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慈悲

HD中字

主演:约翰·库萨克,保罗·达诺,伊丽莎白·班克斯,保罗·吉亚玛提,约翰尼·斯尼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爱与慈悲 剧照 NO.1爱与慈悲 剧照 NO.2爱与慈悲 剧照 NO.3爱与慈悲 剧照 NO.4爱与慈悲 剧照 NO.5爱与慈悲 剧照 NO.6爱与慈悲 剧照 NO.13爱与慈悲 剧照 NO.14爱与慈悲 剧照 NO.15爱与慈悲 剧照 NO.16爱与慈悲 剧照 NO.17爱与慈悲 剧照 NO.18爱与慈悲 剧照 NO.19爱与慈悲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大陆未曾摇滚

    保罗·达诺和约翰·库萨克刚好就是我比较不喜欢的腹黑娘炮类型,很巧的塑造了同一个角色,人与人的某些感观真是也能跨越国界的契合呢,笑。这是一篇充满感情的电影,第二个不巧的事,这片跟库萨克的失恋排行榜一样,不是我的菜。但我能看出其中的诚意,并且收录了布莱恩·威尔逊的歌曲专辑。虽然之前我不了解这位天才,至少之后我会喜欢。

 2 ) 为自己抗争

    这是一个关于抗争的故事。

    具有音乐天赋的布莱恩受到他的法律监护人即他的医生尤金过量用药,操控他生命中的一切,不允许他谈恋爱,不允许他吃东西,不允许他踏出房间半步...所有他的指示,布莱恩都要执行,而布莱恩在他的恶劣对待以及24小时监视之下,身心遭遇巨大的打击和损耗,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房子是自己的,却不敢对尤金说no。尤金在慢慢杀死布莱恩。而布莱恩生在离异家庭,父亲残暴,打他打到右耳失聪。父亲和兄弟组成的制作人和乐队都对他很残暴。他明明很有天赋,作品却被半桶水的兄弟和父亲批判得一无是处,还无时无刻羞辱他,狠狠伤害他的自尊心。可怜的布莱恩之所以活着,是因为众人还要靠他吃饭,因为他有音乐天赋。亲友和医生都只想从他身上得到钱,而不管他的死活。只有一个人是真正对他好的,关心他的,那就是梅琳达。女友梅琳达从尤金医生的助手那里获得一份可以指正尤金的文件,然后梅琳达将尤金虐待布莱恩的事告诉了兄弟众人,最终布莱恩的兄弟和家族起诉了医生尤金,布莱恩接受正规的治疗后,身体状况日益好转,并且走出了尤金的阴影。故事最后,布莱尔终于和梅琳达一起过上幸福的日子。

    这部电影带我最大的启示是,人一定要抗争,而且有时候,不是为了民族,不是为了外部的待遇什么的,而是为了自己本身的人权,都要奋起抗争!

    第二是,看完这部片,我最佩服的是梅琳达,她想办法反击尤金,为布莱恩抗争,并且赢得了胜利。
    
这部电影貌似是传纪?是不是传纪都好,很有意义。

 3 ) 让天才去做天才


刚看完,未成文,记录一些感想,很凌乱,如果以后再看一遍,有机会再成文:

1. 饰演布莱恩威尔逊青年时期的男演员一眼看上去很眼熟,查了查资料,发现他叫保罗·达诺,在《阳光小美女》中出现过。比起约翰·库萨克更内敛的表演,看保罗的表演会让我稍稍松一口气。他在本片中的演技大放异彩,长期受父亲压迫的压抑、沉溺于声音之中的迷幻、争执时的痛苦,分分到位。

2. 影片的开始让我很喜欢。一句轻轻的独白,然后几乎长达十秒二十秒的黑暗,远远的音乐慢慢靠近,在即将揭开最后一层紗幕的时候,戛然而止,进入正片。本片的音乐做得特别好,让我沉浸在其中。特别是中间几段录音的戏,把音乐和布莱恩的灵感结合出一种化学反应出来。

3. 父子之间的关系拉锯在电影中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布莱德利·库伯与他的父亲之间的拉锯;《饮食男女》中,三个女儿与父亲之间的拉锯……布莱恩的音乐天分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无疑的,但在当时,被他父亲否认,嘲笑,贬低……但在《爱与慈悲》中,父亲出现的戏份很少,只是隐隐透出这一层关系。

