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HD中字

主演:汤姆·梅西耶,康坦·多尔迈尔,路易丝·舍维约特,乔纳森·布迪纳,贾迈勒·莱泽阿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同义词 剧照 NO.1同义词 剧照 NO.2同义词 剧照 NO.3同义词 剧照 NO.4同义词 剧照 NO.5同义词 剧照 NO.6同义词 剧照 NO.13同义词 剧照 NO.14同义词 剧照 NO.15同义词 剧照 NO.16同义词 剧照 NO.17同义词 剧照 NO.18同义词 剧照 NO.19同义词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同义词》的形式 / 关于电影物质性的思考

关于《同义词》的内容,以及表现的动机与想法,导演已经在访谈中说得很清楚了。这里做一个关于影片形式的思考,侧重点在影片引发的“物质性”的思考。

德勒兹在关于力量方面有个有趣的观点,他说作画过程中“你画的只是力”。在绘画中,如果“力”被提示,那必定会导致绘画的物质性被提示,比如马奈和塞尚的做法。物质性提示导致观众对媒介本身的关注,比如马奈的厚涂法有模仿画布机理的成分(福柯观点),而塞尚更是触目惊心的直接在油画中留白(露出底布),通过绘画情境的营造,改变原本同质的画布在不同区域的感知,同质的底布因此异质。画面从“所见”变成了“所感”。塞尚忤逆了“模仿论”的诉求,把媒介本身凸显的同时,创造全新客体。于是绘画从原本的“模仿”的状态,变成了“创造”,绘画挣脱了柏拉图“模仿论”的魔障。因此马奈和塞尚启迪并开创了现代主义。

高更名作《雅各与天使角力》描绘的是“以色列”国名的由来,以色列的意思是“与神角力者”。是故,以色列先验的外化为“力”的在场

而《同义词》同样也在操控影像里的“力”,使各种“力”在影像整体里错位。比如,超控摄影机的力(甩镜)和演员表演的力(主角行为和语言)是被过度加强的。因此也导致了影像的表意速度和影像的“模仿”力(通过断裂)被削弱了。

如同同义词的同义反复一样,影像的过度运动直接给观众带来“能指过剩”的体验。能指表面上看来并没有完全抵达所指,它忤逆了表意系统的经济(效率)诉求。能指过剩直接导致信息的“流变”,而不生产“增值”信息。

弗洛伊德在《超快快感原则》里把这种现象理性的理解为力比多回力的“迂回”,比如在无生殖性行为中,性行为释放了力比多,但是由于措施没有达到生殖目的,它产生纯粹的“快感”,这种纯粹快感运动在弗洛伊德看来依旧符合生殖诉求,只是这种诉求被延长了,以“迂回”的形式回返。就像《同义词》导演自己解释的一样,他把镜头躁动比作主角状态,这种过度运动体现了主角渴望探入法国文化的努力,法国社会同时以稳定的静止镜头回敬,影片中的躁动与静止相互角力,并以静止镜头的胜利结尾,躁动镜头被掐灭了。也就是说,在导演意图里,“能指悬置”在整体中通过“迂回”的方式回返。

但是在观众直观感受上,导演的意图似乎并不明显,对观众来说多余的“力”(或多或少)“流变”了。成为了纯消耗的“纯粹快感”,体现为能指断裂的躁动价值。然而这种纯消耗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弗洛伊德“死亡冲动”的概念里,“纯粹快感”是以整体的毁灭为代价的(在电影中体现为影片整体沉浸感被破坏)。对于电影来说,能指悬置的纯消耗带来的是影像作为整体的物质性被合盘托出。影像物质性因能指的过度消耗被提示,在感受上被提示为两种逻辑力量的相互抗争,“电影物体”和“被拍摄的物体”两种运动策略之间的差异化融合,影像因此产生张力。

拉皮德导演看来,对比的张力会直接导致“诗意”,诗意是普通物的差异化重置(比如诗是常见词汇的重新组合),差异化并置会带来陌异感,陌异感同时冲击理性界限,诗意化的情境因此建立。导演不仅在镜头操控上遵循了这种原则,甚至在剪辑上也与常规功能性表意系统宣战,以此制造意外的跨度(断裂——也是塔可夫斯基提示的“诗意逻辑”)。通过对比产生张力的方式忤逆对模仿的诉求,于是影像也开始倾向于变成“中性的(不携带道德问题)”、“直指的(直接的能指)”、“表面的(直接的呈现)”。影像通过直接的呈现避免进入表意逻辑,以此规避镜头选择的道德指责。在所有呈现中,内容也许是虚构的,但是操控者剪辑与调度的真实在场体现了影像的真实性。影像因操控抵达“曾此在”。

“...我希望这些想法能够在保证某种真实感的前提下呈现出来。剪辑和场面调度是电影的真实性所在。”“...采取普通的取景和构图意味着失败,这只能说明你没能与那个瞬间息息相通”——那达夫·拉皮德

