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点

HD国语

主演:罗永浩,戴威,张颖,姜逸磊,傅盛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燃点 剧照 NO.1燃点 剧照 NO.2燃点 剧照 NO.3燃点 剧照 NO.4燃点 剧照 NO.5燃点 剧照 NO.6燃点 剧照 NO.13燃点 剧照 NO.14燃点 剧照 NO.15燃点 剧照 NO.16燃点 剧照 NO.17燃点 剧照 NO.18燃点 剧照 NO.19燃点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燃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燃点》是北京细蓝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真实记录中国第三代创业者生存状态的创业纪实电影。 长久以来,公众对于创业的认知往往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神话故事”,五分钟拿到融资,一年敲钟上市;要么是对失败的种种批驳,曾经拥有的光芒越盛,当遭遇阶段性失败的时候,创业者所承受的质疑亦将更多。 电影《燃点》耗时14个月,跟踪记录了当下最具话题度的14个创业公司创始人的创业历程。以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无法复刻的创业故事,真实反映了中国第三代创业者的真实创业经历、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将“正在发生的创业史”在广大观众面前徐徐打开,一一呈现创业者们的梦想与希望、困惑与焦虑,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和焦虑,如何面对员工,如何面对家人,如何熬过艰难的时刻又是如何做出一些“不得不做”的选择。 《燃点》的演出阵容包括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papitube联合...速度与激情缠身寒烟翠搜寻死党第一季周公伏妖一代人1955笔写青春第二季闺蜜离婚指南第四季荒城纪(国语版)香椿大叔之爱第二季聊斋新编之辛女子解放者:欧陆决战500天异种1995街道上的希望阿修罗城之瞳魔卡少女樱剧场版:被封印的卡片造梦者我的丧尸女友2016卫斯理之老猫粤语乐土天鹅绒坊第四季甜心派 特别篇无极2005野兽之日杀死伊芙 第二季腿2020闺蜜2两情相遇2013因为我们忘记一切出卖灵肉的人古剑奇谭之伏魔纪3D铁三角老板娘2无间潜行(粤语版)猪猪侠第五部:积木世界的童话城市猎人全集幸福你就拍拍手副本第二季时尚女郎之女人江湖重版出来!白头神探2½:恐怖的气味怪侠1989环法楚天风云夜长梦多

 长篇影评

 1 ) 全体员工陪老板看完,21点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等公交的观后感

不像记录片,就像个采访。看完觉得,有些人成功是必然的,有些人失败是必然的,罗永浩成功是必然的,他在做手机之前就一直在做互联网,在第一部手机出来之前就获得了7000万的风投。他必定是有人脉的。他可以为了他的梦想去创业。

Papi成功也是必然的,前几年前篇一律的网红模式,她显得与众不同,又是中戏毕业,之前一直在影视圈。17年真格投资了她1200万,她视频里的广告卖2200万。最近又开始拍电影了,她的片酬也不会少到那边去吧,她的网红效应让她不得不去创业,与其说创业不如说和合伙人开了一家公司,说她买不起房,只能呵呵了。

360安全卫士就是傅盛带着做出来的,后来加入猎豹,就是以前的金山。后来做不下去了转型AI。他在旧金山买了房,那是美国富人区。他的这段象是打广告,不如说说他最开始的经历。

马薇薇他们跟别说了,奇葩说那么火,他们那么多的粉丝。个个是个人精,他们也不缺钱吧,合伙开个公司。看不出来那边创业难,马薇薇一身奢侈品。演也要演的象点吧!