4. 约翰·库萨克饰演的成年时期的布莱恩太黑暗化,即使遇到梅琳达,两个人相爱,他的眼睛里也透着一股仿佛即将歇斯底里的疯狂。

5. 或许这部电影不会成为经典,但是它值得一看。四位演员的表演胶着而精彩。错落有致的时空剪辑与蒙太奇的手法把布莱恩的音乐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4 ) 生活就是那半瓶见底的可乐——《Love and Mercy》漫谈

生活就是那半瓶见底的可乐——北美6月新片《Love and Mercy》漫谈 这一是部可以用耳朵去聆听的影片, 这一是个缓慢又不觉得冗长的故事, 这一是段痛苦却不消极的成长经历。 <图片2> 亦如电影开篇中男主角 Brian wilson 在凯迪拉克4S店留下的那张卡片,上面写着三个词:“Lonely, Scared, Frightened“ 。 生活有时候就像是一瓶喝了一半的可乐,喜忧总是参半的,有些人总能看到满的那一半,有些人则总是盯着空的那一半。所以有的人可以拿着这半瓶兴奋剂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而有的人只会痛苦的盯着这个渐空的瓶子发呆。而这部电影中故事的男主角 Brian wilson 很不幸的属于后者。 关于Brian wilson是谁,电影中的他是这么被别人介绍的:“The Beach Boys,Brian wilson。”,他是60年代风靡美国的摇滚乐队“海滩男孩”的队长。这个成立于加州的阳光沙滩,冲浪男孩的乐队,正好与1960年成立的甲壳虫乐队处于同一个摇滚乐流行的巅峰时期。正如那条铁律,天才们总是一起出现,再一起消失。Brian wilson 的特别在于他的独立创作和综合能力,集词曲,演唱,弹奏,录音,制作能力于一身,没有人与他合作写歌,没有制作人给他指路,全凭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技术创新,加上甲壳虫的乐坛竞争,他一度将海滩男孩乐队的水准推至乐坛巅峰。在迷幻摇滚的60年代,不是只有英国的甲壳虫而已,还有美国的海滩男孩,导演韦斯.安德森就是乐迷之一,他曾在自己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开篇没多久就用了海滩男孩的歌曲《Heroes and Villains》,其中乐队的完美合声让人沉醉。 依托这样一个真实人物传记的电影,想想就又是一部昂扬向上的励志大片。而这部由 Bill Pohlad 导演的影片,却将男主角 Brian wilson人生的喜忧,细腻的娓娓道来。将中年消沈迷茫的Brian wilson与年轻忘我创作的Brian wilson,一个人物的两个人生阶段,在影片中不断转换。在郁郁寡欢的尽头,总有轻快澎湃的音乐袭来,在每一次畅快淋漓的创作后,总有痛苦的质疑和否定袭来,亦如人生的洗礼,你努力,你向上,你跌落,你痛苦,无法自拔。