影像整体因此变成“可感”的了,而不是单纯的表意性“可见”,影像因异质呈现而“物质性存在”。也正是因为影像的物质性在场提示,影片被作为外在于观众的独立物质客体看待。这是普遍的存在关系:观众因影像而存在,影像也因观众而存在。同时这种存在关系是可逆的,它取消了传统影像中,影像的主体性倾向(影像渴望通过对意识经验的模拟使观众主体迷失,以此获得主体性),也取消了传统影像单向的吸引力法则(传统影像中,观众意识流向影片情境)。现在,观众与影像各自存在于彼此之间可逆的“关系/关联”之中。主客体对立概念被取消。

影像不再作为对现实的纯粹模仿,就像塞尚的绘画一样,它通过忤逆对模仿的诉求,异质重组并置模仿物,成为外在于模仿(世界)的全新客体。在创造全新自身的同时,影像也塑造全新观影体验。

 2 ) 金羊观影团||国家,民族,文化和我

Vol.17,《同义词》by 那达夫拉皮德。

那达夫·拉皮德似乎是今年柏林的大赢家。《同义词》勇夺金熊的同时,其过往执导的《教师》《警察》被发掘、观看并被封之为另一种文本性极强又总有电影之神青睐的独立影像风格。这种接近于“形而上”的影像将拉皮德个人的历史、思考与讨论融合在一起,略显厚重又充满创造力。

本期共十三人评分 十一则短评 均分7.7

poster by @德卡的羊


Opioion 1:seven points。

@仲夏之门 @香香菲舞 @海鸥马步(仅打分)

影片众多标签元素很有冲击力:以色列男主的全裸却不色情的出镜、被摄影师调教的场景、穿梭在法国热力乱舞的酒吧里、移民处对申请者进行强硬的文化灌输、女主的欧洲音乐与以色列男主的叫嚣的对比等等,没有耽于肤浅的外部冲突渲染,而是以身体—政治为视角切入,探寻了回归原始动物状态的个体在文明社会面临的障碍。是否拒绝自己的母语,将记忆交付给他人,就能拥有逃往异乡的通行证?Lapid创作思维的亮点,正在于抓住了一个人在重构自我身份过程中,所无法跳出的根本性悖谬。

但就于观感而言,整片看下来会觉得顺滑度有些强硬;几处不同人称视角的手持快速移动,看似迎合视觉情绪,其实略显刻意。在对人物内心波动的呈现上,许多段落的镜头语法都是格外灵活、前卫而精准的,被摄者得以摆脱机械化行为,升级为真正”在场”。但将目光拉远来看,其随性跳跃的影像组接又隔断了情绪自如释放的空间。一方面聚焦于主体携有的矛盾性,同时又要依靠发力点的不断游移和滑动来强化困境表述。以至于多次反抗徒劳后的刺痛感,更像是借由观者自觉的形而上“意会”产生,而非面向台前的诚实剖白。 不过,影片中多处对仗甚为用心:比如开篇的赤裸坦诚和开门欢迎,结尾的穿戴整齐和大门紧闭;再比如前半程的“别抬起你的头”,和后半程的仰望欧洲文明的黑暗空洞,等等。 私以为本片不存在明确的主观立场,移民的进入与接纳国的收容过程中的大量问题,已经在影片中被充分罗列堆砌,需要观者自我觉察与评判。或许这更像是一次导演局部策略技巧(运镜)的胜利,却与整体架构(文本)关系不大。

Opinion 2:eight points~

@下次开船 @卡佛啪啪卡夫卡

“一个不说母语的人,等于杀死一部分自己。”以一个寻找认同的故事包裹政治隐喻。

男主不仅与《教师》中的男孩同名,而且也都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后裔。父子当兵时的高原受冻以及儿子越境逃亡的再次受冻,既是身份位置升降的隐喻,也是逃离剧变的东欧的祖辈身份政治紊乱之延续,犹太社会内部矛盾的撕扯是拉皮德作品潜文本的复现。这种自我与他者的混沌被唇环封印并在异域“重生”之后被召回,转化为有关母语与外语、表达与词汇的对抗。当作为自我标识的“故事”被出卖被收缴为债务,琴弓和枪支的对偶在此时提出,预示了“交易”本质的不平等并在结尾给予男主反戈一击。赫克托尔的幽灵同时降临于米歇尔和拉夫,他一往无前的勇猛和致命的荣誉感本并不被荷马赞赏,只是这一次尸体不是被敌人游街而是被家人拖回特洛伊的,这也许是拉皮德更无奈的讽刺。“不要抬头”,闭目塞听是奥德修斯平安度过海峡的诀窍。

手持摄影展示巴黎街景,上下左右疯狂晃动,是迫切,也是凌乱。主观视角多次指向地面,他在看什么?“巴黎的美只是给不了解它的人看的。”伴着交响乐曲,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拷问,如此之后才发现,国与国之间不过都是“同义词”罢了,怎么逃也逃不掉。

@德卡的羊 @幽幻

依旧是拉皮德的摄影机游戏,镜头玩的依旧花哨,几处跟随镜头的视点切换简直惊叹,摄影机的存在感越强,便越能发觉其虚假,诸多迷惑性影像手法与故事本身的有机结合,共同揭示城市的假面。文本比较复杂但是后半段也略显失控,同义词的概念从词汇拓展到了人性乃至社会,很有力也很无奈,颇具社会寓言性。想探讨的东西非常多,可供拆解的段落也很多,但最后整体有些语焉不详,找不到一个宣泄的点。不过至少还能感知到拉皮德意图探讨文化与地域的自我认知与反应,突如其来的动力是对国别差异的根本否定,哪里都一样,只得愤怒的撞击无法开启的“门”

