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正片

主演:周星驰,吴孟达,朱茵,蔡少芬,蓝洁瑛,莫文蔚,罗家英,刘镇伟,陆树铭,李健仁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 / 中国大陆语言:粤语 / 汉语普通话年份:1995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1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2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3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4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5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6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13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14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15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16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17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18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19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大话西游》我只给一星

()
       不夸张的说,我是从小看大话西游长大的。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基本每一两年就要刷一遍。记得自己曾在作文里写过,“《大话西游》,看一遍是觉得莫名其妙,看两遍是觉得非常搞笑,看三遍、四遍以后,就会觉得深深的悲伤和无奈。直到看到第N遍之后,才会慢慢有一种坦然和释怀。“那篇作文的标题是,《永远抓不住的手》,主要是在唏嘘和感叹爱情和命运的无常。

       相信很多80、90后们懂我表达的意思,甚至会跟我有类似的感觉。就像当时看星爷接受采访时说的:“他爱她,她也爱他,这种故事拍出来没什么好看的;就必须要她爱他,他不爱她,但他后来又爱她,她却不爱他了……这种纠结的故事才是大家喜欢的。“(原文记不清,基本是这个意思)

       可能是中二的时候觉得爱情大过天,又觉得自己好像能触摸到命运的无常变化,再加上那个年代精神文化产品的极度匮乏,很容易对《大话西游》寄托大量的认同,以及对星爷寄托崇拜与喜爱。

      但是长大这么多年,读了大学,看了更多的好电影,也进入了社会、有了深刻的社会体验,再回头来看《大话西游》——这部让我历来都毫不犹豫填在任何需要我填“你最爱的电影”的一栏的经典之作,我感觉非常犹豫。

       是的,我现在都还很爱那种大漠里黄沙缥缈的荒凉感,一听到《一生所爱》还是会莫名感动,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部片里、甚至包括星爷大多数经典片里,那种固化的大男子主义和刻板的性别观念,都像是贯穿在其内核中无法剥离的硬伤。

       本片的出场设定其实挺玛丽苏,只不过男女性别调换了一下,姑且称为男版玛丽苏吧:男主是平庸、普通的小角色,甚至有点猥琐和怯懦,偶然遇上了颜值高、能力强、牛逼哄哄的女主们(本片里是白晶晶和紫霞仙子,《喜剧之王》是莫文蔚和张柏芝),然后女主们就莫名其妙、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他(本片里是有一个“宿命”光环来合理化这一点,但大多数片,如《喜剧之王》《西游降魔》等,都没什么合理解释)。到这里都还和女版玛丽苏故事如出一辙,傻白甜的弱智女主,被高富帅完美人设的男主们爱上甚至争夺。

       然而,接下来男女版玛丽苏故事的走向就非常非常不一样了!!!敲黑板,这里是重点!!!

       女版玛丽苏故事再往下走,通常就是男主们争个你死我活,傻白甜痛苦抉择一下,最终选择了其中一个,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然大部分剧情里男主、女主们中至少一个会得点绝症、出点车祸什么的,但最终一般是以女主与真爱在一起为完美结局。

       而男版玛丽苏里,至尊宝在被紫霞仙子追求时,通常是选择主动面对个人命运中的冲突、不断实现个人成长,最终在生死轮回之后,回到大圣之躯,斩妖除魔、拯救世界,成就一个大写的人!而与紫霞仙子的感情,只能说是在成就伟业中一个大男人不得不牺牲和割断的小情愫,即使会挂念一生,也绝不会影响其从小人物逆袭成功变为伟大人物的历程。好像,必须要加上这点感情冲突,才更能成就男孩变为男人的故事,才更能凸显其事业的伟大意义。同样可类比《西游降魔》里文章和舒淇的感情。《喜剧之王》里差别也不大,只不过是在男主完成了个人成长后,也兼而收获了爱情。

       这就是区别:男版玛丽苏的情节是,无论有无爱情,个人的成长和逆袭才是最关键的,女主再优秀也是必须要臣服在男生之下、一心只想嫁给男主为他生猴子,女主当然越完美越好,这就越能凸显男主的牛逼了;而女版玛丽苏的情节则是,自己一直傻白甜无所谓,不需要具备正常智商和生活技能,只要有优秀完美的男主爱自己的“单纯善良”就好,男主当然也是越完美越好,这样女主与他在一起就什么不用愁、不用担心了。

       其实男女版玛丽苏的内核还是一样的:男生最重要的是自我成长,女生最重要的是要有男生爱她。一个是主体,一个是客体。主体的价值是靠自我实现的,客体的价值则是被主体凝视、由主体赋予的。甚至,很多时候,主体还要靠(被迫)抛弃客体来反衬出其自我成长、成就伟业的痛苦和不易。

       感动了我这么多年的《大话西游》,不管是至尊宝离开紫霞仙子的无奈还是这种“无常命运”的捉弄,其实,都只不过是在附和男生自我实现之需要所造出来的梦。当然,电影的本质就是造梦,但是,在这样的梦里,女性不过是被物化的客体、刻板化的“只要男主爱我我就此生无怨”的衬托形象。
包括《美人鱼》,也不过是已经“成功”了的男人对回归质朴、纯真生活的需求,也是男人更高层自我实现之梦,妖娆性感的女人和纯洁天真的女人都是这个梦里起不同作用的道具而已。

