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HD

主演:严顺开,王苏娅,李纬,孙道临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普通话年份:198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Q正传 剧照 NO.1阿Q正传 剧照 NO.2阿Q正传 剧照 NO.3阿Q正传 剧照 NO.4阿Q正传 剧照 NO.5阿Q正传 剧照 NO.6阿Q正传 剧照 NO.13阿Q正传 剧照 NO.14阿Q正传 剧照 NO.15阿Q正传 剧照 NO.16阿Q正传 剧照 NO.17阿Q正传 剧照 NO.18阿Q正传 剧照 NO.19阿Q正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阿Q正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身形猥琐、其貌不扬的阿Q(严顺开 饰)是未庄一个靠打短工度日的小人物。他家徒四壁,穷得连姓都没有。虽然如此,阿Q却始终自我感觉良好,或瞧不起装模作样的假洋鬼子,或与地主赵太爷攀亲。当然换来的往往不是尊敬,而是鄙夷甚至一顿毒打。好在阿Q有着一套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所以肉体上吃亏的他最终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自从被赵太爷打和调戏吴妈受罚之后,阿Q的日子愈加难过。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进城谋求生路。阴差阳错的一些事,竟让阿Q在未庄人眼里成了手握重权的革命党,这个憋屈半辈子的小人物总算暂时抖了起来……  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并荣获瑞士第2届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风云际会1988夜幕下的哈尔滨美国金曲不速之客2021少年雷锋最动听的事昨日今夜普瑞希拉刺陵大酱君与纳豆王的结婚战争受害者婚事女医明妃传江苏卫视开播盛典&东方卫视开播大典我的女友要上天死神傻了(国语版)潜伏3印度支那埃及艳后的任务英雄觉醒王媛媛时空线索半生缘铁腕校长1989第十个弹孔深深地恋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芳心他属杨家将开心宝贝不是钱的事仁显王后的男人之后2019芭芭拉遇上了艾伦东京复仇者2 血腥万圣节篇-决战 -虎口拔牙2014假面之夜三闯少林头文字D第五季国语玩命直播(国语版)圣·乔治因为你

 长篇影评

 1 ) 重新思考阿Q

最初看这部电影时,对闫老师的表演并不满意。在我的印象中,阿Q会更地痞无赖一些,脏一些。总觉得闫老师的阿Q正派了一些。

可是如今重新再看这部电影,才敬佩闫老师的表演真是经典。

阿Q这个角色不好处理,他是个小人物,没有家没有土地靠打短工为生。说话腔调油滑,和尚摸的我摸不得,是阿Q的经典台词。如果单纯从小人物的表象去处理,阿Q说话低俗又低三下四,这样一个形象极易让人讨厌。

但阿Q的价值不在于他的无聊,他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人性的悲哀,精神胜利法。

所以闫老师的阿Q绝不是表面的痞,他有让人同情的地方。

在鲁老爷干活时,阿Q脱了外衣,手脚利索。这样的阿Q与无数那个时候的农民一样,只是低头干活,只是一个干活吃饭的人。佩服闫老师的表演,他不仅抓住了肢体语言的表现,连表情也抓住了,憨憨的又带一点讨好的意思。这样的阿Q是不会让人厌恶的。

在谈话中阿Q忽然意识到无后的大事,与女佣说了要睡觉的话。阿Q的举动是人之本能但他的行为确实不恰当。但还未及厌恶阿Q,就看到了他的可怜。先是吴妈的大哭大闹,阿Q一脸的茫然。接着鲁家对阿Q的追打,闫老师的处理得当,他躲闪害怕,身材的对比显示了阿Q的可怜。最终衣服被扣压工钱不给,阿Q缩头缩脑的被撵了出来。

