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2010

正片

主演:贝热尼丝·贝乔,菲利普·纳翁,奥雷利安·雷克因,奥利维埃·古尔梅,Malik,Zidi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0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祈祷2010 剧照 NO.1祈祷2010 剧照 NO.2祈祷2010 剧照 NO.3祈祷2010 剧照 NO.4祈祷2010 剧照 NO.5祈祷2010 剧照 NO.6祈祷2010 剧照 NO.13祈祷2010 剧照 NO.14祈祷2010 剧照 NO.15祈祷2010 剧照 NO.16祈祷2010 剧照 NO.17祈祷2010 剧照 NO.18祈祷2010 剧照 NO.19祈祷201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祈祷201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法国的一个偏远乡村,莱曼家族经营着一个化工厂,不过化工厂正面临着关闭的命运。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莱曼家族似乎矛盾重重。内森(Grégoire Colin 饰)是莱曼家的女婿,如今他的爱人克莱尔(Bérénice Bejo 饰)怀有身孕,可是各种各样的烦心事让他们很难面对这一切。某天,莱曼家的父亲尼古拉斯(François Levantal 饰)被野兽攻击,身上留有严重的伤痕。为了除掉祸害人的野兽,莱曼家的男人带着枪支结伴进入丛林狩猎。在这里,他们见到了极其恐怖的一幕,田野间四处散落着动物溃败病变的尸体。永怀梦想:西蒙·佩雷斯的人生与馈赠桃花红 梨花白闹鬼网红屋难以忘怀下颌骨福团·费斯特:好运旺旺来风骚律师第三季僵尸岛一些声音零八三七灵魂摆渡潮玩人类在哪里深海兽篮球兄弟第三季末世家园红牡丹赌徒:第二代继承者少女小渔恶魔猎人第二季泰坦尼克号2012电视剧版我杀人第一季匆匆那年家里来个俏女仆边防站秀美江南父子刑警炸酱面狂想曲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美人到之机不可失长忆无痕爹地的完美女孩棒球大联盟剧场版:友情的一球温暖的印记水乡的春天野生诱惑双世宠妃Ⅲ春风得意梅龙镇火海凌云俄语现代豪侠传降龙大师未来小姐金三角之无法伤悲了不起的儿科医生白银的意志魔女商店再开业小幸福布尔萨的夜莺

 长篇影评

 1 ) 超级烂片

1、风光片不等于好电影。
2、畅销书不等于好电影。
3、三个旅游大国的美妙风光+畅销书作家+金牌编剧+明星制片人+帅哥美女+动听音乐不等于好电影。
4、纠结生硬的四十岁大妈不等于心灵强大的女子。
5、之所以给这个电影评一星,是因为没有零星可选。

6、如果这个所谓心灵成长的片子算是一部轻喜剧的话,倒是颇有几个包袱,让人忍不住骇笑:

1)liz三段情感关系都莫名其妙:第一段,8年的老夫老妻有问题却不明说,两人想法一有差距就偷偷跑掉,没有丝毫沟通。

根据片子中的暗示,貌似是liz的丈夫人到中年事业无成忽然想去考研,liz就断定此人不成熟不可靠。真可笑。如果她的丈夫真的属于晚熟那种人,试误了半辈子到了中年才终于直面自己只喜欢/只适合学术这条路呢?那么他才是真正地直面了自己的内心,是心灵终于成长起来的那个人。而且他敢于否定之前的半生从零开始,这种勇气绝不是一有问题就撂挑子的那位大嘴女小资可以比的。

第二段:和舞台剧演员的姐弟恋,莫名其妙地开始,莫名其妙地结束。给她叠内衣、私自篡改她的剧本就可以轻松俘获她的芳心,但想要持续下来,要求却不是一般的高,感觉这位作家姐姐的恋爱标准真是“宽进严出”。其实看到后来,我隐约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个激情恋爱/现实婚姻的双重标准甚至相反标准的深刻问题,但电影似乎不愿意深入探讨,于是就显得草率且奇怪。