       在星爷的大部分片里、在那个年代的港片里、甚至是在现在的几乎所有国产片里(比如《夏洛特烦恼》),没有人赋予女性角色真正的内心体验,她们只要足够美或足够丑(凝视的需要)、足够强势优秀或足够单纯弱智(剧情发展的需要,用以反衬男性)、所有的期望都是“与男主相爱且永不分离”,这就已经完全足够了——这就是大部分电影的潜在性别认知,包括很多欧美的传统英雄主义电影。而近年来很多国产影视作品出现了刻板的“女强人”形象,则一般是作为被批判或被反衬的形象,通常是以让女强人明白“找个男人爱自己”是自己人生唯一的意义而作为价值导向的。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如果你在观看这些影视作品中没有一点点别扭或不适,那么反过来想,如果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事业有成、有魅力也有趣的男性(比如《西游降魔》里的舒淇是男性),当他遇到一个普通人设的女性(比如文章是女性),突然人生目标就变为只想娶这个女性、每天照顾她、照顾她生的孩子、照顾家庭,而这个普通女性却绝不同意,最终自发图强、变得比这个男性牛逼很多、事业更加厉害、甚至拯救了世界……你看到这样的电影还会觉得正常吗??相信大多数人会感到别扭。

       我不想提“男女还是不平等”这种大概念,也不想讨论“刻板的性别印象”和“社会性别分工”究竟是不是社会文化建构出来的这种宏大论题。

       只想在这部超级高分典型星爷经典玛丽苏电影的观后感中,发出一点点不同的声音。为了紫霞仙子未完成的自我和更高远的人生理想,《大话西游》,我只给一星。

 2 ) 飞蛾就是这么傻

    在至尊宝的梦里,紫霞仙子说:“飞蛾明明知道前面是火堆,却还义无反顾的扑进去。”她笑一下,接着说:“飞蛾就是这么傻!”。除了那个”一万年“,你还记得这个片段吗?在爱面前,女人开始都是那前赴后继扑火的飞蛾,除了一头栽进自己的命运,别无他法,无能为力。

    男人们都说现在的女人太现实,没有物质条件就不结婚,而且永远要你爱她比她爱你多一些。其实他们不知道,女孩子真正学会珍惜并感恩生活,一定是从自己幻想的空中楼阁崩塌之后开始的。而又是谁呢?谁让我们知道,生活不是偶像剧,白马王子不会永远爱或只爱你一个。所以,现实又有什么过错呢?实实在在岁月静好的日子,才能给我们安全感。而爱情又是什么呢?几千年前的《诗经·氓》里,已经早早的告诫我们--”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无可说也。”(女子们啊,不要与男子沉溺于爱情,男子沉溺,他们还可以脱身抽离,女子一旦沉迷,就再也解脱不出来了。)

    一次看唐季礼的采访,那个时候的他正在宣传《神话》。当被问及为何起这样的片名时,他说到--“一个女人可以为爱情等候两千年,这是所有男人的梦想;一个男人可以为你挡风遮雨、豁出生命,这也是所有女人的梦想,这个故事对当代的男女观众而言,是个“神话”。”所谓神话,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经常或者根本不会发生的传奇。在这个什么都速食的年代,牵手和分手已经不再惊天动地,甚至再容易不过。感情在现实面前的不堪一击,使它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很多人都只是玩玩而已,更多的人学会了保护自己。如果身边有人像下面这些电影里那么痴情,我们已经习惯笑他/她傻。

    可是,为什么看电影的你泪流满面呢?--因为那是曾经的你自己吗?那个时侯的你,如此相信爱情!


    所谓雕刻时光,是说生活像把钝刀,锉平我们的触觉,而电影则是解毒的重药,它让人突然领悟到,我们的内心要比自己想像的敏感干净得多!《胭脂扣》里的如花,傻傻得等了五十年,因为和爱的人约定同生共死,所以变成游魂也要等待。而那个男人呢?苟且偷生的活着,没有担待起爱和誓言。第一次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哭得泣不成声,心脏被深深的刺痛,好久也没有恢复。为什么决绝勇敢的,永远是女人?而故事里的男主角,却总是怯懦得让人心寒绝望。乱世已经从容地化解了深刻,现在不会再有这样的失足,可以让人恨到千古,亦不会再有这样的回首,可以让人爱到百年。最可怕的是,你爱得那么真切,却发现他懦弱到让你心灰。你等得那么辛苦,却发现他陌生到让你心疼。看到偷生老去的十二少,如花把当年的胭脂扣还给了他,说了一句“我不再等了”,便转身而去,这一次,她没有回头。李心洁在《深海寻人》里也为爱殉了情,有人可能会觉得她傻。可我觉得,她一袭白衣走进大海的画面那么艺术。因为海的深处有等待的爱人,死亡也变得诗意起来。其实那些说着“谁没谁都能活”的人,并不是藐视爱情,只是还没有遇到,那个可以让他甘心为之殉情的人,因为实在太过罕见。如果遇到了,就算殉情,因为有最深的爱,那幸福也是无与伦比的。只是这种感情不是谁都能体会到,所以不能去了解。


