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注意到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突然长大,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导演曹保平这样说[狗十三]。
这听起来不符合认知。长大似乎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又确实可以找到“那一天”。
那一天之前,你还在玩泥巴。那一天之后,你成熟稳重,温婉娴静,西装革履,雷厉风行。
没人在乎,中间的这一天,那个玩泥巴的小孩惨遭肢解,才有了后来那个装模做样的大人。
[狗十三]那么凶狠地抓住了那个时刻。
Einstein & Einstein
狗十三
2013
解毒指数:9/10
导演: 曹保平
类型: 剧情 / 家庭
主演: 张雪迎 / 果靖霖 / 智一桐 / 代旭 / 黄诗佳 / 曹馨月 / 聂鑫
01
长大的前夜
李玩(张雪迎饰)对着镜子,露出一圈牙套,碎碎念。
念的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到了手的都像个恐龙。
可是,要参加英语兴趣小组还是物理小组,可跟过年买红毛衣还是绿毛衣不一样。
红绿毛衣她都喜欢,可这两个科目,她却摆明了爱物理。
会替参加英语小组找借口,完全因为,爸爸(果靖霖饰)和老师,逼着她把英语这块短板补上。
这是她在以自己的方式,去把成人的逻辑合理化。
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对吗?
她说服自己,因为人性弱点,“喜欢”根本是个伪命题。
这是她长大的前夜。李玩已经模模糊糊感受到了,成人世界有她看不懂的逻辑。但她还是尝试着以温和的方式,消化吸收。
狗,是父亲送来讨好李玩的。姑娘憋着口气,嘴硬说谁要狗啊。
可那只狗,就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她,呜呜叫着。
狗的逻辑,和成人的逻辑,立刻分开两边。
狗认定了你是主人,就毫无保留地亲近。
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
简单,直接。
而成人迂回,善变。
李玩从孩子到成人的裂变,也始于这条狗。
继母买了另一条狗充数,硬说它就是原来的那条狗,爱因斯坦。
这怎么能是爱因斯坦呢?它耳朵后没有白毛,见人不亲,根本是两条狗。
就像你不会看着伽利略的照片,硬说这是爱因斯坦。那是脸盲,是无知,是愚蠢。
这就好像1+1=2,应当是颠扑不破的啊。
可大人觉得,你要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狗,这也是狗,所以这就是你的爱因斯坦了。
李玩被这一场指鹿为马的闹剧搞懵了。
这么简单的逻辑题,怎么在成人世界里说不清呢?
02
成长来的那一天
对李玩来说,成长来的“那一天”,鲜血淋漓。
她对“新爱因斯坦”的怨气,让家里乌烟瘴气。
父亲愤怒出手,打她,教训她,她手里的酒瓶子也碎了,碎渣剜着她的肉。
拍摄时,曹保平为了出效果,指挥果靖霖真打。
你很容易感受到那股具有毁灭性的气场。
我会被杀掉吧,这种念头有一瞬间出现在我脑海里。也想到了小时候受过的最狠一顿打,整个人像个陀螺一样原地旋转。
而风暴平息,父亲这么说:
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跳脱出来,这句话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但可怜的是,每一个在银幕前的大人,包括你我,都听懂了。李玩,也听懂了。
我们中很多人是自己长大的。大人兴致上来了,会说那么一两句道理。但更多时候,成长的方法,是摸索怎样能挨更少的打骂。
你看李玩,几次三番,当父亲要责罚她,爷爷奶奶总是跳出来:她还是个孩子啊。
便也因为“只是个孩子”,而不被当作一回事。这不是保护,而是看低。
可突然,随机的一天,大人们决定你不是个孩子了,便因为以往差不多的过错,暴揍你一顿。
但为了不挨打,你就学会了成人世界的一点点小技巧。
可能就像李玩,突然知道对爷爷说,糖尿病,吃南瓜不好。
被打的那一天,李玩决定,自己要长大了。
而父亲在之后的某一天决定,女儿可能是真的长大了,可以再长大一点了。
在影片一开始,父亲和继母生下了一个孩子。
要把这个弟弟带去给李玩认识,成了父亲的一件难事。
爷爷说,等孩子满月再说。父亲如蒙大赦,眉眼间却又有隐忧。
忧的是,李玩还是个孩子啊,怎么接受从天而降的一个弟弟?
这一瞒,竟然瞒到了弟弟能满地跑了。
弟弟生日那天,父亲决定,这一天,李玩该长大了。
她正看小孩看得高兴呢,父亲说,那个,黑衣服的,是你弟弟。
彼时,“她还是个孩子”,是父亲一个人的判断。如今,又是父亲一个人武断决定,她可以接受这么个弟弟了。
其中毫无心理建设,毫无父女交流,毫无成长教育。
为什么会有父母,觉得只要把孩子放在那里,她就会自己长大呢?
她不是树不是花,就算是个植物,也可能会旱死涝死。
但多少孩子,就这样自己活了过来。
03
成长没有止境
成长之后,还有成长。
你接受了一个又一个规则,但世界的出尔反尔无休无止。
李玩为找狗,曾经推倒爷爷,弄伤了他的脚。
父亲说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呢。
李玩被威吓着,一遍遍跟爷爷道歉。
后来,弟弟挥舞着棍子,到处大叫,你是老妖怪,我要打死你。
打伤了奶奶。
李玩想,这课我学过的啊,弟弟应该跟奶奶道歉。
她认认真真把这句话反复讲给父亲听:我觉得弟弟应该跟奶奶道歉。
父亲说,你说啥呢,他懂啥呢。
李玩刚刚弄懂一些成人世界的规则,可双重标准又接踵而至,令人无所适从。
继母曾经叉着腰,说狗都给你找回来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当李玩“长大了”,狗失去了利用价值,又伤到了弟弟,大人们又能眼都不眨,要把狗送去狗肉店。
代价,总要更“懂事”的那个来付,哪怕更懂事的是狗。
到后来,李玩不再争辩了。她知道了,成长就是接受世界的反复无常。
成长那天之后,有人说1+1=3时,你不会再据理力争地说1+1=2,你会笑,你说对,1+1=3。
你知道,它明天还可能等于4,等于5,等于3.141592653。
那天把你之前学会的一切全部推翻了。你好不容易知道了黑白是非,它告诉你还有灰。
你意识到,所有公理,甚至常识,都是可以根据成年人的需要,修正甚至推翻的。
所以,当男孩对她告白,说“我不想和你分开”,她微笑拒绝。
所以,她再次遇到真的爱因斯坦,却不愿意相认,她说,我真怕它扑过来。
这个成人世界,还是我在里面就好了,爱因斯坦,你就不要来了。
[狗十三]最好的部分,是它超出少女的视角,看到除了李玩,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接受驯化。
在结尾,李玩问父亲,你和妈妈是怎么认识的?
