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维奇

HD

主演:杰克·莱恩,约翰·图伊,切尔西·普雷斯顿·克雷福德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萨维奇 剧照 NO.1萨维奇 剧照 NO.2萨维奇 剧照 NO.3萨维奇 剧照 NO.4萨维奇 剧照 NO.5萨维奇 剧照 NO.6萨维奇 剧照 NO.13萨维奇 剧照 NO.14萨维奇 剧照 NO.15萨维奇 剧照 NO.16萨维奇 剧照 NO.17萨维奇 剧照 NO.18萨维奇 剧照 NO.19萨维奇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乘坐下一列荒凉的班车

http://www.hbol.net/_CMS_HBOL_IMG_/039/39651/Poster/Ssawqyj_full.jpg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4/26/0/23/11a2559a39f.jpg
这俩海报我都稀罕的不得了

这个世界 到底什么化了

粮食危机 战后危机 中年危机

地球太大也太老了 负荷的太多 走不动了 也减产了

你认为一天还是你手表上的24个小时么???????

如果没有许鞍华的女人四十 我会觉得这个片很nb

我们一辈子都做了什么

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 然后我们结婚 照顾自己的儿女 慢慢的我们一边照看步履蹒跚的父母 一边教育青春期容易变坏的孩子

再然后 慢慢等死

一个没有短期记忆的帕金森老人 颤抖的拿不准一个茶杯 对不上一个纽扣

满身的臊臭 一屁股的溃烂 满眼的疑惑 黏在胡须上的饭粒 嘴角流不完的液体 和一头疯狂的白发

被儿女推来搡去 居住在周围一片死寂的 地狱 养老院

 

 

 

附上对白

妹妹为父亲选了一所自己认为不错的养老院

妹妹一直想为父亲营造一切所谓干净 整洁 舒服的环境 这同政客们没什么两样 粉饰太平

结果是 父亲不认得这个女儿 以为是雇来的保姆

哥哥想让一切来的 平淡

这对白 就是兄妹之间的争执

兄 那就是这个地方要掠夺的东西

妹 我认为这里很好

兄 你当然会这么想 因为你就是他们想要的目标顾客 你就是那个充满罪恶的人口统计

    景观美化 还有关爱的邻里 那不是为常住者准备的 那是为来访者准备的 就像你和我这样的 不愿意承认事实的

妹 那事实是什么

兄 他们在等死 就在这所漂亮的房子里 这是场该死的表演 所有的这些美好的宣传还有美化景观

   全都是在掩盖人们在悲惨中死去的事实 死亡是无形的 是令人厌恶的 它充满的肮脏与不堪 发出腐烂的恶臭

……

片中 妹妹给父亲买了很多实用 好看的东西 其中有两个最引人注目

一个是妹妹认为可以帮助爸爸 起身的red big pillow 却被父亲送给一个不认识的邻居老太太

一个是红色的装饰灯

里面有几个浸泡在红色液体的球状物质 不断的缓慢的下沉 然后上升

父亲貌似很喜欢这个 让护理整晚开着它

我认为 老头相信生命是轮回的

 

最后倔老头死了

妹妹对哥哥说 就这样结束了么


我们就会这样脱掉鞋和袜子
在你们熟睡的时候
离开
什么都不带走

哪怕是遗憾

 2 ) 父亲得了老年痴呆,你会送他去养老院吗?

俗话说养儿防老,这句话似乎已经不太适用于现时的中国。多数家庭只有一位独生子,“四二一”结构式家庭与日俱增。一旦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仅要为了自己的生计忙于事业奔波,还需要抚养嗷嗷待哺的孩子长大成人。再加上照顾日渐衰老的父母?只有少数人能兼顾于此。迫切希望为老人寻找一个归宿的中年人们,这时候似乎就剩下了那唯一的选项:养老院。

《萨维奇一家》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家庭的故事。温迪是一个中年女人,一位平凡无奇的剧作家。她尚未结婚,男朋友是有妇之夫。温迪的哥哥乔恩是一位大学教授,有一个交往三年的东欧女友,而他不愿结婚。一日,得知父亲雷尼患了老年痴呆,被赶出居住的人家,兄妹二人重聚一堂,商量过后将父亲安顿在疗养院。在轮番照顾父亲的过程中,兄妹二人争吵不断。而当父亲的死亡临近,二人在困惑中重新思考了生活与家庭的意义... ...