    爱情对一个女人到底有多大的魔力,而女人能为爱付出的又是多少?即使这爱只是瞬间,即使这个人只是过客,即使自己知道这样的感情,永远没有结果。《甜蜜蜜》里的姑妈,用一辈子去怀念一段流星般的爱情,没有人相信她,只有她自己知道,一切都是真的。她坚持了一生的爱情,和照片上青春的容颜,一样让我们惊艳。很多人说《画皮》是一部关于“小三儿”的电影,周迅演的小唯的爱,是所有戏剧矛盾的核心。她是伤害了很多人,是道德批判的“反派”,但是当她最后为了救爱的那个男人而牺牲了自己的时候,看电影的人还会恨她吗?我们爱上一个人,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就算知道不该爱,这个人是不属于你的,这段关系是没有结果的。相遇的时间不对,太早或太晚注定了这爱只能是一个错误,但是遇见一个能爱的人,在这个世上已经不容易。如果说放就能放得下,说忘就能忘得掉,那还是爱吗?这种无奈的痛苦和理智的挣扎,是最折磨人的。对爱的人,即使明明知道是错,女人也无法拒绝和心软,只能听从自己心里的召唤,跟着感情前行,之前所有理智的努力,在爱面前,往往溃不成军。

    可是,爱又是什么呢?现在的我们真的知道吗?在朴素的生活面前,爱应该是一种承担和责任,是心甘情愿,是被认可,是快乐是温暖是勇气。如果这个男人真的爱你,他不会让你处于这样尴尬的位置上的。爱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恨不得让整个宇宙知道--我爱你,你也爱我,我们彼此相爱。

    很多人最初也是扑火的飞蛾,什么都愿意,什么都不管,荒唐的,愚蠢的。爱越浓烈,就越容易昏了头。没有人看好的他,没有人看好的爱情,自己还是宁可撞得头破血流不放手。什么叫有收有放不懂,只知道我爱他,我要付出我的所有。直到发现了,他不是这么爱我。更惨一点的,他不爱我。于是学会了要先想到自己,学会了不能全部付出,学会了勇往直前的时候,要回头看看有没有退路。学会了怀疑和猜忌,觉得不能傻乎乎的,在别人不够爱你的时候就一腔热血。学会了考虑,你们到底可以走多久多远。

    这样的成熟,其实也难过的。

    自己难过,因为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我,那只可以为爱不顾一切的飞蛾。如果可以,多么愿意谈场简单美好的恋爱,你爱我,我爱你,什么都不变,什么都相信。可是之前那火太烫太热,伤得太狠太重,不愿意再一次伤痕累累。是不是每个人都让一个人伤心,同时也被一个人伤了心?这爱情里的能量守恒,也注定了我们这辈子,也许只能做一次飞蛾。


    于是长大后的我们,可以笑着说--飞蛾就是这么傻。只是在望向天空的时候,会觉得寂寞和伤感,因为我们会想--曾经那个执着爱着一个人的女孩子,她到哪里去了呢?

 3 ) 我们所不能抗拒的只有爱与死

  199X年。小学。东北某矿区职工电影院。
  我跟很多小孩子挤在黑暗里看妖魔鬼怪。我们只是冲着孙悟空猪八戒来的。我不明白里面怎么会冒出来那么多女的跟孙悟空扯上瓜葛,原来都是妖精们或者女儿国的女儿们喜欢唐僧才对呀。电影里的妖怪也好可怕,总是在黑漆漆的夜里出现,白骨精、蜘蛛精都比CCTV的西游记逼真多了,就连孙悟空和猪八戒都不再可爱了。动不动还会有妖怪钻进肚子,里面肠子血管一根一根千丝万缕的好恶心啊。
  那时,我以为这是一部恐怖片。

  2001年。初中。家里影碟机。
  看报纸杂志都在说它经典,我想知道它经典在哪里。于是我租了碟子回来看。情窦初开的我开始记得那些台词。为那些“失去才懂得珍惜”的句子哀叹,为“我希望是一万年”感动,为最后城墙上的亲吻和拥抱脸红心跳,为至尊宝还是孙悟空还是周星驰鬼迷心窍。
  那时,我以为这是一部爱情片。

  2003年。高中。家里电脑。
  大约是高中生活憋坏了。再看的时候,原来看着不知道哪里好笑的地方,我开始克制不住地狂笑。对里面那些超现实、超主义、没由来、没营养的台词,膜拜到无以复加。开始发觉再美的爱情也是那么不堪一击。而这其中的台词若是被身边的人用来表白真心,就会恶心反胃呕吐出胆汁来。我相信爱情,但我不相信鬼话。
  虽然我还不知道爱情和鬼话,哪个更伤人。
    那时,我以为这是一部先锋片。

