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HD

主演:王心刚,张瑜,英若诚,刘宗,李丹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知音 剧照 NO.1知音 剧照 NO.2知音 剧照 NO.3知音 剧照 NO.4知音 剧照 NO.5知音 剧照 NO.6知音 剧照 NO.13知音 剧照 NO.14知音 剧照 NO.15知音 剧照 NO.16知音 剧照 NO.17知音 剧照 NO.18知音 剧照 NO.19知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知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辛亥年间,日本逼袁世凯(英若诚 饰)签订卖国“二十一”条,袁世凯不顾国人反对,屈从签约。由此引发全国抗日风潮,袁派兵血腥镇压。云南起义将领蔡锷(王心刚 饰)目睹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进行讨袁起义。名妓小凤仙(张瑜 饰)倾心蔡锷威名,却始终走不进蔡锷内心。一曲“高山流水”琴曲,终吐自己凄惨身世和除贼心愿,彼此览对方为知音。起义前夕,小凤仙为掩护蔡锷不幸入狱。蔡锷在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窃国大盗袁世凯郁病而亡,随着讨袁护国战事结束,劳尽心力的蔡锷也客死异乡。正在抚琴的小凤仙望着突然崩断的琴弦,猛然意识到什么......爱情玩家侠僧探案传奇之醉玲珑第一夫人2022阴声金城档案捉鬼有限公司粤语你邻居的妻子宝贝老板:圣诞红利情满大湾人狼大战第三度嫌疑人魔兵传奇原钻2019不明飞行物1979不负青春不负卿特别突击队破胆三次5:血光再起坏爸爸2018大陆版烈火雄心无敌巨鲨大战进击巨人鬼水怪谈2002小意大利梅花三弄之水云间幸存的女孩圣殿骑士团的海盗宝藏第一季怒火青春犯罪现场调查第十四季神秘来客2014艺妓男孩英国的七个时代斗战苍穹荒野独居 第三季怪侠一枝梅威尔和格蕾丝第七季曼德勒2005纯纯的小时光十七岁 五月一号警察猎人骗子凤凰劫军火女王 第一季总集篇白狐·情缘铁齿铜牙纪晓岚第四部

 长篇影评

 1 ) 知音

开始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歌曲。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那时候的电影,不光片子好看,歌曲也是词曲都经典。

王新刚和张瑜这一老一少的搭配很默契,演技都很精湛。服装也是很精美,有韵味。

蔡锷将军是有名的爱国将领,他的壮举决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和辉煌的历史,这一切都跟他的审时度势,一腔热血的强势性格有关。

而和小凤仙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将军铁汉柔情,内心柔软的一面。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的一面。

而小凤仙虽为青楼女子,却深明大义,不惧风险帮助蔡锷将军实现民族大义,一样的可歌可泣!

 2 ) 《知音》影评

《知音》这部影片有谢铁骊导演,由王心刚与张瑜主演。她讲述了民国时期,护国将领蔡锷和风尘女子小凤仙的爱情故事。

一位江湖中的风情女子, 因为知音 ,所以痴情,所以侠义,一位爱国儒将,风流倜傥,侠骨柔肠,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赞的是,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何等的起越豪情万丈,可见 ,两人确实情深义重,然而,历史的真实到底是什么样?不能盲下结论。从女人的角度,我信,知音难觅 因为知音是要经得起考验的。

 3 ) 桃花颜色亦千秋

某天,有位电视台的朋友说她正在做“民国那些女人”的电视专题,而我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民国女人”不是陆小曼,也不是张爱玲,却是小凤仙。
小凤仙和蔡锷将军的故事,一直为后来者所津津乐道,因为其中蕴含的情和义。

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谢铁骊、陈怀皑、巴鸿三人导演了电影《知音》,讲述蔡锷和小凤仙的历史传奇故事,在当时曾引起不少的轰动,由李谷一演唱的主题曲更是风靡一时、传唱不衰,二十多年后的今日再来看这部电影,依旧被影片富含的古典韵味以及浪漫主义情怀所深深打动,古有伯牙子期、今有蔡锷凤仙,一曲高山流水,弹出的又何止是一段人世间最难寻觅的知音佳话。

虽然时有今人提出蔡锷并不是在小凤仙的全力帮助下逃离北京,更有人探讨蔡锷对小凤仙是否逢场作戏。蔡锷能完全脱身也许是得益于很多有利因素,比如包括他老师粱启超的暗中协助,但小凤仙的帮助肯定不可忽略,不然何以当时各类报纸皆称小凤仙为“侠妓”?