@纯肉锅贴

同义词之“同”,指一义相同;所谓一义相同,其内涵指构组的系统性,立义的单一性,细辨一义的同中之异,影像风格也如“同义词”的释义一般,一种模糊,在意群之中试图找到一个清晰的释义边界最终是徒劳,而真正的意义在同义词群的差异间浮现,开头鬼魅的视点切换已经给电影定下基调,本片又是空间的、政治的,随着视点的分离与模糊带来主观性的模糊指向对于政治的指涉:第一人称的主观凝视、与导演的凝视两种生产方式导致的空间变化同时其中过渡被模糊,对于空间的摸索化为徒劳,或许徒劳正是本片的意义,是“国”的不可言说,当局者迷而旁观者也不清。

Opinion 3:six points?

@思路乐 @果树

是拉皮德惯用的对人物的标签的深度解读,这一次外化了人物本身却隐藏了更具文本性的重构与象征,同性情愫软化了主题的攻击性也掩盖了大多数议题的表达,以至于男主看似成了全片最大看点。前半部人物与故事的相互映照很高级,影片从一无所有开始,先以简单的词汇呈现狭义的同义词,再到组词成句,凝句成章,再从讲故事上跳脱,更聚焦于人物状态,最终讨论了个体与集体(片中展现为国家与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延展至广义的同义词。文明社会对待难民的渐变态度,语言凌驾于国家的地位,用墙来温柔的接纳,最后却用门来无情的拒绝。

在各种镜头的设计中,刻意强调出摄影机的存在,让观众察觉甚至是推敲这种“导演——摄影机——观众”的三位一体游戏。很多地方镜头的力量都外化到影响到了观感,文本层面可供解读的地方很多,但仍旧无法忽视后半部没能和前半部熔为一个整体的问题。

Opinion 4: nine points!

@迷丁中的站起来 @门之海 @卡列宁(仅打分)

是很好啊,放在今年新片里也是五星起评的那种。 摄影机、动作、词语、躯壳、思想之间的拉锯、撕扯、冲撞、束缚与被束缚。整个影像节律之波谲云诡,把一个形状上破裂失重的现代寓言剧通过主角如于神游中口述的咒语所黏合(语言即密码),这种形式上的猛烈冲击我感觉以前也不多见。话语经由文化秩序的打磨才富有意义—— “同义” 地接近某一思想真实,但同时亦是对人之自由内在的囚禁与剥离。

而且我觉得拉皮德拍裸体才是真的把裸体当做摆脱了外形的异化物,那几场戏都非常精彩。至于指涉这指涉那的我真的不关心,毕竟好的电影还是看影像上有没有进步性吧,这玩意儿才跟观众最贴近。

萧沆:“人栖居在语言而非国家之中,语言即一个人的祖国。”


历期评分TOP5:

1.《痛苦与荣耀》 8.0;

2.《同义词》 7.7;

3.《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7.6;

4.《你的鸟儿会唱歌》 7.5;

5.《太空生活》《江边旅馆》 7.4;


see ya ho bong ba sua sua sua

 3 ) Yoav,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流亡

再议《同义词》

1、《同义词》是个环状结构,男主角从无所归属再到无所归属,完成了一次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循环。这大概是片名synonymes的另一层含义。

2、《同义词》的镜头和剪辑是没任何强目的性的,第一个手持镜头过分强烈的晃动直接告诉我男主角一段漂泊的结束,和他内心对未来的极度不确定。当镜头展现男主进楼上楼时,镜头直接快速的从一楼扫到高层,再转场室内,干脆、粗犷。所以整个电影显得轻巧、直接而充满艺术化的奔放。

3、“同义词”的象征含义是极丰富的,它不仅仅指男主角拒绝使用母语这一行为,是男主不断喃喃的很多词语的对照,是以色列和法兰西的对照,它是用“语言”这个最简单、直接的人类工具来代表“文化”,这表现在男主角的身份设定,以及男主不得不使用母语时的愤怒上。虽然电影看起来像是移民、难民题材的表达,导演不直接把男主设计为难民也是慈悲的,成全了这部电影的格局。因为难民的问题本质依然是你和我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它想借此拆穿并反思法兰西当下文化矫情背后的空洞,以及西方自以为优雅的得意和骄傲。

4、《同义词》时刻表现出反Border立场,在影片里表现为,室内、墙、门、栅栏。男主住房屋顶甚至有个洞,这象征着打破了边界。男主高喊no border(不记得原话了)很有感染力,最终结局也很有力量,在此我不剧透。结尾一度让我眼睛湿润了,它以情绪化的面目站在民族主义的对面,又引导我们对民族国家进行开放的客观的思考。相信真正国际主义者都会爱这部影片。

(语境:民族主义作为民主社会的附生物,已在西方制造了大量的冲突和精神壁垒。这部电影的创作语境是先于东亚现下社会状态的,因此或许东亚观众并不会理解男主逃离祖国的动机。比如热爱祖国的观众,肯定更想对男主角说声“呸”。)