  2004-2008。大学。学校电脑。
  半年一遍。毫不夸张。因为我总是记不住这个故事讲的到底是什么。每过一段时间,我就开始努力地想啊想啊但还是想不起来,至尊宝究竟爱的是哪个?每次看完了,都只留给自己四个字,“殊途同归”。
  就是说,不管有没有月光宝盒,他最爱的人永远都不是留在他身边的那个人。我想,其实,至尊宝看见自己的心之后,一定是领悟了这一点,并且清楚自己没法改变这一点,才决定戴上紧箍咒去西天取经。
  恨可以延续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取来经书就能化解。
  但是爱不能。它说来就马上来,说走就即刻走;说不来就再也不来,说不走就永远不走。没有什么圣经、指南、红宝书。只能自己在迷宫的墙壁上撞破头——要么撞死,要么撞傻,也有少数人能撞得更聪明。
  至尊宝回到五百年前忙着复活白晶晶,却一不小心爱上了紫霞;他撒了个谎骗她,却发现骗着骗着自己却相信了。
  这片子,原来只是一部谎言片。
  那时的朱茵很美,一是因为她彼时还年轻,再就是因为她演的紫霞正相信着爱情。这不是神经病,这是理想,她说,我的心上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在一个万众瞩目的场合来娶我。
  为什么你眼含笑意我却忍不住泛起泪光呢,难到是因为我看过太多遍之后知道你猜中的只是前头不是结局么,紫霞啊紫霞你怎么那么傻呢,你知不知道男人的觉悟就是女人的绝路。
  我不要理智的夕阳武士。我要风沙迷了他的眼,我便趁机迷了他的魂,我要他抱我吻我再也不离开我。虽然他不承认,我还是会假装他是爱我的;我要他知道,我死的时候也是深爱着他的。
  爱与死,我们都无力抗拒。你能逃得掉爱的宿命,我却避不开死的结局。
  