影片整体给人的感觉亦如宣传海报上Brian wilson的侧脸,被外界红色与黄色光环包裹的内里,Brian wilson 脑海里是深邃的蓝调忧伤,滂湃的音乐和他脆弱的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脑海中巨浪从未停歇,他的人生经历也是同样的大起大落。但是影片中却没有煽情大戏,没有功成名就,没有痛苦捶墙,连结尾的处理也只是平淡的表现了Brian wilson的遗忘过去,重拾自我,同深爱他的女性一起,站在空荡荡的街角,看着已经不复存在的家,说着之后他们要去哪里,直到观众听不见声音,只能远远的看到他非常认真的在邀请身边的这位女性,接下来陪他吃饭,陪他喝东西,甚至陪他过下半生。这里没有痛彻心扉的哭泣,没有美女接吻的画面,他只是再一次走进了平凡的现实生活,只是缓慢的走过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跌倒再爬起的过程。 不得不说, 导演Bill Pohlad 这样的处理恰到好处。如他在采访中提及,他自己就是60年代的海滩男孩乐队的乐迷。而对于Brian wilson本人的敬仰和崇拜,让他更加有动力去做这样一部电影。 Bill Pohlad 曾是多部名作的制作人《涉足荒野》,《为奴十二年》,《断臂山》等等,他制作的片子,似乎没有与学院奖无关的。而以制作人知名的他,曾担当导演的片子,实在没有找到更多相关资料。而这次他导演的这部《爱与慈悲》,在2014年的各大电影节中都表现不俗,深得乐迷和影迷的推崇。 <图片4> 影片的主要演员们在访谈中也谈及,很多人都熟悉Brian wilson的音乐,但是当深入了解他的背景和经历,才真正意识到这样的音乐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才真正了解到 Brian wilson 这个创作者的伟大和他音乐背后的意义。而本片导演的野心,远不止于让观众们不断的接受音乐洗礼,还启用了两位完全不同的演员,分别饰演Brian wilson的年轻阶段和中年阶段,将一个人物,用两个演员演绎。这样的尝试,弄不好就成拙,因为通常采用此手法的影片,只是引入一段主人公年龄差很大的童年回忆。而这部影片中,几乎全片就是由精神有些萎靡的中年Brian wilson,不断的在自己年轻时候的记忆里徘徊而构成。电影中现实与回忆两个部分,几乎是平分的戏份,没有比重的偏向。而整部影片的平衡把握,现实与回忆部分的穿插,两位角色同饰一角的挑战,在影片巧妙的剪辑和两位演员不俗的表现下被化解,当然还有贯穿全片的Brian wilson的音乐,也起到了将电影整体化一的作用。 年轻时期的Brian wilson 由演员 Paul Dano 饰演。这个总是一皱眉就略带忧郁的大男孩儿,上一次让人印象深刻还是在《阳光小美女》里,那个喜欢尼采,闹变扭不说话,有色弱却励志当飞行员的大哥。而这一次,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作曲,学习演唱 Brian wilson的歌,在影片中多次自弹自唱演绎Brian wilson的经典歌曲。相信他是切身感受最深的一位演员,由他演绎的Brian wilson的人生启航,从父亲对他的压力,到他创作生涯的起伏,最终走向信心尽失,迷失自我,里面掺杂了太多复杂的感情,让人看了不由得心生怜悯。 <图片5> 影片中对年轻时期的Brian wilson运用了大量的360度环绕拍摄,用于展现他的创作状态,每一次都是从他的背影开始。他独自弹钢琴的背影,一个人站在录音室的背景,那个孤单的沉浸在音乐里面的大男孩儿,正在倾听灵魂的共振。之后,便是不断的与乐队合作,在录音室里不断的混音创作的场景,当那些熟悉的音符,一点一点被构建,一段一段被弹奏,终将乐器与人声完美的合成在一起,那一刻你会跟带着一侧耳机的Brian wilson一样,为声音的完美结合而欢呼。 影片中再现了年轻时的Brian wilson曾在家中装了一个巨大的沙箱,赤脚踩在沙子上弹着钢琴作曲。他还在家里支起一顶帐篷,挂起壁毯,让成员在里面讨论乐队走向(结果大家只是在里面抽大麻,抱怨他的音乐创作)。而在录音棚中,他总是能玩的更high,录制《Pet Sounds》专辑时,动物在录音棚里欢乐多。他还曾让乐手都戴上玩具店买来的消防员头盔,自己双手举着烟火在录音室里跑来跑去,把大家和自己都搞的high的不行。年轻时期的Brian wilson单纯的像加州海滩清澈的海水,他无法忍受嘈杂的人声,他无时无刻不想躲在录音室里,享受自己与音乐世界的心灵感应,Vibration是他口中经常默念的词。有时他会说,你的灵魂会出来帮你弹奏,有时也会说,我必须将我内心的感受说出来,无论喜悦悲伤。而他也因为1963年起,一首未完成的作品,而一度消沉颓废在药物和精神慰籍里。 影片中多次展现他和水的关系,他时而开心的跳入泳池中,时而将自己沉入池底,希望可以聆听内心的声音,而创作后期的他无论将自己沉入水中多深,多久,也无法让灵感浮出水面。父亲的否定,成员的质疑,让他的音乐不被人理解,不被人认可,加上外界反响一度低沉,让他彻底的失去了自信和自我,变成一个游荡在自己童年记忆和逃避现实的中年人。 影片中不断的交叉呈现过去与现在的Brian wilson,镜头画面中很好的运用了蓝色调的贯穿,保持了画面调性和人物性格的一致性。年代的变换,不变的蓝色海浪,年龄改变了容貌,不变的是内心的蓝色忧郁。镜头中无论是外景,还是室内装饰,甚至Brian wilson的着装,都是蓝色调的,甚至让人感觉,他脑袋里荡漾的音符和思绪都是蓝色的。