第三段:看不出那个巴西高龄帅哥到底好在哪里。而且他主动/安排一场boat trip的浪漫举动却让liz激烈反对,确实显得有点欠考虑。其实,看着他俩在boat前激烈吵架甚至liz豪迈发出“我不需要通过爱你来证明我爱我自己”的宣言时,我唯一的想法是,巴西帅哥也太自以为是了吧,以为自己可以准备两人的行李,万一大嘴美女有自己独特的行李需要准备呢?比如,她每天都需要奇特化妆品、有奇怪的个人习惯或者每天都需要痔疮膏,这些行李巴西帅哥无法替她准备而且她也不想让他知道呢?两人吵得那么凶,其实也许只是以为,他因为先征求她的同意,而不是擅自替她同意。呵呵,女权主义终于来了,这也许就是原著的中心思想,但电影的表达却用了如此别扭的一种方式。

2)Liz在三个以I开头的国家的旅行,竟然处处遇到彻悟人生真相的民间身心灵高手。意大利理发店里的顾客和理发师教导美国人要学会享受而不是娱乐,在印度学习冥想的德州离婚大叔教导liz把心灵清空才能接受新事物,印尼那两个连英语都说不利索、气质极端疑似大忽悠的巫医,教导liz“平衡”和“爱”!

明明是吃喝玩乐的旅行,为什么她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心灵大师,都如此喜欢说教呢?答案大约是,跟“长副包子相就别怪狗老跟着”一样,在一个决定心灵成长的人眼里,每个人都有导师的潜质吧,呵呵。

3)一个细节:liz在印度冥想时睡着了,一起参加冥想的同学讽刺她是唯一睡着的人。看了让人超级不爽。难道在冥想中睡着是一件如此罕见甚至不可原谅的错误么?有多少人之所以求助心灵大师,就是因为内心有太多情绪的乱流,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觉。所以,能够放开焦灼公然入睡,这应该算是瑜伽课的功劳,应该把客户在课上恬静酣睡的照片裱好挂起来呢。

此外,如果liz真的不是因为宁静而是因为枯燥而入睡的话,那应该检讨的不是学生,而是导师。如果你的课本、你的教学风格如此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那么大师们是时候去反思了。

4)不管国内还是国外,近年来似乎都有个流行课题:旅行是寻找自我、心灵成长的万金油。但许多利用旅行来“寻找自己”的举动都属于矫情且软弱的逃跑。而主人公们的结局,大约都是终于知道,跑遍全世界也逃不开自己软弱心灵的魔咒。心灵的问题,还请到心灵里去找。求诸于外,只能你浮财耗尽、年华虚度,最后除了空空的行囊以外,你什么也得不到。






 2 ) 尋找自我的平衡

這部戲的英文片名其實已經可以說明內容了。

Eat,吃。
Liz在羅馬享受了美食,學會了難唸卻十分浪漫的義大利文,在那裡她重新找到活著的喜悅,享受美食是多麼幸福的事,而她此刻就在這裡,重新燃燒她對生命的熱情。

片中一位義大利同伴說得很棒:「妳們美國人只懂得娛樂,不懂得快樂!」我想,這或許就是散漫悠閒的義大利人,跟自討忙碌的美國人,最大的不同吧!

這部戲衍生至我們的生活,是否會覺得自己活得很渾渾噩噩呢?

對生活的熱情不再,每天過著相同的生活……真是一點也,不快樂阿。

而快樂卻是如此簡單,不需要廉價的啤酒廣告提醒你:「嘿!現在是歡樂啤酒時間!」
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放鬆自己,好好享受一切平凡的事物。


而單單只是享受美食,當然不能解決Liz的問題,她需要一個解答、一個方向,於是她告別浪漫的羅馬,改往印度前進。

那兒她找到了精神導師,但是在靈修的過程,她卻感覺不到平靜,離婚的罪惡感、對前夫的愧疚……她明明曾經如此愛他,為何熱情不再、激情不再了呢?想到前夫幾近失控的反應,想到前夫與自己的過往……一切都"曾經"如此美好,但是她卻只覺得空虛,為什麼呢?

