创团队都是白人的缘故,本片非常自然地讲述了一个“白人救世主”(White Savior)内核的故事。历史地来看,“白人救世主”是好莱坞常用的一种故事设定,作为配角的黑人(或者任何非白人的族群,参考张艺谋的《长城》)受到作为主角的白人的拯救。奥斯卡一贯青睐这种题材,远的不胜枚举,近的也有2009年的《弱点》和2011年的《相助》分别获得一座小金人。还有很多电影会在剧情中部分地涉及“白人救世主”,比如2016年的《隐藏人物》,这种情况不在讨论之列。而《绿皮书》则是彻底以“白人救世主”作为内核,这非常令人皱眉。

即便没看过电影,从海报上的人头大小和位置关系,已经明确了这是一部白人主角加黑人配角的对手戏。整个故事正是以白人主角的视角展开的。明明是一个黑人音乐家雇佣一个白人司机的“主仆”关系,在电影里反客为主地讲成了一个白人司机带领一个黑人音乐家“闯关”的故事。观众明明对这个一反往常影视形象的优雅黑人音乐家更感兴趣,结果故事卖力地在塑造一个逐渐让观众爱得不得了的好心白人司机。当然,两位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

纵观全片,正是在白人司机Tony的引导下,黑人音乐家Don开始放飞自我,走下云端,接纳肯德基,接纳爵士乐,接纳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最后在圣诞节,孤身一人的他走进了白人司机Tony的大家庭感受节日的温暖。必须承认,Tony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改变,他从一个彻骨的种族歧视者变成了一个友好的种族共融者,可是这种改变主要并非来自Don(准确地说是编剧)的有意引导,更多是他的自我觉醒与救赎。嗯,白人才不需要黑人来拯救,哪怕设定是低俗的白人与高雅的黑人。

在我看过的无数篇美国媒体、影评人和匿名奥斯卡会员对《绿皮书》的评论中,出现过如下高频词:old-fashioned(老派的)、out-dated(过时的)、crowd-pleaser(取悦观众)、cliche(陈词滥调)、stereotype(刻板印象)。我同意这里的每一个词,它们都指向了本片在叙事上的要害。

说它老派过时,既是指它“白人救世主”的内核,也是指它讲故事的手法和方式。本片导演Peter Farrelly一直以来拍的都是些爆米花类型的喜剧片和爱情片,无论是IMDb的观众评分还是影评人的Metascore,大部分都在及格线以下。当本片故事进行到一半,架子完全搭好之后,后面的剧情基本上可预测了,缺乏张力或冲突,比如我就直接猜中了Don会请R. Kennedy出马。本片从头到尾的视听语言,没有一处让人感受到高级,反而很多地方让我觉得笨拙或不适,比如开头对Tony嫌弃杯子的处理,比如硬塞进来的底层黑人在种植园干活那段画风,比如中途解救全裸的Don那场戏的调度,比如结尾家庭群戏的繁冗。

说它取悦观众,其实也跟导演拍惯了爆米花类型片一脉相承。最典型的就是预告片里出现过,正片里大概让每位观众都会心一笑的学习吃鸡块、倒车捡垃圾那场戏。这是每一秒都精确算计好来咯吱观众笑的桥段,实则非常刻意。本片大量通过背景乐还有各种道具来营造怀旧氛围,很多套路化的处理,过犹不及。大团圆的结局更是观众所需,让我们逃避复杂的现实,在电影里好好梦一场哟。那你又为什么要宣称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呢?

