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

HD中字

主演:彭丹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7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东方快车 剧照 NO.1东方快车 剧照 NO.2东方快车 剧照 NO.3东方快车 剧照 NO.4东方快车 剧照 NO.5东方快车 剧照 NO.6东方快车 剧照 NO.13东方快车 剧照 NO.14东方快车 剧照 NO.15东方快车 剧照 NO.16东方快车 剧照 NO.17东方快车 剧照 NO.18东方快车 剧照 NO.19东方快车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烂片王中王,求你别拍续集了好吗

实在太恶心了,德普明明是个配角,全剧几乎没几分钟角色,海报反而画正中间,圈钱之心昭然若揭。我说你拿帅哥圈钱我没意见,学学人家陆川导演,抱紧张震同志大腿,镜头不要挪开一秒好吗?德普的镜头数量都值不回票价。

再者,拜托,虽然福尔摩斯确实吸引人,但不代表波洛没有自己的性格啊。波洛哪会去爬上爬下,还找墙上的缝隙,人家就是坐在沙发上动动脑子的神人,拍不出这种神感就别拍,没有这金刚钻揽什么瓷器活,何必呢?

说说镜头,吹什么最后的晚餐,几个远景的cgi特效,我以为自己在玩刺客信条,中端画质的那种,吐了,廉价感爆棚。

剧情,无力吐槽,波洛的心理推理呢?逻辑都快连不上了,怎么想到的呢?

最后还勾一个尼罗河的惨案,我说拜托你心里有点b数,拍成什么烂样子了,还想着圈钱下一部呢?

这种伪文艺青年,还以为自己对阿加莎有独到理解,我感觉他脑海里面除了所有人line up的场景一片纯白,求求你票房扑街,别再秀了。

 2 ) 凌晨两点,开始一场审判:附人物简谱

不全的全家福了。

周末看了《东方快车谋杀案》,说实话,有点失望。

虽然故事主线尊重原著,但包厢分配和人物性格上都与原著略有差别。

首先,在包厢分配问题上,结合原著中所有人物的证词,能轻松还原“凶手”的运动轨迹;其次,原著中经典的一审,二查,三诈,在电影里也生生地合并成几幕片段;最后,人物性格可以与原著不符,但是在揭秘前后的人物反差,让我着实失望了一把。

如果不是看过原著,我应该是看不懂这部电影的。

这个故事开始于伊斯坦布尔开往伦敦的东方快车上。接下来你需要牢记这段话:

“这伙人很有趣,他们属于不同的阶级,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年龄。这些互不相识的人,相聚在一起。他们睡、吃在同一个车顶下,他们彼此都不能离开。而三天一过,他们又都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因为它会贯穿至尾。

无论原著还是影片中,出场人物许多。我将按小说中的包厢分配,结合电影角色梳理人物关系简谱。

一号(头等包厢)

波洛先生,比利时人,著名侦探。

本打算在伊斯坦布尔逗留三天的波洛,因故提前出现在这辆快车上。

琳达·阿登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原著中波洛因订不到铺位,第一晚在“没赶上车的”的七号铺度过,和六号铺的麦克昆同屋。第二晚在朋友布克先生的强烈要求下,搬到了一号包厢。

原著中的波洛,不同于福尔摩斯,他更像是狼人杀里的预言家。在小说的开头,他在托凯琳旅馆收到的电报,就点出了他的身份,“你在凯斯纳案中预言的发展线索意外出现请即回。”

原著中还有无数个论据,证实他的预言并非凭空想象。

在两个无法确定身份的人中,他会根据二人的行为展开联想,想象他们的身份嫁接,排除掉不可能的,剩下的就是可能。

原著中,他把一审、二查中获得的细枝末节在大脑里飞速串联,制造一条无懈可击的事故链。

而电影中,除了俊俏的胡子和完美的平衡主义外,波洛的行动和语言上已经偏离了原著,比如影片开场高调的案件剖析,和东方快车的车顶漫步,有点出戏。

二号(头等包厢)

雷切特,死者。

雷切特被发现在包厢内遇刺身亡,身中12刀。这个数字就是接下来审判的开始。

雷切特,原名凯塞梯(小说中叫法)。阿姆斯特朗案件的主谋,绑架、谋杀了阿姆斯特朗上校的女儿黛西。他的所作所为是一切悲剧的开始。他瓦解了一个家庭,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原著中形容他是“关在人的躯体里的野兽。”

他有一副慈善家的和蔼外表,但眉宇间露出一种奇怪的恶意,而且在他的目光中有一种反常的紧张神情。

电影中我就认识这一位扮演者,德普大叔。这小鹿般的眼神,吓死喵了……

三号(头等包厢)

哈伯德太太,美国人。

原著中的哈伯德太太,行李简单,穿着朴素,话唠,总是把“因为我的女儿说了”“我的女儿要是知道我受了这样的委屈”挂在嘴边。

她住在雷切特的隔壁。原著中,她的表现为这场策划已久的谋杀增色不少。当波洛点出她的真实身份,美国著名悲剧演员琳达·阿登、死去黛西的外婆时,她敛去所有演技,声音也由以往的尖锐变得柔和而深沉。

但是在影片的最后审判中,为了把哈伯德太太和琳达·阿登分离,她做出一系列动作,她用左手脱下假发和礼帽,接着再用手拨弄她深棕色的头发……

但哈伯德太太的扮演者实在太美太有气质了,电影中的反差,反倒不如原著中读来的强烈。

四、五号(二等包厢)