5、在我的观影经验里,《同义词》是极少有的用男性身体去冲撞既有社会体系的影片。在大多数导演作品里,包括这一届柏林电影节里,很多导演(甚至包括女导演)在拍摄男女情欲关系时,喜欢故意绕开男性身体,而把镜头给到女性身体的局部,有的在表达观点时甚至刻意对准女性,《伊利莎和玛瑟拉》还表现出对女性情欲的猎奇和过度渲染。在这点上,《同义词》是有突破的,显得意义非凡。这说明,裸露的电影很多,但露和露不同,《霓虹牛》导演新电影《超神》的裸露就很平常。

6、Tom mercier虽然是个新人,他的表演非常精准,他的身体就像是整部电影的杠杆,一个象征。他的举止也因此达到最纯粹化境界,甘心成为导演表达主题的载体,而我们作为观众则甘心臣服在男主的身体之下。我们和导演创作动机之间,隔着一个Tom,他和这部电影是一体一面。

7、《同义词》的哲学设计相当强大,男主角被偷得连一条内裤也没剩(这是开头,不涉及影响观看的剧透),这跟我们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方式是契合,我们每个人都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赤条条而去。影片用这个情节,直接把男主打回婴儿状态。

8、男主角的穿衣也很讲究。他一直穿一件黄色大衣,在他身处的环境里是醒目而格格不入的。男主穿西装的情节,却又代表他觉得自己仿佛被法兰西接受(包括开始质疑并愤怒前)。男主两身衣服是理解电影的重要标志。

9、配角人物设计成系统。男主来到法兰西,却处处碰壁。一个摄像师利用他的肉体,他不恼,却因为一个黎巴嫩女助手的话而伤心。同来自以色列,激进的伙伴仿佛让他回到了故土。男主的心境变化是被一个一个人物来推动的,而不是肥皂剧情节。他关心所有人,这让他比他的身体更有魅力。

10、关于男主和这对小情人的关系,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可以作很多解释。但很明显的一点是,男主赤裸的完美肉体把两人都征服了。男主和男配小哥之间的暧昧,包括后来女配的投怀送抱,都在小情人看到他强壮的身体时埋下因果。

11、这也说明,建构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所谓追求高雅的姿态里的情感,是多么不堪一击。

12、男主和男配小哥的羁绊来自于男主的故事。有很多迹象显示,男主对男配产生了不止于金钱的情感依赖,男配是他的倾听者、故事交付人。故事是私密的。我通过导演这种表现来分析他的潜意识,会注意到这其中关于同性倾向的流露。身体美(男性雕塑)本身就有古希腊式性别哲学的影子。

13、我们也不难理解男主和女配之间的关系,至少那两场情欲戏都规避掉了温柔的成分。总之,男主把不情愿的性欲交给了女配,把记忆交给了男配。

14、我觉得它像《弗兰兹》,并不是因为二者故事或者风格像。其实风格上也有相似之处,它俩都很轻巧,主题很宏大且开放(不像《鬼城事件簿》这样的电影答案只有一个,显得余味不足)。在两部电影里,同性情欲是暗自涌动的,没有像很多同志片那般以“性向身份”来强调取向认同,它跟异性情欲一样自然而然的发生。它表达出情欲不存在性别border的倾向,这跟我对情欲流动性的理解是一样的。

(注解:关于男主和男配是不是同性情意,是基于细节的推导。但该片不是一个LGBT题材的电影。该片只是呈现出一种情欲的无性别状态,这是与它反思border存在的立场相一致。)

15、身体的美,不管什么性别形态的美,是情欲产生的“第一眼”要素。在情欲的动物性和情爱的崇高之间,人类一直在用美所代表的文明努力驯服前者奔向后者,艺术家是引领崇高的美学先行者。身体的美本身不是肉欲的,而是崇高美的形态之一,这有点罗丹理论的意思。拉皮德做到了。

(注解:跳脱出本片内容,来看导演借用男性裸体进行表达这一创作行为。)

16、男主角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流亡者。这是个荒诞的悲剧。

17、当我迷恋男主角的身体的时候,我在这面情欲的镜子里,照见了自己被父权劫持的样子。

18、但显然,我对他的认同,也意味着我在反抗。

 4 ) 局外人

当一部电影中植入了人物口述故事这样的情节,我们很难不把这个嵌入的故事与电影整体的故事联系起来,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形成文本上的照应。在Yoav激昂地高唱《马赛曲》时,他就像召唤着在座的其他非法国人加入他的队伍的士兵,随后他在工作时穿了一身士兵的衣服,如果他对应的是赫克托尔故事的主人公,接下来的发展轨迹大概可能是这样:他被本土人伤害,颜面尽失,他的父亲把他带回了家乡。然而不是,他不仅是法国的局外人,也是自己故事的局外人。

Yoav和Emile形成了little hunger和great hunger的对照,后者给前者钱、衣服,索取的则是创作的想法。Yoav需要的是在异国生存,Emile不愁吃穿,需要的是生存的意义。Yoav说想要收回自己的想法,但他口述的故事此后再也没有出现,因为这些故事他无处可用——阶层难以逾越,没有解决生存问题的人不会有心思去感受双簧管的旋律;存在先于一切,看到小提琴和琴弦的前提是没有扣下枪的扳机。