这个在酒桌上吹捧领导的油腻男人,也曾是少年。
曹保平这样说:
这是在中国的社会形态下面,一个两头不讨好的、比较艰难的父亲角色。 在国外观众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他们可能觉得父亲太坏了,或者说太暴力了。 而对于我们而言,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不易。 大多数中国父亲可能都会这样,但不代表他们不爱,也不代表他们就很暴力,也不代表他们很坏,其实是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无奈。
弟弟学滑冰,总学不会,哭着不想滑,大人却叫他坚持。他边爬边哭。
他吐掉了大人叫他喝的牛奶,和李玩在片头做的一样。
李玩看着他,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对成人规则负隅顽抗。只是那个小男孩,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什么。
我想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小四。
他看不懂正直的父亲为什么会遭诬陷,也看不懂他喜欢的女孩为什么总在不同的“老大”间周旋。
可是女孩对他说,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我就像这个世界,是不会为你改变的。
以小四对原则的坚持,又怎么能接受这种解释。
他大叫着,你不要脸,你没出息。
这是他对这个莫名其妙的成人世界,最后的反抗。
从此,他停止了生长。
每个孩子本身,就是对成人世界的一场革命。
每当一个孩子成长为大人,都是一次革命的偃旗息鼓。
“成长”的那一天,李玩,被驯化被招安,拒绝“成长”的那一天,小四,英勇就义。
在成长面前,人总是不得善终。
参考资料:
[1]《狗十三》公映 曹保平:我的片子,灿烂埋在下面[OL].http://huaxia.com,2018.12.7.
[2][专访]《狗13》导演曹保平:不能拿《爸爸》当电影看[OL].http://ent.ifeng.com,2014.2.11.
-
文:姜不停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情故事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狗十三》是一部直白的电影,一上来就是一组交叉镜头。女儿李玩畅谈梦想,父亲等待新生。但镜头一转,围绕着中国特色的考试教育,多数人读书时遭遇过的长短脚科目,父女就爆发起了冲突。
“老师和家长都是为了你好”,但女儿拒不让步,结果父亲粗暴干涉,矛盾就此结下。 所以到了结尾处,父亲在车内泪眼朦胧,称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之际,父女间又达成了和解。但在此时,李玩似乎突然长大,接受了棱角被磨平,安静、懂事,听大人的话。她不再希望甚至害怕找到爱因斯坦,也不再提什么平行宇宙时间简史,她终于落回了眼前的真实世界,镜头又注视着更弱小的弟弟。 不少人会事先猜测,这可能是一部讲述人狗情缘、大爱暖暖的正能量电影,不想事与愿违,《狗十三》是掉转直下,戳破了任何美好希望的可能,看着叫人不舒服,久久缓不过气。电影片名里的狗,两条爱因斯坦,它们成为了父女战争的易燃易爆物品。 这类青春成长题材,光是中国内地就有多部。它们往往一上来就告诉观众,这是个问题学生,逃课、叛逆、离家出走,人物形象上早早做好了引导。《狗十三》的李玩显得更真实一些,她并没有那么出格,一身校服,脸上还写着稚气。电影的冲突矛盾几乎全部来自家庭内部,尤其是在演讲比赛上,真正令她紧张、腻烦和悲伤的对象,也正是父亲。这是一个缺失了母爱的小女孩,她那微薄的家庭爱意来自爷爷奶奶,同时还要被新生的弟弟所瓜分和剥夺(尽管在大半时间里面她并不知情)。可即便如此,她还是无处可逃,毕竟那个人也是生她爱她的父亲——即便这种爱在很多时候是错误的。如此深入的教育理念灌输,以至在打出这行字时候,我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不想编导的诉求太过强烈,《狗十三》又变得过于直白。比如,在李玩尚未真正和小狗形影不离时(或许她真的是太过孤单),小狗便走丢了,她嚎啕大哭,瞬间爆发。又比如结尾处,为了为了引出父亲到李玩再到弟弟,这样一环套一环的成长循环,电影又多出了喝牛奶滑旱冰,好似例行的总结拔高。倘若修剪一些枝节,在少女独自落泪那里收场,力量恐怕不会有任何削弱。眼下的局面则是,《狗十三》有不少斧凿的痕迹,人物动机和桥段设计都太过明显。时间跨度上,还是因为弟弟的存在,反而出现了不小问题,他的成长速度,远快于李玩的升学速度。 全片拍得最好的段落应该是突然的家庭暴力,这一段太过真实,以至于我在想,有朋友说它是这一年最震撼的电影,大概是来源于此处吧。明处的父权威严以外,后面卫生间打狗,李玩去安慰吠叫的狗,父亲拿着网袋,一直站在了她背后。