四号马斯特曼,雷切特的英国仆人,原是阿姆斯特朗上校的勤务兵。

五号安东尼奥,美籍意大利人。原著中是福特汽车一名小小的销售人员,电影中小有成就,经营一家汽车连锁公司,原是阿姆斯特朗家庭的司机。

二人同住一个包厢,也成为对方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原著中对安东尼奥的描写不是很多,能对上号实属不易。

六、七号(二等包厢)

六号麦克昆,美国人,雷切特的秘书兼翻译官。

七号哈里斯,美国人,一个不存在的人。

在原著中,为方便行事,故意制造的满员假象,却被波洛的临时决定打破。

八、九号(二等包厢)

八号施密德,德国人,十四号公爵夫人的仆人,本是阿姆斯特朗家庭的厨师。

九号是空铺。

原著中波洛在选择铺位时,之所以没有选择九号,就是因为与女性同住恐有不便。

十、十一号(二等包厢)

十号奥尔逊太太,瑞典人,电影中的身份是传教士。

原著中是阿姆斯特丹家庭的护士,也照顾黛西的日常,影片中介绍为家庭管家。

十一号玛丽·贝德汉,英国人,原是黛西·阿姆斯特丹的家庭教师,原著中波洛眼中的睿智女性。

她搁置爱情,只为复仇而出现,理智的策划这一切。

十二号(头等包厢)

安德烈伯爵夫人,匈牙利人,死去黛西的小姨。

原著中她穿着紧身短小的黑色上装和裙子,戴着一顶时髦的小小黑色无边帽。她还有一张美丽的、看上去象外国人的脸蛋,灰白色的皮肤,褐色的大眼睛,乌亮发黑的头发。波洛形容她,“委实讨人喜欢,很漂亮。”

原著中,在波洛揭露护照上油迹所掩盖的真相时,安德烈伯爵夫人的声音变了,温柔小意变得清楚锋利。

但是在影片中,美貌过后,就只剩下满屏的尴尬了。

十三号(头等包厢)

安德烈伯爵,匈牙利人,拥有外交护照,爱妻护妻,暴怒体质。演员很帅,就是演技很怪。

十四号(头等包厢)

公爵夫人,俄国人,有钱,有社会地位。她是黛西的母亲——阿姆斯特朗太太的教母。

原著中布克先生形容她“丑得简直叫人恶心,可她还要使自己引人注目。”

十五号(头等包厢)

原著中的阿巴斯诺上校,是阿姆斯特朗上校的朋友。在影片中是一位黑人医生,与玛丽·贝德汉相爱,却被这场复仇,止步于婚姻殿堂之外。

她在等,他也在等。

十六号(头等包厢)

哈特曼,美国人。

原著里是打字机带的推销员,因为公司报销,所以出行都订头等包厢。后来承认自己其实是位侦探,受雇主雷切特委托,保护他的生命安全。

在影片中则由推销员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教授,赶去参加一场会议。后因为口语发音问题,被波洛拆穿,才承认自己是一名侦探。

波洛在书中推测,他曾经与法国姑娘恋爱过,才会加入到此次审判当中,这位法国姑娘将在下面介绍。

局外人?局中人?

米歇尔,该节车厢的列车员,法国人。

原著中是在阿姆斯特朗案件审理中,蒙冤自杀的仆人,法国姑娘的父亲,影片中改为弟弟。

以上就是人物简谱,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PS:为什么雷切特被戳了12刀?

原著中阿巴斯诺特上校说过,“一个陪审团由十二个人组成,雷切特逃过了美国的裁决,却逃不过十三个人的审判。”

他们这样一伙不寻常的人,在一年中旅行的淡季,同乘东方快车。表面上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竟能为对方提供不在场证明。看似偶然,却又极其不合乎情理。

“那就只剩下一种解释,”波洛说,“你们所有人,都有嫌疑。但是,凶手是十三个人,而不是十二个人,这么多人中,只有一个是无罪的。这个人是谁呢?”

看过电影,我反倒更喜欢原著里的波洛,行事低调,屁事又多。

最后致敬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你的存在,让世界看到了另一种风格的侦探小说,理性之外的人性光芒。

 3 ) 一部大家都知谁是凶手的侦探片有什么好一看再看?

有三类电影大概最难拍,最有争议也噱头最大:还没死的伟人的传记,众说纷纭又各执己见的历史转折大事件,众人皆知谜底的侦探片。比这些更难一点的大概就是翻拍一部无论卡司还是口碑都已经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的众人皆知谜底的侦探片。因为打不出侦探片最夺眼球的悬念牌不说,拍的尊重经典会被说新瓶装旧酒,稍加改动则会被说,哼,我心目中腆着肚子慢条斯理的波罗才不是一只身手矫健武力值max的雪纳瑞。总之这样的翻拍如何看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看完这一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后不禁引发了我的两个思考,首先,为什么知道谜底的侦探片还会被影片营造出来的悬疑节奏带的热血沸腾?其次,我们是期待阿婆的故事本身,还是期待不同年代对同一个故事不同表述方式的可能性?