与其说这是一部虚构的电影,我更愿意将它看做我们生活的纪实片。父亲突然重病,忙碌的子女慌张地接父亲到身边的养老院。不仅要担上照顾父亲的责任,同时也面对自己事业、爱情上的问题。兄妹俩面对的中年危机,正如万千中年人痛苦无奈的缩影。人到中年,身体状况日益下滑,情绪越发不稳定,可工作、爱情、家庭的问题却接踵而来。你仿佛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人生。

当温迪与乔恩将父亲送到疗养院,道完第一次再见,温迪转头大哭。“我们坏透了。”温迪哽咽着说。我们不禁为她饱含歉意的泪水心疼、动容,因为我们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人不愿将父母送到养老院,认为将父母送出家门是违反孝道。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现实问题,越来越多中年人无法经常看望父母尽孝,对老年人来说独守空巢的生活更加辛苦,养老院逐渐成为老人安顿晚年的新趋势。

事实上,不单养老院,从各国不同的养老模式中,我们可以窥见面对人口老化各国所做出的努力... ... 在德国,社区中兴起一股“老年之家”的互助养老风,一些害怕孤独却不愿去养老院的老人们自发组成自己的小天地,互相分担家务,参加社会活动。在瑞典,政府推行居家养老模式,主管老人社会福利事务的部门会根据老人需要提供全天候服务。在日本,政府推广老人们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如茶道、插花。在美国,人们开创了“以房养老”的先河,意为在退休前10年买好房子,年老后将多余的房间出租给他人,收取房租维持生活。

可以看出养老也有不同模式选择,它们多注重保障经济来源,充实社交生活。将老人安顿在哪只是表面问题,重要的是为老人寻得一个精神寄托。但不论如何,遵从父母的意愿是第一位的。

当温迪想要为父亲换一个更光鲜亮丽的疗养院时,兄妹俩产生了争执。乔恩毫不客气地指责温迪“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感,而不是父亲的需要,父亲在原本的疗养院过得很好。”我们习惯用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为老人挑选安享晚年的场所,却可能不符他们的年纪与标准,而老人的感觉才是排在第一顺位。

这是一部另类的亲情片,有关家的刻画几乎全部围绕着兄妹的争吵与父亲病重的无理取闹,还有回忆中儿时父亲对他们的毒打。片中甚少描述家人间应有的关爱与温暖,却让人有更自然的共鸣。影片借直白干净的画面、坦率自然的对话与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不遗余力地展现着家人间的尴尬与生活的无奈。他们的故事如此真实,令人唏嘘不已,又默默感动。

一些零星的画面也会在某一瞬撞击到你的内心:与男友亲热时看着身旁宠物狗一脸落寞的妹妹,深夜中独自落泪却佯装没事的哥哥,在兄妹争吵时默默关掉助听器望向窗外的父亲,遇到知音时失控大哭的妹妹,那个在床头亮了一夜的漂亮灯饰... ... 没有过度的做作与大起大落,影片只是在温和地诉说着平淡真实的故事。

所谓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所求不得。影片不无忧伤地向我们诉说着中年人的困惑,关于亲人,关于工作,关于爱情。然而影片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就像生活中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做法与结局。

人人都要经历父母日益衰老的过程,当父母口中多了更多你听不懂的话,迈开的脚步渐渐缺乏方向感,他们的身板变得薄弱,一不留意便染上足以影响生活的疾病... ... 但无论他们多么麻烦,多么令人感到尴尬,血依旧浓于水。即使父亲变得疯癫累赘,即使多年来感情冷漠疏离,冥冥之中紧系的亲情丝线依旧连着兄妹对父亲的关怀与眷恋。电影将两代人间的感情与沟壑刻画得复杂而细微,却又无比真实。