置身于景深处的父亲虽然虚焦,却牢牢紧盯着猎物,他要捕捉的对象不再是狗,而是女儿。这是一名焦虑的父亲,他不是酗酒烂赌的绝对负面形象,却好像随时都会爆发。在自言自语里头,这名“永远在忙”的父亲也会有由衷的喜悦,唱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北京的金山上》,与女儿所听着的摇滚乐完全是两个世界。当然,影片中显得太满的配乐又是另一回事。 《狗十三》还有教室内被击落的蝙蝠,有楼上被120拖走的“鸟人”,动物不可能凶猛。救济站一段,李玩寻找着第二只爱因斯坦,镜头里是一片接一片的牢笼,许多狗狗在对视张望,寓意无需多言。凶猛到有些“不可教”的李玩,难逃被打击、驯化,最后主动接受了规劝,吃下红烧肉,戴上了成长的紧箍咒,步入了成人的世界。在大人描绘的孤独境界面前,她的孤独就好像就像墙上的青藤,只能悄无声息地蔓延。 如此切身的青春成长故事,没有美化和希望,只能情愿或不情愿的妥协和服从,恐怕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基本无抵抗力。之前一版电影,看到结尾字幕出现关爱动物和不吃狗肉,我就在想,这是哪跟哪。在死命虐观众的同时,《狗十三》想批评的是父权威严以及中国教育方式。
当然可以直接说了:电影的片名,就是一句粗口。毕竟很多时候,粗口比谎言腻语来得更为真实。 ■ 链接:《鱼缸》、《单车少年》、《星空》、《十三棵泡桐》
【刊载于 《北京青年报》】
今天电影上映了,回家路上翻了翻影评,发现基本一边倒地认为万恶的成人世界剥夺了那个女孩,她妥协,逃避,从激烈的抗争变成了无声的对抗,每一个人从泪流满面到云淡风轻,是社会之耻。
我真没这么认为。
那天看完点映之后我很感动,也深刻反省了自己,但我反而觉得《狗十三》并没有它标题取的那么愤怒,感觉它的主题是这样的——哪怕生活对你温情脉脉,成长仍然撕心裂肺。
这个电影最宝贵的是,每一个人都是合理配置的普通人,这和我们每一个平凡小孩的人生多像啊,那么日常的生活里,我们仍然充满了大悲大喜,因为那是十三岁。
你看,她的处境多糟糕啊,明明喜欢物理但老师家长合体霸凌逼她改学英语,爸爸再婚生了个男孩就拿个狗来敷衍她,十几岁了家里人不知道她不能喝牛奶,狗丢了居然换一个就逼她承认这就是爱因斯坦这跟小石头拿烟袋锅子杵进小豆子嘴里逼他改口“我本是女娇娥”有什么区别?
可我真觉得她是幸福的,起码比绝大部分青春小说波澜壮阔的戏精生活幸福很多吧,小时候我们看的是《花季雨季》和《十七岁不哭》,“新概念”兴起之后的一波“青春文学”反而看不太懂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着前芭蕾舞演员憎恨自己女儿的母亲,也不是每个人都会一巴掌推死自己想要天长地久的对象,更不是所有人都会被全世界diss而无容身之处。
李玩有她自己的悲伤和艰难,同样悲伤而艰难的,还有她身边的那些大人。
父母离婚了,但李玩的爸爸真不算太差,知道她喜欢天文展,最后为了饭局仍然没带她看成,接到前妻的电话居然泪流满面(其实我觉得这一场真的有点过了),另外生活中有几个爸爸在揍过你之后会当晚等你当面道歉的?看到自己的父亲在酒局上对莫名其妙的人示好当然是悲伤的,小时候你愤怒于“他怎么可以这样”,后来你悲伤于知道了他为什么会那样。
后妈当然有她自己的考量,但她生了孩子能憋上一两年都不跟前夫的女儿说,不去打搅她的生活,已经很了不起了,互相不喜欢的人大家做好表面功夫是对家庭最好的尊重;至于她教育孩子方法有问题,迁怒于狗这些事只能说明她个人教养以及层次不够高,不能算是人生污点。
爷爷奶奶对孙女当然很好,小心翼翼地照顾她的感受,但你不能要求代沟如此之大的三代人去互相理解对方——喝牛奶的那一场戏,是全片一个梗,真的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描写,让我相信奶奶不是不知道她不喝牛奶的,但是有时候忍不住要端一碗牛奶给她。就好比养一只小兔,我知道吃干草对它健康有益,可它就是不爱吃,迷恋啃火腿肠,甚至一闻到干草对味道就反胃,但我仍然忍不住要喂它干草,因我我觉得“这对你好”。这不是什么“多少恶毒假关心之名”对故事,而是一个人之常情。一个爱吃香菜的人永远不会明白不吃香菜的人那种反胃的感觉,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样是不对的,
我关怀你,给你强加一些你不情愿的东西,这是不对的,但在生活中,这种很大的可能性是情有可原的。
堂堂只是一个大她几岁的女孩子,发现自己的男朋友移情别恋,并没有对李玩多说一个字,只是自己单方面提出分手——按很多剧的套路这里起码可以演出八集戏码。
片中所有的冲突,这些场景都无比真实,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生活中发生,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需要反省,但其实也不至于要成为多大的心理负担。
扪心自问,你们的父母长辈,会这么细致入微地对你吗?