至于我们都知道谁是凶手是谁还要买票去影院看腆着肚子的小胡子老头抖聪明抓凶手这件事,我认为最能说明的无疑是阿婆作品本身的魅力,阿婆让原本谜底最为吸引人的侦探故事变得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我记得网上有一个关于侦探小说的段子,在别人没看完的侦探漫画上把凶手圈出来并且标注这个人就是凶手对看漫画的人而言是一剂绝杀,知道了谜底剩下的大半本漫画就成了废纸般的存在。但《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样的作品即使在电影海报上印上“波罗智斗十二杀手”也不会降低任何你对它的期待。好的侦探小说能够跳出侦探题材对它本身的束缚而成为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这一点在很多艺术领域都适用,比如很多歌手会去翻唱同一首经典的老歌,很多画家会去表现同一个经典的旧题材,因为能称之为经典就是内容本身足够好,所以如果是能够驾驭经典的好艺术家,在嚼别人嚼过的馒头时也能吃出自己的味道。在伟大的故事和伟大的导演以及伟大的演员三者合而为一时,吸引我们的应该说是一种新的化学反应,不会出错的菜谱换一个人做菜会是什么味?创造菜谱的人本身固然足够好,可作家与导演同为艺术家,如果只是做到只是100%还原而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润色那和抄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作为观众而言我不如翻开小说再重温一遍原作好了,能够在菜谱基础上加入新料或者大胆使用自己的烹饪方法才是期待品菜的人对每一版改编抱有的期待。
肯尼斯对这个大家都熟悉也都期待的故事所做出的自己的表述可能性超出了我的想象,改动带来的惊喜对情绪的牵动力弥补了一些先知道谜底的失落感。毕竟电影是一种团队工作,对于翻拍经典电影,我们所期待的不仅仅是导演,也是演员,这部电影对于演员来说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角色本身,谜底对于大众来说了然于心,这种情况下还要靠演技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就已经很不容易。但更难的是如何超越经典,毕竟曾经的版本巨星云集,而且是那种已经化为不朽的巨星。看过电影以后感觉没有人跳戏,也没有人特别突兀,这也许就是翻拍经典的最好状态,在一幅和谐的众生相里每个人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演绎,巨星或初尝大屏幕的新人都完美match角色并且没有被别的角色削弱自己的特点,这无疑是这个侦探故事多人物设定所要追求的一种平衡状态。
这个版本的波罗可以说是所有版本里最不像波罗的波罗,一开始看的时候我是很不适应的,因为这和我一开始决定走影院的期题材故事致敬,如果给文学作品中的侦探排个名次,有两位不分一二,波罗和福尔摩斯。侦探题材小说被可视化最华丽最有气氛的无疑是《东方快车谋杀案》,新东方这个版本的改编更像把两位最伟大的侦探融一个最伟大的故事里,即使与原著出入较大,但不得不说也是做到了独一无二的致敬,毕竟电影的名字是《东方快车谋杀案》不是《大侦探波罗》,在经典剧情中看到两个经典人物结合的大胆改编,接受或不接受带来的脑洞冲击都是很惊喜的。
影片中一些细节的设定我个人非常喜欢,不说大家都注意到的长镜头什么的,其实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是火车被雪崩逼停在一座木头搭建的桥上这一点。与其说结尾最后的晚餐极具舞台感,这个设定更有戏剧的张力,十二位凶手的人生在和阿姆斯特朗事件的凶手发生交织前就如同这辆奢华的火车一样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光明,充满动力。可凶手的出现如同突如其来的雪崩让火车出了轨,所有人原本美好的生活在那一瞬间都停滞了,每个人的灵魂都因此变得千疮百孔。火车停在一座木头横竖相间搭成的木桥上,在这里命案发生,在这里所有人的人生再次交织在一起,在这里无数漏洞百出的谎言编制出一个怎么看都古怪的案情摆在大侦探面前。车下满是漏洞的桥,车里十二个千疮百孔的灵魂以及车上满是漏洞的故事一起支撑着画面,不得不说场景设定的完美。此外对于每个人的审讯都选择了和每个人身份以及人物感觉很配合的场景,这一点让观感非常愉悦。比如说审问英国女教师就在火车外的雪地上,审问俄国公主就在极尽奢华的车厢里。

还有一个镜头我个人觉得象征意味十足的是波罗刚宣布商人死,说接下来要审问大家的时候。一个镜头横向扫过,被镜头扫过的众人因为镜子的折射都出现了两张脸,预示着每个坐在这里的人都带着两重身份。和这里运用手法相似的是黑白片讲述商人被杀害的那一段,仰拍让每个人的脸以最狰狞的方式投射在镜头上,天花板上映着每个人比脸更狰狞的影子,这一幕是整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幕。老版在这一个剧情的处理上显得更保守,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刺上一刀,我个人觉得新版这种每个人泄愤式的捅刀子更符合当时的情境,每个人拖着自己长长的影子仿佛拖着自己跌入黑暗的第二人生一般。还有一处我个人觉得处理的很聪明的地方是刚刚发现死者时,导演采用上帝视角,这让整个电影的戏剧感提升不少,但这里我要说的是在这里一直没有打开门进去让观众也看到死者,这是一种很好的吊胃口方式,仿佛在说你们反正都知道他被捅十二刀死了,观众都急切的伸长脖子等着看惨死的德普。当然每一处都强迫症般设置精确的场景也有一处我非常不喜欢的,就是死者死亡那天晚上给了准备睡觉的波罗好多特写,刚上火车那一夜他睡觉明明带着胡子套,这一夜就没有戴,这种疏忽让强迫症感这么强的电影显得有些不舒服了。
新东方里医生作为黑人演员在片中被提及很多次身份在那个时代的特殊性,这种象征身份类型的小细节也出现在电影开头的案件中穿得起靴子的军官以及伪装成教授的警察提到的犹太人话题等等,我也还蛮喜欢这些小细节,从人物不经意的对话把一个封闭在火车中的故事融入时代背景会给人更为宏观的观感,让人觉得不仅仅是在看一部火车中发生的凶杀案,而是感觉在看那个年代那种社会发生的谋杀案。
很多人觉得最后的审判那一幕硬拗成最后的晚餐的画面太做作,拜托这电影从头到尾那样的妆容,那样的台词,那样的场景摆设,那样的情境设定哪个不是舞台剧般的做作,它的基调就是这种做作啊,如果不最后作出一个最刻意的高潮,舞台剧般感觉的设定就会显得不温不火,特色就会丧失一大半吧。前面的每一幕都像一幅油画,最后这个明显就是要彻底定调啊,不拿出一张牛逼又有仪式感的长卷作品怎么行!