这部看似沉重的电影,却在细节中默默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年幼时母亲的离家与父亲的暴力教育导致兄妹性格上的缺陷。妹妹无法踏入正常的婚姻生活,还将自己的儿时经历写成了剧本;哥哥也难以为爱情付出一辈子的承诺。但当得知父亲患病后,他们还是顺着本能赶去看望。将不幸的童年记忆抛之脑后,只是单纯地尽全力照顾父亲,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温迪时常回忆起父亲对自己和哥哥的毒打,但当发现父亲行李中有他们孩童的照片时,她欣喜若狂。家的温暖简单地抵掉了一切痛苦的回忆,她心甘情愿照料父亲。这就是真实、复杂的人性与人生。很多家庭并不是幸福的、完美的,从小在家庭中失去的安全感、信任感与亲密感需要经历千辛万苦才能找回来。也许只有在经历生死离别时,才明白生命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奈,才懂得珍惜现在。

在一个与往常无异的早上,兄妹看着静躺着的老父亲。“就这么走了?”“嗯。”随后是隐忍的哭泣,这平静的一幕反而更加攥紧了观众的心。父亲的离去似乎也使二人宽恕了过去,开始新的生活。在这段痛苦挣扎、爱恨交织的经历中,兄妹两人用爱与原谅完成了对过去的和解。

半年后,妹妹的戏剧大获成功,哥哥也决心追回女友。他们明白了借助外力是没有办法改善生活、救赎自己的,只有当自己想通了那一刻就是真的想通了。终于在最后,故事被温柔地点亮了。在阳光下努力奔跑的小狗像是在说:即使跛了脚,也要装上轮子,努力地向阳光奔跑。

当问题与矛盾磨平了人们身上的刺,你会发现生活就是这样,无不充满痛苦与纠结,而接受它、正视它、原谅它、拥抱它,并不像想象中困难。两个理想主义者最终向现实世界妥协,这不是一种无奈的投降,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给谁看,而是单纯地让自己生活得轻松自如些。

只是一点点改变,浑浑噩噩的人生也能添上色彩。舍弃不堪的关系、坚持运动、欣赏自己... ... 不再要求他人或是生活迎合自己,而是乐观向上,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些电影演得像是生活,让我们阅尽尘俗杂事的纷扰与生命的短暂可贵。它们可能沉闷繁琐,却令人感动难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总有一些相似的经历,或者孤单、或者痛苦,随时会出现在我们漫长而急迫的生命中。那些注定会发生的事情在我们心中留下印记,轻浅隐蔽却又挥之不去。当电影里平淡的画面轻抚到这些印记,便会在我们的心湖上掀起深远的涟漪。

这些电影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告诉你什么是正确、应该怎么做。但当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你自然而然地知道了生活原本是什么样子。

在我看来,《萨维奇一家》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3 ) 萨维奇一家------尴尬生活

一个过分重视自己植物和宠物的女人
一个与已婚男人耗费过剩性欲的女人
一个充满理想激情却生活萧条求助于各种资助的女人
  
他每次吃女友做的煎蛋时都会流下眼泪,却没有决心娶她为妻
他的家像被空袭过一样不堪,可摆放书籍的时候却严谨而细腻
他时常吃抗抑郁药,时常吊起颈椎脖颈来缓解各种烦恼压力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一个没有给予过他们美好童年和关爱的父亲。

父亲的经历导致了他们的冷漠和疏离,而父亲的帕金森症又使他们联在了一起。

于是萨维奇一家开始一段重建亲情却不失尴尬和感动的日子。
  

看到片名的时候我就想起了《阳光小美女》,《充气娃娃之恋》,《丹的真实生活》等片子。同样的生活故事片,依然带点公路性质。真实真切的无以复加,细节带来的感动永远使人难忘。
 
  萨维奇一家称不上经典,也倒不了五星,没有《阳光小美女》的喜剧与阳光,也不如《充气娃娃之恋》健康和温馨。也没有《朱诺》经典的剧情和完美的演绎,甚至有点沉闷和繁琐。不过这就是生活,真实的生活,中年的危机,生活的压力与尴尬,亲情与责任的沟壑在这一家三人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深刻久远。