长大是什么样的过程?生活一直都是惊涛骇浪,但你已经从独木舟武装成军舰。
和生活和解并不意味着失去棱角与锋芒,而是学会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愤怒,也不仅仅为了自己的小世界而悲伤。
生活不会放过你,你发现了世界对你的不怀好意,是成长的第一步。
就如同李玩发现爱因斯坦丢了,她很痛苦;她的家人也和她一起寻找,但逐渐放弃了这件事,她觉得遭到了背弃,这是第二层痛苦;随后家人假爱之名欺骗你,弄了另一条狗逼你指鹿为马,这是第三层。
回过头来她会发现,原来一开始的开始,那只狗的出现只是父亲想要弥补自己生了儿子的愧疚——这是最终一层的痛苦,撕开了这一层皮,她就离开了这个密闭的痛苦的空间。
在整个过程中,周围的人出于自己的目的而行动,当你沉浸在那个空间里时,他们都在针对你,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你出来之后,才可以尝试去理解对方的动机。
能坚持天真烂漫当然不是什么坏事,而真正的成长,不是将成人世界与青春一分为二,站在对岸对对方进行道德评价,而是对那些改变了自己的人同样献上包容。
我们都会爱,但是我们需要练习的是“如何给”。
其实成年人是在不断练习这个过程,寻找一个和身边人,和整个世界融洽相处的模式。
片尾给了一个最好的注脚——高放喜欢上了李玩,于是又给自己加了一个写着她名字的纹身,看到这里很多人都笑了,因为很幼稚,十几岁的男孩有爱不知道怎么给。
而李玩的爸爸其实知道怎么给,带她去看她喜欢的星球展。
爷爷奶奶也知道怎么给,把真正的爱因斯坦找回来。
后妈知道怎么给,就是尽可能不去打扰她的生活。
但很多时候,做不到了。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平和地拥抱这个世界,爱,认同,尊重,和解。
这部影片的真实简介是这样的,与豆瓣的简介有所差异: 李玩是个乖孩子,父母离异,因父亲忙着做生意,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没怎么让家长操心。因为偏科,李玩物理成绩很好,但是英语成绩拖了后腿,所以排名只算中上。像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在老师的“谆谆善诱”下,李玩的父亲代替李玩把兴趣小组改成了英语组。委屈的少女得到了父亲敷衍的道歉,甚至是拿出一叠红票子想收买她,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李玩“任性”的抛开父亲,独自离去了。 继母给父亲生了一个儿子,全家人一片喜气洋洋,因为觉着自己多年来亏欠着李玩,父亲和爷爷奶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她这个消息,只是给李玩送了一只小狗,想着等李玩心情好些了,再告诉她多了个弟弟这件事。于是“爱因斯坦”一直陪伴着李玩,直到几个月后爷爷带着一起出去买菜的时候走丢了。长辈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就是——重新送李玩一双旱冰鞋。 李玩问他们,你们去找了没有?没有。于是李玩哭着出去自己找狗,慌乱愤怒之下,把跟出来的爷爷推到在地,跌伤了腿。总是这么折腾下去也不是办法,聪明的继母想了一个“妙主意”,再买一只一模一样的狗,就说它是爱因斯坦。是啊,中国的孩子多傻啊,傻到连自己朝夕相伴的宠物都认不出来。可是李玩认出来了,在所有人一口咬定新买的狗就是找回来的爱因斯坦的时候,李玩哭着说它不是。懂事的表姐在大人们的眼神示意下,也劝说着让李玩接受那只狗就是爱因斯坦。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因为它不是爱因斯坦,李玩没办法像对待爱因斯坦一样对它,暂时的。一个小姑娘,在面对一只可爱的小狗的时候,又能保持冷漠多久呢?在李玩任性的出去喝酒,被愤怒的父亲揪回家,以中国式家庭通常的暴力手段教训一顿,再温言软语道歉后,李玩成长了,懂事了。小狗注定要跟着李玩,即使李玩把它扔在大门墩子上跑去上课,回去后它也没有跑掉或者被人抱走,只是在她怀里委屈的“呜呜”叫着。 李玩多聪明啊,最弱的英语,在努力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考试就拿了年级第一。于是父亲高兴,准备带她去看天文展览,虽然记错了时间,懂事的李玩还是很开心,因为父亲总算有这个心,知道她喜欢什么。后来,父亲带着李玩去溜冰场,李玩以为父亲是带她来试一下冰刀,可是父亲畏畏缩缩的用眼神指着场内一个黑衣服的小孩说,那个穿黑衣服的小孩,是你弟。李玩的笑容冻结在了脸上。 李玩知道弟弟存在的那天,应该是弟弟两岁的生日了吧(影片中个头那么大,不像1岁的样子)。大人就是这样,把一件重要的事情遮遮掩掩了许久,然后不管你能不能接受,当他们告诉你的那一刻起,你就必须接受。于是李玩虽然失落,看着一大家子在弟弟的生日宴上其乐融融,她也没有任性,只是轻轻拨开表姐安慰的手表示自己内心的委屈和无奈。 可能是因为父亲生意太忙,继母和弟弟也住到了爷爷奶奶家。李玩对弟弟的态度不冷不热,弟弟对爱因斯坦的态度非常不好,一个熊孩子正逐渐成形。父亲有生意上的应酬,让李玩支持他的工作,陪着一起去吃饭喝酒。领导只知道附庸风雅吟诵一些古诗词,却以为《时间简史》是一本娃们看的书。李玩因为父亲的这场应酬,错过了心心念念的天文展览。 弟弟拿着晾衣杆到处乱打,唯独在看到李玩似笑非笑的表情后发憷,不敢近姐姐的身。于是奶奶遭了秧,被弟弟打破了头。大人们觉着,不过是小孩子,没关系没关系。李玩对父亲说,应该要弟弟给奶奶道歉,父亲说他还只是个小孩子,不懂事。弟弟又拿晾衣杆去捅关在厕所的狗狗,被狗狗的狂叫吓着了,父亲对发狂的狗狗也毫无办法,只有李玩用手把狗狗给安抚了下来,她看着趴在地上呜咽的狗,哽咽着叫它“爱因斯坦”。 李玩真正接受了这只爱因斯坦,可是,弟弟在上厕所的时候,被狗狗堵了门,吓哭了,继母撒泼非得让父亲把狗狗送到狗肉店去。李玩哭着求父亲不要送到狗肉店,父亲没有理她,径自开车走了。李玩没有找到爱因斯坦,悲伤之下又跑去喝酒,在父亲质问她为什么喝酒的时候,李玩问他“你上次不是也让我喝酒吗”,父亲无言以对。 李玩参加省里的英语竞赛,磕磕绊绊,中途放弃。可是,即使没有参加物理小组,也能参加物理竞赛。李玩拿到了全省物理竞赛第一名。父亲很高兴,以李玩为荣。父亲说,今天可以实现你任何心愿,李玩说,我想知道你把爱因斯坦送去了哪家狗肉店。父亲开车去了流浪狗收容所,李玩找遍了也没找到爱因斯坦,原来爱因斯坦已经绝食死去了。父亲哭了,想给李玩再买一只狗,李玩不要。 庆功宴上,父亲非常开心,说李玩是他的骄傲。李玩也笑着,懂事的跟长辈们喝着酒。