而由演员 John Cusack 扮演的中年时期的Brian wilson,恰到好处的拿捏了Brian wilson的精神状态,既不是痴傻的病症,也不是暴躁的癫狂。中年时期的Brian wilson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乐队解散后,让他开始无意识的嗑药暴食,无法与人正常的沟通,无法回到平凡人的生活,更无法维系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当他遇到了激进的心理治疗师,简直是遇到了第二个父亲的角色,再一次被恐惧的心里压制,无法摆脱现状,只能默默的承受,逃离。 影片中,中年时期的Brian wilson总是毫无感觉的叙说着自己的童年,或是默默的对着风景发呆,回忆着自己每一次激昂的音乐创作。当他第一次遇见改变自己后半生的女人Melinda Ledbetter时,Melinda穿着的依然是蓝色连衣裙套装,并向他推荐一辆蓝色内饰的凯迪拉克轿车。当遇到Melinda的这一刻,Brian 脑海里再一次泛起了音乐,于是他不断的约见Melinda,但是那也只是片段的乐章,对Melinda的感情,依然无法让他战胜自己的恐惧,孤独的感受依然占据了他脆弱的内心。 这里没有奋起的抵抗,没有善恶的分明,治疗师的过激,是个个人的行为道德问题,在Melinda的介入下,他被强制离开Brian wilson身边时说:“我是真的关心你。”,他不愿意看着Brian wilson自暴自弃,不敢面对现实的活着,所以才过激的使用了药物,希望强行的把Brian wilson拉回现实生活,但是他虽然控制了Brian wilson的病情没有恶化,但也只是停留在肉体的管制里,没有重燃他的内心。直到Melinda的出现,这个女人的坚定,慢慢融化了Brian wilson孤独冰冷的心。 年幼时候的痛苦,年轻时候的孤独,到了中年全部表现为对现实的抗拒。Brian wilson本人的内心,其实是个充满爱的人,对家人,无论是父亲还是兄弟,对生活,无论是音乐还是爱情。只是他不能理解别人的不爱,父亲的暴力,兄弟的质疑,世人的不解,都让他倍感痛苦。当他创作的音乐不断被否定,他不满的弹奏单循环的旋律时,连家里的宠物狗都狂叫表示抗议,他对自己的兄弟说“姨妈说过,狗可以分辨人的情绪开心还是悲伤。”而他的兄弟却毫不在意的说:“可惜我们不是狗。”,从而让他继续创作那些乏味的乐曲。Brian wilson的才华就这样被束缚殆尽,如中年时期的他所说,从1963年开始,他脑海的音符就被禁锢,一直以来太多的压抑和痛苦,他始终没有学会与周围的人,与这个世界抗争。 <图片7> 而电影的结尾,导演用了并不新鲜,但是却令人印象深刻的剪辑手法,让三个里年龄阶段的Brian wilson,分别依次出现在镜头画面里,给人不同时空的Brian wilson,两两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的视错觉。画面首先呼应影片开头的中年Brian wilson躺在床上,逐渐视线模糊的看到年轻时的自己站在床榻的对面看着自己。再到年轻时的Brian wilson躺在床上,看到更加年幼的自己站在床榻对面看着自己,最后终于回到了年幼时的自己躺在一张同样的床上睁开眼睛。 导演用这样的镜头剪辑,表现Brian wilson内心对自己过去的统一,像是他对自己递进式的告别仪式,一段一段,一点一点,正视自己的回忆和个体,然后接受他们,整合他们,最终将自己的经历和人格统一。电影将几个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时空,呈现在一组镜头里,让人切身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变化,这是电影的魔力所在。从此Brian wilson将不会再像述说别人的童年一样,没有丝毫感情和语气的叙说家暴的父亲,那个一巴掌让他从小就一侧耳朵失聪的父亲,最终在他的梦境里,跟他告别了。而他的主治医生也离去了,他就这样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片尾他才有勇气,回到了那个已经不存在的家,直面现实生活。 影片的首尾由Brian wilson躺在床上眼睛的一闭一睁,前后呼应。从沉迷过去到回归现实,导演对全片的处理,是近乎平淡的,没有大起大落。反而更加突出的是声音的呈现,无论是Brian wilson内心的声音,还是Brian wilson创作的音乐,电影都给了我们全新的视听体验。你会切身的感受到,当Brian 闭上眼睛,他脑海里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杂音。当Brian 在录音棚,一遍又一遍演奏专辑的乐曲,一遍又一遍录制乐队成员的合声,直到天籁之音的呈现。这部电影让60年代海滩男孩儿的专辑《Pet sounds》《Smile》,在你的脑海中,从单纯的轻佻音符,变成了心灵的乐章,一首又一首厚重的内心感受。 影片跟随Brian wilson漫长的内心演变,舒缓地展现了其内心的脆弱。作为第一个尝试创新音乐创作的他,始终没有反驳父亲的否定,没有争取兄弟的认可,他只是逃离,等待所有人都离开,他才慢慢的重新站起来,这是个无比真实的小人物,而他却用伟大的音乐让自己屹立不倒。他用一生找回自己,用音乐抒发自我,最终学会遗忘,学会忽略,学会前进。遗忘那些痛苦,忽略那些恐惧,学会战胜自我。无论亲人的唾弃,朋友的质疑,还是世人的淡忘,唯有对自我的认可,与真实的自己沟通,才能重新站起来,面对接下来的余生。 整部电影通过不断的交叉Brian wilson 两个阶段的人生,不断的在痛苦和快乐的平衡中推进,给人波澜迭起的人生体验,让你思考如何跨越痛苦的回忆,如何在质疑声中坚定自己,如何在平凡中面对剩下的余生。这样一瓶喝了一半的可乐,拿在手里,到底是该喜还是该忧。可口可乐有个品牌大理想,可口可乐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看到瓶子里有水的一半,而不是空着的一半,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这样平凡的理想,创造了伟大的品牌。而我们平凡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有时候我们只需要睁开眼,看到美好的那一面,也许一切都会不同,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远比音乐更多。正如影片最后字幕时特别播放的老年Brian wilson 现场演唱的《Love and Mercy》,有时候人们需要的只是“爱与慈悲”。电影再次提醒人们,需要爱与慈悲的人,从不会向你索求,所以,请主动给予你身边需要的人们。 I was sitting in a crummy movie With my hands on my chin All the violence that occurs Seems like we never win Love and mercy that's what you need tonight so Love and mercy to you and your friends tonight …… 最后PS一下: 这部影片的摄影师正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摄影Robert D. Yeoman,影片绝大部分由35毫米的胶片摄制而成,约有四分之一时长采用了Super 16的胶片,通过轻微的曝光不足强调画面的纹理。这些场景描述了南加利福尼亚的冲浪文化以及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摇滚现象。这样的视觉盛宴,这样的音乐听觉,这样的真实故事。无论是乐迷还是影迷,都不容错过。 2015年6月8日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5 ) 重拾沙滩男孩