1916年11月8日,蔡锷病逝日本,遗体运回国内后,便归葬于长沙岳麓山,成“国葬第一人”。自从来长沙求学工作后,爬岳麓山也不下数十回了,每次爬山,总会到蔡公墓前默默地站一会,内心深处却愤慨将才早逝、天意不公。

近日读《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书后附有1916年11月30日《长沙日报》一则题为《警署传询小凤仙》的短新闻,大意说蔡锷病逝后,各报纸盛传小凤仙欲自杀徇情,于是警察为此传询小凤仙,凤仙回答: “儿与蔡先生感情殊笃,比闻其死,不胜悲痛”,警官说生命至重,不可轻生。她的回答是:“个人之事,可不必管。”由此可见小凤仙对蔡锷情之重义之深。

蔡锷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时,举国哀悼,小凤仙更是痛不欲生,她写了两幅挽联。
其一:不料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其二:九万里南天鹏翼,君正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十八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一代共和缔造者,能遇见小凤仙这样的奇女子,幸哉!

 4 ) 那个时代难得的好电影

非常细腻。大家注意电影音乐的切入,说明导演很有艺术感觉。有一个情节,最后蔡锷在日本的医院里,护士照顾病床的他,护士离开后,蔡锷一个人孤零零的躺着,没有将军的英武威风,显得非常衰弱。这个时候,切入了主题曲,大家要特别注意开始的音乐效果,那声音似乎是从天外传来,似乎隔着时空,有种特凄凉的感觉,如果你是主人公蔡锷,也许你正想起戎马生涯,也许正想起红粉知音,然而,一切都行将结束。然后下一个镜头是前往蔡锷湖南老家途中的小凤仙在船上弹琴歌曲。此时音乐效果就是“实”的效果。这两个镜头有什么联系吗?是的,有。你可以感觉出来,是凤仙的歌声穿越了山水,来到了病床上蔡锷耳中,可惜一切都不能再继续了。那种无处话凄凉的感觉特别浓。
后来蔡锷病逝,人们用白床单缓缓盖住蔡锷的脸,当年英俊的青年将军,如今已经永远走了。此时的歌曲恰恰是这样的歌词“一声声,如泣如诉。。。”可是音乐并不撕心裂肺,却仿佛谁站在青山外,只是忧伤叙述。这样,这个电影故事就更有冲击力。
    往前叙述一下,蔡锷逃出虎口,在火车上,副官问他,如今凤仙姑娘怎样了。。。蔡锷无言地戴上墨镜只看火车外不停退后的风景,然后下一个镜头接的小凤仙在监狱中。大家注意下,并没有马上接上凤仙在牢房中独坐的镜头,而是从另外的牢房拍起,一个个牢房往下,好几个过后才是凤仙的那个牢房。在镜头越过一个个牢房时,监狱的铁栏杆一个个退后如同火车奔驰,看上去和火车外风景退后是完全一样的感觉。这个镜头处理真是好啊。什么都没说,但是那种隔山隔水但是两人连心,然而作为将军却无力就出心爱的姑娘,所以锥心泣血的悲伤都表现出来了。
    另外导演非常非常会选角。选择王心刚先生来演蔡锷,虽然年纪有点过口了(当年蔡锷去世也不过34岁,王心刚先生在演的时候大约49),但是作为戏剧里的将军,选择一个四十几岁的人演,似乎更有气氛。(我仔细想了想,当年的演员中,还真没有谁更符合这个角色的气质的)而且,王先生在中年后,比他年轻时(30岁上下)的银幕形象更多的是文儒之气,不像年轻英俊时多的是军人气质(没办法,特定年代嘛)。这样的气质加上将军的身份,恰好有种张力,给蔡锷这个角色平添了难以说出的魅力。张瑜那年大约24岁,眼神中有种纯净的味道。作为“名妓”是否符合我不知道,但作为戏剧中的艺术形象,“单纯”似乎更符合剧本的原意。(大家可以揣摩下小凤仙的台词,基本可以看出来编剧本来就是要打造一个纯净且热血的小凤仙形象的)。如果仅仅顾及小凤仙的“妓”的身份选角,可能效果反而不好。
我说导演会选角,就是在选的这两个人,都有种从和外在身份不相称的气质,但是这个气质真是有着很出色的表现力啊!
  至于应若诚先生,呵呵,当时一时还真没认出来。反正下载的片子也模糊,不过演的袁世凯还是很有点军阀气质的。哈哈。
   我一直在想,谢天谢地到81年的时候中国电影界已经可以在电影中淡化一点宣传性质了,不必片片都极左了。还好还赶得上王心刚先生49岁,若晚上20年,岂不遗憾?不过要是早十年,39岁出演,该是什么样啊?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5 ) 人中吕布蔡将军、侠女佳人筱凤仙的传奇爱恋