可见Yoav脱光自慰一场,拍摄他的人以暧昧的角度步步紧逼,Yoav却没有像《放大》开头的女主人公一般获得快感,不仅因为他不得不说出自己讨厌的希伯来语和“从不自慰”,也因为他在异乡确实很难获得性的快感。影片并不避讳身体的展示,却在男女主角之间的性行为上几乎缺失,想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每当Yoav边念叨着法语边在街上快步行走时,摄影机总是自由又飘忽地上下左右游走,如果说这是跟随Yoav观察巴黎的视角,那么镜头的结尾常常又转到他的脸上,这该如何解释呢?拉皮德已经给了我们解释——Yoav与父亲视频通话时,父亲先给他看了一下身处的环境,然后回到自己脸上,这是一种游客视角、置身事外的视角。

影片中的对话则都还比较讲究,没有什么古怪的机位,除了这一个:

通常人物看向哪里,哪里给较多空白,这个镜头却相反,这种镜头可以称为“空白是留给鬼的”,因为它很适合放在恐怖片中,人物的背后突然有个吓人的东西冒出来,为什么这里要有一个这样的镜头,我是没想明白,如果大家有好的解读方式欢迎提出来。

从开头的敲门无人回应到结尾这一现象的再现,局外人是一种身份,亦意味着在法国他没有身份,也许正是作为旁观者他才能意识到法国和以色列也不过是同义词,因而在这样的时刻,所有的一切逃离和被短暂地接纳才会显得更为讽刺。

 5 ) 「不语052」失语现实

文化冲突的议题,宛如战争与人性。语言是最浅层的表征,也是最深沉的阻隔。影片的确不是常规叙事的故事片,评价两极化应该是必然的。而在国内各网站此片介绍之曲解和偏离,也的确成就了另一番文化冲突之相。柏林今年的“先锋”之选固然有商业和人脉的背景因素,但此片的确值得讨论。

语言的学习是成长的记忆也是主角身份重塑的方法之一。语言在影片中表现并非突出和连贯,可能是不懂法语的我无法感知。由于镜头集中于人物个体叙事,略扭曲的台词表达不仅掩盖了本就碎片化的地域特征,还创造了一种画外音般的存在。这就使得影片的表达更艺术化

重塑的缘由并未在开头被清晰描述,而主角体内深藏的文化认同与现世的对抗被一次次狰狞而扭曲地呈现出来,这一点,新人演员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困难的,影片试图通过逃离原生的不可能来探讨隐藏在社会政治原因之下的人性根源。

故事依然带有部分导演自传属性的影子,而从深层挖掘文化传统,配合音乐、画面与镜头语言的表现力,颇有学院派的感觉。罗马雕塑般的躯体和英雄故事的信仰塑造了典型的主角形象,也造就了在自我抗争中极具讽刺的悲情结局。

我的眼中,导演为文化冲突的议题打开了一种混沌表述方式,其内核是异文化的根源性对抗。值得反思的是融入并非现实,而是更严峻的分离。这大概是除了艺术性表达之外,我觉得柏林愿意给到最高奖的原因之一。

最后的最后,8.5分,对了,我也想要一件好大衣。

更多的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搜索: willyi_

 6 ) 《同义词》的争议和隐喻

金熊奖得主《同义词》的厉害之处在于这部电影有十分丰富的解读空间,仅仅通过以色列青年Yoav在法国的种种际遇,便把矛头狠狠对准欧洲难民问题,将无解的矛盾犀利解构展现在荧幕之上。然而电影的手法是不少记者对其诟病的原因,那么这样一部电影拿到金熊,是否实至名归呢?

难民潮是这些年来欧洲电影十分关注的话题,从2015年戛纳金棕榈得主《流浪的迪潘》,到2016年柏林金熊奖得主纪录片《海上火焰》,再到2017年柏林银熊奖得主《希望的另一面》和2018年金熊奖提名影片《过境》,欧洲电影对于难民的关注就没有停止过。2019年新年伊始,这一部由以色列、德国和法国合拍的《同义词》登陆柏林电影节,把难民这一话题再次带到风口浪尖,且由于该片有部分是基于导演那达夫·拉皮德的亲身经历,电影彰显强烈的现实意义。

那达夫·拉皮德早年就学于特拉维夫大学学习哲学,之后在巴黎学习法语文学,在耶路撒冷学习电影。2011年,他执导的电影《警察》摘得第6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2014年他的法国和以色列合拍的电影《教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作为一个精通法语和希伯来语且一直活跃于欧洲电影节的导演,拉皮德拍摄《同义词》,似乎想用语言的隔阂和互通,讲述民族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以及他在试图融入欧洲文化时遇到的困境和身份认同危机。(以下内容有剧透)