六十年代的乐队里Beach Boys一直不是我的菜,因为他们太健康太阳光太冲浪,音域老在高音上走,声音片儿片儿的。后来西海岸演化出来迷幻摇滚也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毕竟过于极端。直到现在看到Beach Boys的灵魂人物Brian Wilson的传记电影《爱与慈悲》(Love and Mercy),才算是重新认识了这个乐队和这个音乐才子。
 
太多音乐传记电影都是说的一个乐队或歌手如何红起来,之后又如何作死。《爱与慈悲》用开始时一段类纪录片的片头,就把Beach Boys的大红大紫省略过去了。电影说的是Brian后来的音乐探索,以及他的脑子如何在致幻剂(LSD)和童年阴影的双重作用下彻底坏掉。二十年的痛苦时光之后,中年的Brian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同时被人操控失去自由,直到遇见那个为他带来自由和解放的女人。
 
这是一部为了音乐而存在的电影,但有趣的是观影中,你又往往忘掉了音乐,而是深入人物困顿纠结和混乱的精神世界。音乐的烘托下,真正抓人的是创作者对人物精神体验的种种刻画,细腻传神而不事张扬(比如餐桌上餐具碰撞声在Brian脑中的巨大回响,实在惊艳的一幕。) 两位演员,Paul Dano和John Crusack演绎一个音乐才子在两个时代的沉沦和自救,给出了他们从影以来最好的表演。(四星推荐)

 6 ) 音乐需要解释,看看传记和电影。

先说整体吧。导演这么来回倒腾,说实话,像看两部电影一样,不习惯不喜欢。

再讲演员。
男主角,这个大众脸,去演什么天才,一看脸就像庸才一个,相当不喜欢,浪费了我们的天才。最后真人出来的时候,比比看,导演啊。
女主角,演的非常好,很到位,很适合这个角色,喜欢的很。虽然很少看美剧,不知她以前演过什么的。
那个坏人演的好,让人真的讨厌哦。

最后说天才吧。
多美的和声,多美的大提琴,各种音效,这才是音乐,这才是天才的作品。看看我们的音乐,真是不能比啊!人没养好!