這樣混亂的心思,她無法靜下心祈禱。
甚至覺得痛苦,覺得毫無意義。

在這個時刻她卻遇到了一個很嘴砲,但是說話卻很中肯的德州男人,Richard。

還有一個年僅十七歲,卻必須嫁人,而無法學習她所期盼的心理學,一位十分有想法的印度女孩。


忠言逆耳,Richard雖然說話很欠揍,可是卻句句說到心坎裡,他的出現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也可以說,大大地改變了Liz的心態。

她無法原諒自己,前夫的原諒、眾人的期待什麼的,根本不是最重要的,她如果無法放過自己,那別人也永遠不會放過她。

在Richard說完自己的心聲後,Liz獨自留在屋頂,她想起了與前夫史帝芬的婚禮,她那些彷彿栩栩如生的回憶,在她學會靜下心祈禱後,變得不再刺痛她、不再是痛苦……

這是Pray,她在印度,學會了祈禱。
冥想不再是痛苦難熬的事了,她在這裡得到了心靈的平靜,不一定是為神祈禱,而是為任何一個人、甚至是為了自己。


最後她回到了峇里,她去找了一年前一語道破她未來人生的藥師,一位可愛的、沒有牙齒的老人,Ketut。

她已經重新燃起生命的熱情、得到了心靈的平靜……而現在,她需要的是,重新再愛一次。
這也是Richard在離開印度前,對她說的最後一句話。

她需要的是,重新再愛的勇氣。
這是她、是Richard、是史帝芬、甚至是這世界上,每一個為愛心碎的人,都需要的。

也就是最後一項,她必須在峇里,這個爛漫輕鬆的小島上,要去體會的……Love,愛。


整部戲可以說是一種輕鬆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步調,片長將近兩個半小時,可想而知這部戲的一切,美麗到導演有多麼捨不得剪掉任何一個畫面。

從羅馬的美景、印度的風情……一直到峇里的悠閒,還有什麼地方,是比峇里這個度假勝地更適合,來一場艷遇的呢?

Liz在這裡,遇到了同樣為愛心碎,同樣不再相信愛情的Felipe,她逐漸打開心胸,接受這一次愛情的來臨。

但是她要的平衡呢?是否又要因為愛情,而失去自己的人格呢?不再有自己的步調,全都為了對方而活,那這樣的愛情,又與之前失敗的婚姻,有什麼差別呢?

最後Ketut又再度道破了她的疑惑。

總之在峇里,她找到了真愛,也是整部戲,最浪漫的結局。


這部戲沒有什麼激情的部份,非常的簡單,而且平凡。音樂卻用得恰到好處,讓人聽了真的很舒服。好幾幕都是輕鬆得讓人幾乎以為,自己也身在電影其中。


當作看旅行紀錄片吧!不要當作愛情片,更不要想像它有多麼特別,它很普通,就因為如此平凡的故事走向,才更貼近生活,更貼近我們的心啊。

仔細回想劇情,很多地方真的很有意思,也談到了現在人們生活的疑惑。

愛情是什麼?而奉獻又是什麼?生活的熱情……又是什麼?

 3 ) 惊耸美食爱情精彩片

我很喜欢吃好东西、尤其是来到美国之后、所以我就在所有看过的电影类型前面都加上“美食”,比如:“美食喜剧片”、“美食爱情片”、“美食枪战片”、“美事伦理片”等等。。。米牛牛则很喜欢节奏快情节简单人物不超过三个(多了他就理解不了)的“美国精彩片”,这样一来,这部片子,可算是标准的“惊耸美食爱情精彩片”咯。(说惊耸的时候眉毛要像“耸”字的上半部分那样“从”起来才行啊)

我觉得这个片子虽然是给小资看的,但是在给小资看的片子里面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小资的水平是这个国家的国力的体现,比如说伦敦的小资读的书就要比上海的小资深一些,如果我国小资们的整体水平上升一点那么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就往前迈了一大步,,,所以我非常关注我国小资们的兴趣所在,比如说长途旅行,减肥,禅修(更准确说是灵修),银镯女子,IPAD,还有偷菜什么的,总是试图去理解,而不是讽刺挖苦,当然我本人也尝试过一些,比如说旅行和减肥,所以说我是小资也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也有理解不了的,比如偷菜什么的,那么一定是我的思维方式已经僵化了,而不是小资们的生活方式有病,无论是哪种生活方式,背后都是很扎实的人生,比如说上海大部分小资都是在上海的石库门房子里和邻居合用卫生间长大的,残酷的人生道理他们不可能不懂,所以他们看似肤浅的休闲方式正是他们对生活的美好的祝愿,应该默默地给与鼓励和支持,,