《同义词》开场大尺度的裸戏让人大跌眼镜。男主角Yoav闯入一幢法国民居公寓楼,裸体洗浴时却被偷得干干净净,一丝不挂的他只能疯狂敲响住户的大门。这一幕的设定十分巧妙,因为男主是以色列籍,而现实中欧洲接纳的大部分难民都是阿拉伯裔,男主身份的指代便宽泛了,不仅仅限于难民本身。Yoav手中的钥匙仿佛是他的难民身份或者护照,是开启逃亡欧洲之路的敲门砖。而在一切尽失之后他一无所有,这和大多数难民逃离战乱舍弃故土时身无分文的状态不谋而合。所有能够鉴别Yoav身份的不过是他被环切过包皮的阴茎(犹太教和穆斯林的割礼),欧洲国家对他裸体的注视,象征着对他难民身份的鉴别。

Yoav被衣食无忧的上层人Emile和Caroline救助接济。Emile写作、Caroline弹奏,十指不沾阳春水,却悲天悯人犹如圣母。而Emile缺少写作素材,没有灵感,只能借取Yoav的故事去创作。欧洲近数十年远离战乱、太平无事,关于难民的电影却在近年如雨后春笋般涌出,Emile借取Yoav的故事,好比这些灵感枯竭的创作者,将目光对准了难民,用他们的故事创作以获艺术的新生。而Caroline和Yoav的结合给了Yoav合法身份,Caroline也和Yoav多次性爱,这也或多或少暗喻了欧洲国家对于移民人群劳动力的消费。在Caroline离开Yoav的时候她说Yoav不过只是给她欢愉的玩物,移民竟成了圣母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消遣。可笑的是,德国最早希望引入难民移民是希望因此给德国劳工工种增加就业,却不曾想过,自2013年起,德国非德裔人群的失业率高居不下占14%,是德裔7%的两倍,而阿拉伯裔的一些国家的移民的失业率则高达40%。失败的政策背后隐藏的是国家对于移民人群生活的漠视。

拉皮德把一场Yoav在夜店里边吃边舞蹈的戏拍得美轮美奂。音乐响起,人群躁动,Yoav卑躬屈膝穿越人群,仅为拿到一个面包。一气呵成的镜头之下,Yoav作为移民食不果腹的现实让人唏嘘。和Yoav舞蹈的法国美女歌舞升平,而Yoav却每日吃着最廉价的意面,为了一个面包不惜佯装舞蹈。这一个镜头大音希声,成为笔者年度最爱镜头备选。

Yoav穿过巴黎的街巷,背诵着同义词。“限制”、“约制”、“控制”,这些词汇语义近似却并不相同,就像他极其接近却不能同化的外族身份。他拒绝使用自己的母语希伯来语,却忽略了就连以色列内部的意第绪语和希伯来语也有千年的纠葛。他在以色列的关于军队和民歌的记忆,是他从母国得到的一切。然而不论他多么努力去割裂自己和母国的关系,他依然会在遇到摄影师的黎巴嫩裔女助手时,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素来已久的仇恨被隔离开来。他身上的外族标签是擦不掉的烙印,不管以色列和法国是多么相近的同义词。

在融入的过程中,法国人将欧洲道德理念和习俗对Yoav强行灌输,简单粗暴的“对"和“错”的判断把他置于牢笼之中。在Yoav的种族极端分子好友Hector死去之后,Yoav意识到一切不符合欧洲意识形态的存在都会被抹杀。《同义词》片尾的一场音乐会中,管弦乐和Yoav口号的对抗就像是西方文明和自由意志的对抗。所谓的文明不过是西方意识形态之内的固有体系,它其实容不下其他的声音。一旦其他声音出现,他们便尽自演奏自说自话,两方使用的根本不是相同的语言,沟通变得无效。Yoav鲁莽的、爆裂的、直接的控诉撕下了西方文明的画皮,那么他作为难民的价值也就轰然倒塌。

即便有如此之多的隐喻,为何《同义词》还是无法赢得所有记者的心呢?笔者认为《同义词》有佳句而无佳章,佳句的体现在精彩的段落:比如笔者很喜欢片尾的一场Yoav撞门的戏,它把电影的开始和结尾连成了一个圆,象征了难民自我身份认同觉醒时的悲剧,这个艺术处理是相当聪明的。此外还有一场很精彩的Yoav为摄影师当裸模的戏,隐喻外族融入过程中,所谓的“文明”不过是糖衣炮弹,接济也是抱着虚伪的目的。这一场戏的处理也十分戏剧化有张力。

但除了这些精彩的片段,影片的整体完成度却很粗糙。尤其是在叙事上,电影的文本和内容格外割裂,连贯性差,造成了一种严重的荒诞感,以至于观众无法理解演员们的动机。几场戏看过感觉可有可无,比如两位以色列男子的摔跤,不仅突兀且没有实际的功用。而更多的戏观感晦涩,让观众无法正常理解隐喻。可以说,《同义词》的执行是相对失败的,影片的低完成度让原本优秀的概念打了折扣。摄影上,过多的手持晃镜让电影的节奏略显眩晕。一幕塞纳河向上看的镜头竟简单粗暴到只是上下晃动镜头,这也暴露了导演在镜头语言上的匮乏。