 4 ) 《大话西游》里面爱情伦理观

《大话西游》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有关于爱情的电影,完全符合我对爱情伦理的最本源的想法。符合我爱情伦理观的电影有两部,另一部是《屋顶上的轻骑兵》,那个我以前在豆瓣上曾经写过,更侧重于精神分析。其实《大话西游》和《屋顶上的轻骑兵》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大话西游》更接近我内心,看似荒诞不经却道出了我心中的真谛。我所指的本源的想法就是,我从最早的时候对于感情的设想,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过程中从自己的体验或者从另外的论证中找到认同的,并将这些逐渐归结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想法和模式。这个本源是经过很多年形成的,很难改变。由于我的朋友金某某这个人和我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完全走向两个不同极端,因此我们不断地产生辩论和争吵,争吵的过程中不免容易带着情绪偏离,或者说纠结在一些语言语境。我想我还不如将我的观点整理一下,免得他误解或者偏离讨论的中心点。《大话西游》这电影对于我来说非同寻常,可以说是我从它中找到我,也可以说是从我中找到它,也映射了我以往的一些经历。还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学校礼堂,旁边的人全在笑,我却在哭,我已完全进入影片将自己代入并不以为耻。尽管这个电影曾被电影研究领域诸多高手做过深度的解析,我这次仍然愿意尝试从不同角度讨论。 一:爱一个人需要理由么? 菩提老祖的扮演者就是这个片子的编剧刘镇伟,也就是当年用《东成西就》从刀下救出王家卫的人,最早他和王家卫交好的时候两个人很多论调相近,但表达方式却大大不同。那段关于“爱一个人需要理由么?”的台词环境是这样的: 孙悟空在睡觉的时候呼喊白晶晶90多次,呼喊紫霞700多次,这个数量的偏重是代表内心情感的偏重,梦话表示潜意识的状态下未经掩饰甚至未经自己内心的理性去说服的真正真实的想法。可是孙悟空醒来后当即否定了这个偏重,他的理由是:我爱的是白晶晶,因为我和她有过一段甜蜜的过往,给我了最好的关于感情的体验,我乘月光宝盒来到这500年前我就是为了去救我最爱的人白晶晶,白晶晶才是我的感情归属,我已经认定了就不会改变。然后菩提老祖说:那为什么你喊紫霞这么多次,这个人上辈子一定欠你很多钱。菩提老祖提到轮回问题是想暗示这当中一些缘由在于命中注定,而不是孙悟空能通过自我理性控制的。孙悟空马上找到了理由:就算我喊紫霞很多次,那只是因为我以前骗过她,我内心的良心不安,但这个不代表我爱她,我根本没有理由爱上她。这时候就出现了经典的对句: 菩提老祖:爱一个人需要理由么? 孙悟空:不需要么? 菩提老祖:需要么? 孙悟空:不需要么? 菩提老祖:…… 这段对话说明,孙悟空这时候尚未领悟到取经的意义,他是一个很偏重理性并对自己感情有明确定位的人,白晶晶就是他对于爱情的定位,也是他经历千辛万苦乘坐月光宝盒回到这500年前的原因,爱情也是他所做的一切坏事的原因,包括去利用和欺骗另外一个人的爱情。孙悟空就和多数的自认为理性的人一样,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找到合理性。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爱一个人究竟需不需要理由,在片子的最后,已经表示的很明白。有些俗话里是这么说的:没有没有缘由的爱,也没有没有缘由的恨。但那毕竟是“俗”话。爱和恨的产生和化解,才是取经的意义所在,爱有理由,恨也可以,甚至不管经历多么久都不会消退。到后来,当孙悟空自愿的戴上头箍,决定去西天取经来化解人世间的爱与仇恨,已经承认了事物的因果在生命的轮回中,而不是自我的理性分析中。 孙悟空对于白晶晶和紫霞的感情归属辨识,片中也有了明确结论。孙悟空如愿以偿找到了白晶晶并决定和她成亲,白晶晶却离开了,白晶晶给孙悟空留下的话是:也许你回到这500年前,其实真正要找的不是我而是她。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在于,如果去追究理由,并没有终点。一个事情的结果,可能是另一个事情的原因,这是典型的佛学论点。 孙悟空当然是爱紫霞的。片中的结尾,在另一个轮回中,孙悟空将当年欺骗紫霞的话,对着另一个轮回中的紫霞说出,这时候已经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他爱紫霞,并且推翻了自己之前认定的理由。 二:爱的产生和归属 在孙悟空白晶晶紫霞三个人身上各有爱的产生和归属,我认同的只有紫霞的。但还是先按三个人的不同来比较一下。 孙悟空对于白晶晶和紫霞的爱是完全不同的。孙悟空对白晶晶的爱,也就是他说的有理由的爱,这个理由是什么?我真觉得可以套用金某某的理论即心理补偿和性。他遇到白晶晶的时候还是一个山野匪帮,和一群男人们一起鸡飞狗跳的干着抢劫的事业,很多细节都说明了他对于性的需求,包括一些滑稽搞笑的拿生殖器官恶搞的片断,男人们之间的粗话和沙僧这个角色的暗喻(强大的男性形象的树立需要用一种个人情感崇拜去完成,在这里不是重点暂不细谈)。当孙悟空遇到白晶晶,首先是被她的美貌吸引,然后展开追求,继而产生互动,最后发展到性。两个人在河边互相脱衣服这就是明显的性行为,尽管没有XXOO(当然不会发生这又不是A片)。肌肤之亲使孙悟空更加确定了爱的产生也确定了白晶晶就是自己爱的归属,并愿意为她付出一切(之前孙悟空其实是个对任何人都不会主动付出的人,看他怎么对自己的部下们就能知道)。我说的性并不是实质性行为,性幻想和性的准备都是在感情中的性的因素。 白晶晶对于孙悟空的爱是两个时空的因素的集合,500年前的孙悟空玩弄并抛弃了白晶晶让她不断地寻找着孙悟空想用杀死他的方式来弥补自己感情上受到的伤害。对于白晶晶这样的人来说,爱和恨是随时可以交替变幻的,她和她姐姐都是这样子,时而亲近时而仇杀永无休止。白晶晶其实代表了普遍的感情上受到挫折的人,500年后当她再次遇到孙悟空,一开始的反应是要杀他,可后来以为他只是一个很像孙悟空的人,白晶晶对于这个孙悟空的好感多半来自对于以前的感情的替代,因为她在很多细节对于面前这个孙悟空(此时还未具备威力)是一种轻视的态度,但是最后仍然愿意为救他而死。白晶晶在河边的哭泣,那是因为之前的伤害造成了情感脆弱而哭泣,是那么的可怜。她也有对于感情的缺失,面前这个人正是一个合适的补偿,尽管其实是同一个人,但是她看来只是一个相像的人。也是在迷乱的情况下产生肌肤之亲,这种肌肤之亲也是对于过去未实现的肌肤之亲的补偿,但是,白晶晶的情感缺失最重点在于被爱,可是面前这个孙悟空是死心塌地爱她的,当被爱这个目标达成,她也坦然赴死,因为已经没有缺失了。 紫霞对孙悟空的爱的产生,在诸多理性的思维里是不被理解的。很多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她的爱情观是那样的,尽管对于她爱的表现和最后的结局都是认同的,但是很少有人细想过她的爱产生的原因。可是我却深深认同!简直是完美。紫霞对孙悟空不是一见钟情,第一次见到他就将他打了一顿并加以虐待,当奴隶带在身边。紫霞根本不是一个以貌取人或者遵从社会安排的人(拒婚并放弃神仙身份),她对于爱情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命中注定”,她说谁能拔出我的紫青宝剑,谁就是我的如意郎君。拔出紫青宝剑并不是一个力量的符号,因为紫霞是仙子她用法力将宝剑设定为只有她在命运中寻找的那个人能够拔出,别的人都不能拔出。紫青宝剑可以说是一种象征,这个象征就类似于一个触发点,就算是一个癞蛤蟆拔了宝剑也是她的如意郎君,紫霞完全不会因为任何现实的权衡和任何目标的达成来设定自己的爱。用我的话来说紫霞的爱就是“纯爱”,纯爱的起因不应该涉及到身体现实或任何目标性的思维根源,她的爱就是一个契机一种奇遇一种独一无二的偶然。当她看到孙悟空也就是她平时虐待的被她看作丑八怪的奴隶在阳光下无意中拔出紫青宝剑,她表面上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内心已经非常明确这就是她要找的人,并用自己的努力和生命去达成爱的归属。 孙悟空对于紫霞的爱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他初遇紫霞就对她的暴力和强势很反感,当紫霞直截了当的说你就是我爱的人,他没有做任何表示。