说它刻板印象,既指Tony这样一个生活在底层的意大利裔大老粗的初始形象本身就非常刻板,更指片中出现的各种白人及其种族歧视言论或行为都像是模子里刻出来的,典型场景里典型人物的典型反应,一个两个人是这样还行,多了就令人乏味,也是编剧缺乏创造力的表现。另外,一个接受过良好教养的黑人何以对本族群的流行文化(蓝调)和本国的俗文化(炸鸡)一无所知,这里实际上在反刻板印象的同时,又制造出了另一种刻板印象。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中美的普通观众都表现出非常喜欢,这在意料之中也无可非议。但是代表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王国最高水平的奥斯卡竟然把它选为最佳影片,是不得不予以批判的。特别是在今年这样少有的奥斯卡“大年”——八部最佳影片提名里有三部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大奖得主、还有三部是本土票房均超过两亿的大片,八部提名片占据了一多半的提名奖项(占比是史上第三高)且最终每部都至少获得一项——最终竟然选出了它,可以说是一夜回到三十年前。

这个结果再一次证明,由占全体会员大多数的一群又老又白的男性会员主导的奥斯卡,仍然钟情于主旋律和正能量,而回避创新、激进与开放性,其中根本就不存在中国观众热衷谈论的子虚乌有的“政治正确”,那些真正反映少数族裔的生活与困境、现实与彷徨的佳作,想要获得奥斯卡的认可仍然是阻力重重。

最后,如果可以的话,请带着审慎的、批判的眼光走进电影院观赏这部电影。而不是被它的叙述给迷惑了、遮蔽了,在感动中一笑而过。

 5 ) 《绿皮书》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个人微信公众号:咸鱼小橘 以后的影评会首发于该微信公众号

1、接地气的炸鸡梗。Tony向Shirley强势安利黑人爱吃的炸鸡,刚开始Shirley一脸嫌弃,后来翘着兰花指吃得超享受(这一幕绝对名场面),再后来有一站巡演富丽堂皇的餐厅里端出来Shirley最爱的食物居然是炸鸡。高雅的氛围和亲民的炸鸡,反差萌。

2、想挽留又不好意思说出口。有一站Tony遇到了纽约的朋友,用意大利语聊天,朋友诋毁黑人还说要给Tony介绍工作,他们都以为Shirley听不懂。结果晚上Tony出门去酒吧的时候,却被Shirley拦住。Shirley用意大利语夸奖了Tony还承诺要给他升职加薪。原来他都听得懂,是害怕Tony离开他,又不好意思直接挽留。Tony一下看穿他的心思,让他放心自己不会走。这算确认彼此的心意了么,这一段超有爱。

3、警察蜀黍的反转。有一站的坏警察,因为歧视黑人扣押了Shirley和Tony。在平安夜他们回纽约的路上,又遇到了警察,本以为又遇上了麻烦,其实人家只是想提醒他们轮胎没气了,那句圣诞快乐的祝福在寒冷的雪夜显得格外温馨。

4、酒吧内外的反差。在最后一站的酒吧,Shirley一曲惊艳众人,又和黑人们默契配合演奏了流行音乐,打成一片,其乐融融,深处底层的黑人们貌似都接纳了这个身穿燕尾服的高雅“兄弟”。然而,一出门Tony的鸣枪却让人惊愕,原来不经意的露富被人盯上,两个黑人在撬车偷窃。朋友还是敌人,好人还是坏人,不能用肤色判断。

5、枪之迷。Tony有次假装有枪帮助Shirley脱离险境,Shirley说“我就知道你没有枪”。最后一站酒吧外,Tony鸣枪,Shirley说“我就知道你有枪”。

6、迟到的贵宾。Tony在平安夜终于赶到家,在热闹的家里却心不在焉,应该是在担心Shirley一个人太孤单吧。之后镜头切换到Shirley,他让管家回家过节后果然很孤单……然后观众朋友们就热切地期盼,在一起在一起,要团圆要团圆!当Tony家的敲门声想起,大家都眼含热泪搓着手手期待看到Shirley,然而看到的却是当铺夫妇,大家跟着Tony一起失落,谁知后面居然站着羞涩的Shirley。编剧真是磨人的小妖精,团个圆还那么一波三折。

7、爱的代笔。Shirley帮Tony“润色”家书之后,Tony的妻子每每看得热泪盈眶,还超自豪地向亲朋好友炫耀,幸福感爆棚。然而最后她见到Shirley时,却悄悄在他耳边说了句感谢他的代笔。原来她一直知道,不过,虽然那些浪漫唯美的句子不是Tony的原创,其中流淌的情意却是真的。而且Tony耳濡目染,最后也掌握了写出浪漫家书的技巧。