这一段闫老师的面目表情精彩,演出了一个小人物的可怜。

重读经典,才发现演员的魅力。

 2 ) 幻梦

小时候看过的阿Q正传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口耳相传的阿Q精神,自带一种嘲讽感。时隔多年再看阿Q,其实比起嘲讽更多的是悲哀与自省。因为如今带着一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作为旁观者看着阿Q的我是完全理性的,是满腔热血与激情的,可我始终无法知道如果自己在那个环境下,在那个地位中,我会是什么感觉,是愤怒,是抗争还是麻木,是一个善良的人还是一个在食物链中间的人。

阿Q名叫阿桂,因为不知道是桂还是贵,就用罗马音quei 替代,于是变成了阿Q。而正传来自言归正传。当阿桂变成阿Q,他的个人特征就被缩小了,被放大的是一种群像特征。没有人记得阿桂姓什么,在赵太爷的儿子考上秀才的时候,他曾说他姓赵,算起来还比赵少爷大三辈。可是,赵太爷说:你也配姓赵。打了他两巴掌就把他轰出去了,从此他再也没说过他姓什么。你看,封建时代的女人没有名,只有XX氏,演变到后来,一个人连姓都不配拥有了,那些有地位的人就把他们看作一粒尘埃,就希望他们无声无息地消失。可是阿桂呢,他也没有反抗,他说,不把赵老太爷父子放在眼里,就几乎是个完人。这种精神胜利法固然是他活下来的一种方式,可这种方式剥夺了他内心的愤怒,因此他也就不会反抗了,他连一个也许是事实的姓都没有勇气与能力守护。

后来,王胡和阿桂因为阿桂的秃头起了争执,王胡打了阿桂,并说他是天下第一贱货。阿桂直接理解成天下第一,于是他又乐呵呵的了。也不知他心里究竟是不是真的乐呵呵。阿桂既然不敢反抗,但他又做不到真正的隐忍,所以贱吗,我觉得是的。想想我们是不是也会这样,当着面什么都不敢说,只感在背后嚼人口舌,只敢在心里腹诽,如果阿桂真的能通过精神胜利法让自己快乐,那我觉得我还不如他呢。只可惜,我觉得他并不是快乐,只是让自己不痛,痛明明是种保护人的感觉,他丧失了它,又怎么能去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又怎么可能去问怎么办呢。

再后来阿桂去赌博,明明赢了却被人打了以后,他打了自己两下,因为这样就认为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看到这里,我除了叹气,真的无话可说。我觉得因为秃头和人争执被打自我安慰也许还有理由,因为确实阿桂在这件事上也与别人打架了,他并不是完全无过错的。可是在姓氏和这件事上,他却明明是没有什么过错,明明是该争取自己的权益的。有人说是因为他爱炫耀,不懂得见好就收,可我更愿意觉得是别人见不得他好,这一方面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会让自己没有人可以欺负。这就是食物链的悲哀,底层人民明明应该联合起来对抗,却一个个只抓着自己的利益,让有地位的人笑看他们无意义的争斗。哦,这扩大到整个人类好像也适用。

阿桂其实也不是全盘接受的,也不是真的快乐和释然的。他从赵老太爷,王胡,钱少爷那里受到的气,都拿去欺负小尼姑了。女人无论何时都很难。阿桂一定以为周围人的笑是对他的认可,却不知道别人只是看西洋镜罢了。

这个时期的他因为卖力气还有短工做。可是呢,他太直白,太顺应自己的原始欲望,也太一厢情愿沉溺自己的幻梦中了。捏过小尼姑的脸后他觉得自己该有个女人,于是把吴妈的正常行为都看成了献殷勤。他以为吴妈说他是天下第一傻瓜是在和他调情,却不知道人家说的是真话。于是,他说我要和你困觉。吴妈于是吓得要闹上吊,而未庄的女人们从此也躲着他走。那个时候的贞洁观念害得也不只是女人,同样也束缚着男人,束缚着两性间的正常交往,那两性怎么可能互相理解呢。