他内心无法容忍自己和紫霞产生感情也不会对紫霞产生感情,一个原因是因为已经确认了白晶晶是自己的感情归属,另一个原因是紫霞不符合不对应他对感情的设定,紫霞不能弥补他的心理补偿,更不能让他产生性的想法,因为她对自己最初的暴力对待让自己对她产生了身体的抗拒。他对紫霞的示爱是没有任何感觉并且极不耐烦的,他将她抛弃并逃离的远远的,紫霞伤心之后也放弃了自己原先对于爱情的祈望,决定嫁给牛魔王。当孙悟空再次遇到紫霞,是在牛魔王和紫霞的婚礼也是自己和牛魔王妹妹的婚礼上。这个婚礼的实质是一场阴谋,紫霞结婚意味着对爱情的放弃让自己彻底忘记孙悟空,孙悟空结婚是为了在婚礼后拿到拿到月光宝盒回到500年前去救自己的爱人白晶晶。在一个紧要关头,孙悟空为了利用紫霞的法力帮自己达成目标,用一段完全是假话的对白欺骗她并且达成了目标。这就产生了后面孙悟空自己所谓的内疚,而紫霞也在钻入孙悟空的身体后看到他对自己的欺骗,没有任何怪罪,只是留下了一滴眼泪后就离开了他,这滴眼泪永远的留在了孙悟空的心中。 孙悟空是怎样明确自己爱上了紫霞呢?当他戴上头箍变成齐天大圣,决意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内心对于紫霞的爱是感激和接受的,但是却不打算去按照紫霞的意愿去实现,因为他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凡人孙悟空,而是以一个神的高度打算去化解人世间所有仇恨的齐天大圣。紫霞的爱只是人世间所有的爱其中之一。孙悟空戴上头箍以后就要舍弃情欲,非则头箍就要变紧,来束缚他。取经前和牛魔王的决战中,孙悟空又遇见紫霞,紫霞要求和他一起同行去西天取经,他再次拒绝但已经不是因为内心的否定而拒绝。可是当紫霞死在他面前,身体飘向太阳,他紧拉着紫霞的手,头上的紧箍咒已经表示他此时动了深情。紫霞临死前那句话: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这结局。令孙悟空再也无法掩饰自己,他的爱经过长时间的压抑和偏离,最终爆发。 爱的产生和归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个孙悟空白晶晶或者紫霞,之所以会有关于爱的纠结爱的不平衡爱的无法实现的实质原因,就是因为爱是两个人的事,而并不是任意两个人对于爱的产生和归属都能契合。但有时候,爱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产生的后果并不是改变一个人,而是引导出这个人藏在各种外在因素的压力或者内在因素的分析诠释背后的深埋于心中的爱,而不是口头不断念叨的和分析得出的。语言表达和心理分析终究是不足的,爱只能去感受。那么爱是一个字眼,但是却被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行动阐述和演绎着。用我的话来说即是,爱的感受是相同的,对于爱的表达却是千差万别。 三:用爱的方式来完成自我界定 在紫霞和孙悟空的爱情中,自我界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故事的产生是因为这个,感情的曲折是因为这个,结局也是因为这个。在相遇前每个人自身都有各自的经历但都还未完成自我界定,通过这份爱,两个人都完成了对自己一生命运的定义。这部电影的主题歌是《一生所爱》,非常美而且十分切题。自我界定,即是,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紫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原本是什么样的?后来又转变成什么样的?是如何转变的? 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北影一个老师(庄宇新《爱情的牙齿》的导演)对我说他觉得《大话西游》里面的孙悟空其实比中国连续剧中的孙悟空更合理更具备原著里的精神。孙悟空玩世不恭武功高强并且极其叛逆,但是最后怎么就甘愿死心塌地随唐僧去取经呢?取经路上千辛万苦并且波折不断没有发自内心的意愿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孙悟空是如何做出这么重大的转变?一个曾经操翻全世界的人如何决定为了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去完成这个使命,这个“经”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我看到原著写的很贴近人性化,在他们成为神之前的各种人性习惯比如猪八戒的好色唐僧的势利无情等等都是神来之笔,原著里的孙悟空对于唐僧是有很多不满和埋怨的,但是他有着比唐僧更大的取经的决心,很多时候他都是主动的并且意志坚定的。孙悟空这个人你根本不能让他去做他不愿意的事情,原著里是如来佛将他压在山下五百年,这五百年他怎么过的?不可能只是醒了睡睡了醒吧,这五百年中,如来佛的意思是让孙悟空安静的充分的看清楚人世间的百态(他当然看得见因为他是千里眼)孙悟空是个石猴所以没有人性也不了解人间。只有让他了解人间产生人性后产生主观意愿才会去取经并成为神。 而《大话西游》里面不可能像央视连续剧那样用一组一分半钟的概括叙事镜头来讲这五百年和他内心的转变。当然多数观众其实只想看剧情并不在意他的转变是否合理,但是好一点的电影总归还是讲究点的吧。《大话西游》将这转变的根源设定为爱,爱让他完成由人到神的转变。这份爱,先是由不爱,转变成感动,转变成接受,转变成主动的去爱,最后转变成对于人世间的爱的真谛的领悟。(既然爱是可以转变的,那理由又有什么屁用呢?)用我平时一直说的那句话-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全世界,最好的解释了孙悟空为什么要去取经。 孙悟空的自我界定就是成为神,他不是一般人他是齐天大圣他具备解救众生的能力,成为一个人对于他来说不是终极使命。和白晶晶的感情就是一份普通人的感情,普通人大概可以将紫霞看成神经病或者入侵者,并坚持自己原本的感情归属和白晶晶在一起过过小日子做做爱或者经历生活里其它的琐碎的什么。但是要成为神,就要去领悟爱的真谛并站在一个高度去化解人世间的仇恨,这一切都是要以牺牲为代价的。 紫霞则是和孙悟空相反,爱让她由神转变成人并为爱牺牲了一切。紫霞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天界不让有爱情她便到人间去寻找,她根本不稀罕去做神仙,只要能遇到爱的人就算成为凡人也没关系。但是成为凡人却是要面对死亡的,神仙当然不会死。紫霞在这一点上却想的不太远,她死之前说:我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到这结局。她最期望的结局是和所爱的人永远在一起,并不是死亡。但是她也没有办法,因为第一次孙悟空抛弃她,她选择死但是又被牛魔王救起,第二次孙悟空拒绝她并叫她回天庭,她哭着说我已经爱上了别人就已经不能做神仙了。孙悟空已经为了更高的自我实现去行动,而她却不能随行,这时候已经注定要失去他了。紫霞和孙悟空这个时候其实都是痛苦的,但区别在于紫霞很坦诚,孙悟空还是一如既往的假装着。紫霞说完这句话之后不久就死了,却是死在所爱的人怀里,在死之前,孙悟空却再也没有假装了,当紫霞飘向太阳,她瞑目之前一定是看到了孙悟空的真情流露,因为死,让孙悟空不再假装和掩饰对自己的爱,这是紫霞的胜利。这时候,死亡和为爱牺牲,已经是紫霞实现爱的唯一办法了。 所以,紫霞的自我就是爱,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她的自我界定就是实现爱,实现爱的途径就是为爱牺牲。紫霞纯真勇敢并且同样叛逆,为什么一定要叛逆呢?不具备叛逆精神的人容易随波逐流,怎么可能实现一份完全脱离现实的理想化的爱情呢。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一定要反常规或者故意和伦理对抗,但如果遇到了呢? 额,以上三个论点是我在这个电影中仅仅对于爱情方面的理解。这个电影很丰富还有数之不尽的可以挖掘的别的什么,写它的人也很多。我写这么长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有兴趣看,我当然也不完全是为了给别人看而写。同我自己联系起来,我对现实很反感,对于爱的理性约束更反感,对于一些人在爱的过程中所做出虚掩和逃避反感至极,什么时候停止欺骗和伪装?我觉得真正的爱,不应该有目的不应该考虑过多的身体因素更不应该完全等同于现实生活,而应该完全听从自己内心的感觉,就像紫霞那样。