对于这部佳片,除了反种族歧视的厚重话题,这些精心设置的小细节也很值得玩味,其中很多都是关于偏见。看似不卫生的炸鸡却特别美味,总给人找麻烦的警察也有天使的一面,刚还一起嗨皮的“兄弟”暗地里却觊觎你的财产,表面粗放不羁的伙伴却有担当有责任感,只会写流水账的大老粗经过熏陶也能风花雪月。所以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职业取人,不要以地域取人,别动不动给人贴上撕不掉的标签,用心去感受,用时间去证明,才能真正感知他的温度,评判他的为人。

3.18更新:关于对炸鸡梗的说明

关于第一点的炸鸡梗,有不少豆友反映,豪华餐厅里的炸鸡并不是反差萌,而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作为一个普通的影迷,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的确不知道在美国文化中请黑人吃炸鸡是一种歧视符号,只是比较主观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影感受。首先要感谢各位热心豆友的纠正,也对自己在背景知识上的欠缺表示抱歉。

以前美国南部的黑奴被禁止拥有猪或者牛,但是可以养鸡,而且鸡肉很美味,久而久之炸鸡就成了黑人的专属食物,很多人用炸鸡来羞辱他们,逐渐成了一种种族歧视的符号。但是,在影片中的那一幕,我认为并不能简单粗暴地给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庄园的接待者有说,“这周早些时候我们求助,Shirley晚餐会想吃些什么,所以准备了特别的餐点招待贵宾”,说明他们有照顾到Shirley的口味,而且很可能有问过的,至少不存在恶意。Shirley有点惊讶和尴尬的表情证明不是他本人回应的。最后端出炸鸡的结果有两个解释,一种他们认为Shirley作为黑人就喜欢吃炸鸡,还有一种是Tony安排的,因为Shirley之前在车上吃炸鸡吐槽过都没有餐盘和刀叉,而Tony在庄园里又吐掉了难吃的三明治,宴席上Tony神秘兮兮的耸肩笑似乎就在说“嘿嘿,是我安排的”。究竟是哪种,见仁见智,我更倾向于后者。

最后我想说,大家对影片细节的看法不同很正常,互相探讨也是乐在其中,没有必要搞得剑拔弩张。因为一点瑕疵就全盘否定别人,我想这也是偏见的一种,有这种倾向的朋友,这部电影没真正看懂哦。

5.27更新:

非常感谢各位豆友对本人影评的喜爱和支持。因为大家的鼓励,我本来今天想重启自己搁置已久的公众号“咸鱼小橘”。可是当我精心编辑好页面准备群发时,却发现我的文章已经被公众号“海猫创作”抢去了首发,而且该公众号之前并未与我联系,也未注明转载。而我自己却因为他人的抄袭,无法推送我自己原创的文章,这使我非常愤怒!如果有兴趣的豆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我以后的影评都会第一时间在该号首发,以此守护自己的原创,捍卫自己的权利。

 6 ) Shirley 博士在剧中的同性恋人设。挖掘多处细节

男二Doc.Shirley在剧中的性取向设定,除了最明显的“I'm not man enough”之外,还有多处细节明暗示。国内院线字幕翻译对其中一处关键台词的隐晦处理给大部分观众造成了误导。

1.关于YMCA

在青年会被警察抓后,Tony前去搭救,字幕提示该场所是“YMCA”,青年会,全称基督教青年会,有一首歌也叫做YMCA,下面是百度百科的内容:

YMCA全称: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基督教青年会》创作灵感来源于当时的社会团体:基督教青年,是为男青年提供健身和临时住宿的福利场所,向来就是同性恋者的渔场。 由于《YMCA》在同性恋以及异性恋世界范围中的流行和另一首《I Will Survive》都被视为女权主义和同性恋运动的圣歌。

有网友说,在同志游行之类的活动上就会播放《YMCA》这首歌,所以YMCA已经成为同志场所的代表了吧,影片特意给了Tony进门后的门牌特写,强调意味已经很明显。

中国观众没有相关文化背景认知,所以在剧情理解上无法第一时间跟进节奏。

截图

2.关于被院线字幕翻译误导的“Auntie”

Tony赶到浴室,看到被手铐铐着且一丝不挂的博士,开始和警察协商。

警察对Tony提及音乐家的时候说:

We're taking your Auntie in.