于是,阿桂只好去城里。在城里,他靠着偷发达了。回来以后人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短暂地中兴了。只可惜,人们知道了他偷的事情后,他又没落了。直到他听到革命党人来庄里了。他以为革命了自己就能翻身压过庄里的太爷他们,就能有女人了。于是,什么也不懂地喊着我革命了,假话喊多了就有变真的幻觉。梦里,他真的翻身了。可是阿,即使在梦里,他想到的惩罚也是脱下裤子打屁股,你看他理解的革命有多浅薄。他没有办法杀人,我觉得还是一种麻木的状态,依然不敢反抗也不懂反抗。

最后,祸从口出。白举人托付给赵老太爷的财物丢了,赵老太爷为了消灾让阿桂做了替罪羊。阿桂不识字,被官员的笑蒙骗,以为说的是自己之前在城里帮别人放风偷了衣服的事情,画押的时候他还嫌弃自己画的不够圆。他以为人生大概都是要画几个圆的。直到他被判处死刑,游街的时候他还是觉得人生大概都是要游行的,不知道他看到那个古轩亭口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当初他看别人被杀头的时候有多麻木,如今别人看他就有多麻木。阿桂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了。留下一群依然稀里糊涂的人在讨论他是不是好汉,在遗憾他没有唱戏,白去看游行了。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阿桂并没有断子绝孙,他的后代繁衍不息。

阿桂其实无数次说到假这个字,这一点他倒是看的明白。假洋鬼子,假正经。说的确实是那个庄子里的所有人,虚伪的钱少爷和赵少爷,随波逐流,借着革命为自己谋私利。懦弱无能的赵老太爷,国难当前,只想着娶小老婆,听到阿桂发财就讨好,听到他革命就害怕,没有去求证的意思,也做不到从一而终。白举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什么大义灭亲,还不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为官者贪赃枉法,只想着谋利和结案,却不知道去追求事实。

只有那个土谷祠的老人是温暖的,他留下了地保老爷企图骗走的阿桂的冬衣,在送被抓走和他说:县城里是有王法的地方,你就放心的去吧。可是老人家不知道,有一个词叫世风日下,这世上没几个真正的人了啊。

阿桂那一句:大叔,我会回来的。大概是最难过的,希望阿桂再也不要回来了,希望回来的是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主见的人。更重要的是我们都不要做那遗憾游行者没有唱戏的观众,如果做不到发声,那至少做土谷祠里的老人吧。

 3 ) 精神胜利法

如果你们认为鲁迅的《阿Q正传》只是为了喷击像阿Q那样的“精神胜利法”的人,我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你们,你们或许只看懂了最表面的第一层意思。

首先《阿Q正传》里先说明了一个很特殊的时代背景。第一个背景是乡下。表明了那是一个较为落后,信息也不甚发达的地方。然后故事里以阿Q的种种无知与自我满足来衬托出这样的一种落后。而那些每每看到阿Q出洋相后又嘲笑他的人实际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因此藉由阿Q从城里回来后所有人对其态度的转变来衬托出那些人的真实一面。是的嘲笑阿Q的人都是认为比阿Q要“高一等”的上层人,而在他们眼里的阿Q就是一个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下贱”的下等人。所以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嘲笑他。而阿Q所创造出来的自我安慰“精神胜利法”又完完全全得突出了一个生存在社会底层的无奈困局。这种社会阶级的产生不仅源自于个人资产的多少,而更多的是源自于一种群体性效益。即当赵老爷说出那句“你也配姓赵”之后,就已经表现出了一个底层的人可能连姓氏都不配拥有。而那些嘲笑阿Q的人,也不过是赵老爷一样的帮凶罢了。那么请问到底在这样的世界里,是阿Q可悲还是那些人更为可悲呢?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表现在外部层面上的,因此每一个读者都能看得见。而那些嘲笑阿Q的人,他们的“精神胜利法”则是含蓄在内部层面的。他能通过嘲笑和羞辱阿Q这样比自己“低贱”的人来得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这些是否有读者能看清呢?