这个片子里面的女主角被豆瓣的网友们骂得狗血淋头,觉得她这样不负责任地到处乱跑实在太随心所欲太自私了,小资们对长途旅行的热爱和向往也被狠狠地批判了,但是这个片子的意思或许要更深一些。

这个片子的“美食,祈祷,爱”的顺序其实是很有讲究的,她首先去的是罗马大吃大喝,意大利代表的是,美食(其实那不勒斯的正宗匹萨巨难吃),其实也就是纵欲,虽然说我系有汗牛充栋关于“eating disorder”的文献,但是狂吃海喝乱花钱毕竟是对心灵失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平衡机制,纵欲,找回的是对已经习以为常麻木掉的身体的新的感觉(肉体变形了),包括影片里面提到的说意大利话要大声喊再加上用大量的手势让别人去死,这都是让人重新找回肉体感觉的方式,

然后她去的是印度,因为人在通过纵欲找回了生命的一些基本感觉之后,必然会感到心灵的空虚,所以她到了印度,印度代表的是,祈祷,和神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在印度她遇到了一个非常喜欢吐槽的人,通过不断地被吐槽(包括被吐槽太爱吃),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实际上,如果有一个人经常骂你但是你又感到很高兴,这个人多半就是能够净化你心灵的人。(就像花狗骂玛特,物理骂我,etc)

可惜的是,不断地被吐槽的结果必然会对祈祷/修行产生一种禁欲的狂热的偏好,对自己的生活制定了新的种种规范,也尝到了节制的甜头从而不敢放弃这种节制的美好,带着这样的问题女主角回到了巴厘,说到这里我非常喜欢Ketut和他的老婆,我觉得Ketut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智慧也就是有意思的人,他说在巴厘嘛人们早上冥想下午享受生活,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只是迎合小资们对于修行的想象,实际上修行本身就是张弛有度的一个过程,佛陀辟谷之后都要喝牛/羊奶恢复元气,况且普通修行者和小资们,实际上平衡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个状态,需要很多智慧和力量才能保持,好,于是女主角生活在一种适合她的平衡里,感到了淡淡的喜悦。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结束,她沉浸在这种淡淡的喜悦里不敢再尝试其他的情感状态,所以她不愿意和大脸男再发展起长期的关系,说实在的接下来的就是我目前还不能理解的选择了,虽然老Ketut说“因为爱而造成的不平衡也是平衡的一部分”的时候我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但我目前还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最后我要说长途旅行不管有心还是没有心有历史知识还是没有历史知识都是很好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和想象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一段地理距离的发生乃是货真价实的,有时候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想法也会发生变化,遇到的路人甲乙丙丁,和自己平时熟悉的朋友们太不一样,到处都是culture shock,,,当然每个人能体悟到的东西不一样,但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只要自己能喝饱不渴,又何必在乎河水有没有少掉一点呢,

总而言之不能打击小资们的爱好而要关注、鼓励、发展之,,此外我最喜欢的欧洲城市正是那不勒斯,因为那里又脏又乱又差,站在二楼阳台上吃pasta看楼下火并拿着钢管追着人打绝对是一种享受,,,

 4 ) 绕了一圈,回到原点

我本来以为是个女人寻找自我的片子。有人说离婚那段没交代清楚,作为已婚妇女,我觉得其实理由挺充分的,就是瞧不起那男的,不再爱了。后来去了意大利,我很喜欢那段经历,几乎是动人的探寻真我之旅了,好多让我感动的片断。但是后来就越来越看不懂了。可能是对片中表现出那种对“exotic orient(异域东方)”的西方想象让我很受不了──也许是我太敏感了。不过最让我觉得无语的是,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原点。在一个男人那里失败,就要从另一个男人那里成功。让女人进地狱的是男人,救她上天堂的也是男人。当然,这女人的择偶观到后来的确还是进步了的。

