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又让我回想起,高考以及准备出国时的备考阶段。那时候没日没夜的苦读。近似安瑞的情况,极度烦躁、易怒。电影描写的很到位。但是影片理有很多欢快的场面,比如学生们起哄老师唱的那首略带黄色的歌曲,还比如学生们不停地敲桌子。运用这样的宣泄方式排解一下。电影里的心理描写也很到位。安瑞的嫉妒。本杰明的善良和包容。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
我特别喜欢班杰明的人设,平时外人看着不是刻苦的学生但是真的被带动起来有如神助,最后取得的成绩连自己都无法相信。
评论区有些人也不要看了一部电影就参透法国学生的一切的一样,还日常照例的贬低中国,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而且不是日常夸西方学校准入低毕业难吗?结果倒过来又开始内涵中国。难道你以为中国医生就是专科出来就可以立马到大医院当医生吗?
这部电影让我对法国医学考试确实挺惊讶的,也激励了我,能够带给人共鸣的,就是好电影。
最近看法国电影《第一年》(Première Année),回想起了自己在法国的第一年。
《第一年》聚焦的是法国大学一年级里奋战的两个学生,Antoine和Benjamin,A和B,恰好是字母表里的前两个字母,刚进大学的新鲜人。
他们读的专业并不容易,是医学。在欧美读书的人知道,西方学制的一大特点是进去容易、出来难,每年都会有考核,如果过不了,就得重来。所以,大一从来就不简单。在医学这样困难的专业更是如此,A已经挂了两年,而B则是刚来的新生。
虽然没有重读一年,但我自己当年也补考过一门课。
那是第一学期一门叫paléographie(古文字学)的课,我们和ENC的chartiste们一起上,要做的便是把那些中世纪手稿上用古法文书写的契约或法令誊抄下来。
听起来似乎不难。
这门课第一次轮到我发言读契约时,我拿着那张复印纸问老师Marc Smith,这张纸是这样读,还是反过来读?
全班哄堂大笑。
古法文的学习对擅于语法和规则的亚洲人来说并不难,在Frédéric Duval的Philologoie romane(罗曼语文学)上,我的表现甚至比chartiste更好,但是那些中世纪后期的书写对我来说真是天书。
这门课第一次只拿了10分(20分满分制),后来,在数位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下,我们几个中世纪研究的学生得以在第一年末重考这门,我拿了14分。
第一年是最忙碌的,看到A和B两个人在各种课程、图书馆和餐厅里穿梭,也不禁联想到第一学期有十一门课的自己。
上完中世纪法语上意大利文,听完中世纪文学听诗歌解读,从中世纪文本、词汇和书写的研讨会出来,又是法语语言的历史系统分类学……第一学期简直是疲于奔命,搞笑的是到了学期中,我才被告知自己被注册错了专业。
一个晚上没睡好,早上跑到索邦四大的办公室,宿醉的女负责人和我一样差睡眠:
“不急,先生,让我先泡壶咖啡。”
当然我个人认为读硕士的压力还是小于本科的,何况是读医,A和B利用了每一分每一秒在学习:
在图书馆里大声对上答案时,不顾旁人的眼光,眉开眼笑,被赶出去;
房间里面堆满了教科书,贴满了纸条,写的都是公式和知识点,乃至于忘了通风;
课堂上,为了跟上老师的节奏,一个人画图表,另一个人记笔记……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特别苦逼的大学时光,但是两个人的友谊也因此而建立。
这里面也有各种好玩的插曲:
一次实验课上B迟到,老师本要记他缺席,但是在众多学生的要求下,就顺手考了他一道化学方程式。B一脸正经地说出答案,于是老师让他坐下了。
实验课后,老师单独叫下了B,告诉他事实上正确的答案,还加上一句:如果你不拼命,就不用来了,不然只是浪费时间。
出来的B却被A好奇地询问,B开玩笑说老师觉得自己很有天分,在A追问之下,随便说了一个名字:Durandeau,老师给我推荐他的书。
A立马去书店问老板,结果书店老板说这个化学领域的Durandeau三年内在六个出版社分别出了书,买哪一本呢?最完整的,最贵的,最大本的,卖得最好的,最新出版的?