 
   很喜欢Wendy这个角色,温暖,善良而真实。父亲在幼年带给Wendy的影响是巨大的,她念念不忘父亲小时候如果虐打自己和哥哥的画面,她将这些改写成剧本,可当听到父亲生病的留言时,她歇斯底里抓狂的表现,我想,她或许依然爱着自己的老父亲。那些童年的经历在她眼里甚至有着戏剧化的美感,哪怕是爱恨参半。

   Wendy为父亲收拾行李时,发现自己与哥哥孩童时的照片,她欣喜若狂的打电话告诉哥哥:“你知道吗?父亲并没有忘记我们,他还保存着我们的照片!”Wendy一直因为哥哥把父亲送到低廉的养老院而耿耿于怀,内疚不已,可她无能为力,她只能为父亲买大红色的枕头和美丽的灯饰,尽力把住宿条件改善的好些,让父亲住的舒服。在听说人死前脚趾都会向下卷曲后,她趁没人注意时悄悄的掀开熟睡中父亲的被子,看到他的脚趾依然正常向上,然后欣慰的舒气。

  与哥哥Jon的争吵,似乎升华了本片的主题,他们终于接受和面对了该面对的问题,即使父亲从未关心爱护过他们,他们依然有责任赡养这个有点癫狂的帕金森老人,即使他们对父亲童年时带给他们的伤害耿耿于怀,也依然扯不断他们之间亲情和对父亲的眷恋。即使把父亲送到条件再好再优越再像天堂的疗养院,他依然逃离不了残酷的死亡。就像生活中,永远都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尴尬。就像在飞裤子脱落的父亲,在煎蛋面前掉泪的哥哥,被拒绝的资助申请的妹妹,从高级疗养院灰溜溜出门的一家人,把女儿当做医护人员一样的尴尬。有点悲伤有点无奈。。

  一些零碎画面还是让人难忘,有着大株仙人掌人烟稀少的漂亮城市,与男友做爱时注视身旁宠物狗一脸落寞的Wendy,听到兄妹争吵关闭助听器带上帽子的老父亲。边吃煎蛋边哭泣的哥哥Jon,还有那个开了一夜的漂亮灯饰。

  最终,兄妹俩看着静躺在床上的老父亲停止呼吸。焦急的神态,含着泪水的眼眶,着实为之感动。经过这一段日子,两人的生活也改变不少,妹妹Wendy结束了不堪的恋情,开始演拍自己的戏剧,哥哥的研究工作也有了进展。随着熟悉的片尾曲,结束了这个未结束平凡故事。


   影片没有直接着重的描述亲情如何,爱情如何,责任如何。没有像典范一样的教我们如何去做。只是自然真实的表现,冷漠疏离中带着丝丝的人性温暖,说是矛盾也好,说是审判讽刺也罢。都很值得体味,因为人的情感本身就是这么复杂而细微。只有点点滴滴的深入,参透后才会了解。这就是我们的尴尬生活。

 4 ) long and winding road

The Savages (2007).野蛮人一家,有人说不喜欢这译名。
我觉得这片名有点反讽的意思在吧,正如Windy曾经说的,We are horrible horrible horrible people. (i.e. savage)。但实际上呢?个人认为他们并不horrible,也绝非野蛮,绝非没有亲情。They are just ordinary people, in doubts, in pain, in guilt, trying so hard to live their lives.

兄妹俩从小就缺乏幸福,缺乏来自父亲的肯定。对父亲的感情也许是爱恨各半。
中年的兄妹俩过着多少有些疏离的人生:
Windy的男朋友是个比她大13岁的已婚男人;试着申请各种grant以资助她的戏剧,屡屡遭到拒绝。电影开头的细节:Windy在工作单位偷偷发邮件以寻求资助,看到同事过来就赶紧把网页最小化;她下班回家之前到公司的储藏室里拿走很多办公用的文具装回家去。这些给了一个她性格的大概描述。
Jon,大学老师,教戏剧。有个波兰女朋友,相处甚久,她签证到期要回国了,眼见就这么散了,Jon居然就这样任其发生。那个演波兰女朋友的女演员在Adaptation里演Charlie Kaufman梦幻中的小提琴家Amelia,我很喜欢她的样子。:)