前阵子看到有人推荐刘瑜一篇讲crush的小文章,我觉得这个女人就是一直在crush,crush,crush,一直到最后我也没觉得那个男人是所谓的“真爱”,但那的确是在物质和精神上与她最为匹配的一个了──前面两个男人(也许还有更多,因为女主号称从16岁开始就没缺过男人)都是puppy型小男生,最后终于找了个生理和心理年龄都合适的了。至于是不是真能安顿下来不再折腾,谁知道呢。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或者这本书想表达什么。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最后还是归于男人。即使是在巴厘岛遇到的智者,最后问了一大堆问题后,还得再问一句,你和你男朋友如何了?最后的最后,女人明白了,有时候为了爱失去平衡,正是生活的平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于是坦然跟男朋友出海兜风去了。

唉,这就是所谓的小资生活的想象吧。旅行,吃,交朋友,貌似过着在别处的生活,从美国到欧洲到热带亚洲,但其实一直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女人在意大利的时候,有人问她哪个词可以代表她,她想来想去想不出来。我看完整部电影,为她想了个好词:矫情。

 5 ) 在不着套的自我放逐的YY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个女人,她不想要孩子,也不要老公,撇家舍业的四处游荡。这种女人可能才是最应该归入施以石刑,活活砸死的行列。但实际上她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成为你自己”的问题;她在努力摆脱一种焦虑,自我认识的焦虑。于是她去了很多地方,意大利、印度、印尼。。。。。。她的这番周游拍成电影就叫《美食、祈祷和恋爱》。如此高调和文艺地来展示自己的内心,这个绝望的主妇真是幸运。因为大家都在迷茫,黑暗里摸索出路,但《毕业生》里鲁滨逊夫人寻找出路的方式就被冠以风流和淫荡,本恩的方式貌似可以原谅,但也属于犯错和冲动。

      她享受着美食,流连着美景,背负着人类共有的痛点,游荡。偶想,和她拥有同样的困惑的人很多,分水岭就在于是不是敢选择离家。如果止于YY,就是不可救药的做作和矫情,可是选择行动,就是极端不负责的疯狂和背世。出走的娜拉,不是那么好当滴。

      还是YY稳妥些,所以偶只能看看电影啦。
      PS: 如果这部电影有毒,解毒良方应该就是《阿甘正传》。

 6 ) 那些有的没的都是我在想的

意大利-印度-巴厘岛
美食-祈祷-遇到爱

意大利的确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国度,对于意大利的爱不知从什么开始,只能用着迷来形容,看到罗马的小巷和混乱,竟也不那么讨厌,不过不知道亲身去体验会是个什么感觉。

印度的meditation让很多人为之着迷,其实有时候他们并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颇有跟风之嫌疑,只是,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人体会到meditation的真谛,多多少少还是会悟出些什么。

巴厘岛,everyone has a love affair in Bali. Is that true or it's just a dream like all the Hollywood movies?

 短评

不是很能理解这种感情,倒也不是说女主角矫情,毕竟人家是纽约中产阶级,物质丰富了当然要有精神追求,可我这种连活着都很吃力的人真的就很难理解她的想法了,严格来说不是她的问题,不是电影的问题,应该是我自己的问题(贫穷的原罪吧)。

10分钟前
  • 曾良君
  • 还行

影评并不好 但是我真的觉得好久不曾看过如此与心灵相契合的电影 才熬夜到现在。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何热衷于独自旅行 我认为这部影片道出了我的心声 人多太嘈杂 便无法看清旅程的点点滴滴 无法仔细欣赏世界上的和而不同 无法在旅程中与自己的内心交换想法 无法净化与成长自己的内心 独自旅行我能带着自己

11分钟前
  • FloriaZENG
  • 力荐

女性向电影,换句话来说基本上完全是拍给女人看的。我是女人的话一定是5星9分,甚至10分。可惜我是男人。。。。还是未能击中。。三振

14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饭祷爱这个译名不错。

15分钟前
  • 不知谓
  • 推荐

如果你想到你只有一辈子,就不会觉得女主矫情。很多中国人,总好像他们有无数条命似的,动不动就为极端无聊的理由,比如什么爸妈的意思、孩子的想法,别人的闲话,狗屁一样的传统……就浪费了一辈子。我四十岁了,一直离经叛道,也一直富裕舒服。人类世界真的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年轻人为什么都如此保守?