第二个背景是辛亥革命的革命党。身处在落后的地区永远无法正确理解革命的正真含义。因为他们始终是落后的,毫无意识的。他们不知道革命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因此有人认为革命会带来财富,比如赵老爷。有人认为是身份和权力,比如假洋鬼子。而财富和权力最终体现出的则是他们的贪婪与虚伪。更多的人则认为革命代表着流血,杀戮,残暴。因此更多的人是害怕,选择性避让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而最为讽刺的是这个事件里阿Q却成为革命牺牲的“勇者”。因为无知,他第一个冒出来充当“革命党人”,因为无知,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革命”替死鬼。在他的心里,对于“革命”没有丝毫的概念,他不知道革命意味着什么。这也就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一直被别人蒙在鼓里。最后喊出的那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的一句毫无灵魂的空话。

 4 ) 漫谈阿Q

下午读完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又顺势看了电影,内心五味杂陈。想谈一下看了以后的一些收获。

首先,人们都在讨论的精神胜利法,有人说阿Q的方法是自我欺骗,我想说的是,自我欺骗是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了,阿Q找了很多办法,欺软怕硬,后来发现自己是最软的一档,无亲无故,无名无姓。不自我欺骗,在老百姓里也混不下去。。。我不赞成当代青年用这种 精神胜利法 去逃避责任,逃避现实,但阿Q这种境况,如果还不让自我欺骗,太残忍了吧。

第二点,让人又怜又恨的百姓的健忘,盲目与跟风简直可怕又真实,同一最低层次的人尤其喜欢互作。阿Q对吴妈只是说 我跟你睡觉 ,吴妈便哭着昭告天下,被整个村子骂为流氓,以至于后来,甚至50多岁的老妇看到他就跑。后来 发财 以后,女的又好像都忘了这码事。其实,他们根本对阿Q的所作所为不关心,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像个贞洁烈妇才是自己关心的。

第三点,有人说阿Q是个笑话,不对,很多人说中国乃至世界阿Q这类人很多很多,也不对,多的是平头百姓,多的是小D之流以及每天在酒馆里赊账八卦的人,多的是吴妈又或者见到阿Q就好像失了贞洁的50多岁的老妇,多的是平时在一起喝酒的人知道阿Q被杀后,只是增加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

最重要的一点感受——阶级不同,思维不同,差距太大,平头小百姓基本不可能翻身。首先是获取的资源差距巨大,阿Q字也不认识,连画押之类的都不懂,没钱也没谋略,却满脑子搞什么革命。阿Q的可悲就在于,他是一个稍微见过世面的咸鱼,根据自己做咸鱼的经验和理想,妄图翻身,最后只是被人翻过来撒了孜然。。。

这世界怎么了?

酒馆的平头百姓不知道,他们知道有酒就喝,有八卦就谈,别指望抱团取暖萌生出什么狗屁友情~

这个世界怎么了?

吴妈不知道,赵老爷有二妻合理,至于你,就算把 我想和你睡觉 换成 我喜欢你 也不是爱情~

这个世界怎么了?

阿Q不知道,这世界走了一遭,不知道来时的路,走时的路也没看清~

 5 ) 1:48:22数字修复版和1:55:54版本的大概区别

关于时长,网上的长版本清晰度低,帧率高。

修复版好,但是短一点,其实大部分都是些无关紧要的镜头,有个1G和5.5G的文件。

至于豆瓣写的125分钟没找到。有没人提供下??

颜色差很多

多了纪念老鲁蛋辰。

屋子拉进镜头很长。

108分钟的6分18秒出片头。

115分钟的是老鲁又出来说话阿q名字由来。8分08出片头。

18分钟略疯魔状态。

36分30阿桂抽烟

45:32 回家发呆

54:49 进白举人家,进了又想出

58:19 ?家向赵老爷介绍阿贵的衣服

1:07:35 。。八卦。

1:13:15 梦中镜头久一点。

1:24:28 街上两人没答理他

1:30 :36 挑担的人上桥。

1:33:12 多了剪辫子对白

1:53:35 队伍镜头多了点。

那个年代的典型小农思想啊。当然,有些传统和社会环境还在。”据考察家们考证说,阿贵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6 ) 《阿Q正传》——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啊~~哎呦!