很爱这个电影里的那些小细节,让人生感触。
比如Windy买给父亲的那个有悬浮球的玫瑰色的灯的特写,比如Jon早晨吃波兰女朋友做给他的煎蛋会哭的细节。比如Windy在走廊里怒气冲冲的从一个老太太手里抢走她买给父亲的红色抱枕的情节。
还有,Windy和Jon在Green House Manor停车场处歇斯底里的吵架,原因是:Windy觉得这里环境好,想让父亲住在这里,然父亲的精神状态其实并不好,这个nursing home只接受正常的老人,Windy为了让父亲能进去,在interview前给父亲吃了一片兴奋剂。并企图在interview的时候给父亲提词作假。Jon很不赞成,出了门兄妹俩大吵一架。Jon说,这里就算环境再好,也掩盖不了死亡的事实!这里的人最终都会死的!而死亡是腐烂的,恶心的!正嚷着,突然静了,镜头拉远,一个护工推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慢慢走过。

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矛盾,挣扎,痛苦,愧疚,愤怒。
他们都是充满弱点的小人物,然而他们是善良的。这就是感人的元素之所在。

父亲最终去世了。他们的生活似乎也各自有所改变,向更积极的轨道上发展:Windy的戏剧在排演;Jon的文章很有进展,并且要去波兰开会。电影结束了。片尾音乐很迷人。然而我并不觉得满足,心里的转变从来没有那么简单。不知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在经历了这样难以名状的复杂的人生苦痛和尴尬之后还能否像他们那样笑容甜美。
也许我们能。

电影比人生简单,比人生理想,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李安如是说。

我一直喜欢Laura Linney的气质,柔软,脆弱,甜美,并不十分清醒,小人物。然而她是温暖而善良的。这就足以让人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制作人:Alexander Payne,也是2004的Sideways(杯酒人生)的制作人。很擅长小人物的故事,呵呵。

 5 ) 生命,本就轻如鸿毛,本就重如泰山

    老了、病了、呆了、死了。如果你足够幸运到能寿终正寝,那差不多所有人的人生最后阶段都是这么个过程。
    那既然都会这样,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Lenny病危的时候,兄妹俩坐在床边,天亮了,他走了。Wendy上前试探了一下,叫醒了Jon,然后走出去告诉护理人员。是的,没有大哭大闹,没有撕心裂肺,两人看着永远离开的父亲,甚至没有表情变化。这时Wendy说出了我想说的话,“That's it?”是呀,就这样吗?在两人凝视的时候,导演吝啬的连音乐都懒得响起。寂静如此,让人感觉生命的流逝如此之轻,丝毫没有重量感。
    亲人的离去会让你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然后对之前犹豫不决的事情做出决定。其实如何决定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了决定的勇气。Jon去了波兰,完成论文的同时当然还有另一个目的。Wendy结束了自己和Larry病态的关系,开始每天清晨和Marley奔跑在河边小道上。河的尽头露出朝阳的光芒,它也许会照亮某些人的人生。
    Philip Seymour Hoffman的演技不用多说,奥斯卡影帝的水平自然不遑多让,Laura Linney倒是着实让我吃惊,不仅是演技,还有这是我看她这么多部片子以来最漂亮的一次,对于原本不年轻,不美丽的她,还是让我小小惊艳了一下。

 6 ) 如果你们老去

      所有的人都会老去。
       那个养老院的看护说,在死亡降临之前,他们的脚趾会收拢起来。那是最后的气息在离他们远去。
       那是一个漫长的冬天。所有的事情一起降临。
       消失多年的父亲,忽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一起出现的,还有老年痴呆症这样的字眼。
       那个曾经把他们遗弃,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不可磨灭烙印的父亲,现在只是坐在轮椅里,被衰老和涣散的记忆所折磨。

       这对兄妹各自承受着生活的压力。
       温蒂没有固定的收入,服用各种抗抑郁的药物,和大她二十多岁的有家室的男人上床来逃避寂寞。约翰也是儿时家庭阴影的承受者,即使同居三年的波兰女友因为签证到期要返回故国,他依然无法奉上婚姻的承诺。
          