18分钟前
  • 蝴蝶不梦庄周
  • 推荐

這實在是一個討人厭的女人,不為人著想,欠缺主見,萬事只講fu,有負擔就要走人的公主病患者。不要覺得女性觀眾會買帳好嗎?!

22分钟前
  • 裘笛
  • 很差

花了两个小时,一颗星给各处美景。罗伯茨真的老了= =昨天我看柴静专访姚大嘴的节目,她狂推这部片,真是她这一年的写照吧= =谁不渴望过这样的生活呢,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像女主那么幸运,遇见好人好事

24分钟前
  • 江南小野花
  • 推荐

簡單來說她的救贖之途是用銀紙舖出來的。旅途上她遇到的人的遭遇比她坎坷那麼多,她自己輾轉反側不過無法承認自己是個胸無點墨矯揉任性的都市雜貨攤。毫無信念和信仰可言,一場但求feel good的bullshit盛宴。暢銷的愛情故事都只有一個教誨:換畫。(p.s. 中文字幕爛透。)

28分钟前
  • 何倩彤
  • 很差

这是必须到了一样的年纪,去过一样的地方,经历过一样的危机的女人才会给五星的电影。对于大众来说也许就是作逼

29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心伤不是坏事,说明你曾经付出过。”更喜欢台版的译名《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大多数人这一辈子总会有所改变有所失衡,但敢于承认且作出改变的人并不多。虽说电影被分成三段式,但两个半小时的长度还是多少需要再压缩。有人说这是一部无病呻吟的影片,但我觉得很多东西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

30分钟前
  • Q。
  • 还行

作为2010年观看的最后一部影片,似乎有一些将来意义。正好符合我现在的状态。但我不能去环游,不能去诵经,可仍旧有很多方法, 让我彻底抽身于如此糟糕的2010,投身于充满希望的大部分被计划好的2011,从此刻起,我要认认真真地度过2011年。happy new year!

35分钟前
  • 王稷和泡泡
  • 推荐

看得穷人自卑啊!美国人太有钱了!才会让没有任何问题的婚姻,因为女主角太闲而走向崩溃,女主角可以在什么都不要的条件下,离婚后,可以去世界潇洒,旅游一年,完全不担心生活费,还能在外国请私人语言老师。住豪华别墅(巴厘岛那座)。还能说什了,只有有钱人能感悟生命!

39分钟前
  • princessmana
  • 还行

我不明白一个女人去追求自我有什么不好。我不明白寻求自我平衡的过程怎么碍着你们了。你们说矫情说没必要,你们觉得自个儿活的有自我吗,有梦想有追求吗。除了结尾收的不太好以外,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43分钟前
  • 汪拾叁
  • 还行

美国安妮宝贝的治愈系。

4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有时候为了爱失去一点平衡,也是平衡生活里的一部分。——如果你够勇敢到可以放下所有感到舒适又熟悉的一切,包括你的房子和忧愁,陈年仇恨,然后出发去探索真理,不管是表象的还是心灵上的,真心注重这旅途上的一切线索,接受在这过程中历经的人都会是你的导师,而你又准备好了最重要的,去面对那些.

4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仅意大利已够满足标题了。Javier Bardem一如既往的艳遇不二人选

52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我一直觉得,述说悲剧的最佳方式,是幽默。换句话说,任何的苦难,我们不妨都用轻松的口吻表达出来。人生嘛,不过如此。恩呢。

56分钟前
  • 南菜园
  • 推荐

意大利旅行,她看到热烈的情侣,本来些许失落,但桌上的一份pasta瞬间让她的寂寞面目全非。Send me love and light every time you think of me then drop it.旅行。美食。爱。契合了我所有想要的。

57分钟前
  • mayfly
  • 推荐

最近这种所谓的“独立女性必看电影”最终结局仍旧逃不过找个男人嫁了去,这种俗套的结局一而再再而三,那还“独立女性”个毛,简直就是毒药。当然了,本片的外景一流,各地风光啥的,就当国家地理杂志看看好了。

1小时前
  • 龙哥儿
  • 推荐

惊 老美也有文艺片

1小时前
  • Giggs H.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