儒将蔡锷将军
蔡将军与筱凤仙
蔡锷将军旧居(昆明)

第一次看电影《知音》是在一九八一年的春天,当时正在读高一。那个时候看一场电影既是一件奢华,也是一件隐秘的事,毕竟高考为重,学习以外的事是不能正大光明地做的,何况自己成绩还十分的不理想。但因为爱电影,所以还是想方设法地看了。当时只被王心刚的一身戒装所吸引,只为蔡将军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气势而羡慕,只为松坡先生年纪轻轻却仙逝日本而伤心。对于小凤仙,对于男女知音,对于蔡将军的历史地位以及两人为共和、为民国、为四万万同胞,摒弃私利、舍生忘死、相互倾诉、惺惺相惜的情感也知之甚少,并没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幅蔡锷将军旧居(昆明金马碧鸡坊)照片,心里十分沉痛。蔡锷将军旧居已被掩埋在金马碧鸡坊庞大的商业王国里,拍摄者说,他用高德地图找到旧居附近后,导航显示到了但就是找不到旧居,周边也没有标示牌,问附近行人和商家也没有人能知道旧居到底在哪里?最终还是靠拍摄者“行万里路”的精神,终于找到了旧居并拍摄了这张照片。蔡锷将军旧居亦叫得意居,亦是云南赛俩目集团的办公场所。想当年,蔡锷将军担任云南军都督(云南最高军政长官)时,革新政治,拥护共和,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将一个边陲地区发展成为民国时期的一个富庶之地,令其老师梁启超亦刮目相看。为此,蔡将军还主动降薪,从每月600大洋,降至120大洋,再至60大洋。这在民国所有官员中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这样一个爱民亦被民爱的共和英雄在昆明却没有一间让人瞻仰的旧居,实在令人废解。

这张心酸的照片,让我再一次观看了电影《知音》和一些有关蔡将军和小凤仙的文字资料,使我对影片和片中人物及其传奇的爱情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王心刚主演的蔡将军,可谓神形兼备,既表现了将军文武双全、琴剑皆通的儒将风采,又刻画了将军救国救民、忧心如焚的护国英雄的内心。蔡将军,生于湖南邵阳,学于长沙时务学堂,师从谭嗣同、梁启超,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蒋百里、张孝准同为士官学校“三杰”。成事于云南昆明。1911年10月30日,领导了云南“重九起义”,在全国率先支持辛亥起义和民国政府,任云南军都督。1913年10月30日,袁世凯为拉拢利用蔡将军,将其调至北京,让唐继尧继任云南军都督。蔡将军与小凤仙就是在这段时间于北京相识、相知、相爱、相别、相思,成就了一段以身相许、以死相报的千古奇缘。