       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消息,也许他们会一直这样继续。焦灼或者冷漠,力不从心的对抗生活。
       
      父亲的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模糊。
      他们陪他一起看黑白电影,带他回家过圣诞节。
      模糊的时候,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会随时朝着自己的女儿大嚷,我付钱是为了让你照顾我,不是让你告诉我该怎么做!
      清醒的时候,在车里听着儿女们的争执,他默默地关小助听器的音量……那是让人心碎的一幕,然后的那天晚上,父亲的脚趾也蜷曲了。
      他最后还是累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里,他唯一的平静,也许是那些凝望着那盏红色的浮动的灯火的夜晚。
      他更像一个得不到保护的孩子,所有的神志渐渐离开他的身体,他无法维护自己的尊严,他无法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一切都在丧失。一切都在模糊。
      一个老去的世界。这个我们终归要面对的世界。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再接触到这样真挚的电影。
      让你在回想的时候,对每一个细节都感同身受。
      温蒂的红色抱枕。约翰半夜电话里的哽咽声。温蒂做爱时候凝望着狗狗的表情。第一次和父亲说到死亡的事情。那个冬天发生的所有事情。越是回顾越是想念。
      当父亲走了以后,镜头对着那个父亲曾经短暂居住的房间,静默的,静默的停止了很久。
      这个镜头几乎静默得要让我流泪。
      
      所有的人终将老去。
      死亡永远是生活的教科书。
      而在漫长的告别来临之前,那些值得我们珍视的,不要再找任何借口回避。

 短评

孤独和迷茫,一部另类的家庭亲情片

3分钟前
  • 王写写
  • 力荐

居家生活就是十指穿心。

4分钟前
  • 草威
  • 力荐

生活从来就不易。

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当你进不去故事的时候,会发现这部片子是有多么的无聊和平庸。可能是我自身观影时候的状态问题,也可能是导演的才气真的有限。

1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唏嘘不已!!这就是生活

14分钟前
  • 推荐

太长了,太粘了,决定以后想看的时候重温一遍

15分钟前
  • Frender
  • 还行

当开着车的儿子和坐在后座的女儿互相破口大骂大吵时,坐在一旁的父亲悄悄关掉助听器,绝望的望向车窗外,看见一片墓地,然后他闭上了眼睛。如此悲凉。

18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还行

真实不代表有感觉,很多时候争吵有些没来由

2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慢慢的渗进心里。“i'm sticking with you,cause i'm made out of glue”

26分钟前
  • Fan
  • 力荐

有趣的一家,闪现着生活种种无奈

29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推荐

7.5/10

33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我想这是一个讲一对兄妹在没有得到家庭温暖的前提下如何给父亲养老送终从并正视自己的衰老的故事,两个理想主义者对现实的妥协与正视,是导演的自传吧,这么真实感人~电影里处处可见的尴尬真叫人心疼

37分钟前
  • 毛毛
  • 力荐

080424.前天晚上木仔细看,开了开头与结尾,觉得不错。今早重看,睡不着一直醒着。早上六点半开看。关于老,我们各有看法。

40分钟前
  • 林小童
  • 力荐

你死之前,让我知道你也爱我.我死之后,轮回之后,也会回到你的身边.

45分钟前
  • 朱日妮
  • 推荐

人还是与老狗不同,太多决定带来的生之苦远大于忍痛奔跑的本能快乐。

4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編劇相當幽默, 所以我沒有哭

52分钟前
  • 推荐

无论多么尴尬,多么麻烦,家依然是家

57分钟前
  • 猫 泡
  • 力荐

so afraid of being self-important that it physically let Laura Linney say it several times... fortunately it's not. Every charactor's so well carried out. The story naturally becomes heavier and heavier, until finally, the gentle light-up.

58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久仰之作 堵在心中的感受

59分钟前
  • Bill
  • 推荐

当开着车的儿子和坐在后座的女儿互相破口大骂大吵时,坐在一旁的父亲悄悄关掉助听器,绝望的望向车窗外,看见一片墓地,然后他闭上了眼睛。如此悲凉。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