安传东,90后,身在农村,为了自己脱离小城市的梦想不停创业,有一点想法就去做,不听别人意见,拿着父亲一年务农的钱去发工资,他没人脉,没金钱,没经验。他失败是必然的。

还有其他的ofo听说是内部腐败,今年已经差不多了。一个创业公司,员工的努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安传东的员工说的,不过是为了一份薪酬,都希望公司越来越好。之前在一家车贷公司,在行业生存了两年。老板从身无分文到在南京安家。人员不多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心里是开心的,同事之间互相帮忙,老板体恤下属。这应该是最好的状态了。

创业的故事听了很多,阅历,经验,金钱,人脉,资源缺一不可。看过别人创业成功,也看过失败。创业很难,我跟愿意听听看看那些小型企业的创业故事。

这篇是我写给老板的观后感。如果有错的地方请各位纠正。

加一句,既然打着记录片的旗子,就拍真实点吧。

 2 ) 《燃点》观后感

今天看了《燃点》这部电影,自己有些感触,所以总结下。

电影主要记录一些创业者的创业状态,看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两位创业者:

1、安传东:

安传东是电影中所有创业者中看起来最失败的:只有两个员工,自己和女朋友住在破旧的房子里,自己创业想做的事情也没有想清楚,只是为了创业而在创业。他是电影中唯一介绍了家庭背景的创业者,他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人民大学,毕业后想通过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他的脑海中创业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2、金星:

金星是电影中所有创业者中看起来最成功的:自己创业的产品“新氧”拿到了E轮融资,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出席盛典被医美行业的老板认可。但是金星为什么成功观众是看不出来的,因为观众只能看到金星当前的创业状态,却看不到金星创业之前的状态及金星的家庭背景。

我理解整部电影是记录不同创业者的创业状态,或许观众会觉得安传东是个努力、有梦想的人,金星是一个通过努力获得收获的人,观众会看到有人创业失败,有人创业成功,然后呢?电影中表达的东西在我看来只是一个表面层的东西,没有深入的东西。

电影最后结尾是安传东虽然创业失败了,但是很快又启动了新的创业项目,仿佛是表达安传东的坚持,但是我内心感到的却是悲凉。

 3 ) 星星之火,可以烧钱

影片渲染上始终没有煽动观众“燃”的情绪,也没有分享令创业者上瘾的快乐,就这么平铺直叙,直到最后。所以除了互联网和创业相关人员,没有什么看的必要。当然即使你与之相关,也可不看。

打3星,取中间值,因为我实在无法客观评判这部电影的好坏,比起院线电影,本片更像一场采访。

主观上说,它太贴近我的生活。往上看,那些创业成功的人就是我的领导,而那些苦苦挣扎的人就活在我的周围。没有人是为了朝九晚五安稳度日才来北漂,所有北漂都有目的,只是远近不同罢了。

我不知道创始人要多成熟睿智才能担得起整个团队的梦想,毕竟傅盛被人说“作秀”,戴威被人说“任性”,罗永浩被人说“狂妄”,姜逸磊“姜郎才尽”,马薇薇只是个“泼妇”。而他们在普世价值里都已经成功了。

一个知道方向的人,即使走得再慢,也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尽管在创业的风口上,你要越快越好,如果不够快会立刻死在半路,并害死与你同行的伴侣。

这里人人都讲求快,一刹那一瞬间,快到起飞最好。跟时间的较量让太多人捉襟见肘,狼狈不堪。我常常迷茫,此一时信心满满,彼一时又无比沮丧。这种感觉来回折磨着我,和电影里那些人,和所有普通的互联网人一样。

整部影片没有人是专业的演员,但徐小平是真正的演技派,无论语气语调,还是既得利益者的姿态,都像极了抱着大腿阴阳怪气的宦官。

在这里敢问徐公公一句,一亿个人里出来一个赚钱的人,能不叫阶级固化吗?出镜的投资人都是富二代,能不叫拼爹吗?运乃强者谦词也,命乃弱者借口也,对出生在终点线的人来说能不叫命运如此吗?

中国的创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毕竟泥腿子渴望自由的决心要比富五代守住家业的决心强烈一千倍。没受过穷的徐公公,怎会深刻了解穷能抽走所有关于做人的基础,而你只要输出一些看似正能量的强势价值观就荣华傍身了。

我从没想过自己要出人头地,腰缠万贯。但我真心实意地想赚尽可能多的钱,并且不单单只为了钱。那个说烂了的“热爱”或者“梦想”之火刚好还未完全熄灭。

这个时代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每个时代都有创业者,千百万个人守着自己的星星之火,却只有半个人能点亮整片土地。

你怎么知道不会是你?