本片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拍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中篇小说,讲述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社会状况。形形色色的普通老百姓共唱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风雨欲来满城飘摇,这个看似闲逸的小村镇也深受波及。后路无法回头、前头一片迷雾,立足中间浑浑噩噩惶惶不可终日,阿Q的存在,烘托出了当时人们精神娱乐和寄托何其荒谬。

取材于小说而翻拍的电影最难得地方在于:人们因为对小说的熟悉不仅在情节上已了然于胸,而主角的形象也早刻画于心。而严顺开老师版本的阿Q令我感到惊喜,所谓“演活了”也就不过如此吧:阿Q耍牛逼时的人模狗样和瞬间认怂的窝囊状都十分形象,不论是远景的走路姿势还是特写表情,都像是阿Q真的从书里走到了现实中。

阿Q这个人,当真是可怜又可恨的最好例子。他自私,根本不知道革命是什么只想借势作威作福一番;他可怜,活到了30岁还是孤家寡人且债务累累;他可恨,看见比自己弱小的就要欺负一番才痛快;他也老实,做短工踏实卖力灯油少他就不休息的舂米。只可惜他始终都是烂泥扶不上墙,沉浸在自己的白日梦里,用精神安慰法慰藉白天受到的侮辱。骨子里还有恃强凌弱的奴性,加上天生家中一贫如洗,所以当穷人也当的四处被人瞧不起。

然而一个人被毁掉,不能说不是被社会泥潭淹死的。愿意跟阿Q喝酒哄闹的都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只会怂恿阿Q做无良之事;有可能是本家的赵家,却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从来也不想拉阿Q一把;尼姑庵里的尼姑看似一心向佛,放心不下的却是有着四百年历史的明朝香炉和灭亡了的清朝牌位,面对快要饿死的阿Q也是嫌弃至极乃至放狗来撵。唯一一个真心对善待阿Q的老人,虽然竭尽所能,但也力不从心。

阿Q未被善待过,他的内心还停留在见样学样的孩童年纪。他的所作所为正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丑恶和变形。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从未发生在他身上,而他耳濡目染的也尽是“金钱万能”这一简单粗暴的道理。酒帮助他麻醉白日的痛苦,精神胜利法弥补他软弱无能的天性,吹牛皮和说闲话何尝不是他驱赶孤独的手段。尽管这种交流方式令人不齿,甚至卑鄙可笑,却是他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影片的服装很用心,角色经历变化前后都会用不同的服装表达处境。水镇上容人生活的空间变小,拥挤的同时也让冲突更为戏剧化。阿Q调戏吴妈的一场戏处理的很是细腻,然而阿Q这种直男癌深入骨髓的人获得同情已经是多福。做了一场春秋大梦却被狗吓得从床上跳起来,对于一个灵魂病入膏肓的人,如何能救得了呢。他可笑,更多的却是悲剧。

 短评

编导本着“宁可拙笨不使滑稽”的严肃的创作思想,避免把阿Q塑造成一个仅供人一笑的滑稽形象,对于原着中的那些”滑稽和笑料”既不照搬无误,更不任意夸大,也不从生理上和外形上丑化阿Q,而是抓住阿Q国民劣根性的实质——精神胜利法,从阿Q的思想上和行动上表现他的可笑而又可悲、可气而又可怜的精神特质,更多地赋予这一人物以同情,主要笔力放在“哀其不幸”这一点,以“怒其不争”为辅,以求最大化地保持住原著的基调。影片在改编上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十分巧妙地用鲁迅的画外音贯穿全片,既是写人状物的点睛之笔,又把原著中蕴涵的深邃思想表达了出来。——《中国电影史纲》