这里用了一个词:“Auntie”,网络资源的两种字幕都直接翻译成“同性恋”。

但是国内院线上映时的字幕没有这么翻译,严重影响了对被抓原因的理解!

加上中国人不懂的YMCA背后的文化含义,所以这场戏不太容易理解发生了什么。有人还以为他是去泳池或者公共澡堂洗澡,和白人打架才被抓。

截图

另一翻译截图

根据网络搜索,auntie确实会用来指代同性恋:

auntie n.喜欢嫩草的同志大叔(通常无性目的)
a middle-aged or older male homosexual.

经豆友@ 进击的刘安娜 补充,dictionary.com对于auntie的正式用词 aunt 一词的解释:

Slang . an aging male homosexual. (俚语,指上了年纪的同性恋者)
aunt一词的辞典解释

3.博士亲口承认“做这种事”

Tony贿赂警察后把音乐家救出来,两人开始争吵,Tony强调他说过博士应该在他的陪同下才能出门,博士的回答是:

I assumed you would want this to be the exception.

似乎是指约会之类的事,不需要Tony陪同。 个人推测应该是约pao之类吧,不然两个人赤身裸体被抓,其他理由也说不过去了……

【题外话】我个人不了解1960年代美国社会,法律层面或者公众世俗对于同性恋的态度。 有豆友评论,如果是两个白人在那种场所做同样的事呢,经理会报警,警察会出警抓人吗?

截图

另一翻译截图

4.Tony暗示“这个复杂的世界我都懂”

博士指责Tony不该贿赂警察,两人争吵后,第二天博士为此道歉,Tony在回答时言辞闪烁,吞吞吐吐,似乎难以启齿。 个人感觉他好像是在说:我见过太多夜总会的花花世界了,这个复杂的世界(同性恋之类的我懂的……

这个点,比较隐晦了吧,在影院看的时候很容易忽略掉,所以回来后又在电脑上把这个镜头反复看了几遍,刚好昨天看到在某公众号的推文里也有对这句话作出相同的解释(3.6补充)。

道歉和回复
Tony在暗示 注意神态

有了在同志场所被抓这场戏,Tony再次搭救,第二天博士才会在误以为Tony要听从纽约朋友的话离他而去后,主动提出升职加薪。 而Tony表示不会离开他,并且表示理解,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又亲密了一步。

Tony从酒吧见完两个来自纽约的朋友回来后,接下来一场戏就是两人促膝饮酒交心谈论音乐的暖心一幕啦~博士终于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喝闷酒了!

喝酒谈心

5.博士自己承认“I'm not man enough”

大雨中,博士情绪崩溃咆哮“我不够像黑人,也不够像白人,也不够man……”嗯,这点比较明显了吧。

雨中咆哮

综上

博士在剧中的人设是同性恋,好好感受字里行间还有演员神态的暗示吧。


PS:

有不少人从最后博士对Tony的妻子说的那句话里看出了基情,这点我个人保留意见吧hhh……

 短评

i'll cut my dick off if green book fails to win the best picture.

5分钟前
  • TimberNord
  • 力荐

“如果我不够黑人,也不够白人,又或不够男人,那请你告诉我,托尼,那我到底算是什么人?!”——恭喜,你是最政治正确的人。

6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是剧本扎实,在人物塑造和细节上非常出彩。这趟一路向南的旅程到最后也不能让Dr. Don Shirley证明自己在白人心中的地位,他身陷孤独境地也没人帮得了他,除非他自己跟自己和解,自己去完成一场关于自我的救赎。它并没有刻意说教的去讲什么,但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不同时代某些群体的遭遇,不仅仅是黑人和白人这么简单。这部电影的主题正如片中那句点睛的台词所说的,因为天才还不够,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而这就是一部关于勇气和改变的电影。虽然是非常套路化的公路片,拍的却是异常的温暖,剧本非常加分,应该会拿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吧。★★★★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今年看过最好的剧情片之一。剧本扎实,细节充实,表演到位。颇有《为黛西小姐开车》和《触不可及》的意味,但又因为主角角色的互换,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里散发出更强的乐趣。