《同义词》成功擒熊,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欧洲对于难民问题持续关注却无力回天的现状,也讽刺了西方文明对接收难民暧昧的态度和功利的目的。在多部关于难民题材的电影获奖之后,柏林电影节仍把最高奖项颁给了《同义词》,这或许是评审团意见、整体参赛作品质量等综合而成的天时地利人和,而电影本身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仍是众说纷纭。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我们不能不对金熊的选择感到困惑。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柏林电影节在选择金熊奖时尺度越来越大。在去年的《不要碰我》探讨亲密关系之后,《同义词》又把男性裸体作为符号,在整部电影里穿针引线。如此前卫和大胆去探索电影的疆域,柏林电影节秀木于林,年复一年用金熊奖引领思潮,也是时代之幸。

首发于《看电影看到死》

 短评

十分失望,看完就懂為什麼此片可以獲得金熊獎了,德國人看會賊高興好嗎。故事講述一個好像蠻族的猶太沙雕,渴望變成法國人而且摒棄自己的國家,最後因為太傻太cheap,融入不了。片尾還能講出“You have no idea how lucky you're born as a French!” 豆瓣tag 很有問題好吧,說什麼“LGBT”“同性”,電影里哪兒“同性”了我請問??

10分钟前
  • MichelleLOU
  • 较差

被波米布置了任务,不然很可能不会看了,三大的选择实在是越来越乏味和紊乱。这一部可能是最情理之中的一个大奖,的确有自己的电影语法,也算实至名归。然而他的局部发明和问题意识,都太内在于西方主流文化或者说朝向那个中心,摆脱不了那种封闭、无所适从之感,自我与他者的辩证法玩到最后就是这个处境,在语言、身体、国族意识上都是如此。但导演用这种带着强烈自省意识继续拍电影,已经算是很努力的知识分子了,把男主放到那样一个真空般的环境里,横冲直撞一番,其实就是一个再次寻找alternative的试验吧。只是这呼喊实在已经有过太多同义词。

13分钟前
  • 57
  • 还行

在电影院里笑最大声的,正是法国最虚伪最腐朽的所在。

17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看这部电影有两个预判失误第一,我又一次不长记性的相信了金熊的质量金熊的本性就是间歇性勃起持续性疲软第二,我又一次不长记性的相信了别人口中的“大尺度”鸡巴是挺大的,就是这满打满算才三场的全裸戏还不带性爱戏,说大尺度的不如去补130部GV当然有一个预判是正确的观影前我深刻怀疑以色列和法国两个发达国家间的文明冲突这一设定会不会没什么说服力看完之后我得出结论,确实没有以色列大屌帅哥在法的一切悲惨遭遇,全部因为他自己是憨批本批,和以色列没有半毛钱关系

21分钟前
  • FWSWU-LLDAF
  • 还行

男主身上有一股反差萌,长久呆滞,偶尔爆发,关键还......大。全裸戏分量足,无关xxoo,两男一女的快乐生活。以戏谑手段表现男主从以色列逃到法国后的经历,最后他疯狂撞门,但再也进不去。

2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男主有很多裸体戏,然而故事真的太傻了。支离破碎的身份认同主题,逃离不是自由,恰恰是因为不自由~~~~(以色列一直在中东制造难民,怎么自己的国民还能当难民呢?我有点懵...)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32分钟前
  • 豆瓣用户992827
  • 很差

观影情绪:哇露了!👉什么鬼👉哇夜店戏拍好好👉神经病啊👉模特裸戏棒棒!👉莫名其妙👉结束了。以色列反战小哥在融入过程中被利用拒绝的故事,隐喻外族融入过程中,所谓的“文明”不过是糖衣炮弹,接济也是抱着虚伪的目的,外族一旦极端发声便一脚踢开。PS:恭喜拿到金熊奖,和去年金熊一样开场几分钟就有大屌看。

3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关于难民的电影,男主是一个容器一个符号,所以他的动作带有机械感,回过头看,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在表达难民方和收留难民方之间的关系,但妙就妙在拉皮德几乎完全没有明确这个意图,以色列也并非大难民国,所以又增加了移民的层面,其实很多移民也是某种政治难民啊,什么性向啊三角关系啊双簧管和种土豆啊无聊就是我啊,虚虚实实的日常都是扎根于难民问题,揶揄讽刺幽默统统上阵,效果是这个故事既丰富好玩又向心力巨大;最后女性说完男主是用来amuse us之后还落了一滴泪,男性就敷衍了一下然后彻底消失了,那扇门,从无知觉被抬入到畅通无阻到用头撞开再到最后撞不开变成墙,不就是近年的发展过程。

35分钟前
  • 力荐

最喜欢那些一看就知道“懂电影的人”会陷入纠结而我却异常兴奋的电影,这部就是。在我的观影经验里,这是为数不多用男性身体冲撞社会秩序的影片。前半段基情满满,后半段蛮力十足,中间又有一些小伤感,男主的野性和疯狂,刺破了法兰西这口上古老湖腐朽、不堪一击、假装高雅的湖面。男主角的故事像个谜一般,虽然有情欲戏,其实就连性向也表现出一种模糊状态。正如我理解的它的主题那样,border(边界)不会帮助我们什么,只会造成一种壁垒。男主是身体和精神上的流亡者。

39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男主躺下,我就想坐上去;男主站起来,我就想蹲下去;男主远景,我就想扑上去;男主特写,我就想亲上去。