哦,我的意思是,你怎么知道第一个烧死自己的人不会是你。

 4 ) 《燃点》的最大BUG,是根本没想好要给谁看

我司年会当天,老板组织全公司去看了《燃点》。我的工作属性偏媒体,圈子里也有很多创业者,一看到他们在朋友圈一边五星好评一边哭诉创业不易但梦想伟大,我就大致感受到了这部片子的主旋律。所以,观看之前,我把它当做老板安排的洗脑鸡血,默默先打两星。

结果观影完我直接再降一星!我的妈呀这个片子为什么能上映?它连最简单的洗脑都做不到啊!因为我旁边的财务妹子看到最后连人都没认全啊!还有几个觉得安传东有点傻fufu啊!对创业者能力都产生怀疑了啊喂!

很多人说这个片子本来也不是拍给吃瓜群众看的,要对圈子和这些人物有了解才能看,可我觉得这就更不对了。对我们这些圈内人来说,这些人(除安传东,一会儿单独说他)的发布会内容、后台花絮、梦想所在、瓶颈是啥全都是已知消息。马薇薇的故事奇葩说里的比片子清晰多了,PAPI酱的人生《人物》等杂志访得不要太深刻,老罗的故事、戴威的故事,谁不是心知肚明?对知情者来说,这个片子信息量简直少到没朋友!

还有一个讽刺的例子:看完电影后老板给我们讲,傅盛上市时其实面临12345各种危机,他知道他当时的心境是12345的难,不是片子上看起来的那么光鲜。他解释得越多,不就证明这个片子拍得越鸡肋么?

所以,这个片子圈外的人看不懂,圈内的人一点有用的都没看到,这到底是拍出来要干啥?我反正观影完心中的答案就是“经纬的pr”,老辣专业的张颖上帝视角太强,简直全篇主角。

定位不准之外,这个片子的价值导向也让我觉得很不舒服。这里就要说到安传东和金星。

安传东选的特别好,他的故事正是这个片子最能引申的亮点:一个平平无奇的草根创业者,屡次失败,初心不变,片子里的人不是自带光环就是小有成就,他这样一个现实主义题材最有共情效果和说明意义。结果呢?片子最后拔得稀巴烂。

他房子也破、事业也破,工资花光爸爸一年血汗钱,这样的执着到底为什么?安传东本人的解释是:揭掉农村标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有些觉得他有点创业迷信,有些心疼他支持他,片子对此不做结论其实OK,到此这个纪录片安排的没毛病。

但之后,片子把因素往社会有歧视、创业消除社会阶级上引,把徐小平的话和安传东的“农村劣势”论剪到一起,这我就忍不了了。农村创业者一定弱势?农村创业者失败就一定是因为先天出身因素?资本的态度就是农村创业者冲鸭!咋冲?方法论呢?优势呢?太标签化了吧?想象一下,拍了10个人,9个人(不强调他们出身)当时都是成功代表却各有难处(有的是演讲恐惧症和无法兼顾家庭这种常见难处),1个人(强调农村出身)失败了还有看起来超严重的难处(没钱没资源),搞事情?

我不恶意揣测安排是不是故意的,但至少我能说一句,这不妥当。要么也拍个成功的农村创业者,要么就别再最后剪进去一大堆阶级消除论,做纪录片不一定要有结论。

再说金星,成功典范。新氧现在这么牛逼,大家想看看这是个什么人才,怎么做到的,激励自己燃起来。可片子拍的是什么?他天天加班,老婆好惨,孩子不爱找他他好惨,他愧对妻儿。喂喂喂,普通加班狗不愧对妻儿?燃点不应该是“为了妻儿生活更好我要努力”这种正能量的东西么!这是什么?拍这样普世的困境选谁都能拍。

我老板还怼我说“这就是真实的啊”,我想说,这当然真实,但只呈现这样的真实不是客观,是卖惨。如果这些内容是为了把这些创业明星拉下神坛,我看不到拉下来的意义。如果单纯想说创业难,那找10个素人创业者,效果可能会更好。

所以?燃在哪?