12分钟前
  • 饮歌
  • 力荐

Mahershala說片子里某個根本不會被人注意到的佈景里的某塊石頭或許就是V撿的。他說V在拍攝的時候,一直留心撿很漂亮的石頭,撿到了就拿給導演說:看,把這塊石頭放在背景里會有多好看說到電影里的部分,他可能增肥了有二三十斤,從來沒見過他有那麼大的肚腩(現在似乎已經減回來了)。今天在看V表演時,大部分的時間,我忘了他是Viggo,他就是那樣一個沒文化又油滑、滿嘴跑火車的司機。僅僅偶爾偶爾有幾個他不說話、只抽煙的鏡頭,鼻孔一噴白霧,就那麼一瞥,卻還像是十幾年前、《東方的承諾》里那個冷酷無情的殺手。今天導演說He’s a great person before he’s a great actor. 這麼多年了,還是一直一直都沒變啊。

17分钟前
  • StarlightRiver
  • 力荐

绝对是今年tiff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一部电影,全场笑声掌声就没停过。节奏欢快,情节有趣又不失深度。V叔扮演的来自Bronx街头的意大利裔司机和Ali扮演的受高等教育的黑人音乐家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二人从纽约一路向南巡演,然而越向南种族歧视也越来越严重。导演用一种巧妙的角度向观众展示了当时的不公以及音乐家内心的纠葛。尽管他从小就在不同的重要场合表演,然而最尽兴的一次却是在圣诞前夕的一个黑人小酒吧。他最终选择了为自己发声,不再对歧视屈服。结局温馨感人,着实是一部好电影。

18分钟前
  • Rocrw
  • 力荐

“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从最开始的矛盾抵触、到被迫站到一边慢慢调和、甚至最后的惺惺相惜,这不是一趟抛开歧视的旅途,而是两个孤独的人从彼此身上看到另一个世界,一个更真实的世界。纵使有太多不同,种族的、阶层的、贫富的,都可以在这一场春风化雨、淡入心灵的结伴同行中,化干戈为玉帛。“爱上你是件毫不费事的事情”、“如果我不够白,也不够gay,又不够男人,那么你告诉我,我到底是谁”…唐·谢利为托尼口述如初恋般的情书,托尼教唐接地气的吃鸡,并在小镇里彼此解围,最伟大的友谊不过如此。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可爱精致的友情小品,美国版《触不可及》,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锁定它了。“谢谢你把丈夫分享给我”

2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赶走偏见不是靠鸣枪,赢得尊重不是靠拳头。为了如厕宁可折返,为了用餐甘愿罢演,受到霸凌不视为侮辱而视为考验,受到恩惠不视为荣耀而视为耻辱。南方劳作的黑奴看到路边的他衣冠楚楚,如同一个预言。一家上流餐厅,一间宽敞厕所,一个高档试衣间都没能容纳下的东西,却装进了一方绿色车厢,勇敢上路。

2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现如今种族关系压力颇大的美国太需要这样一个故事了!可歌可颂的是导演在细致入微地研究了这历史故事之后,对它们进行了取舍和消化,最后用稳扎稳打的电影语言把这动人的故事讲给观众们听。不得不说导演Peter之前做喜剧片的经验让这部可以被拍得更沉重的电影放射出生动的光芒。这个crew里头高手不少,服装设计和音乐设计都很厉害!Tony Lip儿子的参与更让电影熠熠生辉。(导演本人来我们课上提前放映,他说的话比我这一学期这课上学的东西更有启发…)