44分钟前
  • 米粒爱肥内裤
  • 力荐

一个把文明当武器,一个把武器当文明,法国和以色列,你选择伪善还是暴戾?我不懂导演在里面安插这么多homoeroticism是有什么用意,,更不理解以色列人有什么资格去发疯和批判别人,我的态度跟那个黎巴嫩女人一样,“抱歉,我不太想跟你说话”。真的,这个主角除了皮囊以外,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49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还行

鈴木忠志:我認為一個所謂有「文化」的社會,就是將人類身體的感知與表達能力發揮到極限的地方,在這裡身體提供了基本的溝通方式。而一個「文明」的國家也並不代表是一個有「文化」的社會。文明源自於人類對身體機能的需求有關,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或許可以解釋為人類為了擴大、延展身體的基本功能,比如眼睛、耳朵、舌頭、手跟足的機能,所做諸多努力的結果。譬如望遠鏡、顯微鏡這些儀器的發明,就是人類渴望想要看得更多、更盡力地去激發視覺功能的結果。這些為擴大與延展身體機能努力得到的產物,其累積的效應就是「文明」(中略) 為了趕上時代潮流,它所導致的惡果之一,就是人類將「身體機能」和「肉體感官」拆開,當人們根據動物性能源,而產生的自然溝通行為變弱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感知與各項功能也都已歷經了戲劇化的轉變。

52分钟前
  • 何阿嵐
  • 力荐

如坐针毡,叙事能力近乎零。全片堆砌满符号化的情节和台词,多场戏莫名其妙。被你们捧为男神的主角就是个神经病,而且双下巴,帅你个头啊?!

54分钟前
  • 科林
  • 很差

2019柏林金熊奖。1.拉皮德以荒诞、夸张的笔法书写了一部深揭移民问题的影像寓言。2.运镜与调度上,创造了一种断裂的、非连续性的、限制性的影像:手持镜头时而以第三人称视角紧贴人物,时而进入变形、扭曲、剧烈晃摇的主观视点,每段类·主观视点镜头最终又速摇显露出主人公,摄影机在此灵动而狂乱,既介入又疏离,与主人公的纠结心理相得益彰;此外,几无全景与大远景镜头,限制性的影像与狭窄化的空间亦突显出主角所受的外在束缚。3.通过身体性、语言性来呈现移民与流亡者的两难处境:身体成为谋生工具/色诱灵方,却也在西方的想象性凝视中被钉死为异域的他者之驱;无法分辨外语中的同义词,永远无法真正融入他国异乡,而对母语的绝然弃置又使自己迷失于无根之荒原。4.荒诞情节恰似内心外化:办公室纠缠角斗,地铁强行秀身份,撞不开的门。(9.0/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前半程让人无比激动。以痉挛式第三人称主观镜头模拟意识在第二语言中的状态,对拉康理论极富原创性的阐释。揭示摄影机的无能——捕捉运动的无能,表现空间的无能(看塞纳河那场戏),电影是现实的同义词的同义词的同义词,漂移之后全是谎言。随着法语渐渐变成母语,这种第三人称主观镜头也渐渐消失。可是然后呢?电影就只剩下一些文化冲突老梗。不断用外部人物事件撞击主角,而不小心丢失了自己的立场。轻易引入音乐Motif,让这部本来向戈达尔式文本拼贴行进的电影,变成了欧迪亚式的文化通俗剧。《教师》是不朽的作品,这部不是。(但仍然比《方形》好十五倍。)

59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69thBerlinale# 主竞赛。赛前的头号种子,算是个比较抽风的WTF电影。这部影片跟导演2006年的短片[埃米尔的女朋友]有着明确的关系。尺度比较大经常露鸟……剧情方面其实比较荒诞,重点在于通过男主角“拒绝母语”的一系列举动,对以色列的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和法国的“普世价值”的犀利无比的吐槽和反思。另外影片的视听也很有创造性值得一夸,剪辑师还是导演的母亲大人……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非线性的首尾相接,没有人物情绪的弧光渐变,仅有瞬时的状态粉碎。将人种(身体)、民族(文化)、国籍(语言)这样的二维身份标识进行拼贴,升维成立体的“人”,再以阶级之刃完成降维打击。生产资料多寡的失衡击破分配关系的假象,是利用不是交换,是索取不是共享,历史是厚重却干瘪的,当下是浅薄却致命的。影像和文本一脉相承,诱导性、欺骗性、冲击性和频繁的虚晃一枪,摄影机无处不在,抖动与跳接不是制造幻象,而是掩盖骗局。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剧本和影像密实的构思和魅力都在一种离心力作用下松弛得近乎有些随意,某种程度执行失败。只是在柏林主竞赛糟糕选片下,依然显露着创作意图和手段上压倒性高段位。

1小时前
  • Peter Cat
  • 还行

Nadav上一次是诗,这一次是字典。虽然设计感有些重,但是那些被讲滥的话题(移民问题、身份认知 etc.)和令人不安的真相(PTSD、以黎冲突 etc.)都在调度下有了新的角度和讨论。并且始终跟随Yoav的愤怒、焦虑和离开,投入到故事中去。PS 这个电影拍得忒“gay-baiting”了一点,那些“finger play”那些裸露那些和Emile看得人有些脸红,甚至产生了自己是不是太骚了的疑问。

1小时前
  • 基瑞尔
  • 还行