这里就不分析这案子最精彩的结尾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故事能千古流传就是创造了法与情的直面碰撞扔给一个强迫症晚期怎么选这种梗,结局上导演当然是尊重原作最经典的设定没有作出什么幺蛾子,不过有一点比起老版我更喜欢,就是波罗宣布结果以后没有直接给所有人一个群众特写,没有欢呼,没有长出一口气,只有波罗转身离开,火车渐渐远去一个一个扫过每个人站在窗口的脸,就像每个人单独亮相一样这里也仿佛舞台剧般给每个人谢幕,而波罗最终决定帮大家铲除挡住大家生活道路上的积雪,十二个人的生活从新走上轨道向远方驶去。

总之我们又重温了一遍阿婆伟大的作品,也又看到了另一种《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可能性。

Ps.胶片2D太舒爽了,还好不是什么高价找罪受的low3D,让画面走心而不是想着拿差体验掏观众腰包的2D电影再多些好嘛~

 4 ) 请导演搞清楚,这不是一部美国个人主义式的文艺作品。请至少尊重原作。

看完这部2017年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我感觉自己被喂屎了。

这不是一部经典的侦探推理电影,更像是一部披着侦探外衣的文艺片。

因为,我根本就没有看到任何推理的要素——正相反,我看到的是一个毛利小五郎式的傻侦探,理不清思绪,看不清迷雾,被自以为是的推断牵着走,甚至没有做过一次像样的推理,三次无理的大吼,两次推断错误,最后的晚餐看的我差点想直接离场。这真的是阿加莎笔下大名鼎鼎的【赫尔克里·波洛】吗?整个片子都透露出一股奇怪的福尔摩斯气息—— 根据陌生人外表的细节推断他们的身份职业,显示出自己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然而这种演绎法怎么在谋杀案中从来都没有使用过?)甚至为了满足【男主角】的表现欲,一个本该坐在座椅上活动自己的灰色细胞的老头,撬门,格斗,追逐,无所不能,开头还强行给他安排一个不存在的推理故事......啧......

 你确定这不是一个蹩脚的福尔摩斯闹剧现场?




因此,我个人更推荐对这部电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选择原著小说或者1974版本的电影。
(以下影评有严重剧透)

不考虑什么演技,画面,镜头之类的处理,我们只考虑故事的内容本身,我相信大家都同意,一部经典的作品,无论导演怎么进行艺术加工,对于故事本身的主线以及推理小说本身的逻辑,是不能乱改的。因为推理小说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如果你连推理情节和故事内容都改动了,那么你凭什么还能把这个故事叫做《东方快车谋杀案》?

那在此基础上,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逻辑吧。每一部堪称经典的推理小说,必然都有着严谨甚至是令人拍案叫绝的逻辑理论。
而这部电影,我可以说,没有。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大名鼎鼎的波洛先生无意间闯入了一个由12个人(或者说13个人)静心谋划的一场谋杀案中。这场谋杀案被限定在了一趟列车的头等舱内,而这件事最终由于【波洛先生的意外乘车】以及【列车遇到大雪没法按时到站】这两个情况而产生了极大的变数,而被波洛先生所侦破的故事。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1.缺乏事件的逻辑基点。

这个事件的核心是,来自天南地北看似各不相关的13个人,为了杀死5年前阿姆斯特朗惨案逃脱了法律制裁的凶手雷切特而一起乘上了东方快车,这13个人精心安排好了每个人的“伪证”,从而编造出了一个不存在的“凶手”,【这个凶手在A站上车,晚上杀了雷切特,在后半夜列车到站B站后,凶手下车离开了这列火车】。那么当第二天早晨发现尸体的时候,13个人就会向警方用串供的方式证明这样一个事件的存在——让警方相信“真正的凶手”已经不在火车上了。

但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意识到了,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在于,首先,因为波洛先生的出现,13个人职能将也在头等舱里的波洛先生当做他们的“目击证人”去演这场戏(这才有了影片中晚上吵醒波洛先生的敲门声,雷切特的声音以及穿红色睡袍跑步的人);然而紧接着意外发生了,因为大雪封路,没有办法使得剧本中“凶手杀完人以后在B站下车”的情况成立。那么,嫌疑犯就只能限定在这头等舱的13个人中(为什么不可能是其他车厢的乘客,在原著中也有严谨的论述)。

在这种情况下,13个人只好一个人为另一个人作伪证,每一个人都说着虚假的证词,提供着虚假的证物,隐瞒着一切和阿姆斯特朗家相关的信息。而推理的精彩就在于波洛先生剥茧抽丝,在一个一个的单独询问中,发现每个人逻辑的错误和在试探中发现每个人身份的漏洞最终推断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13个人,每个人都与当年的阿姆斯特朗有关,也都参与了凶杀案。

可以看出,电影中,虽然有这两段情节,却根本没有解释这两个因素的必要性,这也使得这场著名的推理,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逻辑基点。

我只想说,导演

麻烦你认真看看原著好吗?