即使在六叔特意把饭馆最出名的红烧狗肉这道菜摆在李玩面前,让李玩吃一口,父亲继母爷爷奶奶都面有愧色低下头的时候,李玩笑着说“谢谢叔叔”,随后夹了一块狗肉,大口嚼着。那一刻,有什么东西彻底崩碎,同时又有什么在迅速建立,将李玩裹了个严严实实。 回去的路上,李玩的母亲来了个电话,三言两语之后挂掉,只是为了让人知道她仍旧存在,形同虚设。李玩看到了丢失的爱因斯坦,虽然爱因斯坦已经认不出她了。表姐比李玩还激动,可李玩只是淡淡的笑笑,独自走开,躲在无人看到的角落抽泣,在她旁边的墙上,还有半张她亲手贴上去的寻狗启事。 ------------------------------------------------------------------------------------------------------------------------------- 中国式的教育就是一场持续多年的阉割,学校与家庭,不会真正在意孩子们喜欢什么,只在乎寥寥几个数字。在这种缺乏爱与尊重的大环境下,孩子们的灵魂被一刀一刀的剐着,最终慢慢变成大人们喜欢的样子。青春期的叛逆与敏感,往往会让一些孩子做出其自以为惊天动地的反叛行为,不过大多数人都会成为一个懂事的李玩。幸运的话,在脱离家庭的桎梏后,还有机会去过另一种人生,不幸的话,就再也找不回自我了。 小时候,以为大人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可是等我长到大人的年纪后,才知道很多“大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是一无所知。他们要求晚辈懂事,可什么是懂事呢? 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我没有。
“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我们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错误的选择也会被更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狗十三》是曹保平的第三部电影,尘封五年后,终于将于2018年12月7日在院线公映。
在他一堆涉及犯罪、凶杀的作品中,描绘青春期的《狗十三》似乎显得有些“小清新”,但它其实从片名就透出一股狠劲。《狗十三》,狗13,狗B,狗逼。这个初看让人一头雾水的片名,实则体现了创作者斩钉截铁的态度。当青春遭到践踏,剩下的就只有一句脏话。
看完《狗十三》,我突然想起贾樟柯点评《风柜来的人》的一句话:“电影拍的是一群台湾青年,但总觉得是在讲我山西老家的那群朋友。”他谈的是个体生命经验的共通性,一部远方的电影竟能召唤起记忆中的生活细节。我想每代人都有他专属的青春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可不谓耀眼,但《狗十三》才是我的《风柜来的人》。
《狗十三》从第一个镜头起就击中了我,素颜的张雪迎顶着满额头的粉刺注视着摄影机。这是青春的证明,也预告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像粉刺一样要浮出水面了。这扎眼的粉刺提醒观众这部电影的立场:不回避、不矫饰。
《狗十三》首先让我熟悉的是片中的成长环境。我所处的小镇的旱冰场和小酒吧和电影里的一样,似乎还维持着上世纪的装潢。尽管不是单亲家庭,但我也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参加演讲比赛紧张到说不出话,跟家长兴奋地汇报月考的优异成绩,凡此种种我都有过切肤体会。甚至是楼上住户的奇怪鸟叫声,也让我想起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怪事。
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饥荒和文革,但我们失去了儿时田间地头的快乐。我们成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我们的天空经常是灰色的。家庭的物质生活日渐优渥,提供的精神关怀却严重缺失。
电影的英文名则是《Einstein and Einstein(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对应着片中两只狗的名字。电影的主线剧情也正是几次丢狗、寻狗的过程,从中反映中国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李玩心态的变化。
围绕着两只真假“爱因斯坦”的去留,电影带出了一批大人的群像。除了家庭里的亲人,有两个角色给我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角色是由本片的摄影师罗攀(代表作《我不是潘金莲》《芳华》)客串的英语老师,这个形象浓缩了中国广大男性教师的特质。最有代表性的一幕,莫过于教室里打蝙蝠。在学生的起哄声中,老师大吼:“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定力!我们现在来看看谁,是出了一点状况就控制不了自己的人!”这话简直跟我记忆中一模一样。
《芳华》里有句台词:“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此时此刻,看见被老师打死的蝙蝠,李玩的心里升起了一丝怜悯。这也就有了放学后她从柱子上抱回狗,和后来在厕所抚慰狗的情节——她在心里正式接受了假“爱因斯坦”。被粗暴对待的动物成为影片中的另一条线索,李玩在动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第二个角色就是在饭桌上满口大道理的张伯,他贡献了全片中观众唯一会发笑的段落。他是这部现实主义电影中最具漫画感的一个人物,创作者借此讽刺了社会上追捧国学、附庸风雅的企业家。
从片头强行把李玩的兴趣小组改成英语,到找奶奶时弄伤她的手、抽她的耳光,再到强行让没写完作文的她去陪弟弟逛公园,父亲在电影中扮演了第一施暴者的角色。与父权的对抗是贯穿全片的主题,而酒宴失信是让我最为感同身受的一个段落。父亲把子女带去酒宴,却不遵守承诺,只知与领导把酒言欢,伤透了后辈的心。
第二遍看发现了一个小细节,昭昭刚好把《三字经》背到“养不教,父之过”的时候,镜头切到李玩奔向了博物馆。李玩没有追上时间,博物馆的灯随着她的奔跑而熄灭。“速度快一些,时间就会缩短。时间缩短,人就能长大得快一点。”她从《时间简史》里领悟的道理,是否会让她变成自己厌恶的大人?