头都要大了。
还有买教材的时候,已经连续买过几届教材的A问是否该买这本最新印的教材,负责卖教材的女士每一句回答都牵动着A的心:
“可能和去年一样。”
“也有可能会有变化,我不知道。”
“或根本没有更新。”
“或是改了很多地方,没人知道。”
这种纠结,让观众会心一笑,却也反映了现实中学生购买教材之痛。
但这又何尝不残酷,这部电影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对教育作出反思:因为考试分数排名,两个好友关系一度破裂,A更是因为过于看重考试而精神失常,许多老师和学生也以短暂纪录片的方式说出了对于考试制度的担忧。
对于A和B来说,他们的考验不止于此:B虽然来自外省,父亲却是著名外科医生,曾是医学系系主任的同学,给他租了巴黎中心学校旁边的房间,也有不少在巴黎的亲人和好友可以帮助B,B甚至有专门的条件可以进手术室;而A则来自普通家庭,他每天需要赶很久的地铁和公交去学校和回巴黎郊区的家。
电影在高师拍摄的那一段学生间对话反应了法国社会对精英的期待:
“考试就是要选择我们这样的人,拥有特别编码的人,他(B)为何排名很高?”
B回答:“因为我不蠢。”
“不,因为你有编码,你获得了(编码),然后一直都有……”
这样的人种论自然也成为“精英人群”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部电影里也有个相当温馨的画面,有这个,才能理解最后的收尾:A带B到地下室,给他看大三学生们和教授一起做人体实验的课程,B根本没有感觉,因为他早就在父亲好友的医院里参与过这样的手术,而那时的他仍旧心不在焉。
可是,从A的眼里,他一定看到了光芒,那种坚定和执着。
刚入学时,父亲给B打电话,问他是不是在学习,而他在打游戏,或是在等窗外亮起灯的埃菲尔铁塔。
学期中回家,他问母亲:“你一直都想做历史学家么?”“是的,我这么想,怎么了?”
B确实很有天赋,但他并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正确的选择。
如此迷茫,也是大一该有的吧,突然想到自己当年也是大一后,毅然决然地转了专业。
在考试通过后,父亲来不了时,他失落地低下头,朋友给他带来了礼物:一个巧克力面包(pain au chocolat,这也是我最想念的法国甜食)。
朋友颇有深意地说:“这是巴黎最好的。”
原来朋友根本就没有忘记当时从他那里拿走的巧克力面包——刚来巴黎,喜欢吃东西的B明明刚从巴黎做巧克力面包最好的那家店买来,不舍得给朋友,于是下意识撒谎道:“不好吃。”
结果朋友已经拿走了巧克力面包:“我还是试试吧……好吃!”
B说了实话:“这是巴黎最好的。”
B终于忍不住哭了。这一年,真的太累了。而且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要。
所以我可以理解影片最后的结局了,B和A对视的那一眼,就叫“成全”。
这第一年的友谊,终究胜过了其他。
感兴趣的话,也找时间去看看吧,温习下你的大学新生时光。
我最不喜欢的一段记忆便是医学院的生活了吧。那时候刚刚经历过高考,以为到了大学可以轻松一点,没想到一开学,便是满满当当的课表和沉重的一大堆教材,固定同桌,全英文授课,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都是课,晚上7点开始到凌晨固定的晚自习,每节课不用点名就能看到谁没来谁迟到。
简直是比高三还苛刻的大学生活。
学了些什么呢?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等数学,动物学,植物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专业英语,日语,系统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心理学,伦理学,各种专业课和非专业课,选修课和必修课,多到我都已经记不清到底有几门。别说考试周的时候基本整夜整夜通宵,连平日里晚上11点回宿舍都觉得罪过,毕竟大部分的人都是晚自习到临12点才冲回去的,因为不这么拼根本记不住呀!哪些知识有用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你说80%都没有用好像也不行,就像电影里说的,“考试就是这样,选择坚强的学生,淘汰脆弱的,想想看医生面临的压力和责任,考试就是要选择我们这样的人。带有坚强基因的人。”