从纪录片完成度的角度,这个片子无疑是负分的。镜头模糊摇晃不说,还用了大量怼在脸上的电视节目拍法,一看就是拍时没考虑上映的事,所以片子质量可以不计较。

退一万步讲,就算受众、引导、质量这些问题都不用考虑,这个片子也不好看,因为它完全不燃。这个片子不应该叫《燃点》,应该叫《难点》。

 5 ) 梦想很真,创业很燃,生活很苦

世界从来都不是那些安于现状的人改变的,改变世界的永远是那些敢于冒险的人。

罗永浩说这话的时候真的让人很燃,他对于电子设备的热爱,特别是描述随身听的使用场景:“走在繁杂的街上,周边都是繁杂世界的喧闹声,耳朵里却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时候,有点放飞梦想的感觉。但燃过之后还是飞镖扎自己,说明还是有很多现实问题让自己很难堪,不得不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绪。

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师范生,放弃相对稳定的编制教师工作,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投入到幼少儿英语绘本中,以为凭借自己及团队的力量,能够将所学所思的正确理念运用到实际中,让符合孩子成长路线的“二语习得”理论落地。

然而现实也如影片中各个主角面临的问题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那半年里有过很多的困扰,但因为对于理念的确认,我任然坚信这条路必有结果,只是我不想再从一个创业公司出发,而是期待能够有更专业的指导和发展。

傅盛尽管看起来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而且到他这个阶段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带着对机器人领域的热情和兴趣去探索,难能可贵。看微信推送就了解到了他跟女儿关系不好,看到女儿躲避他那一幕时再次确认创业真的是反人性,创业意味着个人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整个行业的发展中,不仅要关注公司的发展,还要提升个人的能力,从而带领整个团队进步,所以涉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文、地理、哲学、政治、经济、心理学,所以创业者大概是看似最自由,体验之后才发现是最不自由的职业吧!

刚毕业就步入了自由职业的行业,除了周末有课的日子均可在家办公,不打卡、不限时,按照任务量估算时间,只要任务完成一切都ok,这几点说出来大概能让坐班打卡的同学羡慕不已吧!然而,事实是随时待命。虽然不用坐班,但同事间的工作交流和文件传输必不可少,每个人都自由就意味着没有一个人是自由的,你知道什么时候找同事是方便的,同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找你是方便的,所以无时无刻都有可能接到电话和要求传送文件的信息。

而对于我这种还没有经历过朝九晚六,就直接进入到“黑白无常”自由空间的人,真的很容易堕落,尽管每天都逼着自己早起,却还是会先闲逛一会手机再开始工作。而成大?大概真的应了那句“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容易长胖,其他什么都不容易”。

马薇薇说她是不婚主义者,所以好像不太在意创业的结果,只是觉得刚好这件事自己可以做好,又能解决大家的难题,便行动了。

我不是不婚主义者,反倒是渴望爱情、四处寻找安全感的人,所以不会像她那样义无反顾的不在乎结果,也没有她在辩论界专项的能力,所以没有那么自信的去放弃一些自己care的东西,但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多束缚我都东西,所以也不应该如此卑微的苟且,做自己擅长的,或许也能有好的结果。

 6 ) 《燃点》观后感(从小语文差,难为读者)