2.推理情节的严重缺失。

影片中,波洛作为一个神探,却连续两次认错了凶手,这简直是我最不可以忍受的事情。因为,原著中,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之前,波洛先生都没有做出定论!这意味着他从未被那些看似轻而易举得来的线索所迷惑。

举个两个很简单的例子——

其一。原著中有特意强调每个人的包厢位置,也有将整个时间线进行整理说明——当然是通过波洛先生的视角。也就是说,读者和波洛先生拥有同样的信息去做出推断。必须要说明的是,包厢位置,和时间线,是的,时间线,这一点非常重要。小说中,甚至1974版的影片中,都对这一点做了详细的说明,包厢位置的不同将影响每个人对事件描述的真实性以及每个人的证词是否有虚假——波洛先生听到的声音是几点,波洛先生看到的那个穿猩红色睡衣的人是谁,波洛先生听到的那句法语到底是谁说的?(是的,那句“我没事的”法语不可能是雷切特先生说的,因为他不会法语,这和那个故意被弄坏的表,放在现场的手帕和烟斗一样,都是故意误导波洛的线索,而在影片中,这些线索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只字未提。)

其二。原著中专门有一章叫做“十个问题”

1.有字母H的手帕。是谁的?

2.烟斗是阿巴斯诺特上校丢的,还是其他人的?

3.穿猩红色睡衣的是谁?

4.假扮成列车员的那个男人或女人是谁?

5.为什么手表指针指向一点一刻?

6.谋杀发生在那个时间吗?

7.是更早?

8.还是晚一些?

9.我们能确定,杀死雷切特的不止一人吗?

10.他身上的多出刀伤还有别的解释吗?

这是这个事件中段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波洛先生理清楚事情发生以后的推论开始。而在影片中,这十个问题居然在波洛先生认为玛丽是凶手的时候说了出来——你他妈问题都没回答,你怎么好意思确定别人是凶手的?谁给你的勇气?!就因为你既是导演又是主演吗?



整部电影,删减了大段大段的推理情节,删掉了大段对现场线索的分析和猜测,没有提到任何有连续性的推论-验证-推翻;一段简单的线索分析+打斗就能过掉一段精彩的剧情,甚至连单独询问,都没有显现出波洛最机智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面——

比如推断女佣人是不是阿姆斯特朗家的厨娘时——“我给她设了一个套——她上当了。我说,我知道她是个好厨娘。她回答说:‘是的。所有的女主人都这样说。‘ 然而,加入你被雇佣做女佣人,你的主人将很少有机会知道,你是否是个诚挚的厨娘。”


那么这部影片最后留下的是什么?是波洛的挣扎,波洛的独角戏,波洛对人性的探讨,波洛的大彻大悟,波洛的心灵升华。

WTF?

我在看东方快车访谈录?










3.最精彩的地方变成了最恶心的地方。

我们先不说人物刻画的硬伤,伯爵和伯爵夫人是有心理疾病还是有暴躁症?一个疯狂嗑药,一个一言不合就像狂犬一样只会打人。

哈巴特太太是一个风骚迷人的老女郎?开场就把我惊着了,意思是还得出来点香艳的场景才有人看?

波洛跟个痴情老男孩儿一样,拿着心上人的照片念念不忘等等.......

我们现在都不说这些人物硬伤了。

只说最后一段。

在这部小说中,精彩的推理,严谨的逻辑,意想不到的事件真相,其实都不如最后这一段升华的到位,我认为也正是最后波洛给出的那“两个选择”,才使得这个作品成为了永远没法超越的经典,而这个人物,也在第一次读阿加莎作品的我的眼中,鲜活立体了起来。

应该说,事件的真相是对人性的一种拷问,更是对法律和公正的一种全新的审视。

这13个人有罪吗?法律上讲,当然有。雷切特有罪吗?当然有。那他为什么还活着?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审判了他的死刑,宣扬的却是这个世界的正义。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可以逃避内心的问责。

但波洛巧妙的做到了云淡风轻。

电影里....



直接引用豆瓣phoebe 写的影评——



波洛的魅力就在于他浮夸做作的举止、客套啰嗦的谈吐。那种滑稽自恋的外表和智慧温情的内心之间的巨大对比,把这些都抛弃掉,那还是波洛吗?当最后波洛威风凛凛、长大衣雪中飘舞、声嘶力竭地质问凶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完全崩溃的,这根本就是一个假的波洛!原著的结尾是波洛轻描淡写地提出了两种结论,然后请同伴选一种。同伴会意地选了错误的一种结论,不动声色地放过了所有人。这种含蓄而温情的英式作风,真的比改编版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电影里波洛走向《最后的晚餐》的画面,确实很有艺术感,但是,你这是在拍文艺片吗?