 5 ) 让你卑微到尘埃里的不过那么一个人

以前我一直不懂为什么别人看大话西游的时候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在我自己看到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时候,我又知道了,这不过又是一个时间和经历教会你的事情。

最好的喜剧,究竟是什么样子?放大所有的悲伤,夸张所有的情感,然后变成一出闹剧的故事是否就能是最好的喜剧?

我看白晶晶,我看紫霞,我看至尊宝,我看孙悟空。

五百年的穿梭,最后终于明白谁是心中最爱,便再也回不去那个原点。时间给了你一个玩笑,你拼命地想回去,用了一次又一次的般若般若密,可是月光宝盒扭转了时间却扭转不了命运。

爱情究竟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呢?所有的故事都不会像电影所呈现出的那般唯美。我们没有办法跳脱一个现实去面对自己,无数的条框让爱情变得必须有理由起来。

在梦中呼喊数百次的名字,是爱的象征吗?

至尊宝以为自己寻找的是白晶晶,可是穿过了五百年,他却找到了一滴泪。

白晶晶以为自己等得到,紫霞以为自己等得到。

是那个辜负了自己数百年的臭猴子,还是驾着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似乎都不重要了。

至尊宝说了那么多的谎言

因为爱情,那些荒谬的情话才被相信。并执着于那些美丽的语言。

紫霞相信他的一万年,于是扔下宝剑。白晶晶相信他的会娶她,于是苦等那么多年。生亦何苦死亦何哀,白晶晶看到了至尊宝的心,转身离开。不能和爱的人一起,做人又有什么乐趣。紫霞相信他的心,哪怕是他最后变成齐天大圣,她依旧为爱的人挡住牛魔王的那一叉。

一直都看着两个女人,还有更多的配角,在诠释爱情中的每个角色。

那么至尊宝呢?

第一次的一万年,他说得那么轻巧,而第二次的一万年,他说得应该很沉重吧。

再也爱不到了,我的誓言说出来便也成了灰烬。

齐天大圣的他,让她去寻找自己的如意郎君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是否和白晶晶选择离开的心情是一样的呢?

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

我们要走过多少人才能明白,到底是谁在自己心里留下了一滴泪?

我们每个人都是白晶晶,紫霞,至尊宝。我们在别人的生命中扮演了很多角色,可是什么时候才找到对的角色?

如果我是至尊宝,我不会想在城楼下看着紫霞,和那个面目与至尊宝相同的人站在那里。

可是他多希望所爱之人得到幸福。上辈子的遗憾不要跟随到这辈子。

一个失去过的人,一个错过过的人,一个真正放手过的人,他只能暗自施法让那个武士去拥抱自己的紫霞。

他弥补了曾经推开她的遗憾,他无声地告诉武士,爱需要珍惜。

那一刻的他是至尊宝还是孙悟空?

他心中沧桑的爱情,在黄土中,最后也变成了一句台词:“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哦”

让你卑微到尘埃里的不过是那么一个人

你选择不了最爱的是谁,是因为你自始至终都还没有真正失去过。

我骄傲的时候,肆意妄为的时候,是因为我所爱的你,也一样不遗余力的爱着我。

我卑微的时候,也不过是因为我所爱的你,在城楼上等待着别人的拥抱,不再记得我的存在。

谁是至尊宝?谁是紫霞?谁是白晶晶?