袁世凯及其儿子袁克定在袁世凯做了民国大总统后便做起了恢复帝制、重新登基的皇帝梦。为了皇梦,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卖国求荣的二十一条,令蔡锷、小凤仙等国人反对和不耻。袁为了钳制蔡锷返回云南,软硬兼施,用尽各种手段,包括把小凤仙介绍给蔡锷作为眼线。电影一开头,让两人在北京一个茶坊、一曲高山流水的琴曲中相见,随后,袁克定作媒介绍两人相识。蔡将军将计就计,携小风仙频频出入酒场、舞场、戏场、赌场等等,才子佳人,风花雪月,营选出玩物丧志、身陷温柔乡而不拔的假象。蔡母对此怨恨不已,痛恨家门不幸,出此逆子,从而大闹八大胡同,小闹袁府,并以此为由愤而离京,回归湖南。因与小凤仙交往日深,蔡将军得知小凤仙,人虽在风尘之中,心却在风尘之外,她深明大义,嫉恶如仇,视蔡将军为当代英雄,远在当代枭雄袁世凯之上,全身心支持蔡将军护国反袁的主张,也希望蔡将军为其报杀父之仇。就在蔡将军迎娶小凤仙的前夜,小凤仙穿着蔡将军的军服回蔡府,骗走了江统领手下监视蔡将军的北洋军,蔡将军因此逃离京城,由天津至日本,至香港、越南,再由滇越铁路回到云南,担任了云南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1915年12月25日,打响了反袁护国的第一枪。袁世凯于1916年3月不得不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一命呜呼,死于尿毒症。1916年11月8日,蔡锷将军因喉癌逝世于日本福冈,享年34岁,真乃天妒英才。随后,蔡将军遗骨运回祖国,中华民国为其举行了首个国葬,其坟墓修建在长沙岳麓山上。

蔡锷将军,天生英才,十二岁中秀才,随后就读长沙时务学堂,留学日本,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袁世凯非常欣赏其才华,认为他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之上。如果他不心系民国,拥护共和,不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而拥袁称帝,其个人前途将如日中天。小凤仙如果按袁家计谋行事,将蔡将军一言一行密告于袁,使袁无法脱离虎口。袁世凯称帝之日,恐怕也少不了小凤仙一个妃嫔之位。但小凤仙亦愿意用自己的热血唤醒民众,愿意挑破指血将年青画家所画的黑太阳染红,使日月无光的世界变成重见天日的世界。两人的目标和理想虽有大有小,但是却是一致的,就如同一间大厦中的房梁和砖块一样。正是这共同的信念才能使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毫不犹豫地舍生忘死、共赴国难,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因此,民主共和就是他们传奇爱情的基础。蔡将军逃出之后,小凤仙不幸入狱,直至袁世凯死后才释放出狱。后来,小凤仙嫁与一位长相很似蔡将军的东北军唐姓军官,军官抗日殉国后,小凤仙又嫁给一位工人,直至1954年患痴呆症离世。小凤仙短暂的一生,如同她的爱情一样具有传奇色彩,正如蔡将军为她听写的对联一样:“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如果仅仅把小凤仙看作是一个京城名妓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这段千古奇缘的。

蔡锷将军千古!

蔡将军与小凤仙的千古恋情千古!