不是的,兄弟。

你是在拍悬疑推理。

主角不是救世主,不需要背负什么命运,他在风雪中独自走向最后的晚餐,却声嘶力竭的谈什么自己内心的理性和秩序。

这是一个令人作呕的美式英雄。

这种导演,凭什么敢翻拍这么经典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5 ) 《东方快车谋杀案》就这样被谋杀了

文| 谢谢你们的鱼

我个人非常热爱阅读推理小说和推理相关的影视剧,而这一爱好源自于小时候那部经典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对我的启蒙,记得当年真的是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观看这部电影,顺便也就彻底迷上了一个叫波洛的比利时侦探,这个风趣幽默、巧舌如簧、矮矮胖胖的侦探在我心上的地位真的不知道比福尔摩斯高出多少。

也就是出于对于这个侦探的喜爱,我逐渐接触到了阿加莎的小说,从《无人生还》、《罗杰疑案》到《ABC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等等,推理女王的小说几乎可以说是部部精彩,即使现在读来依然惊世骇俗,而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然还是波洛。不过非常可惜的就是除了英国一直在拍摄大侦探波洛的剧集以外,你真的很少能找到近20年有关这个角色的电影作品。

不过,即使这样,当《东方快车谋杀案》确定制作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我也没有很强的兴奋感,因为除了《罗杰疑案》之外,这可能是阿婆最难拍摄的小说作品了,众多的人物,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还有关于列车房间和时间的大量推理内容,这些对于一个影院观众来说难免产生巨大的观影压力。

1974年,西德尼吕美特的翻拍版其实本人就不是特别喜欢,虽然还算忠于原著,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完成文学到影像的转换,而结局揭秘的段落远远没有《尼罗河上的惨案》以及《阳光下的罪恶》来的畅快淋漓。

反倒是2010年英国剧集中的90分钟版本带给我了一次饱满的情感体验,结尾部分的演技大爆发和原著以外的原创部分都让人非常惊喜,你在观看的时候很难不被最后的段落打动。而某种程度上,大卫苏切特版的波洛才是最完美的波洛。

新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怎么说呢,就是如果你觉得2015年三谷幸喜编剧的日本版是一个闹剧的话,新版绝对是一个史诗级别的闹剧,你仿佛并不是在看一部大师级推理小说改编的电影,而是一期毫无角色火花的《明星大侦探》。

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部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存在必要的翻拍电影,它就像去年的《宾虚》,你既看不到当代人对于过去故事的全新理解,也看不到对于原著的尊重,更看不到一部电影应该承载的观赏性。

导演肯尼斯布拉纳非常自恋和自负地把一副好牌丢进了阴沟里面,让人严重怀疑这个人是不是特别讨厌阿加莎的小说和波洛。

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部从剧作、表现形式、视觉风格、角色塑造都非常失败的改编电影,而罪魁祸首还是那个不断给自己加戏的导演兼主演肯尼斯布拉纳。再几乎所有的关于波洛的小说中,波洛虽然是故事中戏份最多的人,但是他并不是真正的主角,他是我们读者眼睛,他是故事的线索人物,他的出现不是为了抢其他角色的风头,在这一点上,1974年和2010年的版本都很好地尊重了这一点。

但是我们伟大的肯尼斯布拉纳完全不想尊重这一点,他希望整个故事的线索人物、戏份最多的人、主角都是自己,他给了自己一个超长并且没有意义的前戏,然后在侦破过程中不断压缩着其他人的戏份,片中大量展现其强迫症的一面的情节更是对于故事本身毫无作用。

其实,对于肯尼斯布拉纳来说,这就是属于他的个人秀,连福尔摩斯都不敢这么戏霸的个人秀。

不过,最让人气愤的还是,他演的那个角色根本就不是波洛,可能是老年柯南,可能是英国版御手洗洁,可能是胡子滑稽版的低配福尔摩斯,但是绝对不是我们伟大的比利时侦探波洛。

肯尼斯对于波洛的演绎可以说是很荒谬了,从那超长鼻毛冒充的胡子到毫无特色的表演细节,都完全看不到波洛的影子,甚至还比不上日本版中那过于装腔作势的野村万斋。波洛是一个时常被人认作是法国人的比利时小老头,而肯尼斯的表演完全就是在呈现一个装逼成瘾的处女座英国中年男子。

你连角色都演绎不好居然还有脸在访谈中说自己对原著多么了解,鬼才相信呢好吗!

然后,影片另一个相当可笑的地方就是那种既不像舞台剧也不像电影的表现形式,每一次要展现角色情绪的时候,镜头的移动总是会留出一个仿佛演员在等导演说action的气口,感觉就像是舞台剧演员在等待舞台的追光出现一样。这样的“请开始你的表演”的段落充斥着全片,显得愚蠢至极。

而导演仿佛是完全不懂列车的镜头应该怎么调度一样,放上了大段大段的俯拍镜头,让观众连配角都没有记清楚的情况下看着一群人用头顶演戏,拉斯冯提尔在《狗镇》中都不敢这么玩好吗!