7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默哀。伟大的演员在作品中永垂不朽。

12分钟前
  • Vulpecula.h
  • 推荐

小说是真好 电影是真囧 完全是一群基本功扎实的演员支撑的。ps:结尾 据史学家考证,阿桂(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13分钟前
  • 纪月航
  • 还行

改变了吗?没有

16分钟前
  • 汉堡
  • 力荐

唯一获得国际喜剧类奖项“金拐杖奖”的演员,严顺开

21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阿Q从书里活过来了,变成了阿贵,没书里那么令人厌恶,还带着点亲切感,不像是隔了一百年的人物。至于连阿Q都觉得自己是赵家人,可以理解为什么世上那么多精神“赵家人”。

25分钟前
  • Sputnik
  • 力荐

据史学家考证,阿桂(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电影还是由鲁迅的作品和演员表演撑起来的,其他都挺逊色的...

27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阿Q正传可供深层阐释的东西太多了,国民性不过是中学语文教学层次的理解。这版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片末那句旁白,故作深沉之状,自以为清醒,实则画蛇添足,把鲁迅的层次瞬间拉低到了胡适的段位。

31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力荐

高中语文课

35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几十个机位,小小的制作成本,全靠编剧和导演,还有主演们揣摩人物的深度!佳作!

39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人活着总是有太多不顺的事,特别是那个人吃人的社会,精神胜利法必不可少。阿Q的梦中翻身做主人就是变成剥削阶级。最后他死了,虽没有女人却有后代,子孙繁多至今不绝。鲁迅对阿Q是讽刺更是同情,是从阿Q的遭遇控诉剥削的社会。

40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不看不知道啊,文革结束后就5-6年时间,多年压抑的创作才华就这样的迸发出来。看过一些中国电影百强片单,这些名著改编作品罕被提及。偶然间在哔哩哔哩上发现了这些宝贝。水准真高,色彩,空间、建筑,我们的美学实在比日本要丰富、大气、随意很多。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人有民族自信啊!打算一点点看。

44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阿桂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48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影片出品的1981年正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49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选修课看的高清版 很清楚 看电影特有的质感 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至于它所表达的 课本上应该都学了吧 喜欢电影中和阿Q在一起的那个老头 淳朴老实

54分钟前
  • 🇦🇷🇦🇷
  • 力荐

内容形式和表演风格太话剧,台词感觉很鲁迅文学。如果说吴妈因为阿桂一句“我想跟你睡觉”就弄出这样的风雨,放在当时的背景还算可以理解;那阿桂做贼偷东西的事情可以在似醉又清醒的状态下跟地保“实话实说”而一分钟后便后悔不已,这样不合理的情节设计于我就说不过去了。阿桂-阿Q;妈妈的,王八蛋。

5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看此片仿佛见芸芸众生近在眼前,鲁迅笔下的国人至今遍地,从不过时。大师啊大师,这样的人性洞察真是深刻!文本改编很贴合原著,个人感觉略显得浅白的地方在于,表述为镜头语言的旁白消解了原著文字的讽刺意味,而且颇以评价的口气。原著的“我”贵乎以一个局外人的口吻阐述。各个演员的演技非常传神和到位,尤其是严顺开老先生,这演技也入教科书了,真是牛X。8.4

5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原作带来的优秀基因,即便影像化改造,依旧让人拍案叫绝

1小时前
  • 尘飞扬
  • 力荐

严顺开真是为阿Q而生的,他完全让这个符号化的人物鲜活了起来……

1小时前
  • 心生
  • 推荐

作为一个生活的弱者 阿Q无力抗拒黑暗和恶势力的迫害 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 近乎精神失常 赵家遭抢 被人陷害 一步步走向刑场 他丝毫没有意识反抗 为自己辩白 最后要画押了 阿Q还担心自己画不圆 被人笑话而烦恼 这是多么的愚昧和悲哀 阿Q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深痛感受的结晶 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理

1小时前
  • 李小庫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