高放和李堂这对早恋情侣在片中的第一次亮相,是高放把“堂”纹到自己身上,一旁的李堂既心疼又幸福。而高放在全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则定格在他后颈的“玩”字上。纹身是一种故作深情的姿态,是少年表达爱的激进方式。但是对于爱,他们并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
李堂说,爱是一个老气的词,我喜欢他的优秀和帅气,我们班的女生都喜欢他,我总得喜欢谁吧。但是看到高放包里的那个画上世界地图的橘子,当她意识到爱情的失去,爱情的内涵似乎才凸显出来。她对他说出了“我爱你”,但是得到的回应只是“我知道”。
分手前她对他说了四句话:“你觉得李玩怎么样?”“你喜欢她吗?”“那你爱不爱我?”“咱们分开吧。”没有撕破脸皮,她用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稳重为这段感情画上了句号。我欣赏她的处理方式。
高放为什么会喜欢上李玩?我想是因为神秘。在高放眼里,这个嘴里念着“平行宇宙”的女孩,这个找他寻求安慰的女孩,对他可能更有吸引力。
而后来面对高放的表白,李玩只微微一笑。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我突然想到《蓝色大门》的台词:“如果你17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是直线的话,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
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一句切中要害的评语:“青春的阵痛就是,女孩永远比同龄男生成熟。”用这句话来回望自己的和电影里的青春,很多事情都得到了清楚的解释。
而对父母离婚的原因,电影未作解释。只在最后,让父亲在女儿的追问下,在《再回首》的旋律里泪如雨下。这一幕突然让我想起《春光乍泄》的梁朝伟,拿着录音机失声痛哭的情景。此处叙事留白是多么正确的选择,这一个镜头的情感力量抵得上万语千言。
在这个陕西家庭里,起初李玩是绝对的中心。因为父母离异,父亲再娶,李玩便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不完整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早熟,全家上下也都非常在意她的感受。
所以在第一遍看片时,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李玩身上,忽视了影片中另一个关键人物:堂姐李堂。
李堂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外表上比李玩成熟不少,但她其实只比李玩大了一两岁(她俩同校,都是初中生)。在小叔家,李堂一直是一个边缘人物,是围绕着家庭中心“易爆物”李玩的一员。与叛逆的李玩相比,她懂事得不像话(除了早恋)。她是李玩的安慰者,但有时也不得不充当同谋者的角色。
昭昭生日宴会的一场戏最能体现这种身份位置的尴尬。
起初是李堂的特写,她茫然地望向四周——酒店包厢里,宾客们正忐忑不安地等待李玩、其父和昭昭的到来。接过婶儿送的礼物,她第一反应是高兴,然后又礼貌性地回绝,还主动提出换生日蛋糕的蜡烛(实际上为了缓解尴尬)。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十几岁的少女很容易被这种情绪包围。待众人帮昭昭庆生唱歌时,看见李玩落寞地坐在人群后面,她又主动地上前安慰。
这实际是两人身份平等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这以后,李玩也不再是家庭的中心,渐渐变成了一个局外人。年幼的弟弟对她说:“姐姐你真棒!你到我家来,我家有好多玩具,我让我爸也给你买好多玩具。”在孩子的眼里,爸爸是我的,不是你的,姐姐是他家的客人。
在寻狗事件中,李堂立场的不坚定使两姊妹第一次心生芥蒂。而随后高放的变心,对女生间的友谊本应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我们发现,没有,她依然出现在庆祝李玩直升高中的宴会上。在影片接近结尾指认“爱因斯坦”的戏,她更是作为初心的保有者,成为李玩的反衬,同时也被李玩的转变所震惊。
或许这是个洒脱的女孩,但她的遭遇是对影片主题的拓展:情感暴力的传递性。李玩是被伤害的少女,但她同样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无论自知与否。
按照好莱坞剧作法,电影结尾处应该有一个足以震撼观众心灵的情节点III。我以为,李玩认出“爱因斯坦”而冷淡地离开,而后看见寻狗启事掩面而泣的情节已经满足这个要求。
但导演没有止步于此,他紧接着拍摄了昭昭学习滑冰的场景。观众看到昭昭也不爱喝牛奶,看到他在冰上不断跌倒却被要求独立站起。我明白这个情节没有任何的指向与批判,但我愿意把它解读成一种被伤害的隐喻,一种悲剧的循环。
我想起鲁迅的《风筝》,被伤害的弟弟全然遗忘自己曾被伤害的事实。又想起《小王子》说,长大的本质是遗忘。那么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曾被粗暴对待的青春,不要让那种憎恨和疼痛继续流传下去。虽然没被世界温柔以待,但也请不要把粗暴习以为常。
在影院灯亮之后,我还是控制不住地又抽出纸巾哭了好一会儿,影厅的大部分人已经离场,听到后排还隐隐传来细碎的啜泣声。
《狗十三》的整个观影体验特别激烈,不是视觉感官的刺激,而是一窥自己长大过程之后的奔溃与颤抖。
这片子实在太戳心了,尤其对那些被冠以“乖”和“懂事”的孩子来说。
1
电影中的少女李玩,13岁,父母离婚,她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里,父亲已经娶了后妈,生了弟弟。
她的生活看上去不错,爷爷奶奶心疼她,爸爸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让她不愁吃穿,偶尔还给她送礼物讨她欢心。
他们看似都尽了父母之责,但并没有一个人曾尝试着去了解她。
父亲给李玩买了一条狗,一开始她对这强加的礼物并不喜欢,但相处之后慢慢生出了感情,她的生活里有了玩伴,还给它取名叫做“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个物理学家的名字,李玩特别喜欢天文物理,但家里的大人没有理解也不曾关心过,也不解为什么要给狗取一个外国名字。
后来狗不小心被爷爷弄丢了,李玩情绪奔溃,拼命去找,在情急之下推到了爷爷。大人们很恐慌,为了让她不再闹事,买来另一只狗硬说是“爱因斯坦”。感觉到被欺骗的李玩更愤怒了,她夜归、喝酒,还差点让出门找她的奶奶走丢了。
倔强、反抗的李玩,被父亲暴打了一顿,从此之后开始学乖了。
她跟假的爱因斯坦一起玩,平静地接受了自己有个弟弟的事实,还努力学英语考出好成绩,希望父亲陪他一起去看天文展览。
但学乖之后,可怕的成长道路还没有结束。父亲在酒桌上推杯换盏,没有陪她去看展;狗又咬了弟弟,后妈要求爸爸送去狗肉店。
这时候的李玩,她没有激烈反抗,只剩下无助,她哭着哀求爸爸不要送狗去狗肉店,但无济于事,依旧没有人听她在说什么。
她明白了,原来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意,世界不会以自己为中心,以后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再后来,她已经像狗一样被驯化成功,不再哭不再闹,乳糖不耐受也喝下牛奶,面对狗肉也能在说声“谢谢”之后吃下去,路上见到曾经真的爱因斯坦,也不再上去追,而是一个人在角落无声地落泪。
一个天真倔强的女孩,就这样一步步被掰成了一个懂事乖巧、同时又敏感隐忍的小大人。她把自己套在了一个保护壳里,不再表露出“真我”。
在成人世界里看来,这是她“长大”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么长大的。
2
中国的父母,总认为我已经努力赚钱供你吃穿,你还整天给我惹事?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个孩子内心在想什么,他们只关心这个孩子成绩好不好,懂不懂事,体不体谅大人。
我也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知道父母赚钱辛苦,知道要考出好成绩爸妈才会开心。小时候我喜欢画画,代表学校参加美术比赛,拿了奖状父母也没有多看一眼,在墙壁上贴出了自己画的人像,路过的爸爸说:“有这个空闲画人头,不如好好多看几页书。”
正如没人在意李玩喜欢天文物理一样,没有人在意我喜欢什么,或者说没人会想到去在意,因为这太理所当然了。
《狗十三》里,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父母打孩子的场景,大人推搡捶打扇巴掌,孩子恐惧畏缩泣不成声,倔强的孩子就这么被驯化地服服帖帖。
我从小就害怕我妈妈,直到如今,我一听到她的脚步声就能在睡梦中被吓醒,毫无疑问这也是被训练出来的。
很小的时候我在奶奶家长大,害怕我妈那张严肃不苟言笑的脸,后来稍长大了一点来到她的身边生活对她也很疏离,而她却觉得不可思议,为何我会如此冷漠难以亲近?