最可笑的还是导演自恋的同时流露出来了相当的不自信,于是我们看到了从头到尾毫无存在必要的CG镜头,毫无处理必要的雪崩场景,莫名其妙的追逐戏份还有反复出现的甜腻的煽情配乐,这一切并没有在娱乐性上有什么加分,而是显得影片更加的支离破碎,思维混乱。

当然,以上那些都谈不上失望,因为我原本也没有期待太多,影片真正让人失望的是根本没有被导演拍出来的群戏。之前本片的宣传的时候就提过这是一个累计有几十个重要电影奖项的演员团队,每个人单拎出来都是可以单打独斗的实力派,但是影片最终呈现的只有他们之间的尴尬而已,可以在一部电影中浪费这么好的顶级演员阵容,除了乔治克鲁尼当年的《古迹卫士》就是本片了吧。

哦,对了,你们期待的强尼德普一如既往得糟糕,没想到这一次出现了不到10分钟依然贡献了这么阴阳怪气毫无情绪可言的表演,看来被下的降头还是没有被去掉,要不要去《演员的诞生》和刘烨切磋一下?

总之,本片是一部你完全没有观看必要的改编电影,如果你喜欢以往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视作品,喜欢阿婆的小说,喜欢大侦探波洛的人物形象,请当这部电影并不存在,谢谢!

· THE END · 这是“不散”的 第 505 期 文章,酱油德普。

本文原创首发于:不散微信公众号(ID:busan-movie),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6 ) 一部大型的同人电影,由猩猩在打印机旁敲出的剧本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导演压根就没看过原著,然后拍了部大型的同人片。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我看得第一部侦探小说。因为这部小说,我才喜欢上了侦探小说。 这也是特别的一部侦探小说。波洛在书中告诉我们“一般都是12个人,只有一个凶手。而这里,却是十二个人,只有一个无辜者。” 这部小说的精髓是什么?12个普通人,为了正义,杀死一头野兽。他们并非穷凶恶极,并非杀人不眨眼。仅仅是为了正义得到伸张,为了和小黛西一样的孩子。所以他们亲手杀死野兽。 同时,也因为他们是普通人,所以,他们并没有指派某一个人去杀死野兽。他们“在黑暗中,一个接一个通过哈伯德太太的房间,捅了雷切特。”没有人知道是哪一刀致雷切特于死地,没有人知道谁是刽子手,没有人会因为杀死野兽而心理上有负担。 当列车停下,他们会下车,消失在人海。就普通他们本来一样。 这是原著的精髓。他们是普通人。被迫组织起来,去杀死野兽。他们不知道谁杀死了雷切特。他们无需为野兽的死亡负责。 我一共看过两个版本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很遗憾,杀人都拍得不好。 上一部是哈伯德太太点了盏蓝色的灯,看着一个个人进入车厢,捅雷切特。他们是普通人啊,是守法公民!每人进去捅雷切特一刀就是为了大家都不知道是谁杀死的他。哈伯德太太怎么会盯着! 这一部就近乎胡扯了。一群人一起进去杀死雷切特。 苍天啊!我们先不说这些守法公民为啥能杀人那么娴熟——雷切特在这里是tm醒着的——那个火车包间能挤进如那么多人吗?麦昆因还那么胖! 麦昆因,原著说他是个“讨人喜欢的小伙子”。这一部里他比我还胖。我就够讨人厌了,导演还安排他酗酒。 酗酒不说,还安排他做假账。原著里每新出一个疑点,都是为了洗白某个人,胖波洛怀疑到那个“小个子,黑脸膛,说话像女人”的人身上。这下好了,麦昆因做假账了,所有疑点立刻指向他。 去掉了希腊大夫,把他和英国上校合二为一。这个改编就更糟糕了。 原文反复出现过“陪审团有12个人,车上有12位旅客。”为什么?雷切特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那12个守法公民要让他接受制裁。他们组成了陪审团,他们认定雷切特有罪。 而原著的结尾,其实希腊大夫和鲍克先生也是临时组成了陪审团,波洛只是法官。当他问向陪审团时“无罪,法官大人。” 把希腊医生去掉,只剩鲍克一人,就成了经典的侦探和助手的套路了。 最要命的就是哈伯德太太。在原著里,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一位矮胖,略微可笑的美国慈母”然而也是因为她的手提包漏了陷。 她反复的给人看“我的女儿”和“两个丑得要死的孩子。”“我的外孙,他们不可爱吗?”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她的女儿,和两个外孙,因为雷切特全部身亡! 把这个情节改了,哈伯德太太成了嫁过好几任丈夫,因为遗产有点小钱的半老徐娘,这编剧大概是大猩猩在打字机旁胡乱敲的! 至于其他的人物,懒得说了,反正波洛都能让人拿枪打他,还有什么不可以?哦,有的,波洛有个女朋友,还把她的照片带在身边。世界上居然有这么扯蛋的事! 最后,所有人在隧道里,摆出了一个最后的晚餐那样的架势。或许有人会觉得好,但这tm是波洛,他才不会说教呢。他也不会传福音,他仅仅说了两种可能,听取陪审团的意见后,就“荣幸的告退了。” 下边是在看电影是打的字,本来想整理的,看完了太愤怒。无法整理。