大概只有创业者才会对这个电影感兴趣吧,可创业者毕竟是少数,而且又比较忙基本没空看电影,注定票房扑街。来之前想过带纸巾,可能是忘了,也可能是懒,还可能是自己又觉得没必要,毕竟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眼泪,有眼泪也是鳄鱼的眼泪,却意外地哭的一塌糊涂,不是被电影感动的,毫无例外的,从有记忆开始,每次哭的很惨都是自己感动自己。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一岁多的时候,我是一个吐字不清,拿着爸爸裹着几毛钱的纸条去三百米外的小卖铺打酱油的孩子(我父亲说的)。三四岁的时候,我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在一个类似私塾的地方因调皮加女同学打小报告被罚站从客厅门口又被发配到大门口,我鼓动其他两个跟我同样受罚的小朋友一块去找妈妈,刚跑出去几米,他们就退缩了,两公里的路,我走了很久很久,快到爸妈卖菜的菜市场的时候,被我姨夫骑自行车拦住了.....不知是那个老师不要我了,还是爸妈的原因,我从此退学。大概五岁的时候,我回到了老家农村的幼儿园,经常被女同学打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我口音跟他们不太一样,那时候我成绩倒数第二,同桌倒数第一,为了不当并列倒数第一,我不让他炒我的试卷。一直到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我都是班里的中下游水平,三十五六个同学,排二十七八九名,还经常打架,有一天早上跟幼儿园的那个同桌打架(那时候我们已经不是同桌了),班主任语文老师还没去,数学老师把我俩叫到办公室,说我俩考这么差还有脸打架,让我们在那一堆卷子里找到自己的考试试卷,同桌先找到了试卷,具体多少分忘了,反正不到三十分,立马被数学老师踹了一脚,还在找试卷的我顿时手抖,数学老师看不下去,帮我找到了,九十多分!他对我说:考的好也不能打架,你先回去吧。然后同桌一直罚站。从那开始我的成绩直线上升,甚至经常考第一第二,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家的土坯墙上已经贴了半墙奖状,大学毕业后拆房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小时候调皮,被爸爸打了之后我就躲起来让他们满村的找我,通常谁都找不到我,但是我爷爷一出马就能立马找到我,所以我怀疑他小时候被打后跟我藏的地方是一个地方。爷爷和我应该是家族里最聪明的两个男人,除了我吃的苦更多一些。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纪的时候,爸妈买了辆农用三轮,经常去外地贩菜,有时候一个多星期不回一趟家,每到冬天我的手脚耳朵就冻得跟萝卜似的,一掐就出水,没有暖气的房子里的被窝好几个小时都暖不过来,常常睡醒了脚还是冰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上高中住校。现在想想,我十一岁左右的时候就独立生活了呢。小学时的某一天,我突然产生了对金钱的极度渴望,一有空就在村里到处找破烂,忙活了大概一个月,卖了不到一块钱,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初中学校离我们村骑自行车有十五分钟左右的距离,我跑着跑了三年,现在想想自己2018年“裸跑”(没有准备)日照马拉松全马完赛,是上初中时就做好了准备。

高中三年一直是我心里和人生的一道坎,被班主任多次体罚加上失恋(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喜欢她一直到高三表白到现在她已为人妻我们手都没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觉得正眼看别的女生一眼都是对我爱情的一种亵渎,虽然后来她同意做我女朋友第二天又反悔了,但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厢情愿)再加上父亲在我一个月只回一次家的情况下跟我抢电视看说接上头了不能断结果第二天喝得酩酊大醉不看了,我彻底崩溃没有了一丁点学习的动力,而且多次想过自杀。记不清是高二还是高三,我拉同桌第二次创业,卖水,两块钱一桶的大桶水,我们一杯一毛钱卖给同学,五毛钱可以喝一天,有个同学差点把膀胱喝炸,所以第二次创业无疾而终。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顿悟,决定复读。高四的一个冬天,骑自行车回三十多公里外的家,冻的腿疼,村里医生开的药,开启了我半年多的病床生涯,差点挂掉,裸高173的我体重从150降到了90达到颜值高峰帅倒自己,那时候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奶奶的爱,找了很多神婆,还拿钱借钱给我治病,毕竟几乎三代单传。住院的时候,隔壁床的病人某酒店总经理的一句住不起院就别住我到现在都不会原谅他。我叔说“今年大学又完蛋了”,后来感谢某某医学院收留了我,虽然我当时很懵逼的上了他们的计算机专业,不对,是被他们的计算机专业上了,还是不对,是我上了他们。上了大学我开始了疯狂创业,军训刚结束(我借口大病初愈没参加,辅导员让我在一旁陪着同学们并且搬水服务以融入团队,在此感谢恩师)就摆地摊卖电子产品,有一次有个女生花65块钱买了我一个优盘,给我供货的校友说他35都没人买他的。大学四年,我干过几乎所有能干的兼职,某大学城所有的学生能做的创业我几乎都做过,包括卖手机卡、卖报纸、卖被褥、卖各种日用品、卖电子产品,给银行完任务办信用卡办储蓄卡......记得手机卡利润32块钱的时候,我给跟我干的人30甚至31(行情差不多是20到25),那时候绝对是“敢分天下”,现在也是!大学四年我上了没有四节课,挂了十几科(补考全过),因家贫、任性、倔强、赖皮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我没有交一分钱学费,直接导致所在学院在全校的交费完成率倒数第一,写到这里有点骄傲(无耻),再次感谢母校没有开除我(等过几年,一定给母校捐N个亿)。