 6 ) 家国

哎呀,太阳怎么是黑的?
国土沦丧,日月无光啊。
四万万同胞的热血会把太阳染红的。
谢谢女士,将来我只用热血作画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们也会为共和死,不死的,是共和。

这个电影还是蛮不错的,虽然现在总是在嘲讽好些东西,都是在解构,看这个电影还是有那个时代的神圣感的。

【三点认知】
1.蔡锷和小凤仙的爱情,真美,这种知音是雄浑的,建立在家国的命运之上的。
2.了解了当时的一些历史:
a.筹安会,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梁启超反对帝制,写了《已在所谓国体问题者》
c.护国战争,南方唐纪尧、蔡锷、李烈钧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出兵讨袁。
3.女子,也有许多英雄。小风仙、柳如是

 短评

谢铁骊掌舵,陈怀皑辅佐。二人深谙中国古典文化,无论是意境营造还是细节塑造,都显现出细腻、幽远的民国意境。“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借风云人物的感情线重塑历史变幻,这种对电影与历史的双重探索值得肯定。王心刚演艺生涯后期的代表作,为戎马一生的将军增添了几分文气,想不出同时期谁比他更合适。

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误打误撞,竟是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

6分钟前
  • 茉琉
  • 推荐

高山会流水、古琴会知音,弦断人未老

7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小时候不懂政治,所以看来没意思

9分钟前
  • 笨锅
  • 推荐

童年,郑州,影院?

11分钟前
  • 鸟甲
  • 还行

因为古琴而看,结果热泪盈眶了。知音之恋,最是刻骨铭心。

13分钟前
  • 无尽夏
  • 力荐

這才是中國的電影。

17分钟前
  • 长期潜伏中
  • 力荐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19分钟前
  • 香水瓶
  • 推荐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载知音最难觅

24分钟前
  • fiorile鱼
  • 推荐

歌美人靓

27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老片子,看了有必要补习一下当时的相关历史知识。片子当时的摄影水平不错,知音情感戏分总觉得不足,倒是配乐为此渲染了境界。古琴啊古琴,令人醉。呃,小凤仙给我感觉有时很美,有时又很一般,纠结。感觉王心刚也适合演周总

28分钟前
  • 许多多
  • 还行

“将军拔剑南天起,我做长风绕战旗”——怎奈七尺之躯,已许国,难再许卿!

30分钟前
  • 随风的方向
  • 力荐

小凤仙自蔡锷将军去世后,先嫁给东北军的一位师长,从北京移居沈阳。师长死了,她改嫁给一位姓陈的厨师,住家于沈阳市一座平房里。邻居叫她“陈娘”。解放军占领沈阳。这年小凤仙已48岁。先是进一家被服厂做工,以后给人当保姆。文革时她年过70,丈夫已死,孤苦伶仃。1976年,76岁之龄病故。

32分钟前
  • 大米饭
  • 还行

九万里南天鹏翼,君正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36分钟前
  • 林三郎
  • 推荐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37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英雄情怀,儿女情长

38分钟前
  • 满川风雨
  • 推荐

从历史传奇的儒帅侠女角度,本片完成度颇高,王心刚张瑜的颜值气质演技外加李谷一的同名金曲,都是一时之选。可从历史传奇的智斗悬念角度,小凤仙这条核心线索其实并没交代清楚:她自己事先是否被袁克定明确指派暗中监视蔡锷,还是纯被利用毫不知情?此事如不能明晰,观众对于俩人很多后续互动的情绪细腻变化都处在模糊混沌无法融入的尬尴之中,比如俩人“肝胆相照铭心刻骨”剧情高潮时刻,那到底意味着小凤仙终于毅然决然叛变袁营,还是蔡锷直到此刻方知她根本不是卧底?这显然就不如:蔡母以门风家规大闹宫堂的脱困巧思,以及一面听戏蒋干盗书一面蔡府被抄搜出文包的古今互文——也对应了江朝宗说蔡锷是“头上长着反骨,肚里揣着三国”。……三星半

43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张瑜的小凤仙比杨颖的靠谱多了,王心刚、英若诚演得也颇有民国范。在81拍一个民国年代的爱情故事,在当年来说,应该算是突破,但人物还是有点脸谱化,叙事也比较老套,今天看来显得过时了。

44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这样含蓄的爱情故事,比现在那种自由奔放的好多了

49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力荐

2.5 个人觉得中国电影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依然被囚禁于戏曲的牢笼中,大概是第五代出来后才渐渐摆脱出来

54分钟前
  • LOOK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