宿舍每晚12点就断电,即使是考试周。夏天热的没有空调和电扇,只能打着手电继续看书,有时候就干脆一个宿舍端着马扎坐在走廊里就着灯光继续看书,那时候整层楼都有看书的人。也有胆子大的就直接抱着棉被去教室过夜。我是完全不想回忆那些年熬过来的日子,通宵看书之后的第二天早上,我都会有恶心感,想吐,什么也吃不下,后来进入临床值夜班,通宵整夜也适应的很快,这些大概就是医学院的设置吧。
我们专业算是全校顶级的专业,所以每个学期都会有淘汰制,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如果有任何一门考试不过,就会被淘汰到其他专业,学历也会被降一级。人的记忆可能是有保护功能的,我特别不愿意记住那些年的生活,现在回忆起来模糊了不少,有一个男生曾经对我表白过,我以恋爱要影响学习拒绝了他,后来他情绪上受了很大的影响,期末考试成绩没有过关,被降级到了本科班。其实一直都蛮内疚,但也不敢去联系,最近加上微信,聊了两句,发现他最后没有当医生,在医药公司混的很好,听到这个,也算是对年轻时候的鲁莽有了些安慰。
当时上学的时候,周围同学谈恋爱的基本都是内部解决,毕竟没有人能接受每天自习到12点也没有周末的男女朋友吧,和电影里的一样,聊天的时候,如果不是医学专业,聊什么都会觉得尴尬而又浪费时间,电影里的男主角在屋顶很想和邻居女孩聊点什么,发现自己一开口只能讲专业,之后就是一阵沉默,男二号和母亲的对话也是如此。但专业问题的讨论也会影响到友谊,还记得那时候和同桌讨论一个泌尿外科的问题,他坚持觉得我是错的,争论到最后争不过,吼着说:“我就是对的,因为我爸爸就是泌尿外科的!”我觉得和他争论好无聊,当场甩脸,后来连同桌也做不了,换了同桌,很多年后有了微信,互相加上发现他还屏蔽了我,真是对专业执着的人啊。
每个人都有精神后花园吧,我不喜欢在豆瓣上发太多专业的苦和累,在豆瓣上记录的都是生活中能够支持我的一些精神食粮。有些东西,没有经历过就很难一起分享。最近几年,美国医生出的一些非专业的书开始慢慢流行起来,大多是描写职业生涯或者医学生活的书,我买过几本,都看不下去,美化的太多,是写给非专业的人看的,或者说,有些苦累和寂寞根本用文字描述不出来。外行人想要理解医生的生活,真的不是一部电影或者几本书就能感同身受的。
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了那些没有觉睡的青春,刷题的岁月,女生过的像男生的日子,上解剖课来不及吃早饭带到教室也要对着福尔马林的味道咽下去,几乎要抑郁的大学生活。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以为毕业后就会好的,结果发现,工作后不仅压力更大,考试也依旧存在,还经常不被人理解,果然是要足够坚强的人才能当医生。
男主角放弃医学专业,真是让人要鼓掌的结尾。
就电影而言,看完之后没啥情绪,人物本身设计就没有什么亮点,大多数时间就在两个人的复习和考试中度过,本杰明的人物从漫不经心,早早就从安瑞身上学习并发生了转变,之后完全成为剧情的棋子,瑞安也只是从拼命,崩溃,再拼命一个转变,对于一个90分钟的电影来说,塑造的形象太弱了。其次就是导演的镜头的乱用,清楚的记得,安瑞在崩溃期跟他爸妈吃饭,导演用了个长推镜头,而此时人物却在敷衍父母,还有很多手持摄像乱用的情况。在叙事方面,场景转换,关联性很弱,很多地方已经不是暧昧性可以解释的了,而是叙事不够清晰,如瑞安突然就不上学了,然后时间好像过了很久的样子,但是观众来说,只是下一个场景,突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巨大转变没有任何解释,给人感觉就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根据后面的剧情判断,他好像很久没来上学了。导演叙事存在很大问题。
最后就是结尾的放弃,实在不合理,每个人要报的学科并不能确定,本杰明的放弃几乎不可能留给瑞安,而电影强行将他放弃的空缺安排到了瑞安身上,让他抓住了最后一个机会,意图说明本杰明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朋友,而实际上,只是浪漫主义一厢情愿的想法。
很奇怪评论里好像全是医科学生,这个电影是专门拍给医科学生看的吗???