我们都是

 6 )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很喜欢《仙履奇缘》的开场。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紫霞驾着一叶孤舟,穿梭在芦苇丛中,转瞬又来到了戈壁,满眼黄沙。千万里孤独的行走,只是为了找到那个能拔出她手中宝剑的如意郎君,找到那一段上天安排的姻缘。到后来的历经磨难、血染轻纱,到最后义无反顾地替至尊宝挡下那致命一击,只因为她有一个简单的信念:“如果不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让我做玉皇大帝我也不会开心。”
因为这个简单的信念,所以她才会被至尊宝的谎言轻易欺骗,就像飞蛾一样,明知道会受伤还是会扑到火上。
因为这个简单的信念,所以她才甘愿忍受至尊宝的百般侮辱,执迷不悔的想和他一起远走天涯。
因为这个简单的信念,所以她才可以日复一日地做着美梦,“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
只可惜她猜对了开头,却没有猜对结局。
月光宝盒,可以让人跨越时空。可回到过去又能怎样?五百年前,旧人不在,新人出现。如果不在身边,爱情能否恒久?答案显然是否定。说到底爱情依然还是一种相守和陪伴。当上天安排的姻缘出现,即使再回到五百年后,即使再回到旧人身边,有多少爱还可以重来?
高潮段落,当已化身齐天大圣的至尊宝抱着紫霞,头上的金箍匝紧,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下落。不禁让人想到了《笑傲江湖》的结尾,黑木崖上,李连杰抱着林青霞,也是那样幽怨的眼神。命运弄人,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有情人有缘无份的生死离别,在同时异地的上演一幕幕的悲欢离合。
每个人都在等待,只是等来了不同的结局。至尊宝等到了给他脚底板三颗痣的人,紫霞等到了驾着七色云彩来接她的盖世英雄,唐僧等到了悟空明白的那一天……
可是,人海茫茫,就算等到了,我们又如何知道他是否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呢?
“就是能拔出我手中宝剑之人。”紫霞拿起剑对至尊宝说。
如果我们也都能拥有紫青宝剑该多好,这样我们就都能变得简单而执着。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重温一遍《大话西游》,每一次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因为这样的爱现实里没有。萨特说:“选择是不可选择的。”所以当我们被迫转身离开,有的人可以释然而归,有的人却永远地走了……

 短评

紫霞仙子眨眼的一瞬惊艳,无忧无虑的至尊宝。至尊宝面对现实的两条路:不成大圣,我无法救你。成了大圣,我无法爱你。

8分钟前
  • 仲楚
  • 推荐

一遍烂,两遍笑,三遍哭

12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有人跟我比赛背台词么

13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其实很伤感

16分钟前
  • Miss Lucky
  • 推荐

小时候看着笑,长大了看着哭。

19分钟前
  • 甜甜甜甜甜甜甜
  • 力荐

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再看一遍的电影

2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因为你还没有遇到给你三颗痣的人

22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看了不下20遍,彻底看伤了。

26分钟前
  • 林愈静
  • 还行

#电影院# 第二部就这样活生生地把周星驰塑造成了千古情圣,句句台词都催泪。反应了初恋之后男人遇到真爱(挚爱)的复杂心理。至尊宝其实真的很心软也很善良,怎能因为紫霞流了一滴眼泪就爱上了她,我到现在都还喜欢白晶晶啊。

29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盗用一句黄姐姐很喜欢的管风琴,"人能这么锲而不舍地轻佻,骨子里一定有哀世伤生的肃穆在支撑。"

31分钟前
  • 野次馬
  • 力荐

哈哈,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了.看过好几次,第一次看笑得半死,后来居然又看哭了.其实可以喜欢到不太想得起来.但是是值得永远收藏的.

32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为什么越看越觉得悲伤

34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紫霞飘向太阳时、齐天大圣离开城门时,都哭成了傻逼。有多庆幸能踩着五彩祥云做你的盖世英雄,就有多遗憾没办法与你守护终身。喜欢的是五百年前的晶晶、还是给了自己三颗痣的紫霞;喜欢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至尊宝、还是套上紧箍咒背影像狗的孙悟空?爱的命题究竟太空泛,恐怕还是要交给月光宝盒。

37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一生所爱: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穿着金盔金甲,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38分钟前
  • 卷子乐子八子
  • 力荐

坐我旁边的那个年近四十、西装革履的男人从电影刚开始就止不住眼泪,有些地方哭着笑出声。而他的年轻女伴从开头就一直低头玩手机、到经典场景就煞有介事地拍张照片、不到一半时一直嚷嚷着无聊,硬是把那个男人拉走了。

41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曾经有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 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面加个期限,我希望是 ...一万年。

43分钟前
  • 快乐人生
  • 推荐

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这结局。/ 20141024 在影院哭死

44分钟前
  • 小锡兵
  • 力荐

我一直不知道她在心里留下了什么,原来是一滴眼泪

4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着悟空式的命运和紫霞式的爱情,才发现生命的本质是以最低的姿态出现的。英雄?你为什么不问问做英雄的代价? “想不到经过这五百年,我要找的并不是她,而是你。”人生际遇真是难以言喻。

47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鲜花虽会凋谢,但会再开。一生所爱,隐约在白云外。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命运。

51分钟前
  • woodYA!!e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