 短评

天啊.中间差点哭出来

9分钟前
  • Redux
  • 推荐

理想的艺术和残酷的现实,N部文艺片必备的苦情道路。此片的唯一优势可能只是剪辑上的完美无缝衔接和几位演员生活化的表演。然而约翰和伊丽莎白多少因为剧本角色被保罗·达诺抢走了风头。

12分钟前
  • MovieManic
  • 力荐

保罗·达诺和约翰·库萨克分别饰演Beach Boys主唱Brian Wilson青年和中年时期,两个人如通灵般惊人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复古拍摄非常完美。最后老中青三代如时空交错般躺在床上的审视自我,这样一个天才重新站起来需要的勇气得有多大。

16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烦人

19分钟前
  • 彌張
  • 较差

傳記類電影也可以拍得這麼有電影感,鏡頭,剪輯,音樂,蒙太奇。對於歌迷來說,劇本dramatised很多情節碎片沒有完整的故事線。演員的精湛的表現讓人沉迷到細節裡。使之從一部紀錄片升級為一部電影。

20分钟前
  • 爆青
  • 推荐

保罗·达诺和约翰·库萨克两位男星分饰青年/中年两个阶段是本片最抓人眼球的亮点,前者将布莱恩青年时期的才华横溢、自信孤傲、孤独迷茫表现到位,后者则把中年布莱恩的受人操控、精神恍惚、渴望爱与自由的痛苦挣扎演绎得淋漓尽致,也许传奇的人生,放给一个演员来承担太过沉重,只有分给两个人才能分

21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还行

爱与慈悲拯救人生,所以遇到对的人是有多重要有多幸运。

23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天才能够幸运的,正常的成长太不容易了。上帝基本上就会给天才不靠谱的父母、兄弟。当他们发光的时候,这些人像寄生虫一样,吸干天才的血。那个女人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拯救了他。

28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大梦一场

3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听了近两年的海滩男孩后,重新又看了一遍,那些美妙歌曲诞生的瞬间不禁让我心潮澎湃,在脑中补足电影里流露的碎片让它们形成一段段完整的共鸣。重看除了仍爱保罗•达诺外,觉得库萨克简直比保罗更我见犹怜。这不是一部足以让我感动落泪的电影,但我非常喜欢它的温存腼腆,当然还有那些伟大的音乐。

33分钟前
  • 不懈不戒
  • 推荐

可惜服化这么到位了。这片子的平行叙事太乱,看得人心烦。

35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对beach boys不了解,难有太多共鸣,微胖的达诺依然腼腆真诚,懒洋洋的看着他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是种享受。但是库萨克的部分又过于压抑阴郁,不停地干扰情绪,看完要听很久电影的原声,过滤掉主人公并不快乐的人生,留下他在音乐中的热情。

40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还行

John Cusack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演技,Paul Dano诠释那种神经质的悲伤感也是驾轻就熟。比起近年一干flop得不行的音乐传记片这部的质量与诚意已远胜东木去年的泽西男孩,看似普通平淡的双线并行处处隐藏着让人共鸣的力量,可惜结尾稍显无力,离Immortal Beloved那样的神作还远。

42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沙滩与甲壳虫,60年代乐坛的两大符号。电影用两条时间线讲述创作/爱情对人的折磨/救赎,可惜毫无交集的叙事结构实在太过保守,乱入的怀旧金曲反而更能引起共鸣。片名是主唱Brian Wilson并不成功的一首单曲,但意外的契合主题~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我记得看过这片,为了保罗达诺看的

47分钟前
  • 道臣岚
  • 还行

一部关于“海滩男孩乐队”的音乐传记片,听名字就如披头士一样如雷贯耳,但是电影却拍的平淡普通了点,看完让人感觉就是个小乐队的一些小故事,没有配上他们的名气。两段叙事无交集和共鸣,如隔靴搔痒般的体会“爱”与“慈悲”。4星全给音乐和保罗·达诺,以及喜欢这个乐队的韦斯·安德森。

5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是第一次,第一次,Elizabeth Banks的表演可以打动到我,好的对手才能给出好表演,John Cusack皮肤有点松发际线也后退了不少。Love & Mercy.

57分钟前
  • vivi
  • 还行

7.9,为了音乐!交叉剪接和蒙太奇的融合让这种传记电影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有被打到~~

59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后半段电影院里都要哭成狗了。John Cusack的眼神太有戏了,中间从门缝一闪而过的样子和后半段在录音室这两场戏简直太心疼了,然后结尾放了brain wilson的love&mercy的live一下就没给绷住。。。Love and mercy that's what you need tonight. So, love and mercy to you and your friends tonight.

1小时前
  • 咸鱼
  • 推荐

爱是致幻剂的良方。

1小时前
  • 欲圣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