后来,只要起床晚了、忘记了煲饭和做某项家务,她就会拖着重重的拖鞋走到跟前,要么是抄起棍子直接打,要不是直接捏到你的鼻子和耳朵麻木变形。
我有过两次反抗,一次是躲到伯伯家里不回,她踩着单车命令我回去,我怯生生地拒绝了,她甩了一句“养了一条狗”以及背后的一巴掌之后,转身离去。
第二次是在中学,因为忘记煲水,她破口大骂我“自私”,我努着胆子抹着泪顶了嘴,她怒目圆睁从几米之外骂到了跟前,“我累死累活供你吃穿,你还敢凶我?”,随后用力推了我一掌。
之后,我全身颤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满满几页控诉的话。
那几页日记本上永远留下了我的泪水,干了皱了再也抚不平了,就像直到上了大学,我会梦见我妈拿针扎得我浑身是洞,我爸要掐死我一样。
孩子希望父母能看见他,但不知道用何种方式表达,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反抗和呐喊,他用这样的方式说:我求求你们关注我、看见我、理解我。
然而,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这个未成年人要理解成年人,越早越好。当一个让人省心、懂得察言观色的孩子,是所有大人最希望的样子。
但可笑的是,后来长大了,我们成为了一个不敢争取不敢表达需求的大人,他们又会嫌弃“你怎么这么没个性,怎么这么不开朗?”
3
但能怪父母吗,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请回答1988》里的那句台词:“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我的女儿,你也要体谅我。”
是啊,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的童年也是通过被打压、被抹杀天真走过来的,没有人教会他们到底该怎么被正确对待。
尤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他们努力拼搏养家糊口,就像《狗十三》里的父亲一样,在车里听着”再回首“,像个孩子一样泣不成声,他又何尝不心酸呢?
我的父母也一样,他们没有文化没有知识,靠着一双手,省吃俭用供养了三个大学生,孩子长大了,他们也熬白了头。而他们的小时候,也曾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粗暴对待。
我能去苛责他们吗?
但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大人有罪。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谈到“当父母再婚对象你不喜欢时,该不该阻挠?”时说:
”如果大人和孩子有一方要去克服障碍和适应的话,那一定是大人。”
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童年的幸福感是影响一生的。
有的人会说你长成现在这样也没有不好啊,李诞对奶茶也说过类似的话:“即使你当初选择了当一个不反抗父母的乖孩子,你现在也一样活得很好啊。”
但奶茶回答他:“如果在现在的成就和幸福的童年中选一个的话,我宁愿要一个幸福的童年。”
温尼科特说:“人类的终极幸福与外部事件并无多大关系,而是取决于父母如何养育他们的孩子。”
我们并不否定现在的自己,而是说,如果拥有一个天真的童年,我会活得比现在更自在、快乐。
4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想到美国的家庭片《奇迹男孩》,小主人公因为面部畸形,在学校里受到冷嘲热讽,回家之后,他向家人发了脾气,赌气摔门。
但他的妈妈,没有单纯地让他“乖,别生气别难过”,更没有斥责他这么不懂事,说类似”家里人已经费尽心思讨你欢心了,你还想怎么样?“的话。
而是握着他的手,感同身受地和他站在一起,告诉他:“每个人脸上的痕迹都是他一生走过的路,就像妈妈脸上的皱纹一样,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东西。”
这个面部畸形的男孩能够变得开朗自信,是他妈妈、爸爸、姐姐共同造就的一场奇迹。
如果,李玩的爸爸能在狗丢了之后陪她一起找,找累了找不到了就抱着她说:“我会尽最大努力陪你一起找,如果真的找不到了,你还有爸爸,爸爸会一直陪着你的。”
一个温暖的共情,她的少女时代,或许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的母亲,在我从寄养生活结束后回到身边的时候,能对我说:“妈妈以前没有在你身边好好照顾你,对不起。”
一句诚恳的道歉,或许,我的童年也会不一样。
胡适说:“中国最需要学习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我很希望,所有的家长可以学习和成长,不要让孩子再遭遇自己曾经遭遇的事情,不要让他变成讨厌的大人,再去驯化他们的孩子。
或许又会有人说,当父母真的好难好辛苦啊。
是的,很难很辛苦,但一旦你决定要当,请一定好好学着怎么去当。
-end-
狗是引题,13是成长,狗B是伪善的成人世界。家长不知教育孩子的根本,而拿狗出气,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新狗代替老狗去死,女孩意识到狗狗回来受罪不如在外人那好吃好伺候着,这是她向成人世界的妥协也是她逐渐迈向成人的成长。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我也家庭破碎,我也痛失爱犬。影片的结尾,李玩向成人世界妥协,向过去告别,最终进入了充满欺骗、虚伪、谎言的成人世界。而我,因为对人性的巨大失望,永远不会向成人世界妥协。我只是避开。人纵有一死,没有必要争什么。亲情也好,爱情也罢,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完全属于你,没有一样感情不千疮百孔。
个人觉得评分虚高,虽然导演想轻描淡写的表现出青春的伤痕,可是个人觉得女主没有那么惨啊,奶奶全家和爸爸为了怕她伤心吗还是很全里维护的,爸爸确实做的不对,可是不是那种恶意的,是爸爸的性格导致的,确实体现了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可这并不是真正的青春成长伤痕。