大学期间,我卡里最多的时候有将近二十万,但很快被省会的一个骗子骗光。大学毕业半年后大概是2013年2月份,我补齐学费拿到了毕业证学位证和档案。毕业后,差点进工厂当工人,后来跑过信用卡,卖过POS机,去理财公司上班被骗过几十万,被动放高利贷被借款人骗过上百万,摆地摊喊喇叭推广过软件,创业做过电催,到今天资金链几乎断裂,我的财富巅峰大概是八百万左右,很不要脸的说我所在的四线城市能玩的我基本都玩过(你懂得),真的是钱来得快去的也快。最后悔的一件事是没给爸妈买套房子。现在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创业,做婚恋社交APP,准备把现在住的这套三百多平的房子卖掉,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有一天,我很成功了,学校一定不要请我回去演讲,我会劝学生退学的(坏笑)。我所有的创业,基本全源自一个穷屌丝想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族命运改变周围人命运的想法。前几天跟朋友说,小时候我爸妈跟我爷爷奶奶关系不好,所以爷爷奶奶不疼我,爸妈又常年在外地做小生意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导致我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受了大量的罪,心里有很多的苦,很难彻底的开心和自然的笑。人就活一次,这一次我选择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轰轰烈烈过一生。我坚信我天生就是万亿富豪的料,注定要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尽百倍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短评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本身就和“创业”这个主题一样,看似有讨论价值,但本质上还是没有任何价值。想要表现所谓的深刻,想要把明星一样的创业者拉下神坛,就用大量毫无意义的生活细节来填塞更没有意义的、心灵鸡汤式的采访和自我解读。说到底,这些人拍完了一部纪录片都不知道“创业”是什么,只不过在素材里迷花了眼而已。

2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看豆瓣短评真的是体会百态,失败则群嘲。创业,改善生活,扭转命运,证明价值,回想过去飞跃的十年,我们需要一部纪录片,照一照我们焦虑又急切的心态。

4分钟前
  • 二道贩子
  • 推荐

一群被自我梦想洗脑革心的社会人。自强则万强。

6分钟前
  • k-pax
  • 推荐

作为记录片,整部片准备好的摆拍采访太多(有点像看《焦点访谈》),不经意间流露的真实瞬间太少,那种默默跟随人物进入他的生活片段太少。罗永浩团队开会那种镜头就很好,专门让papi酱宴请两个旧友来拍就太特意了。

10分钟前
  • 零点二二
  • 还行

我就想看罗永浩扇自己耳光怎么办?