我正在看! 这是什么?大型的同人电影吗?黑人从哪里来的?古板的英国上校成黑人了?还当了医生? 麦昆因,“讨人喜欢的小伙子”比我还胖,我就够讨人厌的了。 哈伯德太太,天哪,我看得上一版电影就把她改得够烂了,这版看来更烂。 正好看到波洛说“我不喜欢您那副尊容。”然而,波洛不会那样的神态说话。不会用那样突然深邃的眼神。他会彬彬有礼的说这么一句话。 穿丝绸龙睡衣的女人是消失在过道尽头,不是跑到过道尽头。波洛起来也是要时间的,那女人在门口等到波洛起床后再跑的吗? 电影把英国上校和希腊大夫给合二为一了。厉害 。 更厉害的是用了一分钟不到就检查完尸体,知道几点死的,还看到很多刀。 最最厉害的是原著中希腊大夫搞婚外恋,英国上校则是非常忠诚。 比较奇怪的是当时我看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我看得第一本侦探小说)当时我就认为希腊大夫是黑人(对他描写是皮肤黝黑),这里倒是和我想象中的人物一致。 波洛还爬到列车上,列车旁边是万丈深渊。这一定是大力神,不是那位有着小小的灰色细胞的人。 我一个人的亲娘啊!那烧剩的碎片是凶手真的想销毁的。被小心烧毁(因为会暴露他们),你们见过剩下巴掌大那么一块的吗? 瑞典女人长得不像绵羊。 俄国公爵夫人,这里说是什么公主。她是挑剔,不是找茬。拍成尼罗河上的惨案了这是。 在雪地里喝咖啡,波洛先生对咖啡温度有特殊的要求,他永远不会去雪地喝咖啡。 真tm惊喜不断,黑人医生开枪打人了。这个导演到底有没有看过原著?

 短评

一集柯南 都比這個精彩得多!

6分钟前
  • Yome
  • 还行

众筹不让导演拍《尼罗河惨案》能成么?

11分钟前
  • frozenmoon
  • 较差

事实证明,演技好也拯救不了自恋型自导自演各种加戏。风光浓浓的CGI痕迹,反倒让整体非常廉价。至于那个被各种吹的最后的晚餐的构图,只想说当年的条件Lumet都敢挑战局促空间里的群戏,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就是让人看到Lumet多牛吧

15分钟前
  • \t^h/
  • 较差

1.据并不可靠的消息,当年导演请约翰尼·德普演《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德普听说有“床戏”,连剧本都没看就答应了。2.下次你还是坐船吧,坐船可以活五集,坐火车只能活半集。

18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强尼戴普死了以后我就睡着了

21分钟前
  • Eat Oranges
  • 还行

我一直以为是Johnny Depp 演波洛……

26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很好看啊,画面很美,配乐很赞,差点看哭是我泪点太低吗……

27分钟前
  • 师诗尸
  • 推荐

一定要问三遍的是:为什么不让Depp演Poirot!为什么不让Depp演Poirot!为什么不让Depp演Poirot!

30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第一次看70mm放映,可惜演员之间没啥化学反应,表演都压着,为低调奢华而减小表演尺度,实际上并不细腻反而大家自己都摸不着头脑,几段有爆点的也都压在了导演饰演的男主角身上,然而此君一咆哮就穿越到了莎士比亚剧场……

35分钟前
  • 影呆
  • 较差

太平庸了 德普在海报最大纯属骗钱

38分钟前
  • 羚羊的灵魂
  • 还行

前版我看过五遍以上,剧情滚瓜烂熟,然而这版真的完胜!画面随意截皆可成画,外景更如油画一般。氛围渲染简直不要太棒,整个人都哭得停不下来。画面和故事深度都到位了。而且在尊重原著人设的基础上强调了波洛设定的一些小细节,为主旨服务的同时又不失原著本身带的小幽默感。可以打满分!竭力推荐!!

41分钟前
  • 沐溪
  • 力荐

结尾完全意外地感动到唾泣,更加意外地随着片尾音乐哭到不愿起身。这一刻完全体会到了导演说的,对错之间的中间地带,该怎么去面对,波洛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答案。而那些受过伤害饱经折磨的人该如何发声,则是这个80多年前的故事在今天的意义。米歇尔最后的演技无可挑剔。

46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推荐

虽然很多bug但是最后一幕节目最后的晚餐看到cry

51分钟前
  • 小宝君
  • 推荐

非常典型的KBTC风格,几幕黑白镜头很有罗密欧与茱丽叶的调调,所以其实并不算原汁原味的改编,说是“作者电影”更恰如其分。审讯戏的平行剪辑太出彩,高潮段落酷似《最后的晚餐》的构图一出,惊起我一身鸡皮疙瘩。肯爷或许不是最好的storyteller,但不可否认他是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

56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仿效《最后的晚餐》那一幕构图的高潮戏真美

60分钟前
  • 鹿菏
  • 推荐

根据经典电影翻拍,整体不错,推理性很强,就是德普死的早了点儿

1小时前
  • A天涯任我行
  • 推荐

看得昏昏欲睡,没有想得那么好。然后下一部尼罗河惨案🌚

1小时前
  • 几根佩毛
  • 还行

以前没看过原作也没看过其他改编,看这个主要感想是“原来这就是ptsd互助小组外出团建”……

1小时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还行

《尼罗河上的惨案》超长预告片,一次中庸却有趣的改编,结局毫不意外泪点还是被击中,用自己的方式找回正义时的大快人心,真凶揭晓时的怅然若失,连同摄影配乐都值得玩味,肯爵舞台剧功底尽显,大侦探波洛是最可爱的强迫症,比利时口音很喜感,群戏不及老版,感叹Michelle Pfeiffer美人依旧爆发力惊人

1小时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肯尼思布拉纳结尾的那段长对白,真是演技大爆发时刻,非常动人,米歇尔菲佛接下来那场也很出色。也是因为这两场戏,让我对整部影片的观感都改观了很多。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