负能量巨大不想再看,要对这个社会骂句片名狗B的。中国式教育是根源,从不断暴露问题的极品家庭到学校和当下的环境风气历史从小看大,可怕的是还在继续制造循环更多出现在我们身边。剧本的刻意是缺点但讽刺甚至荒诞的变成了特点,像镜子审视每个人,由于经历不同理解起来也大不一样。成长确实就是这样慢慢失去很多东西磨平来长成别人演里的大人而且这样的事没完没了还多着呢。80后女编剧的小心思表达的有时幼稚但立意细节呼应和导演的完成度流畅性都很好还有表演。从小不要哄骗像逗傻子一样的管教小孩子,教导也要循序渐进有个尺度,不能忽冷忽热。盲探结尾还说过女孩不要太执着,那样我觉得也还是不会太好。资料馆百子湾。
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是少女寂寞的十三岁,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为什么总不快乐的十三岁,是像狗一样被驯化的十三岁,是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的、失去童真童趣童心、变得世俗起来的十三岁。孔雀从此被关进笼子里供人观赏,游鱼从此被封闭在水箱中给人参观,狗从此被牵在漂亮的皮绳里乖顺地躺下来,少年从此长成衣冠楚楚的合格的大人。但更叫人沮丧的是,那些原本暗潮涌动的年轻人长成庸碌的中年人之后,最终也会转过身去驯化下一代。
这毕竟还是大城市的较为体面的家庭的故事了,女孩要在父亲面前挑衅地吹啤酒瓶才会挨一顿打,打完还能得到道歉与补偿。在我们十八线小城市的版本里,女孩准备出门找狗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赢得两记耳光了,没有发出尖叫的机会,没有摔门摔碗的机会,只能把头深深地埋进被窝里无声哭一场,第二天起来,就长大了。
真的会去看这本电影的观众,其实都没有去看的必要,所有的剧情他们都知道,所有的后来他们都正在写下,他们是观众是演员是这本电影和生活的预言家。但是需要看这本电影的那些人,可能永远不会看到这本电影。
片名既是少女被驯化的成长悲剧,也是一句粗口:骂的是中国父性权威和教育体制。少女从养狗丢狗寻狗,到最后平静地吃狗肉还说谢谢,《狗13》以此记录了后革命时代叛逆主体消失的全过程。老师打死蝙蝠段落尤其妙。
千言万语、含蓄用力、直白或有寓意,其实就一句粗口:XX。有些地方挺狠的,女性观众很容易会看哭吧。当动物不再凶猛,温良而顺从,这个国度那套深入到骨髓的,父权威严不可抗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吸收消化了。
中国的小朋友啊过得像条狗。演员和摄影都很不错,但前半部分表现得直白过头,有点假得不舒服,被过度消费的相对论啊平行宇宙啊还有涅盘啊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不过,妹子大哭完之后,开始残酷青春了,故事内敛起来,情绪表达就很到位了
李玩的名字是胡乱取的,弟弟的名字是认真取的,因为“男孩的名字不能太随便了”。继母随便找只狗来敷衍李玩,爸爸还强迫她承认这就是爱因斯坦。是继母买来了新狗,也是继母要把新狗卖了。狗只是畜生,利用完了就可以扔了。李玩推倒了爷爷,遭到了爸爸的暴打;弟弟打了奶奶,爸爸却反过来哄弟弟。弟弟挑衅新狗在先,爸爸却去打新狗。李玩永远是错的,弟弟永远是对的。于是,李玩变得“成熟懂事”了,她会不让爸爸难堪,忍痛吃狗肉;她会为了不让爱因斯坦跟她受苦,忍痛离开。但我还是想念最真实的她,希望她能做回自己。我们人人都是李玩,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个性,扔掉了脾气,忘记了初心,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成长”。我们“提高了”情商,“学会了”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再也不遵循自己的内心。狗永远是狗,人有时却不是人。
No Country for The Youths.
9分。太真实、太熟悉、太多似曾相识。本片与常规青春片最大的不同是:不煽情、不抓马。对待不公平的做法是不争取,不呐喊,而是让角色去接受:好吧、算了吧、就这样吧。。。一直在放弃,一直在退让,这就是长大,就是懂事了。这样反而更让人想哭。因为,这太像我们一路成长经历过的那些。所以,会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难过,是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之后,因无奈而难过。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一切,似乎都是无解的。家长的教育观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这一代又一代,都是这么长大的,被磨平棱角的孩子,长大后,变成懂事的大人,然后,帮着下一代懂事。
女孩拒絕狗,女孩接受狗;女孩失去狗,女孩同情狗;女孩背叛狗,女孩不再要狗。——“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有很多。”
牛奶换红酒,旱冰变刀冰,成长中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东西。
爸爸的一顿痛打之后,她成熟了…所有的叛逆神经在那一刻断了弦,成人世界的冷暖看在眼里、忍在心里,什么时候咽得下那口泪,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成长。《李米的猜想》就很喜欢,这一部更有力,前面觉得多大点事的小格局到结尾又是醍醐灌顶的开朗,导演功力了得。“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当李玩发现那只快乐的小鸟只不过是一个正在被送往救护车里的精神病人时,她一定是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与自由只存在于疯子的臆想世界里。一只狗和一个13岁的孩子最后也注定在这个伪善的世界里成长为一个狗B。
维系重组家庭的关系,想要儿子还要考虑女儿的感受,打了女儿会主动认真道歉,把咬人的狗送去收留所而不是狗肉馆,酒局上的奉承巴结,接到前妻电话时的情难自禁,你们只看到女主的成长太残酷,却忘了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原本就比做一个合格的孩子要辛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