13分钟前
  • 隔壁老王
  • 很差

前两年的风潮是综艺节目变电影,这两年就是电视访谈也要变成电影上院线。

15分钟前
  • 舒农
  • 较差

罗老师,片酬先把欠各种供应商的钱还上呗

16分钟前
  • lubio
  • 还行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烂的时代,为我锤心痛一击,再多点龙哥的镜头我都要哭了,为所有失败者加一星。PS.papi酱可爱的。

17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奔着老罗去看的,然后从安传东身上看到太多前几年“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被挤进去的人,其实他们并没有做好太多的准备,只是觉得得搭车赶潮,希望再过几年他们做好了准备再出发

22分钟前
  • 来杯硫酸,不加冰
  • 推荐

老板要是请你看这个,可能就是没年终奖的意思。

27分钟前
  • 银色bullet
  • 还行

哎在朋友圈里都不好意思吐槽,这里面那个做跨界美食家的那是个什么烂项目我去……我去你一成年人拿着村里老爸挣的钱去给人发工资,美其名曰追寻梦想往上爬,赔光了回村还哭兮兮搞得巨悲情,活脱脱一个想逃避现实的傻逼巨婴好不好……我是真怕这种假梦想之名的片子惹地一堆人激情澎湃去创业……啥时候创业能跟梦想这词脱地远点,跟创造社会价值挂地近点,才会稍微多靠谱一点

29分钟前
  • PHY
  • 较差

这个片子一定不挣钱,专不专业也另说,也一定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但如果是自己是创业者,特别是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很多人会去看,并不是娱乐或者放松,而是寻找认同感或者情感出口,因为创业是孤独的。或许有人嘲讽剧中的几位有的押金没退,有的公司黄了,但在我眼中他们就是一次创业失败了而已。创业失败很正常,95%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活不过一年,99%的创业都失败了,但是他们明知风险巨大却依然坚持,明知机会很小依然埋头向前。前赴后继的创业者才是中国经济爆发增长的核心力量。失败的人在失败中学习,变强,而你们,只会喷。

30分钟前
  • 突然十年便过去
  • 力荐

第一感觉是不专业,镜头太晃,场景选取太矫情。其次和海报相比,避重就轻了,失败的特写是小人物,海报确是按咖位,算虚假宣传嘛?

31分钟前
  • Cheeky Monkey
  • 较差

《燃点》,一部关于怎么样狂烧别人的钱,却没能熬过寒冷冬天的真实纪录片

35分钟前
  • Rex
  • 还行

看到戴威脑子里全是我的 排到第9,990,000个的押金退款

38分钟前
  • Seb's
  • 还行

戴威还是太嫩 看他开会的架势就知道了 还是挺单纯的小孩 如果只是以成败论输赢的世界太无趣了 顺便传东小可爱太可爱啦 感觉张颖是个没什么耐心 世故的成年人 骨子里面透着骄傲 传东跟他聊天之间 很明显处于弱势 金星是个相对来说活得很接地气的人 还有就是傅盛英语说的那么中国腔 还在旧金山买了豪宅哦(不是黑 对了徐达内是个彩蛋吗哈哈哈好好笑

41分钟前
  • 阿咪老师Ami
  • 还行

我能理解导演,这群人是不肯把真实的自己拿来给你拍的,你就脑补一下老罗在镜头后骂人,戴威在镜头外哭,papi在镜头外丧,傅盛在镜头外空虚,那就会觉得这个“燃点”就是记录了现在,没毛病

43分钟前
  • 团小纸
  • 还行

跟我预想的一样,就像个电视专题片。在影院看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很专心吧……影厅里观众不多,应该都至少是对创业感兴趣的。有对儿情侣看完后一直争论,在电梯里就犀利地吵起来了……

44分钟前
  • 桃子
  • 还行

现实意义大于艺术意义。罗老师加油。安传东让人心疼。

45分钟前
  • 假仙女
  • 还行

成都银泰城 离软件园最近的有排片的影院 一天两场 坐满了年轻人 可能是创业者 可能是创业公司的员工 可能是锤粉或锤黑 观影途中 有人唏嘘 有人狂嘘 有人抹眼泪 有人感叹自己还算幸运 创业百态 观众席远比电影里真切

48分钟前
  • 梅菲斯特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