26分钟前
  • 旺沅
  • 力荐

肯德基年度推广大电影

3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基层白人司机护送著名黑人钢琴家在美国南部巡回演出的故事。两位角色的社会阶级和教育程度的差异,让电影笑料百出,肤色的对比却又十分的讽刺,让电影充满种族平权的抗争和泪点。两位演员默契火花十足,是一个十分温暖人心的故事,影片结束之后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边笑着边流着眼泪鼓掌到手都疼了。

31分钟前
  • larawebb
  • 力荐

完成度很高的公路喜剧片,亮点在于人物塑造完整和细节使用精彩,剧作与表演堪称杰出。创造灵感来自于真人真事,为表达主题做了艺术虚构与夸张,听说真人的后代对此有意见及争论。艺术作品不是历史,我以为无可厚非。

3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你知道这个故事要讲什么,你也知道这段旅程会经历什么。你明白这其中并不会触及什么过于深刻的东西,却也展示了许多直白,你明白身份是每个人无法避开的东西,也知道相互理解是多么难得。你会自然地喜欢这些描写得并不太像真实人物的角色,你会跟着那些好笑或其实并不太好笑的片段笑出声来。或许也只是将发笑作为第一反应来化解或掩藏其他的感受。你知道故事和片名说的绿皮书关系其实不算大,你也大概没有想到自己会喜欢这部影片。

35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力荐

肤色对调版《触不可及》,一场跨越美国的公路之旅,更是一场跨越种族与肤色、身份与阶层的人性之旅。所有下属都对唐毕恭毕敬,唯有托尼把他当普通人对待,给他吃炸鸡、对他说出真实想法。不把他当成黑人,才是真正不歧视他的表现。另一方面,唐又受到外人的歧视和侮辱,他始终忍气吞声,低声下气。听他演奏的观众可以在餐厅吃饭,而他作为表演者却不可以。正是托尼教会他反击,教会他为自己发声、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在所谓“高级的、尊贵的”场所受到不平等待遇,反而在“低端的、卑微的”黑人酒吧获得尊重和支持,实在太讽刺。天才是不够的,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既然他都不考虑你的感受,你又何必照顾他的情绪呢?忍一时得寸进尺,退一步变本加厉。暴力不能让你赢得什么,但懦弱永远都是输家。正面对抗生活的恶意,才能战胜恶意。

40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让人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他们的车在南部的乡间小路上抛锚,和田里劳作的黑奴对视的那一幕,无声却发出巨响。

42分钟前
  • 陈大希
  • 力荐

谁能想到影片出自曾经拿过金酸莓奖导演之手,每一场戏都是戏,人物丰满对白妙趣横生,主角推动故事,事件推动人物。“有才能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的勇气”。看电影时旁边坐着一对黑白夫妻,两人笑着笑着最后哭得稀里哗啦。

44分钟前
  • 大聪
  • 力荐

肤色、阶层、性格和性取向天差地远的两个男人,因为音乐而结缘,因为公路旅行而成为一生朋友。有时候才华并不够,还需要勇敢,推倒心中那面墙才能开门见山。电影就像一颗绿色小石子,投入黑白分明的美国社会,激起轻小而美丽的涟漪。虽然有刻意营造的温暖感,但我就是愿意买单~!

4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如果把Joey和Sheldon放在一辆车里,来一场六个星期的公路旅行,会怎样?Green Book就是这么有戏,而且这位谢耳朵是黑人学霸音乐家,他们即将前往的,是尚未平权的美国南部...

50分钟前
  • Sophia
  • 力荐

要记住:你想讲很大的东西,就必须用很小的事情。扎实的剧作,闪光的人物,充满化学反应的搭配……观影的过程中大笑了无数次,一再倒回去品味那些小小的瞬间,一个眼神,一个撇嘴里全都是戏。阿里和维果叔,都是最好最好最好的那一卦演员。 仅有天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勇气 ←——你看,就算是讲个“种族歧视”的政治正确主题,都能不仅仅停留在俗套的模板里,从更细微的角度,升华出更多东西。

53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四平八稳的片子,精致的套路,一路都是能想到的通俗剧情,基本没有什么大的起伏,主要看演员,明知道是屡试不爽的美式套路,你还会微微感动,也许这就是好莱坞厉害的地方之一。

5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