在飞机上看完的,虽然情节没有太多的起伏,但是很多的细节让人回味。
结尾一开始也是觉得有点意外,但是回想导演之前的铺垫,还是符合逻辑的。Ben其实并不想当医生,从他和父亲一起手术以及和男二一起去看高年级实习的镜头就能看出,只不过可能这方面的心理冲突没有更多的演绎。大学的专业困惑其实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那些考试的环境场景真的让我突然觉得好熟悉和感动,仿佛又回到那段日夜拼搏的日子。我们的淘汰率只有60%,还没有医学院那么夸张,而且已经是网上post成绩了,不过依旧能感觉到点击鼠标之前那种窒息的感觉,终生难忘。
那个男一的女邻居的情节感觉有些游离主题,不过法国的街景选得真好,抵消了吧,呵呵。
音乐不错
很喜欢这个片子,觉得同级生之间的微妙关系描写特别真实,不仅限于医科
结尾减分,但有种律动的生命力令人铭记
漫漫求学路,蛮好看
优等生Vincent Lacoste
我不喜欢法国电影的最大原因就是,法国男人的脸长得都出奇的令人讨厌,例如这部电影里的男一男二。最后期末考试以及宣读成绩的场面震撼到我了,什么叫做既沸腾又压抑。“考试就是这样,选择坚强的学生,淘汰脆弱的,想想看医生面临的压力和责任,考试就是要选择我们这样的人。带有坚强基因的人。”受益匪浅。
导演专拍医科电影,人物背景塑造比较模糊,剧本问题特别多,剪辑亦是。下周法国政府要公示医校改革,这部电影真的是赶上好时机,总体一般,但涉及医科本身制度的画面鲜见,所以比较特殊。许多自然学科词汇,部分真的没懂。
法國電影《大學一年級》(又名《大醫一年級》),讓我看到了法國預備生想考取醫學院的激況。這部以高中畢業後,想要考取醫大的前一年,必須先進「預備班」讀一年為故事開端,在這一年充滿各種考生掙扎、競爭還有不確定性。看的我很痛苦,彷彿聯考壓力又回來了。二個90後的男演員,把各自角色發揮的極好,93年的男配已連續三年入圍凱薩獎,而90年的男主則憑這個作品,首次入圍。我喜歡他們共同合作讀書的情誼,也理解男配因苦讀三年卻沒有男主「輕鬆自在讀書」,而比男主成績更好後,逐漸疏離,甚至因為得失心而生病。結局,以出乎意外的方向收尾,不過想想又有誰會按我們的想法生活呢?如同巴西著名精神科醫生尼斯說的:「人有一萬種以上的方式活著」,不用因循某人的「成功模式」,只要活出自我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活法。
总觉得Vincent Lacoste有种小Louis Garrel的感觉啊//10.15二刷,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法国医生逐年减少,淘汰率却居高不下,医学生压力特别大,里面穿插的几个无名学生的采访也是现存情况的反映吧。据说2020年要改革,不知道这部电影是不是最后一次重现了。
一点不沉闷也是不容易
很难不代入自己当年读口译的影子。。。那种不顾一切走火入魔的状态是真的有点像。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可怜我有个法国同事又读了医学一年级、又读了口译。该是如何一种折磨,哈哈哈。看完也只有感慨,有的时候人生就是有点不公平,同样努力,但在结果面前,也不是那么平等。有人轻松通过,有人抖抖霍霍好不容易才过。。。别人的起跑线可能是你最终要达到的重点。。。无论如何,努力的人都值得钦佩。
♥ Lacoste ♥
好演员支起了没有起伏的电影
没有旁白没有性爱,就两个小伙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法国片怎么可以这么清健?!原来他们的一年级医考也跟高考一样残酷荒诞,大陆同学表示看得好亲切好同情,尤其怀念视线越过几排书桌和伙伴儿对望的浪漫。
医学院学生好拼,班杰明的放弃也算真爱了吧
在我定义法国大学生只知道soirée玩通宵后被朋友押着来看了法国医学生“高考”。很多场景耐人寻味,对照我国国情更有趣。例如法国师生关系,例如失心疯,例如最后的得失。法国评分很高,上映很久了票房依然不错,大概是戳到了痛点吧。
谁能想到,法国孩子也这样。到了大学第一年,就进入地狱模式,为选专业而进入地狱模式。想进最好的医学院,你就要在2000多名学生中,进入前面200多名,竞争太激烈了,经常会崩溃。有意思的一个观察,前几名都是女生。想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为了对录取男生,给女生提高入学标准的事情。
对于医学院学生的用功,是真的看在眼里的。14年第一年进入法国大学,听不懂课,所以特别努力。为了督促自己学习,每天都去图书馆,刚好我们学院楼对面是医学院,医学院的图书馆是开到22点的,其他的图书馆最多20点吧!哇那一年还得去得早占座呐!当时也是惊讶了下,法国学生居然这么用功,不去soiree吗!看这部电影想到了也有那么一年,自己很努力。
关于大学生的电影竟然真的是在讲学习
笛卡尔大学拍摄,熟悉的场景。法国,大概只有医学院的学生这么拼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